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金面流动性
搜索文档
流动性和机构行为周度观察:跨月资金利率整体平稳-20250506
长江证券· 2025-05-06 07:31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025年4月27日 - 4月30日央行净投放资金,跨月资金利率整体平稳;4月28日 - 5月4日政府债净融资规模提升,同业存单转为净偿还且到期收益率多数下行,银行间债券市场杠杆率有所提升,国有大行及政策行净融出规模延续修复趋势;5月5日 - 5月11日政府债预计净偿还1123亿元 [2]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资金面 - 2025年4月27日 - 4月30日,央行逆回购投放12403亿元、回笼5045亿元,实现净投放7358亿元;5月5日 - 5月9日公开市场逆回购将到期16178亿元;4月买断式逆回购投放12000亿元,到期量为17000亿元,净回笼5000亿元 [6] - 2025年4月27日 - 4月30日,DR001、R001平均值分别为1.63%和1.67%,较4月21日 - 4月25日分别下降1.7个基点、上升0.1个基点;DR007、R007平均值分别为1.76%和1.79%,较4月21日 - 4月25日上升7.6个基点和7.2个基点;跨月阶段央行净投放资金呵护流动性,仅在4月30日隔夜资金利率明显上行 [6] 政府债 - 2025年4月28日 - 5月4日,政府债净融资额约1211亿元,较4月21日 - 4月27日多增2012亿元左右,其中国债净融资额0亿元,地方政府债净融资额约1211亿元 [7] - 2025年5月5日 - 5月11日,政府债净偿还额预计为1123亿元左右,其中国债约净偿还1754亿元,地方政府债约净融资631亿元 [7] 同业存单 - 截至2025年4月30日,1M、3M同业存单到期收益率分别为1.6352%和1.7300%,分别较4月25日下降6个基点和1个基点;1Y同业存单到期收益率为1.7350%,较4月25日下降2个基点 [8] - 2025年4月28日 - 5月4日同业存单净偿还额约860亿元,4月21日 - 4月27日为净融资约1771亿元;5月5日 - 5月11日同业存单到期偿还量预计为5236亿元,高于本周的3353亿元,再融资压力小幅提升 [8] 机构行为 - 2025年4月27日 - 4月30日,测算银行间债券市场杠杆率均值为107.49%,4月21日 - 4月25日测算均值为107.19% [9] - 质押式逆回购净融出资金结构方面,2025年4月30日,国有大行及政策行净融出资金约为2.89万亿元,在净融出总额中占比为53.7%;4月25日,国有大行及政策行净融出规模约为2.93万亿元,在净融出总额中占比为53.3% [9]
深度 | 资金面能维持偏松么?——4月流动性展望【财通宏观•陈兴团队】
陈兴宏观研究· 2025-04-02 14:09
资金面变化 - 3月短端资金利率下行,DR001和DR007全月均值分别下行10.3BP、13.2BP至1.77%、1.88%,资金面整体均衡偏松 [1][3] - 流动性分层现象接近消失,R007与DR007利差处于较低位 [1][3] - 央行公开市场操作由净回笼转为净投放,月末开展4500亿元MLF操作,为去年8月以来首次超额续作,并改革MLF招标形式 [1][6] - 10Y国债利率较2月末上行9.8BP至1.81%,债市快速回调后企稳 [1][4] 债券托管与机构行为 - 2月银行间市场债券托管量环比增长2.4万亿元至163.6万亿元,增速上升至1.5%,增量主要来自地方债和同业存单 [7][9] - 利率债托管环比增量扩大至1.8万亿元,地方债贡献主要增量(1万亿元),国债和政金债分别增加6477亿元和1173亿元 [9] - 商业银行2月增持1.4万亿元债券,主要增持国债、同业存单和地方债;广义基金增配1349亿元,以地方债为主 [11] 政府债供给 - 4月预计国债发行1.16万亿元,净融资规模-455亿元(到期1.2万亿元);地方债发行9000亿元(新增债3200亿元+普通再融资债3800亿元+特殊再融资债2000亿元),净融资7360亿元 [2][16][20] - 一季度国债累计发行3.3万亿元,净融资1.47万亿元,进度达22%,创近五年同期新高;新增地方债发行1.2万亿元,专项债进度21.8% [13][19] 流动性缺口与资金面展望 - 4月预计流动性缺口约1100亿元,压力较3月减轻,主因国债到期规模抬升和政府债净供给下降 [2][27] - 广义财政收支差额预计-4000亿元,政府存款增加2900亿元;货币发行减少550亿元补充流动性 [22][23] - 跨季后DR007中枢有望下行至略低于1.8%,央行态度缓和叠加季初缴准基数减少(预计释放1200亿元)支撑资金面宽松 [27][28]
债市聚焦|本轮调整中的机构行为变化以及对后市的三重思考
中信证券研究· 2025-03-18 08:03
债市近期表现 - 2025年2月以来长债利率整体震荡上行,10年国债收益率回升至24M12"适度宽松"货币政策提出前水平 [1] - 各期限品种收益率普遍上行,30Y-10Y利差收窄至20bps左右,10Y-1Y利差小幅下行 [2] - 资金面维持紧平衡,受政府债发行前置、银行负债端压力及央行流动性投放克制等因素影响 [2] - 城投债与二永债收益率同步上行,信用利差受资金面紧平衡及政策预期分化影响 [2] 机构交易行为分化 - 保险及农商行在长端呈现调后买入特征,保险主要买入超长端地方债 [3] - 基金与国有大行为主要卖盘:基金集中抛售政金债,国有大行对三类利率债均有大幅抛售且打破"买短卖长"惯例 [3] - 基金与农商行在长端互为主要对手盘,理财对非银信用债净买入以短期为主 [3] 后续调整压力分析 - 政策利率锚作用回归,历史显示央行干预时点多在长债利率突破OMO利率+30bps界限 [4] - 利率抬升需平衡"压降融资成本"目标,需关注财政及企业信用融资实际成本 [4] - 赎回扰动风险仍存,监管态度侧重流动性层面,3月降准可能性需关注 [5] - 债市短期仍处高波动阶段,利率上行风险缓释但不意味趋势性下行机会 [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