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购

搜索文档
腾讯,投了刘晓丹
投资界· 2025-07-07 22:36
腾讯投资晨壹基金 - 腾讯通过旗下子公司广西腾讯创业投资有限公司和深圳舟益管理咨询合伙企业(有限合伙)向晨壹基金旗下的上海晨峦企业管理合伙企业(有限合伙)分别认缴15039万元人民币和5013万元人民币 [6][7] - 上海晨峦企业管理合伙企业(有限合伙)注册资金由4.61亿元增至11.61亿元 [7] - 晨壹基金由"并购女王"刘晓丹创立,首期基金募资68亿元,聚焦医疗与健康、消费与服务、科技与制造三大领域 [3][8] 晨壹基金概况 - 晨壹基金已公开投资事件超40起,涉及宠物医疗、生物医药、半导体、动力电池等领域,包括瑞辰宠物、士兰微、安势信息等项目 [8] - 2024年3月,原阿里巴巴集团董事会主席兼CEO张勇加入晨壹基金担任管理合伙人,随后阿里巴巴集团战投原负责人胡晓也加入 [9] - 晨壹基金与迈瑞医疗合作成立医疗产业基金,与药明康德合作设立医疗并购基金,今年还斥资12亿元收购华橙网络 [8] 并购市场现状 - 2023年并购市场活跃,红杉中国以11亿欧元估值收购Marshall马歇尔多数股权,德弘资本买下大润发,启明创投4.52亿元入主天迈科技 [11] - 各地政府积极推动并购,上海新基金矩阵总规模将达500亿元以上,苏州战新强链并购基金总规模100亿元 [12] - 由于IPO降温,VC/PE机构加强非IPO退出努力,并购被视为重要退出通道 [12] 并购市场前景 - 动荡时期"现金为王",并购成为企业增强抗风险能力的有效方式之一 [13] - 虽然并购需求强烈,但交易数量尚未呈现井喷式增长,中国并购市场仍处于发展初期 [13] - 业内人士预测未来一两年内并购市场将迎来拐点,涌现大量并购交易 [13]
“并购女王”,获腾讯入股
证券时报网· 2025-07-07 20:04
晨壹基金合伙人变更及腾讯入股 - 上海晨峦企业管理合伙企业新增广西腾讯创业投资有限公司等多家机构为合伙人,注册资本从4.61亿元增至11.61亿元 [1][2] - 广西腾讯创业投资有限公司和深圳舟益管理咨询合伙企业均为腾讯系子公司 [3] - 晨壹基金由前华泰联合证券董事长刘晓丹创立,专注于并购领域投资 [1][3] 晨壹基金投资布局 - 晨壹基金公开投资事件超40起,涉及宠物医疗、生物医药、半导体等多个领域 [3] - 具体投资项目包括瑞辰宠物、士兰微、安势信息、精锋医疗、芯德半导体等 [3] - 与迈瑞医疗合作成立医疗产业基金,与药明康德合作设立医疗并购基金 [3] 并购市场动态 - 2024年上市公司首次披露的并购重组案例数同比增长15% [5] - "并购六条"政策发布后,并购重组案例数同比增长61% [5] - 多地出台并购重组相关政策,包括广东、上海、浙江等地 [5] 晨壹基金并购策略观点 - 并购策略从规模扩张转向核心技术获取和卡位 [6] - 从横向整合转向产业链上下游控制和整合 [6] - 通过并购海外品牌快速打开新市场,实现多元化布局 [7] - 跨界并购基于自身能力复用而非盲目追逐热点 [7] 证券时报创投大会 - 证券时报将举办第十三届创业投资大会 [9] - 大会内容包括生物医药产融对接、机器人展示等 [9] - 活动将于7月24-26日在深圳光明科学城举行 [9]
李敏 :并购是解决内卷、实现融资、实现减持的重要手段
清华金融评论· 2025-07-07 19:37
中国资本市场转型趋势 - 资本市场功能从融资主导转向重组主导 并购成为解决内卷、实现融资和减持的重要手段 中国千亿级上市公司均通过并购实现规模扩张 [1][7] - 市场逻辑从"制造+市场"转向"创新+资本" 半导体等关键领域存在创新瓶颈 需资本助力突破 科创板平均市盈率达48倍 60倍以上占比超46% [3][4][5] - 中美市值对比显著 美国总市值579万亿元(科技巨头占比40%) 中国97万亿元(金融业占比25%) 中国上市公司数量5300家接近美国5628家 但市值仅为美国16.78% [5][6] 并购市场特征与案例 - 2025年并购交易活跃 日均4-5起 某上市公司累计完成90次并购 海光信息(市值3164亿/PE178倍)收购中科曙光(市值900亿)为典型案例 [6][7] - 并购需遵循长期主义与能力圈原则 "套利"逻辑失效 "产业"逻辑主导 监管部门支持战略导向型并购 反对炒概念和产能过剩资产 [1][8] - 成功案例包括:爱尔眼科通过并购实现收入增长34倍/市值提升18倍 汇川技术收入增长55倍/市值提升14倍 百傲化学7亿收购带来100亿市值增长 [13][14] 上市公司并购方法论 - 战略先行原则 "战略到哪 组织就到哪 并购就到哪" 汇川技术围绕工业自动化细分赛道并购 构建全场景解决方案 [9][14] - 实施路径包括调查研究+推盘演沙体系 如发动机供应链整合项目 系统筛选行业前十标的并阶梯谈判 3月启动8月完成 [11] - 五维风险控制法:学徒法(对赌变共赢)/平衡法(对赌期安排)/KKR法(借鉴基金机制)/精准锁定法(标的画像)/模拟分型法(小规模试协同) [14][15] 行业结构差异与机会 - 中国上市公司市值分布:30亿以下占33% 50亿以下占45% 100亿以下占70% 美国科技巨头主导 中国以金融和央企为主 市值前十中8家为央企 [6] - 科创板企业面临盈利突破需求 需通过并购整合实现增长 中小板公司为满足3亿营收监管要求产生保壳并购刚需 [9] - 第二曲线发展路径:内生增长风险高(试错成本大) 外延并购更平衡 新宙邦通过收购有机氟溶液业务实现45%毛利贡献 [10][14]
腾讯,投了刘晓丹
36氪· 2025-07-07 15:44
腾讯投资晨壹基金 - 腾讯通过旗下子公司广西腾讯创业投资有限公司和深圳舟益管理咨询合伙企业(有限合伙)向晨壹基金旗下上海晨峦企业管理合伙企业(有限合伙)分别认缴15039万元人民币和5013万元人民币 [2] - 上海晨峦企业管理合伙企业(有限合伙)注册资金由4.61亿元增至11.61亿元 [2] - 晨壹基金首期基金募资68亿元,聚焦医疗与健康、消费与服务、科技与制造三大领域 [3] 晨壹基金背景与动态 - 晨壹基金创始人刘晓丹曾带领华泰联合成为投行界并购业务领先机构,2019年创立晨壹基金 [3] - 晨壹基金公开投资事件超40起,涉及宠物医疗、生物医药、半导体、动力电池等领域,包括瑞辰宠物、士兰微、安势信息等项目 [3] - 2024年3月原阿里巴巴集团董事会主席兼CEO张勇和战投原负责人胡晓加入晨壹基金担任管理合伙人 [3] 并购行业趋势 - 并购成为创投圈热门关键词,红杉中国以11亿欧元估值收购Marshall多数股权,德弘资本买下大润发,启明创投4.52亿元入主天迈科技 [5] - 各地国资积极布局并购,上海新基金矩阵总规模超500亿元,苏州战新强链并购基金规模达100亿元 [5] - IPO降温推动VC/PE加强非IPO退出努力,并购被视为重要退出通道 [5] 并购市场前景 - 动荡时期企业倾向剥离非核心资产回笼资金以增强抗风险能力 [6] - 并购需求强烈但交易数量未井喷,中国市场仍有巨大发展空间 [6] - 行业判断未来一两年可能出现并购市场拐点并涌现大量交易 [6]
2025年上半年并购报告和排行榜
Refinitiv路孚特· 2025-07-07 12:53
并购市场总体表现 - 2025年上半年涉及中国大陆的并购总额达2,520亿美元 同比增长129.8% 环比下降21.9% [2] - 已公布交易数量2,204宗 同比增长1.7% 环比增长8.7% [2] - 中国企业境外收购金额106亿美元 同比增长105.3% 外国企业收购中国公司金额74亿美元 同比下降31.5% [4] - 境内并购活动规模2,251亿美元 同比增长168.4% [4] 行业分布格局 - 金融行业以751亿美元交易额居首 市场份额29.81% 同比增长524.1% 四大国有银行计划通过A股定向增发筹资5,200亿元人民币 [6] - 能源与电力行业排名第二 市场份额16.85% 同比增长355.3% [6] - 高科技行业排名第三 市场份额16.32% 交易额411亿美元 同比增长119.4% [6] 财务顾问排名 - 中信证券以504亿美元交易额领跑 市场份额20% 同比增长9.8个百分点 [9] - 高盛以360.6亿美元排名第二 市场份额14.3% 摩根大通以334.3亿美元位列第三 市场份额13.3% [9] - 按交易数量排名 中国工商银行以47宗居首 中金公司35宗次之 中信证券29宗第三 [10] 法律顾问排名 - 年利达律师事务所以502.3亿美元交易额居首 市场份额19.9% 金杜律师事务所以448.3亿美元排名第二 [11] - 按交易数量排名 方达律师事务所以34宗居首 金杜律师事务所20宗次之 年利达律师事务所14宗第三 [12]
永祥股份完成49亿人民币A轮融资;印度B2B电商Jumbotail晋升为独角兽企业丨全球投融资周报06.28-07.04
创业邦· 2025-07-06 09:03
一级市场投融资概览 - 本周国内一级市场披露融资事件93个 较上周增加5个 其中34个事件披露金额 总融资规模102 48亿元人民币 平均融资金额3 01亿元人民币 [5] - 能源电力行业融资规模最高 达44 34亿元人民币 主要由于多晶硅生产商永祥股份完成49 16亿人民币A轮融资 [8] - 智能制造行业融资总额26 03亿元人民币 其中GPU研发商曦望Sunrise完成10亿人民币天使轮融资 [10] 行业分布 - 融资事件数量前三行业:智能制造21个 人工智能19个 医疗健康9个 [7] - 永祥股份为通威集团控股企业 主营高纯晶硅 高效硅片 PVC等业务 [9] - 曦望Sunrise为阵量智能子公司 专注AI高性能GPU研发 产品线包括曦望S1 S2 S3 [11] 地区分布 - 融资事件集中在江苏19起 广东17起 北京13起 [14] - 江苏披露融资总额16 45亿 广东5 89亿 北京17 50亿 上海5 20亿 浙江9 25亿 [17] 阶段分布 - 早期阶段融资68个 成长期19个 后期6个 [17] 活跃投资机构 - 顺禧基金 金浦投资各参与3起 红杉中国参与2起 [28] IPO动态 - 本周6家国内企业IPO 安井食品市值最高达199 31亿港元 [30] - 安井食品历史投资方包括华泰证券 中金公司 摩根大通等31家机构 [31] - 云知声获启明创投 京东科技等投资 信通电子获广发证券 国投证券投资 [31] 并购事件 - 本周披露10起并购 华兴新能源4 01亿收购长青环保100%股份 [36] - 长青环保主营生物质发电技术研发与综合利用 [36]
Will AbbVie's Acquisition Spree Aid Pipeline Growth?
ZACKS· 2025-07-02 21:51
艾伯维(ABBV)近期交易动态 - 公司近期加速交易布局以强化研发管线 核心领域仍为免疫学 同时也在肿瘤学和神经科学等领域签署早期阶段合作协议 [2] - 本周达成21亿美元收购Capstan Therapeutics的最终协议 将获得其主打资产CPTX2309(潜在首款体内tLNP抗CD19 CAR-T疗法)及专有RNA递送平台CellSeeker [3] - 去年初至今已签署20余项早期交易 包括从丹麦Gubra获得长效胰淀素类似物开发权 正式进入肥胖症治疗领域 [4] 管线多元化战略 - 通过收购ImmunoGen获得卵巢癌药物Elahere 去年收购神经科学公司Cerevel Therapeutics 使管线覆盖双特异性抗体、抗体偶联药物及神经精神疾病创新疗法 [5] - 增强后的管线包含新一代免疫学候选药物 横跨多种治疗模式 [5] 行业并购趋势 - 尽管宏观环境影响 大型药企仍在关键增长领域寻求战略资产 礼来(LLY)今年完成三笔定向收购 包括13亿美元收购Verve Therapeutics及25亿美元收购Scorpion Therapeutics的实验性肿瘤药物 [8] - 赛诺菲(SNY)95亿美元收购Blueprint Medicines 以强化免疫学管线并降低对Dupixent的依赖 同时获得Ayvakit及针对系统性肥大细胞增多症的早期资产 [9] 公司估值表现 - 股价年内跑赢行业平均水平 当前远期市盈率14.42倍 略低于行业平均14.86倍 但高于五年均值12.46倍 [13] - 2025年EPS共识预期从12.26美元微调至12.28美元 2026年EPS预期维持在14.06美元 [14]
关于投后管理的小建议
虎嗅· 2025-06-30 10:39
近一年多,接触了很多退出清算的项目,普遍的情况就是大家都很被动,实际上,这正是源于咱们之前 说过的,投后管理的形同虚设。 这不是哪个机构、哪个人的问题,是整个市场环境都是这样。 之前写文章的时候聊过(《国资容亏100%》),未来一定是一个强投后管理的时代。 其实之前大家投后管理做不好,主要是因为不重视,还有一方面就是不太会,或者说不擅长吧。 就像投资机构实际上根本就做不了并购一样。 并购跟股权投资,其实是不一样的,很多人都分不清楚,觉得都是花钱买股权。 有人会以控制权、管理权作为区分,这也对。但根本上的区别,是并购需要具备接盘的能力。 所以常见的整体收购啊,并购啊,收购方都是有能力接盘运营的大企业,或者是规模差不多的同行,不 会是投资机构。 市面上的一些投资机构,老说什么并购并购的,但他们压根不具备并购的能力,不是说没钱,而是没能 力接盘,啥叫接盘?要能接手并管理运营这个企业,不是说把股权都买过来就算并购。 比如说,我并购一个工厂,是要具备接盘工厂继续运营的能力,人员团队,领导班子,能一下复制过 去,有条不紊地让工厂继续运转,继续赚钱,然后我还要能最大化地使用并发挥工厂中各种资产的价 值。 所以人家才说,并购 ...
5月广东一级市场发生融资事件94个,已披露融资额同比增加262%;深圳单月62笔融资霸榜,广州位列第二丨「广东省」投融资月报
创业邦· 2025-06-28 09:11
广东省一级市场融资概况 - 2025年05月广东省一级市场发生融资事件94个,环比减少8%,同比减少33% [3][11] - 已披露融资总额56.38亿元人民币,环比增加26%,同比大幅增长262% [3][11] - 大额融资事件新增3个,占全国大额事件总数的60%,涉及金额41.23亿元人民币,占全国大额融资总额的56% [26][27] 热门融资行业分布 - 融资事件数量前五行业:智能制造(26个)、医疗健康(14个)、人工智能(12个)、企业服务、材料,合计占比69% [4][13] - 智能制造行业事件数环比下降41%,其中高端制造设备赛道占13个 [4][18] - 融资金额前五行业:金融、能源电力、人工智能、医疗健康、智能制造,合计占比94% [15] 融资阶段与地区分布 - 阶段分布:早期69个(占比73.4%)、成长期19个(20.21%)、后期6个(6.39%) [5][22] - 已披露金额分布:早期17.70亿元(39.07%)、成长期4.60亿元(10.15%)、后期23.01亿元(50.78%) [22] - 地区集中度:深圳62个、广州15个、珠海8个、东莞4个、佛山2个 [20] 投资机构动态 - VC/PE机构108家,环比减少22%,同比减少13%;CVC机构15家,环比增加7%,同比增加25% [32] - 活跃VC/PE机构:深创投(5个)、投控东海(4个)、珠海科创投(4个) [7][33] - 活跃CVC机构:联想创投(2个)、复星创富(2个) [36] IPO与并购市场 - IPO企业2家(A股1家、港股1家),募资总额5.04亿元,环比减少44% [8][40] - IPO行业分布:人工智能1家、金融1家 [43] - 并购事件1起,环比减少67%,同比减少86% [9] 独角兽企业现状 - 全国独角兽企业506家,广东省占比16%(80家) [30] - 本月全国无新增独角兽,广东省年内累计无新增 [28][29]
Apogee(APOG) - 2026 Q1 - Earnings Call Transcript
2025-06-27 22:00
财务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第一季度净销售额增长4.6%,达到3.466亿美元,主要受收购UW Solutions带来的2200万美元无机销售推动,但被玻璃业务销量下降和金属业务组合不利部分抵消 [10] - 调整后EBITDA利润率降至9.9%,主要因金属业务组合不利、铝成本上升以及服务业务关税费用增加,部分被长期激励薪酬费用降低抵消 [11] - 调整后摊薄每股收益降至0.56美元,主要受调整后EBITDA降低、利息费用增加和调整后有效税率提高影响 [11] - 经营活动净现金使用为1980万美元,去年同期为提供550万美元,主要因净收益降低和营运资金现金使用增加,包括1370万美元仲裁裁决结算款 [13] - 提高2026财年净销售额和调整后摊薄每股收益展望,预计净销售额在14亿 - 14.4亿美元之间,调整后摊薄每股收益在3.8 - 4.2美元之间 [14] 各条业务线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金属业务 - 净销售额下降3.4%,主要因组合不利,部分被销量增加抵消 [11] - 调整后EBITDA利润率降至7.3%,主要受组合不利、铝成本上升、生产率不佳和销售杠杆不利影响,部分被销量增加影响抵消 [11] 服务业务 - 连续第五个季度实现同比净销售额增长,销售额增长7.6%,主要因销量增加 [12] - 调整后EBITDA利润率降至5.7%,主要因关税费用增加,部分被项目组合更有利和销售杠杆有利抵消,排除增量关税费用,该业务调整后EBITDA利润率较去年第一季度有所改善 [12] 玻璃业务 - 净销售额下降,调整后EBITDA利润率从去年第一季度的高位回落,主要因终端市场需求下降导致销量减少 [12] 性能表面业务 - 净销售额增长,受收购UW Solutions带来的无机销售贡献推动 [12] - 调整后EBITDA利润率降至18.8%,主要因UW Solutions调整后EBITDA利润率稀释、组合不利和公司分配费用增加 [13] 公司战略和发展方向及行业竞争 - 执行“强化项目”第二阶段积极行动,预计实现1300万 - 1500万美元年化节省 [6] - 持续推进关税缓解计划,预计在财年下半年大幅减轻关税影响 [6] - 积极构建战略并购机会管道,利用强大资产负债表增加产品和能力,使业务组合更多样化并提供加速增长途径 [15] 管理层对经营环境和未来前景的评论 - 第一季度业绩超预期,在金属、玻璃和性能表面三个关键领域建立积极势头,预计下半年业绩强劲 [5][7] - 市场挑战仍存,但公司专注于可控因素,通过关税缓解努力、“强化项目”第二阶段执行以及有机和无机增长机会拓展改善前景 [8] 其他重要信息 - 公司资产负债表强劲,综合杠杆比率为1.6,近期无债务到期,有大量资本可用于未来部署 [13] 问答环节所有提问和回答 问题1: 玻璃业务收入管道情况及下半年增长信心来源 - 团队在机会管道建设上工作出色,虽市场疲软,但转向追逐小项目填补市场空白,且工厂生产率提升使业务能保持在利润率范围内 [23][24] - 每月和每季度深入审查销售机会管道,随着第一季度推进,报价活动和中标率信心增强,预计第三和第四季度营收和利润增长回升 [24][25][27] 问题2: 各业务部门长期利润率目标及今年运营能力 - 金属和服务业务受关税影响,预计下半年恢复时能达到目标范围下限,金属业务调整后EBITDA目标为13% - 18%,服务业务为8% - 10% [29] - 玻璃业务因追逐项目类型,可能处于15% - 20%目标范围下端;性能表面业务根据产品组合,调整后EBITDA可能接近20%或处于20%多的中间水平,且对有机增长前景信心增强,预计第二季度开始显现 [30][31] 问题3: 性能服务业务传统产品分销收益情况 - 传统产品在零售和定制框架店分销中重新获得货架空间,部分零售网点还增加了产品 [33] 问题4: 金属业务第一季度逐月改善动力、6月情况及终端市场需求变化 - 第一季度逐月运营改善,因第四季度解决运营问题和产能整合问题开始见效,业务核心服务能力和准时完成率提升,客户信心恢复带来额外订单 [40][41][42] - 从第四季度到第一季度,销售额和EBITDA利润率均有改善,但第一季度受铝成本上升且无法提价影响,预计第二季度继续改善,价格调整和运营指标提升将助力业绩 [43][44] 问题5: “强化项目”第二阶段第一季度节省情况 - 第一季度节省极少,大部分在第二季度开始落实,第二季度后期加拿大工厂关闭是重要因素 [47] 问题6: 第一季度关税对每股收益影响及全年指导中第二季度预期 - 第一季度预计关税对每股收益影响为0.45 - 0.55美元,现更新全年影响范围为0.35 - 0.45美元,第一季度实际影响好于原估计,第二季度也有有利趋势,大部分影响集中在上半年,第一和第二季度大致平均 [48][49][50] 问题7: 关税影响降低中运营转变加速与商品价格重新定价或正常化因素的权重 - 两者因素权重相当,团队在运营中更有效降低关税影响,同时关注输入成本和项目成本流动 [54][55] 问题8: 服务业务积压订单下降原因 - 主要反映市场疲软,服务团队虽想保护利润率,但为保证全年销量,在利润率8% - 10%范围内甚至接受稍低利润率项目 [56][57] - 团队积极报价小项目,利用工厂生产率和工程资源优势,还追求无需制造幕墙的项目以增加收入和利润 [58][59] 问题9: 关税影响下现有合同成本调整客户接受情况 - 多伦多工厂材料运往美国东北部的项目成本难以转嫁,因项目已在进行中,关闭多伦多工厂是因旧项目结束、新项目在美国开始 [61] - 服务业务在现有合同中难以进行价格调整,第一和第二季度需承担关税影响,正通过生产率提升和材料成本节省来应对 [62] 问题10: 并购管道中目标倍数调整情况 - 因宏观问题、关税环境和高利率,并购进展缓慢,公司专注于过去两年确定的战略目标,继续推进管道建设 [63] - 未看到市场上目标倍数下降,但估值更合理,战略投资者因利率和杠杆模型优势更具优势,公司在并购方面保持活跃,因关税环境变化对国际业务影响进行更广泛考虑 [64][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