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外贸转内销
icon
搜索文档
推进本土化、给予流量扶持 外贸优品如何成为商超“引流”利器
北京商报· 2025-04-29 18:30
外贸转内销现状 - 北京多家商超设立外贸专区,永辉超市首批引进2个品牌9款商品(金枪鱼罐头、口腔护理用品等),覆盖福州、杭州等地4家门店 [6] - 物美"外贸优品专区"上架超1000款商品,50%为跨境同源商品,10%为独家定制商品,涵盖家居、日用品等品类 [6] - 华润万家Olé超市上架皮爷咖啡机套装、蓝牙音响等外贸商品,盒马云享会频道入驻近20家外贸企业 [6] - 外贸品牌意可可日均销售额达7000-8000元,商品以卫浴用品、厨房餐具为主,客单价较低但持续增长 [6] 商超与外贸企业合作机制 - 物美设立"外贸企业入驻快速响应中心",最快3个工作日完成入驻到开售全流程 [7] - 永辉供应链选品节奏从周提速至日,宁波今日食品5款商品从对接到上架仅用10天(常规需1-2个月) [7] - 商超提供流量扶持,外贸企业快速"汉化"包装(如金枪鱼罐头改用中文标签)并调整产品种类(新增辣味、黑松露火腿口味) [7][8] 供应链优化与挑战 - 永辉已与超300家优质供应链企业洽谈,包括为山姆、开市客供货的中国制造商,推动供应链深度改革 [9] - 外贸转内销需适应国内物流体系(从集装箱出口转向多门店分散铺货),物流成本上升 [9] - 国内账期更长且需承担促销成本,定价策略需调整,与外贸交易模式差异显著 [10] - 商超引流主力仍为生鲜热食,外贸日用品对客流拉动效果待验证 [10] 行业影响与趋势 - 外贸企业通过清库存、布局国内市场对冲出口受阻风险(如宁波今日食品2018年贸易战后启动内销布局) [8] - 商超借机引入优质供应链提升竞争力,但需解决内外贸商品规格、营销模式差异问题 [9] - 专家认为快速对接机制为外贸产品打开国内市场通道,但长期需磨合流转、销售环节 [9][10]
多渠道合力托举、调产品转内销 外贸商家化解关税暴击
北京商报· 2025-04-28 21:43
外贸商家调整方向 - 受美国关税暴涨影响,部分商家面临上百万库存堆积压力,正与电商平台、直播机构合作清库存并开拓国内渠道 [1] - 商家在产品款式、包装等维度进行创新以迎合国内消费者需求,例如调整雨伞外观设计和尺寸大小 [4] - 部分商家仍困于亏本难销或涨价潮,需做好多手布局准备 [1] 商家内外销策略 - 喜莱品牌因美国客户取消订单导致近100万元货物滞留仓库 [3] - 博海万物美国订单占公司产能40%,但已形成"两条腿"走路模式,内外销占比约为3∶7 [4] - 灵活生产线商家如垃圾袋生产商通过产品创新(如印花垃圾袋、驱蚊垃圾袋)继续向俄罗斯、巴西等海外市场扩张 [5] 电商平台扶持措施 - 淘天、1688、拼多多、京东等平台提供开店、运营、选品、流量帮扶,淘天单名商家最高可获得250万元经营激励 [6] - 京喜启动"厂货百补"计划,依托京东2000亿出口转内销计划扶持10万个外贸工厂 [6] - 直播机构如交个朋友收集超100条外贸企业需求,覆盖服装鞋帽、消费电子等数百种品类 [6] 商家与平台合作案例 - 童年无限暂停美国订单发货,通过交个朋友直播间场景化展示优化产品礼盒配置和外包装 [7] - 箱包企业OMASKA入驻爱库存,利用私域流量触达用户并聚焦爆品资源 [7] - 外贸商家与电商平台双向选择,电商平台引入强供应链厂商资源丰富商品供给 [7] 转内销挑战与市场观望 - 户外类商品如户外家具、花园雕塑等因国内外消费差异面临国内市场接受度挑战 [9] - 某自行车商家积压1000万元库存,国内难消化高价产品,计划亏本甩卖推广 [9] - 博海万物近期以内销为主,同时观望关税政策变化以调整产能 [9] 关税政策与市场影响 - 美国5月2日起对货值不超过800美元包裹征收120%或每件100美元关税,6月1日上调至每件200美元 [10] - TEMU和SHEIN因运营成本上升已涨价并削减美国广告支出,亚马逊近1000种商品平均涨价30% [10] - TEMU半托管模式商家需承担高关税成本或海外仓囤货风险 [10]
从入驻到开售最快3天 物美千款商品上线多点“外贸优品”专区
北京商报· 2025-04-27 20:35
文章核心观点 物美集团上线“外贸优品专区”,通过全链路数字化能力重构跨境供应链,助力外贸产品销售并推动更多商品进入销售体系 [1][2] 业务举措 - 4月27日在多点云超上线“外贸优品专区”,首批上千款外贸商品上架线上渠道 [1] - 4月12日开启“外贸转内销”极速绿色通道,设立“外贸企业入驻快速响应中心”,全渠道开设“外贸优品专区” [1] - 联合外贸企业开发自有品牌或平替品牌,针对国内市场进行产品设计及渠道铺设,共享用户画像及趋势数据 [1] - 外贸企业提交资质后,通过“在线提交 - 智能预审 - 绿通上线”三级加速,最快3个工作日完成从入驻到开售全流程 [2] - 依托全国多区域仓、城市仓、门店仓三级物流体系,支持小批量、多批次订单,降低企业库存风险 [2] - 基于多点APP千万会员消费数据,反向指导外贸企业开发符合国内市场需求的功能性产品 [2] 商品情况 - 专区商品涵盖家居厨房用品、日用品、一次性用品等多个品类 [1] - 50%为跨境同源商品,10%为独家定制商品(自有品牌),包括专供美国沃尔玛、COSTO、山姆的商品 [1] 业务进展 - 在学清路店展示“外贸优品”,吸引消费者选购 [1] - 截至目前,已接洽120多个企业,洽谈1000多品,后续将持续推动数千种外贸优质商品进入线上线下销售体系 [1]
南都电源再签储能合作
起点锂电· 2025-04-26 19:38
战略合作 - 南都电源与物产环能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双方将在储能技术研发 产品应用 市场推广及项目开发等领域开展全方位合作 [1] - 合作旨在融合技术优势与市场资源 响应国家"外贸转内销"战略 推动国内储能产业升级 [2] 合作领域 - 市场合作:共同开拓国内外储能市场 合作推广储能产品及解决方案 联合参与行业展会论坛提升品牌影响力 [2] - 技术合作:共同研发电池技术 能量管理系统 储能系统集成等技术 定期交流并共享研发成果 [3] - 产业资源整合:共享储能产业链上下游供应商及合作伙伴资源 优化供应链管理降低成本 探索跨产业融合发展模式 [3] 行业背景 - 国家正推动企业开拓国内市场 推进内外贸一体化 合作双方将通过技术优势与市场资源协同应对全球经济变化挑战 [4] - 合作将促进技术创新与产品本土化落地 同时支持对外投资和国际化布局 [4] 企业优势 - 物产环能在新能源 储能及智能电网领域拥有丰富技术积累和项目经验 [2] - 南都电源在储能系统研发 制造与应用方面占据行业领先地位 [2]
一天卖出1.56吨!大润发“外贸生姜”火了
搜狐财经· 2025-04-18 06:09
外贸商品内销计划 - 大润发启动"外贸优品进商超"专项扶持计划,首款上架商品为"外贸生姜",上架首日华北区销量达1.2吨,次日增至1.56吨,比日均销量增长6倍 [1][5] - 该计划旨在为消费者引入高品质、国际标准商品,同时帮助外贸企业解决库存积压问题,截至4月15日已收到77家企业报名,涵盖百货、小家电、食品等多个品类 [12][13] - 多家零售企业如永辉超市、物美、华润万家等也推出类似措施,加速外贸商品流通 [13] 青岛力泰公司合作案例 - 青岛力泰农产品有限公司为专注生姜出口企业,产品主要销往美国及东南亚市场,目前库存约1000吨,货值800余万元 [8] - 大润发在48小时内完成企业资质审核、产品检测及供应链沟通,首批6.6吨生姜订单已签署完成,进入北京、天津、济南等52家卖场 [8] - 该企业生姜以"外贸优品"标准供应,售价4.98元/500g,相比同店"小汤山鲜姜"18.9元/250g具有明显价格优势 [5][9] 销售渠道与消费者反应 - 大润发北京西红门店设置专门"外贸优品中华行"摊位,生姜上架后颇受消费者欢迎,不少顾客因"外贸"字样主动询问购买 [5] - 公司表示该计划核心是"优质优价",形成消费者得实惠、企业拓市场、平台增活力的三方共赢模式 [13] - 外贸商品入驻不会替代原有供应商,而是形成良性竞争,促使本土供应商优化标准,同时丰富商品结构 [12] 供应链与未来计划 - 公司通过标准化流程缩短外贸产品入市时间,帮助外贸企业实现内销破零 [8] - 除生姜外,下周还将上架一款鳕鱼片,未来会持续对接更多出口转内销企业 [13] - 计划通过分级分层、资源合理配置等方式确保供应链多样性 [12]
多家平台扶持外贸转内销,人民币中间价创新低 | 财经日日评
吴晓波频道· 2025-04-14 23:39
金融数据 - 中国3月社融增量达5.89万亿元,一季度累计15.18万亿元,同比多增2.37万亿元 [1] - 3月新增人民币贷款3.64万亿元,存款增加4.25万亿元;M2余额326.06万亿元同比增长7%,M1余额113.49万亿元同比增长1.6% [1] - M2-M1剪刀差缩小至5.4%,较2月收窄1.5个百分点,显示资金流动速度提升 [1][2] 进出口贸易 - 3月以美元计出口同比增长12.4%,进口下降4.3%;一季度出口总额6.13万亿元增长6.9%,进口4.17万亿元下降6% [3] - 新能源产品出口强劲:风力发电机组增43.2%,锂电池增18.8%,电动汽车增8.2%;船舶和专用装备出口分别增长10.8%和16.2% [3] - 出口增长部分受美国关税政策导致的"抢出口"效应驱动,中国对越南、泰国出口显著增加 [3] 人民币汇率 - 人民币对美元中间价报7.2110元,创19个月新低,4月累计下调335基点;离岸汇率在7.30关口震荡 [4] - CFETS人民币汇率指数跌至97.35,创2023年9月以来新低 [4] - 市场认为贬值部分为对冲美国关税影响,但央行释放稳汇率信号 [4][5] 原油市场 - 高盛预测2025年布伦特原油均价63美元/桶,WTI原油59美元/桶;2026年或进一步跌至58美元和55美元 [6] - 全球原油供应过剩预计2025年达80万桶/日,2026年140万桶/日;极端情况下布伦特油价或跌破40美元 [6][7] 企业动态 - 互联网企业推出外贸转内销扶持计划:京东拟采购2000亿元出口转内销商品,美团、盒马开通入驻绿色通道 [8] - 外贸企业面临资金链压力,出口转内销成为缓解短期困境的重要途径 [8][9] 消费政策 - 海南计划2025-2027年投入超100亿元财政资金提振消费,包括消费贷款贴息、结构性减税等35条措施 [10] - 政策聚焦离岛免税、耐用品绿色更新等领域,强化金融信贷支持 [10][11] 房地产市场 - 内地客成香港楼市主力:3月普通话拼音买家成交1097宗,金额超94亿港元;一季度累计2461宗 [12] - 豪宅市场受青睐,阿里合伙人关联方7800万港元购大潭玫瑰园,互联网新贵4.8亿港元购入深水湾物业 [13] 股市表现 - 沪指涨0.76%报3262.81点,两市超4500只个股上涨,成交额1.28万亿元 [14] - 消费板块全线爆发,电商、零售、海南本地股领涨;苹果链公司受关税豁免消息影响高开低走 [14][15]
平台零售商出手助力外贸企业出口转内销
广州日报· 2025-04-14 03:23
文章核心观点 多家零售企业和电商平台出台外贸转内销扶持计划,可缓解外贸企业压力,助力其转型融入国内大市场,出行平台滴滴也追加投入助力制造业“走出去” [1][3] 零售与电商平台扶持举措 - 多家平台开通外贸企业进驻入口,设“绿色通道”提升审核效率 [1] - 盒马、京东等5家电商平台鼓励优质外贸企业进驻,加速审批流程,拓展消费者渠道,开设外贸商品专区 [2] - 京东安排专业采销队伍驻点办公,直接采购优质产品;美团优选携手企业打造“外贸优品”特卖专区;盒马欢迎企业入驻“云享会”,将上线“外贸专区” [2] - 部分电商平台提供资金支持,京东未来一年采购不低于2000亿元出口转内销商品,拼多多推出“千亿扶持计划” [2] - 永辉超市专项邮箱收到超100封合作诉求邮件,超60家企业填意向单,近40家进入采购洽谈阶段;华润万家联合企业开发自有品牌 [2] 专家观点 平台和零售企业发力能消化部分外贸企业出口订单,助其转型融入国内大市场 [3] 出行平台举措 滴滴追加投入20亿元专项资金,计划2030年前在墨西哥引入10万辆国产电动车,依托“99出行”协同建设1万个国产公共充电桩助力新能源产业全球发展 [3]
美团、物美、叮咚买菜、东方甄选、鸣鸣很忙等出台外贸转内销扶持计划
快讯· 2025-04-13 14:19
文章核心观点 为应对美国关税调整影响,美团、物美等企业出台外贸转内销扶持计划 [1] 企业扶持计划 - 美团在“商家入驻、经营扶持、品牌打造”等方面开设绿色通道 [1] - 物美打造“云超绿通”转向通道 [1] - 叮咚买菜释放商品包装、仓储设备等多项采购需求 [1] - 东方甄选启动“外贸优品入驻”专项行动 [1] - 鸣鸣很忙设立“专项对接通道” [1]
多方携手助外贸产品拓内销:内外贸一体化加速市场融合 激活内需潜力
央视网· 2025-04-13 11:50
外贸企业转内销政策支持 - 商务部加大力度推进内外贸一体化,指导行业协会、商超、电商平台与外贸企业合作[1] - 京东宣布未来一年大规模采购出口转内销商品,帮助外贸企业开拓国内市场[1] - 阿里、抖音电商等14家电商平台推出订单直采、外贸专区等8方面举措,已对接1200家有内销需求企业[3] 零售企业具体行动方案 - 永辉超市开通"绿色通道"实现15天极速上架,设立内外贸一体化商品展区[5] - 华润万家、物美等企业为外贸产品开通"内销直通车"[5] - 联商网、蚂蚁商联等零售联盟以全渠道赋能助力外贸企业[5] 地方政府配套措施 - 安徽将举办电商平台招商会[7] - 重庆组织电商资源对接大会[7] - 浙江开展"外贸国货严选"活动[7] 政策战略意义 - 商务部将持续举办"外贸优品中华行"活动,搭建内销平台[8] - 该决策是应对全球经济格局变化的主动布局,通过供给侧改革激活内需潜力[8] - 促进超过2万亿元外贸产能寻找新出口,与产业链风险战略目标高度契合[12] 经济效益分析 - 外贸企业进入内销市场可提高整体经济效率,优化资源配置[10] - 政策具有乘数效应,财政投入撬动社会资本效果显著[10] - 外贸标准反哺国内将推动消费市场品质革命,构建自主可控供应链体系[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