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成式人工智能

搜索文档
日本大厂,进军玻璃基板
半导体芯闻· 2025-04-22 18:39
玻璃基板技术发展 - 日本电气硝子公司最早将于2026年交付510毫米大型玻璃基板样品,比现有300毫米产品大幅提升尺寸,并计划2028年前实现600毫米基板商用化 [1] - 玻璃基板凭借优异耐热性、热膨胀性和刚性,有望替代传统塑料基板,尤其适用于生成式AI芯片的小芯片结构制造 [1] - 公司采用二氧化碳激光钻孔技术,相比行业普遍使用的蚀刻技术更具成本优势,并利用液晶面板玻璃加工经验保证基板平整度 [1][2] 市场竞争与战略布局 - 主要竞争对手包括AGC和大日本印刷,英特尔已宣布计划在2020年代后半期量产采用玻璃基板的半导体 [2] - 公司同步开发玻璃-陶瓷混合材料基板,已完成500毫米以上产品开发,预计2025年交付样品,虽成本较高但可提供多样化选择 [2] - 公司将半导体基板业务定位为战略增长点,除封装盖板玻璃外,重点拓展基板领域商机 [2] 行业技术趋势 - 高性能芯片趋向小芯片结构,推动大型基板需求增长,玻璃材料因支持高密度布线和散热成为关键解决方案 [1] - 基板需承担芯片连接和正反面精细布线功能,技术难点包括微孔加工和平整度控制 [1][2]
预见 2025:《2025 年中国大模型行业全景图谱》(附市场规模、竞争格局和发展趋势等)
搜狐财经· 2025-04-19 13:59
行业概况 - 大模型定义为包含超大规模参数(通常在十亿个以上)的神经网络模型,基于人工神经元和连接构成,通过调整权重学习和适应输入数据模式 [1] - 大模型特征包括庞大参数规模(超十亿)、处理复杂数据集能力强、同时学习多种NLP任务、依赖高端硬件配置(数百至数千GPU)和海量数据训练 [2] 产业链剖析 - 产业链分为基础层(硬件如英特尔/英伟达、基础软件如华为/腾讯)、模型层(OpenAI/阿里/华为等)、应用层(用友/京东/科大讯飞等) [3] - 应用层覆盖生产制造、生活消费、公共服务等领域,形成行业大模型 [3] 行业发展历程 - 初期探索阶段(2000年代初-2010年代初):聚焦基础AI理论和小规模应用 [4] - 快速发展阶段(2010年代初-2020年初):阿里/百度/腾讯/华为等大力投资AI技术 [4] - 成熟与应用阶段(2020年至今):NLP和计算机视觉达国际水平,广泛应用于商业/医疗/法律等领域 [4] 商业化进程 - 百度文心一言应用于智能办公/旅行/电商/政务/金融,推理成本降至十分之一,算力利用率提升1倍,近10万企业用户 [7] - 科大讯飞讯飞星火推出130亿参数模型,效果损失仅3%以内,安卓端下载量超9600万次,硬件产品销量攀升 [6][7] - 阿里通义千问2.5性能赶超GPT-4 Turbo,提供开源1100亿参数模型 [7] 投融资情况 - 2023年大模型行业投融资31起,金额54.84亿元;2024年截至8月19日投融资40起,金额147.56亿元 [9] - 融资轮次集中在早期A+轮及以前 [11] 应用领域 - 金融/政府/影视游戏/教育领域渗透率超50%,电信/电商/建筑领域成熟度较高 [12] 市场规模 - 2023年语言大模型市场规模增长率超100%,2024年预计超200亿元 [13] - 国内已推出305个大模型,其中10亿参数以上达254家 [13] - 2030年市场规模预计超2200亿元,年复合增速40%以上 [19] 竞争格局 - 四大派系:互联网公司(百度/阿里/腾讯/华为)、AI公司(澜舟/昆仑万维/商汤)、学术机构(清华/北大/中科院)、行业专家团队 [15] - 百度AI大模型专利申请量808件,领先腾讯230件 [18] 技术趋势 - 预测大模型、决策大模型和具身智能大模型或成下一风口 [20]
OpenAI发新模型o3和o4-mini!首次实现“图像思维”,可利用所有ChatGPT工具
硬AI· 2025-04-17 23:09
OpenAI发布新款AI模型o3和o4-mini - 公司发布新款AI模型o3和o4-mini,模仿人类推理过程,解决复杂编程和视觉任务 [3][4] - o3模型专注于解决科学、数学和编程相关的复杂多步骤问题,支持图像上传与分析 [4] - o4-mini提供价格、速度和性能之间的平衡,适合开发者选择 [13] 性能表现 - o3和o4-mini在AIME 2024数学竞赛中的准确率分别达91.6%和93.4%,远超o1的74.3% [6] - 在Codeforces编程竞赛中,o3和o4-mini的ELO分数分别为2706和2719,显著领先o1的1891 [6] - o3在博士水平科学问答中的准确率为83.3%,高于o1的78.0% [8] - o3在SWE-bench verified测试中得分为69.1%,o4-mini为68.1%,领先Anthropic的Claude 3.7 Sonnet的62.3% [17] 多模态推理能力 - o3在MMMU视觉问题解决任务中的准确率达82.9%,领先o1的77.6% [11] - 在MathVista视觉数学推理测试中,o3取得86.8%的成绩,远高于o1的71.8% [11] - o3在CharXiv科学图表推理测试中的准确率为78.6%,大幅领先o1的55.1% [11] 开源与市场竞争 - 公司推出开源AI代理CodeX CLI,帮助用户完成编程任务,提升市场竞争力 [3][21] - 面临来自DeepSeek、Anthropic和xAI等公司的竞争压力,编程成为关键竞争领域 [21] - 计划未来几个月内发布开源版本的推理模型,回应DeepSeek开源系统R1的市场影响 [21] 未来计划 - 未来几周将推出o3-pro升级版本,仅向ChatGPT Pro订阅用户开放 [21] - o3和o4-mini可能是GPT-5发布前的最后一批独立推理模型,GPT-5将融合传统与推理模型 [21]
OpenAI发布o3和o4-Mini 据悉能够理解图像
快讯· 2025-04-17 01:18
OpenAI发布新模型 - OpenAI发布最新人工智能模型o3和o4-Mini,其中o3是迄今为止最先进的模型 [1] - o3模型能够理解上传的图像,包括白板、草图和图表,即使上传内容质量很低 [1] - o4-Mini是较小版本的模型 [1] 行业竞争态势 - 生成式人工智能领域竞争加剧,谷歌、Anthropic和埃隆·马斯克的xAI等竞争对手加快开发步伐 [1] - OpenAI努力在生成式人工智能领域保持领先地位 [1]
机器人竞赛堪比工业革命,而美国正在输给中国
凤凰网· 2025-04-15 14:39
人形机器人市场前景 - 摩根大通预测人形机器人潜在市场总量将达到50亿台 [3] - 马斯克预测到2040年人形机器人数量至少达到100亿台 超过人类数量 [3] - 人形机器人将广泛应用于家庭服务 工业生产 餐饮服务等领域 [3] 中国在人形机器人领域的领先地位 - 中国过去五年申请5590项人形机器人专利 美国仅1442项 [3] - 中国机器人专利数量比其他19个专利产出最多国家总和多22% [3] - 2024年中国公司推出35款人形机器人 占全球总数三分之二 [3] - 中国投入工厂的工业机器人数量自2021年起超过其他国家总和 [3] 行业变革与竞争格局 - 人形机器人将重塑全球经济 中国是唯一有能力抓住自动化机遇的国家 [4] - 中国具备政府支持 领先研究水平 供应链实力等关键优势 [4] - 全球56%的人形机器人供应链公司位于中国 [5] - 美国在"大脑"部件研发上占优 但仅占总成本4% [5] 中国制造业与供应链优势 - 中国拥有全球三分之一制造业产出 生产能力远超美国 [5] - 中国在高质量制成品 人工智能系统 机器人产业方面具备综合优势 [5] - 人形机器人"躯体"部件生产公司中 中国21家 美国17家 [5] 行业发展趋势 - 生成式AI进步显著提升机器人环境交互能力 [4] - 中国政府在人形机器人研发领域投入大量资金 [4] - 行业仍处起步阶段 但中国已掌握竞争主动权 [6]
埃森哲研究:中国企业当前运营方式或难以支持大规模生成式人工智能应用和转型
经济观察网· 2025-04-15 12:29
埃森哲 随着大部分受访中国企业开始加大人工智能领域的投入,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在应用自动化技术的道路上取得了明显进步。但是,埃森哲相关研究表明, 企业现有的运营方式尚不足以支持大规模开展生成式人工智能(Gen AI)应用,在利用数据驱动决策等方面仍与领先者存在较大距离。 然而,全球范围内多数企业在变革运营方式上仍面临挑战。例如,企业数据基础建设比较滞后——61%的企业表示其现有的数据资产还不足以支持生成式 AI的应用,70%的企业表示难以规模化推进使用专项数据的项目。 同时,当公司在运营方面做好准备时,他们往往能够更快地规模化采用人工智能技术。这种技术的采用提高了公司的运营效率,而提高的运营效率又进一 步推动了人工智能的更广泛应用。 此外,人才因素常常被忽视,有82%处于运营成熟度早期阶段的受访中国企业尚未实施人才重塑战略,也未规划如何满足未来团队的需求,同样也没有招 募新的人才和开展培训,以适应生成式人工智能驱动的工作流程。实际上,有不少受访高管认为人工智能和生成式人工智能的发展速度过快,导致企业的 培训工作难以跟上技术进步。 埃森哲在《生成式AI重塑运营:驱动增长,推进转型》报告中指出,完全采用现代化、AI ...
高管培训 | 杜雨博士为创维数字管理层深度剖析AI战略
未可知人工智能研究院· 2025-04-14 11:30
在数字化浪潮席卷全球的当下,人工智能正成为推动各行业变革的关键力量。 近日, 未可知人工智能研究院院长杜雨博士应邀为创维数字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创维数 字")管理层带来了一场主题为 "AI 战略分享:趋势洞察、创新案例与应用落地" 的深度讲座 ,为创维数字在人工智能时代的战略布局提供了极具前瞻性的思路与建议。 创维数字作为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自 2002 年成立以来,始终专注于为全球用户提供全面系 统的数字家庭解决方案与服务。 公司围绕新一代信息技术、超高清视频产业、汽车智能电子、工业互联网、互联网 + 运营等战 略新兴产业进行布局,凭借深厚的技术积累和人才储备, 在 2014 年成功于深圳 A 股上市 (股票代码:000810.SZ) 。 多年来,创维数字凭借卓越的创新能力,先后斩获 "国家制造业单项冠军示范企业 "" 国家规 划布局内重点软件企业""国家认定高新技术企业" 等众多荣誉,并承担了多项国家及地方的科 技研发项目,其产品更是屡获国际工业设计大奖,充分彰显了其在行业内的领先地位与强大实 力。 未可知人工智能研究院 与 创维数字将携手共进,共同探索人工智能技术在数字家庭领域的无 限可能,为推动行 ...
去年全球半导体销售额超6500亿美元!
国芯网· 2025-04-11 12:33
国芯网[原:中国半导体论坛] 振兴国产半导体产业! 不拘中国、 放眼世界 ! 关注 世界半导体论坛 ↓ ↓ ↓ 4月11日消息,据外媒报道,在生成式人工智能的推动下,英伟达的营收在过去的几个财季有 大幅增加,也为他们带来了可观的利润,推升他们的股价,曾短暂超过苹果和微软,成为了 全球市值最高的公司。 而营收大幅增加,也推升了英伟达在全球半导体厂商中的营收排名,有机构的数据 就显示,在2024年,他们就超过了英特尔、三星电子,成为营收最高的半导体供 应商。 从市场研究机构的报告来看,去年全球半导体的销售额达到了6558.82亿美元,高于2023年 的5420.54亿美元,同比大增21%。 具体到厂商方面,英伟达是销售额最高的厂商,他们的半导体产品在去年为他们带来了 766.92亿美元的营收,较2023年的348.46亿美元翻番,同比大增120.1%,所占的份额为 11.7%。 三星电子是去年半导体销售额第二高的厂商,为656.97亿美元,较2023年的408.68亿美元 也有大幅增加,同比增长60.8%,所占的份额为10%。 近几年面临挑战的英特尔,在去年的排名虽有下滑,但他们仍以498.04亿美元的销售额,排 ...
速递|Zoom前CFO加盟Canva,对话式AI设计320亿美元估值,进入IPO倒计时
Z Potentials· 2025-04-11 12:20
图片来源: Canva 设计软件提供商 Canva 公司推出 创意 AI 产品,加强其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试图在迈向首次公开募 股之际,从竞争对手 Adobe 公司那里吸引企业客户。 澳大利亚 Canva 公司的新功能包括一款基于对话的 AI 工具,可通过语音和文本指令编辑照片、生成 幻灯片并调整设计尺寸。 这些于周四在洛杉矶公司活动上发布的新工具,还能根据简单提示为应用或网站设计生成代码。 据该公司透露, Canva 年化销售额已突破 30 亿美元,月活跃用户数现超过 2.3 亿。近期还聘请了 Zoom 视频通讯公司前首席财务官 Kelly Steckelberg 担任其财务高管。 "我们将在未来几年内进行首次公开募股,但越能延迟这一进程越好,"奥布雷希特表示。"市场非常 重视并奖励季度业绩,而我们更倾向于从长远角度思考。" Canva 正与创意软件巨头 Adobe 展开用户争夺战,后者已将其 AI 模型 Firefly 整合至照片和视频编 辑应用中。 Adobe 于 2 月宣布将对每段 AI 生成视频收取约 50 美分费用,并单独上调了部分应用的 价格。 受创意 AI 领域竞争加剧影响投资者情绪恶化,其股 ...
机器人100ETF(159559)盘中上涨3.90%,近4天获得连续资金净流入,最新份额创近1年新高!
新浪财经· 2025-04-10 11:19
市场表现 - 国证机器人产业指数(980022)上涨4 81% [1] - 成分股禾川科技(688320)上涨10 50% [1] - 捷昌驱动(603583)和麦格米特(002851)涨停 [1] - 信捷电气(603416)和东方精工(002611)跟涨 [1] - 机器人100ETF(159559)上涨3 90% [1] 流动性数据 - 机器人100ETF盘中换手5 37% [1] - 机器人100ETF成交2197 88万元 [1] - 机器人100ETF最新份额达3 86亿份创近1年新高 [1] - 机器人100ETF近4天净流入3508 11万元 [1] - 最高单日净流入2000 17万元 [1] 指数构成 - 国证机器人产业指数由沪深北交易所机器人产业相关公司组成 [1] - 前十大权重股合计占比42 06% [2] - 前十大权重股包括汇川技术、科大讯飞、石头科技等 [2] 政策动态 - 工信部2025年工作要点包括人形机器人等未来产业标准建设 [2] 产品信息 - 机器人100ETF场外联接A类020893 C类020894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