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西部陆海新通道
icon
搜索文档
宁夏特色农产品扩大出口的“抢鲜”密码
中国新闻网· 2025-07-05 07:22
宁夏冷凉蔬菜产业发展 - 宁夏冷凉蔬菜因海拔高、气候凉爽、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等自然条件优势,具有色泽鲜亮、脆嫩甘甜的特点,70%通过冷链物流销往全国和海外 [1] - 冷凉蔬菜采收后通过预冷处理延长保鲜期,并经过海关快速查验流程,48小时内可抵达迪拜商超货架 [1] - 银川海关开通"属地查检绿色通道",实施预约查验、优先检测等便利措施,最大程度提升出口农产品新鲜度 [1] 出口物流与市场拓展 - 通过客运航班腹舱带货,冷凉蔬菜8小时直达迪拜,中东市场订单同比增长35%以上 [2] - 2024年起冷凉蔬菜成为银川与迪拜新的绿色纽带,每周通过银川—迪拜客运航线运输 [2] - 宁夏构建陆海新通道、铁海联运、国际公铁物流3条国际通道,不断提升面向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的物流通达能力 [3] 出口数据与品类 - 2024年宁夏农产品出口额17.6亿元,同比增长23.3% [3] - 2025年1-5月宁夏农产品出口额8.3亿元创历史同期新高,增长25.8%,其中蔬菜出口2.3亿元,增长112.4% [3] - 出口蔬菜品类包括西蓝花、菜花、菜心等30余种,在马来西亚、新加坡、阿联酋等地广受赞誉 [3] 政策支持与产业升级 - 银川海关成立工作专班打造"智审""智看""智帮"全链条服务,种植基地通过VR平台申请备案3天即可完成 [2] - 2024年5月宁夏首条铁海联运冷链专线开通,为枸杞、葡萄酒、冷凉蔬菜等特色产品提供高效国际物流通道 [3] - 银川已成为国家综合货运枢纽补链强链支持城市,推动更多"宁夏产"走出国门 [3]
全国海关系统代表与中外记者见面交流 做让党放心让人民满意的国门卫士
经济日报· 2025-07-04 06:08
宁波舟山港智慧物流系统 - 通过推行智慧物流系统实现集装箱和大宗散货泊位的集群化管理 [1] - 助力港口连续16年保持货物吞吐量世界第一 [1] 粤港澳大湾区通关效率 - "澳车北上""港车北上"政策实施以来已有超600万辆次港澳单牌车经港珠澳大桥口岸北上 [1] - 对于无异常、无需检查的车辆验放时间不超过10秒 [1] 中巴经济走廊发展 - 红其拉甫口岸从中巴经济走廊建设以来发展为"黄金枢纽" [2] - 2023年12月红其拉甫口岸实现常年开关为中巴经贸提供全年无休便利 [2] - 推动红其拉甫—苏斯特口岸农副产品快速通关"绿色通道"建设 [2] 海南自贸港建设 - 海南10个"二线口岸"2024年全部通过国家验收 [2] - 海关正进行封关运作实战演练以优化流程和风险防控 [2] 西部陆海新通道 - 重庆海关技术中心通过科技创新为海关监管提供技术支撑 [2] - 推动"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的开放格局 [2]
上半年湖南怀化国际陆港发运班列601列
搜狐财经· 2025-07-03 22:40
怀化国际陆港运营数据 - 1至6月共发运班列601列,计30068标箱,货值约39亿元,货重约50万吨,年度班列目标完成率50.1%,同比增长31% [1] - 国际联运班列221列,中老国际班列165列,铁路冷链特色班列16列,完成冷链班列全年任务129% [1] - 累计发运冷链果蔬816标箱,货值3778万元 [3] 物流网络布局 - 常态化开行中越、中老等7条国际物流大通道,线路总数达161条 [3] - 运输网络覆盖全球52个国家和地区的158个港口及站点 [3] - 首次携手陆海新通道宁夏公司,以"散改集"铁铁跨境运输方式将西北2500吨化工品运往越南安员 [4] 运输效率提升 - 怀化西一钦州港东点对点班列全程运输时间从3至4天缩短至30小时 [4] - 新铁铁跨境运输模式较传统铁海运输模式提高时效50%,降低物流成本30% [5] - 实现"10日达"黄金通道效应,未来将深耕西北市场引流煤炭、矿石等大宗商品 [5] 业务拓展策略 - 扩张集货区域,发展新客户,开拓新业务,将湖南常德、广东湛江等新货源市场纳入服务范围 [3] - 开通常德—岳阳(长沙)一怀化—钦州公铁水联运班列,提升常德无纺布出口物流效率 [3] - 加强区域协作,集结广东湛江、湖北武汉、宜昌等地化工品和化肥等出口货品 [3]
高质量发展看海关|“渝”见“广大”机遇,“8D”魔幻城市“立体”联通世界
央视网· 2025-07-01 15:12
重庆城市形象与旅游吸引力 - 重庆以"8D"魔幻山城风貌和赛博朋克式城市景观吸引全球游客 包括轻轨穿楼 洪崖洞夜景 高楼灯光等特色场景 [1] - 洪崖洞民俗风貌区成为标志性旅游打卡地 [3] 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 - 西部陆海新通道连接丝绸之路经济带 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和长江经济带 使重庆成为西部大开发战略支点和内陆开放枢纽 [4] - 重庆构建"铁公水空"多式联运体系 突破内陆地理局限 服务全面开放格局 [4] 国际物流联运创新 - "东盟快班"实现西部陆海新通道与中欧班列无缝衔接 采用"一单制"和"一箱到底"模式 东南亚至欧洲运输时间比传统方式节约5-10天 [5] - 重庆海关优化"铁铁联运"监管流程 包括转关审放 施封验封等环节 目前"东盟快班"已实现每周1列常态化开行 [5] - 2024年1-5月重庆海关监管中欧班列进出口货物达10.9万标箱 [6] 开放平台建设 - 2024年4月重庆国际铁路港综合保税区获批 为临铁外向型产业提供"保税+"服务 [6] - 重庆国际物流枢纽园区从普通小站发展为开放标志地 先后首发中欧班列"渝新欧"(2011)和西部陆海新通道班列(2017) [6] 果园港枢纽功能 - 果园港实现全球100余国300多个港口通达 形成"海铁—铁江"双换装模式 2025年1-5月水路进出口货值378.3亿元(同比+18.5%) [10] - "沪渝直达快线"通过快速安检 离港确认等措施 往返运输时间压缩40%以上 [10] 跨境公路运输发展 - 跨境公路班车成为小规模散货出口首选 2024年前5月开行超6000车次(同比+3倍) 货值57亿元(同比+4.3倍) 已超2023年全年 [12][13] - 班车运输品类从通用机械扩展至汽摩 电子等500余种 形成"3向12线25口岸"跨境公路网络 [12][13] 物流枢纽地位 - 重庆成为全国唯一兼具港口型 陆港型 空港型 生产服务型 商贸服务型的"五型"国家物流枢纽城市 [14] - 2024年1-5月经西部陆海新通道进出口193亿元(同比+179.5%) 形成中欧班列 长江水道 陆海新通道立体联通格局 [14]
国投洋浦港10万吨级粮油码头开工
海南日报· 2025-06-29 09:51
项目概况 - 国投洋浦港有限公司投资建设10万吨级公共粮油码头项目开工 [1][2] - 项目纳入国家发改委《"十四五"推进西部陆海新通道高质量建设实施方案》 [2] - 项目总投资9 97亿元 新建1个10万吨级公共粮油泊位 码头岸线长316米 [2] - 设计年吞吐量450万吨 建成后将是海南省唯一的专业化粮油码头 [2] 项目意义 - 为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融入新发展格局提供有力支撑 [2] - 填补洋浦港无粮食专用泊位空白 提升公司服务能力 [2] - 适应外贸进口粮食主力运输船型靠泊需要 服务临港粮油加工企业 [2] - 直接服务洋浦经济开发区"国际健康食品港"项目建设 [2] 技术特点 - 采用先进设备和装卸工艺 实现无人化高效信息化管理 [2] - 集专业化 智慧化 节能环保于一体 [2] 配套工程 - 同步推进二期码头3号-5号泊位升级改造 投资1 2亿元 [3] - 泊位等级从2万吨级提升至5万吨级 [3] - 改造后年吞吐量从177万吨跃升至520万吨 [3] - 届时公司年设计总吞吐量将从760 4万吨提升至1550万吨 [3] - 巩固海南自贸港最大的公共散杂货码头服务商地位 [3]
中尼口岸双边贸易持续增长
新华社· 2025-06-25 18:33
中尼口岸双边贸易增长 - 里孜口岸于2023年11月开通,成为西藏第四个陆路口岸,边贸市场配套设施完善,商户无需支付租金[1] - 樟木口岸在2015年地震后逐步恢复,2023年重启双向货运及人员往来,带动边贸繁荣和就业机会[1][2] - 吉隆口岸2023年4月恢复双向人员往来,尼泊尔货车频繁往来装卸货物[5] 企业出口与产品创新 - 西藏吉隆瑞尼机械制造有限公司针对尼泊尔山区需求研发新能源车辆,2024年预计出口突破2000辆[6] - 公司采用一体化生产流程,产品适配尼泊尔地形特点,工人收入提升且能兼顾家庭[6] - 通过"公铁联运"模式,新能源汽车从产地10日内可运抵尼泊尔[7] 贸易数据与政策支持 - 2024年1-5月西藏对尼泊尔进出口额17.95亿元,同比增长14%,尼泊尔占西藏外贸87%[8] - 拉萨综合保税区采用"一箱到底"监管模式出口日用品、新能源汽车等,海关提供绿色通道和24小时预约服务[8] - "十四五"以来西藏与南亚联盟贸易总值149.2亿元,印度、巴基斯坦分列第二、第三大贸易伙伴[8]
陈刚会见中建集团董事长郑学选
广西日报· 2025-06-25 09:48
广西与中建集团合作 - 广西正抢抓国家实施人工智能能力建设普惠计划、高水平共建西部陆海新通道等重大机遇,积极扩大有效投资,突出抓好平陆运河等现代化基础设施建设 [1] - 广西希望中建集团加大在桂投资和布局力度,参与绿色建筑、综合交通、城市更新、水网建设等领域发展 [1] - 广西将进一步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为企业发展创造良好条件 [1] 中建集团在桂业务发展 - 中建集团将充分发挥平台、技术、资源等优势,深耕广西、服务广西,接续抓好在建项目建设 [2] - 公司将持续加大投资力度,拓展合作领域,深化与广西在基础设施、城市更新、房地产开发建设等领域务实合作 [2] - 中建集团计划与广西共同开拓东盟市场,为广西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2]
高质量发展看海关——重庆:发挥优势,打造全球货物集散分拨“中转站”
搜狐财经· 2025-06-24 15:01
重庆国际物流枢纽园区发展 - 重庆国际物流枢纽园区是陆港型国家物流枢纽,包含重庆铁路集装箱中心站、西部陆海新通道重庆无水港、重庆整车进口口岸等区域 [3] - 该园区是中欧班列始发地、西部陆海新通道策源地,已成为重庆对外开放标志地 [3] - 截至2024年一季度,西部陆海新通道目的地拓展至127个国家和地区的563个港口 [3] 中欧班列与西部陆海新通道运营数据 - 2024年1至5月,重庆海关监管中欧班列运输进出口货物10.9万标箱,同比增长3% [4] - 2011年首趟中欧班列"渝新欧"从重庆发出,2017年首列西部陆海新通道班列启动 [4] - 重庆通过扩大铁海联运"一单制"试点、完善"一码通"等举措提升物流网络密度 [4] 物流通道建设与数字化转型 - 重庆谋划建设"数字陆海新通道"以解决物流协同不畅、监管难等问题 [4] - 重庆牵头绘制西部陆海新通道优势产业链图谱,推动产业链供应链协同发展 [6] - 重庆正打造全球货物集散分拨"中转站",促进欧洲、中南半岛等地区货物流通 [6] 重庆物流枢纽功能定位 - 重庆是兼具港口型、陆港型、空港型等"五型"国家物流枢纽的城市 [3] - 重庆在共建"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西部陆海新通道联动发展中作用显著 [1] - 重庆国际物流枢纽园区体现了从普通小站到国际物流枢纽的转型历程 [3]
重庆港接待1家机构调研,包括中银证券研究部
金融界· 2025-06-20 18:54
公司基本情况 - 重庆港成立于1999年1月8日,2000年7月31日上市,是长江内河港口第一家上市公司,全国5A级物流企业,中国西部地区最大的内河主枢纽港、集装箱吞吐港运营企业 [3] - 公司拥有分公司2户、全资及控股二级企业11户、参股二级企业3户,主要经营管理重庆市内重点公共港口码头 [4] - 公司已形成集装箱、件杂散货、商品车和化工等现代化、专业化码头集群,年货物吞吐能力8176万吨、集装箱吞吐能力267万TEU [4] - 公司拥有果园港、万州红溪沟、江津兰家沱和珞璜港4个铁水联运港区,铁路专用线49公里,铁路年作业能力3100万吨 [4] 财务表现 - 2024年商品贸易业务收入同比下降14.38%,2025年一季度营收再降20.3%,主因大宗商品需求萎缩 [4] - 2024年和2025年一季度扣非净利润出现下降,折旧摊销增加和联营企业收益下滑是主因 [5] - 新购资产及在建工程转固导致成本增加,包括果园件散货码头所属集装箱功能相关资产、桐子园作业区升级改造项目、江津区兰家沱作业区一期改建工程、长寿化工码头二期工程等 [5][6] 业务规划 - 公司坚持"物流促贸易、贸易聚物流"的发展理念,积极拓展制造业用钢以及铜材、铝材等其他金属产品货源 [4] - 在稳定拓展钢材、矿石、煤炭等现有贸易业务的基础上,进一步开拓粮、油等商品贸易业务 [4] - 公司成立制造业集群物流发展专班,2024年开发制造业客户6家,新增制造业货源20万吨以上 [7] - 公司通过压降应收账款和存货规模,降低资金占用成本等措施,来应对应收账款和存货对资金的占用压力,现金流状况健康 [6] 战略发展 - 公司以打造"智慧化、绿色化"内河枢纽港为核心策略,重点打造果园港智慧绿色港口的"重庆样板" [7] - 公司累计投入1.1亿元升级环保设施与绿化,2022年果集司获评"四星级绿色港口",2025年5月成功通过"四星级智慧港口"评审 [7] - 公司深度融入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2024年在新疆、贵州、四川等地新设无水港三个,2025年拟继续新设无水港四个 [8] - 公司间接控股股东重庆物流集团有限公司正在与中国物流集团有限公司筹划国资战略整合事宜 [7] 未来规划 - 公司未来的战略规划包括:推进专业化码头转型改造、加强通道和数字化建设、强化绿色生态港口建设、提升市值管理能力以及优化人才队伍建设和绩效激励机制 [2][10] - 公司自2000年上市以来每年均进行现金分红,未来将综合考虑多种因素制定现金分红政策 [9][10] - 国家推进国内大循环、扩大内需及深化西部大开发,为公司带来重大机遇,公司将加快现代化多式联运集疏运体系建设 [10]
北部湾港: 北部湾港股份有限公司主体及“北港转债”2025年度跟踪评级报告
证券之星· 2025-06-20 17:31
信用评级结果 - 北部湾港主体信用等级维持AAA,评级展望稳定,"北港转债"信用等级维持AAA [1][6] - 评级模型结果显示企业规模得分6分,货物吞吐量得分7.19分,腹地经济及竞争力得分15分,港口设施条件得分8分 [1] - 个体信用状况为aa,外部支持+2分,最终评级结果由信评委投票评定 [2] 公司经营情况 - 2024年完成货物吞吐量32782.43万吨,同比增长5.61%,集装箱吞吐量901.52万标箱,同比增长12.38% [8][26] - 2024年营业收入70.03亿元,同比增长0.77%,毛利润22.46亿元,综合毛利率32.07% [22][26] - 2025年3月末资产总额362.61亿元,所有者权益201.13亿元,资产负债率44.53% [9][34] 港口业务优势 - 拥有89个沿海生产性泊位,年吞吐能力3.92亿吨,集装箱吞吐能力980万标箱 [8][25] - 2024年新增航线8条,总航线达80条,外贸航线49条,通达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200多个港口 [8][25] - 货源以金属矿石、煤炭制品为主,前五大客户销售额占比22.54% [29][30] 财务指标 - 2024年经营性净现金流20.91亿元,EBITDA 34.61亿元,EBITDA利息倍数8.62倍 [40][42] - 2024年末全部债务121.48亿元,全部债务/EBITDA为3.51倍,较2023年下降 [34][42] - 2024年流动比率82.85%,速动比率82.17%,经营现金流动负债比33.9% [42] 行业分析 - 2024年全国港口货物吞吐量175.95亿吨,同比增长3.7%,集装箱吞吐量3.32亿TEU,同比增长7% [13][14] - 北部湾港货物吞吐量在全国港口中排名靠后,但集装箱吞吐量增速达12.4%,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16] - RCEP生效使北部湾港作为中国-东盟门户港地位提升,腹地包括广西、云南、贵州等西部省份 [20][21] 资本支出与项目 - "北港转债"募集资金30亿元,用于钦州大榄坪南作业区等项目建设,截至2024年末已使用29.82亿元 [9][10] - 2024年新增货物通过能力3850万吨,集装箱通过能力110万标箱,建成北部湾港首个煤炭仓储基地 [31] - 2025年计划货物吞吐量3.3亿吨,集装箱吞吐量突破1000万标箱 [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