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数字内容产业
icon
搜索文档
环球墨非上涨7.42%,报2.46美元/股,总市值7188.06万美元
金融界· 2025-08-14 01:24
公司股价表现 - 8月14日盘中上涨7 42%至2 46美元/股 [1] - 当日成交额4 27万美元 [1] - 总市值达7188 06万美元 [1] 财务数据 - 截至2024年09月30日收入总额4136 1万美元 同比增长53 82% [1] - 同期归母净利润1213 74万美元 同比增长85 25% [1] 业务模式与技术 - 主营业务为生成式AI驱动的虚拟内容生产与数字资产开发 [1] - 核心技术平台"Mofy Lab"整合交互式3D与AI技术 [1] - 可创建角色/物体/场景等物理世界物体的高清虚拟版本 [1] 行业应用与市场地位 - 数字资产应用于影视/ARVR/动画/广告/游戏等领域 [1] - 中国领先的数字资产银行之一 [1] - 拥有超过10万份高精度3D数字资产库 [1]
中央城市工作会议后,文化科技融合如何助推城市更新?
36氪· 2025-07-17 08:49
城市更新双引擎 - 文化与科技融合成为城市更新的核心驱动力 当前中国城镇化率超过65% 城市发展进入存量提质阶段 中央城市工作会议明确从大规模增量建设转向存量提质增效 [1][2] - 国际案例显示文化科技融合是城市竞争新焦点 伦敦南岸艺术区通过数字艺术改造工业区 新加坡智慧国提升城市效率 [2] 空间载体创新 - 工业遗产活化利用三维激光扫描 虚拟现实等技术 北京首钢园将高炉筒仓改造为科幻主题乐园 数字艺术展览 实现工业遗址保护与现代体验双赢 [3] - 历史街区微改造结合物联网大数据 广州永庆坊打造智慧街区管理平台 保留岭南文化同时引入现代创意业态 [5][6] - 公共空间升级案例 上海徐汇滨江引入西岸传媒港等数字产业 工业锈带转型为文化商业科技综合体 [9] 新兴业态培育 - 数字内容产业跨越式发展 虚拟制作 AI特效降低影视成本 北京798艺术区聚集数字艺术设计企业 带动周边商业升级 [11] - 创意设计产业连接文化与科技 深圳华侨城创意文化园举办设计周 上海虹口区建设北外滩设计产业集群 促进经济转型与空间审美提升 [13] - 文旅融合产业兴起智慧旅游 数字景区 广州永庆坊结合骑楼与数字艺术 成都夜游锦江项目融合灯光秀AR技术再现蜀文化 [15] 数字治理升级 - 智慧城市治理应用CIM平台 苏州姑苏区构建14.2平方公里数字孪生古城 实现建筑古树数字化管理 [17] - 公共服务创新案例 深圳图书馆之城平台实现全市资源共享 老旧社区改造引入人脸识别门禁 智能垃圾分类设备 [20] - 社会参与机制优化 线上公众平台通过VR展示规划方案 区块链技术记录资金使用增强透明度 [22][23] 未来发展趋势 - 从单点更新转向全域更新 从硬件更新转向软硬协同 政府主导转向多元共治 功能需求转向体验价值 [24]
城市24小时 | 不甘“赶晚集”,浙江“出手”了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7-07 22:24
浙江省城市篮球联赛("浙BA") - 2025浙江省城市篮球联赛("浙BA")是浙江全省规模最大的群众篮球赛事,比赛时间从2025年7月持续到次年2月,覆盖全省11个地级市、90个县(市、区)[1] - 赛事分为两个阶段:7月为"百县大战"预选赛,决出11支县级冠军球队;8月至次年2月为城市争霸赛,11支县级冠军和11支市级联队共22支队伍混编比赛[1] - 参赛运动员必须是非专业草根选手,禁止职业篮球联赛运动员报名[2] - 浙江省文广旅厅提出"体育+文旅"联动,将赛事打造成全民"狂欢节"和全域"嘉年华"[2] - 温州市委强调通过赛事推动"体文旅商"融合发展,带动消费、产业和城市活力[3] - 金华市计划推出观赛优惠套餐,发展票根经济,将赛事流量转化为经济增量[5] 体育赛事经济效应 - 江苏省"苏超"赛事带动省内景区预订量同比激增305%,衍生品销售额突破千万元[1] - 1—5月江苏省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19883.9亿元,同比增长5.6%,规模与净增额全国首位[1] - 1—5月浙江省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55万亿元,同比增长5.3%,增速为今年新高[5] 地方产业发展政策 - 上海推动数字内容产业集聚发展,支持建设数字内容产业集聚区,涵盖数字游戏、影视、音乐等领域[6] - 天津计划到2027年科创基金规模突破2000亿元,完善科技金融支撑体系[7] - 辽宁出台电影产业扶持政策,最高补贴1000万元,对省外剧组给予20%拍摄费用补助[8] - 安徽推进县域特色产业集群发展,计划到2027年组建30个县域特色产业创新研究院[9] - 江苏禁止县级以下开发政务服务APP,推动应用向"苏服办"整合[10] 经济数据 - 2025年上半年香港股市IPO集资额超1070亿港元,较去年全年增22%,暂列全球第一[11] - 港股上半年完成42宗IPO,恒生指数累计上升20%,超过4000点[11] - 北京全球数字经济标杆城市指数排名全球第二,在数据要素配置力、数字产业引领力等方面表现优异[12]
AI时代的数字版权治理
经济观察报· 2025-05-28 19:55
数字内容产业发展现状 - 数字内容产业涵盖数字游戏、数字影视、数字音乐、数字教育、数字出版等多个领域,并衍生出新媒体、新业态、新模式 [4] - 中国网络文学已发展成全球规模最大的在线阅读市场之一,流媒体订阅模式成为视频、音乐等领域的主流商业模式 [4] - 2019-2024年中国数字内容产业投融资事件超1400起,规模超2200亿元 [5] - AI技术重构内容创作、分发与消费全链条,非专业人员借助AI工具可实现专业级创作 [4] 数字内容产业版权问题 - AI大模型语料训练版权归属界定困难,生成内容同质化严重并引发原创者抵制 [6] - 侵权行为隐蔽化,包括短视频二次创作、盗版手办、游戏"私服"、网络文学"洗稿"等 [6] - 法律保障体系不完善,侵权认定过于死板且维权成本高 [7] - 行业自律与公众意识不足,平台为追求流量对侵权行为监管不力 [8] 国际数字版权建设经验 - 美国通过《数字千年版权法案》,欧盟通过《数字单一市场版权指令》强化法律保障 [10] - 美国众议院通过《删除法案》,首次针对生成式AI滥用行为专门立法 [11] - 数字水印与加密技术深度应用,防止数字内容非法传播 [11] - 欧盟设立版权保护中心,美国唱片业协会推动行业自律与正版渠道推广 [12] 中国数字版权建设进展 - 构建全链条治理体系,将视频、文学、音乐等平台纳入版权重点监管范围 [13] - 《人工智能生成合成内容标识办法》将于2025年9月施行,规范AI生成内容标识 [13] - 中国版权保护中心联合华为云、蚂蚁链等企业建设数字版权链(DCI体系3.0) [13] - 腾讯内容开放平台支持"区块链存证+AI"查重,百度接入国家级版权交易保护联盟链 [13] 数字版权建设未来方向 - 提高侵权成本,引入惩罚性赔偿制度并加强执行力度 [15] - 完善平台责任机制,建立严格"通知-删除"机制并加强AI侵权内容筛查 [16] - 推广区块链技术建立版权登记体系,加强AI审查能力提升内容识别精度 [16] - 提高公众版权意识,推动全民尊重版权 [17]
AI时代的数字版权治理
经济观察报· 2025-05-24 15:04
数字内容产业现状 - 中国数字内容产业2019-2024年投融资事件超1400起,规模超2200亿元 [4] - 网络文学已发展成全球规模最大的在线阅读市场之一,流媒体订阅模式成为视频、音乐等领域主流商业模式 [3] - AI技术使创作门槛平民化,非专业人员借助AI工具可实现专业级创作 [3] 版权问题主要表现 - AI大模型语料训练版权归属不明晰,生成内容存在同质化倾向 [5] - 侵权行为隐蔽化,包括短视频二次创作、盗版手办、游戏"私服"、网络文学"洗稿"等 [5] - 法律保障体系不完善,侵权认定过于死板,维权成本高 [6] - 行业自律与公众意识不足,平台对侵权行为监管不力 [7] 国际数字版权建设经验 - 美国通过《数字千年版权法案》,欧盟通过《数字单一市场版权指令》明确保护范围和标准 [8] - 美国众议院通过《删除法案》,首次针对生成式AI滥用行为专门立法 [8] - 数字水印与加密技术广泛应用于内容保护,如音乐产业防止非法下载 [9] - 设立版权保护中心提供一站式服务,如欧盟版权保护中心 [9] - 行业自律组织制定规范,如美国唱片业协会推动数字音乐市场健康发展 [10] 国内数字版权建设举措 - 构建全链条治理体系,将大中型内容平台纳入版权重点监管范围 [11] - 《人工智能生成合成内容标识办法》将于2025年9月施行,规范AI生成内容标识 [11] - 中国版权保护中心联合华为云、蚂蚁链等建设数字版权链(DCI体系3.0) [11] - 百度接入国家级版权交易保护联盟链,腾讯支持"区块链存证+AI"查重 [11] 数字版权建设建议 - 提高侵权成本,加大法律惩罚力度,如引入惩罚性赔偿制度 [12] - 完善平台责任机制,建立严格"通知-删除"机制,加强内容审核 [13] - 推动技术创新,推广区块链版权登记和AI内容识别技术 [13] - 提高公众版权意识,推动全民尊重版权 [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