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对公贷款
icon
搜索文档
信贷“换锚”驱动两位数增幅 重庆银行晋升万亿规模行列
中国经营报· 2025-11-01 03:12
中经记者 秦玉芳 广州报道 随着上市银行三季度财务报告相继发布,中小银行尤其区域银行业绩分化加剧的形势愈加凸显。在净息 差持续收窄、信贷结构加速调整的行业背景下,城商行成为扩表主力。 资产规模突破万亿元大关 重庆银行资产规模首次突破1万亿元大关,成为三季度城商行扩表中的亮点。三季报显示,截至9月末, 重庆银行资产总额10227.5亿元,较上年年末增幅19.39%。 从资产结构来看,前三季度该行持续优化结构,对公贷款快速增长。截至9月末,重庆银行存款总额为 5542.45亿元,较上年年末增长16.9%;贷款总额5203.85亿元,较上年年末增长18.1%,同比增幅超过 20%,扩表动能强劲。其中,对公端较年初新增860亿元,零售端较年初新增17亿元,票据较年初减少 75亿元。 华创证券在最新研报中分析指出,重庆银行三季度对公贷款投放继续提速,零售贷款需求则相对较弱。 其生息资产规模保持较快增长,同比增长23.57%,主要是三季度信贷规模逆势增长,这主要源于川渝 地区对公信贷需求较好。相比之下,零售贷款需求逐季减弱,前两个季度零售贷款余额实现正增长,而 三季度零售贷款余额下降30.8亿元,同比增速也较前两个季度下 ...
银行“大零售“调整之际 招行:提升市场份额目标不变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0-31 20:36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黄子潇 深圳报道 10月31日上午,招商银行(600036.SH、03968. HK)举行2025年第三季度业绩说明会。 招商银行副行长彭家文携资产负债部、财务会计部、公司金融总部、零售金融总部、财富平台部、风险管理部等部分负责人,直面零售信贷、 净息差、信用卡、子公司、国际化业务等市场关切。 10月31日收盘,招商银行A股报收于40.89元,下跌0.75%,市净率0.95,市值1.03万亿。 提升零售资产市场份额目标不变 此前10月29日晚,招商银行已披露2025年三季报。报告期内,实现营业收入2514.20亿元,同比下降0.51%;实现净利润1137.72亿元,同比增 长0.52%。 当前,银行业零售信贷的投放压力及风险压力仍存。在谈及对以量补价、风险下沉的看法时,彭家文表示,目前零售资产需求、减费等因素都 在客观上对招行的经营造成了一定压力,总体营收和利润依然承压。 彭家文表示,除了大家常提的"以量补价"外,风险下沉即是"以险换价",并非招行追求的目标。以量补价的逻辑出发点是做好量价平衡,以高 值的量增长弥补收益下降的不足。但以量补价绝对不能以牺牲风险来实现量的增长去弥补价的平衡。 ...
邮储银行(601658):2025年三季报点评:业绩增速环比改善
国投证券· 2025-10-31 15:03
投资评级与目标 - 投资评级为买入-A,评级维持 [5] - 6个月目标价为7.03元,当前股价(2025年10月30日)为5.91元 [5] - 总市值为709,761.77百万元,流通市值为396,693.36百万元 [5] 核心业绩表现 - 2025年前三季度营收同比增长1.82%,拨备前利润同比增长8.16%,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0.98%,业绩增速较中报改善 [1] - 业绩增长主要驱动因素为生息资产规模扩张、净非息收入增长及拨备释放,而净息差收窄和成本增加形成拖累 [1] - 预测2025年全年营收增速为1.43%,归母净利润增速为2.65% [11] 资产规模与结构(量) - 三季度末总资产同比增长11.10%,增速环比改善0.28个百分点,单季度净新增资产规模4151亿元 [1] - 金融投资和贷款是主要增量,三季度分别净增3045亿元和1283亿元 [1] - 信贷总额同比增长9.98%,剔除贴现后的有效信贷总额同比增长10.24%,增速环比提高0.14个百分点,投放呈回暖趋势 [1] 信贷投放分析 - 对公贷款表现亮眼,三季度末一般公司贷款同比增长19.87%,增速环比提高1.26个百分点,同比增速连续三季度改善 [2] - 对公贷款主要投向产业园区、智慧停车、文旅等政策导向领域 [2] - 零售贷款保持韧性,三季度末同比增长2.92%,优于行业平均,结构快速优化,收缩高风险领域,停发二手房贷款,并加大消费贷投放力度 [2] 负债结构与成本 - 三季度末总负债同比增长10.99%,存款总额同比增长8.06%,增速居国有大行首位 [3] - 存款占计息负债比例环比下降1.49个百分点至93.72%,同时多元化发展主动负债,同业负债占比环比提升1.24个百分点至4.31% [3] - 个人存款占比小幅上升0.25个百分点至88.52%,存款结构持续优化 [3] 净息差与收益率(价) - 2025年前三季度净息差为1.68%,同比和环比分别下降21个基点和2个基点 [4] - 测算2025年三季度单季净息差为1.64%,同比和环比分别下降21个基点和5个基点 [9] - 生息资产收益率承压,前三季度为2.89%,较上半年下降6个基点,但降幅有所收窄 [9] - 计息负债成本率稳定下行,前三季度为1.21%,环比下降5个基点,自营存款付息率较年初下降约20个基点至1.1%左右,达行业最低水平 [9] 非息收入与投资收益 - 三季度净非息收入同比增加23.48%,增速环比稳定 [10] - 净手续费收入同比增长11.20%,其他非息收入单季同比增长34.98% [10] - 三季度将以摊余成本计量的金融资产终止确认产生的投资收益达37.03亿元,占三季度投资收益的31.15%,占营收的4.32%,较去年同期明显提升 [10] 资产质量 - 三季度末不良贷款率为0.94%,环比上升2个基点 [10] - 关注率和逾期率环比分别上升17个基点和4个基点至1.38%和1.27% [10] - 前三季度不良生成率为0.93%,与上半年持平,拨备覆盖率为240.21%,风险抵补能力充足 [10] 未来展望与投资建议 - 公司将继续加大对新质生产力、普惠小微等重点领域支持,并抓住政策机遇增加消费贷投放 [11] - 负债端成本优势明显,预计息差将保持行业较优水平,投资能力较高,中收表现稳定 [11] - 在注资落地后业务选择面拓宽,全年业绩有较强支撑,估值相当于2025年0.78倍市净率 [11]
邮储银行(601658)2025年三季报点评:对公贷款增长快 业务格局更均衡
新浪财经· 2025-10-31 14:27
资产规模较快增长,对公贷款增长强劲。公司三季末总资产同比增长11.1%至18.6 万亿元,较年初增长 8.9%。三季度末客户存款较年初增长6.1%至16.2万亿元,贷款总额较年初增长8.3%至9.7 万亿元。其中 公司贷款较年初增长17.9%,主要是加大对先进制造、绿色金融、科技金融、普惠金融等领域的信贷投 放力度,零售与对公"双轮驱动"格局更加均衡。个人贷款较年初增长1.9%,票据贴现较年初略微压降。 公司报告期内完成资本补充,三季度末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10.65%,较年初提升1.09 个百分点。 收入利润延续正增长。2025 年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2651 亿元,同比增长1.8%,增速较上半年回升0.3 个百分点;前三季度实现归母净利润766 亿元,同比增长1.0%,增速较上半年回升0.2 个百分点。收入 和净利润延续上半年正增长的态势。前三季度年化加权平均ROE10.7%,同比下降1.1 个百分点。 核心观点 净息差下降。前三季度日均净息差1.68%,同比降低21bps,降幅与上半年持平,前三季度利息净收入同 比减少2.1%。环比来看,三季度单季净息差1.64%,较二季度下降5bps。 非息收入增长保持 ...
国债一跌,小银行的遮羞布也没了:成都银行一天蒸发44亿背后的城投依赖症
搜狐财经· 2025-10-31 05:13
核心观点 - 成都银行2024年第三季度非利息净收入出现塌方式崩溃,同比暴跌52.88%,单季度收入仅为5.32亿元,反映出其盈利结构严重失衡 [1][3] - 公司面临多重困境:息差压缩、债券投资受损、对公贷款高度依赖城投平台、房地产贷款不良率居高,处境可谓四面楚歌 [5][9][12][13] - 区域性银行普遍面临结构性挑战,过度依赖地方政府和规模扩张导致增收不增利,未来发展高度依赖政策红利 [9][13][16][17] 财务表现 - **非利息收入大幅下滑**:前三季度非利息净收入30.36亿元,同比下跌16.52%,但第三季度单季收入仅为5.32亿元,相比去年同期的11.29亿元暴跌52.88% [3] - **收入结构失衡**:第三季度利息净收入仍能增长,但非息收入直接腰斩,显示盈利结构失衡 [5] - **整体营收微降**:第三季度营业收入54.91亿元,同比小幅下降2.92% [4] - **净利润微增**:第三季度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8.76亿元,同比微增0.17% [4] - **资产收益率下降**:前三季度资产收益率同比下降0.个百分点,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同比下降1.个百分点 [14][15] 业务结构与风险 - **对公贷款集中度高**:对公贷款占比高达78.55%,命脉掌握在企业客户手中 [7] - **城投平台依赖严重**:近一半对公贷款投向城投平台,银行命运与地方政府融资平台深度绑定 [8][9] - **房地产风险未消**:房地产贷款余额282亿元,不良率2.44%,在所有行业中排名第一 [9] - **规模与收益背离**:贷款余额自2020年至今翻了三倍,但资产收益率下降,呈现典型的增收不增利现象 [13][16] 行业挑战 - **息差压缩**:利率市场化导致息差被压缩到肉眼可见的薄,传统存贷利差模式难以为继 [5] - **区域性银行困境**:小银行客户资源有限,业务创新空间有限,只能抱紧地方政府大腿,大量资金投向城投 [9] - **债券投资退路受阻**:三季度国债暴跌使债券投资这条重要退路被堵死,加剧经营压力 [3][12] - **拨备覆盖率虚高**:433%的拨备覆盖率表面安全,但高拨备恰恰反映了潜在风险的严峻性 [12]
浦发银行(600000.SH)前三季度归母净利润388.19亿元,同比增长10.21%
格隆汇APP· 2025-10-30 23:48
格隆汇10月30日丨浦发银行(600000.SH)公布的三季报显示,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1322.80亿元,同比 增长1.88%;实现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88.19亿元,同比增长10.21%。 按揭贷款方面,9月末,浦发银行个人住房贷款余额8840.02亿元,较上年末增长2.88%,其中长三角、 环渤海、 大湾区、 西三角及沿长江中部地带新发放的个人住房贷款占个人住房贷款新发放总额的 87.70%,同比上升3.38个百分点。 9月末,浦发银行不良贷款余额为728.89亿元,较上年末减少2.65亿元;不良贷款率1.29%,较上年末下 降0.07个百分点;风险抵补能力持续提升,拨备覆盖率198.04%,较上年末上升11.08个百分点。 9月末,浦发银行对公贷款(含票据贴现,含个人经营贷)余额40414.14亿元,较上年末增加2423.50亿 元,增长6.38%。零售贷款(不含个人经营贷)余额15047.21亿元,较上年末增加415.94亿元,增长 2.84%。 ...
邮储银行三季度末贷款总额较上年末增长8.33% 同比多增1,122.09亿元
中国经济网· 2025-10-30 19:29
10月30日,中国邮政储蓄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下称"邮储银行(601658)",股票代码:601658.SH, 1658.HK)公布了2025年第三季度报告。三季报显示,今年以来,邮储银行持续提升资产负债管理的灵 活性、主动性和前瞻性,加快构建更加均衡、稳健的资产负债表。截至三季度末,该行贷款总额较上年 末增加7,426.89亿元,增长8.33%,同比多增1,122.09亿元,存贷比较上年末提高1.24个百分点。 资产端,邮储银行坚持以RAROC(风险调整后资本收益率)为标尺,全面提升各类资产的均衡配置能 力,对公贷款增加6,535.42亿元,增长17.91%,同比多增2,786.00亿元,在客户贷款总额中的占比提升 了3.62个百分点,形成更加稳定的零售与对公"双轮驱动"格局。非信贷业务方面,持续加强市场研判和 前瞻性布局,抢抓机会、灵活配置,投资收益同比增长76.70%。 负债端,邮储银行持续巩固稳定、低成本的资金优势,前三季度存款增加9,289.03亿元,增长6.08%, 其中公司存款增加2,018.15亿元,增长12.19%。积极做大自营存款规模,前三季度同比多增超千亿元。 更均衡的业务布局叠加持续的精 ...
沪农商行2025年三季报披露:经营业绩持续稳健向好,价值创造赋能韧性成长
财经网· 2025-10-30 18:05
坚守金融为民初心,深化价值服务内涵。持续稳固金融服务"基本盘",截至9月末,该行对公贷款余额 4977.40亿元,较上年末增长1.64%;对公存款余额5196.02亿元,较上年末增长7.71%;零售金融资产 (AUM)余额8414.24亿元,较上年末增长5.80%;普惠小微贷款余额911.00亿元,较上年末增长 5.19%。立足区域发展战略与客户差异化需求,为客户创造专属型价值。截至9月末,该行科技型企业 贷款余额超1200亿元;科技型企业贷款户数4662户,较上年末增长8.98%。传递"金融为民"服务温度, 构建养老服务情感纽带。截至9月末,该行已建成1033家"心家园"公益服务站、120余个老年大学教学 点,开展特色活动超5000场。 上海农商银行以稳定的股东回报持续巩固市场信心,聚焦区域发展,服务实体经济,推动整体经营稳健 发展。未来,该行将继续深耕价值创造,筑牢发展根基,深化特色经营,持续为客户、股东与社会创造 更大价值。 免责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刊发或转载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无关。文章不构 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存贷规模同步增长,经营根基不断夯实。截 ...
对公发力、零售分化 两家长三角城商行的共性与分化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0-30 07:08
在核心指标延续增长趋势的同时,两家城商行的增长动能与结构特征有共性,也有分化。南京银行零售 板块营收占比稳定但利润贡献承压,私人银行业务规模持续扩张;宁波银行则主动收缩个人贷款规模, 聚焦风险管控。 以对公业务为增长引擎 随着10月末的临近,上市银行财报陆续公布,其中宁波银行和南京银行两家头部城商行的业绩尤为瞩 目。 在银行业绩依旧承压的背景下,今年前三季度,宁波银行和南京银行的营收和净利润均呈现了8%以上 的增长。宁波银行实现营业收入549.76亿元,同比增长8.32%;实现归母净利润224.45亿元,同比增长 8.39%。南京银行实现营业收入419.49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8.79%;实现归母净利润180.05亿元,较上 年同期增长8.06%。 两家银行比较来看,目前宁波银行的表现整体优于南京银行。在资产规模方面,南京银行2025年三季度 末总资产2.96万亿元,宁波银行为3.58万亿元。而在息差方面,南京银行三季度降至1.46%,宁波银行 则稳定在1.76%,息差收窄趋势得到缓解。在资产质量方面,南京银行不良率为0.83%,宁波银行为 0.76%。 在对公和零售两大主要业务板块之中,对公业务对营收的贡献 ...
平安银行(000001):2025三季报点评:一个贷规模止跌回升,净息差企稳
华福证券· 2025-10-28 22:12
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6][11] 核心观点 - 报告认为平安银行营收利润降幅持续收窄 零售贷款规模止跌回升 净息差企稳 资产质量稳健 尤其零售端不良率持续改善 信贷增速自2024年6月末以来首次回正 公司经营呈现企稳向好态势 [2][3][4][5][6][11] 财务业绩表现 - 2025年前三季度累计营业收入同比增速为-9.8% 降幅较2025年上半年收窄0.3个百分点 [2] - 2025年第三季度单季营收同比增速为-9.2% 较第二季度下降2.2个百分点 [2] - 2025年前三季度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速为-3.5% 降幅较2025年上半年收窄0.4个百分点 [2] - 2025年第三季度单季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速为-2.8% 较第二季度下降1.2个百分点 [2] - 预计公司2025-2027年营业收入增速分别为-5.5%、3.7%、7.0% 归母净利润增速分别为0.3%、4.6%、7.8% [11] 信贷规模与结构 - 2025年第三季度末 贷款同比增速为1% 为2024年6月末以来首次回正 [3] - 零售贷款较第二季度末新增32.1亿元 为2023年下半年以来首次实现正增长 [3] - 按揭贷款 信用卡贷款 消费贷分别增长61.4亿元 58亿元 24.9亿元 个人经营贷规模下降112亿元 [3] - 公司压降低收益票据贷款183.8亿元 同时加大一般对公贷款投放 第三季度新增244.2亿元 [3] 净息差与利息收入 - 2025年第三季度单季净息差为1.79% 较第二季度单季回升3个基点 [4] - 在净息差企稳带动下 第三季度利息净收入同比增速为-6% 较第二季度降幅收窄 [4] - 第三季度计息负债成本率为1.61% 较第二季度下降13个基点 [4] - 第三季度生息资产收益率为3.40% 较第二季度下降8个基点 下行幅度趋缓 [4] 资产质量 - 2025年第三季度末不良率为1.05% 与第二季度末持平 [5] - 关注率为1.74% 较第二季度末下降2个基点 [5] - 拨备覆盖率为229.6% 较第二季度末下降8.9个百分点 [5] - 零售不良率为1.24% 较第二季度末下降3个基点 已连续4个季度改善 [5] - 信用卡贷款不良率为2.25% 较第二季度末下降5个基点 个人消费贷不良率为1.16% 较第二季度末下降21个基点 为2024年第四季度以来首次下行 [5] - 对公贷款不良率为0.86% 较第二季度末上升3个基点 [5] - 对公房地产贷款不良率为2.20% 较第二季度末下降1个基点 [5] 基本数据与估值 - 报告日期2025年10月27日 收盘价11.52元 [6] - 每股净资产23.08元 [6] - 根据盈利预测 2025年预期每股收益为2.30元 对应市盈率为5.03倍 市净率为0.49倍 [6][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