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学历
icon
搜索文档
学历贬值如何应对?
集思录· 2025-06-12 22:09
学历贬值现象分析 - 当前理科知识点广度深度远超过去 需要一定天赋才能掌握 [1] - 本科研究生学历占比提升至人口15% 但现代化社会仅需少数精英引领 高学历群体主要提供试错冗余度 [1] - 学历筛选作用逐渐失效 用人单位被迫提高门槛维持效率 [14] - 大规模扩招导致入学门槛降低 学历稀缺性下降 [22][24] 教育阶段策略 - 幼儿园小学阶段应侧重兴趣探索和阅读习惯培养 数学思维可适度接触但不必强求 [1] - 初中阶段核心在于性格磨练和考试天赋判断 需培养应对复杂人际关系的能力 [2] - 高中选择应匹配天赋水平 重点高中与普通/职高存在显著氛围差异 [9] - 初三高考移民可考虑西部强省会重点高中 利用省内教育资源不均衡优势 [9] 学历价值与职业发展 - 学历本质是消除信息不对称的敲门砖 决定职业下限而非上限 [10][14] - 公务员岗位吸引力下降 技能型职业更受推崇 [12][15] - 殡葬行业被视作朝阳产业 护理行业存在倒班辛苦等痛点 [5][6] - 职场中长期发展依赖项目经验/客户资源/行业口碑等实际业绩 [14][23] 学习能力与成长路径 - 终身学习具有复利效应 持续20%年化成长率可产生百倍差距 [13] - 学习核心价值在于掌握方法论而非知识本身 需适应科技快速迭代 [22] - 头部公司人才密度高可降低沟通成本 10分钟完成低效团队60分钟工作 [8] - 个性化发展路径可能优于强制内卷 非学术领域存在360行成功可能 [20] 社会认知差异 - 历史对比存在认知偏差 过去教育淘汰机制更隐蔽 [8][19] - 高等教育毛入学率提升改变竞争本质 从合格性考试变为零和排位赛 [8] - 课程深度增加反而可能降低内卷 建议下放大学数学至高中 [8]
学历贬值如何应对?
集思录· 2025-06-12 22:08
学历贬值现象分析 - 当前理科知识点广度深度显著超越过去 需一定天赋才能掌握 [1] - 本科研究生学历占比提升至人口15% 但现代化社会仍由少数高学历群体引领 [1] - 学历教育核心价值在于增加社会试错突破次数 提升人才冗余度 [1] 教育阶段策略 - 幼儿园小学阶段应侧重兴趣探索 数学思维培养需观察天赋 重点发展语言社交能力 [1] - 初中阶段关键在判断考试天赋 同时培养抗压能力应对未来挑战 [2] - 高中选择需匹配学生能力 重点高中与职高存在显著氛围差异 西部省会重点高中存在录取优势 [9] 职业发展观察 - 公务员岗位稳定性预期下降 专业技能培养更具长期价值 [12] - 护理行业存在倒班制工作强度问题 [5] - 殡葬行业呈现朝阳产业特征 [6] 学历本质与职场 - 学历核心作用是消除信息不对称 作为用人单位筛选门槛 [14] - 职场中长期发展依赖实际业绩 包括客户资源 项目成果等 [14][23] - 在职研究生等学历包装现象普遍 第一学历含金量差异显著 [24] 学习模式演进 - 终身学习复利效应显著 持续20%年化学习收益率可创造百倍差距 [13] - 高等教育阶段保持学习强度至关重要 避免能力断层 [13][21] - 学习能力比具体知识更重要 需适应科技驱动的社会变革 [22] 区域教育差异 - 高考本质为零和排位赛 西部省份存在强省会垄断录取名额现象 [9] - 江苏等教育强省呈现县中强势特征 与西部省份形成对比 [9]
首届劳模学历班学员毕业 52人获得高等教育学历文凭
解放日报· 2025-06-12 09:59
劳模学历教育项目 - 上海劳模学院首届劳模学历班52名学员完成两年半在职攻读 获得高等教育学历文凭 学员包括26名全国劳模免试入学 [1] - 学员来自上海各行业 含全国劳模王曙群 郁非 柴闪闪 徐珺 洪刚及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胡传硕等 [1] - 专业设置包括机械工程专升本 公共关系专升本 工商企业管理高起专三个方向 [1] 教育体系与课程成果 - 上海二工大与市总工会共建全国首家省级劳模学院 聘请全国劳模包起帆任院长 近30年来首次整体组织劳模学历教育 [2] - 课程体系包含七大类63门综合课程 高级职称教师占比超60% 学员平均绩点超3.0 成绩优良率达80%以上 [2] - 学员累计产出29项专利授权 1本专著 4篇论文 马丽萍等学员将危机管理课程应用于实际工作场景 [2] 学员职业发展成就 - 学员三年内新增4位全国劳模 1位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 多人获何梁何利奖 全国技术能手等荣誉 [2] - 8名学员实现职务晋升 7名学员完成职级技能晋升 如日通国际物流副总马丽萍兼任保税区总工会副主席 [2] 后续培养计划 - 2025年首期劳模研修班已开班 课程涵盖人工智能 数字化转型 低空经济等前沿领域 [3] - 实践教学覆盖上海航天局 外高桥造船公司等企业场景 [3]
招聘41岁北大毕业生当抄表工,燃气公司通报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6-10 11:45
招聘事件概述 - 四川泸州华润兴泸燃气有限公司招聘3名抄表维修工 拟录用名单包括爱丁堡大学硕士、北京大学本科毕业生和四川师范大学专科生 [1][2][3] - 招聘岗位为乡镇管理所抄表维修工 招聘流程包括发布公告、报名、资格审查、面试等环节 [5] - 公司于2025年5月22日发布招聘公告 6月6日进行拟聘人员公示 [5] 拟聘人员背景 - 曾某某 24岁 爱丁堡大学国际关系专业硕士学历 [3][5] - 罗某 41岁 北京大学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成人高等教育本科学历 [3][5] - 汪某某 39岁 四川师范大学艺术设计专业成人高等教育专科学历 [5][6] 事件发酵过程 - 事件引发社会热议 主要关注点为名校毕业生从事基层岗位 [1][4] - 公司于6月10日就此事发布正式通报 说明招聘流程合规性 [5] - 通报中详细列明了拟聘人员的学历背景和工作岗位 [5]
专业不对口的产品经理,30岁必须要转型
36氪· 2025-06-09 07:43
产品经理职业发展路径 - 产品经理岗位在职业生涯早期对专业背景包容性较强,设计类、经管类甚至土木与生物专业背景均可进入该领域 [2] - 25-30岁是产品经理职业黄金期,此阶段主要依靠项目经验和学校背景获得晋升机会 [2] - 30岁后产品经理面临职业转型压力,需考虑专业匹配度对职业发展的影响 [4] 学历与专业要求 - 一二线城市体制内单位对计算机类专业研究生学历要求已成为标配 [1] - 产品经理工作5年以上者实际接触的多为计算机知识,但非计算机专业背景会限制其向体制内计算机岗位转型 [3] - 30岁产品经理需关注学历学位专业转型,建议转向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或软件工程等专业 [7] 职称体系与晋升 - 计算机类专业在国企/央企职称体系中对应工程技术人员序列,包含正高级工程师到技术员的完整晋升路径 [5] - 职称评定与工资收入、晋升直接相关,且影响单位年度考核与项目申报 [6] - 非计算机专业背景的产品经理在体制内晋升时会面临职称评定障碍 [4] 行业发展趋势 - 2019年后APP红利期结束,科技软件公司上市机会大幅减少 [2] - 产品经理未来主要依靠高薪资收入而非股权收益 [2] - 大厂更倾向招聘应届管培生或同行业经验产品经理,而非跨专业转型人员 [8] 职业转型建议 - 建议从业者平衡能力提升与专业背景建设,避免仅专注新技术学习而忽视专业匹配度 [7] - 产品经理本质上属于技术研发岗位而非视觉设计,需建立对应的专业基础 [7] - 跨专业从业者需提前规划学历转型,以应对30岁后的职业瓶颈 [8]
基金经理学历大盘点!97%以上是硕士,这三所大学输送人数最多
天天基金网· 2025-06-06 19:02
六月盛夏骄阳,高考如约而至。据 教育 部5月28日公布的数据,2025年全国高考报名人数 1335万人,较上年减少7万人,为2016年以来首次下降。数据显示,2024年全国高考报名 人数为1342万人,该年高校招生人数为1068.9万人,均创历史新高。 如果想当一名基金经理,应该具有什么样的 教育 背景?或是有志于从事投资行业的家 长和 学子最为关心的。 东方财富 Choice数据显示,目前全市场共有约3850位基金经理,3842位基金经理披露了学 历信息。其中,最高学历为硕士的基金经理有3360位,占比87.45%;博士学历有377位, 占比9.81%;本科学历105位,占比2.73%;硕博比例高达97.27%。 据不完全统计,最盛产基金经理的五大高校分别是北京大学、复旦大学、清华大学、上海交 通大学和上海财经大学,在任基金经理人数分别为208人、179人、174人、135人和122 人。中国人民大学、南开大学、中央财经大学、武汉大学、厦门大学、香港大学、南京大学 也为公募基金行业输送了30位以上基金经理。此外,中国科学院作为专业性的研究机构,亦 有近30位毕业生担任基金经理一职。 免责声明 以上观点来自相 ...
教育部“点名”这所海外高校!正规海外学历学位如何认证
央视新闻· 2025-06-04 10:25
又一家海外大学被"点名"!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日前发布公告,暂停泰国彭世洛大学学历学位认证申请。 加强审查的原因包括虚报博士招生规模、恢复或变相恢复因违规发放而被撤销的学位等。 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建议广大留学人员密切关注加强审查系列公告,审慎选择公告涉及院校(项目)。 公告提到,泰国彭世洛大学(Phitsanulok University)在核查工作中,提供相互冲突、不真实、不准确信息,导致相关认证工作无法继续开展。根据《国 (境)外学历学位认证办法》第三十九条,决定暂停受理泰国彭世洛大学学历学位认证申请,并对相关认证申请开展复查。 此前,该中心已发布多条关于海外高校学历学位认证再次加强认证审查的公告。其中涉及菲律宾亚当森大学、菲律宾永恒大学拉古纳分校、法国克莱蒙高等 商学院、法国IPAG高等商学院、法国欧洲互联网应用学院等多所高校。 正规海外学历学位如何认证? 近年来,海外注水文凭成为社会热议话题。学生出国留学,如何选择正规高等学校?海外学历学位如何判定正规性?认证流程是什么? 出国留学 如何选择正规高等学校 学生出国留学前,需要综合考虑各国教育主管部门、质量保障机构以及院校官网发布的信息,谨慎选择国(境)外 ...
高考专业指南这门生意,没必要割完韭菜还卖惨
虎嗅· 2025-06-03 20:21
张雪峰直播事件与高考志愿指导行业 - 张雪峰在直播中暗示受到行业压力 可能告别直播行业 引发公众对其"受迫害"的猜测 [1] - 高考志愿指导业务具有实际价值 如建议穷人家孩子读牙医以保障就业收入 [2] - 该行业被批评为"割韭菜"生意 将知识工具化为就业考公考编和赚钱的手段 [2] - 行业存在粗鄙化现象 用夸张语言评价专业如"四大天坑""不如刨坟"等 [5] 高考志愿指导行业商业模式 - 主要面向平民家庭 成为其重要信息参考源 [6] - 内容侧重短期就业导向 推崇公务员/老师/国企等"最佳选择" [5] - 存在专业推荐扎堆风险 前些年推荐的专业未来可能消亡 [3] - 与有条件家庭形成对比 后者更注重兴趣培养而非就业导向 [7] 社会对知识与教育的认知 - 普遍存在"学历有用 知识无用"的功利主义倾向 [9] - 教育被异化为利益投资 学习价值与就业直接挂钩 [10] - 传统观念将读书与权力挂钩 而非尊重知识本身 [12] - 现代教育引入后 仍存在"读书读傻了"等反智言论 [16] 行业与社会现象关联 - 粗鄙的志愿指导直播反映社会"经验至上"的思维模式 [18] - 行业兴起源于家庭教育的短视和对知识的漠视 [17] - 与社会内卷现象相关 但粗鄙化行为具有历史传统 [7] - 折射出"适应社会"的生存哲学 可能恶化下一代社会环境 [3]
日本学历贬值30年:博士批量失业、大学生无奈啃老
商业洞察· 2025-06-02 12:47
核心观点 - 中国2024届毕业生数量达1222万创历史新高,但硕士/博士offer获取率仅44.4%,低于本科(45.4%)和大专(56.6%),学历贬值现象显著[1] - 日本90年代经济泡沫破裂后经历相似学历贬值历程,1992年大学生就业率拐点下跌至70.5%,产生"迷失的一代"群体[10][17] - 日本应对措施如研究生扩招、劳务派遣法修订等未能解决根本问题,产业升级停滞导致高学历人才过剩[21][25][35] - 当前日本就业率回升至98.1%主因人口结构变化(老龄化+少子化),非经济结构改善[31][33] 日本学历贬值历程 泡沫经济时期(80年代) - 大学生被称为"金蛋",男生平均获3份offer,名校生工资达社会平均3倍[6] - 补习产业爆发式增长,1985年市场规模超1.2万亿日元,机构数量超2万家[6][7] - 企业招聘福利包括免费公寓、搬家费报销,三菱汽车甚至赠送入职汽车[5][6] 泡沫破裂期(90年代) - 1990年股市暴跌39%蒸发270万亿日元,1992年企业利润降20%倒闭超1万家[10] - 1967-1976年婴儿潮毕业生遭遇就业寒冬,投100份简历无果现象普遍[10][11] - 1995年80.3万毕业生就业率跌破70%,考研人数激增但3年后就业率降至55.8%[16] 应对措施与后果 - 研究生扩招计划使硕博在校生10年增长1.1倍至20.5万,但博士就业率降至58.4%[21][22] - 1999年修订《派遣劳动法》后非正式雇佣比例从1984年17%飙升至2003年34.6%[25][29] - 1997-2003年15-24岁啃老族激增5倍达40万人,形成社会现象[16][17] 中日对比与深层原因 数据对比 - 中国2024届毕业生数量(1222万)已接近日本预测的2038年峰值(1445万)[1][2] - 日本当前大学生起薪22.6万日元(约1.059万人民币)同比增4.01%,但90年代初中毕业生薪资涨幅反超大学生2万日元[23][31] 结构性矛盾 - 产业升级滞后导致高学历人才无法转化为生产力,PC/移动互联网/AI领域接连失利[35] - 金融机构持续输血"僵尸企业"挤占创新资源,中小企业活力被抑制[35] - 劳务派遣制度使30%薪资差距固化,错过校招窗口者终身难获正式岗位[26][29] 人口结构影响 - 2024年日本死亡161万vs出生72万,劳动力缺口使就业率被动回升至98.1%[32][33] - 1971-1982年出生的"迷失的一代"成为代际更替牺牲品,约40%终身陷非正式雇佣[17][29]
日本学历贬值30年:博士批量失业、大学生无奈啃老
创业邦· 2025-06-01 18:28
以下文章来源于华商韬略 ,作者华商韬略 华商韬略 . 聚焦标杆与热点、解构趋势与韬略 来源丨华商韬略(ID:hstl8888) 作者丨 大南 图源丨Midjourney 1222万——这一创纪录的数字,是今年即将毕业的大学生数量。正在奔赴职场的他们组成了"史上最 大应届生求职潮"。 与这一庞大求职群体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智联招聘数据显示,2024届硕士及博士毕业生offer获取率 为44.4%,不仅同比下降12.3%,更是低于本科毕业生的45.4%。本科毕业生则低于大专毕业生的 56.6%。 求职难,是当前海量大学生的切身感受,背后引出了一个热门话题——"学历贬值"。 根据银河证券的预测,这种趋势短时间内难以缓解,大学生毕业人数仍将逐年增长,直至2038年达 到1445万人为顶峰。这意味着只有2017年后出生的人,才能避开大学生求职的高峰期。 有人开玩笑说:"21世纪最贵的是人才,21世纪贬值最快的却是学历。" 其实,"学历贬值"现象并非中国独有,隔壁的日本积累了近30年的"血泪经验",其中的得与失,极 具参考价值。 迷失的一代 "只要考上大学,一辈子就稳了。"这是80年代日本人的信仰。 彼时的日本经济欣欣向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