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学研合作
搜索文档
园区搭台 企业唱戏:食品产业园三措并举激活企业发展新动能
中国食品网· 2025-09-25 18:05
融资支持 - 食品产业园构建线上+线下双轨融资对接机制以破解企业资金难题 [1] - 通过举办政金企对接会邀请银行及担保机构进行政策解读和需求匹配 [1] - 联合合作银行深入园区企业实地走访并一企一策定制个性化融资方案以降低融资门槛 [1] 技术创新 - 园区积极链接高校科研资源搭建产学研协同创新平台以推动企业突破技术瓶颈 [2] - 今年5月组织园区企业家赴江南大学进行为期一周的现代食品产业前沿技术等专题研修 [2] - 与中国药科大学联合成立健康金乡大健康产业研究实验室并与企业康富森合作研发新产品 [2] 市场拓展 - 园区出资搭建专属展台组织企业参加中国国际食品工业品牌博览会等高水平展会 [2] - 推动园区企业与陕西省饭店协会及农产品加工协会建立长效合作以对接下游采购渠道 [2] - 通过参与展会和建立协会合作为企业开拓西北乃至全国新市场奠定基础 [2]
盈趣科技:公司一直十分注重与国内科研院所和重点院校的产学研合作
证券日报· 2025-09-25 16:08
产学研合作 - 公司与天津大学 清华大学 浙江大学 厦门大学 福州大学 福建师范大学 集美大学 天津理工大学及厦门理工学院等高校建立合作关系 [2] - 合作涵盖博士后人才培养 国际交流合作 物联网创新技术 工业互联网与智能制造前沿技术等领域 [2] - 公司长期高度重视与国内科研院所和重点院校的产学研协同发展 [2]
通辽市“科技助企行动”多维度赋能企业创新
内蒙古日报· 2025-09-24 11:58
9月22日记者从通辽市科技局获悉,2025年以来,通辽市深入开展"科技助企行动",通过整合各类 科技资源,助力企业突破技术瓶颈,实现快速发展和转型升级。截至目前,累计兑现奖补资金1102.9万 元,帮助62家企业缓解了研发资金压力;促成15项产学研合作项目,有力促进了科技成果转化。 为让政策红利直达企业,通辽市科技局组织专业服务团深入全市9个旗县市区的200余家企业,开展 政策宣讲和咨询服务,重点解读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科技平台奖补等惠企政策,帮 助企业规范研发费用归集方式和研发活动管理模式,确保企业享受到优惠政策。在专业服务团的动员和 政策指导下,全市科技型中小企业申报数量达215家、高新技术企业申报53家,均创历史新高。其中, 内蒙古蒙古王实业股份有限公司成功通过高新技术企业评审,待正式获批后,预计每年可享受税收减免 近800万元。 针对企业引才难、留才难的问题,通辽市科技局征集企业人才需求,从高校、科研院所、科技企业 中选聘企业科技特派员142名,协助企业开展技术攻关19项、转移转化科技成果24项,为企业高质量发 展和技术突破提供了人才支撑。 产学研合作是推动科技成果转化与产业升级的重要 ...
海利得与东华大学共建联合创新中心 共促新材料产业发展
证券时报网· 2025-09-23 19:03
校企合作动态 - 海利得与东华大学联合创新中心正式揭牌 标志着校企合作进入新阶段 [1] - 东华大学作为双一流高校在纺织材料领域拥有深厚学术积累与科研实力 [3] - 海利得为全球领先产业用新材料研发制造企业 在车用安全/广告材料/高端纤维领域具备卓越产业化能力与市场优势 [3] 合作战略意义 - 联合创新中心实现高校科研力量与企业实践能力的深度融合 [3] - 构建从基础研究到产业应用的全链条创新体系 [3] - 助力解决行业卡脖子问题并培育科研与产业双重能力的复合型人才 [3] 公司发展布局 - 海利得以联合创新中心为契机深化产学研合作 [3] - 加速向科技型企业转型 [3] - 携手东华大学共促纺织新材料产业发展并为区域经济注入新动能 [3]
太力科技:公司积极整合创新资源
证券日报之声· 2025-09-23 18:12
产学研合作进展 - 公司积极整合创新资源并与全国各大高校开展产学研合作 [1] - 与华南理工大学共建的先进功能材料联合实验室已挂牌成立 [1] - 与武汉纺织大学合作的重点项目已取得阶段性成果 [1] - 与华南农业大学联合开发的果蔬锁鲜膜已成功上市 [1] - 与纳米材料领域专家团队的纳米材料性能提升课题正在有序推进 [1]
甘肃金昌:“强科技”行动澎湃创新动能
科技日报· 2025-09-22 17:35
近日,甘肃省金昌市"镍都科创周"启动仪式举行,现场含"科"量十足。金川集团镍合金有限公 司"手撕镍"等创新成果亮相,双创大赛、科技招商、人才夜市等活动同步开展,政企学研各界共谋创 新。 近年来,金昌市围绕"强科技"行动,激发创新活力、培育产业动能、优化创新生态,推动科技与经 济深度融合。2025年上半年,在甘肃省营商环境考核中,金昌市2项科技创新指标均为满分,排名并列 全省第一。 培育创新主体 在金川集团镍合金有限公司的车间里,伴随着机器轰鸣声,0.05毫米厚的"手撕镍"如丝绸般从生产 线滑落。这种超薄材料,正广泛应用于新能源电池的"心脏"部位。 科技日报记者 颉满斌 为提升企业创新能力,金昌市还支持企业联合高校院所开展产学研合作,企业牵头承担的省级、市 级重大科技项目比例超过95%;开展高技术、高成长性、高附加值企业培育壮大三年行动,建立优质企 业培育库,获批认定"三高"企业14家;实施科技型企业倍增计划,全市高新技术企业总量达到87家,省 级科技创新型企业达到61家。 此外,金昌市还积极举办科技成果对接会,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在新能源电池、化工循环、高品质 菜草畜等领域科技成果对接会上,现场签订多份科技成果 ...
【商洛】城市更新 生活更美
陕西日报· 2025-09-18 06:37
走进商洛市,依山傍水的市区干净整洁,在蓝天白云下,显得更加灵动。 "这两年在江边健身跑步的市民越来越多,我就是其中一个。再过段时间,江边的银杏树叶变成金 黄色,这里就更漂亮了!"9月15日一大早,秋风送爽,在丹江边的滨江银杏公园健身步道上,市民陈伟 刚跑完步,一边散步一边欣赏着江边的风景。 附近的商州群众运动公园广场上,还有许多健身、跳舞、唱歌的市民,他们脸上洋溢着笑容。一个 普通的清晨,将这座城市主打的"康养"名片展现得淋漓尽致。 商洛,一座全域处于秦岭腹地的城市,经济体量并不大,但市民的幸福感越来越强。当地是如何突 破发展瓶颈的?近年来,商洛市全力推动生态更美、经济更强、群众更富,加快打造中国康养之都、高 质量发展转型区、生态文明示范区、营商环境最优区、市域社会治理创新区"一都四区",推进富民强 市,奋力谱写商洛高质量发展、现代化建设新篇章。 向新向绿 转型升级聚动能 要突破发展瓶颈,首先得在产业发展上谋出路,探索出一条适合商洛的发展路径。 以绿色为方向、以园区为承载,商洛市给出了自己的答案:聚焦工业升级,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 系,拓宽生态价值转化路径。其中,新能源及储能产业成为商洛突出抓的重点。 镇安抽 ...
贝斯美:公司始终坚持自主研发为主、产学研合作为辅的技术路线
证券日报· 2025-09-17 21:36
研发创新聚焦领域 - 公司研发创新主要聚焦于农药中间体、二甲戊灵原药及制剂的全产业链技术优化 [2] - 研发创新同时聚焦碳五新材料领域的工艺改进和产业链延伸 [2] 技术路线与竞争优势 - 公司始终坚持自主研发为主、产学研合作为辅的技术路线 [2] - 通过工艺改进降低生产成本并提升产品竞争力 [2]
初创企业从北京搬到华科大对门
长江日报· 2025-09-17 08:28
9月16日,在湖北域控智驱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域控智驱)的生产基地里,一条汽 车线控底盘电机生产线正在调试,即将投产,这是域控智驱在短短4个月里建起的第二条产 线。而在洪山区华工科技产业大厦域控智驱实验室内,华中科技大学的研发团队正和公司工 程师一起,对新一代样机进行测试。 经与刘洋教授团队深入交流与技术探讨,他们发现,为人形机器人腿部关节提供动力的 电机与汽车线控底盘的电机,在底层逻辑上具有高度一致性。这个跨界思路,不仅让张涛团 队豁然开朗,也为高校科研团队解锁一个全新应用场景。 2023年5月,张涛将创业团队从北京带到武汉,与华科大团队合作创业,初创公司就设 在与学校一路之隔的华工科技产业大厦。 8个月后,无框空心轴电机研制成功,相较传统产品,重量更轻、可靠性更高,成本降 低30%。 编辑:胡之澜 今年6月,域控智驱制造基地第一条产线投产,开始为英创汇智等多家知名底盘电控企 业提供配套产品和服务。第二条产线投产后,公司年产能可达60万套,年产值将达4000万 元。 智能辅助驾驶系统让汽车自动泊车,不仅需要汽车"大脑"决策,还离不开底盘上的"运 动神经"精确执行。域控智驱董事长张涛介绍:"传统汽车底盘采用 ...
调研速递|安徽中鼎密封件股份有限公司接受线上投资者调研,透露多项业务关键要点
新浪财经· 2025-09-15 19:11
公司研发实力 - 公司自九十年代涉足空悬系统业务领域 二十多年来持续提升产品总成技术 在细分行业掌握核心技术 [2] - 底盘轻量化领域拥有球头铰链总成核心技术 热管理系统产品研发与生产具备自主专利的独家生产技术 creatube工艺以及TPV软管和尼龙管核心技术 [2] - 进军人形机器人领域 开展部件总成产品配套业务 掌握谐波减速器等产品核心技术 [2] - 与清华大学合作建立院士工作站 并与多所国内高校和科研院所开展产学研合作 [2] - 截至2025年半年度 公司拥有自主知识产权1304项 其中国外专利259项 中国发明专利206项 [2] 业务订单情况 - 截至2025年半年度 公司国内空悬业务已获订单总产值约为158亿元 其中总成产品订单总产值约为17亿元 [3] - 2025半年度公司热管理系统业务累计获得订单约为71亿元 [3] 机器人业务布局 - 通过子公司完成在关节总成 谐波减速器 行星减速器 力觉传感器等产品的产业布局 [3] - 橡胶产品已完成配套 轻量化骨骼已向客户送样 目标实现机器人关节总成产品生产制造 [3] - 与多家机器人公司签署合作协议 给奇瑞墨甲机器人配套橡胶件 给埃夫特工业机器人配套谐波减速器 [3] - 目前相关业务收入较小 对本年度经营业绩影响不大 [3] - 与深圳逐际动力科技有限公司合作 拟共同设立控股合资公司进行机器人本体制造 [3] 热管理业务拓展 - 子公司中鼎流体及中鼎智能热系统主导热管理系统总成业务 [3] - 在汽车热管理基础上 布局储能热管理及超算中心热管理 [3] - 在储能领域推出系列化液冷机组及浸没式液冷机组 [3] - 超算中心热管理领域主要产品为CDU(冷却液分配装置) 目前正加速与客户对接 [3] 新兴业务发展 - 公司加快布局磁流变减振器项目 目前项目产线已落地 正在加速与客户对接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