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中国建设
搜索文档
让“口碑工程”真正留下好口碑
中国环境报· 2025-10-24 08:20
在工作谋划上,要保生态、求发展并重,以正确的发展思路延续好口碑。美丽中国建设是涉及全领域转 型、全方位提升、全地域建设、全社会行动的综合性工程,要以发展方式、生活方式的转型为核心,实 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关于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的意见》《关于建设美丽中国先行区的实 施意见》是推进美丽中国建设的总纲,对其中的原则、目标等要坚决落实,不搞变通。在具体的工作谋 划和落实上,特别是基层一线,切忌以照抄照搬文件代替实际任务落实。要多倾听人民群众的意见和呼 声,结合本地区自然禀赋、产业结构、空间规划、污染源特点等因素,找到一条符合本地实情的高质量 发展道路,防止政策措施"水土不服"。 在工作推进过程中,坚持人民至上、实干为先,以好作风、真成效赢得好口碑。要始终把人民满意不满 意作为衡量工作成效的标尺,摒弃脱离当地实际制定"大目标"、搞"应景式"的"大动作"。反对形式主 义,不搞群众厌烦的层层评比、处处留痕和不切实际的创建。以取得实际成果为导向,围绕绿色转型、 治污攻坚、生物多样性保护、生态安全、生态环境治理能力现代化、美丽中国先行区建设等重点任务, 盯紧抓牢本地区的突出生态环境问题,扬长避短,敢拼敢试,交出一份 ...
续写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两大奇迹新篇章
四川日报· 2025-10-24 06:02
宏观经济成就 - "十四五"时期中国经济总量连续跨越110万亿元、120万亿元、130万亿元大关,5年间增量预计超35万亿元,对世界经济增长贡献率保持在30%左右 [2] - "十四五"时期四川经济规模连续跨越5万亿元、6万亿元台阶,在全国经济版图位势由第6位跃升至第5位 [3] - 凉山州昭觉县解放沟镇火普村去年全村人均纯收入达20490元,是2020年的近两倍 [3] 产业发展与项目动态 - 宜宾市动力电池产业连续两年产值超过千亿元 [3] - 绵阳市正在编制全市人工智能产业发展规划,将以获批建设省级具身智能机器人训练场为契机,推动"绵阳造"人形机器人、四足机器狗等发展 [8] - 沃格光电将加快四川年度重点项目——沃格光电AMOLED显示屏玻璃基光蚀刻精加工项目的试产、投产步伐,为四川电子信息产业提供本地化服务 [8] 基础设施建设 - 市域(郊)铁路成都至德阳线(S11线)正加紧施工,力争在2027年通车试运营,为"十五五"时期成德眉资同城化水平提升奠定基础 [9] - 四川省将继续深化推动"三朵云"等优化营商环境改革举措,加快破解跨区域一体化准入服务等难题 [9] 政策导向与发展目标 - 全会提出"十五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包括高质量发展取得显著成效、科技自立自强水平大幅提高、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取得新突破等 [5] - 全会对"十五五"时期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等11个领域作出重点部署,公报全文58次提及"发展"、29次提及"经济" [7] - 全会强调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全面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强大国内市场,加快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6]
增强必胜信心 赢得战略主动——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锚定中国式现代化发展新目标
新华社· 2025-10-24 00:45
高质量发展 - 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被置于“十五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的首位 [2] - 系列部署旨在推动产业体系向新图强,明确传统产业、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发展要求,强调服务业和基础设施体系支撑 [3] - 坚持智能化、绿色化、融合化方向,加快建设制造强国、质量强国、航天强国、交通强国、网络强国 [3] - 以新需求引领新供给,以新供给创造新需求,破除阻碍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的卡点堵点,加快建设强大国内市场 [4] 现代化产业体系 - 优化提升传统产业,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促进服务业优质高效发展,构建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 [3] - 实施更加积极有为的宏观政策,大力提振消费,扩大有效投资,使内需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主动力和稳定锚 [4] - 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抢占科技发展制高点,不断催生新质生产力 [6] 科技创新 - 加快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引领发展新质生产力,是应对重大风险挑战和维护国家战略利益的迫切要求 [6] - 统筹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建设,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全面增强自主创新能力 [6] - 加强原始创新和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一体推进教育科技人才发展,深入推进数字中国建设 [7] - 加强面向重大前沿和有组织的战略性基础研究,强化科教协同育人和产学研融合用人,加快重大科技成果转化应用 [7] 深化改革与开放 - 加快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完善宏观经济治理体系 [8] - 加快完善要素市场化配置体制机制,提升宏观经济治理效能,为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提供更坚实的制度保障 [8] - 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稳步扩大制度型开放,拓展国际循环,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 [9] - 积极扩大自主开放,推动贸易创新发展,拓展双向投资合作空间,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 [9] 文化发展 - 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化,发展具有强大思想引领力、精神凝聚力、价值感召力、国际影响力的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10] - 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力繁荣文化事业,加快发展文化产业,提升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 [10] 民生保障 - 加大保障和改善民生力度,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加强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提高人民生活品质 [12] - 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完善收入分配制度,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健全社会保障体系,推动房地产高质量发展,加快建设健康中国 [12] 绿色发展与生态文明 - 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以碳达峰碳中和为牵引,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 [15] - 持续深入推进污染防治攻坚和生态系统优化,坚持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提升生态系统多样性、稳定性、持续性 [16] 国家安全 - 推进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现代化,建设更高水平平安中国,坚定不移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 [18] - 健全国家安全体系,加强重点领域国家安全能力建设,提高公共安全治理水平,完善社会治理体系 [18]
速览!“十五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
第一财经· 2025-10-23 19:13
n 141 t The April Victor 党的 一图看懂 文明程度明显提升 丽中国建设取得新的 加巩固。 在此基础 電容斗于 科技实 经济实广 际影响力大幅跃于 I 家 K V ...
中国共产党第二十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公报
国家能源局· 2025-10-23 17:37
中国共产党第二十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公报 (2025年10月23日中国共产党第二十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通过) 中国共产党第二十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于2025年10月20日至23日在北京举行。 全会强调,"十五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必须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 学发展观,全面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历次全会精神,围绕全面建成社 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 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坚持 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 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以全面从严治党为根本保障,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推动人的全面发 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迈出坚实步伐,确保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取得决定性进展。 全会指出,"十五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必须遵循以下原则,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坚持人 ...
民众生态环境满意度连续4年超90% 美丽中国建设迈出重大步伐
央广网· 2025-10-23 08:58
环境质量改善成效 - 2024年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优良天数比例达到87.2%,比2020年上升2.4个百分点 [1] - 2024年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细颗粒物(PM2.5)浓度下降至29.3微克/立方米,比2020年下降16.3% [3] - 2024年全国地表水优良水质断面比例为90.4%,首次超过90% [1] 污染防治攻坚战举措 - 蓝天保卫战方面,因地制宜推进北方地区清洁取暖改造,累计完成散煤治理4100万户 [3] - 蓝天保卫战方面,“十四五”期间淘汰高排放车辆近2000万辆 [3] - 碧水保卫战方面,全面开展排污口整治,查出入河排污口36万余个、入海排污口6.3万余个,七大流域和重点海湾整治完成率分别达到90%和93.3% [3] 重点区域与行业治理案例 - 河北省所有钢铁产能、所有火电产能、80%的焦化产能以及63%的水泥产能完成超低排放改造 [2] - 邯郸涉县天津铁厂有限公司累计投资40多亿元,开展150多项环保治理项目,淘汰所有1000m³以下高炉,新建两座1780m³高炉 [2] - 河北省将持续推进焦化、水泥行业超低排放改造等4000多个工业治理项目 [2] 生态环境监测技术应用 - 国家生态环境监测网络数智化转型取得阶段性成果,在采样、送样、分析测试等环节实现全过程自动化 [5] - 通过无人机自动采样进行地表水监测,耗时可以节约70%以上 [5] - 加快“人工智能+”新技术应用,建设生态环境图谱库、声纹库,利用AI技术实现智能识别与分析 [5] 政策法规与监管体系 - 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已完成两轮“全覆盖”,第三轮督察已开展4批次 [6] - 2024年4月,党中央、国务院发布《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工作条例》 [6]
数说“十四五”|民众生态环境满意度连续4年超90% 美丽中国建设迈出重大步伐
央广网· 2025-10-21 19:06
污染防治攻坚战成效 - 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2024年优良天数比例达87.2%,较2020年上升2.4个百分点 [1] - 全国2024年地表水优良水质断面比例达90.4%,为首次超过90% [1] - 2024年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细颗粒物(PM2.5)浓度降至29.3微克/立方米,较2020年下降16.3% [3] 重点区域与行业治理 - 河北省所有钢铁产能、所有火电产能、80%的焦化产能及63%的水泥产能已完成超低排放改造 [2] - 河北省2024年1至8月11个设区市PM2.5浓度首次全部达到二级标准,空气质量达有监测记录以来最好水平 [2] - 邯郸涉县天津铁厂有限公司累计投资40多亿元开展150多项环保治理项目,淘汰所有1000m³以下高炉并新建两座1780m³高炉 [1][2] 碧水保卫战进展 - 全国全面开展排污口整治,查出入河排污口36万余个、入海排污口6.3万余个,七大流域和重点海湾整治完成率分别达90%和93.3% [3] - 全国3000多条地级及以上城市黑臭水体已基本消除,县级城市黑臭水体消除比例亦超过90% [3] - 长江安徽段生态修复成效显著,土著鱼类物种数达78种,江豚从难觅踪影到频频现身 [2] 数智化环境监测 - 国家生态环境监测网络数智化转型取得阶段性成果,在采样、送样、分析测试等环节实现全过程自动化 [4][5] - 通过无人机自动采样等技术,地表水监测耗时节约70%以上,水、大气自动监测站实现仪器设备状态诊断和维护智能化 [5] - 应用三维荧光技术的水污染预警溯源仪可对黄河水质进行24小时全天候精准监测与防治 [3][4] 政策与监管支持 - 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制度创立10周年,已完成两轮督察“全覆盖”,第三轮督察已开展4批次 [5] - 2024年4月党中央、国务院发布《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工作条例》,将进一步发挥督察利剑作用 [6] - “十四五”期间通过因地制宜推进北方地区清洁取暖改造,累计完成散煤治理4100万户,并淘汰高排放车辆近2000万辆 [3]
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辽宁答卷这么写
中国环境报· 2025-10-21 09:50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明确了深 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的目标任务,为新时代新征程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提出了明确要求。推进辽宁全 面振兴,要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着力破解生态文明领域的突出矛盾和问题,切实履行维护国家生态 安全的重要使命。 夯实制度根基,完善生态文明基础体制 全面推进美丽辽宁建设,要持续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搭建好制度框架,让制度成为刚性约束和不可 触碰的高压线。 落实主体功能区战略,构建完善辽宁省"四级三类"国土空间规划体系,统筹优化农业、生态、城镇等空 间布局。严格按照《辽宁省国土空间规划(2021—2035年)》要求全面加强对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审 批、实施、监督全生命周期管理,形成定位准确、功能互补、统一衔接的国土空间规划编制体系。严格 河湖水域岸线空间管控,建立健全覆盖全省的生态环境分区管控体系,加快构建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 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安全、绿色、开放、智慧、富有竞争力的国土空间布局。 加强美丽辽宁建设法治保障,健全生态环境地方性法规和制度体系,加强生态环境领域司法保护,积极 开展生态环境损害赔偿,不断夯实美 ...
【百姓身边的“十四五”】美丽中国建设迈出重大步伐
中国经济网· 2025-10-20 10:25
地表水优良水质断面比例为 "十四五"时期,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 境保护工作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五年,党中央作出 一系列重大部署,推动从重点打好污染防治攻坚 战向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的跨越式转变。 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 > "十四五"期间 氧化碳排放强度 上一 / 三二十二 74 ts 买 卜 定 人民群众生态环境满意度连续4年 超过90% 2024年 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细颗粒物(PM2.5) 浓度下降至 29.3微克/立方米 比2020年下降16.3% 优良天数比例达到 87.2% 比2020年上升2.4% AA I yu.4% 首次超过90% 城市人居环境质量 >>> 进一步提升 "口袋公园" 1.8万+ 城市绿道 2.5万公里 "十四五"期间 打造"口袋公园"1.8万多个、城市绿道2.5万公里 以"小切口"改善"大民生" 污染防治攻坚战 >> 取得新成效 HS STREAT 因地制宜推进北方地区清洁取暖改造 累计完成散煤治理 4100万户 十四五"期间 淘汰高排放车辆 近2000万辆 18% 20% 10% 京津冀及周边地区 长三角地区 汾渭平原 碧水保卫战 全国3000多条地级及以上城市黑臭水体基本消 ...
我国建成全球规模最大的清洁钢铁生产体系
新华财经· 2025-10-20 09:06
"十四五"以来,我国生态环境成绩单持续刷新——2024年,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优良天数比例达到 87.2%;地表水优良水质断面比例为90.4%,首次超过90%…… 天更蓝、地更绿、水更清,万里河山更加多姿多彩。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是推动重点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向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的跨越,是具有里 程碑意义的五年。 经济发展的"含绿量"和生态环境的"含金量"彼此成就、相得益彰。 这五年,系统治理,将"美一处"汇成"处处美"。 打好净土保卫战,全国基本完成132个重点县农用地土壤重金属污染溯源,综合整治10万余个行政村环 境,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率达到45%以上……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显著提升。 这五年,逐"绿"前行,厚植发展的底色。 绿色,是高质量发展的底色。坚持绿色发展,是发展观的一场深刻革命。 以"两山"理念为引领,浙江将"生态优势"源源不断转变为"民生红利";重庆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等产业 集群持续壮大;内蒙古新能源总装机规模突破1亿千瓦…… 着力推动减污降碳协同增效。我国建成了全球规模最大的清洁电力供应体系和清洁钢铁生产体系,构建 了全球最大、发展最快的可再生能源体系,建成了全球最大、最完整的新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