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废城市
搜索文档
“无废城市”的绿色发展之道
人民日报· 2025-09-26 11:01
文章核心观点 - “无废城市”建设是一种旨在持续推进固体废物源头减量和资源化再利用的理念,蕴含推动绿色发展的门道 [1] - 推动绿色发展需通过技术创新、场景创新、制度政策支撑以及加强协同来打通堵点,实现资源变资产 [1][2][3] - 各地需因地制宜建设“无废城市”,通过加大创新力度、用好制度政策、注重加强协同来培育壮大绿色生产力 [3] 具体实践案例与模式 - 中国资源循环集团有限公司在天津港保税区打造首批20个“资环驿站”,集资源循环、社区服务、微能网多功能于一体,畅通城市废弃物前端回收渠道 [1] - 山东烟台冰轮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将废气中的二氧化碳捕集率提升至97%以上,产出的高纯度二氧化碳可用于食品等领域,实现点废成金 [1] - 重庆贝思远新能源有限公司将废旧动力电池加工成符合标准的电池包,应用于通信基站、智能路灯等场景,实现物尽其用 [2] 制度政策与市场驱动 - 广东深圳制定再生资源回收网点建设指引,鼓励企业高标准建设分拣中心和回收中转站,推动资源循环利用从政府推动向市场驱动转变 [2] - 上海出台《上海市无废城市建设条例》,引导公众参与,生活垃圾分类达标率稳定在95%以上,回收利用率达43% [2] 系统协同与跨区域治理 - 建筑垃圾处理等领域需注重部门协同、区域协同、政策协同,避免因监管标准不一出现异地倾倒等问题 [3] - 坚持系统思维,从建设全域“无废城市”到跨区域共建共治,以提升“无废城市”建设水平 [3]
“无废城市”的绿色发展之道(人民时评)
人民日报· 2025-09-26 06:12
无废城市建设核心理念 - 无废城市是一种持续推进固体废物源头减量和资源化再利用的理念 旨在推动绿色发展[1] - 建设需因地制宜但需坚定不移推进直至达成既定目标[1][3] 技术创新推动资源循环 - 天津港保税区建成20个资环驿站 集资源循环+社区服务+微能网多功能于一体 畅通废弃物前端回收渠道[1] - 山东烟台冰轮环保科技将废气二氧化碳捕集率提升至97%以上 高纯度二氧化碳应用于食品等领域[1] - 重庆贝思远新能源通过健康测试和再制造工艺 将废旧动力电池加工成通信基站和智能路灯用电池包[2] 制度政策支撑体系 - 深圳制定再生资源回收网点建设指引 鼓励企业高标准建设分拣中心和回收中转站[2] - 上海出台无废城市建设条例后生活垃圾分类达标率稳定在95%以上 回收利用率达43%[2] 跨区域协同治理 - 建筑垃圾处理需避免因监管差异导致的异地倾倒问题[3] - 通过部门协同、区域协同和政策协同提升无废城市建设水平[3] 商业模式创新 - 以物尽其用为导向 通过技术和场景创新使闲置资源创造更大效益[2] - 资源循环利用正从政府推动向市场驱动转变[2]
数字赋能变废为宝,来运数智土方2年创收2.7亿的成功密码!
搜狐财经· 2025-09-25 22:28
商业模式与核心理念 - 将土石方从“建筑垃圾”重新定义为“再生资源”,通过数字化手段实现价值重构 [3] - 核心理念是通过大数据、人工智能、智能网联等技术优化重组分散的土石方资源 [3] - 模式符合国家“双碳”战略和“无废城市”建设要求,形成可持续的商业闭环 [5] 运营成果与经济效益 - 某地应用该模式2年时间,有效创收消纳费2.7亿元,同时节省市政消纳成本超2亿元 [1] - 2023年上半年完成区域扩容调运管理后,预计消纳年收入将超6亿元 [6] - 经济效益通过监管治理+经营模式实现资源变现,同时提升管理效率和社会效益 [5] 技术体系与产品矩阵 - 公司构建了完整的数智化支撑体系,拥有以院士为首的科研团队 [5] - 产品矩阵包括无人值守数智哨兵、运单宝、挖机宝、车联宝等智能终端设备 [5] - 系统实现土石方从产生、分类、运输、流向到计量等核心环节的全过程智能化管理 [5] 行业影响与发展前景 - 模式解决了传统模式下资源浪费问题,规范了整个渣土运输行业 [5] - 基于成功实践,模式正在多地成功落地,证明了可复制性和扩展性 [6] - 公司通过构建建筑垃圾行业互联网生态圈,有望孵化出数智产业互联网独角兽企业 [6]
高邮泰达绿色技术助力“无废城市”建设
中国环境报· 2025-09-25 10:37
项目基本情况 - 项目由天津泰达环保有限公司与高邮市国有资产投资运营有限公司共同出资成立的高邮泰达环保有限公司投资、建设和运营 [1] - 项目位于江苏省高邮市龙虬镇,占地120亩,一期工程总投资3.55亿元人民币 [1] - 项目配置两条350吨/日焚烧线和一台15MW汽轮发电机组,同步建设300吨/日垃圾渗滤液处理站和35亩飞灰填埋场 [1] - 公司现有员工66人,已获授权国家发明专利4项、实用新型专利30项,并设立扬州市级企业院士工作站 [1] 运营与技术指标 - 项目年处理生活垃圾约25.55万吨,年发电量约1亿千瓦时,年上网电量约0.87亿千瓦时 [1] - 运营相当于年节约标准煤约3.3万吨,年减少碳排放约4.5万吨 [1] - 采用"SNCR+旋转雾化半干法+干法+活性炭喷射+布袋除尘"组合烟气净化工艺,污染物排放指标优于国家标准,关键指标达到欧盟2000标准水平 [1][4] 技术突破与创新 - 公司核心技术为先进的复合烟气净化工艺,使二噁英、重金属等污染物排放浓度远低于欧盟标准 [4] - 技术应用已拓展至日处理700吨生活垃圾的焚烧发电、渗滤液处理与污泥协同处置领域 [4] - 在渗滤液处理方面采用"预处理+MBR+RO"工艺,实现渗滤液全量回用 [4] 商业模式与发展战略 - 公司构建"生活垃圾+一般工业固废+有机垃圾"协同处置模式,融入地方"无废城市"建设 [6] - 实现从"项目运营商"向"环境服务商"的战略升级,依托总部技术中心开发模块化渗滤液处理等先进技术 [8] - 公司连续两年荣获"北极星杯"运营管理标杆电厂奖与优秀雇主企业奖 [8] 行业定位与社会责任 - 公司获中国城市环境卫生协会评定为"国家AAA级生活垃圾焚烧厂" [2] - 作为江苏省垃圾分类科普教育基地,年均接待公众超3000人次,推动垃圾分类普及 [6] - 在"双碳"目标与"无废城市"建设驱动下,行业正从末端治理向全链条资源化转型 [2] 未来规划与展望 - 计划投资4973万元开展烟气提标改造,目标在2026年将氮氧化物排放浓度降至≤80mg/m³,二氧化硫浓度控制在30mg/Nm³以下,标准优于欧盟 [10] - 未来战略方向包括依托扬州都市圈建设,承接周边城市生活垃圾和一般工业固废处置项目 [11] - 公司致力于通过技术、模式与责任创新,实现生态环境效益、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协同提升 [11]
钛石膏“上路”,齐临高速变废为宝筑新途
齐鲁晚报· 2025-09-25 07:41
项目概况 - 齐临高速由山东高速集团投资建设,全长约57.1公里,连接齐河、茌平、临清等鲁西重镇 [1] - 项目是打通鲁西北与省会经济圈联系的重要交通通道 [1] - 项目积极响应国家"双碳"战略,践行绿色发展理念 [1] 技术创新与应用 - 项目大规模应用钛石膏混合料作为路基填料,实现了工业固废的资源化利用 [1] - 钛石膏粉煤灰复合路基填筑技术经山东公路学会鉴定,研究成果总体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其中路用改性固化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1] - 科研单位研制专用固化剂,通过构建水化反应调控理论,使改性后的钛石膏混合料在承载力、水稳定性和抗干缩开裂性能方面优于传统土石料 [5] - 项目严格执行国家标准《钛石膏综合利用技术规范》(GB/T 45015-2024),实施全流程质量管控 [5] 经济与环境效益 - 采用钛石膏固废路用技术,经济成本低于传统填料 [2] - 传统路基填筑需大量开采天然土石料,面临土源紧缺问题,并可能破坏沿线植被与耕地生态 [2] - 项目途经的德州、茌平地区是重要钛白粉生产基地,每年产生数十万吨钛石膏固废,其堆存长期占用土地并造成粉尘污染 [2] - 该技术实现了"工业废料减量化"与"工程建设资源化"的双赢,从源头减轻环境压力与资源消耗 [1][2] 行业影响与推广价值 - 项目为"无废交通"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技术样板,推动了高速公路建设绿色生态理念的升级 [6] - 项目建成通车后将显著增强鲁西北与省会经济圈之间的交通联系,加速区域资源流通与经济一体化 [8] - 其创新应用的"钛石膏路基"技术将为全国交通行业固废资源化利用贡献宝贵的"齐临经验" [8]
江西永新县在废弃物中探寻“宝藏”
中国环境报· 2025-09-24 17:07
生活垃圾焚烧产生的热量用于发电或供热;通过"点对点"定向利用,让危险废物变身为"生产资料"…… 这些变废为宝、循环利用的有效环保措施是江西省吉安市永新县推动资源循环利用的生动实践。 "垃圾废弃物只是放错了地方的资源。"永新生态环境局党组书记、局长龙怡华表示,永新生态环境局紧 紧抓住"无废城市"建设机遇,不断健全体制机制,创新打造从源头到末端、从生产到消费、从预防到治 理的全过程、全生命周期管理模式,积极促进资源循环利用,探索走出一条生态优先、节约集约、绿色 低碳的高质量发展之路。 初秋时节,走进光大环保能源(永新)有限公司生产区域,环顾四周,厂区干净整洁,厂房窗明几净, 地面一尘不染。这里空气清新,没有闻到一丝异味。 在吊机控制室,透过厚厚的玻璃可以看到,几十米深的垃圾池里堆满了生活垃圾。工作人员控制抓斗, 轻松抓起数吨发酵后的垃圾投入焚烧炉。这些垃圾在焚烧炉里"浴火重生",最终转化为电能,通过电网 输送到千家万户。 "公司年处理生活垃圾21.9万吨,年发电量8721.38万千瓦时。"光大环保副总经理彭伟说,"我们不仅消 纳了生活垃圾增量,还将填埋场历年的陈腐生活垃圾挖出来焚烧,现在最担心的还是生活垃圾够不 ...
潍坊市“无废城市”建设成效显著,66项建设指标提前完成57项
齐鲁晚报网· 2025-09-23 20:27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张晓慧 9月23日,潍坊市召开推进"无废城市"建设新闻发布会。记者从会上获悉,自2022年12月正式启动"无废城市"建设以来,潍坊聚焦工业、农业、建筑、生 活、危废"五大领域",探索固体废物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处置新路径,截至目前,66项建设指标已提前完成57项,剩余9项正扎实推进,"无废城 市"建设迈出坚实步伐。 潍坊市成立由市政府分管领导任组长、34个市直部门参与的"无废城市"建设工作专项小组,累计召开5次协调推进会,推动重点任务落地,形成"市级统 筹、县域落实"的工作体系。同时,依托"无废山东"智慧管理平台,强化市县协同、部门联动与精准监管,构建起齐抓共管的数智化推进格局。 建筑领域以制度完善与绿色转型为抓手,出台《潍坊市中心城区建筑垃圾管理办法》等政策,开展建筑垃圾专项整治,提升全过程管理水平;大力推广绿 色建筑,新增绿色建筑竣工面积1736.44万平方米,绿色建筑占新建建筑比例达100%。 生活领域实现垃圾分类与处置能力双提升。潍坊市新改建分类房(亭)613个,新建260个垃圾分类小区、426个垃圾分类村居,生活垃圾分类覆盖率达 100%;中心城区可回收物分拣中心投用,城市生活垃 ...
推动快递冷链包装回收常态化系统化
中国环境报· 2025-09-19 16:18
行业现状与问题 - 生鲜电商和冷链快递的快速发展导致泡沫箱和冰袋在城市垃圾中日益常见 [1] - 目前社区和快递行业在泡沫箱和冰袋的回收环节几乎处于空白状态,缺乏有效的收集和处理体系 [1] - 快递企业通常只负责配送,包装回收未被纳入服务范围 [1] 包装材料的潜在价值 - 泡沫箱具有较高的回收价值,冰袋经过处理后也可重复使用或降解 [1] - 若包装材料被直接丢弃,不仅增加垃圾处理压力,还造成了资源浪费 [1] 问题根源分析 - 回收链条断裂和责任主体模糊是核心问题 [1] - 社区垃圾分类体系针对特殊冷链包装的回收指引和设施依然缺失 [1] - 公众对这类包装的可回收性认知不足,加剧了随意丢弃的行为 [1] 解决方案与建议 - 快递企业应履行生产者责任延伸制,与社区合作设立专项回收点 [1] - 可通过返券、积分等方式激励消费者送回泡沫箱和冰袋 [1] - 社区可将冷链包装纳入分类回收目录,配备专门收集容器,并加强宣传引导 [1] - 政策层面需出台支持措施,如对回收企业提供补贴,推动循环利用技术的研发与应用 [1] 发展前景与意义 - 推动冷链包装回收系统化、常态化,能够有效减少资源浪费,提升城市可持续发展水平 [1] - 这是对企业社会责任的考验,也是构建"无废城市"的重要一环 [1]
生态环境部:重点打击非法拆解废动力电池等“新三样”固废
南方都市报· 2025-09-19 15:00
固体废物产生规模 - 中国各类固体废物年产生量超过110亿吨 [1] - 历年累积堆存工业固体废物超过330亿吨 占地面积超过3500平方公里 [2] 污染防治成效 - 危险废物集中利用处置能力达2.23亿吨/年 较"十三五"末增长58.8% [1] - 生活垃圾焚烧处置能力达114.1万吨/天 较"十三五"末增长72.4% [1] - 查处违法转移倾倒危险废物案件1.91万件 其中涉嫌环境犯罪案件5234件 [1] - 投入211亿元支持规范拆解废弃电器电子产品4.35亿台(套) 产出693万吨再生资源 [1] 治理体系建设 - 全国113个城市实施固体废物治理项目3000多项 投入资金约5600亿元 [1] - 加快建设危险废物全过程环境监管信息系统 强化实时可追溯监管 [2] - 推动2027年完成磷石膏库和垃圾填埋场污染隐患排查整治 [2] - 计划2030年完成重金属环境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工作 [2] 重点监管领域 - 重点打击非法倾倒填埋固体废物行为 [1][2] - 专项治理非法拆解废电器和废动力电池、风电机组、光伏组件等"新三样"固体废物 [1][2] - 固体废物污染防治成为美丽中国建设的短板环节 [2] 资源化利用现状 - 固体废物资源化利用水平逐步提升但总体水平不够高 [2] - 坚持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污染防治基本原则 [2]
非法倾倒处置固体废物现象时有发生,生态环境部回应
新京报· 2025-09-19 13:36
固体废物产生与堆存现状 - 中国历年累积堆存工业固体废物超过330亿吨 占地面积超过3500平方公里 [1][2] - 每年产生各类固体废物总量超过110亿吨 包括工业固体废物 建筑垃圾 生活垃圾 农业固体废物及危险废物 [1] - 非法倾倒处置固体废物现象时有发生 成为美丽中国建设的短板领域 [2] 固体废物治理成效 - 全国危险废物集中利用处置能力达2.23亿吨/年 较"十三五"末增长58.8% [2] - 生活垃圾焚烧处置能力达114.1万吨/天 较"十三五"末增长72.4% [2] - 查处违法转移倾倒危险废物案件1.91万件 其中涉嫌环境犯罪案件5234件 [2] - 113个"无废城市"累计实施治理项目3000多项 投入资金约5600亿元 [2] - 投入211亿元支持拆解处理废弃电器电子产品4.35亿台(套) 产出再生资源693万吨 [2] 监管体系与专项行动 - 加快建设危险废物全过程环境监管信息系统 强化实时可追溯监管 [1][3] - 开展磷石膏综合治理 垃圾填埋场污染隐患排查 重金属环境安全隐患排查等专项治理 [3] - 重点打击非法拆解废电器 废动力电池 风电机组 光伏组件等"新三样"固体废物 [3] - 计划2027年完成磷石膏库和垃圾填埋场污染隐患排查 2030年完成重金属环境安全隐患排查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