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品集中采购

搜索文档
第十一批国采展望与现行药品政策梳理
2025-06-11 23:49
纪要涉及的行业和公司 行业:医药行业 公司:未提及具体公司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第十一批国家药品集中采购 - 预计7月或8月启动,且今年仅进行一次 ,因新预测方案涉及医疗机构报量且优化政策未落地,医疗机构暂未准备报量工作 [1][2] - 可能出现比第十批更严重的产品文号积压问题,符合条件品种超100个,包括未到期专利仿制药,竞争更激烈,但规则将修改避免过度低价并借鉴地方联盟集采经验 [4] - 品种筛选保持满7家过评门槛不变,涉及头孢甲肟类、碳青霉烯类、吉利德丙肝等金额较大品种及5亿 - 10亿品种,需关注“市场规模小”定义标准 [26] 第十批国家药品集中采购 - 结果极端原因一是第九批与第十批集采时间跨度超一年致部分产品竞争格局恶化,二是第十批集采规则调整 [4] 安徽牵头生物药集采 - 计划2025年底执行,目前定目录和规则,预计第四季度开始 ,以胰岛素集采规则为基础优化,不鼓励超低价,中选数量多,降幅适度 [1][5] - 有全国31个省市参与,以生物类似药为主,不包括已通过国谈降价的PD - 1等创新类抗癌疗法 [1][6][7] 集采优化细则 - 新增市场规模小的不纳入集采,利好新产品;同类型委托生产需2年以上经验,排除新厂家;优化报量和带量办法避免无基础市场份额企业超低价中选,确保竞争公平 [7] - 第二稿删除医保支付标准内容 [7] 国内集采框架 - 河北省联盟续约集采激进,主流如广东、新疆等地采用限价、多家重选,平衡价格并促进新产品、新企业加入 [1][8] - 2025年主要联盟有四川、新疆、广东、天津等牵头的集采项目,上海和江苏考虑加入 [1][9] 京津冀三家HCI集团 - 仅提供限价身份不带量,可理解为局部价格联动 [3][10] 集采对药品市场影响 - 集采后竞争充分品种如氯吡格雷基层医院渗透率增加,高价药品如氨氯地平市场拓展空间大,低价药品销售数量变化不大但金额下降明显 [3][11] - 优化细则利于原研药企保留医院市场份额,新规允许原研企业部分量不被切走,赋予医院更多自主选择权,允许原研企业设较高黄标价格 [3][12] - 医保支付标准设定将显著影响药品价格和市场,未来可能给出整体指导价,影响高价原研药 [3][13] 药品价格治理 - 集采曾存在价格歧视问题,2024年第三季度整治后基本实现“四同”,目前在解决不同企业间价格差距问题 [18] - 部分省份要求企业取全国最低价致药品价格螺旋式下降,可能导致药品短缺 [19] 第二版征求意见稿 - 取消最高授权价1.8倍规则,原规定不合理,对医保基金测算考虑不足,针对性强影响高价原研药,取消后对国内企业影响小,但与后续医保支付标准制定可能矛盾 [20] 原研药市场份额 - 集采后原研药因患者倾向品牌产品、长期市场教育及疗效反馈等因素,仍保留较大院内和院外市场份额,部分品牌产品市场占比提高 [21] 原研药企营销策略 - 加大与院外电商渠道合作,提高患者购药可及性,院外电商渠道销量显著增加,引发对国内唯低价取向的讨论并促使集采规则优化 [22][23] 医保局对院外零售市场影响 - 允许零售药店和电商自主定价,通过调整统筹支付标准间接影响价格,随着电商接入医保支付体系,也受统筹支付标准影响 [24] 集采政策对仿制药和创新药影响 - 节约仿制药费用用于创新药和高价罕见病用药,但低定价限制创新药发展,可能打击企业研发创新意愿,投资者需关注医保支付政策利好及行业发展限制 [25] 其他重要但可能被忽略内容 - 第十批国采从准备到数据汇总约1 - 2个月,招标文件发布到结果公布约1个月,整个过程约3个月,2025年可能因厂牌报量汇总需提前准备,可能只有一批国采机会 [17] - 同一省份不重复参加不同联盟项目,但可能参加多个联盟项目,中药饮片由山东统一牵头执行,进展和供应稳定,市场反馈价格可接受,对医药企业影响不大 [14] - 尊重医院选择权使企业增加销售费用获采购量方法难行,主要为延续用药习惯 [15] - 前几次联盟集采有医院报量增加情况,但广东联盟续约集采中大型医院难增加未使用品种报量,续约集采品种增加报量难度大 [16]
河北通报丽珠、北陆等药企未及时配送药品
经济观察网· 2025-06-10 17:13
集采失信企业名单及涉及产品 - 河北省医用药品器械集中采购中心公告拟评定苏州特瑞药业、施乐辉、丽珠集团、江西永丰康德医药、广东赛烽医药、北京富乐科技、北京北陆药业为"一般"失信企业 [1] - 丽珠集团涉及的注射用伏立康唑(第八批集采中选)价格从700-800元/支降至29.19元/支,降幅超90% [1] - 北陆药业涉及的碘帕醇注射液(第七批集采中选)以91.3元/支中标,为当批唯一造影剂 [1] - 苏州特瑞药业涉及注射用艾司奥美拉唑钠(第五批集采)、广东赛烽医药涉及左氧氟沙星氯化钠注射液(第五批集采)、江西永丰康德医药涉及盐酸托莫西汀胶囊(第九批集采) [2] - 施乐辉的"全膝系统-股骨髁"和北京富乐科技的"椎体成形器械包-骨导向器"分别纳入人工关节类和骨科脊柱类耗材首轮集采 [2] 失信事件背景与处理机制 - 河北省2020年建立医药价格和招采信用评价制度,失信等级分为"一般""中等""严重""特别严重"四档 [3] - "一般"失信适用于无正当理由拒绝履行合同但未严重影响临床诊疗秩序的情形 [3] - 失信企业将面临书面提醒、平台风险提示、挂网资格限制及信息披露等分级处置措施 [3] - 企业可通过药物挂网管理平台提交信用修复申诉 [2] - 国家医保局2025年5月简化失信等级为三档,全国累计3次"失信"将升级为"严重失信" [5] 药品供应不足问题现状 - 河北省2025年3月数据显示422个药品未予供应,涉及341个品种和289家生产企业 [4] - 广州公共资源交易中心统计显示443个集采品规未及时建立配送关系,221个品种配送率近七成为0 [4] - 丽珠集团、北陆药业等五家企业曾在2024年11月被要求说明供应不足问题但未公开回应 [2] 全国集采失信数据 - 截至2024年底全国评定一般失信企业612家、中等失信76家、严重失信40家、特别严重失信7家 [5] - 新信用评价标准将于2025年第三季度起执行 [6]
北陆药业(300016) - 2025年6月6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5-06-09 17:52
对比剂产品战略布局 - 公司多项对比剂产品被纳入国家药品集中采购,近两年积极调整克服集采价格下降挑战,出现回暖趋势 [1] - 报告期内完成碘海醇、碘帕醇、碘克沙醇注射液集采执标等工作,扩大市场份额 [1] - 钆类对比剂产品丰富,2024 年钆特酸葡胺注射液获批,涵盖大环状及线型钆类对比剂,2025 年 4 月开始执标,提升市场份额和品牌影响力 [1][2] - 2024 年度对比剂产品销售收入 58,804.95 万元,同比增长 9.87% [2] 金莲花颗粒集采中标进展 - 天原药业核心产品金莲花颗粒是纯天然单方制剂,药食同源,安全有效,适用于各科室、各年龄段人群 [3] - 该产品为国家医保乙类、OTC 乙类,全国独家品种,已覆盖全国 31 个省,纳入多地省采目录 [3] - 2024 年 6 月天原药业纳入公司合并范围,公司多方面赋能协同发展 [3] 参股公司医未医疗情况 - 医未医疗是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全面覆盖脑部疾病早期筛查、精准诊断和康复训练治疗全流程,在双领域获批 NMPA 三类证 [4] - 核心产品聚焦脑部疾病,解决全流程难题,形成价值闭环,服务不同客户,处于领先地位 [4] - 商业模式为提供全流程一站式服务,形成闭环式医疗服务体系,具备多元化商业路径,如筛查端推出“脑常规”体检套餐,诊断端与三甲医院合作,康复干预端落地康复训练中心 [6] - 积极探索更多商业模式,拓宽市场覆盖面和收入增长点 [6] 参股公司芝友医疗业务进展 - 自主研发的 BCR/ABL 与 AML1/ETO 融合基因检测试剂盒获批 III 类医疗器械注册证,在血液肿瘤分子诊断领域实现里程碑式突破 [7] - 获批标志在血液肿瘤精准诊疗领域形成完整闭环,与实体瘤伴随诊断试剂协同发力,打造“血液瘤 + 实体瘤”双赛道分子病理 FISH 产品矩阵 [7] - 依托“前处理试剂 + 全自动设备 + 快杂探针”解决方案,累计获批近 200 项 NMPA 及 CE 认证,推动 FISH 技术向临床普及迈进 [8]
药品集采串标,医保局出手了!“拉黑”一品红、石四药等6家药企
格隆汇· 2025-05-26 09:18
国家医保局查处药品集采串标事件 - 国家医保局针对药品集中采购中涉嫌串通、协商报价行为开展调查处置 [1] - 涉及6家企业在第七批国家组织药品集中采购中串通投标 [3] - 该事件是国家药品集采以来首次发现的串标违规情况 被视为"国采第一大串标案" [4] 涉事企业及处罚措施 - 6家企业被取消中选资格并列入"违规名单" 面临6-12个月国采参与资格暂停 [3] - 涉事企业包括成都欣捷高新、仁合益康、广州一品红、石家庄四药、上海旭东海普、江西亿友 [7] - 企业通过签订代理协议、协商报价等方式事先约定中选结果 [7] - 成都欣捷等4家中选企业被暂停6个月资格 上海旭东海普等2家非中选企业被暂停12个月 [7] - 涉事企业被实施"严重"等级失信评级 影响药品挂网、申报资格等 [7] 溴己新市场情况 - 溴己新2022年公立医院销售额7.33亿元 2023年反超氨溴索 [6] - 石家庄四药市场份额29.04% 广州一品红23.21% 成都欣捷22.12% 仁合益康15.67% [7] - 四家企业合计占据溴己新市场90%份额 [7] 上市公司影响 - 一品红子公司造成采购方损失2.66亿元 承诺全额退回 [8] - 一品红2022年参与第七批集采 中标价17.88元 获22%采购额度 [9] - 盐酸溴己新注射液平均中选价17.95元 平均降幅22% 为降价幅度最小品种之一 [9] - 石家庄四药母公司石四药集团8月14日宣布停牌 [9] 行业影响 - 涉事企业在公立医院溴己新销售占比超90% 将无法参与第十批集采 [11] - 市场空缺将引发其他企业竞争 [11] - 重庆、浙江等地公立医院临床用药暂未受影响 [11] - 医保局强调将持续推进药品集中采购政策 [11]
去年业绩预告“变脸”,赛隆药业再发退市风险警示
新京报· 2025-04-07 21:25
退市风险警示 - 公司预计2024年度经审计的利润总额、净利润、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三者孰低为负值,且扣除后的营业收入低于3亿元,股票交易可能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1] - 退市风险与2024年业绩预告突然"变脸"有关,修正后归母净利润从预计盈利450万元-650万元转为亏损2100万元-4100万元[2][4] - 公司连续四年修正业绩预告,2020年-2023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6722万元、-2334万元、-3731万元、9534万元,2024年再次亏损[6] 业绩修正原因 - 修正业绩的主要原因是部分销售收入不予确认,预计减少收入396325万元,减少毛利339571万元[3] - 补充计提固定资产减值准备200万元-450万元[3] - 公司解释业绩修正因营业收入预计区间预留过窄导致触发修正[9] 集采影响与产品结构 - 公司核心产品注射用克林霉素磷酸酯、注射用赖氨匹林、注射用替加环素贡献总营收44%,但竞品数量多达107个、55个、14个[7] - 多个仿制药中标国家集采,注射用奥美拉唑钠降价917%,但集采放量未显著提升业绩[8] - 公司认为集采中标产品利润空间受限且合同执行滞后,短期承压但长期有助于提升公立医院终端渗透率[9] 公司应对策略 - 计划依托"原料药+制剂"全产业链优势,加大销售市场开发并制定针对性策略[10] - 推进技术创新提升科研水平,增加新产品获批数量以实现份额与利润平衡[10] - 加强信息披露与投资者沟通,通过产品竞争力提升、成本控制及市场拓展增强信心[10]
百利天恒:百利天恒首次公开发行股票科创板上市公告书
2023-01-04 19:14
上市信息 - 2023年1月6日公司3306.3298万股A股股票在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上市,简称“百利天恒”,代码“688506”[57] - 本次公开发行后总股本401000000股,发行股票数量40100000股[58] - 本次上市无流通限制及限售安排的股票33063298股,有流通限制或限售安排的股票367936702股[58] 业绩情况 - 报告期内公司营业收入分别为120662.36万元、101270.94万元、79673.18万元和30475.70万元,呈逐年下滑趋势[14] - 报告期内扣非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 3812.07万元、 - 2504.05万元、 - 15429.72万元和 - 15352.42万元,持续亏损[14] - 2022年度预计营业收入68800.00 - 72400.00万元,同比减少13.65% - 9.13%[105] - 2022年度预计归母净利润 - 32300.00 - - 30300.00万元,同比减少223.03% - 203.03%[105] - 2022年度预计扣非归母净利润 - 34300.00 - - 32700.00万元,同比减少122.30% - 111.93%[105] 研发情况 - 公司拥有全球权益的核心创新生物药在研品种16个,双特异性抗体候选药物SI - B001开展6个II期临床试验,8个候选药物处于I期临床研究阶段[12] - 公司重点化学药在研项目24个,其中6个品种多个规格正处于一致性评价过程中[17] - 公司研发投入从2019年的18141.07万元增加至2021年的27860.28万元,研发费用占比由2019年的15.03%上升至2021年的34.97%[14] - 2022年1 - 6月研发费用达17322.58万元,占当期营业收入比例为56.84%[14] 产品销售 - 盐酸右美托咪定注射液销售收入从2019年度的13381.04万元降至2021年的2672.90万元,2020年同比下降75.38%,2021年同比下降18.86%[20] - 丙泊酚中/长链脂肪乳注射液销售收入从2020年的36331.01万元降至2021年的11680.49万元,下降幅度为67.85%[20] 集采情况 - 盐酸右美托咪定注射液和丙泊酚中/长链脂肪乳注射液未中标国家采购清单[18] - 丙泊酚乳状注射液已中标山东、广西等多地联盟地方性集采,未在第七批国家药品集中采购目录中[21] - 截至2022年8月31日,丙泊酚中/长链脂肪乳注射液十三省联盟集采中标39.93万支等多地集采中标情况[32] 风险提示 - 发行人自上市之日起第4个完整会计年度可能触发退市风险警示条件[16] - 公司持续亏损,研发投入大,若资金无法满足需求且未及时融资,可能面临流动性风险[49][50] 股东情况 - 本次发行后股东户数为21737户[99] - 控股股东朱义发行前持股82.6016%,发行后持股74.3414%,限售36个月[63][77] 募集资金 - 本次发行募集资金总额为99047.00万元,净额为88439.74万元[95][97] 未来策略 - 公司拟强化募集资金管理,将资金存放于专项账户并定期检查使用情况[139][140] - 公司将加快募投项目投资进度,募集资金到位前积极开展前期准备工作[140] - 公司将提高盈利能力和水平,提升研发、销售优势,严控成本,加大人才引进[140][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