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肥胖
icon
搜索文档
一个让你怎么都瘦不下来的原因,很多人都不知道
央视新闻· 2025-05-25 09:26
胰岛素抵抗定义 - 胰岛素抵抗是胰岛素敏感性降低或反应性下降的状态,导致需要更多胰岛素完成血糖调节工作[5] - 胰岛素作为"血糖管理员",正常情况下指挥血糖进入脂肪细胞、肝脏细胞和肌肉组织以维持稳定水平[3] - 长期超负荷工作会导致胰腺功能衰退,可能发展为糖尿病[5] 形成原因 - 遗传基因是首要因素,有糖尿病家族史人群更易出现[6] - 年龄超过35岁后肌肉量减少、代谢功能障碍会显著增加风险[6] - 中心型肥胖(腰围男性≥90cm/女性≥85cm)患者中80%伴随胰岛素抵抗[8][18] - 久坐和缺乏运动使肌肉葡萄糖利用率下降,体重增加进一步加重抵抗[10] - 高精制碳水、高脂肪饮食及烟酒摄入均会提升风险[11][26] 健康危害 - 与肥胖形成恶性循环:高胰岛素水平促进脂肪合成并抑制分解[21] - 糖尿病主要诱因:胰腺持续超负荷分泌导致功能衰竭[20] - 提升心脑血管疾病风险:通过影响交感神经活动加速高血压和动脉硬化[22] - 导致脂肪肝:脂质代谢紊乱促使肝脏脂肪过量积聚[23] 改善措施 - 饮食调整:减少精制碳水(如白米饭)和烹调油(当前国人日均摄入43.2克超标33%),增加全谷物和优质蛋白[25] - 运动干预:每周150分钟有氧运动配合力量训练,每增加1kg肌肉日耗能提升110大卡[26] - 医疗干预:糖尿病前期需结合药物与生活方式管理[28] 诊断指标 - BMI≥24为超重,≥28为肥胖;腰围超标是重要警示信号[17][18][19] - 临床通过空腹胰岛素检测、葡萄糖钳测定等方法评估[16]
国家喊你减肥实际上是在为你省大钱!
GLP1减重宝典· 2025-05-21 12:03
肥胖问题现状与趋势 - 2025年全民营养周主题为"吃动平衡 健康体重 全民行动",持续推进"体重管理年"专项行动 [4] - 预测2030年中国成人超重肥胖率将达70.5%,儿童超重肥胖率达31.8% [4] - 中国成年人超重率34.8%,肥胖率14.1%,肥胖人群中22.8%患三种及以上代谢疾病 [5] - 7-18岁儿童肥胖率从1985年0.1%激增至2014年7.3%,2017-2019年8-13岁儿童肥胖率达历史新高 [7] 肥胖引发的健康风险 - 肥胖会扰乱血糖、血脂和血压代谢平衡,损害心血管、内分泌、肝脏和肾脏系统 [5] - 2019年中国因高BMI导致的死亡主要集中于脑卒中、冠心病、糖尿病和慢性肾病 [7] - 肥胖与乳腺癌、肝癌、肾癌等癌症密切相关,对女性影响尤为突出 [7] - BMI超标会引发高血压、糖尿病、脂肪肝、肿瘤等慢性病连锁反应 [7] 肥胖的经济负担 - 中国肥胖者年均医疗花费639美元,超重者607美元,显著高于正常体重人群 [8] - 45岁以上超重/肥胖者超额医疗支出占个人医疗费用的6.48%-7.28% [8] - 超重和肥胖直接医疗费用占中国年度医疗总支出的近4% [8] 体重管理的积极影响 - 体重减少5%-10%可显著降低糖尿病、高血压和脂肪肝等疾病风险 [10] - 科学饮食、适量运动和及时干预可实现健康改善,无需高价药物或激进手术 [10]
体重轻一点 烦恼少一点 保持“吃动平衡”好处有这些
央视新闻· 2025-05-18 09:30
全民营养周主题 - 2025年5月17日至23日是第十一届全民营养周 主题为"吃动平衡 健康体重 全民行动" [1] - 国家卫生健康委发布的《体重管理指导原则(2024年版)》预测 2030年我国成人超重肥胖率将达70.5% 儿童超重肥胖率将达31.8% [1] 肥胖的医学影响 - 肥胖是一种慢性代谢性疾病 会扰乱血糖 血脂 血压等代谢平衡 损伤心血管 内分泌 肝肾等多个系统 [2] - 肥胖与多种慢性病相关 1577万中国成年人数据显示 34.8%超重 14.1%肥胖 肥胖人群中患三种及以上代谢疾病的比例达22.8% 远高于正常体重者的3.0% [4] - 肥胖是高血压 糖尿病 脂肪肝 肿瘤等慢性病的入口 这些疾病降低生活质量并缩短寿命 [6] 肥胖的社会经济代价 - 超重和肥胖人群医疗服务利用率更高 尤其在门诊和检查方面更频繁 消耗金钱和时间 [7] - 肥胖者更容易因病缺勤 提前退休 影响收入 职业发展和社会参与 [9] - 肥胖儿童自信心 自我评价偏低 运动能力下降 可能影响社交与学习表现 [9] 体重管理的积极影响 - 体重下降5%~10%能显著降低糖尿病 高血压 脂肪肝等疾病的发病风险 [10] - 改善肥胖问题可通过规律饮食 适度运动和早期干预实现 不依赖昂贵药物或极端手术 [12]
Nature重磅发现:牛磺酸竟能帮助癌细胞代谢,促进白血病
生物世界· 2025-05-15 17:39
牛磺酸的多重功能研究 - 牛磺酸是一种条件必需的微量营养素,广泛分布于体内,常见于功能饮料中用于补充能量和改善疲劳 [2] - 近期研究揭示牛磺酸具有抗衰老、提高癌症治疗效果和抗肥胖等新功能 [2] - 但最新Nature研究显示肿瘤微环境中的牛磺酸会驱动糖酵解,促进白血病发生发展 [2] 牛磺酸与白血病的关系 - 研究发现白血病干细胞富集细胞(LSC)依赖牛磺酸转运蛋白(TAUT)从骨髓环境中获取牛磺酸 [5] - 抑制成骨细胞中CDO1表达可减少牛磺酸生物合成,从而抑制LSC生长并改善生存结局 [5] - 抑制牛磺酸转运蛋白能显著抑制体内髓系白血病进展 [6] - 牛磺酸摄取缺失会抑制mTOR激活和糖酵解,减少LSC能量供应 [6] 牛磺酸与癌症治疗 - Venetoclax耐药的AML患者TAUT表达水平升高 [6] - TAUT抑制可与Venetoclax协同作用,阻止原代人类AML细胞生长 [6] - 研究表明白血病患者需慎重考虑补充牛磺酸 [9] - 开发阻止牛磺酸进入白血病细胞的方法可能有助于治疗 [9] 牛磺酸的其他功能研究 - Science研究显示牛磺酸缺乏是衰老驱动因素,补充可延长小鼠健康寿命12% [9][11] - Cell研究发现肿瘤细胞通过SLC6A6基因与CD8+T细胞竞争牛磺酸,导致免疫逃逸 [11] - 补充牛磺酸可重新激活耗竭的CD8+T细胞,提高癌症治疗效果 [11] - Nature研究发现N-乙酰牛磺酸水解酶PTER在减少食物摄入和抗肥胖中起重要作用 [13][14]
中国胖子,即将反超美国
虎嗅APP· 2025-04-01 22:18
中国肥胖趋势分析 - 2000年中国成年人超重或肥胖比例为20%,2024年上升至41%,翻了一番[4] - 预测显示2030年中国成人超重肥胖率可能达到70.5%,接近美国水平[7][18] - 国内肥胖存在地域差异,北方地区因气候寒冷、饮食高热量导致肥胖率更高[31][32] 超加工食品与肥胖关联 - 超加工食品供能比每增加10%,超重风险上升7%,日均多摄入508卡路里[11] - 中国工业加工食品供能比从1990年1.5%飙升至2019年28.7%,超加工食品渗透率显著提升[12] - 发达国家超加工食品供能比极高:美国57.9%、英国56.8%、加拿大45.1%[12] 健康饮食替代方案 - 乳制品可提供蛋白质和钙,餐后生热作用是碳水化合物的2倍,并能减少脂肪吸收[23][25][26] - 膳食纤维能延长饱腹感,裹挟脂肪排出体外,建议每日摄入300-500g蔬菜[27][28][38] - 中国人均奶类消费量41.5kg/年,仅为减肥推荐量(300-500mL/日)的38%[39] 政策与行业动态 - 国家卫健委发布《成人肥胖食养指南(2024年版)》,结合地方饮食特色制定食谱[35][36] - 指南明确排除超加工食品,强调乳制品和蔬菜的核心地位[37][38] - 2024年启动"体重管理年"行动,推动营养均衡理念普及[34][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