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行业产能过剩
icon
搜索文档
“光伏教父”跌落神坛?减员25%后,谋求港股IPO
凤凰网财经· 2025-05-10 22:21
公司发展历程 - 创始人靳保芳从河北宁晋县电力局局长转型创业,1996年以350万元启动资金创立晶隆半导体厂,引入日本技术生产单晶硅,成为国内光伏上游材料开拓者 [4] - 2005年成立晶澳太阳能,两年后登陆纳斯达克,成为首家在美上市的中国光伏企业 [4] - 2018年推动私有化退市,2019年借壳天业通联回归A股,市值一度达1700亿元峰值 [4] 产能扩张与行业现状 - 2019-2024年固定资产与在建工程从114.3亿元增至448.28亿元,产能扩张近4倍 [6] - 光伏主产业链硅料、硅片、电池片、组件产能分别达1447GW、1160GW、1193GW、1428GW,远超2025年国内新增装机量预测值215-302GW [6] - 公司市值从巅峰1700亿元缩水至321亿元,不足五分之一 [6] 财务表现 - 2024年营收701.21亿元同比下降14.02%,净利润巨亏46.56亿元(2023年盈利70.39亿元),第四季度单季亏损41.72亿元 [8] - 2025年一季度延续亏损态势,净利润-16.38亿元同比减少239.35%,营收同比下降33.18% [8] - 毛利率从2023年18.13%降至2024年4.48%,2025年一季度进一步降至-6.71% [8][9] 负债与资金压力 - 资产负债率达76.33%创十年新高,短期有息负债超320亿元,货币资金255.54亿元 [11][13] - 港股IPO拟募集资金用于偿还2025年5月后到期银行贷款(利率3.50%-3.80%) [14] 市场战略调整 - 境外营收占比从2019年71.7%降至2024年57.6%,但境外收入规模增长252亿元高于境内237亿元 [15] - 计划通过港股IPO资金在海外建厂扩产能并加强全球营销,但2024年研发费用同比下降13.57%至9.87亿元 [15][16] 人员结构调整 - 2024年员工总数从50258人减至37289人,裁员25.8%,生产人员减少12674人,技术人员减少323人,销售人员增加172人 [16][17]
百亿风电巨头控制权变更,山东省国资委替代珠海成新实控人
华夏时报· 2025-05-09 21:05
控制权变更 - 通裕重工控股股东由珠海港集团变更为国惠资本,实控人由珠海市国资委变更为山东省国资委 [2] - 交易涉及15.50%股份转让(604,032,700股)及4.83%表决权委托(188,394,890股),总对价13.41亿元,每股2.22元(较停牌前折价9.02%) [3] - 交易后国惠资本表决权比例升至20.33%,珠海港集团降至0 [4] 新控股股东背景 - 国惠资本为山东国惠集团全资子公司,山东省国资委实控,定位为绿色低碳和新型工业化投资平台 [5] - 国惠集团正与山东发展投资控股集团战略重组,合并后更名为"山东发展投资控股集团" [5] - 国惠集团已控股鲁银投资、圣阳股份等上市公司,并持有14户省属企业股权及16户直属企业 [6] 公司基本面 - 通裕重工为全球重要风电主轴及大型铸锻件制造商,业务覆盖风电、船舶、核电领域 [5] - 2021-2024年净利润连续下滑(2.85亿元→4137.60万元),毛利率从17.45%降至12.73% [7] - 2025年一季度营收14.15亿元(同比+1.34%),净利润3886.85万元(同比+270.31%),但增长主因财务费用降低及坏账冲回,毛利率仅13.44% [9] 行业与财务压力 - 风电行业自2021年起产能过剩,整机招标价创新低,零部件价格承压 [8][9] - 公司短期偿债压力显著:货币资金12.38亿元,短期借款28.02亿元,一年内到期负债4.63亿元,长期借款12.69亿元 [7] - 2025年2月拟发行不超过10亿元中期票据以偿还债务及补充流动资金 [7] 市场反应 - 复牌首日股价上涨9.43%至2.67元,市值104亿元 [2]
弘元绿能战略收缩12.45亿清仓参股公司 产品跌价年亏27亿股价最大跌幅92%
长江商报· 2025-05-09 07:58
公司战略调整 - 弘元绿能拟将所持内蒙古鑫元27.0737%的股权以12.45亿元转让给江苏中能,交易完成后不再持有内蒙古鑫元股权 [1][2] - 公司称此举旨在优化资源配置、聚焦核心主业、降低投资风险 [1][5] - 2021年公司投资内蒙古鑫元10.20亿元,此次转让勉强保本退出 [5] 光伏行业现状 - 光伏行业面临结构性产能过剩,硅料价格大幅下跌导致企业普遍承压 [1][5][7] - 内蒙古鑫元2024年营业收入47.92亿元,净利润亏损4.77亿元 [5] - 行业竞争加剧导致产品价格持续处于低位 [8] 公司经营表现 - 2020-2022年业绩高速增长:营业收入从30.11亿元增至219.09亿元,归母净利润从5.31亿元增至30.33亿元 [7] - 2023年营业收入同比下降45.87%至118.59亿元,归母净利润同比下降75.58%至7.41亿元 [7][8] - 2024年营业收入进一步下降38.42%至73.02亿元,归母净利润亏损26.97亿元 [8] 公司历史沿革 - 前身为上机数控,主营精密机床和光伏设备制造 [7] - 2019年切入单晶硅生产领域,在内蒙古包头建设5GW单晶硅拉晶生产线 [7] - 2020年与天合光能签订超百亿元长期销售合同 [7] 二级市场表现 - 2021年高点以来股价区间最大跌幅约92% [1][8] - 5月8日收盘价14.5元/股,市值约98.5亿元 [8]
观酒|多家酒企经销商骤减,去年有多少人“逃离”白酒?
南方都市报· 2025-05-07 20:09
白酒行业2024年经销商动态 - 21家白酒上市企业2024年年报显示,7家酒企经销商数量共减少超4000家,其中上海贵酒锐减3627家,泸州老窖减少28家,酒鬼酒减少438家 [1][2] - 13家酒企经销商数量增加,山西汾酒净增613家居首,古井贡酒增加448家,珍酒李渡和五粮液分别增加374家、327家 [3] - 区域酒企全国化扩张明显,古井贡酒在华北、华南分别新增136家、68家经销商,今世缘省外经销商增加53家 [3] 合同负债与渠道压力 - 19家披露数据的酒企中11家合同负债同比下滑,上海贵酒降幅达58.22%,舍得酒业、今世缘、贵州茅台分别下降40.4%、33.65%、32.09% [4][5] - 行业存货普遍增加,仅2家企业存货减少,反映产能过剩及渠道高库存问题 [5] - 经销商面临资金占用成本、仓储费用及库存贬值压力,销售分流加剧经营困难 [5] 酒企应对措施 - 贵州茅台、五粮液、山西汾酒等头部企业通过控货停货调节供需,缓解价格倒挂 [6] - 山西汾酒、洋河股份等强调厂商共建与渠道协同,洋河调整中端产品策略应对存量竞争 [7] - 中国酒业协会指出行业需回归消费需求原点,名酒企业展现韧性,结构化增长成主流方向 [7] 行业发展趋势 - 白酒消费场景减少导致产能过剩,但产业结构性繁荣趋势未改,资本市场保持信心 [7] - 行业共识转向稳市场、稳渠道、稳价格,精细化高质量增长成为发展方向 [7]
光伏裁员,先拿哪些岗位“开刀”?
钛媒体APP· 2025-05-07 16:50
行业整体状况 - 2024年光伏行业面临严重困境,四大主材主流产品价格跌幅均超过29%,叠加美国关税壁垒冲击,近半数A股光伏上市公司陷入亏损[2] - 行业出现大规模裁员现象,员工变动与经营业绩高度相关,ST聆达裁员幅度达86.67%,ST泉为裁员51.99%,多家公司裁员比例超过40%[2] - 光伏主材企业员工普遍下降,而逆变器企业员工普遍增长,辅材和设备企业存在分化[4] 龙头企业表现 - 晶科能源和隆基绿能裁员比例分别为41.07%和49.57%,二者分别为全球光伏组件出货榜头两名,但2024年营收均下降超20%[3] - 隆基绿能归母净利润从2023年盈利107.51亿转为2024年亏损86.18亿,晶科能源净利润暴跌98.67%至9893万[3] - 通威股份裁员比例仅1.21%,员工总数超5.5万人,反超隆基和晶科[3] - 阳光电源是TOP10中唯一营收、净利双增的企业,员工总数同比增长26.3%[3] 人员结构调整 - 隆基绿能生产人员减少53.33%,职能人员减少53.6%,技术人员减少42.8%,销售人员增加22.56%[5] - 隆基人员结构变化明显,生产人员占比降至60%以下,技术人员占比增至25.86%,高学历员工占比提升[5] - 裁员带来成本节约,隆基直接人工成本减少7.16%,薪酬支出下降33.53%,管理费用下降30.22%[6] - 研发费用同比降低20.48%,与2023年研发费用飙升78.08%形成鲜明对比[6] 经营与成本压力 - 隆基2024年营收下降36.23%,高于成本降幅27.79%,毛利率降至7.44%,硅片业务毛利率为-14.31%[6] - 行业产能过剩导致企业减产停产,前期大幅扩产导致产能远超实际需求[4] - 2025年一季度部分企业业绩环比回暖,但行业仍高度承压[9] 国际化与境外员工 - 美国关税政策冲击东南亚四国产能,部分工厂关闭或转战他国[9] - 阳光电源海外员工1774人,同比增长16.86%,但增速较2023年的58.1%有所下降[10] - 企业可能转向中东或其他东南亚国家布局,境外员工变化有待观察[10] - 天合光能等公司在美国进行股权置换等操作以应对政策风险[10]
通灵股份:2024年年报及25年一季报业绩点评:接线盒盈利能力下滑,汽车部件成第二主业-20250430
东兴证券· 2025-04-30 10:23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推荐”评级 [3]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024年接线盒盈利能力下滑,2025年有望修复;增资收购江洲汽车部件,第二主业贡献盈利 [1][2] 财务要点 - 2024年全年营收15.87亿,同比增长3.04%,归母净利7139.50万元,同比下降56.73%;2025年Q1营收4.19亿元,同比增长2.65%,归母净利2088.07万元,同比下滑41.64% [1] 接线盒业务情况 - 2024年受光伏行业产能过剩和铜价高位震荡影响,接线盒销售均价下降18.0%,毛利率从23年22.90%降至15.43% [1] - 2023年市占率11.7%,2024年下滑至9.4%,或因海外产能推进延期;随着政策落地和价格筑底,2025年盈利能力有望改善,Q1毛利率较24年Q4增加4.7% [2] 汽车部件业务情况 - 2024年通过变更募投项目延伸至汽车零部件领域,增资江洲汽车部件51%股权,建设年产650万套零部件项目 [2] - 2024年年报显示,汽车零部件业务收入3.0亿元,占比18.9%,净利润贡献2438.6万,毛利率达27.52%,与接线盒生产技术契合,有协同效应 [2] 公司盈利预测 - 预计2025 - 2027年净利润分别为1.09、1.64和2.08亿元,对应EPS分别为0.91、1.36和1.73元;当前股价对应2025 - 2027年PE值分别为30、20和16倍 [3] 财务指标预测 |指标|2023A|2024A|2025E|2026E|2027E| |----|----|----|----|----|----| |营业收入(百万元)|1,540.38|1,587.18|1,706.83|1,937.63|2,214.25| |增长率(%)|23.35%|3.04%|7.54%|13.52%|14.28%| |归母净利润(百万元)|164.99|71.40|108.70|163.56|207.55| |增长率(%)|42.59%|-56.73%|52.25%|50.46%|26.90%| |净资产收益率(%)|7.86%|3.36%|4.90%|6.93%|8.16%| |每股收益(元)|1.37|0.59|0.91|1.36|1.73| |PE|19.84|45.85|30.12|20.02|15.77| |PB|1.56|1.54|1.48|1.39|1.29| [4] 公司简介 - 江苏通灵电器股份有限公司主要从事太阳能光伏组件接线盒及其他配件等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是我国光伏接线盒行业规模较大的企业之一 [5] 未来重大事项提示 - 2025年5月20日年度股东大会召开 [5] 交易数据 - 52周股价区间37.72 - 23.22元,总市值32.74亿元,流通市值13.55亿元,总股本/流通A股12,000/12,000万股,52周日均换手率6.22 [5] 相关报告汇总 |报告类型|标题|日期| |----|----|----| |行业普通报告|电力设备及新能源行业:储能电池受加征关税政策影响,产业链主导 + 出海有望维持|2025 - 04 - 08| |行业普通报告|光伏行业对等关税征收点评:贸易壁垒高悬,全球竞争加剧—光伏行业事件点评|2025 - 04 - 08| |行业普通报告|光伏行业:抢装带动产业链价格小幅回升—光伏行业跟踪报告|2025 - 04 - 02| |行业普通报告|电力设备及新能源行业:格局、技术、应用三重驱动,储能行业迈向新周期—《新型储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点评|2025 - 03 - 05| |行业普通报告|电力设备及新能源行业:新能源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落地,绿电行业有望加快实现高质量发展|2025 - 02 - 10| |行业普通报告|电力设备及新能源行业:零碳园区有望催化光 - 储 - 氢应用需求释放|2025 - 01 - 16| |行业深度报告|锂电行业2025年投资展望:基本面企稳回暖,新技术应用进程提速|2025 - 01 - 02| |行业深度报告|2024年锂电板块中期策略:基本面有望迎来改善,关注出海与固态电池应用进程|2024 - 08 - 05| |公司普通报告|通灵股份(301168.SZ):业绩稳健增长,拓展汽车内外饰第二赛道—2023年年度业绩预告点评|2024 - 02 - 27| [10] 分析师简介 - 洪一:中山大学金融学硕士,CPA、CIIA,2016年加盟东兴证券研究所,主要覆盖电力设备新能源等研究领域,获2017年水晶球公募榜入围,2020年wind金牌分析师第5 [11] - 侯河清:金融学硕士,3年产业投资经验,2022年加盟东兴证券研究所,主要覆盖电新行业的研究 [12] - 吴征洋:美国密歇根大学金融工程硕士,4年投资研究经验,2022年加盟东兴证券研究所,主要覆盖电力设备新能源等研究领域 [13]
通灵股份(301168):2024年年报及25年一季报业绩点评:接线盒盈利能力下滑,汽车部件成第二主业
东兴证券· 2025-04-30 09:41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推荐”评级 [3]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024年接线盒盈利能力下滑,受光伏行业产能过剩和铜价高位震荡影响,销售均价下降、成本上升,全年毛利率从23年的22.90%降至15.43% [1] - 2025年接线盒盈利能力有望修复,随着对等关税政策落地和光伏主产业链价格筑底,新增产能布局或提速,25年Q1毛利率较24年Q4增加4.7% [2] - 增资收购江洲汽车部件,汽车零部件业务成第二主业,2024年该业务收入3.0亿元,占比18.9%,净利润贡献2438.6万,毛利率达27.52%,与现有业务有协同效应 [2] 财务要点 - 2024年全年营业收入15.87亿,同比增长3.04%,归母净利7139.50万元,同比下降56.73%;25年Q1营业收入4.19亿元,同比增长2.65%,归母净利2088.07万元,同比下滑41.64% [1] - 预计2025 - 2027年净利润分别为1.09、1.64和2.08亿元,对应EPS分别为0.91、1.36和1.73元,当前股价对应2025 - 2027年PE值分别为30、20和16倍 [3] 公司简介 - 江苏通灵电器股份有限公司主要从事太阳能光伏组件接线盒及其他配件等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是我国光伏接线盒行业规模较大的企业之一 [5] 未来重大事项提示 - 2025年5月20日召开年度股东大会 [5] 交易数据 - 52周股价区间37.72 - 23.22元,总市值32.74亿元,流通市值13.55亿元,总股本/流通A股12,000/12,000万股,52周日均换手率6.22 [5] 相关报告汇总 - 包含电力设备及新能源、光伏、锂电等行业报告,以及通灵股份2023年年度业绩预告点评报告 [10] 分析师简介 - 洪一为中山大学金融学硕士,CPA、CIIA,2016年加盟东兴证券研究所,覆盖电力设备新能源领域,获2017年水晶球公募榜入围、2020年wind金牌分析师第5 [11] - 侯河清为金融学硕士,有3年产业投资经验,2022年加盟东兴证券研究所,覆盖电新行业 [12] - 吴征洋为美国密歇根大学金融工程硕士,有4年投资研究经验,2022年加盟东兴证券研究所,覆盖电力设备新能源领域 [13]
中润光能:夫妻套现11亿,IPO“卷土重来”
IPO日报· 2025-03-23 19:27
公司概况 - 中润光能是全球领先的专业化光伏电池制造商,市场份额达18.3%,同时提供光伏组件以扩大产业链影响力 [7] - 公司业务覆盖29个国家和地区,客户包括全球十大组件制造商中的九家,如晶科能源、隆基绿能 [7] - 2024年公司光伏电池对外出货量全球排名第一(专业制造商)和第二(综合制造商),市占率分别为18.3%和14.6% [7] 财务表现 - 2022-2024年收入分别为125.17亿元、208.38亿元、113.20亿元,2024年同比下滑45.68% [9][10] - 同期净利润从8.34亿元、16.81亿元转为亏损13.63亿元,毛利率从13.64%降至-10.08% [9][10] - 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从26.91亿元(2023年)骤降至9.41亿元(2024年),资产负债率攀升至83.7% [11] 行业与竞争 - 光伏行业面临产能过剩,电池片价格从2022年0.99元/W暴跌至2024年0.32元/W [13] - 下游组件厂商自建电池片产能趋势明显,公司电池片业务收入占比仍高达81.1%(2024年) [14] - 32.8%产能为P型电池片,落后于行业向N型技术转型的趋势 [14] 研发与治理 - 研发投入占比从3%(2022-2023年)降至2.6%(2024年),低于行业平均3.5%,研发团队规模缩减43.6% [15] - 实控人曾违规占用资金超18亿元,上市前套现11亿元,关联交易存在利益输送嫌疑 [16] - 公司历史上多次因环保违规、未经审批投建项目被处罚,内控漏洞显著 [16] 市场动态 - 公司曾于2023年12月通过深交所创业板过会,但因保荐机构撤回转战港股 [2][4] - 行业处于深度调整期,隆基绿能预测未来2-3年过半制造商可能退出市场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