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印度制造
icon
搜索文档
与普京会晤后,特朗普立马对华改口风,莫迪通告全球:印度不跪!
搜狐财经· 2025-08-19 19:55
特朗普对华石油关税政策转变 - 特朗普宣布暂缓对中国加征石油关税 原计划因中国购买俄罗斯石油对中国输美商品征收次级关税 但会晤后表示暂时不考虑加征 并可能在未来两三周重新评估[1] - 中国立场坚定 强调与俄罗斯能源合作符合国际法和市场规则 将根据国家利益采取合理能源保障措施 此前美国曾尝试加征100%关税但未成功[1] - 美国供应链和消费者面临潜在连锁反应风险 这可能是特朗普暂缓行动的现实考量因素[1] 印度对美国关税的反制措施 - 印度对美出口关税从25%升至50% 因美国惩罚印度购买俄罗斯石油[2] - 莫迪政府暂停购买美国武器计划 美国原是印度重要武器供应国 这一行动切断了两国关键合作节点[2] - 印度加强与俄罗斯中国巴西等国合作 莫迪计划访华并与普京会晤 寻求多元化合作机会[3] 印度制造战略推进情况 - 印度制造业占GDP比例从2015年16%下降至去年13% 远低于25%的目标[5] - 推动半导体国产化 宣布印度制造芯片将在年底进入市场[5] - 在1200多个地点勘探关键矿产 目标实现自给自足 覆盖化肥喷气发动机电动车电池等领域[5] 印度国内经济刺激政策 - 承诺10月排灯节前降低商品和服务税 已下调部分个人所得税[7] - 提议降低大众消费品及特定群体商品税率 旨在刺激国内消费缓解出口压力[7] - 但50%关税可能导致印度对美出口下降60% 制药电子产品出口降幅可能达80%[7] 制造业竞争力对比 - 中国拥有完善供应链体系 美国企业依赖中国市场 具备有效反制能力[8] - 印度在基础设施技术和交通方面存在短板 制造业成效除手机领域外相对滞后[8] - 美国是印度最大出口市场 关税政策直接影响印度经济 苹果公司取消将25%产能转移印度计划 转而投资1000亿美元在美国建厂创造2万个岗位[7]
印度、巴西与美国贸易谈判仍无进展,26年春夏订单季撞上特朗普关税
第一财经· 2025-08-19 19:46
关税政策影响 - 美国对印度输美商品征收额外25%关税 叠加原有25%基础关税形成50%实际税率 涉及纺织品/珠宝/汽车零部件/海产品等主要出口品类 但医药和电子产品获得豁免[1] - 巴西对美出口中35.9%商品面临50%关税 另有45%产品被排除在关税清单外 巴西正寻求降低咖啡等产品关税[4][5] - 印度原有关税档位为25% 高于孟加拉国(20%)/越南(20%)/泰国(19%)等亚洲竞争对手 追加关税后成为亚洲最高税率国家[7] 经济影响评估 - 惠誉警告关税上调可能迫使印度下调2026财年6.5%的GDP增长预期 并间接拖累企业业绩表现[1] - 彭博经济研究估计印度对美出口可能下降60% 使近1%的GDP面临风险 若不考虑豁免产品降幅可能达80%[10] - 印度出口组织联合会预计短期需求下降20% 出口商面临巨大压力 每日接到80-90个咨询电话[10] 企业具体影响 - 印度药企Biocon Biologics近40%收入来自美国市场 新关税将打击其业绩并削弱成本转嫁能力[6] - 农作物保护化学品巨头UPL的美国业务贡献10%-12%收入 面临潜在压力[7] - 鞋履制造商法里达集团60%业务依赖美国市场 已冻结1.14亿美元新工厂投资计划 50%关税下无法盈利[8] - 服装制造商Trend Setters Group的春夏订单占收入65% 需通过大幅折扣留住客户[10] 制造业发展挑战 - 高关税威胁莫迪政府"印度制造"计划 该计划目标将制造业占比提升至25% 但实际占比从2015年16%降至2024年13%[8] - 企业开始实施"印度+1"战略 考虑将供应链转移出印度 美国品牌可快速更换供应来源[9][10] 谈判进展 - 美印原定8月25-29日谈判被取消 双方接触仍在进行但新时间表未定[1] - 巴西与美国谈判陷入僵局 因美方要求巴西最高法院停止审判前总统博索纳罗 这与巴西宪法规定相冲突[3] - 巴西转向推动欧盟-南方共同市场贸易协议 预计年底前达成 将创造7亿人口市场[4]
莫迪三记重拳打向特朗普!50%关税战背后,印度为何敢掀翻美国牌桌?
搜狐财经· 2025-08-19 13:13
美印贸易战影响 - 特朗普签署行政令将印度输美商品关税提升至50%,导致印度870亿美元年出口额蒸发三成 [1] - 印度纺织厂积压的成衣订单被越南抢夺一空,珠宝商被迫撕毁与美国签订的合同 [1] - 班加罗尔制药企业原本8%的利润在高额关税下化为乌有,每售出一瓶药倒亏2美元 [3] - 富士康紧急将iPhone零部件订单转移回中国,印度制造计划遭遇重创 [3] - 美国市场占印度总出口的18%,高关税打击印度成为"世界工厂"的希望 [3] 印度反击措施 - 印度叫停36亿美元军购订单,导致洛克希德·马丁公司股价单日暴跌4.2% [3] - 对肯塔基州波本威士忌加征150%惩罚性关税,影响特朗普红州票仓 [1][3] - 印度央行启动人民币结算俄油交易,每天进口180万桶俄油,每年节省240亿美元外汇 [3] - 印度国防部长辛格公开表示美国挡不住印度成为强国 [6] 印度经济结构性问题 - "印度制造"计划实施十年后,制造业在GDP中占比从16%下降至14% [5] - 富士康工厂因电力供应不稳定每月停工长达五天 [5] - 印度组装的手机65%零部件依赖中国,成本比深圳工厂高出22% [5] - 半导体产业园发展受阻,台积电撤资时警告印度连28纳米芯片都造不出来 [5] 地缘政治格局变化 - 莫迪宣布参加天津上合峰会,中国外长王毅访问新德里 [8] - 印军边境哨所与中方巡逻队关系改善,从对峙转为交换糖果 [8] - 印度民航部批准重启中断五年的北京直航 [8] - 2025年俄印武器交易量逆势增长40%,S-400导弹系统交付进度提前三个月 [8] 农业保护政策 - 印度拒绝美国要求降低乳制品关税(从35%降至15%)和开放小麦进口配额 [5] - 印度北方邦牛奶合作社养活了8000万奶农,宗教团体反对进口含牛脂奶粉 [5] - 乳业巨头警告让步将影响明年大选,反美海报贴满印度街头 [5]
抵制美国货!“印度制造”能突围吗?
国际金融报· 2025-08-18 19:01
美印贸易摩擦升级 - 美国对印度商品加征总计50%关税,创下对贸易伙伴最高税率纪录,直接影响28.9亿美元贸易额,55%的印度对美出口将受重创[1] - 此前美国已对印度汽车零部件等关键出口品加征25%关税[1] - 印度7月贸易逆差扩大至273.5亿美元,为8个月来最高水平,进口增速持续超越出口增长[4] 谈判核心矛盾 - 美国要求印度开放农业和乳制品市场,但农业占印度GDP的16%,涉及全国近半数人口生计,被印度政府划为"绝对红线"[2] - 美国要求印度切断与俄罗斯能源合作,但印度9%的GDP依赖能源进口,俄罗斯石油占其能源供应三成以上[2] - 印度外交部反击称欧美仍在购买俄罗斯商品却单独惩罚印度不公平[2] 印度产业界受冲击 - 印度钢铁烧结工协会称几乎所有美国订单都被取消,货物积压如山[4] - 出口企业面临原材料采购贷款和集装箱舱位预订双重压力[4] - 预计关税可能导致印度对美出口暴跌60%,拖累GDP约1个百分点[4] "新印度"自力更生战略 - 莫迪提出"新印度"愿景,誓言打造"自力更生的印度",减少对外部依赖[1][5] - 计划年底推出首款自研芯片,在1200个地点勘探关键矿产[5] - 农业和工业自力更生被列为核心战略,承诺不牺牲农民利益[5] - "印度制造"计划目标2025年将制造业占GDP比重提升至25%[6] 印度制造业发展瓶颈 - 工业基础设施、物流和交通运输不足阻碍高效供应链形成[6] - 监管复杂、土地征用缓慢、企业技术落后构成掣肘[6] - 劳动力技能错配,职业培训水平亟待提升[6] 民间抵制美货运动 - 民间掀起十年来最激烈"抵制美货"运动,苹果、星巴克、Meta成主要目标[1][6] - 本土品牌Dabur香皂、塔塔茶被推荐替代宝洁、星巴克[6] - 社交媒体出现抵制麦当劳、可口可乐、iPhone的浪潮[6]
外资逃离超九成,印度后悔莫及,跪求中国企业再投资!
搜狐财经· 2025-08-18 17:58
外国直接投资暴跌与印度政策调整 - 印度5月外国直接投资仅3500万美元 同比暴跌98% 2024年全年FDI已暴跌97% [1] - 印度计划放宽外国投资条件 重点考虑吸引中国企业投资 [1] - 印度国家转型委员会提议放宽对中国企业投资审查 允许投资印度本土企业但持股不得超过24% [3] 中国企业在印度投资现状 - 中国三大手机品牌在印度占据大量市场份额 并在当地建厂或合资建厂 [3] - 中国手机企业2017年与富士康合作在印度设厂 同年开始生产手机并超越三星成为印度最大智能手机品牌 [5] - 多家中国手机企业随后赴印设厂 包括金立计划在印度大规模设厂 产品计划销往中东和非洲市场 [5] 印度制造业发展历程 - 中国手机企业开启印度制造业 2014年莫迪提出"印度制造"但进展缓慢 [3] - 印度逐渐发展成为全球第二大手机生产国 苹果与富士康合作设厂后 纬创 和硕等代工厂相继进入 [5] - 印度财团塔塔强行收购纬创代工厂 并获取和硕印度工厂控股权 导致纬创退出iPhone代工市场 [7] 外资撤离与印度经济影响 - 印度对中国手机企业开出巨额罚单 扣押一家企业50多亿元人民币存款 [7] - 2022年至2023年上半年印度5000多家外资企业注销1700多家 [7] - 外资大规模撤离导致印度意识到外资对经济的重要性 试图通过吸引中国企业投资来带动欧美投资回归 [9] 印度政策转向与中国企业角色 - 印度将中国企业视为最应拉拢的投资对象 因中国企业在印仍有大量业务 [9] - 印度希望通过给予中国企业更优惠条件 使其做出投资榜样 从而快速吸引欧美投资 [9] - 目前中国企业在印度制造业特别是手机领域仍保持重要地位和贡献 [3]
莫迪天塌了美财长:如果美俄和谈失败,美国或将对印征收200%关税
搜狐财经· 2025-08-18 05:23
印度对俄罗斯原油的依赖 - 印度每天从俄罗斯进口170万桶原油,满足全国35%的原油需求 [4] - 俄罗斯原油每桶比中东原油便宜6至8美元,每年为印度节省超过100亿美元外汇 [4] - 炼油厂利用廉价俄油降低生产成本,并将精炼油高价转售欧洲,每年赚取190亿美元利润 [4] 炼油行业的技术与成本约束 - 印度炼油设备专为俄罗斯高硫重质原油定制,形成技术依赖 [6] - 行业巨头如信实工业已投入数十亿美元改造设备以适应俄油 [6] - 若改炼中东轻质油,需18个月设备改造期,每月额外消耗1.5亿美元成本 [6] 美国关税政策的影响 - 美国对俄油征收50%关税,使运输成本从每桶3美元飙升至20美元 [6] - 关税威胁迫使苹果重新评估在印度的iPhone供应链,印度手机对美出口年增90%的势头受挫 [11] - 美国对印度医药产品征收50%关税,导致胰岛素价格暴涨47%,沃尔玛转向中国供应商 [14] 印度经济的结构性弱点 - 印度产业链自主率仅31%,高端设备进口依赖度超60% [13] - 炼油转型成本高达GDP的1.2% [13] - 印度对美国出口集中度达69%,市场多元化不足 [13] 地缘政治博弈中的印度困境 - 印度是俄罗斯原油全球第二大买家,采购额占俄出口总量37% [6] - 印度86%的武器装备依赖俄罗斯供应,包括T-90坦克炮弹和苏-30战机维护 [10] - 印度向WTO提交的7.25亿美元报复清单仅相当于美国制裁规模的1/120 [10] 农业与通胀压力 - 印度CPI同比涨幅达6.2%,创三年新高 [10] - 农民为应对美国农产品价格战改种有机作物 [10] - 农业机械和物流运输完全依赖廉价俄油燃料 [4] 行业对比与历史参照 - 中国在中美贸易战中承受245%关税,凭借73%产业链自主率抵御冲击,印度仅31% [13] - 1998年印度核试验后遭美国制裁转向俄罗斯,当前俄罗斯用600亿卢布盈余购买印度国债为印财政输血 [13]
美印贸易战白热化!莫迪下令全国推“印度制造”,年底芯片上市?
搜狐财经· 2025-08-17 20:36
美国对印度加征关税影响 - 美国总统特朗普对印度出口商品加征25%额外关税 部分商品税率高达50% [3] - 关税政策冲击印度近870亿美元对美出口贸易 主要影响纺织 制鞋 水产和珠宝等劳动密集型产业 [3] - 美印双边贸易谈判破裂 核心分歧在于美国要求印度开放农业和乳制品市场 以及停止从俄罗斯进口石油 [3] 莫迪政府应对措施 - 宣布自10月排灯节起大幅下调商品与服务税(GST) 将多档税率简化为两个主要税率 特别针对女性用品 学生用品 农资产品等民生商品实施优惠税率 [4] - 加速关键产品国产化 包括化肥 喷气发动机到电动车电池等 要求全国商家悬挂"在印度生产"国货标识 [5] - 宣布年底前推出国产半导体芯片 已在1200个地点展开关键矿产勘探 [5][9] - 强调保护农民利益 表示任何威胁农民 渔民和畜牧业者利益的政策都会坚决反对 [6] 印度民间反应 - 民间反美情绪升温 社交媒体发起抵制麦当劳 可口可乐 亚马逊和苹果等美国企业的运动 [8] - 部分城市美国连锁餐厅客流量下降 印度本土品牌借机加大促销力度抢占市场份额 [8] - 宣布研发名为"妙见神轮"的新型防御系统 可能是对俄制S-400防空系统的国产化替代方案 [8] 印度经济转型挑战与机遇 - 产业升级压力大 从低端制造向高端制造转型需要时间 短期内难以完全替代对美出口损失 [9] - 内需市场局限 印度人均收入较低 内需市场能否完全消化出口受阻的产能存疑 [11] - 拥有庞大年轻人口 快速发展的数字经济 日益壮大的中产阶级和相对完整的经济体系等优势 [11] - 半导体产业布局关键 计划年底推出国产芯片 虽然初期难以与国际巨头竞争 但标志着高科技制造领域迈出重要一步 [9]
印度总理莫迪独立日演讲强调“新印度” 自力更生成为发展战略关键词
央视网· 2025-08-17 14:53
印度自力更生战略 - 印度总理莫迪在独立日演讲中提出"新印度"愿景,强调在国防、半导体、人工智能等多领域实现自主,打造"自力更生的印度" [3] - 莫迪承诺实现能源独立和关键领域产业建设,首款印度制造芯片将于今年年底推出,计划实现芯片量产 [7] - 自力更生战略旨在保护农业、工业等核心利益,通过生产低成本高价值产品增强经济韧性 [9] 印度制造推进措施 - 印度政府持续推动"印度制造"计划,在全球贸易失衡背景下显得更加紧迫 [5] - 将进行商品及服务税改革,降低税率以支持中小微企业成长 [5] - 呼吁全国上下依靠自身制造从化肥到喷气发动机等各类产品 [3] 地缘政治与贸易摩擦 - 美国以印度采购俄罗斯石油为由施加高额关税,但印度官员有意淡化对峙可能性 [5] - 莫迪未直接提及关税问题,但自力更生战略被视为对地缘政治变化的积极回应 [3] - 美印双方立场短期内难改变,未来平衡利益与地缘博弈存在不确定性 [9] 重点行业发展 - 半导体行业成为战略重点,本土芯片制造将提振印度制造业 [7] - 政府努力使发展计划更多惠及小农户、畜牧养殖户和渔民 [5] - 国防领域自主化是自力更生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3][7]
莫迪独立日演讲强调“新印度”,“朱砂行动”、印度制造、关税问题成核心词
环球时报· 2025-08-16 06:47
莫迪独立日演讲内容 - 莫迪在新德里红堡发表103分钟独立日演讲,主题为"新印度",打破去年98分钟的时长纪录 [1][3] - 演讲开篇警告巴基斯坦,称印度"不会再容忍任何形式的核讹诈",并向参与"朱砂行动"的士兵致敬 [1][3] - 莫迪暗示可能暂停与巴基斯坦签署的《印度河用水条约》,称该条约"不公且片面" [3] - 演讲反复提及"自力更生""国防准备"和"青年赋权",为2047年"印度成为发达国家"勾勒愿景 [1][3] 印度国内反应 - 今年是莫迪第12次作为总理发表独立日演讲,成为该国发表独立日演讲次数第二多的总理 [3] - 印度最大反对党国民大会党领导人缺席独立日庆祝活动,引发外界猜测 [3] - 新德里独立日街头庆祝氛围较往年冷清,部分原因在于印度教重要节日奎师那诞辰日临近 [5] 巴基斯坦反应 - 巴基斯坦媒体强烈谴责莫迪演讲,称其充满激进民族主义情绪 [4] - 巴外交部声明称莫迪对"核讹诈"的指控基于捏造信息,呼吁印度谨慎处理核问题 [4] - 巴基斯坦独立日当天,民众在伊斯兰堡街头挥舞国旗游行庆祝,巴总理为8名空军飞行员授勋 [4] 经济政策主张 - 莫迪谴责"经济自私主义",强调不会在农民利益上妥协 [5] - 大力宣传"印度制造"政策,计划自行生产化肥、喷气发动机和电动汽车电池等产品 [5] - 宣布首款印度制造芯片将于2023年底推出,正在1200多个地点开展关键矿产勘探 [5] - 提出"自力更生"是实现"发达印度"目标的基础,承诺实现能源独立和关键领域产业建设 [5]
美印贸易谈判恐陷入僵局
经济日报· 2025-08-13 06:15
鉴于这些因素,美印"谈崩"其实有其必然性,而印度政府对此也有所察觉,在经济政策上已开始寻求其 他出路。面对美国政府高额关税压力,印度政府敦促企业加码支持"国货战略",并考虑为出口商提供政 策支持。当前,印度政府正考虑加速推动印度本土品牌建设,印出口促进委员会将加强与印品牌资产基 金会的合作,合力开展"品牌发展计划",把支持印度本土国货做到实处,并希望进一步拓宽国际市场, 前一阵子印度总理莫迪公开表示"希望全世界每个家庭的餐桌上都有印度品牌的食品",也是出于这一政 策而转变心态。可以看出,在美国"关税大棒"的逼迫下,印度开始放下对美幻想,尝试以自力更生求经 济发展破局。 无论是制造业回流还是国际贸易的其他问题,仅靠关税政策无法解决其根本。美国政府的高额关税,在 加速推动世界贸易转型,改变各国对供应链和物流的规划,由国际贸易流动转向区域合作国家,逐 渐"就近取材"。分析指出,面对美国"关税大棒",印度有可能进一步寻求贸易多元化,拓展与亚洲、东 盟、欧洲等国家的贸易合作网络,从而减缓美国关税政策造成的影响。美印之间后续局势演变,还需要 观望新的贸易谈判进展。 (文章来源:经济日报) 短期看,美国所提出的贸易条件印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