Workflow
净息差
icon
搜索文档
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降至7.74%,湖北银行IPO排队逾两年
华夏时报· 2025-10-31 23:58
本报(chinatimes.net.cn)记者张萌 卢梦雪 北京报道 为缓解资本压力,该行于去年启动新一轮18亿股增资扩股计划,预计于今年6月底前完成全部法定程 序。7月,湖北银行在公开报道中表示,增资扩股进展顺利,该行资本实力明显增强。 10月31日,《华夏时报》记者致电该行披露的董事会办公电话了解相关情况,但对方未回应记者采访。 力争"2027年资产规模破万亿(元)" 日前,湖北银行披露了2025年三季度报告。 数据显示,截至9月末,该行资产总额达6204.15亿元,较去年同期的5158.99亿元增长1045.16亿元,同 比增幅20.26%;实现净利润24.11亿元,较去年同期的20.89亿元同比增长15.43%。 在资产质量方面,该行不良贷款余额由去年同期的58.08亿元上升至64.99亿元,但得益于贷款规模扩 张,不良贷款率有所下降,从1.95%降至1.85%。 据媒体报道,今年5月,湖北银行党委书记赵红兵、行长刘战明一行到访长江产业投资集团。在座谈会 上,湖北银行方面表示,正在推进增资扩股、建设全国性银行,希望长江产业集团一如既往给予支持, 深化重大项目融资等领域合作,助力该行实现"2027年资产 ...
六大行三季报业绩:工行挣得最多,农行增速最快,建行派息最高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0-31 23:22
整体业绩表现 - 国有六大行前三季度合计实现盈利1.07万亿元,营收和净利润均实现双增长 [2] - 中国银行营收同比增长2.69%,增速在六大行中最快 [2] - 农业银行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3.03%,增速在六大行中最快 [2] 各银行关键财务指标 - 工商银行前三季度营收最高,为6400.28亿元,归母净利润最高,为2699.08亿元 [2] - 邮储银行净息差为1.68%,在六大行中最高;交通银行净息差为1.20%,在六大行中最低 [3] - 邮储银行不良贷款率为0.94%,在六大行中最低,六大行不良贷款率均较上年末有所改善 [3] 股东回报与市值表现 - 建设银行拟每10股派息1.858元,在六大行中派息最高,六大行合计派息金额达2046.57亿元 [3] - 农业银行A股股价年初至今涨幅达57.72%,在四大行中表现最佳,其总市值在全球银行业中排名第二,仅次于摩根大通 [3] - 摩根士丹利预计中国主要银行利润保持稳定,股息率约为6%—7%,大型国有银行被视为安全的投资选择 [4]
中信银行(601998):2025年三季报点评:量价质均衡发展,信贷结构改善
华创证券· 2025-10-31 20:43
投资评级与目标价 - 对中信银行的投资评级为“推荐”,且为维持评级 [2] - A股目标价为10.57元,H股目标价为10.02港元 [2]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年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1566.0亿元,同比下降3.46% [2] - 2025年前三季度实现营业利润654.2亿元,同比增长4.70% [2] - 2025年前三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533.91亿元,同比增长3.02% [2] - 3Q25单季营收同比下降4.43%,增速环比下降2.15个百分点,主要受其他非息收入同比下降29.6%拖累 [8] - 3Q25单季净利息收入同比下降2.3%,但增速环比提升3.3个百分点;中收同比增长10.6%,增速环比提升4.4个百分点 [8] - 3Q25单季所得税费用同比下降20.9%,对归母净利润增速起正贡献作用 [8] 业务规模与信贷结构 - 三季度末生息资产同比增长6.4%,增速环比下降1.4个百分点;贷款同比增长2.7%,增速环比下降1.0个百分点 [8] - 三季度一般公司贷款余额环比下降135.3亿元,零售贷款余额环比增加75.1亿元,票据贴现余额环比下降134.2亿元 [8] - 零售贷款增势逐季回暖,Q1末/Q2末零售贷款余额分别变动-157.1亿元/+43.6亿元 [8] - 对公贷款(含票据)同比增长4.0%,零售贷款同比增长0.85%,增速均较Q2末有所放缓 [8] 净息差与盈利能力 - 根据日均余额口径,前三季度净息差环比持平于1.63% [8] - 时点数测算3Q25单季净息差环比上升5个基点至1.63%,主要因资产端收益率降幅收窄且负债端成本降幅扩大 [8] - 3Q25单季生息资产收益率环比下降6个基点至3.15%,降幅较Q2的10个基点收窄 [8] - 3Q25单季计息负债成本率环比下降12个基点至1.54%,降幅较Q2的8个基点扩大 [8] 资产质量 - 25年三季度末不良率环比持平于1.16% [2][8] - 3Q25单季不良净生成率环比上升16个基点至1.22% [8] - 关注率环比下降2个基点至1.63% [8] - 按揭贷款不良率环比下降5个基点至0.45% [8] - 拨备覆盖率环比下降3.4个百分点至204.2% [2][8] 盈利预测与估值 - 调整盈利预测,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增速分别为2.4%、3.0%、4.1% [8] - 上调2026年预测目标市净率(PB)至0.75倍,参考近10年历史平均PB为0.66倍 [8] - 预测2025-2027年每股盈利(EPS)分别为1.24元、1.27元、1.33元 [9] - 预测2025-2027年市盈率(PE)分别为6.34倍、6.15倍、5.91倍 [9] - 预测2025-2027年市净率(PB)分别为0.60倍、0.56倍、0.52倍 [9]
银行“大零售“调整之际 招行:提升市场份额目标不变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0-31 20:36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黄子潇 深圳报道 10月31日上午,招商银行(600036.SH、03968. HK)举行2025年第三季度业绩说明会。 招商银行副行长彭家文携资产负债部、财务会计部、公司金融总部、零售金融总部、财富平台部、风险管理部等部分负责人,直面零售信贷、 净息差、信用卡、子公司、国际化业务等市场关切。 10月31日收盘,招商银行A股报收于40.89元,下跌0.75%,市净率0.95,市值1.03万亿。 提升零售资产市场份额目标不变 此前10月29日晚,招商银行已披露2025年三季报。报告期内,实现营业收入2514.20亿元,同比下降0.51%;实现净利润1137.72亿元,同比增 长0.52%。 当前,银行业零售信贷的投放压力及风险压力仍存。在谈及对以量补价、风险下沉的看法时,彭家文表示,目前零售资产需求、减费等因素都 在客观上对招行的经营造成了一定压力,总体营收和利润依然承压。 彭家文表示,除了大家常提的"以量补价"外,风险下沉即是"以险换价",并非招行追求的目标。以量补价的逻辑出发点是做好量价平衡,以高 值的量增长弥补收益下降的不足。但以量补价绝对不能以牺牲风险来实现量的增长去弥补价的平衡。 ...
工商银行(601398):息差降幅收窄,利润增速转正
招商证券· 2025-10-31 19:34
投资评级 - 报告对工商银行维持“强烈推荐”评级 [3] 核心观点 - 工商银行2025年三季度业绩增速回升,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速转正至0.33%,较上半年提升1.72个百分点 [1] - 业绩驱动因素包括规模扩张、中收、其他非息收入及拨备计提的正向贡献,净息差收窄、成本收入比下降及有效税率提升为负向贡献 [1] - 公司主要亮点包括存贷增长平稳、息差降幅收窄、中收恢复正增长、资产质量稳定以及中国人寿新晋前十大股东 [2] - 需关注资本充足率下降,25Q3末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为13.57%,环比下降32个基点 [3] 业绩表现 - 2025年前三季度营业收入同比增长2.17%,拨备前利润同比增长1.84%,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0.33% [1][12] - 单季度看,2025年第三季度营业收入、拨备前利润、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速分别为3.41%、2.74%、3.29% [14] - 年化ROE(TTM)为9.30%,较上半年有所回升 [12] - 成本收入比为25.25%,较上半年上升1.15个百分点 [12] 非息收入 - 2025年前三季度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同比增长0.6%,自2023年以来首次恢复正增长 [2][13] - 其他非息收入同比高增27.59%,主要得益于投资收益保持较高增速(累计同比增长56.4%)以及公允价值变动损益负增收窄 [2][13][29] - 非息收入占营业收入比重提升,其中净手续费及佣金收入占比14.20%,净其他非息收入占比11.83% [29] 息差及资产负债 - 2025年前三季度净息差(披露值)为1.28%,较上半年下降2个基点,但下行幅度逐季收窄 [2][12] - 负债成本下降是主要贡献,测算的计息负债成本率环比下降8个基点至1.45%,生息资产收益率环比下降6个基点至2.60% [2][32] - 2025年第三季度末贷款总额同比增长8.39%,存款总额同比增长7.85%,增速平稳 [2][12] - 投资类资产增速显著提升至23.87%,三类投资资产增速均超20%,公司在利率调整期加大配置力度 [2][34] 资产质量 - 2025年第三季度末不良贷款率为1.33%,与上半年末持平,资产质量保持稳定 [2][12] - 拨备覆盖率为217.21%,环比微降0.5个百分点;拨贷比为2.89% [2][12] - 测算的不良净生成率为0.41%,环比下降7个基点 [2] - 个人贷款不良率有所上升,对公贷款不良率呈下降趋势 [40] 资本及股东 - 2025年第三季度末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为13.57%,环比下降32个基点,主要受OCI浮盈收敛及风险加权资产增速较快影响 [3][12] - 测算的ROE(TTM)扣除分红后为6.4%,低于风险加权资产增速3.3个百分点,资本内生能力面临压力 [3][12] - 中国人寿保险产品新进入前十大股东,持股比例为0.21%,位列第八大股东 [2][49]
宁波银行(002142):中间业务收入大幅改善,风险放缓迹象明显
东海证券· 2025-10-31 19:25
投资评级 - 报告对宁波银行的投资评级为“买入”,且为“维持”状态 [1] 核心观点 - 公司2025年第三季度息差环比回升,中间业务收入明显改善,资产质量风险放缓迹象明显 [4][8] - 凭借财富管理与资产管理业务优势、营收与拨备优势,公司有能力应对行业零售风险上升压力,资产质量预计保持优异 [8] - 基于以上因素,报告相应调整了盈利预测,并维持“买入”评级 [8] 财务业绩表现 - 2025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549.76亿元,同比增长8.32%;实现归属于母公司普通股股东净利润224.45亿元,同比增长8.39% [1] - 2025年9月末,公司总资产为3.58万亿元,同比增长16.65% [1] - 2025年第三季度单季净息差为1.76%,环比上升3.75个基点,同比下降5.32个基点 [1][4] 业务增长分析 - 对公贷款与金融投资增长较快:第三季度对公一般贷款新增规模明显高于近年同期,金融投资规模增长进一步提速 [4] - 个人贷款增长受需求端制约:第三季度个人贷款新增规模明显低于近年同期,与居民信贷需求偏弱及授信政策可能收紧有关 [4] - 存款规模季节性回落,但由于第一季度揽储扎实,同比增速仍明显快于同期M2 [4] 息差与盈利能力 - 息差呈现环比改善:测算第三季度单季净息差为1.76%,环比上升3.75个基点,主因负债端成本改善 [4] - 资产端收益率承压:测算第三季度生息率为3.35%,环比下降8.59个基点,受LPR下调、债市利率下行及零售贷款占比下降影响 [4] - 负债端成本明显下降:测算第三季度付息率为1.59%,环比下降11.59个基点,受益于存款降息重定价效果及宽松资金面 [4] 非息收入表现 - 中间业务收入进一步改善:主要得益于资本市场表现出色,公司财富管理、资产管理等传统优势业务弹性释放,带动手续费佣金收入大幅增长 [4] - 投资收益承压:受股债跷跷板效应影响,债市调整导致广义投资收益承压 [4] 资产质量与风险管控 - 关键指标保持稳定:第三季度末不良贷款率为0.76%,环比持平;拨备覆盖率为375.92%,环比上升1.76个百分点 [1][4] - 风险生成放缓:测算第三季度单季度不良生成率(加回核销)为0.17%,从近年高位平台进一步回落;不良贷款核销比例为21.17%,从高位平台回落 [4][5] - 风险认定审慎:不良与逾期贷款之比连续两个季度上升,反映不良认定趋严;公司在零售风险上升背景下计提力度较大,减值计提较为审慎 [4][5] 盈利预测与估值 - 营收与利润预测:预计2025-2027年营业收入分别为720.84亿元、783.68亿元、873.76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95.36亿元、324.68亿元、359.76亿元 [6][8] - 每股指标预测:预计2025-2027年每股收益(EPS)为4.47元、4.92元、5.45元;每股净资产(BVPS)为35.15元、39.55元、44.42元 [6][8] - 估值水平:基于2025年10月30日收盘价27.72元,对应2025-2027年市盈率(PE)为6.20倍、5.64倍、5.09倍;市净率(PB)为0.79倍、0.70倍、0.62倍 [2][6][8]
“息差保卫战”出战绩,8家上市银行息差环比二季度扩大
华夏时报· 2025-10-31 19:15
本报(chinatimes.net.cn)记者卢梦雪 北京报道 随着A股42家上市银行三季报披露收官,备受市场关注的银行净息差,整体呈现出企稳回升的积极信 号。 从数据来看,在26家披露了净息差的上市银行中,有8家银行净息差环比二季度走阔,4家与二季度持 平。这一积极变化直接反映在业绩上:三季度,共有16家上市银行营收实现同比增长,其中5家增幅超 过5%;20家银行净利润同比提升,其中8家增幅达到5%以上。 分析人士指出,净息差的企稳得益于银行在负债端的主动管理以及政策效果的滞后显现。随着四季度资 产重定价压力的进一步减轻,银行业净息差有望延续小幅改善的态势。 息差整体企稳,中小银行回暖迹象明显 银行业"息差保卫战"的成效正在逐步显现。 《华夏时报》记者据Wind数据统计发现,在披露了三季度净息差数据的26家上市银行中,共有12家银 行的净息差实现环比持平或上升,企稳面显著扩大。其中,贵阳银行净息差回升0.04个百分点,幅度最 大;民生银行、瑞丰银行均回升0.03个百分点;江阴银行、齐鲁银行、苏州银行、兰州银行等多家银行 也出现不同幅度改善。 尽管整体企稳,但不同类型银行的息差走势呈现不同程度分化。城商行、农 ...
非息收入反成拖累常熟银行第三季度营收环比下滑3%
新浪财经· 2025-10-31 15:35
公司业绩概览 - 前三季度营业收入90.52亿元,同比增长8.15% [1] - 前三季度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33.57亿元,同比增长12.82% [1] - 第三季度单季营收29.9亿元,环比下滑3% [1][2] 收入结构分析 - 第三季度利息净收入24.28亿元,环比下滑4.5% [1] - 第三季度非利息净收入5.62亿元,环比下降27% [1] - 前三季度非利息净收入19.84亿元,同比增长35% [2] - 前三季度投资收益16.69亿元,同比增长25% [2] - 前三季度公允价值变动损失1.6亿元,损失金额较去年同期扩大 [2] 资产负债状况 - 截至第三季度末总资产4022.30亿元,较上年末增长9.72% [3] - 贷款总额2567.64亿元,较上年末增长6.6% [3] - 存款总额3121.9亿元,较上年末增长8.95% [3] - 不良贷款率0.76%,较上年末下降0.01个百分点 [3] - 拨备覆盖率462.95%,较上年末下降37.56个百分点 [3] 净息差表现 - 第三季度末净息差为2.57%,较去年年底的2.71%下降14个基点 [4] - 第三季度日均净息差环比仅下降1个基点,降幅较二季度收窄 [4] - 单季净息差(期初期末口径)企稳回升 [4] - 净息差水平在A股上市银行中持续保持领先 [4] 行业趋势与展望 - 多家上市银行净息差显现出逐步企稳迹象,有的环比持平甚至小幅回升 [4] - 银行业经营压力正在边际缓解 [4] - 银行业正处于从“主动压降成本”向“资产收益修复”转换的关键时期 [5] - 净息差下行周期已接近尾声,边际改善的拐点正在逐步形成 [5]
兴业银行三季报:风险收敛,百亿分红“在路上”
第一财经· 2025-10-31 15:03
净息差仍在下降。 10月30日晚间,兴业银行(601166.SH)披露三季报,同时公告了2025年度中期利润分配预案,拟派发 中期分红每10股现金红利5.65元(含税),派息总额达119.57亿元,占2025年半年度合并报表口径归属 于母公司普通股股东净利润的30.02%。10月31日,在兴业银行2025年第三季度业绩说明会上,兴业银 行党委副书记、副董事长、行长陈信健说,自2007年上市以来,兴业银行已累计分红2161亿元,是普通 股融资的2.3倍。 根据三季报,兴业银行营业收入增速依旧承压,但降幅在持续收窄中。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1612.34 亿元,同比下降1.82%,降幅较半年度收窄0.47个百分点。今年一季度、中报的营业收入降幅分别为 3.58%、2.29%。其中,利息净收入同比下降0.56%,降幅较半年度收窄0.96个百分点;手续费及佣金净 收入同比增长3.79%,增幅较半年度扩大1.20个百分点;其他非息净收入受市场利率波动影响,同比下 降9.28%。 前三季度,兴业银行的存款总额为5.83万亿元,较年初增长5.47%,各项存款付息率1.71%,比上半年下 降5个基点,同比大幅下降了32个基点。 ...
邮储银行(601658):2025年三季报点评:业绩增速环比改善
国投证券· 2025-10-31 15:03
投资评级与目标 - 投资评级为买入-A,评级维持 [5] - 6个月目标价为7.03元,当前股价(2025年10月30日)为5.91元 [5] - 总市值为709,761.77百万元,流通市值为396,693.36百万元 [5] 核心业绩表现 - 2025年前三季度营收同比增长1.82%,拨备前利润同比增长8.16%,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0.98%,业绩增速较中报改善 [1] - 业绩增长主要驱动因素为生息资产规模扩张、净非息收入增长及拨备释放,而净息差收窄和成本增加形成拖累 [1] - 预测2025年全年营收增速为1.43%,归母净利润增速为2.65% [11] 资产规模与结构(量) - 三季度末总资产同比增长11.10%,增速环比改善0.28个百分点,单季度净新增资产规模4151亿元 [1] - 金融投资和贷款是主要增量,三季度分别净增3045亿元和1283亿元 [1] - 信贷总额同比增长9.98%,剔除贴现后的有效信贷总额同比增长10.24%,增速环比提高0.14个百分点,投放呈回暖趋势 [1] 信贷投放分析 - 对公贷款表现亮眼,三季度末一般公司贷款同比增长19.87%,增速环比提高1.26个百分点,同比增速连续三季度改善 [2] - 对公贷款主要投向产业园区、智慧停车、文旅等政策导向领域 [2] - 零售贷款保持韧性,三季度末同比增长2.92%,优于行业平均,结构快速优化,收缩高风险领域,停发二手房贷款,并加大消费贷投放力度 [2] 负债结构与成本 - 三季度末总负债同比增长10.99%,存款总额同比增长8.06%,增速居国有大行首位 [3] - 存款占计息负债比例环比下降1.49个百分点至93.72%,同时多元化发展主动负债,同业负债占比环比提升1.24个百分点至4.31% [3] - 个人存款占比小幅上升0.25个百分点至88.52%,存款结构持续优化 [3] 净息差与收益率(价) - 2025年前三季度净息差为1.68%,同比和环比分别下降21个基点和2个基点 [4] - 测算2025年三季度单季净息差为1.64%,同比和环比分别下降21个基点和5个基点 [9] - 生息资产收益率承压,前三季度为2.89%,较上半年下降6个基点,但降幅有所收窄 [9] - 计息负债成本率稳定下行,前三季度为1.21%,环比下降5个基点,自营存款付息率较年初下降约20个基点至1.1%左右,达行业最低水平 [9] 非息收入与投资收益 - 三季度净非息收入同比增加23.48%,增速环比稳定 [10] - 净手续费收入同比增长11.20%,其他非息收入单季同比增长34.98% [10] - 三季度将以摊余成本计量的金融资产终止确认产生的投资收益达37.03亿元,占三季度投资收益的31.15%,占营收的4.32%,较去年同期明显提升 [10] 资产质量 - 三季度末不良贷款率为0.94%,环比上升2个基点 [10] - 关注率和逾期率环比分别上升17个基点和4个基点至1.38%和1.27% [10] - 前三季度不良生成率为0.93%,与上半年持平,拨备覆盖率为240.21%,风险抵补能力充足 [10] 未来展望与投资建议 - 公司将继续加大对新质生产力、普惠小微等重点领域支持,并抓住政策机遇增加消费贷投放 [11] - 负债端成本优势明显,预计息差将保持行业较优水平,投资能力较高,中收表现稳定 [11] - 在注资落地后业务选择面拓宽,全年业绩有较强支撑,估值相当于2025年0.78倍市净率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