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范化解金融风险
搜索文档
策略快评报告:“十四五”我国金融业发展取得重要成就
万联证券· 2025-09-23 16:20
核心观点 - 报告总结“十四五”期间中国金融业在体制机制改革、服务实体经济、支持科技创新及防范化解风险方面取得重要成就,为“十五五”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3][4] 金融体制改革深化 - “十四五”期间设立中央金融委员会、中央金融工作委员会,加强党中央对金融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 [3] - 金融监管总局系统机构改革圆满收官,“四级垂管”架构有效运转,金融消保统筹工作扎实推进 [3] - 以新证券法实施为契机,对相关法规制度进行系统“立改废释”,中国特色的资本市场法治体系进一步健全 [3] 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成就 - 坚持支持性的货币政策立场,中国特色现代货币政策框架初步形成 [3] - 5年来,银行业保险业通过信贷、债券、股权等多种方式,为实体经济提供新增资金170万亿元 [3] - “十四五”末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36万亿元,是“十三五”末的2.3倍,利率下降2个百分点 [3] - “越诚信越便利”的外汇服务环境更加优化,凭指令即可办理业务的企业数较2020年末增长5倍以上 [3] 金融支持科技发展 - “十四五”时期,科技型中小企业贷款、普惠小微、绿色贷款年均增速超过20% [3] - 科研技术贷款、制造业中长期贷款、基础设施贷款年均增长分别为27.2%、21.7%、10.1% [4] - 新上市企业中九成以上是科技企业或科技含量较高的企业,A股科技板块市值占比超过1/4 [4] - A股市值前50名公司中科技企业从“十三五”末的18家提升至当前的24家 [4] 防范化解金融风险 - 有序化解融资平台债务风险,推动地方政府统筹资源化债,剥离融资平台政府融资功能,相关工作取得重要的阶段性成效 [4] - 优化调整首付比、房贷利率等多项政策,并降低存量房贷利率以支持房地产风险化解 [4] - 推动高风险中小银行数量较峰值明显压降,中小金融机构减量提质成效明显 [4] - “十四五”期间A股市场韧性和抗风险能力明显增强,上证综指年化波动率15.9%,较“十三五”下降2.8个百分点 [4] “十五五”展望 - 货币政策将坚持支持性立场,根据宏观形势变化综合运用多种工具,保证流动性充裕,促进社会综合融资成本下降 [4] - 资本市场发展将增强多层次市场体系适配性,更好发挥中长期资金“压舱石”作用,持续提升上市公司质量和投资价值 [4]
人民银行行长潘功胜:货币政策坚持以我为主 兼顾内外均衡
中国证券报· 2025-09-23 07:40
货币政策立场与框架 - 货币政策坚持以我为主兼顾内外均衡 当前立场是支持性的 实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 [1][3] - 中国特色现代货币政策框架初步形成 实施和传导更为有效 [2] - 将综合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保证流动性充裕 促进社会综合融资成本下降 [3] 金融体系规模与稳健性 - 截至今年6月末中国银行业总资产近470万亿元 位居世界第一 [2] - 股票债券市场规模位居世界第二 外汇储备规模连续20年位居世界第一 [2] - 金融体系总体稳健 金融机构整体健康 金融市场运行平稳 [2] 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成效 - 扎实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 有力支持国家重大战略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 [2] - "十四五"时期科技型中小企业贷款普惠小微绿色贷款年均增速超过20% [2] - 货币政策为经济持续回升向好和金融市场稳定运行创造了良好的货币金融环境 [3] 未来政策方向与目标 - 将进一步探索拓展中央银行的宏观审慎和金融稳定功能 坚决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 [1][2] - 政策目标为支持提振消费扩大有效投资 巩固和增强经济回升向好态势 维护金融市场稳定运行 [3] - 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 [3]
金融体制改革全面深化 顶层设计更加完善
证券日报· 2025-09-23 07:09
金融业发展总体成就 - 金融体制改革全面深化,金融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迈上新台阶[1] - 金融机构、市场、产品体系更加健全,金融服务质量、效率、普惠性大幅提升[1] - 金融对外开放步伐加快,金融业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显著增强[1] - 金融行业高质量发展实现新跨越,金融服务再上新台阶[1] 货币政策与流动性管理 - 中国人民银行将综合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保证流动性充裕[1] - 政策目标是促进社会综合融资成本下降,支持提振消费、扩大有效投资[1] - 旨在巩固和增强经济回升向好态势,维护金融市场稳定运行[1] - 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1] 金融风险防范与化解 - 始终把防范化解金融风险作为监管部门首位主责,稳妥处置中小金融机构风险作为重中之重[2] - 落实“稳定大局、统筹协调、分类施策、精准拆弹”方针,防范化解金融风险攻坚战取得重要阶段性成果[2] - 高风险机构数量和高风险资产规模较峰值大幅压降,在金融体系中占比小,风险完全可控[2] - 相当部分省份已实现高风险中小机构“动态清零”[2] 资本市场发展 - “四梁八柱”的法规制度体系建构成型,多层次、广覆盖的市场体系更加完备[2] - 投资和融资相协调的市场功能不断健全,协同发力的稳市机制逐步完善[2] - 公平公正的市场环境进一步形成,资本市场实现量的稳步增长和质的有效提升[2] - 推动市场健康稳定发展的态势持续形成并不断巩固[2] 外汇管理与开放 - 国际收支运行更加稳健,外汇服务实体经济质效大幅提升[3] - 开放环境下的监管能力和风险防控能力持续增强[3] - “十四五”以来我国外汇储备始终稳定在3万亿美元以上[3] - 将健全“更加便利、更加开放、更加安全、更加智慧”的外汇管理体制机制[3]
最新LPR发布!◆金价再创新高!◆多地宣布:停课、停工、停产、停运、停业!◆注意!本周上班时间有变
金融时报· 2025-09-23 06:56
政策与监管动态 - 工业和信息化部与国家发展改革委联合印发《工业园区高质量发展指引》 加快园区绿色设施建设 [1] - 中央网信办部署为期2个月的"清朗·整治恶意挑动负面情绪问题"专项行动 整治恶意挑动对立及宣扬暴力戾气等网络负面情绪 [2] - 金融监管总局在"十四五"期间将防范化解金融风险作为首位主责 重点稳妥处置中小金融机构风险 [2] - 中国人民银行介绍"十四五"期间深化金融高水平开放成效 外汇储备规模稳定在3万亿美元以上 近两年保持在3.2万亿美元以上 [2] - 中国证监会表示"十四五"期间资本市场实现量的稳步增长和质的有效提升 为"十五五"高质量发展奠定基础 [2] 宏观经济与金融市场 - 8月消费市场总体保持平稳运行态势 商务部消费促进司负责人就消费市场情况发表谈话 [1] - 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维持不变 1年期LPR为3.0% 5年期以上LPR为3.5% [2] - 国际金价大幅上涨 伦敦金现最高报3728.40美元/盎司 COMEX黄金期货最高涨至3763.10美元/盎司 2025年以来涨幅超42% [3] 产业发展与基础设施 - 福建舰完成歼-15T、歼-35和空警-600三型舰载机首次弹射起飞和着舰训练 标志着航母具备电磁弹射和回收能力 [2] 企业相关动态 - 外交部回应TikTok问题 表示中国政府尊重企业意愿 支持企业在符合市场规则基础上进行商业谈判 达成符合中国法律法规的解决方案 呼吁美方提供开放、公平、非歧视的营商环境 [1] 其他重要事件 - 习水县发生食用"三明治"糕点导致136人住院观察治疗事件 187人食用后出现不适 确诊为沙门氏菌感染急性胃肠炎 排除人为投毒可能 [4] - 第18号超强台风"桦加沙"中心附近最大风力17级(60米/秒) 预计23日起严重影响广东多个城市 多地实行"五停"措施(停课、停工、停产、停运、停业) [3]
金融监管总局局长李云泽: 银行业保险业总资产超500万亿元
中国证券报· 2025-09-23 04:31
行业综合实力 - 银行业保险业总资产超过500万亿元,5年来年均增长9%,全球最大信贷和第二大保险市场地位更加稳固 [1] - 信托、理财、保险资管机构管理资产近100万亿元,规模较“十三五”末翻了一番 [2] - 全球1000强银行中,143家中资银行上榜,前10位占据6席 [2] 融资服务与支持实体经济 - 5年来,银行业保险业通过信贷、债券、股权等多种方式,为实体经济提供新增资金170万亿元 [2] - 全力支持完成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基础设施贷款余额54.5万亿元,较“十三五”末增长62% [2] - 着力引导资源向新质生产力集聚,高新技术企业贷款余额近19万亿元,年均增速超20% [2] - 牵头建立支持小微企业融资协调工作机制,发放贷款22万亿元 [2] 金融创新与试点 - 积极推进金融资产投资公司股权投资、保险资金长期投资改革、科技企业并购贷款和知识产权金融生态“四项试点”,累计为科技领域新增投资超过万亿元 [3] 风险防范与机构改革 - 稳妥处置高风险机构,重点地区“一省一策”形成改革化险方案,综合采取兼并重组、在线修复、市场退出等多种方式推进实施 [4] - 农信社改革蹄疾步稳,过半省份组建省级法人机构,城商行改革重组有序实施,股份制银行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 [4] 房地产与地方债风险化解 - 牵头建立城市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白名单”项目贷款超过7万亿元,支持近2000万套住房建设交付 [4]
人民银行行长潘功胜: 货币政策坚持以我为主 兼顾内外均衡
中国证券报· 2025-09-23 04:23
金融体系规模与成就 - 截至今年6月末中国银行业总资产近470万亿元位居世界第一 [2] - 股票和债券市场规模位居世界第二外汇储备规模连续20年位居世界第一 [2] - 金融事业取得新的重大成就 [1] 货币政策立场与框架 - 中国货币政策坚持以我为主兼顾内外均衡 [1][3] - 当前货币政策立场是支持性的实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 [3] - 中国特色现代货币政策框架初步形成实施和传导更为有效 [2] 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成效 - 科技型中小企业贷款普惠小微贷款和绿色贷款在"十四五"时期年均增速超过20% [2] - 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质效大幅提升有力支持国家重大战略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领域及薄弱环节 [2] - 金融体系将支持提振消费和扩大有效投资以巩固和增强经济回升向好态势 [3] 金融风险防控与市场稳定 - 有序处置金融领域一批突出风险点有效防范化解外部风险对我国金融市场的外溢和冲击 [2] - 目前金融体系总体稳健金融机构整体健康金融市场运行平稳 [2] - 人民银行将进一步探索拓展宏观审慎和金融稳定功能坚决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 [1][2] 外部环境与市场运行 - 全球金融市场对美联储降息有充分预期市场反应相对平稳美元指数基本维持在97区间附近 [3] - 国际资本市场总体上行大宗商品市场震荡下行 [3] - 中国的股债汇等主要金融市场保持平稳运行 [3]
“十四五”金融业答卷亮眼:170万亿精准滴灌实体经济
第一财经· 2025-09-22 22:06
金融业综合实力 - 银行业、保险业总资产突破500万亿元,5年年均增长9% [5] - 信托、理财、保险资管机构管理资产规模近100万亿元,较“十三五”末翻倍 [5] - 全球1000强银行中143家中资银行上榜,前10位占据6席 [5] 金融服务实体经济 - 五年来为实体经济注入新增资金达170万亿元 [6] - 科研技术贷款、制造业中长期贷款、基础设施贷款年均增速分别为27.2%、21.7%、10.1% [6] - 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达36万亿元,是“十三五”末的2.3倍,利率下降2个百分点 [6] - 保险业累计赔付9万亿元,较“十三五”时期增长61.7% [6] 金融风险防控与监管 - 资本市场五年作出行政处罚2214份,罚没414亿元,较“十三五”分别增长58%和30% [6] - 银行业、保险业累计处罚机构2万家次、责任人3.6万人次,罚没金额210亿元 [6] - 融资平台风险较2023年初数量下降超60%,金融债务规模下降超50% [7] - 存量房贷利率下调每年为5000余万户家庭减负约3000亿元 [7] - 高风险中小银行数量较峰值压降,7000家“僵尸”私募机构出清 [7] 资本市场发展 - A股市场总市值于今年8月首次突破100万亿元 [13] - 近五年交易所市场股债融资合计达到57.5万亿元 [14] - A股科技板块市值占比超过四分之一 [14] - 五年上市公司通过分红、回购合计派发10.6万亿元,比“十三五”增长超八成 [14] - “十四五”期间上证综指年化波动率15.9%,较“十三五”下降2.8个百分点 [14] 金融业对外开放 - 全球前50大银行有43家在华设立机构,40家最大保险公司半数已进入中国 [10] - “十四五”期间新增核准13家外资控股证券基金期货机构来华展业 [10] - 外资持有A股市值3.4万亿元,269家企业境外上市 [10] - 7月末境外机构和个人持有境内金融资产超10万亿元 [10] - 资金池政策框架惠及1000多家跨国集团和1.9万家境内外成员企业 [11] 未来政策方向 - 货币政策将坚持“以我为主、兼顾内外均衡”,保持流动性充裕并推动融资成本下降 [15] - 政策将重点支持消费提振与有效投资扩大,维护人民币汇率基本稳定 [15] - 预计“十五五”期间政策以财政货币双宽为主,聚焦数字经济、人工智能等八大领域 [16]
图说高质量丨我国金融事业取得新的重大成就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2025-09-22 21:11
金融业整体规模与地位 - 截至今年6月末,中国银行业总资产近470万亿元,位居世界第一 [2] - 股票、债券市场规模位居世界第二 [2] - 外汇储备规模连续20年位居世界第一 [2] - “十四五”以来外汇储备始终稳定在3万亿美元以上,近两年在3.2万亿美元以上 [4] 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成效 - 5年来银行业保险业为实体经济提供新增资金170万亿元 [3] - 科研技术贷款、制造业中长期贷款、基础设施贷款年均增长分别为27.2%、21.7%、10.1% [3] - 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36万亿元,是“十三五”末的2.3倍,利率下降2个百分点 [3] - 保险业累计赔付9万亿元,较“十三五”时期增长61.7% [3] - 农业保险为8亿户次农户提供风险保障,商业养老、健康保险积累准备金11万亿元 [3] 金融风险防范与市场治理 - “十四五”期间对财务造假、操纵市场、内幕交易等案件作出行政处罚2214份,罚没414亿元,较“十三五”分别增长58%和30% [4] - “十四五”期间A股市场上证综指年化波动率15.9%,较“十三五”下降2.8个百分点 [4] - 行业不断完善全链条监管体系,坚决打击违法违规行为,市场生态进一步净化 [4]
金融监管巨头齐聚!“十四五”答卷亮眼:170万亿输血实体、3.4万亿外资持仓
第一财经· 2025-09-22 20:15
金融业综合实力提升 - 银行业保险业总资产突破500万亿元,过去五年年均增长9% [4] - 全球最大信贷市场和第二大保险市场地位稳固,143家中资银行进入全球1000强,前10位占据6席 [4] - 信托、理财、保险资管机构管理资产规模近100万亿元,较"十三五"末实现翻倍 [4] 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成效 - 五年间通过信贷、债券、股权等方式为实体经济注入新增资金170万亿元 [1][5] - 科研技术贷款、制造业中长期贷款、基础设施贷款年均增速分别达27.2%、21.7%、10.1% [5] - 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达36万亿元,是"十三五"末的2.3倍,利率下降2个百分点 [5] - 保险业累计赔付9万亿元,较"十三五"时期增长61.7% [5] 金融风险防控与监管 - 资本市场五年间作出行政处罚2214份,罚没金额414亿元,较"十三五"分别增长58%和30% [5] - 银行业保险业累计处罚机构2万家次、责任人3.6万人次,罚没金额210亿元 [5] - 融资平台风险大幅收敛,数量较2023年初下降超60%,金融债务规模下降超50% [6] - 存量房贷利率下调每年为5000余万户家庭减负约3000亿元 [6] - 高风险中小银行数量较峰值压降,7000家"僵尸"私募机构出清,27家金交所及上百家"伪金交所"全部清理 [6] 金融业对外开放进展 - 全球前50大银行有43家在华设立机构,40家最大保险公司半数已进入中国 [7] - 全面取消银行业机构外资持股比例限制,新增核准13家外资控股证券基金期货机构来华展业 [8] - 外资持有A股市值3.4万亿元,269家企业实现境外上市 [8] - 境外机构和个人持有境内股票、债券、存贷款超10万亿元 [8] - 直接投资项下实现基本可兑换,资金池政策框架惠及1000多家跨国集团和1.9万家境内外成员企业 [8] 未来政策方向 - 货币政策将坚持"以我为主、兼顾内外均衡",保持流动性充裕并推动融资成本下降 [10] - 预计"十五五"期间政策以财政货币双宽为主,央行或维持利率低位,新政策性金融工具将聚焦数字经济、人工智能等八大领域 [11] - 将持续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金融新体制,深化对外开放并推进人民币国际化 [9] - 将拓展宏观审慎功能守住风险底线,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外汇营商环境 [12]
交通银行党委通报中央巡视整改进展情况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5-09-22 19:53
党委履行巡视整改主体责任情况 - 党委成立整改工作领导小组和办公室 设立选人用人专项整改工作领导小组 统筹推动巡视整改工作[1] - 全面认领问题并形成整改问题清单 任务清单 责任清单 聚焦突出问题开展专项治理[1] - 党委书记履行第一责任人责任 组织制定整改方案和专项治理方案 担任整改领导小组和三个专项治理领导小组组长[2] 贯彻金融工作政治性 人民性要求 - 制定深化改革方案并推动重点项目落地实施 聚焦稳效益 稳质量 稳息差 优结构[2] - 上线公司条线客户规模划型自动判定功能 将划型准确性纳入条线业务评价[3] - 修订7项制度夯实管理基础 畅通投诉渠道 优化投诉处理流程 建立快速处理直通车机制[4] 服务实体经济根本宗旨 - 完善制度 强化管理 加大培训和考核力度 提升金融资源配置效率[4] - 2024年集团在沪综合贡献持续提升 上海市分行实质性贷款增量显著提升[5] - 优化普惠金融考核和专项激励政策 加大线上拓客力度 重点支持科技型小微企业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等客群[6] 防范化解金融风险 - 完善集团风险治理体系 强化贷前调查管理 建立自查排查 系统改造 流程优化等长效机制[7] - 落实一揽子化债方案 分类推动风险化解 加强贷后管理[8] - 加快重要业务系统灾备建设 完善应急处置机制 提升生产问题解决效率[11] 管党治党政治责任 - 制定修订相关制度文件 深化审计架构 问责体制机制改革 建立党建督查等工作机制[13] - 修订制度办法 严格执行交流轮岗 履职任职回避规定 建立听取内部巡视意见机制[13] - 整合优化问责委员会 制定工作规则和行规问责操作规程 修订完善不良资产问责办法[13] 重点领域廉洁风险防范 - 纵深推进信贷领域严重违纪违法案件查办 严厉惩治信贷等领域腐败分子[15] - 制定修订招投标领域相关制度8项 加强集中采购管理和关键岗位监督 建立专家库[16] - 印发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实施办法 强化督查督办和办公质效考核[17] 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 - 党委班子强化改革创新意识和责任担当 提升专业素养和履职能力[19] - 制定不实举报澄清正名办法 完善从严管理监督制度体系 修订一把手和领导班子监督管理相关办法[20] - 建立领导干部个人有关事项报告内部审核及双备份机制 回复党风廉政意见定期对账核查机制[21] 长期整改事项进展 - 集中整改以来实现利润稳定增长 客户存款趋势向好 编制十五五规划过程中平衡服务实体经济 资产质量 盈利能力和息差关系[27][28] - 2025年二季度投诉量同比 环比均实现下降[29] - 常态化推进服务区域发展战略和上海主场建设 健全分层分类的区域政策管理体系[30] 下一步工作打算 -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巡视和金融工作等方面重要论述 充分发挥党委把方向 管大局 保落实的领导作用[35] - 党委切实履行巡视整改主体责任 及时研究解决突出问题 党委书记扛牢第一责任人责任[35] - 坚持三不腐一体推进 强化风腐同查同治 紧盯重点领域和风险点[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