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印度制造
icon
搜索文档
香槟开早了大半年!GDP超日本“坐四望三”,印度还是太超前
第一财经· 2025-06-03 22:11
印度GDP增长前景 - 印度国家转型委员会CEO宣称印度经济体量已达4万亿美元,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四大经济体[1][3] - IMF预测印度2025财年GDP为41870.17亿美元,以5.86亿美元微弱优势超过日本41864.31亿美元[4] - 印度经济界人士认为未来2.5-3年内有望超越德国成为全球第三大经济体[3] 经济增长驱动因素 - 2024财年印度GDP同比增长6.5%,虽低于2023财年9%但仍保持高位增长[8] - 物价上涨放缓促进消费恢复,政府与企业大规模投资支撑经济增长[8] - 日本经济长期停滞,2000-2019年仅增长2000亿美元,年均增幅不足0.25%[4] 经济结构性问题 - 制造业占GDP比重不升反降,"印度制造"计划进展缓慢[8] - PLI计划实施4年仅完成1519.3亿美元产值,为目标的37%,补贴发放不足8%[9] - 经济增长高度依赖金融、保险、房地产等服务业[8] 人口与就业挑战 - 劳动力参与率低,女性参与率尤其不足[9] - 正规部门未能创造足够就业机会,每年数百万青年进入劳动力市场[9] - 人口红利转化需良好教育、产业基础和社会条件[10] 人均收入与财富分配 - 2025财年印度人均GDP约2800美元,全球排名第140位[5] - 最富1%人口拥有全国40%以上财富[5] - 剔除收入前5%人口后,剩余人口人均收入仅1130美元[5] 政府政策目标 - 莫迪政府提出2047年成为"发达国家"的愿景[8] - 竞选宣言承诺增加社会支出、发展基础设施、打造全球制造中心[8] - 试图利用地缘格局变化吸引制造业投资[9]
芯片巨头,奔赴印度
半导体行业观察· 2025-06-02 10:28
印度半导体产业崛起 - 印度正以令人瞩目的速度崛起为国际芯片巨头战略布局的核心坐标,横跨芯片设计、制造、封装全产业链的"印度热"正在上演 [1] - 印度电子与信息技术部目标2030年实现半导体产值1090亿美元,占全球市场10% [3] - 印度半导体市场规模预计2030年达1100亿美元,且政府推动"印度制造"和"数字印度"计划,刺激本土需求 [28] 瑞萨电子在印度布局 - 瑞萨电子在印度诺伊达和班加罗尔启动两座3nm芯片设计中心,这是印度首个3nm芯片设计项目落地 [2] - 瑞萨3nm设计中心聚焦车规级与高性能计算芯片研发,计划2027年下半年量产 [2] - 瑞萨联合印度CG Power、泰国星微电子,在古吉拉特邦投资760亿卢比(约9.2亿美元)建设外包封测厂 [2] 富士康与HCL合资项目 - 富士康与HCL集团合资建设半导体封装厂,总投资370.6亿卢比(约4.35亿美元) [4] - 项目分两期,一期聚焦封装测试,二期升级为完整制造工厂,最终实现月产2万片晶圆、3600万颗显示驱动芯片的产能 [4] - 富士康持股40%、HCL集团持股60%,双方计划采用"技术引进+本土运营"模式 [5] 力积电与塔塔电子合作 - 力积电与印度塔塔电子签约,在古吉拉特邦共建印度首座12英寸晶圆厂,总投资110亿美元,月产能5万片 [7] - 力积电负责晶圆厂设计建造、成熟制程技术转移(28nm及以上工艺)与人才培训,塔塔集团承担超90%投资及运营管理 [7] - 印度政府为项目提供最高50%财政补贴,承诺土地优惠、税收减免 [7] 英飞凌在印度布局 - 英飞凌在印度古吉拉特邦艾哈迈达巴德的全球能力中心(GCC)正式启用,计划未来五年雇佣500名工程师 [10] - 英飞凌将印度视为全球创新核心,目标2030年销售额超10亿欧元 [10] - 英飞凌采用"研发本地化+制造外包"模式,研发端重点开发下一代车规和工业控制芯片 [10] 美光在印度布局 - 美光投资27.5亿美元在古吉拉特邦建DRAM与NAND芯片封测厂,获印度中央及邦政府50%、20%财政支持 [12] - 工厂预计2025年上半年首批产品下线,满产后可创造超5000个高技术岗位 [12] - 美光正评估二期扩产,计划2030年前将月封测产能提至15万片 [13] 其他半导体巨头在印度布局 - 英伟达、AMD等芯片巨头在印设立大规模研究与设计中心 [14] - 恩智浦宣布未来几年内将在印度的研发投入翻倍至超10亿美元 [14] - 高通、TI等企业通过设立研发中心和本地化团队,深度参与印度5G通信、物联网等新兴领域的技术开发 [14] 印度半导体产业挑战 - 印度半导体产业仍受基础设施薄弱、技术积累不足等问题制约 [17] - 印度70%的半导体级高纯度气体依赖进口,进一步推高制造成本 [29] - 印度虽拥有全球20%的半导体设计人才,但制造环节专业技能严重不足 [33]
中印日钢铁产量对比:印度14500万吨,日本9600万吨,中国多少吨
搜狐财经· 2025-05-30 11:05
全球钢铁行业格局 - 2024年中国钢铁产量保持全球第一达10亿吨级 占全球产能六成 [1] - 印度钢铁产量1.45亿吨升至全球第二 相当于中国14年前水平 [1][3] - 日本钢铁产量9600万吨跌出前三 70%为汽车板等高附加值产品 [1][3] 生产成本与技术对比 - 印度吨钢成本比中国高18% 电价贵40%且焦炭依赖进口 [3] - 中国钢铁企业投入8000亿进行超低排放改造 污染物排放仅为欧盟标准60% [4] - 印度塔塔钢铁仍使用传统高炉 奥里萨邦土法炼钢污染严重被NASA卫星监测到 [4][5] 技术研发动态 - 日本新日铁住金研发氢能炼铁技术 可使汽车减重30% [7] - 中国宝武集团200万吨氢基竖炉已在湛江投产 领先日本实验炉 [7] - 首钢和宝武抢占日本新日铁40%高牌号无取向硅钢市场份额 [9] 市场竞争策略 - 印度对中国热轧卷板加征25%关税导致本地钢价飙升至900美元/吨 [7] - 中国钢企转向东南亚光伏支架钢和中东石油管道钢市场 订单充足 [7] - 日本钢厂受中国新能源车冲击 燃油车产能削减20%影响高端钢材需求 [3][9] 产业链竞争力 - 中国唐山地区钢产量可匹敌整个印度 曹妃甸港运输能力极强 [3] - 中国钢铁行业实现全产业链智能化 包括无人天车和AI控温系统 [4] - 印度制造业受限于基础设施和成本劣势 "印度制造"战略面临挑战 [3][7]
印度智能手机产能增长存在隐忧
经济日报· 2025-05-30 06:20
其次,印度营商环境需要进一步优化,以减少政策不确定性,从而吸引更多稳定投资。印度的营商环境 对全球智能手机制造企业来说始终是一个挑战,尽管世界银行发布报告显示,印度营商环境全球排名从 2023年的142位提升到了2024年的130位,但税收和监管政策不透明、市场准入复杂、行政效率和法律执 行效率低,以及基础设施落后等一系列问题,变相推高了生产成本,让许多国际智能手机供应链企业选 择投资印度或扩大产能时顾虑重重。苹果公司也表示,要想成为其真正独立的制造中心,印度必须在基 础设施、劳动力技能等方面进行大量投资。此外,印度的物流、基础设施和劳动力素质问题也制约了供 应链的本地化进程。 最后,美国政府对苹果公司宣布将扩大在印度的产能十分不满。目前,苹果公司在印度泰米尔纳德邦和 卡纳塔克邦共有3家工厂,另外还有2家工厂正在筹建。美国总统特朗普近日公开表示对苹果公司在印度 建厂"不感兴趣",要求苹果公司停止在印度建厂,减少苹果手机在印度的产能,转而将资金转移回美国 本土,扩大在美国的产能布局,提升美国本土的苹果手机产量。有关分析人士指出,此次美国总统的表 态,正值美印新一轮贸易磋商开启之前,不排除美方以施压美国公司停止在 ...
Canalys:印度对美iPhone出口量激增76% 苹果(AAPL.US)供应链战略仍面临阻力
智通财经网· 2025-05-28 15:02
智通财经APP获悉,Canalys的数据显示,4月份印度向美国出口的iPhone数量同比增长76%,至300万 部。这一增长正值苹果(AAPL.US)加速其"印度制造"计划之际。相比之下,中国同期向美国出口的 iPhone数量同比下降约76%,至90万部。 Omdia表示,其对智能手机的估计包含了海关记录和iPhone分销商的渠道数据。 Omdia研究经理Le Xuan Chiew表示,4月份的数据表明,苹果公司已采取积极措施应对美国对中国征收 的关税,苹果的大部分iPhone都在中国生产。 他表示:"苹果公司长期以来一直在努力应对贸易战。"他补充说,苹果在新冠疫情期间就开始大力投资 印度的供应链。 印度出货量或将放缓 Omdia的Chiew表示,尽管3月和4月印度iPhone出货量的大幅增长显示了苹果供应链的适应性,但预计 今年剩余时间内这一增长将会放缓。 他表示:"预计印度的制造产能增长速度不足以满足美国的全部需求。现在还为时过早。"他还表示,苹 果最近已开始出货最先进的iPhone 16 Pro。 Omdia估计,美国的iPhone需求约为每季度2000万部,印度预计要到2026年才能达到这一水平。 根 ...
莫迪预告首款“印度造”芯片问世:将在印东北部地区半导体工厂下线
环球时报· 2025-05-27 06:48
印度半导体产业发展现状 - 印度首款本土制造芯片采用28nm工艺 原定2024年12月发布推迟至2025年下半年 与全球尖端2nm工艺存在显著差距 [2] - 塔塔集团主导推进半导体项目 投资2700亿卢比在阿萨姆邦建设半导体组装测试工厂 预计新增3万个就业岗位 [4] - 印度政府2021年批准"印度半导体计划" 拨款7600亿卢比支持国内半导体和显示器制造 涵盖硅半导体工厂、化合物半导体等领域 [4] 政府战略与基建投入 - 莫迪政府将东北地区定位为半导体战略要地 过去10年建设1.1万公里新高速公路 计划未来10年使东北地区贸易额从12.5亿美元突破200亿美元 [5] - 印度在东北各邦推动水电和太阳能项目 阿达尼集团宣布未来10年追加5000亿卢比投资 信实工业计划5年内投资7500亿卢比 [6][7] 产业发展挑战 - 台积电回绝印度建厂邀约 卓豪7亿美元化合物半导体晶圆厂项目因缺乏技术合作伙伴流产 阿达尼与Tower半导体百亿美元项目突然停止 [8] - 印度半导体行业面临供应链不发达、缺乏熟练制造人才等挑战 虽拥有全球近20%半导体劳动力 但制造测试专业技能存在差距 [8][9] - 建立先进制造设施存在初始生产挑战和质量控制问题 产业成功取决于国内芯片长期需求 需大量投资以跟上全球技术迭代 [9]
美印谈判开始前,莫迪主动给特朗普递降表?中国的招式印度学不来
搜狐财经· 2025-05-19 23:15
美印贸易关系动态 - 印度在48小时内从计划提高美国商品关税转向提出"零关税"贸易协议,态度出现戏剧性转变 [1][3] - 印度外长否认特朗普关于"零关税"协议的言论,强调谈判仍在进行且未定论 [3] 印度贸易策略分析 - 印度贸易部长计划赴美谈判,特朗普通过释放信息制造舆论压力以争取谈判优势 [5] - 2024年美印双边贸易总额1291亿美元,印度对美贸易顺差达459亿美元(出口875亿,进口416亿) [5] - 印度希望以劳动密集型制造业(如服装、日用品)为突破口,复制"中国模式"积累产业规模 [5][6] - "印度制造"战略旨在通过中低端制造业带动就业和产业升级,暂避高科技领域竞争 [8] 印度面临的挑战 - 印度缺乏与中国相当的制造业规模(GDP为中国的1/5,制造业增加值不足1/10)和核心技术筹码 [8] - 美国要求更多市场开放作为"零关税"条件,但印度可能难以接受此类筹码 [8][10] - 印度既无不可替代的产业链地位,也无核心技术依赖优势,难以效仿中国对美谈判策略 [10] 潜在行业影响 - 若实现零关税,印度劳动密集型产品(如服装、日用品)对美出口可能显著增长 [5][6] - 印度中低端制造业或受益于供应链地位提升,但需解决工业基础薄弱问题 [8][10]
印巴冲突的后续走向
2025-05-08 23:31
纪要涉及的行业或者公司 无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 **印巴冲突现状**:2025年4 - 5月印巴冲突因印控克什米尔恐袭升级,印度采取外交、经贸、边境制裁及暂停印度河河水条约等措施,5月7日发动“朱砂痣行动”,双方激烈空战,125架军机参与,造成人员伤亡,巴基斯坦有31人死亡、57人受伤,印度有12人死亡、57人受伤[1][2][11][13] - **冲突起因**:4月22日印控克什米尔地区帕哈甘姆重大恐袭事件,致26名游客死亡(25位印度人、1位尼泊尔人),是过去25年针对平民袭击规模最大的恐袭事件[2] - **冲突升级过程**:4月24日至5月6日,印度指责巴基斯坦支持的恐怖组织发动袭击,总理莫迪提前回国讨论反制措施,采取外交制裁、暂停经贸往来、关闭边境口岸、暂停印度河河水条约、开展国际舆论战等措施,巴基斯坦相应反制,冲突升级[7][8][10] - **国际社会反应**:美国明确支持印度,国际主要国家呼吁克制、和平解决,担忧核武器对峙,沙特积极调停,美国密切关注并愿介入谈判[12][16] - **印巴关系历史背景及障碍**:自1947年分治以来,存在领土争端(克什米尔地区)、宗教冲突、恐怖主义、印度河分水、地缘政治竞争等障碍,多次战争围绕克什米尔问题展开,1998年后因巴基斯坦拥核对抗加剧[20][21][25] - **克什米尔问题核心地位**:涉及领土争端、恐怖主义和身份政治,若被印度完全控制影响巴基斯坦建国基础,2019年印度废除印控克什米尔地区宪法地位激化矛盾[26][27] - **未来印巴关系趋势**:不太可能走向全面战争,因双方有核武器且国际社会促使克制,但小规模、低烈度冲突持续,印度更专注国内经济发展[29] - **巴基斯坦国内状况影响**:面临政治动荡、经济复苏困难、安全问题突出,制约其全面战争能力,但军方获反击授权可能使事态升级[30] - **印度河水条约影响**:印度限流支流影响巴基斯坦农业、用水和供电,可能激化民意促使巴方采取措施[31] - **中巴关系变化**:巴基斯坦强化对中国战略依赖,中国支持反恐与和平解决冲突,增强战略互信,军事合作获市场信心[32][33] - **中巴经济走廊挑战**:进入第二阶段聚焦小型民生项目,效果不理想,未来面临更高安全风险[34] - **印度做事风格及国际关系**:行为小心眼,孤立巴基斯坦,被指支持巴国内恐怖组织影响中巴经济走廊,对华竞争战略不变,“印度制造”计划效果不佳[35] - **中印关系障碍**:包括边境、贸易不平衡、地缘政治、中巴关系、第三方因素,竞争加剧[36] - **印度制造业情况**:“印度制造”计划效果不佳,制造业在GDP中贡献率从2014年的17%降至2024年的13%,短期内承接中国制造业转移难度大[35][37] - **印度对中国经贸措施**:对中国经贸合作“安全化”处理,审查惩罚相关企业[39] - **中印贸易不平衡原因**:结构性问题,中国出口高附加值工业产品,印度出口低附加值原材料和金属[40] - **莫迪制造业计划**:提出“自力更生”和“印度制造”计划,欲替代中国在全球供应链地位,加入四方会谈等机制[41] - **印度取代中国供应链地位情况**:短期内难以全面取代,存在法律和营商环境、征地和劳工、基础设施、电力系统、物流配送等问题[42] - **印美经贸关系**:美国是印度最大贸易伙伴,贸易总量近1500亿美元,经贸谈判有分歧,有望在2025年秋季前达成第一阶段贸易协定,美日印澳四方峰会将在印举行或推动合作[44]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印度在国际舆论中强调非暴力不合作运动,将行动描述为反恐行动,塑造道德高地,弱化孤立巴基斯坦;巴基斯坦因经济困境关注国际舆论压力[15] - 印巴冲突后,印度宣布胜利并进行全国大规模民防和空军演习威慑巴基斯坦;巴基斯坦宣布胜利称击落印方战机,引发心理和宣传战,部分国际媒体认可巴方说法[17][18][19] - 拉赫里地区发生无人机爆炸事件,印控、巴控克什米尔地区发生无人机越境事件,显示双方需时间缓解紧张局势[22] - 印度国内宗教政策推行印度教民族主义,压制国内穆斯林群体,引发内部宗教矛盾,影响印巴外交和安全事务[23] - 恐怖主义问题使印巴互信受损,陷入指责和报复循环,影响和平进程[24] - 当前印控克什米尔地区局势复杂紧张,小规模军事对峙频繁,如无人机袭击不断[28]
中美关系刚有缓和迹象,印度突然出手了?万斯果然没白跑一趟?
搜狐财经· 2025-05-07 19:11
据央视新闻报道,商务部新闻发言人就中美经贸对话磋商情况答记者问。有记者问:近期美方多次表 示,正与中方就经贸问题进行谈判,并会达成协议,请问商务部对此有没有进一步的消息和评论?商务 部新闻发言人表示,中方注意到美方高层多次表态,表示愿与中方就关税问题进行谈判。同时,美方近 期通过相关方面多次主动向中方传递信息,希望与中方谈起来。对此,中方正在进行评估。 经济上,美国推动的"印太战略"里,印度是重要一环,这让印度看到了借力发展的可能,此外,印度推 行的"印度制造"计划,需要外来投资和技术,而美国似乎被视为可以倚重的支持者,在这种背景下,向 美国示好,似乎成了一个"合情合理"的选择。而且,印度的"站队"行动并没有停留在口头,实际动作紧 随其后,还记得当时印度对中国部分钢铁产品加征临时关税的决定吗?表面上是为了保护国内钢厂,但 在时间点上显得意味深长,这种明显损害中国利益的行为,根本得不到中方的认可。 中美贸易(资料图) 印度(资料图) 记得那些年,中美贸易曾被誉为两国关系的"定海神针"。中国的便宜货占领美国超市货架,美国消费者 乐开花,美企也在中国市场赚得盆满钵满。然而,特朗普的一声"美国优先",打破了这份宁静。 ...
百亿美元晶圆厂,不建了,印度芯片遭重创
是说芯语· 2025-05-04 18:23
印度半导体产业动态 - 印度阿达尼集团暂停与以色列Tower Semiconductor的100亿美元合资芯片项目 该项目原计划每月生产80,000片晶圆并创造5,000个就业岗位 [2] - 暂停原因包括战略评估显示印度本土芯片需求存在不确定性 以及Tower的财务贡献未达阿达尼预期 [2] - 该项目是印度总理莫迪推动"印度制造"半导体战略的一部分 马哈拉施特拉邦已于9月批准建厂计划 [2][4] 印度半导体行业现状 - 印度目前尚无运营中的芯片制造工厂 此前韦丹塔与富士康的195亿美元合资项目也于2023年7月终止 [5] - 当前主要项目包括塔塔集团110亿美元芯片厂和美国美光27亿美元芯片封装部门 [5] - 瑞银数据显示印度仅占全球半导体终端需求的6.5% 远低于中美合计54%的份额 [5] 技术领域与市场分析 - Tower Semiconductor专注于汽车用模拟和混合信号半导体制造 [4] - 行业评估认为印度芯片市场仍处起步阶段 需解决本地化销售渠道问题 [5] - 阿达尼集团认为芯片制造-封装-销售链条在印度可能面临需求不足的挑战 [5] 中国半导体发展 - 中国正在征集半导体高质量发展创新成果 推动IC独角兽企业培育 [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