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贷结构
搜索文档
中信银行(601998):2025年三季报点评:量价质均衡发展,信贷结构改善
华创证券· 2025-10-31 20:43
投资评级与目标价 - 对中信银行的投资评级为“推荐”,且为维持评级 [2] - A股目标价为10.57元,H股目标价为10.02港元 [2]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年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1566.0亿元,同比下降3.46% [2] - 2025年前三季度实现营业利润654.2亿元,同比增长4.70% [2] - 2025年前三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533.91亿元,同比增长3.02% [2] - 3Q25单季营收同比下降4.43%,增速环比下降2.15个百分点,主要受其他非息收入同比下降29.6%拖累 [8] - 3Q25单季净利息收入同比下降2.3%,但增速环比提升3.3个百分点;中收同比增长10.6%,增速环比提升4.4个百分点 [8] - 3Q25单季所得税费用同比下降20.9%,对归母净利润增速起正贡献作用 [8] 业务规模与信贷结构 - 三季度末生息资产同比增长6.4%,增速环比下降1.4个百分点;贷款同比增长2.7%,增速环比下降1.0个百分点 [8] - 三季度一般公司贷款余额环比下降135.3亿元,零售贷款余额环比增加75.1亿元,票据贴现余额环比下降134.2亿元 [8] - 零售贷款增势逐季回暖,Q1末/Q2末零售贷款余额分别变动-157.1亿元/+43.6亿元 [8] - 对公贷款(含票据)同比增长4.0%,零售贷款同比增长0.85%,增速均较Q2末有所放缓 [8] 净息差与盈利能力 - 根据日均余额口径,前三季度净息差环比持平于1.63% [8] - 时点数测算3Q25单季净息差环比上升5个基点至1.63%,主要因资产端收益率降幅收窄且负债端成本降幅扩大 [8] - 3Q25单季生息资产收益率环比下降6个基点至3.15%,降幅较Q2的10个基点收窄 [8] - 3Q25单季计息负债成本率环比下降12个基点至1.54%,降幅较Q2的8个基点扩大 [8] 资产质量 - 25年三季度末不良率环比持平于1.16% [2][8] - 3Q25单季不良净生成率环比上升16个基点至1.22% [8] - 关注率环比下降2个基点至1.63% [8] - 按揭贷款不良率环比下降5个基点至0.45% [8] - 拨备覆盖率环比下降3.4个百分点至204.2% [2][8] 盈利预测与估值 - 调整盈利预测,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增速分别为2.4%、3.0%、4.1% [8] - 上调2026年预测目标市净率(PB)至0.75倍,参考近10年历史平均PB为0.66倍 [8] - 预测2025-2027年每股盈利(EPS)分别为1.24元、1.27元、1.33元 [9] - 预测2025-2027年市盈率(PE)分别为6.34倍、6.15倍、5.91倍 [9] - 预测2025-2027年市净率(PB)分别为0.60倍、0.56倍、0.52倍 [9]
北京前三季度人民币贷款同比多增1789亿,住户存款增长较快
第一财经· 2025-10-30 15:37
9月末,北京非金融企业存款余额同比增长6.0%,为近三年相对较高增速。 人民银行北京市分行加强利率政策执行和监督,推动社会综合融资成本继续下降。9月,北京地区金融 机构一般贷款加权平均利率为3.34%,同比下降36个基点。其中,企业贷款加权平均利率为2.52%,同 比下降35个基点,有效降低了企业融资成本。 中国人民银行北京市分行、国家外汇管理局北京市分局近日举行2025年第四季度新闻发布会。金融统计 数据显示,今年前三季度北京地区货币信贷运行平稳,各项贷款增长较快。9月末,人民币各项贷款余 额12.02万亿元,同比增长7.6%,增速比6月末高0.3个百分点。 各项存款也保持增长。9月末,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26.66万亿元,同比增长2.9%,增速比6月末高0.5个 百分点,比年初增加21028.4亿元,同比多增2430.6亿元。其中,住户存款余额同比增长8.6%,保持较 快增长;非金融企业存款余额同比增长6.0%,为近三年相对较高增速。 其中,企(事)业单位贷款余额同比增长8.6%,今年以来保持较快增长;住户贷款余额同比增长6.3%,今 年以来增速稳步提升,增速比6月末高0.3个百分点。 从增量看,前三季度, ...
9月末湖南存款余额8.89万亿元 同比增长7.8%
中国新闻网· 2025-10-29 18:23
存款情况 - 9月末湖南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8.89万亿元,同比增长7.8% [1] - 1至9月新增存款6567亿元,同比多增1777亿元 [1] - 前三季度个人存款新增4855亿元,同比多增472亿元 [1] - 非金融企业存款新增405亿元,同比多增352亿元 [1] - 财政性存款新增483亿元,同比多增195亿元 [1] 贷款情况 - 9月末湖南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7.87万亿元,同比增长5.7% [1] - 前三季度新增贷款4281亿元 [1] - 企(事)业单位贷款余额同比增长7.9%,高于各项贷款增速2.2个百分点 [1] - 前三季度企(事)业单位贷款新增4273亿元,增量占全部贷款新增额的99.8% [1] - 短期贷款新增1795亿元,中长期贷款新增1916亿元 [1] 信贷结构 - 9月末湖南制造业贷款余额同比增长8.9%,高于全部贷款增速3.2个百分点,且已连续46个月高于全部贷款增速 [2] - 9月末湖南企业信用贷款余额同比增长12.4%,高于全部贷款增速6.7个百分点 [2] 社会融资规模 - 1至8月湖南社会融资规模新增6262亿元 [1] - 间接融资新增3534亿元,政府债券融资新增2518亿元 [1]
今年前三季度我国社会融资规模达30万亿元
环球网· 2025-10-19 10:01
文章核心观点 - 前三季度中国金融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稳固,社会融资规模和信贷投放快速增长,为经济持续回升向好创造了适宜的货币金融环境 [1] 社会融资规模 - 前三季度社会融资规模增量累计为30.09万亿元,同比多增4.42万亿元 [3] - 截至9月末社会融资规模存量达437.08万亿元,同比增长8.7%,增速比上年同期高0.7个百分点 [3] - 广义货币供应量(M2)余额为335.38万亿元,同比增长8.4% [3] 直接融资渠道 - 政府债券发行明显提速,前三季度政府债券净融资达11.46万亿元,同比增加4.28万亿元,成为支撑社融增长的主要力量 [4] - 国债和特殊再融资债券的快速发行在扩大内需、保障民生、防范风险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4] - 得益于政策支持和市场利率处于低位,企业债券和股权融资也更为活跃,有效补充了经营资金 [4] 信贷结构优化 - 前三季度人民币贷款增加14.75万亿元,企(事)业单位贷款成为绝对主力,增加13.44万亿元 [5] - 企业中长期贷款增加8.29万亿元,显示出企业对未来的投资信心和长期资金需求旺盛 [5] - 信贷资金精准流向关键领域,多家国有大行制造业贷款占比显著提升,多数为中长期贷款 [5] - 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资金主要投向城市更新、交通物流、环境保护等重大项目,有效缓解资本金不足问题并带动配套贷款增长 [5] 融资成本与政策效果 - 9月份企业新发放贷款加权平均利率约为3.1%,比上年同期低约40个基点,处于历史低位 [6] - 9月份个人住房新发放贷款加权平均利率约为3.1%,比上年同期低约25个基点 [7] - 消费贷和经营贷贴息政策有效降低了利息成本,刺激了消费贷款需求 [6] - 一线城市优化房地产限购政策带动市场回暖,个人住房贷款需求相应回升 [6]
中泰证券:9月M1增速继续提升 预计季末理财资金回流
智通财经· 2025-10-17 07:37
核心观点 - 银行股经营模式和投资逻辑正从“顺周期”向“弱周期”转变,在经济偏平淡期间,高股息特性使其具备吸引力 [4] - 重点推荐拥有区域优势的城农商行以及高股息稳健的大型银行 [1][4] 社融情况 - 9月社融新增3.53万亿元,较去年同期少增2297亿元,但新增规模高于一致预期的3.27万亿元 [1][2] - 新增社融同比增速为8.7%,较8月下降0.1个百分点 [2] 社融结构分析 - 信贷是主要拖累项,9月人民币贷款新增1.61万亿元,较去年同期少增3662亿元 [2] - 表外信贷中,未贴现银行承兑汇票增加3235亿元,同比多增1923亿元;信托贷款增加62亿元,同比多增56亿元;委托贷款增加282亿元,同比少增110亿元 [2] - 政府债支撑力度减弱,9月政府债新增融资1.19万亿元,同比少增3471亿元 [2] - 企业债融资新增105亿元,股票融资新增500亿元,分别同比多增2031亿元和372亿元 [2] 信贷情况 - 9月人民币贷款增加1.29万亿元,同比少增3000亿元,低于一致预期的1.39万亿元 [2] - 信贷余额同比增长6.6%,增速较上月下降0.2个百分点 [2] 信贷结构分析 - 企业贷款方面,短贷增加7100亿元,同比多增2500亿元;中长期贷款增加9100亿元,同比少增500亿元;票据净融资为-4026亿元,同比少增4712亿元 [3] - 居民贷款方面,短贷增加1421亿元,同比少增1279亿元;中长贷增加2500亿元,同比多增200亿元,反映出地产市场小幅回暖 [3] - 非银信贷减少2348亿元,较上年同期少减356亿元 [3] 流动性与存款情况 - 9月M0、M1、M2同比增速分别为11.5%、7.2%、8.4%,较上月变化-0.2、+1.2、-0.4个百分点 [4] - M2与M1的剪刀差为1.2%,较上月缩小1.6个百分点 [4] - 9月人民币存款增加2.21万亿元,在去年同期高基数下少增1.53万亿元 [1][4] - 非银存款同比少增1.97万亿元,居民户存款同比多增7600亿元,企业存款同比多增近1500亿元 [4] 投资建议 - 银行股投资逻辑转变,看好其稳健性和持续性,提出两条选股主线 [4] - 主线一为拥有区域优势、确定性强的城农商行,重点推荐江苏银行、齐鲁银行、杭州银行等 [1][4] - 主线二为高股息稳健的大型银行,重点推荐农业银行等六大行及部分股份行 [1][4]
前三季度社会融资规模增量超30万亿元
证券日报· 2025-10-16 07:25
社会融资规模 - 2025年9月末社会融资规模存量为437.08万亿元,同比增长8.7% [2] - 2025年前三季度社会融资规模增量累计为30.09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多4.42万亿元 [2] - 2025年9月当月新增社融3.53万亿元 [3] - 政府债券净融资11.46万亿元,同比多4.28万亿元,对社会融资规模发挥主要支撑作用 [2][3] - 企业债券净融资1.57万亿元,同比少151亿元,非金融企业境内股票融资3168亿元,同比多1463亿元,直接融资拉动作用明显 [2][3] 信贷规模与结构 - 2025年前三季度人民币贷款增加14.75万亿元 [4] - 住户贷款增加1.1万亿元,其中短期贷款减少2304亿元,中长期贷款增加1.33万亿元 [4] - 企(事)业单位贷款增加13.44万亿元,其中短期贷款增加4.53万亿元,中长期贷款增加8.29万亿元 [4] - 9月末人民币贷款余额270.39万亿元,同比增长6.6% [4] - 9月末普惠小微贷款余额为36.09万亿元,同比增长12.2%,制造业中长期贷款余额为15.02万亿元,同比增长8.2%,增速均高于各项贷款 [4] - 9月份人民币贷款增加1.29万亿元 [5] 货币供应量 - 9月末M2余额335.38万亿元,同比增长8.4% [7] - 9月末M1余额113.15万亿元,同比增长7.2% [7] - 9月末M0余额13.58万亿元,同比增长11.5%,前三季度净投放现金7619亿元 [7] - M1-M2剪刀差明显收敛,反映企业生产经营活跃度提升、个人投资消费需求回暖 [7] 利率水平 - 9月份企业新发放贷款加权平均利率约为3.1%,比上年同期低约40个基点 [5] - 9月份个人住房新发放贷款加权平均利率约为3.1%,比上年同期低约25个基点 [6] 政策效果与展望 - 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持续发力,降准降息等一揽子货币政策效果显现 [1] - 政府债券发行提速,用于支持"两重""两新"、置换地方政府隐性债务等 [3] - 政策端对科创债、民企债的支持力度加大,叠加发债利率处于低位,企业发债融资增多 [3] - 四季度货币政策仍将保持对实体经济较强的支持力度,财政政策积极发力 [7] - 未来金融对实体经济的影响将主要通过利率路径,关注量价协同 [8]
前三季度社会融资规模增量超30万亿元 金融对实体经济支持力度稳固
证券日报· 2025-10-15 23:46
社会融资规模 - 2025年9月末社会融资规模存量为437.08万亿元,同比增长8.7% [2] - 2025年前三季度社会融资规模增量累计为30.09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多4.42万亿元 [2] - 2025年9月当月新增社融3.53万亿元 [3] - 政府债券净融资11.46万亿元,同比多4.28万亿元,是社融增长的主要支撑 [2][3] - 企业债券净融资1.57万亿元,非金融企业境内股票融资3168亿元,同比多1463亿元,直接融资拉动作用明显 [2][3] 信贷情况 - 2025年前三季度人民币贷款增加14.75万亿元 [4] - 2025年9月末人民币贷款余额270.39万亿元,同比增长6.6% [4] - 2025年9月当月人民币贷款增加1.29万亿元 [5] - 住户贷款增加1.1万亿元,其中中长期贷款增加1.33万亿元 [4] - 企(事)业单位贷款增加13.44万亿元,其中中长期贷款增加8.29万亿元 [4] - 普惠小微贷款余额为36.09万亿元,同比增长12.2%,制造业中长期贷款余额为15.02万亿元,同比增长8.2%,增速均高于各项贷款 [4] 货币供应与利率 - 2025年9月末广义货币供应量M2余额335.38万亿元,同比增长8.4% [7] - 2025年9月末狭义货币M1余额113.15万亿元,同比增长7.2%,M1-M2剪刀差明显收敛 [7] - 2025年9月企业新发放贷款加权平均利率约为3.1%,比上年同期低约40个基点 [5] - 2025年9月个人住房新发放贷款加权平均利率约为3.1%,比上年同期低约25个基点 [5] 政策效果与行业展望 - 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持续发力,降准降息等政策效果显现,贷款利率维持低位 [1][5] - 政府债券发行提速,用于支持"两重""两新"、置换地方政府隐性债务等 [3] - 政策端对科创债、民企债的支持力度加大,叠加发债利率处于低位,企业发债融资增多 [3] - M1增速回升及剪刀差收敛反映出企业生产经营活跃度提升、个人投资消费需求回暖 [7] - 金融总量规模庞大,未来对实体经济的影响将主要通过利率路径,关注量价协同 [8]
央行重磅数据发布
中国基金报· 2025-10-15 21:06
社会融资规模 - 前三季度社会融资规模增量累计30.09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多4.42万亿元 [1] - 9月末社融存量同比增长8.7%,比上年同期高0.7个百分点 [1] - 前三季度政府债券净融资11.46万亿元,同比多4.28万亿元,企业债券净融资1.57万亿元,政府和企业债券净融资合计占社融增量比重升至43% [3][4] 货币供应量 - 9月末广义货币M2同比增长8.4%,比上年同期高1.5个百分点 [1] - 9月末狭义货币M1同比增长7.2%,比今年2月末的年内低点大幅提升7.1个百分点 [1][9] - M1与M2增速“剪刀差”收窄至1.2个百分点,反映企业生产经营活跃度提升和个人投资消费需求回暖 [1][9] 人民币贷款 - 前三季度人民币贷款增加14.75万亿元 [1] - 9月单月新增人民币贷款近1.29万亿元,还原地方专项债置换影响后增速约7.7% [6] - 9月企业新发放贷款加权平均利率约为3.1%,比上年同期低约40个基点 [6] 信贷结构 - 普惠小微贷款余额36.09万亿元,同比增长12.2% [6] - 制造业中长期贷款余额15.02万亿元,同比增长8.2%,增速均高于同期各项贷款增速 [6] - 人民币贷款在社融规模增量中占比降至48%,超过一半新增社融由其他多元化融资渠道提供 [4] 存款与资产配置 - 前三季度人民币存款增加22.71万亿元 [1] - 前三季度居民存款增加12.73万亿元,非银行业金融机构存款增加4.81万亿元 [10] - 存款“搬家”本质是居民根据资产回报率变化进行的资产重新配置 [10]
M2-M1剪刀差收窄至1.2% 多组金融数据释放经济积极信号
第一财经· 2025-10-15 18:48
金融总量指标 - 2025年9月末广义货币M2余额335.38万亿元,同比增长8.4%,比上年同期高1.5个百分点 [1] - 2025年9月末社会融资规模存量437.08万亿元,同比增长8.7%,比上年同期高0.7个百分点 [1] - 2025年前三季度社会融资规模增量累计30.09万亿元,同比多增4.42万亿元 [1] 货币供应结构 - 2025年9月末狭义货币M1余额113.15万亿元,同比增长7.2%,增速比今年2月末的年内低点提升7.1个百分点 [1][9] - M1增速上行带动M1-M2剪刀差收窄至-1.2%,反映企业生产经营活跃度提升和个人投资消费需求回暖 [1][9] 社会融资结构 - 2025年前三季度对实体经济发放的人民币贷款增加14.54万亿元,在社融增量中占比降至48.32% [3] - 政府和企业债券融资在社融增量中占比升至43.3%,而今年一季度该比例为28.95% [3] - 前三季度政府债券净融资约11.46万亿元,同比多4.28万亿元,是社融的主要支撑 [2] 信贷投放情况 - 2025年9月末人民币贷款余额270.39万亿元,同比增长6.6%,还原地方专项债置换影响后增速约7.7% [5][6] - 前三季度人民币贷款增加14.75万亿元,其中住户贷款增加1.1万亿元,企(事)业单位贷款增加13.44万亿元 [7] - 住户贷款中,短期贷款减少2304亿元,中长期贷款增加1.33万亿元 [7] - 企(事)业单位贷款中,短期贷款增加4.53万亿元,中长期贷款增加8.29万亿元 [7] 信贷结构优化 - 9月末普惠小微贷款余额36.09万亿元,同比增长12.2% [7] - 9月末制造业中长期贷款余额15.02万亿元,同比增长8.2%,以上增速均高于各项贷款增速 [7] - 某国有大行制造业贷款在公司贷款中占比过半,多数为制造业中长期贷款 [7] 利率水平 - 9月份企业新发放贷款加权平均利率约为3.1%,比上年同期低约40个基点 [8] - 9月份个人住房新发放贷款加权平均利率约为3.1%,比上年同期低约25个基点 [8] 政策与需求驱动 - 政府债券发行提速用于支持"两重""两新"、置换地方政府隐性债务等 [2] - 政策端对科创债、民企债的支持力度加大,叠加发债利率处于低位,企业发债融资增多 [2] - 装备制造业、高技术制造业等重点行业维持高景气度,企业融资需求有效释放 [7] - 个人消费贷贴息和服务业经营主体贷款贴息政策实施,利息成本下降推动消费贷款需求释放 [7]
前三季度社融增量突破30万亿元 M1增速攀升至7.2%有何信号?
证券时报网· 2025-10-15 17:40
金融总量指标 - 前三季度社会融资规模增量累计30.09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多4.42万亿元 [1] - 9月末社会融资规模存量同比增长8.7%,比上年同期高0.7个百分点 [1] - 9月末广义货币(M2)同比增长8.4%,比上年同期高1.5个百分点 [1] - 9月末狭义货币(M1)同比增长7.2%,比今年2月末的年内低点大幅提升7.1个百分点 [1][6] 社会融资规模结构 - 前三季度政府债券净融资11.46万亿元,同比多4.28万亿元 [3] - 前三季度企业债券净融资1.57万亿元 [3] - 政府和企业债券净融资在社融增量中占比升至43% [3] - 人民币贷款在社融规模增量中占比降至48% [3] 信贷状况 - 前三季度人民币贷款增加14.75万亿元 [1] - 9月单月新增人民币贷款近1.29万亿元 [4] - 9月企业新发放贷款加权平均利率约为3.1%,比上年同期低约40个基点 [4] - 9月个人住房新发放贷款加权平均利率约为3.1%,比上年同期低约25个基点 [4] - 前三季度普惠小微贷款余额36.09万亿元,同比增长12.2% [4] - 前三季度制造业中长期贷款余额15.02万亿元,同比增长8.2% [4] 货币供应与存款 - 前三季度人民币存款增加22.71万亿元 [1] - 前三季度居民存款增加12.73万亿元 [7] - 前三季度非银行业金融机构存款增加4.81万亿元 [7] - M1与M2增速"剪刀差"明显收敛,9月收窄至1.2个百分点 [1][6] 政策与市场观点 - 金融统计数据报告发布形式调整,将原有三篇报告合并为一篇,内容不做删减 [2] - M1增速回升反映企业生产经营活跃度提升和个人投资消费需求回暖 [1][6] - 低通胀、低利率是当前宏观经济基本特征,未来金融对实体经济的影响将主要通过利率路径 [4][5] - 四季度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将保持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全年经济实现5%左右预期增长目标有较好基础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