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知识产权保护
icon
搜索文档
蓝海华腾: 关于全资子公司取得发明专利证书的公告
证券之星· 2025-08-14 16:19
核心技术突破 - 公司全资子公司无锡蓝海华腾获得两项国家发明专利,涉及电流零位确定方法和永磁同步电机控制技术 [1] - 电流零位确定方法通过获取母线电流值和三相电流值计算零位漂移值,实现电机三相电流零位的精确确定 [1] - 永磁同步电机控制方法通过CLARKE变换和电机本体参数计算转子位置与速度,无需物理传感器即可实现全速范围稳定运行 [2] 技术应用价值 - 电流零位技术可提升控制器对电机的控制精度,适用于电机控制技术领域 [1] - 永磁同步电机控制技术突破物理传感器依赖,降低硬件成本并增强系统可靠性 [2] - 两项专利均于2020年11月申请(ZL202011336146.5和ZL202011375799.4),体现公司长期技术积累 [1][2] 战略意义 - 专利有利于完善公司知识产权保护体系,巩固自主技术领先优势 [2] - 通过持续创新机制驱动技术迭代,提升公司核心竞争力 [2] - 专利虽对近期生产经营无重大影响,但强化了公司在电机控制领域的技术壁垒 [2]
员工跳槽泄露商业机密?上市公司起诉,索赔9999万元
搜狐财经· 2025-08-14 14:51
诉讼背景 - 应用材料公司被指控非法获取并使用屹唐股份等离子体源及晶圆表面处理核心技术秘密 [1][4] - 纠纷涉及两名曾签署保密协议的前员工 应用材料公司招聘后以其为发明人提交专利申请披露技术秘密 [1][4] - 屹唐股份认为该行为违反《反不正当竞争法》构成商业秘密侵权 对知识产权和经济利益造成严重损害 [1][4] 诉讼详情 - 屹唐股份向北京知识产权法院提起诉讼 案件已立案但尚未开庭审理 [1][5] - 诉讼金额为人民币9999万元 包含适用3倍的惩罚性赔偿 [4][7] - 上市公司为原告地位 案件处于已受理未开庭阶段 [4][5] 公司技术实力 - 等离子体晶圆表面处理技术为关键核心技术 广泛应用于干法去胶和干法蚀刻等半导体加工设备 [1] - 公司在高浓度稳定均匀等离子体领域具备领先原创性技术能力并拥有相关技术秘密 [1] 公司经营状况 - 屹唐股份2022-2024年营业收入分别为47.63亿元、39.31亿元和46.33亿元 [7] - 同期归母净利润为3.83亿元、3.09亿元和5.41亿元 三年复合增长率达18.9% [7] - 2025年上半年预计营业收入23-25亿元(同比增长10.06%-19.63%) 净利润3.08-3.4亿元(同比增长24.19%-37.09%) [7] 公司背景 - 屹唐股份成立于2015年底 2024年7月登陆上交所科创板 [7] - 主要从事晶圆加工设备研发生产和销售 为全球集成电路制造厂商提供设备及工艺解决方案 [7]
突发!索赔9999万! 屹唐起诉美国应用材料!
是说芯语· 2025-08-14 07:43
诉讼案件概述 - 屹唐股份向北京知识产权法院提起诉讼,案件已受理但尚未开庭审理 [2] - 诉讼原因是应用材料公司(AMAT)非法获取并使用公司的等离子体源及晶圆表面处理核心技术秘密 [2] - 公司要求被告停止使用技术秘密并赔偿经济损失及合理支出合计9999万元 [2] 技术秘密详情 - 等离子体源及晶圆表面处理技术是屹唐股份的关键技术之一 [5] - 该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干法去胶、干法蚀刻、表面处理等半导体加工设备 [5] - 公司在等离子体技术领域具备领先的原创性技术能力 [5] 侵权事实指控 - 应用材料招聘了曾在屹唐股份子公司MTI工作的两名员工 [5] - 这两名员工掌握等离子体核心技术并签署过保密协议 [5] - 应用材料以这两名员工作为主要发明人提交了包含涉案技术秘密的专利申请 [5] - 应用材料涉嫌向中国客户推广销售使用涉案技术的产品 [7] 涉事公司背景 - 屹唐股份是国内半导体设备厂商 [2] - 应用材料(AMAT)是全球第二大半导体设备供应商,2024年营收超250亿美元 [7] - 应用材料成立于1967年,主营半导体芯片制造设备 [7] 诉讼影响评估 - 公司表示诉讼不会对经营产生重大不利影响 [5] - 最终影响将取决于法院判决结果 [5] - 诉讼目的是保护知识产权和维护合法权益 [5]
省知识产权局局长李杰走进“在线访谈”节目“知产”是金,“卷价格”不如“拼专利”
新华日报· 2025-08-14 07:28
知识产权创造与保护 - 江苏省有效发明专利量达67.19万件,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78.81件,连续9年全国省区第一 [2] - 企业专利授权量占全省89.82%,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5.42个百分点 [2] - "1650"现代化产业体系发明专利授权量3.43万件,全国第三,其中高端纺织、半导体、高端装备领域全国第一 [2] 知识产权制度作用 - 专利制度通过20年专有权保障创新者收益,例如新药研发平均投入超10亿美元、周期10年,专利到期后价格大幅下降(如糖尿病药物从158元/盒降至32元/盒) [3] - 专利文献覆盖90%以上新技术信息,利用其可缩短60%科研周期、节约40%科研经费 [3] 科技成果转化与金融支持 - 知识产权连接创新与市场,通过专利转化专项行动推动高校专利产业化 [4] - 开展知识产权质押融资"银企对接"等活动,促进企业"知产"变"资产" [4] - 发展知识产权运营、金融、评估等新业态,培育创新生态 [4] 行业竞争与知识产权布局 - 战略性新兴产业竞争从"拼价格"转向"拼专利",支持头部企业打造商标品牌优势 [5] - 引导行业组建知识产权联盟,构建专利池降低使用成本,避免低效重复建设 [5] 快速协同保护体系 - 建成"1+13+N"保护体系,发明专利授权周期从22个月缩短至3个月,实用新型从12个月缩至6个月,外观设计从6个月缩至2周 [6] - 2024年处理知识产权案件超1万件,平均办理时间不足2周 [6] 涉外知识产权保护 - 拥有国际专利的企业超7000家,建设14家国家级海外纠纷应对指导分中心,专家库超200名 [7] - 加强技术调查官队伍建设,利用"江苏微解纷"平台提升纠纷处理效率 [7] 提质增效行动 - 启动"十大提质增效行动",包括全链条保护"微改革"、涉外护航、智慧监管等十项举措 [8]
政策举措密集落地 多维度赋能新质生产力发展
上海证券报· 2025-08-14 01:48
创新联合体与金融支持 - 江苏省2025年启动创新联合体建设 重点支持领军企业 行业龙头企业 独角兽企业整合高校院所和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共同组建 [1] - 中国人民银行等七部门发布指导意见 明确为集成电路 工业母机等重点产业链提供中长期融资 对突破关键核心技术的科技企业开通上市融资 并购重组 债券发行绿色通道 [1] - 金融支持被视为突破核心技术瓶颈的关键 为技术研发和产业化提供资金保障 [1] 知识产权保护与科技成果转化 - 石家庄市2025年9月施行知识产权保护条例 针对生物医药 新一代电子信息等主导产业制定专项保护措施 [2] - 福建省10月施行知识产权保护条例 聚焦人工智能 量子信息领域 明确算法 基因序列等新型知识产权保护规则 建立行政 司法 仲裁调解立体维权网络 [2] - 长三角三省一市推动职务科技成果赋权改革 建立资产单列管理制度 通过先使用后付费 专利开放许可等方式促进中小微企业使用科技成果 [2] 产业融合与国际竞争力 - 深度融合的目标是培育具有全球话语权的新兴支柱产业 打造代表新质生产力的中国标杆 [3]
A股半导体企业,起诉美国公司
财联社· 2025-08-13 21:58
知识产权诉讼 - 半导体设备企业屹唐股份指控应用材料公司非法获取并使用其等离子体源及晶圆表面处理核心技术秘密,并在中国境内以申请专利的方式披露该技术秘密,构成侵犯商业秘密 [3] - 诉讼金额为9999万元,涉及两名曾在屹唐股份全资子公司MTI公司工作的员工,该两名员工签署了保密协议但被应用材料公司招聘后提交了披露原告技术秘密的专利申请 [4] - 案件已由北京知识产权法院受理但尚未开庭审理,公司要求被告停止使用技术秘密并赔偿9999万元 [7][8] 公司业务与市场地位 - 屹唐股份主营高端半导体工艺设备研发生产,产品包括干法去胶设备、快速热处理设备和干法刻蚀设备,全球累计装机量超4800台 [9] - 2023年公司干法去胶设备及快速热处理设备市场占有率均位居全球第二 [9] - 公司于2016年收购美国半导体设备企业MTI,MTI专注前道芯片制造工序并突破多项设备技术 [10] 资本市场表现 - 公司于2024年7月8日登陆科创板,截至8月13日股价报22.88元/股,市值676.2亿元 [10] - 对比应用材料公司市值约1512.3亿美元,拥有超2.2万项专利 [10] 管理层变动 - 7月26日公司调整高管团队,Subhash Deshmukh和Schubert S.Chu不再担任副总经理但仍留任MTI子公司,同时新增认定范强为核心技术人员 [13] - 公司表示此次调整不会对日常经营造成不利影响 [14]
员工跳槽泄露商业机密?这家A股公司,索赔9999万元!
证券时报· 2025-08-13 21:51
诉讼事件概述 - 公司以侵犯商业秘密为由起诉应用材料公司 索赔金额9999万元 [2] - 案件已由北京知识产权法院立案 尚未开庭审理 [2] 技术侵权指控 - 应用材料公司被指控非法获取并使用公司等离子体源及晶圆表面处理核心技术秘密 [2] - 涉案技术被应用于干法去胶 干法蚀刻 表面处理及改性等半导体加工设备 [5] - 应用材料公司通过招聘公司前员工获取技术秘密 两名前员工曾签署保密协议 [7] - 应用材料公司以涉案员工为主要发明人向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提交专利申请 披露技术秘密 [7] - 应用材料公司涉嫌向中国境内客户推广销售使用涉案技术秘密的产品 [7] 公司技术实力 - 公司在等离子体晶圆表面处理领域具备领先原创性技术能力 [5] - 相关技术秘密由公司与全资子公司MTI公司共同所有 [7] 诉讼请求 - 要求判令被告停止使用及允许他人使用技术秘密 [7] - 索赔包括经济损失及制止侵权合理支出 适用3倍惩罚性赔偿 合计9999万元 [7] 公司经营状况 - 公司强调诉讼系保护知识产权正当举措 不会对经营产生重大不利影响 [8] - 公司于2024年7月8日登陆上交所科创板 主营晶圆加工设备研发生产销售 [8] - 2022年至2024年营业收入分别为47.63亿元 39.31亿元 46.33亿元 [8] - 同期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83亿元 3.09亿元 5.41亿元 复合增长率达18.9% [8] 行业地位 - 公司为面向全球经营的半导体设备公司 提供集成电路制造设备及配套解决方案 [8]
员工跳槽泄露商业机密?688729起诉,索赔9999万元
证券时报· 2025-08-13 19:31
诉讼事件 - 屹唐股份以侵犯商业秘密为由起诉应用材料公司,索赔金额9999万元 [1] - 诉讼理由为应用材料公司非法获取并使用屹唐股份的等离子体源及晶圆表面处理核心技术秘密,并在中国境内申请专利披露该技术秘密 [1] - 案件已由北京知识产权法院立案,尚未开庭审理 [1] 技术细节 - 屹唐股份拥有高浓度、稳定均匀的等离子体进行晶圆表面处理的关键技术,该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干法去胶、干法蚀刻、表面处理及改性等半导体加工设备中 [4] - 应用材料公司招聘了两名曾在屹唐股份子公司MTI公司工作的员工,这两名员工了解并掌握屹唐股份的等离子体核心技术 [4] - 证据显示应用材料公司利用这两名员工作为主要发明人,向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提交了包含屹唐股份技术秘密的专利申请 [4] 诉讼请求 - 屹唐股份请求判令被告停止使用及允许他人使用其技术秘密 [5] - 要求被告赔偿经济损失及制止侵权的各项合理支出,适用3倍惩罚性赔偿,合计9999万元 [5] 公司声明 - 屹唐股份表示此次诉讼是为保护知识产权、维护合法权益和公平竞争环境的正当举措 [7] - 诉讼不会对公司经营产生重大不利影响,不影响正常生产经营 [7] - 目前无法判断案件对公司利润的影响,最终影响取决于法院判决结果 [7] 公司背景 - 屹唐股份于2024年7月8日登陆上交所科创板 [7] - 公司是面向全球经营的半导体设备公司,主要从事晶圆加工设备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7] - 2022-2024年营业收入分别为47.63亿元、39.31亿元和46.33亿元,归母净利润为3.83亿元、3.09亿元、5.41亿元,复合增长率18.9% [7]
尊湃窃密大案落槌:保护知识产权,守卫科技创新
经济观察网· 2025-08-13 18:17
案件概述 - 尊湃通讯科技(南京)有限公司创始人张琨及其团队14名成员因非法获取华为海思Wi-Fi 6芯片核心技术,被上海市第三中级人民法院一审判决侵犯商业秘密罪,首犯张琨被判处有期徒刑六年并处罚金300万元人民币,同时被禁止五年内从事芯片相关行业,其余13名被告分别获刑1-5年不等并处罚金10-200万元[1][2] - 尊湃公司现金9965万元被全额冻结,公司解散且技术销毁[2] - 案件涉及"团队式挖角"、内外勾结窃密及"白天在华为,晚上在尊湃"等多重非法手段[1][6] 技术窃密细节 - 张琨团队通过高薪股权利诱挖角华为海思Wi-Fi 6芯片研发核心成员,涉及射频、SoC、数字、算法等全环节[6] - 窃密手段包括高权限访问非本职文档、手抄拍照截屏等方式获取芯片电路图、设计版图、源代码等核心资料,技术迁移采用"分段传输、境外加工"等隐蔽手法[6][7] - 司法鉴定显示尊湃侵权芯片40个核心技术点与华为商业秘密存在90%以上同一性,构成实质性相同[8][9] 行业影响 - Wi-Fi 6技术门槛极高,需长期巨额研发投入,其商业价值在于可抢占路由器、智能手机、物联网设备等广阔市场先机[4][5] - 华为2023年研发投入达1647亿元人民币占收入23.4%,此案彰显其对知识产权保护的坚定立场[10] - 案件被视为科技产业知识产权保护的里程碑,对维护公平竞争环境及激励深科技研发具有示范意义[1][10] 公司背景 - 尊湃成立于2021年3月,聚焦Wi-Fi 6芯片开发,创业首年60%员工为华为海思前员工,获高榕资本、小米集团等数亿元融资[5][2] - 张琨曾任华为海思技术总监,拥有20年半导体从业经验,深度参与华为Wi-Fi芯片研发[3][6] - 华为海思为全球领先半导体设计公司,产品覆盖智能手机SoC、服务器CPU、AI芯片等领域[3]
尊湃窃密大案落槌:保护知识产权,守卫科技创新
经济观察报· 2025-08-13 18:12
知识产权保护与创新激励 - 保护知识产权是保护创新的核心,能够激励企业进行长周期、高风险的深科技研发 [1][20] - 司法判决对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推动技术自立自强和维护公平竞争市场环境具有里程碑意义 [3] 尊湃通讯侵犯华为商业秘密案 - 上海市第三中级人民法院一审判决尊湃通讯创始人张琨及14名团队成员侵犯华为商业秘密罪,张琨被判有期徒刑6年、罚金300万元,并禁止5年内从事芯片行业 [2][7] - 尊湃公司现金9965万元被冻结,公司解散,技术销毁 [7] - 案件涉及团队式挖角、内外勾结窃取保密信息,手段包括“白天在华为,晚上在尊湃”等 [3][14] 案件背景与窃密手段 - 尊湃创始人张琨原为华为海思技术总监,拥有20年半导体从业经验,离职后创立尊湃并系统性招募海思旧部 [10][14] - 窃密手段包括: - 组建“窃密天团”,精准挖角华为Wi-Fi芯片研发团队核心成员 [14] - 利用在职权限疯狂窃取机密信息,包括芯片电路图、设计版图、技术参数等 [14][15] - 采用分段传输、境外加工等手段隐蔽转移技术资料 [15] 技术窃取的证据与判决 - 司法鉴定显示尊湃侵权芯片技术与华为商业秘密存在90%以上同一性,40个核心技术点实质性相同 [17] - 尊湃试图以“反向工程”抗辩,但未能提供有效证据,辩护未被法庭采纳 [18] 华为的研发投入与知识产权保护 - 华为2023年研发投入达1647亿元人民币,占全年收入的23.4% [20] - 此次案件是华为知识产权保卫战的决定性胜利,展示了其维护合法权益的决心 [20] Wi-Fi 6芯片的商业价值与技术门槛 - Wi-Fi 6是下一代无线网络标准,技术门槛高,研发周期长且投入巨大 [10] - 率先推出稳定、高性能商用Wi-Fi 6芯片的企业将在路由器、智能手机、物联网设备等市场占据先机 [11] 尊湃的资本运作与异常发展 - 尊湃凭借“国产Wi-Fi 6芯片自主研发”口号快速融资数亿元,吸引高榕资本、小米集团等知名投资机构 [12] - 创业第一年海思前员工占比高达60%,研发进度异常迅猛,引起华为警觉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