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应急管理
icon
搜索文档
“十四五”时期我国应急管理治理模式已向事前预防转型
央广网· 2025-09-25 11:48
央广网北京9月25日消息(记者孔颖)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新闻和报纸摘要》报道,国 务院新闻办公室昨天(24日)举行"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应急管理部主要负 责人介绍,"十四五"规划应急管理的主要指标已提前完成,我国应急管理治理模式已向事前预防转型。 "十四五"时期,我国应急管理走过了一段很不平凡的历程,应急管理部部长王祥喜表示,从统计数 据来看,"十四五"规划应急管理的主要指标已经提前完成。 王祥喜:安全生产方面,2024年全国生产安全事故死亡人数比"十三五"期末下降28.4%,重特大事 故起数首次降到个位数,比"十三五"期末下降43.8%,自然灾害方面,2021年至2024年平均受灾人次、 因灾死亡失踪人数、因灾直接经济损失占国内生产总值比,分别比"十三五"时期下降了31.3%、23%和 34.3%。 王祥喜:实施提高自然灾害防治能力九项重点工程。各级针对防灾减灾救灾关键领域和薄弱环节建 成了一批基础性、标志性、骨干性工程,带动我国自然灾害防治水平全面提升。开展了安全生产治本攻 坚三年行动,以电动自行车火灾事故为例,我们进行专项整治以后,伤亡人数比整治前下降了86%。 王祥喜 ...
太极股份涨2.01%,成交额1.70亿元,主力资金净流入929.97万元
新浪证券· 2025-09-25 10:39
股价表现与资金流向 - 9月25日盘中股价上涨2.01%至27.96元/股 成交额1.70亿元 换手率0.99% 总市值174.26亿元 [1] - 主力资金净流入929.97万元 特大单买入占比5.15%卖出占比6.97% 大单买入占比24.67%卖出占比17.38% [1] - 今年以来股价累计上涨18.53% 近5日涨4.45% 近20日跌5.57% 近60日涨23.18% [1] 股东结构与机构持仓 - 股东户数5.70万户 较上期增加2.40% 人均流通股10893股 较上期减少2.35% [2] - 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持股1023.97万股 较上期增持232.56万股 位列第三大流通股东 [3] - 南方中证1000ETF新进十大流通股东 持股402.54万股 南方中证500ETF和易方达中证人工智能主题ETF退出十大股东 [3] 财务业绩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37.82亿元 同比增长44.69% [2] - 归母净利润964.67万元 同比增长106.07% [2] - 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11.91亿元 近三年累计派现2.84亿元 [3] 主营业务构成 - 行业解决方案收入占比56.99% 数字基础设施占比14.66% 自主软件产品占比14.14% [1] - 云与数据服务收入占比13.01% 其他业务占比1.20% [1] - 公司主营业务涵盖行业解决方案与服务、IT咨询服务、IT产品增值服务 [1] 行业属性与概念板块 - 所属申万行业为计算机-IT服务Ⅱ-IT服务Ⅲ [1] - 概念板块包括数字货币、数据要素、国资云、DRG概念、应急管理等 [1] - 公司成立于1987年10月 2010年3月在A股上市 [1]
辰安科技涨2.10%,成交额3910.04万元,主力资金净流出220.56万元
新浪财经· 2025-09-25 10:05
股价表现与交易数据 - 9月25日盘中股价22.87元/股,上涨2.10%,总市值53.20亿元,成交金额3910.04万元,换手率0.74% [1] - 主力资金净流出220.56万元,特大单卖出112.95万元(占比2.89%),大单买入394.56万元(占比10.09%)同时卖出502.17万元(占比12.84%) [1] - 年内股价累计上涨15.56%,近5日上涨6.32%,但近20日下跌5.92%,近60日微跌0.39% [1] 公司基本面与业务构成 - 主营业务为公共安全应急平台软件及装备产品,兼营煤质检测设备和消防设备,收入构成:城市安全36.29%、装备与消防28.82%、应急管理24.58%、国际业务4.15%、消费者业务3.23%、安全文教2.53% [1]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5.58亿元,同比增长27.99%,归母净利润亏损7362.12万元,但亏损额同比收窄37.24% [2] - 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1.08亿元,但近三年未进行分红 [3] 股东结构与行业属性 - 股东户数1.34万户,较上期减少0.22%,人均流通股17,333股,较上期增加0.22% [2] - 所属申万行业分类为计算机-IT服务Ⅱ-IT服务Ⅲ,概念板块涵盖消防概念、应急管理、财税信息化、AIAgent及央企改革等 [2]
数说“十四五”成就丨筑牢“安全盾”!应急管理迈上新台阶
新华社· 2025-09-25 08:30
安全生产成就 - 2024年全国生产安全事故死亡人数比"十三五"期末下降28.4% [3] - 重特大事故起数首次降到个位数,比"十三五"期末下降43.8% [3] - 2021-2024年平均每年发生矿山事故起数、遇难人数分别比"十三五"下降29.7%、29.1% [6] - 电动自行车火灾事故专项整治后,伤亡人数比整治前下降86% [6] - 各地累计排查重大隐患116万多项,整改率达到98.4% [6] 自然灾害防治成效 - 2021年至2024年平均受灾人次、因灾死亡失踪人数、因灾直接经济损失占国内生产总值比值,分别比"十三五"时期下降31.3%、23%和34.3% [4] - 实施提高自然灾害防治能力九项重点工程,建成一批基础性、标志性、骨干性工程 [4] - 2022年青海门源6.9级地震经过抗震加固工程建设,倒塌房屋数量比2016年6.4级地震减少95% [9] - "十四五"时期累计启动国家救灾应急响应85次,有效应对多次重大灾害 [9] 应急管理体系建设 - 建成国家应急指挥总部,与省、市、县三级应急指挥部保持24小时音视频联通 [9] - 实现对全国7600余家危化品企业、3300余处煤矿、3800余家工贸企业、1200余家烟花爆竹生产企业的在线监测 [6] - 组织畅通消防"生命通道"行动,拆改影响逃生和灭火救援障碍物1398万处,督改占堵疏散通道、安全出口问题485万处 [7] - 在高风险区预置通信装备,10.2万个多灾边远乡村有了保底通信装备 [9] 应急力量与资源保障 - 国家综合性消防救援队伍规模增至近22万人,基本建成6个国家区域应急救援中心 [10] - 建成113支国家安全生产和18支国家工程救援专业队伍 [10] - 全国新建城市消防站3538个,总数达到1.15万个,较"十三五"同期增长44% [11] - 新建政府专职消防队6692个,新招录政府专职消防员11.4万人,总人数达25.5万人 [11] - 中央应急物资储备较"十三五"末增长39.6%,基本实现省市县应急物资储备库全覆盖 [9] 科技与法治支撑 - 坚持依法治安,推动修订《突发事件应对法》《安全生产法》等一批法律法规 [11] - 安全生产强制性标准占比提升到90% [11] - 2架新舟60灭火飞机交付列装,实现我国大中型固定翼灭火飞机零的突破 [11] - 新增消防车辆2.3万辆,防护装备439万件套,灭火救援器材202万件套 [11] - 全国已有几十所高校设立应急管理学院或相关专业,培养应急管理人才 [12]
筑牢全方位立体化多层次的安全防护网 坚决打赢防灾减灾救灾“主动仗”
人民日报· 2025-09-25 07:23
国家防灾减灾救灾战略方向 - 防灾减灾救灾工作理念向“两个坚持、三个转变”转变,部署自然灾害防治“九项重点工程”[1] - 推动公共安全治理模式向事前预防转型,建立大安全大应急框架[2] - 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加剧和极端天气频发,需从“灾来应对”向“灾前预警”和“主动防控”转变[1] 风险防控机制建设 - 构建风险防控新机制,将安全风险防范工作融入基层网格化管理体系,推动风险防控关口前移[2] - 2025年2月印发《国家突发事件总体应急预案》,明确健全风险防范化解机制[2] - 构建“天—地—空”生态气象立体观测网,整合气象、地质、环境等多源信息,完善立体化风险监测网络[2] 智慧应急技术应用 - 利用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技术实现风险实时监测、动态预警和资源精准调配[3] - 打破部门壁垒,建立跨部门、跨层级的协同指挥平台,利用人工智能模拟决策场景[3] - 将新技术、新设备深度应用于监测预警、风险评估、救援处置等关键环节,依托智慧应急服务平台等扩大预警覆盖面[3] 基层应急能力建设 - 坚持重心下移、力量下沉、保障下倾,整合资源构建综合性应急管理平台,筑牢应急管理新阵地[4] - 强化党建引领,组建党员突击队和志愿服务队,发挥基层群众主体作用,推动群防群治与专业救援结合[4] - 将社会力量如“摩托骑士”、“救命文档”等“自发善举”转化为“有序力量”,织就安全防范韧性之网[4]
坚决打赢防灾减灾救灾“主动仗”
人民日报· 2025-09-25 07:22
文章核心观点 - 中国应急管理行业正经历从传统“灾来应对”模式向“灾前预警”和“主动防控”模式的战略转型 [1][2] - 该转型旨在通过构建风险防控新机制、依靠科技赋能、强化基层建设来提升国家综合防灾减灾救灾能力 [1][2][3][4] 风险防控战略 - 国家层面将风险防控提升为战略安排,目标是最大程度预防和减少突发公共事件造成的损害 [2] - 2025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国家突发事件总体应急预案》,明确提出构建风险防控新机制 [2] - 计划构建“天—地—空”生态气象立体观测网,整合气象、地质、环境等多源信息资源,完善立体化风险监测网络 [2] 科技赋能与智慧应急 - 智慧应急新模式着重利用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现代信息技术实现风险实时监测和动态预警 [3] - 通过技术手段打破部门壁垒,建立跨部门、跨层级的协同指挥平台,并利用人工智能模拟决策场景 [3] - 需将新技术、新设备深度应用于监测预警、风险评估、救援处置等关键环节,并依托应急广播、手机应用等现代化手段扩大预警覆盖面 [3] 基层能力建设 - 基层一线是公共安全的“神经末梢”,其应急能力直接影响灾害处置效率和损失程度 [4] - 通过整合各方资源、强化基层建设来构建综合性应急管理平台,形成“预防在先、发现在早、处置在小”的主动布防格局 [4] - 注重发挥基层群众主体作用,推动群防群治与专业救援相结合,将社会力量转化为有序力量 [4]
大力培育安全文化 筑牢应急管理人民防线
央视网· 2025-09-25 07:07
"人民群众既是安全成果的享有者,也是安全治理的参与者。"9月24日国新办举行"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相关负责人介绍"十四 五"时期应急管理改革发展成就。应急管理部部长王祥喜在回答总台央视记者提问时表示,要继续走好群众路线,大力培育安全文化,筑牢应急管理人民防 线。 王祥喜介绍,近年来,应急管理部锚定"人人讲安全、个个会应急"这个主题,开展了一系列安全宣教活动,持续强化群防群治,全社会重视安全、参与应急 的氛围更加浓厚。2022年7月重庆山火集中爆发,老百姓自发地用摩托车爬山送消防员、送水、送干粮,筑起了一道"人"字形的防火长城,那种万众一心的 场面确实令人非常感动。他用三个词总结主要做法。 第三个词是培育,就是大力培育群众防灾避险能力。推进基层应急能力标准化建设和安全风险网格化管理,建成了"省—市—县—乡—村"五级灾害信息员队 伍,全国总人数已经超过100万人,不但负责灾后掌握和报送灾情,在灾害隐患排查、紧急转移避险等方面也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今年6月15日,广东茂 名一名村干部半夜1点发现道路涌水险情,她就和其他村干部一起挨家挨户敲门预警,迅速转移了57名村民,1小时以后山体轰然滑 ...
提高自然灾害防治能力 治理模式向事前预防转型 “十四五”应急管理主要指标提前完成(权威发布·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
人民日报· 2025-09-25 07:05
应急管理核心指标完成情况 - “十四五”规划应急管理主要指标已提前完成 [1] - 2021年至2024年,自然灾害年均受灾人次、因灾死亡失踪人数、因灾直接经济损失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分别较“十三五”时期下降31.3%、23%和34.3% [2] - 2024年全国重特大事故起数首次下降到个位数,比“十三五”末下降43.8% [2] 安全生产治理成效 - 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开展以来,各地累计排查重大隐患116万多项,整改率达98.4% [2] - 对7600余家危化品企业、3300余处煤矿、3800余家工贸企业、1200余家烟花爆竹生产企业实现在线监测 [2] - 2021—2024年平均每年发生矿山事故起数、遇难人数分别比“十三五”下降29.7%、29.1% [3] 重点领域安全隐患整治 - 组织开展畅通消防“生命通道”行动,拆改影响逃生和灭火救援的障碍物1398万处,督改占堵疏散通道、安全出口问题485万处 [2] - 推进电动自行车、人员密集场所动火作业、建筑保温材料安全隐患3个“全链条”整治,电动自行车火灾由整治之初的每月每百万辆5.6起下降至2起 [2] - 进行隐蔽致灾因素全面动态普查,推动各地普查矿山7081矿次,22个省份134处连片矿区启动区域性普查 [3] 监测预警与应急响应能力建设 - 重大风险监测预警“一张网”建成,接入所有正常生产建设煤矿、所有在用尾矿库、绝大多数高陡边坡金属非金属露天矿山感知数据 [3] - 建成全球最大规模预警系统,新建改建监测站点1.8万余个,重点地区监测能力达1.0级,发布4级以上地震预警359次 [4] - “十四五”时期累计启动国家救灾应急响应85次,建成国家应急指挥总部,与省、市、县三级应急指挥部保持24小时音视频联通 [4] 应急保障与救援能力提升 - 建立中央救灾资金快速预拨机制,中央应急抢险救灾物资储备较“十三五”末增长39.6% [5] - 国家综合性消防救援队伍规模增至近22万人,基本建成6个国家区域应急救援中心,建成113支国家安全生产和18支国家工程救援专业队伍 [7] - “十四五”时期,截至8月底,消防救援队伍接处警量达1027万起 [7] 基础设施与专业力量建设 - “十四五”时期,新建城市消防站3538个,总数达到1.15万个,较“十三五”同期增长44% [8] - 新建政府专职消防队6692个,新招录政府专职消防员11.4万人,人数达到25.5万人 [8] - 近年来新增消防车辆2.3万辆、防护装备439万件套、灭火救援器材202万件套 [7] 基层应急与社会参与 - 建成了“省—市—县—乡—村”五级灾害信息员队伍,总人数超过100万人 [8] - 在高风险区预置大中型无人机通信平台、应急通信基站、卫星电话,10.2万个多灾边远乡村有了保底通信装备 [5] - 在偏远易灾地区规划建设一批直升机起降点,建立重大灾害社会力量无人机应急合作机制 [5]
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丨走好新时代中国特色应急管理之路——国新办发布会聚焦“十四五”时期应急管理改革发展成就
新华网· 2025-09-25 06:55
事前预防 - 电动自行车火灾事故伤亡人数比整治前下降86% [3] - 中央应急抢险救灾物资储备较"十三五"末增长39.6%,基本实现省市县应急物资储备库全覆盖 [3] - 全国7600余家危化品企业、3300余处煤矿、3800余家工贸企业、1200余家烟花爆竹生产企业实现在线监测 [3] - 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累计排查重大隐患116万多项,整改率达98.4%,企业自查占比从37.1%提高到52.5% [4] 应急处置 - 建成国家应急指挥总部,与省、市、县三级应急指挥部保持24小时音视频联通 [5] - "十四五"时期累计启动国家救灾应急响应85次 [6] - 各级启动地震应急响应1000余次 [6] - 强力推进矿山安全由事后救援向全程管控转变 [6] 队伍能力 - "十四五"期间截至8月底,消防救援队伍接处警量达1027万起 [8] - 全国新建城市消防站3538个,总数达1.15万个,较"十三五"同期增长44% [8] - 新建政府专职消防队6692个,新招录政府专职消防员11.4万人,总人数达25.5万人 [8] - 新增消防车辆2.3万辆,防护装备439万件套,灭火救援器材202万件套 [8] - 国家综合性消防救援队伍规模增至近22万人,基本建成6个国家区域应急救援中心 [8] 支撑保障 - 建成全球最大规模地震预警系统,秒级预警覆盖重点危险地区90%以上,发布4级以上地震预警359次 [9] - 建立中央救灾资金快速预拨机制和物资联动调拨机制 [9] - 将安全生产的强制性标准占比提升到90% [9]
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 | 走好新时代中国特色应急管理之路——国新办发布会聚焦“十四五”时期应急管理改革发展成就
新华社· 2025-09-25 00:08
事前预防 - 电动自行车火灾事故伤亡人数比整治前下降86% [2] - 中央应急抢险救灾物资储备较"十三五"末增长39.6% [2] - 在线监测覆盖7600余家危化品企业、3300余处煤矿、3800余家工贸企业、1200余家烟花爆竹生产企业 [2] - 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排查重大隐患116万多项,整改率达98.4% [3] - 企业自查重大隐患占比从37.1%提高到52.5% [3] 应急处置 - 建成国家应急指挥总部,与省、市、县三级应急指挥部保持24小时联通 [4] - "十四五"时期累计启动国家救灾应急响应85次 [4] - 各级启动地震应急响应1000余次 [5] - 深入开展自救器专项整治行动和应急演练以提升应急处置能力 [5] 队伍能力 - 消防救援队伍"十四五"期间截至8月底接处警量达1027万起 [6] - 全国新建城市消防站3538个,总数达1.15万个,较"十三五"增长44% [6] - 新建政府专职消防队6692个,新招录政府专职消防员11.4万人,总人数达25.5万人 [6] - 新增消防车辆2.3万辆,防护装备439万件套,灭火救援器材202万件套 [6] - 国家综合性消防救援队伍规模增至近22万人 [7] - 基本建成6个国家区域应急救援中心 [7] 支撑保障 - 建成全球最大规模地震预警系统,秒级预警覆盖重点危险地区90%以上 [8] - 预警系统发布4级以上地震预警359次 [8] - 建立中央救灾资金快速预拨机制和物资联动调拨机制 [8] - 安全生产强制性标准占比提升至90%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