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行业产能过剩

搜索文档
盈利能力波动剧烈 龙大强夫妇持股过半 中润光能再次闯关IPO
经济观察报· 2025-09-16 22:45
(原标题:盈利能力波动剧烈 龙大强夫妇持股过半 中润光能再次闯关IPO) 全球光伏电池片制造商龙头江苏中润光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润光能")于2025年9月15日 再次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这是继其今年3月13日首次港股递表失效后的再一次申请。此次港股IPO尝 试,距离该公司2024年6月主动撤回深交所创业板上市申请仅过去约15个月。 IPO之路一波三折 中润光能的资本之路可谓一波三折,其曾于2023年5月向深交所创业板提交A股上市申请,历经多轮审 核问询后,于同年12月成功过会。 在等待中国证监会发行批准期间,情况发生逆转。2024年6月,保荐人海通证券考虑到中润光能2024年 第一季度的亏损以及当时A股市场的普遍情况后,撤销了对中润光能A股上市申请的保荐,这直接导致 中润光能撤销了A股上市申请。 从募资规模看,中润光能在A股IPO过程中曾将募资额从40亿元下调至23亿元,显示其对市场环境的谨 慎评估。 盈利能力波动剧烈,财务压力显著 根据招股书,2022年至2024年间,中润光能营收分别为125.17亿元、208.38亿元和113.20亿元。净利润 波动更为剧烈,同期分别为8.34亿元、16.81 ...
晶科能源半年巨亏29亿,152亿江西首富李仙德“压力山大”
凤凰网财经· 2025-08-31 18:49
核心观点 - 晶科能源2025年上半年业绩大幅下滑 营收同比减少32.63%至318.31亿元 归母净利润由盈转亏至-29.09亿元[3][7] - 光伏行业面临严重产能过剩和价格竞争 产品价格较2020年高点下跌超80% 行业整体陷入亏损[11][12] - 公司实际控制人李仙德家族财富较2023年高点缩水201亿元 现以152亿元位列江西首富[5][13] 财务表现 - 营收318.31亿元 同比减少32.63%[3][7] - 归母净利润-29.09亿元 同比减少342.38%[7] - 扣非净利润-31.75亿元 同比暴跌1560.33%[7] - 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38.12亿元 主要因销货款减少[9] - 研发投入11.75亿元 同比减少56.95% 占营收比例降至3.69%[10] - 总资产1191亿元 较上年末减少1.66% 资产负债率74.07%[10] 行业状况 - 2025年一季度31家A股光伏企业净亏损125.8亿元 亏损幅度同比增加274.3%[10] - 2024年以来超40家企业公告退市、破产或兼并重组[11] - 主要竞争对手隆基绿能、天合光能、晶澳科技、通威股份上半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5.69亿元、-29.18亿元、-25.8亿元、-49.55亿元[11] - 2024年末国内硅料、硅片、电池、组件产能均超1100GW 远超2025年全球600GW和中国250GW的需求预测[11] - 电池片、组件产量增速降至15%以下 多晶硅、硅片产量出现负增长[12] 公司战略与历史 - 产品覆盖全球近200个国家 组件出货量累计达350GW[7] - 以技术创新、全球化布局和高效管理为核心战略[13] - 2006年由李仙德兄弟创立 2010年在纽交所上市[15][17] - 2015年组件出货量4.51GW成为世界第三大组件制造商[20] - 2023年以78.52GW组件出货量第五次成为全球冠军[21] - 2024年组件出货量保持增长但营收同比减少22.08%至924.71亿元 归母净利润大幅下滑98.67%至0.99亿元[22]
福莱特20250828
2025-08-28 23:15
**福莱特玻璃集团2025年上半年经营与行业情况分析**</think> **一 公司财务表现** - 公司上半年营收77.37亿元,同比下降27.66%,主要因玻璃价格下跌[2][3] - 光伏玻璃营收69.45亿元,占比89.76%,毛利率12.31%,同比下降12.39个百分点[3] - 净利润2.66亿元,同比大幅下降82.27%,毛利10.87亿元,同比下降57.27%[2][3] - 二季度计提固定资产减值约2.4亿元,其中1.5亿元针对停产冷修窑炉[4][10] **二 行业供需与价格动态** - 光伏玻璃行业面临产能过剩与国际贸易摩擦双重挑战,产业链价格持续下行[2][5] - 国内新增装机量同比增107%至212GW,海外需求强劲,但玻璃价格仍处历史低位[5] - 行业在产总产能不到9万吨(国内),海外约1万吨,对应供给约50-55GW[12] - 全行业处亏损状态,7月价格达历史低点(约10元),单月冷修量8000吨[41][42] - 预计9月价格可能上涨,因供给端减少(年初至今冷修1.1万-1.5万吨)及需求端支撑[6][41] **三 公司运营与战略** - 当前库存15-20天,较7月高点(25天)回落,下游组件厂囤货周期延长至一周[7][17] - 三季度出货量或略低于二季度,因7月三座窑炉冷修影响产量[16] - 海外收入占比约30%,越南产能满产满销,印尼项目处清表阶段,预计2027年底投产[25][26][34] - 综合成品率86-87%,2.0mm玻璃出货占比超80%,具备1.6mm薄玻璃技术储备[20][31] - 未来优先投放新窑炉产能(如安徽C7、南通项目),冷修产能复产取决于市场需求[11][21][36] **四 行业竞争与格局变化** - 头部企业市场份额暂降系主动盈利选择,未点火产能仍可观[33] - 小窑炉(600吨以下)重启概率低,千吨级大窑炉具成本优势[47] - 2024年约40余家企业中10-20家退出,多为小产能(100-300吨窑炉)[48][49] - 新进入企业扩产意愿低,因资金投入大且回报不确定性高[22] **五 成本与盈利展望** - 行业现金成本普遍未覆盖,若涨价2元落地且成本稳定,盈利有望修复[19][36] - 大窑炉(如1650吨)较1200吨能耗降约10%,降本持续优化[40] - 财务费用可控,人民币贷款利率合理,但40亿转债利息支出较高[35] **六 风险与不确定性** - 价格走势受供需、新点火项目及需求持续性影响,政策与供给端波动大[14] - 国际贸易摩擦促多国布局(如印尼),但印度、北美扩产尚无计划[30][37] - 冷修产能减值风险依存,若窑炉提前冷修可能计提新减值[10][29] **注:数据与结论均基于电话会议纪要原文引用,未加入外部信息或主观推断**
光伏半年报密集出炉,六大主链企业亏损超180亿元,逆变器企业业绩大爆发
华夏时报· 2025-08-27 21:56
行业整体业绩表现 - 光伏板块57家上市公司披露中报 35家实现盈利 22家处于亏损状态[1] - 阳光电源 特变电工 横店东磁三家企业上半年盈利超10亿元 阿特斯 吉电股份 博威合金 晶盛机电和锦浪科技归母净利润超过6亿元[1] - 隆基绿能 晶澳科技 天合光能 TCL中环 通威股份和大全能源6家主链龙头企业净亏损合计超180亿元[1] 逆变器企业业绩表现 - 阳光电源实现归母净利润77.35亿元 同比增长55.97%[2] - 锦浪科技盈利6.02亿元 同比增长70.96%[2] - 禾望电气上半年净利润2.43亿元 同比增长56.79%[2] - 德业股份归母净利润15.22亿元 同比增长23.18%[2] - 阳光电源储能系统产品收入同比暴增127.78% 达到178.03亿元[2] - 阳光电源58.30%的收入源自海外业务 由去年同期134.76亿元增长至253.79亿元[2] - 锦浪科技储能逆变器产品收入为7.93亿元 同比增长313.51%[2] - 锦浪科技海外收入比上一年同期增加25.26%[2] 光伏设备企业业绩表现 - 晶盛机电实现营业收入57.99亿元 同比减少42.85% 实现归母净利润6.39亿元 同比下降69.52%[3] - 迈为股份营业收入42.13亿元 同比减少13.48% 净利润3.94亿元 同比下降14.59%[3] - 奥特维营业收入33.79亿元 同比下降23.57% 归母净利润3.08亿元 同比下降59.54%[3] - 奥特维在手订单105.69亿元(含税)同比下降26.32%[3] - 光伏设备降价幅度大概在25%—30%[4] 辅材企业业绩表现 - 明冠新材实现归母净利润-0.53亿元 同比暴跌713.54%[5] - 中来股份净利润亏损1.69亿元 但同比增长44.83%[5] - 福斯特实现归母净利润4.96亿元 同比下降46.6%[6] - 赛伍技术预计归母净利润为-8200万元到-7000万元[6] - 明冠新材胶膜产品销售收入同比下降15%[6] - 石英股份营业收入5.15亿元 同比减少30.13% 归母净利润1.07亿元 同比下降58.41%[6] 光伏玻璃行业表现 - 南玻A实现营业收入64.84亿元 同比下降19.75% 实现净利润0.75亿元 同比下降89.83%[7] - 金晶科技营业收入23.94亿元 同比减少32.56% 归母净利润-0.96亿元 同比减少135.04%[7] - 安彩高科实现营业收入17.42亿元 同比减少30.56% 归母净利润-2.15亿元 同比下降2194.75%[7] - 2.0mm单层镀膜玻璃9月新单价格较8月初上调2元/平方米[7] 主产业链企业表现 - 2025年上半年电池片 组件产量增速保持在15%以下 多晶硅 硅片产量出现负增长[8] - 各环节主流型号平均价格较2020年以来最高价降低88.3% 89.6% 80.8% 66.4%[8] - 天合光能亏损29.18亿元 降幅达654.47%[8] - TCL中环净利润-42.42亿元 归母净利润同比下跌38.48%[8] - 阿特斯盈利7.31亿元 但较去年同期12.39亿元利润下降四成左右[8] - 弘元绿能上半年归母净利润-2.97亿元 去年同期为-11.57亿元 同比增长74.35%[8] - 隆基绿能上半年实现归母净利润-25.69亿元 去年同期亏损52.31亿元 减亏超26亿元[9] - 爱旭股份归母净利润-2.38亿元 去年同期亏损17.45亿元 同比亏损收窄86.38%[9] 技术发展动态 - 技术迭代主要集中在BC技术和HJT技术的进步上 BC技术加速渗透和量产[9] - 光伏行业从单纯价格竞争逐步转向价值竞争[9]
航天机电上半年净利-2.15亿元,同比大幅增亏
北京商报· 2025-08-25 22:59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18.19亿元 同比下降41.01% [2] - 归属净利润亏损2.15亿元 同比大幅增亏(上年同期亏损3286.75万元) [2] 业务变动 - 航天土耳其公司和埃斯创卢森堡不再纳入合并报表范围 [2] - 光伏行业产能过剩且竞争加剧 [2] - 汽配产业主要客户需求不及预期 [2] 市场表现 - 8月25日股价收报7.94元/股 单日涨幅0.76% [3] - 当前总市值113.9亿元 [3]
上半年净利下降713.54%,这家光伏胶膜企业危险了
36氪· 2025-08-21 20:04
公司财务表现 - 明冠新材2025年上半年营收同比下降36.85% 归母净利润亏损5270.53万元 同比下降713.54% [1] - 公司光伏组件封装材料销量6386万平米同比下降16% 销售收入3.5亿元同比下降39% [1]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恶化至净流出1.66亿元 同比下降373.16% [1] - 2023年首次亏损2387.54万元 2024年亏损扩大至6707.73万元 [2] - 若下半年经营未改善将面临连续三年亏损风险 [3] 行业竞争格局 - 光伏胶膜行业呈现"一超多强"格局 福斯特市占率超50% [4] - 行业参与者包括福斯特/斯威克/百佳年代/海优新材/祥邦科技/赛伍技术/天洋新材/明冠新材等企业 [4] 同业经营状况 - 福斯特2025年上半年净利润同比减少4.55亿元 下降49.05% [5] - 福斯特毛利额同比下降46.72% 因产品单价降幅大于原材料采购单价降幅 [6] - 天洋新材预计2025年上半年净利润亏损800-1150万元 同比减少81%-160% [6] 行业发展趋势 - 2025年全球光伏市场进入低速增长期 预计全年增速约10%但充满不确定性 [6] - 行业面临产能过剩/市场竞争加剧/下游组件市场波动/上游原料成本等多重压力 [5][6] - 光伏胶膜企业盈利能力难以预测 盈利临界点判断困难 [6]
三超新材筹划控股股东变更 拟向“新主”定增募资2.5亿补流偿贷
证券时报网· 2025-08-04 21:33
公司控制权变更 - 三超新材股东邹余耀、刘建勋与博达合一签署股份转让协议,博达合一将分两期受让1898.54万股股份,占公司股份总数的8.97%[1] - 第一期转让1025万股股份(占8.97%),第二期转让873.54万股股份将于2026年6月30日前完成[1] - 邹余耀和刘建勋签署表决权放弃协议,第一期交割完成后公司控股股东变更为博达合一,实际控制人变更为柳敬麒[2][3] 定向增发计划 - 三超新材拟向特定对象发行1247.5万股股票,博达合一拟以现金方式全额认购[2] - 本次发行拟募集资金不超过2.5亿元,将全部用于补充流动资金和偿还银行贷款[2] - 定向增发完成后,邹余耀持有的50%股份表决权将恢复[2] 公司财务状况 - 2024年归母净利润亏损1.41亿元,同比下滑623.64%[3] - 2025年一季度再度亏损625.58万元,同比下滑267.47%[3] - 公司借款占总资产比例不断提高,财务成本上升侵蚀盈利能力[4] 行业竞争环境 - 电镀金刚线行业竞争持续加剧,产品价格及毛利率逐年下降[3] - 光伏行业出现阶段性产能过剩,金刚线需求受到抑制[3] - 光伏全产业链出清库存及海外关税壁垒对行业造成双重影响[3] 战略发展计划 - 募集资金将用于优化业务布局、加大研发投入,提升市场竞争力[4] - 公司计划通过本次发行优化融资结构,降低财务负担[4] - 引入新主旨在增强公司盈利能力与抗风险能力[4]
晶阳机电IPO终止:递表2日收到警示函 业绩“变脸”已呈常态
犀牛财经· 2025-07-16 15:45
公司IPO终止 - 晶阳机电北交所IPO审核状态变更为"终止" [2] - 公司在光伏行业下行周期撤回上市申请 [2] - IPO拟募资1.66亿元用于光伏单晶硅生长炉建设项目、研发中心及补充流动资金 [3] 公司违规行为 - 未按规定披露挂牌期间存在的股权代持情形 [3] - 延迟披露与宁夏旭樱签订的1.19亿元销售合同 [3] - 因违反《非上市公众公司监督管理办法》被浙江证监局出具警示函 [3] 公司业绩表现 - 2023年营收同比增长93.80%,净利润增长179.01% [4] - 2024年营收同比下滑9.24%,净利润下滑13.06% [4] - 2025年一季度营收同比大降55.67%,净利润大降67.28% [5] 行业背景 - 光伏行业面临产能过剩问题 [4] - 行业"降本增效"压力传导至全产业链 [4] - 公司作为光伏设备供应商("卖铲人")受到行业下行影响 [4]
天洋新材(上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25年半年度业绩预亏公告
上海证券报· 2025-07-15 03:22
业绩预告情况 - 公司2025年半年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预计为-800万元到-1,150万元,同比减少81%-160% [2][5]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净利润预计为-645万元到-995万元,同比增加10%-42% [3][6] - 业绩预告期间为2025年1月1日至2025年6月30日 [4] 上年同期业绩 - 上年同期利润总额为550.29万元,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为-441.66万元 [8] - 上年同期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1,109.50万元 [8] - 上年同期每股收益为-0.01元 [8] 业绩预亏原因 - 光伏封装胶膜收入同比下降约55%,因行业产能过剩导致低价竞争和负毛利行情 [8][9] - 公司主动缩减光伏封装胶膜接单量,但厂房及设备折旧仍按期计提,导致该业务板块亏损 [9] - 净利润同比降幅较大系上年同期基数较小所致 [9] 主营业务表现 - 热熔胶、电子胶、墙布业务经营稳定 [8] - 光伏封装胶膜业务受行业整体影响显著下滑 [8][9]
赛伍技术: 2025年半年度业绩预告
证券之星· 2025-07-15 00:28
业绩预告 - 预计2025年半年度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为-8,200万元到-7,000万元 [1] - 预计2025年半年度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为-8,500万元到-7,500万元 [1] - 上年同期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为-1,548.73万元,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1,738.53万元 [2] 业绩变动原因 - 光伏行业产能过剩和产业链同质化竞争加剧导致光伏胶膜产品价格下滑和光伏背板产品销量下降 [2] - 光伏业务营业收入下降,产品盈利水平承压 [2] - 新兴业务板块(锂电和新能源汽车材料、半导体材料)经营向好,营业收入和毛利率均实现增长 [2] 公司应对措施 - 保持稳健的财务政策,加强应收账款和存货管理 [2] - 持续优化业务板块结构,完善产品组合,向平台化多元化企业发展 [2] - 未来将更好地应对周期性风险,持续为投资者创造价值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