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制裁
搜索文档
28国集体施压,中国坚决不妥协,普京政府却率先对美让步,石油能源向美敞开大门
搜狐财经· 2025-09-25 09:31
地缘政治博弈与贸易政策 - 美国要求欧盟27国联手对中国商品加征最高100%的关税,并承诺若欧盟加税则美国立即跟进,形成28国合力施压的局面[1] - 美方以中国购买俄罗斯能源等同于支持俄罗斯为由,试图挑拨中欧关系,迫使欧盟在中俄之间选边站队[3] - 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表示欧盟将自主决定关税政策,并考虑与印度等新兴经济体的关系,计划在年底前与印度达成新的自贸协议以增强地缘政治地位[3] 欧盟的贸易立场与经济考量 - 欧盟每年向美国出口超过5000亿欧元的商品,上百万就业岗位依赖美国市场,即使美国加征15%关税,欧盟企业仍认为自身具备竞争力[4] - 欧盟拒绝跟随美国对中国和印度征收100%关税,反映出美欧分歧加深,欧盟需在维护西方团结与保持自身经济利益之间寻求平衡[6] - 欧盟担忧与美国爆发贸易战,因欧洲经济本就不景气,不愿拿就业和民生去冒险[4] 欧盟对俄罗斯的制裁及对华措施 - 欧盟已实施第19轮对俄制裁,并将矛头指向中国,针对中国等第三国的炼油厂、石油贸易商和石化公司进行限制[6] - 欧盟在第18轮对俄制裁中将两家中国金融机构列入黑名单,中国随后将欧盟两家银行纳入反制清单,禁止国内组织与其交易[7] - 欧盟外交与安全政策高级代表宣称将对“支持俄罗斯军事工业的中国等国行为体”采取进一步措施[6] 俄罗斯的能源战略与美俄互动 - 俄罗斯副外长表示已准备好与美国在能源领域深入合作,特别点名“萨哈林1号项目”,该项目原由美国埃克森美孚持有30%股份[7] - 普京签署法令允许包括美企在内的外国投资者重新获得“萨哈林1号项目”股份,旨在通过能源合作缓解经济压力并分化西方阵营[9] - 俄罗斯寻求与美能源合作以刺激欧盟和乌克兰不满,从而争取更多战略空间,若达成协议可增加石油出口并换取外汇储备[9] 美国的双重标准与战略矛盾 - 美国一方面要求欧盟禁止中国、印度购买俄罗斯能源,另一方面又与俄罗斯讨论能源合作,表现出典型的“双标”[10] - 美国的“美国优先”政策极致化,导致其只顾自身利益,甚至不惜牺牲盟友利益,长期可能损害自身信用[10]
欧盟对俄罗斯实施第19轮制裁
制裁名单· 2025-09-24 10:14
欧盟对俄制裁措施 - 能源领域制裁包括禁止俄罗斯液化天然气进入欧洲市场并将原油价格上限降至47.6美元/桶 [2] - 金融领域制裁新增银行交易禁令并首次将加密货币平台纳入限制 [2] - 技术领域制裁新增对俄军事工业复合体的直接出口限制并重点切断无人机等关键技术获取渠道 [2] 制裁涉及实体与资产 - 新增118艘影子船队船舶至制裁清单使总数超过560艘 [2] - 俄罗斯石油公司和天然气工业石油公司被全面禁止交易其他相关企业面临资产冻结 [2] - 欧盟将追查第三方违规购油行为包括中国境内的炼油厂和石油贸易商 [2] 制裁影响与资金支持 - 制裁已显成效俄罗斯利率高达17%通胀持续攀升融资渠道与财政收入萎缩 [2] - 欧盟正利用被冻结俄资产的现金余额向乌克兰提供赔偿贷款具体方案将于近期公布 [2] - 欧盟呼吁成员国尽快批准新制裁并与七国集团及意愿联盟协同行动 [3]
二级制裁中印,美欧未达成一致
环球时报· 2025-09-23 06:37
地缘政治与能源政策分歧 - 欧盟与美国未能就对中印购买俄罗斯石油实施二级制裁达成一致,欧盟表示将自行决定相关措施[1] - 欧盟拒绝了美国要求其对印度购买俄罗斯石油征收100%关税的要求,且短期内不太可能彻底摆脱对俄能源依赖[1][4] - 尽管美国施压,欧盟预计在2027年前难以完全实现摆脱俄罗斯能源的目标,部分原因是匈牙利、斯洛伐克等国继续进口俄能源[4] 俄罗斯能源出口与全球影响 - 俄罗斯方面谴责西方在能源等领域的经济施压,认为其破坏了全球经济发展[5] - 尽管面临美国压力,巴西、印度等国家并未放弃进口俄罗斯能源[5] - 据俄方估计,欧盟国家因拒绝俄罗斯天然气已损失约2000亿欧元[5] 印度在美俄之间的立场与贸易关系 - 印度并未计划放弃购买俄罗斯石油,预计11月和12月的采购将保持活跃[6] - 印度总理莫迪呼吁民众摆脱对外国产品依赖,购买印度制造产品,其支持者发起了抵制美国品牌的运动[5] - 印度商务部长即将访问华盛顿进行贸易谈判,旨在缓解因关税问题和印度购买俄石油而产生的紧张双边关系[5][6] 欧盟对俄能源制裁时间表 - 欧盟已宣布将从明年起禁止进口由俄罗斯石油提炼的石油产品[4] - 欧盟委员会提议在2027年1月1日前禁止进口俄罗斯液化天然气,比原计划提前一年[4]
中方正告美国,对华制裁必付出代价,首个拒绝特朗普的国家令人意外:根本做不到!
搜狐财经· 2025-09-22 12:42
美国政策动向 - 美国政府提议联合盟友对中国和印度加征高关税 旨在通过经济制裁切断两国与俄罗斯的石油贸易 间接削弱俄罗斯经济以加速俄乌冲突结束 [1][3] - 该策略被视为对现有国际贸易规则的挑战 试图推翻现有国际经济秩序 [3] 国际社会反应 - 日本财务大臣加藤胜信公开拒绝美国要求 表示不会因某国从俄罗斯进口石油就加征关税 [1][5] - 日本作为高度依赖能源进口的国家 无法因政治压力削减与俄罗斯的能源合作 俄罗斯仍是其能源供应重要来源 [5] - 欧盟内部未就美国高关税政策达成一致 许多成员国反对该提案 担忧对本国经济产生巨大负面影响 [6] - 德国和法国等欧盟国家主张通过逐步减少对俄能源依赖来强化制裁 而非一味施加经济压力 计划到2027年完全停止进口俄罗斯能源 [8] 相关国家立场 - 中国外交部明确回应 与俄罗斯的经贸合作正当合法 指责美国做法是单边霸凌和经济胁迫 严重破坏国际规则并威胁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安全 [8] - 中国表明将坚决反制美国霸凌政策 捍卫自身利益和主权 [8]
非要招惹中国?中方态度坚决,几乎切断欧盟稀土供应,日本火速表态:不同意特朗普要求
搜狐财经· 2025-09-22 09:39
美国对中印能源立场的外交施压 - 特朗普要求欧盟对中国和印度加征100%关税 以制裁两国继续从俄罗斯进口石油的行为 [1][3] - 美国试图通过欧盟作为"代理人"对中国施加经济压力 但欧盟内部存在利益分歧和矛盾 [1][3] 欧盟的立场与困境 - 欧盟与中国贸易额达数千亿美元 涉及汽车 电力 通讯和高科技产业 经济依赖程度高 [4] - 欧盟成员国如匈牙利 斯洛伐克仍依赖俄罗斯能源供应 加征关税将加剧自身能源危机 [6] - 欧盟面临俄乌冲突带来的财政压力 民众对能源价格上涨感到愤怒和焦虑 [6] 中国的反制措施 - 中国通过严格控制稀土出口审批流程 切断对欧盟的稀土供应 [6][7] - 稀土出口许可证审批速度大幅放缓 导致欧盟企业出现停工或生产延误 [7] - 稀土是智能手机 计算机 风力发电 汽车及军事领域的关键材料 [6] 日本的反应 - 日本财务大臣公开表示不打算对中国和印度加征关税 [9] - 日本与中国在稀土资源和高科技产业有深厚经济联系 不愿卷入对华经济冲突 [9]
美国怂恿盟友加关税后续:这次日本第一个站出来:做不到!
搜狐财经· 2025-09-17 11:26
日本对俄制裁立场 - 日本财务大臣明确表示以持续购买俄罗斯原油为由向中国和印度征收高额关税存在实际困难 [1] - 日本坚持基于世界贸易组织承诺不会随意超出关税限额并公平对待所有成员国 [1] 能源进口依赖 - 日本6月份约1%进口石油来自俄罗斯而液化天然气进口中俄罗斯占比达9% [3] - 萨哈林2号项目涉及东京电力等日企重大投资若跟随美国制裁逻辑将导致能源企业首当其冲受损 [3] 经济反制风险 - 中国占日本出口总额23%若对半导体材料或汽车零部件实施报复将重创日本经济 [5] - 日经225指数中30%企业利润依赖中国市场日元贬值已让企业压力倍增 [5] 地缘政治立场 - 日本表态是G7国家首次公开拒绝美国主导经济制裁方案反映对美国单边主义不满 [6] - 从特朗普钢铝关税到拜登《通胀削减法案》日本多次成为美国保护主义受害者 [6] 战略选择考量 - 能源安全和经济困境迫使日本在制裁问题上保持独立立场以避免自身受损 [8] - 各国利益交织复杂性凸显全球化背景下日本选择凸显战略独立性 [8]
俄罗斯提高对非友好国家的啤酒进口关税
凤凰网· 2025-09-14 10:46
关税政策调整 - 俄罗斯政府提高对非友好国家麦芽啤酒进口关税 从每升1欧元增至1.5欧元[1] - 苹果酒 梨酒及其他起泡饮料关税从22.5%提升至30%[1] - 该决议于9月10日签署 自正式公布7天后生效[1] 国际制裁动态 - 欧盟正筹备第19轮对俄制裁 涉及六家俄罗斯银行和能源企业[1] - 制裁范围扩展至支付系统 信用卡网络及加密货币平台[1] - 制裁旨在压缩俄罗斯对外金融通道[1] 外资监管措施 - 俄总统普京要求列明2022年2月22日后在俄中止或缩减经营活动的非友好国家人员名单[1] - 该名单将持续更新 每季度进行一次报告[1]
欧盟延长对俄罗斯个人和实体制裁
中国新闻网· 2025-09-13 09:22
欧盟对俄制裁措施 - 欧盟宣布将针对俄罗斯个人和实体的制裁措施延长半年至2026年3月15日 [1] - 欧盟迄今共对俄罗斯2500多名个人和实体实施制裁 [1] - 制裁措施包括冻结制裁对象在欧盟司法管辖范围内的财产、禁止个人入境欧盟、禁止欧盟成员国公民和实体提供资金 [1] 制裁范围与历史背景 - 欧盟准备对俄罗斯追加制裁以进一步施压 [2] - 2022年2月乌克兰危机升级后欧盟将俄罗斯政要等个人及实体列为制裁对象 [2] - 已发起多轮经济制裁覆盖贸易、金融、石油、技术和军民两用产品、工业、运输、奢侈品等领域 [2] 俄罗斯反制措施 - 俄罗斯采取限制进口欧盟农产品等反制措施回应欧盟制裁 [2] - 俄罗斯多次强调欧盟使其"遭受战略性失败"的目标未得逞 [2] - 俄罗斯斥责欧盟制裁是"在域外实施非法限制、政治敲诈、新殖民主义行径" [2]
特朗普对普京“耐心耗尽”,威胁将对俄实施新一轮经济制裁
金十数据· 2025-09-12 22:08
美俄关系紧张局势 - 美国总统特朗普对俄罗斯总统普京的耐心正在迅速耗尽并威胁实施新经济制裁 [2] - 特朗普表示将通过银行制裁及与石油和关税相关措施对俄罗斯进行非常沉重的打击 [3] - 俄罗斯与乌克兰谈判处于暂停状态但俄方仍愿意走和平对话道路 [3][4] 美国对俄经济制裁措施 - 美国将在七国集团财长会议上敦促盟友对购买俄罗斯石油国家征收高达100%关税 [4] - 美国提议七国集团建立法律途径以没收被冻结的约3000亿美元俄罗斯主权资产 [4] - 特朗普表示愿意对印度征收全面新关税以推动俄乌谈判但前提是欧洲国家同步实施 [4] 地缘政治事件影响 - 俄罗斯无人机飞入波兰领空事件在欧洲国家内部掀起巨大波澜 [3] - 特朗普称俄乌冲突是欧洲问题远比美国问题严重得多 [3] - 美国要求欧洲国家共同对购买俄罗斯能源国家实施关税措施 [4]
暂停支付援助资金,取消贸易优惠待遇,欧盟拟用“迄今最强硬”措施制裁以色列
环球时报· 2025-09-12 07:14
欧盟对以色列贸易政策变化 - 欧盟委员会宣布暂停向以色列提供双边援助资金 包括通过"邻国、发展与国际合作工具——全球欧洲"金融工具每年平均提供的600万欧元资金[2] - 暂停针对"进行中项目"的1400万欧元拨款[2] - 提议部分暂停《欧盟—以色列联系国协议》中涉及贸易的相关措施 取消以色列产品进入欧盟的贸易优惠待遇[2] 欧盟与以色列经贸关系现状 - 欧盟是以色列最大贸易伙伴 占2024年以色列贸易总额的32%[3] - 2023年双方货物贸易额为426亿欧元[3] - 2023年至2024年期间欧盟与以色列货物贸易总额增长10亿欧元 增长源于欧盟出口增加[4] - 欧盟是以色列最大的国际投资者 2023年欧盟成员国在以色列投资总额达721亿欧元 是美国投资额392亿欧元的近两倍[4] 欧盟内部政策分歧 - 成员国在如何应对以色列问题上存在严重分歧 爱尔兰、西班牙、丹麦、瑞典和荷兰等成员国呼吁暂停欧盟与以色列的自由贸易协定 但德国、匈牙利和捷克等国反对此类措施[5] - 7月底欧盟委员会提议暂停与以色列在"地平线欧洲"科学研究与发展计划框架内的合作 但该提案未获得足够支持[5] - 德国仅赞成限制向以色列运送武器 但拒绝欧盟委员会的制裁提案 尽管63%的德国选民支持制裁[5] 潜在行业影响 - 暂停"地平线欧洲"合作将影响以色列网络安全、无人机和人工智能领域的初创企业或小型企业 使其损失数百万美元拨款[5] - 贸易条款暂停将取消以色列产品进入欧盟的贸易优惠待遇 对以色列经济产生重大影响[2][3] - 以色列仅占欧盟货物贸易的0.8% 而以色列32%的货物贸易来自欧盟 表明经济影响力不对称[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