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和科技融合
搜索文档
吴桂英调研马栏山视频文创产业园:奋力答好文化和科技融合命题
长沙晚报· 2025-09-18 10:49
9月17日,省委常委、市委书记吴桂英在马栏山视频文创产业园调研,强调要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湖南 工作的重要讲话和指示批示精神,牢记殷殷嘱托,勇担使命重任,在科技创新突破、应用场景拓展、产业生态构 建等方面持续用力,推动文化和科技深度融合发展取得新的更大成效。 湖南拾意文化科技有限公司调研现场。 在马栏山"马驹计划"创业孵化基地,吴桂英调研项目入驻、经营发展、支持保障情况,并走访湖南拾意文化 科技有限公司。这家创新型企业参与了湖南卫视、芒果TV、腾讯、爱奇艺、红果短剧等一线平台的精品项目,研 发的"影视创作后期前置"系统,实现"开拍即开剪",大幅压缩后期制作时间。吴桂英希望企业秉持创新精神,坚 持特色化发展路径,打造有竞争力的产品与服务,推动新型文化业态蓬勃发展。要始终把牢价值导向,严守意识 形态安全底线。各方要积极创造有利条件,让更多科技创新与应用场景实现"双向奔赴"。 市领导邹特、杨长江、彭涛参加。 9月17日,省委常委、市委书记吴桂英在马栏山视频文创产业园调研,来到华为长沙研究所。 马栏山视频文创产业园作为湖南音视频产业发展的核心引擎,集聚了众多知名企业。来到华为长沙研究所, 吴桂英了解华为公司在湘在 ...
2025北京文化论坛举办首场专业沙龙 聚焦AI重塑内容生产
环球网· 2025-09-15 13:21
行业活动与政策背景 - 北京文化论坛举办"文化智造:AI重塑数字内容生产"专业沙龙 聚焦AI驱动内容生产变革与创意转化议题 [1][3] - 北京市海淀区成为全国首个大模型备案总量突破105款的地市级区域 形成"百模规模"的人工智能产业集聚区 [3] - 论坛以"文化和科技融合发展"为年度主题 包含主论坛 6场平行论坛及20余场专业沙龙活动 [3] 技术发展与应用案例 - 可灵AI视频生成大模型累计完成超30次迭代 全球用户规模达4500万 生成超2亿视频及4亿图片 [7] - AI技术显著降低创作门槛并提升制作效率 已深度应用于影视制作 广告创意 电商营销及文旅体验领域 [7] - 音乐大模型推动创意平权 使更多人能随时随地创作音乐作品 [8] 产业变革与协同模式 - AI重塑内容生产流程 实现人类创意放大与效率革命 但人类在情感注入与审美把控方面不可替代 [5] - 形成"人机协同"新创作范式 机器模拟人类思考重构内容生产逻辑 带来产业效率提升与创新突破 [5][7] - AI提升内容交互性与个性化 为科技文旅等领域提供强助力 [8] 国际合作与投资动态 - 中国-金砖国家人工智能发展与合作中心在巴西快手设立首个海外成果转化中心 推动AI技术在"一带一路"国家应用 [7] - 新技术浪潮激发更多AI领域早期创业团队 华人团队在海内外快速涌现 [8] - 行业达成共识:AI非人类替代者 文化创造领域机遇大于挑战 保持人类特色是应对人机协同时代的关键 [8]
聚焦AI重塑数字内容生产,北京文化论坛平行论坛专业沙龙举行
新京报· 2025-09-13 19:25
论坛活动与规模 - 2025北京文化论坛平行论坛首场专业沙龙于9月13日在海淀三山五园文化艺术中心举行 聚焦"文化智造:AI重塑数字内容生产"议题 [1] - 论坛设置主论坛 6场平行论坛 20余场专业沙龙及常态化活动 以"传承·创新·互鉴"为永久主题 "文化和科技融合发展"为年度主题 [2] 行业技术发展成果 - 海淀区备案大模型总数达105款 成为全国首个实现"百模规模"的地市级区域 [1] - 区域孕育豆包 文心一言 ChatGLM等通用头部大模型 孵化全球首个通用智能体"通通"及全球首个原生多模态世界模型 [1] 文化与科技融合实践 - 沙龙配套展示2025亚洲数字艺术展 呈现6国18位艺术家的近30件多元形态数字艺术作品 [1] - 海淀区率先建立全国首个大模型生态服务站 现场展示"AI赋能智慧海淀'百模绽放'新画卷"作为论坛献礼 [1]
成都彭州市携手行业龙头共建数字科技文创园 打造成都文旅融合新地标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13 14:59
合作签约与项目核心 - 成都彭州市与中关村中恒文化科技创新服务联盟、四川文化艺术学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共建成都文化艺术科技城数字科技文创园 [1] - 合作旨在贯彻文化和科技融合精神,落实省市发展数字文创产业战略部署 [1] - 项目以占地约1400亩的成都文化艺术科技城(四川文化艺术学院成都校区)为核心载体 [1][2] 项目规划与功能定位 - 校区项目聚力打造集大学校园、文化艺术科技新城、国家4A级景区三大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文旅融合项目 [2] - 项目占地约1400亩 [2] 合作维度与具体举措 - 三方将聚焦赛事活动举办、城市名片塑造、文创产业升级及专业人才培养等多维度深化合作 [2] - 以AIGC数字创意大赛等赛事为引擎,挖掘并打造“天府药市”“天彭牡丹”等彭州特色文化IP [2] - 推动校区、园区、景区三区融合,共建天府微短剧拍摄基地,构建完整数字文创产业生态体系 [2] - 通过共建“文化科技产业学院”和“数字文创中心”,实施专项人才计划,为产业提供人才保障 [2] 发展背景与战略目标 - 彭州市已成功打造百里一·龙兴集、蔬香理想村、丹景山1961文创园等沉浸式文旅场景 [3] - 推动白鹿音乐旅游景区入选国家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龙门山旅游度假区加入国际山地旅游联盟 [3] - 合作期望通过强强联合,助力彭州加快建设成为都市新消费旅居目的地,为“公园城市·幸福成都”品牌注入动能 [3]
吴桂英调研深化文化体制机制改革工作
长沙晚报· 2025-08-22 11:13
文化体制机制改革政策导向 - 强调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及对湖南工作指示 以改革创新破解发展瓶颈激发动力活力[1] - 要求答好文化和科技 文化和旅游两道融合命题 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1] 公共文化设施建设进展 - 长沙市工人文化宫原址新建项目已进入装修施工扫尾阶段 计划年内完工交付[3] - 要求坚持社会效益首位原则 优化公共文化设施布局 加强资源统筹对接[3] - 要求加快重点项目规划建设 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效能 丰富服务供给[3] 新时代文明实践建设 - 调研雨花区东塘街道政院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 要求深化拓展文明实践中心建设[5][6] - 强调以百姓视角和语言推动党的创新理论传播 盘活阵地资源创新实践场景[6] - 要求推进文明培育 文明实践 文明创建走深走实[6] 文物考古与保护工作 - 在长沙市文物考古研究所调研考古发掘和保护修复工作 鼓励文物保护传承研究[6] - 要求建强专业人才队伍 推进文化和科技深度融合 提高文物数字化采集水平[6] 文化场馆运营与艺术发展 - 在长沙美术馆调研展陈情况 要求发挥特色优势突出时代主题创新办展模式[8][9] - 强调提升运营管理和服务水平 增强群众参与感和体验度[9] - 在笑嘛脱口秀剧场调研演出管理 鼓励坚持正确创作导向传递向上向善力量[9] - 要求推进演艺新空间规范化建设 使小剧场成为文化新地标和消费新引擎[9]
“中国V谷”马栏山的守与创
证券日报· 2025-08-18 00:43
园区概况 - 马栏山视频文创产业园从城中村转型为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 集聚4000余家文化科技企业和6 4万名音视频产业人才 [1] - 园区累计实现规上企业营收超3600亿元 税收超200亿元 2024年规上企业营收673 41亿元(同比+5 32%) 税收31 4亿元(同比+10 91%) [1][7] - 园区亮相2025大阪世博会 展示"中国V谷"在文化科技产业深度合作与高质量发展的新路径 [1] 技术基建 - 2020年启动"云网算"工程 2023年建成视频超算平台使3D渲染效率提升300% 2024年四大能力平台日均处理数据量达3PB(相当于日渲染150万部高清电影) [2][4] - 多云调度平台接入湖大超算和中南智算中心专线 网络平台实现2×100G覆盖 数据平台牵引3000万元音视频数据交易 [4][5] - 万兴"天幕"大模型实现文生视频功能 传统需1天的视频制作缩短至2分钟 [3] 产业应用 - 中国V链平台完成624部剧片预审 500部剧本交易 110部剧片撮合 监测2万条侵权线索 构建"创作-发布-交易-保护"闭环 [3] - 芒果数智"山海"App完成1 2万件文物数字化(相当于传统10年工作量) 自研算法使3D采集效率提升10倍 [6] - 天舟文化"AI+教育"产品推动上半年净利同比增136% 芒果未来艺术中心运用激光雷达/流体模拟等技术打造沉浸式文旅体验 [6] 产业集群 - 形成"文化+科技+X"特色产业集群 集聚202家规上企业/166家高新技术企业/28家专精特新企业 [7] - 芒果超媒自主研发"芒果大模型"通过中央网信办备案 带动产业链上下游企业聚集 [5][7] - 设立总规模20亿元创业基金和5亿元引导基金 撬动118亿元社会资本 吸引20家重点企业落地 [8][9] 人才生态 - 出台"马栏山人才十条"政策 建设4000㎡创业孵化基地和1766套人才公寓 配套文创中小学 [9] - "马驹计划"专项资金孵化46个项目 配套1亿元基金 天择教育9年培养2000名复合型传媒人才 [10] - 达晨创投带动6家企业落户 引入2亿元投资覆盖AI/信息技术/文化产业等领域 [9]
最美新时代革命军人风采丨三尺讲台“播火者”——记“最美新时代革命军人”傅婉娟
新华社· 2025-07-30 23:02
"青年学员向着成为德才兼备的高素质专业化新型军事人才奋斗,离不开军队院校思政教育引领。"国防 科技大学军政基础教育学院教授傅婉娟,将最后一堂思政课讲堂搬到了这里。 八一前夕,国防科技大学校园。一批毕业学员在陈赓雕像前列队告别,奔赴大江南北的座座军营。 三尺讲台,三十年坚守。在深耕思想政治教育一线的傅婉娟眼中,授课解惑的责任比天大:"一个老师 给学生一滴水,自己要有一桶水。而在信息时代,学生面对的是一片汪洋大海,老师就要帮助他们分流 归类、去伪提纯、精准滴灌。" 在学员眼中,傅婉娟如同"播火者",她用科学理论之火点亮学员心中的理想之灯,用独特的授课方式为 学员开启智慧和思考之门,让学员感知真理魅力、品味真理之味。 学员聂志伟在遇到困惑时向傅婉娟请教,却没有得到直接答案,而是拿到了傅婉娟推荐的一些理论文 章、参考文献和她列出的几个思考点。 "自己寻路得出的答案,他们会更笃定。"傅婉娟觉得,"e时代"的学员,不再将老师视为不可撼动的权 威,更喜欢自己去探究、去验证。老师要用科学理论的立场、观点、方法,帮助学员认识和把握规律, 形成科学的认知。 "历经思考和探求,才能更觉真理味道之'甜'。"聂志伟说。 夏日的深夜,一 ...
建设文化强国的壮美实践——浙江20年持续推进文化建设“八项工程”纪事
新华社· 2025-07-29 22:19
文化建设工程成果 - 2005年浙江省委提出文化建设"八项工程" 包括文明素质工程 文化精品工程 文化研究工程 文化保护工程 文化产业促进工程 文化阵地工程 文化传播工程 文化人才工程 [3] - 文化研究工程累计立项2000余项 吸引国内外万余名专家学者参与 投入财政资金2亿多元 预计形成学术专著约6000部 [7] - 建成文化遗产保护网络 包括3处世界文化遗产 5个国家考古遗址公园 281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0座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701处中国传统村落 449家备案博物馆 926家乡村博物馆 [9] 文化产业发展 - 文化及相关产业年增加值从442亿元增长至6150亿元 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从3%提升至7%以上 [11] - 全省影视制作机构达5000余家 横店影视城投资30亿元建设29个高科技摄影棚 可节约剧组一半制作成本 [11][23] - 形成中国国际网络文学周 中国国际动漫节 浙江青年电影周等具有国内外影响力的文化展示交流平台 [25] 公共文化服务 - 构建五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包括102座文化馆 102座公共图书馆 1367座乡镇综合文化站 1.86万家农村文化礼堂 [9] - 全省建成近1.4万个"15分钟品质文化生活圈" 城乡居民步行不超过15分钟即可享受文化服务 [14] - 2024年起实施文化特派员制度 省 市 县三级1500多名文化特派员深入基层开展文化服务 [22] 文化创新与数字化 - 良渚古城遗址推出VR大空间项目 建设良渚色彩体系基因库和纹样体系基因库在内的"良渚MEI"生活美学联盟 [23] - 实施浙江文化数字工程 发挥国家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引领作用 打造文化和科技融合高能级平台 [23] - "中国历代绘画大系"工程收录1.2万余件绘画藏品 出版60卷226册 成为"科技+人文"融合典范 [6][7] 文化精品与人才 - 浙江文艺界2003年以来获国家级权威奖项500余项 涌现大批国家级文艺人才 [11] - 青春越剧《我的大观园》完成全国十城巡演 观众达7.2万人次 [11] - 油画《启航——中共一大会议》成为新时代主旋律美术创作名篇 新作《互鉴——举办"良渚论坛"》延续艺术创新 [26]
湖南积极探索“文化+科技”深度融合 这个“加法” 何以产生“乘法”效应(文化中国行)
人民日报· 2025-07-22 06:10
文化与科技融合新业态 - 数字文博平台山海APP上线10个月完成3万件文物数字化采集并拥有3000万用户 [1] - 音乐节目《歌手2025》采用虚拟座席与实时反馈技术实现AR云入场体验 [1] - 芒果数智算法使文物采集效率提升且成本下降80% [2] - 京东方艺云类纸显示屏实现艺术还原与智能交互 去年数字文博合作营收超15亿元 [2] 虚拟制片技术突破 - 创壹科技虚拟制片短剧《柒两人生》播放量超5亿次 拍摄周期仅14天 [2] - XR虚拟影棚技术替代传统实景搭建 实现数字场景快速切换 [2] - 第二代时空凝结系统技术应用于体育转播和大型晚会等新场景 [6] 音视频产业规模增长 - 2024年湖南省音视频产业集群规上企业营收达2827.6亿元 同比增长9.7% [3] - 马栏山园区聚集5家上市公司、202家规上企业及166家高新技术企业 [6] - 带动4000余家文化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协同发展 [6] 数字文保技术应用 - 采用光度立体采集与AI数字修复技术以0.01毫米精度还原浯溪摩崖石刻 [4] - 建成摩崖石刻专题数字体验馆实现4K级文物展示 [4] - 传统花鼓戏《新刘海砍樵》通过沉浸式舞台改造获得市场认可 [4] 技术基础设施升级 - 马栏山音视频实验室实现5分钟中文短剧1分钟内英语翻译 [6] - 云网算新设施支持超高速传输与5G云送审模式 [7] - 本地拍摄异地协同制作成为行业常态 [7] 产业支持体系构建 - 设立总规模3000亿元金芙蓉基金专设文化科技融合子基金 [7] - 引入专业仲裁院与知识产权审判庭强化制度保障 [7] - 建立部省联动机制与专班推进机制支持产业发展 [6][7]
中央城市工作会议后,文化科技融合如何助推城市更新?
36氪· 2025-07-17 08:49
城市更新双引擎 - 文化与科技融合成为城市更新的核心驱动力 当前中国城镇化率超过65% 城市发展进入存量提质阶段 中央城市工作会议明确从大规模增量建设转向存量提质增效 [1][2] - 国际案例显示文化科技融合是城市竞争新焦点 伦敦南岸艺术区通过数字艺术改造工业区 新加坡智慧国提升城市效率 [2] 空间载体创新 - 工业遗产活化利用三维激光扫描 虚拟现实等技术 北京首钢园将高炉筒仓改造为科幻主题乐园 数字艺术展览 实现工业遗址保护与现代体验双赢 [3] - 历史街区微改造结合物联网大数据 广州永庆坊打造智慧街区管理平台 保留岭南文化同时引入现代创意业态 [5][6] - 公共空间升级案例 上海徐汇滨江引入西岸传媒港等数字产业 工业锈带转型为文化商业科技综合体 [9] 新兴业态培育 - 数字内容产业跨越式发展 虚拟制作 AI特效降低影视成本 北京798艺术区聚集数字艺术设计企业 带动周边商业升级 [11] - 创意设计产业连接文化与科技 深圳华侨城创意文化园举办设计周 上海虹口区建设北外滩设计产业集群 促进经济转型与空间审美提升 [13] - 文旅融合产业兴起智慧旅游 数字景区 广州永庆坊结合骑楼与数字艺术 成都夜游锦江项目融合灯光秀AR技术再现蜀文化 [15] 数字治理升级 - 智慧城市治理应用CIM平台 苏州姑苏区构建14.2平方公里数字孪生古城 实现建筑古树数字化管理 [17] - 公共服务创新案例 深圳图书馆之城平台实现全市资源共享 老旧社区改造引入人脸识别门禁 智能垃圾分类设备 [20] - 社会参与机制优化 线上公众平台通过VR展示规划方案 区块链技术记录资金使用增强透明度 [22][23] 未来发展趋势 - 从单点更新转向全域更新 从硬件更新转向软硬协同 政府主导转向多元共治 功能需求转向体验价值 [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