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视听产业
icon
搜索文档
高校专业齐上新 开山弟子忙进阶
北京青年报· 2025-11-06 06:49
"我们这个专业将开辟全新的交通方式,还能创造意想不到的就业机会,绝对称得上挑战与机遇并 存!"新学期刚过两个月,北京邮电大学低空技术与工程专业大一新生吴芊漪,已经能够清晰地说出自 己专业的"未来图景"。事实上,今年新入学的在京高校新生中,与吴芊漪一样"尝鲜"新专业的并不在少 数:北京科技大学的碳中和科学与工程专业、北京化工大学的新能源材料与器件专业、中国传媒大学的 智能视听工程专业…… 这一切变化的缘起是全国高校本科专业的"大洗牌"。今年新学期开学前夕,中央教育工作领导小组 印发《高等教育学科专业设置调整优化行动方案(2025—2027年)》,系统部署学科专业设置调整优化 工作,明确提出要实施急需学科专业超常布局行动。统计显示,两年来全国高校撤销、停招本科专业点 6638个,新增3715个本科专业点。 大批本科专业"下架",是因为无法与市场经济发展相匹配。那么,高校专业"上新"的依据又是什么 呢?记者采访十几所在京高校发现,它们在最新一轮学科专业优化布局中嗅觉敏锐、行动迅速,多个新 开设专业主要朝着三大方向发力:对标国家战略、助推新兴产业、服务区域布局。而众多新专业的"开 山弟子"们,在专家导师的悉心指导下, ...
全国首个视听数据可信空间启动,打造视听产业数智化新基建
新京报· 2025-10-30 17:52
北京视听数据可信空间依托AIGC视听产业创新中心,以安全可信的物理与数据空间为根基,结合北京 市官方认可的人工智能数据沙盒机制,为视听企业、科技企业及科研院所等提供包容审慎的"数据+算 法+算力+合规"一体化服务。 新京报讯(记者吴婷婷)10月29日,中国视听数据资产化主题研讨举行,全国首个视听数据可信空间正式 启动,这是全国首个聚焦大视听产业的可信数据空间,标志着我国视听产业在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方面 迈出关键一步。 目前,朝阳区已建成AIGC视听产业创新中心,视听数据可信空间的建设运营,将进一步推动AIGC与视 听产业的互相促进式发展,破解"数据不出域"条件下的价值流通难题。 不同于其他行业的数据资产以结构化数据为主,视听行业积累的大量数据资产具有独特的内容属性和文 化价值,其资产化和价值活化不仅能够促进视听行业自身的价值跃升,还将赋能AIGC行业的发展。 ...
加快视听产业发展 打造文化和科技融合标杆园区
长沙晚报· 2025-10-16 10:52
会议基本情况 - 10月14日在长沙召开马栏山视频文创产业园部省共建·头部视听企业座谈会 [1] - 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及省市相关领导出席会议 [1] - 芒果TV、阿里云、爱奇艺、点众科技、微梦创科、哔哩哔哩、抖音、虎鲸文娱等14家头部视听企业代表参会并发言 [1] 政策与战略方向 - 推进文化和科技融合是国家重大战略 [1] - 湖南贯彻落实习近平文化思想及考察湖南重要讲话指示批示精神 [1] - 部省共建马栏山视频文创产业园已取得显著成效 [1] 行业发展优势与支持 - 湖南发展视听产业具备文化资源丰富、产业基础扎实、技术支撑有力、产业业态健全的突出优势 [1] - 政策支持将做到精准滴灌、资金支持提供“真金白银”、服务保障做到贴心暖心 [1] - 目标是共同将马栏山视频文创产业园打造成为全国文化和科技融合的标杆园区 [1] 企业合作与展望 - 参会企业表示将深化交流合作,推动园区视听产业实现更大突破 [1] - 合作旨在实现互利共赢,为推动文化和科技深度融合贡献力量 [1]
20余场专业沙龙探讨文化领域热点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5-09-25 08:53
活动概况 - 2025北京文化论坛于9月19日至24日举办20余场专业沙龙 覆盖六大平行论坛主题[2] - 沙龙聚焦数字化赋能文化遗产 科技激发文化原创力 视听产业融合破圈等前沿话题[2] - 活动地点涵盖城市文化地标 文博场馆及热门市民文化打卡地[3] 技术应用与产业融合 - 专业沙龙探讨大模型助力主流媒体系统性变革等技术创新议题[2] - 印刷术演变及当代文化应用通过沉浸式体验展示[2] - 活动选址包括阿里巴巴北京朝阳科技园等文化产业园区代表[3] 文化空间与传播 - 沙龙选址覆盖首都博物馆 故宫大高玄殿数字馆等文博场馆[3] - 市民文化中心如美后肆时 天桥印象博物馆等热门打卡地参与活动[3] - 活动关注非物质文化遗产国际化传播及文化遗产价值阐释[2]
李乃文说很喜欢看弹幕李乃文说有时会亲自下场写弹幕
北京青年报· 2025-09-24 12:55
行业趋势 - 演员李乃文在2025北京文化论坛上表示通过参演作品《归队》的播出体验改变了其对弹幕功能的认知从不喜欢转变为很喜欢看[1] - 行业观察到年轻观众通过弹幕不仅进行娱乐性互动还表达对影视内容的深刻理解这为内容创作方提供了学习机会[1] - 演员亲自参与弹幕互动解释人物和剧情反映出影视行业与观众互动方式正在向实时化、沉浸式方向发展[1] 内容生态 - 弹幕功能从最初遮挡镜头的干扰元素演变为观众深度参与内容解读的重要工具[1] - 年轻观众群体通过弹幕平台展现出的内容理解能力超出行业预期成为创作方获取反馈的新渠道[1] - 专业演员下场参与弹幕互动标志着内容创作者与消费者之间的界限进一步模糊化[1]
四川参与多项特色活动
四川日报· 2025-09-24 06:25
论坛概况 - 2025北京文化论坛于9月23日开幕 年度主题为"文化和科技融合发展" 包括主论坛 6场平行论坛 20余场专业沙龙及常态化活动 [1] - 四川方面积极参与多项特色活动 推动地方文化展示与中外交流协作 [1] 视听产业融合 - "虚实无界:视听产业融合破圈"平行论坛由国家广播电视总局指导 北京市与四川省广播电视局 电影局联合承办 聚焦视听产业融合新趋势 [1] - 论坛通过演讲与圆桌对谈探索技术赋能下内容创新与业态升级突破路径 为行业发展提供新思路 [1] - 四川元素作品《哪吒之魔童闹海》和部分场景取景于四川的《浪浪山小妖怪》作为文化融合破圈重要例证被重点提及 [1] 微短剧创作成果 - 四川省委宣传部推荐作品《家里家外》入选"优秀微短剧创作扶持计划"成果 该剧全程采用四川方言 在成都实景拍摄 [1] - 作品播出后全网话题量与播放量均超亿级 [1] 人工智能与数字艺术应用 - 四川传媒学院与四川电影电视学院的优秀AIGC作品将在"AI进行时:生成式人工智能在影视创作上的创新应用"沙龙展播 [2] - 四川传媒学院数字媒体与创意设计学院院长将分享四川在影视人工智能领域的探索成果 [2] - 成都市美术馆副馆长将亮相"数字艺术与美术馆发展新趋势"沙龙 交流数字艺术与传统艺术机构深度融合经验 [2]
2025北京文化论坛“虚实无界:视听产业融合破圈”平行论坛举办
中国青年报· 2025-09-24 00:02
行业发展趋势 - 影游融合和动游融合被视为创新性强且产业潜力巨大的趋势 需持续创新应对挑战 [2] - AI技术正在重塑视听产业全链条 需同步建立规范体系以推动健康可持续发展 [3] - 全球影视合拍需寻找共同语言讲述故事 同时保留各自本土特质以实现市场共赢 [2] 国际合作与文化交流 - 视听媒体是促进中阿人民文化交流的重要渠道 平等理性文化对话是推动进步的重要动力 [2] - 国际合作需共同为电影电视和各类平台创作视听内容 探索跨文化叙事模式 [2] 创作与审美导向 - 泛流量时代影视创作需兼顾作品对话流量时代与创作者自我对话 [2] - 新大众文艺繁荣发展需结合人工智能创新应用构建网络视听生态 [3]
2025北京文化论坛举行平行论坛
新华社· 2025-09-23 21:58
2025北京文化论坛平行论坛活动 - 论坛于9月23日举行 包含6场平行专题讨论会[2] - 专题涵盖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 科技与文化原创力结合 视听产业融合 公共文化品质提升 网络文化创新及文明多样性交流[2] 数字化赋能文化遗产 - 数字化技术应用于文化遗产保护传承领域[2][9] - 论坛聚焦技术对文化资源保存与活化的支撑作用[2][9] 科技激发文化原创力 - 科技手段突破传统边界 促进文化内容原创性生产[2][9] - 强调技术对文化创作生态的革新价值[2][9] 视听产业融合破圈 - 行业探索虚实结合模式 推动视听内容跨界传播[2][4] - 产业通过技术融合实现受众圈层突破[2][4] 城市公共文化品质提升 - 新科技应用于城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2][8] - 技术手段提升文化设施服务效能与体验感[2][8] 网络文化创新发展 - 论坛探讨网络文化与技术双向赋能机制[2] - 聚焦互联网平台对文化生产与传播模式的创新影响[2] 文明多样性交流互鉴 - 强调跨文明对话与多样性文化价值的尊重[2][6] - 论坛构建国际合作与文化交流的对话平台[2][6]
虚实无界,融合破圈!2025北京文化论坛平行论坛探讨视听产业与技术融合发展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5-09-23 21:51
行业活动概述 - 2025北京文化论坛平行论坛以"虚实无界:视听产业融合破圈"为主题 聚焦视听产业与新技术深度融合 汇聚17个国家500余位行业领袖与专家学者 [1] - 论坛包含嘉宾演讲、创作交流和圆桌对话三大环节 现场启动中关村题材电视剧《流金》项目 并分享三部"北京大视听"重点作品创作心得 [1] 标杆案例表现 - 《黑神话:悟空》总销量超3000万份 总销售额突破100亿元 强势带动文旅效应与衍生产业链发展 [3] - 《哪吒之魔童闹海》2025年吸引3亿人次观影 位列全球动画电影票房榜首 周边销售额超3亿元 淘宝平台200万人购买相关产品 [3][4] - 两部作品被视为影游融合与动游融合经典案例 通过跨媒介叙事创新打造新质文化生产力 [3] 技术驱动变革 - AIGC技术革新推动视听产业颠覆性变化 小红书案例显示AI翻译功能实现全球用户母语交流 一周内上线双语字幕及图文功能 [6] - AI技术重塑视听产业全链条 快手借助AI提供七种叙事风格和背景生成 缩短制作周期并提升用户体验 [7] - 北京大学提出艺术家与AI形成双创主体解决方案 通过大数据生成反套路内容 应对同质化问题 [7] 国际合作拓展 - 阿拉伯广播联盟加入"一带一路"媒体集团 支持中阿青年电影人竞赛 转播中国抗战胜利80周年纪念活动 [8] - 中国与拉美国家建立全球影视合拍新范式 沙特将中文课程纳入初等教育 在北京设立阿拉伯世界外首间办事处 [10] - 沙特东桥投资基金与利亚德集团成立合资企业 旨在构建文化纽带支撑经济联系与文化交流 [10] 行业趋势洞察 - 网生代与游生代对青年亚文化想象力消费需求上升 需推动影游融合发展 人工智能加速媒介与产业融合 [12] - 创作需注重审美提纯与反抗陈规 趋异化审美成为流量变现重要根源 创作者需保持自觉与自省 [12]
北京文化论坛平行论坛“虚实无界:视听产业融合破圈”即将举办,推动全球视听文化交流合作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5-09-22 17:34
论坛概况 - 作为2025北京文化论坛重要组成部分 平行论坛将于9月23日在北京国际饭店会议中心紫金厅举行[1] - 平行论坛下设五场专业沙龙于9月19日至24日在北京多个文化地标举行[1] 论坛定位与目标 - 由国家广播电视总局指导 北京市广播电视局 北京市电影局联合多家单位承办[3] - 旨在打造贯通产学研 链接中外的视听产业高端对话平台 推动全球视听文化交流与产业合作[3] - 吸引全球17个国家和地区20余位国际嘉宾参会 包括阿拉伯广播联盟秘书长 沙特东桥投资基金CEO等国际代表[3] 核心议题方向 - 聚焦视听产业全球合作和跨界融合 中国视听产业转型升级与全球化发展[3] - 探讨微短剧健康发展与长短剧融合孵化 数智技术赋能影视产业发展[3] - 关注生成式AI的智能创作与技术应用 通过主旨演讲 对话交流 创作分享等活动推动影视文化创新发展[3] 内容创作与作品推介 - 集中推介"北京大视听"精品力作 包括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电视剧《归队》 北京题材电视剧《冬去春来》等[4] - 中关村题材电视剧《流金》将在论坛上举行启动仪式[4] - 邀请《生万物》《以法之名》《山花烂漫时》等多部爆款剧集幕后创作者分享实战经验[6] 技术应用与创新 - 视听科技专业沙龙探讨超高清 XR/VR AI等技术创新如何赋能文化传播[4] - 影视创作与人工智能应用沙龙聚焦生成式AI在剧本创作 虚拟制片 智能分发等环节的应用前景[5] - 百度副总裁李小婉将发布星河计划 推动AI+短剧创作精品化 规范化发展[5] 产业生态建设 - 网络视听节目专业创作沙龙探讨科技与创意结合打造优质内容[5] - 影视动画专业沙龙邀请国际动画协会 哔哩哔哩 央视动漫等机构探讨中国动画以东方美学突围全球市场[5] - 剧集精品创作沙龙汇聚播出平台及顶尖创作人才 探索剧集行业高质量发展路径[6] 国际合作与文化交流 - 阿拉伯广播联盟秘书长与沙特东桥投资基金CEO就"中阿视听共融发展"展开对话[3] - 阿根廷马塔布拉塔国际电影节主席分享全球影视合拍新范式[3] - 通过国内外演讲对话助力中国视听产业拓展国际合作空间 探索文化出海新路径[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