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币国际化

搜索文档
美国债市崩塌,中国A股崛起,减持1829亿美债正悄悄流入这些板块?
新浪财经· 2025-09-21 17:07
(来源:财报翻译官) 当全世界还在关注美联储的降息决策时,中国已经悄然完成了一笔大操作。 美国财政部最新数据显示,中国一个月内抛售美债超257亿美元(约1829亿元人民币),持仓量降至 2009年以来新低。 与此同时,中国人民银行连续第10个月增持黄金储备,目前黄金储备已达7402万盎司。 这一系列操作背后,究竟隐藏着怎样的战略意图?又将对A股市场产生哪些影响? 美债减持背后的深层逻辑 中国减持美债并非一时冲动。数据显示,近年来中国一直在稳步推进外汇储备多元化。 这一方面是对美国财政状况的理性回应,另一方面也是基于国际金融环境的深刻研判。 美国国债规模已突破36万亿美元,占GDP比例达123%,远超国际公认的60%警戒线。 巨额债务带来的利息支出压力与日俱增,2025年联邦利息支出预计将达到9280亿美元。 国际评级机构穆迪此前下调美国主权评级,更凸显了市场对美债信用风险的担忧。中国减持美债,可以 说是对潜在风险的提前应对。 黄金增持的战略意义 与减持美债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央行对黄金的持续增持。黄金作为非主权信用储备资产,具有独特的避险 属性,能够有效对冲单一货币风险。 目前中国黄金储备占比仅为7.64%,明显 ...
这一次美国失算了,沉寂六天的蒙古终于签字,中蒙结合美再没机会
搜狐财经· 2025-09-21 15:47
国会里头,共和党和民主党天天为支出问题吵得不可开交,共和党坚持要削减福利开支,民主党则死守基础设施投资。结果呢,政策推进老是卡壳。 耶伦作为财政部长,一遍遍写信给国会,强调必须马上行动,不然违约风险就大了。国会预算办公室的数据显示,那年利息支出高达6590亿美元,创了纪 录。 主要原因就是疫情后的刺激计划加上对乌克兰的军事援助,花钱如流水。国会好几次通过临时法案推迟上限调整,5月底终于通过法案,把上限暂停到2025 年1月1日。 耶伦负责管理国债发行,季度拍卖规模一再创新高。美联储主席鲍威尔那边配合货币政策,7月26日又加息25个基点,把联邦基金利率推到5.25%到5.5%的 区间。 这是从2022年3月开始的第11次加息,主要为了压住通胀。鲍威尔在记者会上说,这基于就业数据和物价指数。美元指数跟着走强,全球资金往美国回流。 新兴市场国家压力山大,资本外流,货币贬值。 美国国债这事儿,说起来真是让人捏把汗。2023年年初,美国国债规模就已经碰到了31.4万亿美元的天花板,财政部只能靠临时措施勉强维持运转。 耶伦监督执行,调整国债发行计划。加息影响全球贸易,美国出口竞争力弱。耶伦和国际同行通电话,讨论汇率波动。 ...
中国抛售257亿美债,美财长对人民币夸上了:兑换美元更强了
搜狐财经· 2025-09-21 01:02
风起云涌:中国减持美债,全球资产配置重塑格局 2025年7月,中国抛售257亿美元美国国债的举动,不仅令华尔街的心弦为之一紧,更标志着一个长达十五载的金融版图正在悄然重塑。曾经中国稳坐美国国 债最大海外持有国宝座,峰值时持有量一度突破1.3万亿美元,然而如今,这一数字已骤降至7307亿美元,创下2009年以来的历史新低,不足巅峰时期的三 分之二。 与此同时,全球资本市场的另一番景象则引人瞩目。在日本悄然增持38亿美元美国国债之际,英国却以413亿美元的惊人增幅,创下历史新高,这与中国的 大幅减持形成了鲜明对比,让全球投资者不禁为之侧目。 在中国减持美债的同时,另一项资产的增持则显得尤为突出——黄金。中国人民银行已连续10个月增持黄金,截至2025年8月末,黄金储备已攀升至7402万 盎司。作为一种非主权信用储备资产,黄金不受单边制裁的影响,能够有效地对冲美元单一货币风险,成为中国优化外汇储备结构的重要选择。 事实上,中国减持美债并非一日之寒。自2022年4月持仓量跌破万亿美元大关以来,中国便开启了持续性的"瘦身"模式:2022年累计减持1732亿美元,2023 年减少508亿美元,2024年则减少了573亿美 ...
中国大规模减持美债,一个月抛了超1800亿元!央行已连续10个月买入黄金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20 22:46
中国减持美国国债 - 2025年7月中国减持257亿美元美国国债 持仓规模降至7307亿美元 创2009年以来新低[1] - 2025年以来中国第四次减持美债 年内呈现"增减持交替、减持为主"态势 1月增持18亿美元 2月增持235亿美元 3月至5月分别减持189亿美元、82亿美元、9亿美元 6月小幅增持1亿美元[2] - 中国减持美债趋势已延续多年 2022年4月持仓跌破1万亿美元 2022年、2023年、2024年分别减持1732亿美元、508亿美元、573亿美元[2] 美元指数表现与市场观点 - 美元指数自特朗普新任期开始以来持续下跌 累计跌幅超过10%[2][4] - 市场认为美国关税政策引发恐慌 财政状况受国际社会担忧 美债尤其是长债存在被抛售现象[3] - 美联储政治化深度被低估 2026年鲍威尔任期结束后货币政策转向压力可能加剧 美元中长期弱势将更明显[4] 美国财政状况担忧 - 美国联邦政府债务已攀升至37万亿美元 每年债务利息支出超过1万亿美元[3] - 特朗普"大美丽法案"将在未来10年使美国联邦政府负债额外增加2万亿美元[3] - 财政赤字扩大使货币政策受财政捆绑风险愈发明显 美联储过度货币化赤字可能大幅削弱美元信用[3] 中国增持黄金储备 - 中国央行连续10个月增持黄金 8月末黄金储备达7402万盎司 较7月末增加6万盎司[7] - 黄金作为非主权信用储备资产能有效对冲美元单一货币风险 优化外汇储备结构[7] - 当前中国官方国际储备资产中黄金占比为7.3% 明显低于15%左右的全球平均水平[7] 黄金配置战略价值 - 央行增持黄金有助于增强主权货币信用 为人民币国际化创造有利条件[8] - 全球央行购金热潮印证黄金战略价值 2025年二季度全球官方黄金储备增加166吨 处于历史高位[8] - 2022年至2024年全球央行年度购金量连续三年超过1000吨 95%受访央行预计未来12个月全球官方黄金储备将增加[8] 国际资本流动格局 - 2025年7月美债前三大海外债主中 日本和英国选择增持 中国减持动作尤为突出[3] - 降息将引发美债利率下行 市场对美元资产信心动摇 部分国家和投资者加速"去美元化"[3] - 中国黄金储备仍远低于发达经济体规模 持续增持对国际黄金市场价格推动作用不显著[7]
辽宁发现世界级巨型金矿,对岸专家:国运好,就是没办法
搜狐财经· 2025-09-20 22:09
当然,黄金的价值不单单表现在"值钱"上,你看俄罗斯被制裁的时候拿黄金结算能源,咱们央行连续十个月狂买黄金,这哪还是贵金属,分明是大国博弈 的"硬通货盾牌"。所以大东沟这1500吨,来得那叫一个及时,在美元债务飙到37万亿的今天,这黄金简直就是给人民币国际化"压舱"用的,比什么都实在。 说到矿藏大发现,这几年咱们简直像开了挂,大东沟金矿可能只是冰山一角。青藏高原那边搞出一条2800公里的"亚洲锂腰带",探明的锂资源够吓人一跳; 山东的老矿底下又翻出来五百多吨黄金;云南的稀土、山西的铝土、西藏的铜矿……一个个全冒出来了。 那你可能要问:为啥咱们这么拼命到处找矿?答案就俩字:安全。咱们石油72%靠进口,铁矿石一年进口超11亿吨,这种依赖度放哪个大国身上都睡不着 觉。好在这几年的努力没有白费,自然资源部年初就说,随着一系列大矿的陆续发现,咱们战略矿产自给率直接涨了15%,铜矿保障年限多了20年,换言 之,被卡脖子的风险,又降低了不少。 就在最近,辽宁大东沟直接炸出一座世界级金矿——初步算下来黄金储量接近1500吨,差不多顶得上全国现有金矿总储量的一半!按国际金价一算,好嘛, 价值1780亿美元,够咱们全国一年半铁矿石 ...
中国大规模减持美债,一个月抛了超1800亿元!央行连续10个月买入黄金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20 15:28
美元指数自特朗普上任已跌超10% 这是中国2025年以来第四次减持美债。从美债持仓变动来看,中国减持趋势已延续多年。自2022年4月持仓跌破1万亿美元后,减持步伐 持续,2022年、2023年、2024年分别减持1732亿美元、508亿美元、573亿美元。 2025年以来,中国减持美债力度有所加大,年内各月持仓呈"增减持交替、减持为主"态势,1月增持18亿美元、2月增持235亿美元,3月 至5月分别减持189亿美元、82亿美元、9亿美元,6月小幅增持1亿美元,7月则大幅减持257亿美元,持仓规模再创新低。 值得注意的是,7月美债前三大海外债主中,日本、英国选择增持,中国的减持动作尤为突出。 据第一财经报道,中国民生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温彬表示,今年以来,美国关税政策引发市场恐慌,且美国财政状况也受到国际社会广泛 担忧,美债尤其是长债存在被抛售的现象,同时欧洲长债被抛售也对美债市场有所波及。 每日经济新闻消息,近日,美国财政部公布的2025年7月国际资本流动报告显示,中国当月减持257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829亿元)美国 国债,持仓规模降至7307亿美元,创2009年以来新低。 与此同时,中国央行已经连续10个月增 ...
降息25基点,特朗普没料到,中方找准时机,对美下一道“封杀令”
搜狐财经· 2025-09-20 15:20
美联储货币政策调整 - 美联储宣布将联邦基金利率目标区间下调25个基点 从4.25%-4.5%降至4%-4.25% [1] - 19位官员意见分歧显著 9位预计年内再降息50个基点 2位支持再降一次 6位主张维持现有利率 [5] - 鲍威尔强调需平衡通胀上行风险与就业下行风险 通胀率顽固徘徊3%高于2%目标 失业率小幅攀升至4.2%以上 [3][8][10] 中美科技博弈与市场反应 - 中国互联网监管机构向阿里巴巴等头部科技公司下达指令 全面停止采购英伟达AI芯片并终止现有订单 [17] - 英伟达高性能GPU受出口管制影响 推出性能打折的"中国特供版"芯片 [17] - 离岸人民币破7.10关口 道琼斯指数短暂冲高后收涨0.57% 美元指数暴跌0.4% [3][6] 人民币国际化进程 - 央行与印尼启动本币结算框架及二维码互联互通 与欧洲央行/瑞士央行/匈牙利央行续签本币互换协议 总额5400亿元人民币 [23] - 推动人民币权重与全球经济比重匹配 减少对美元依赖 维护货币主权 [21][23] 地缘政治影响 - 特朗普主张降息50个基点以降低政府债务成本 通过拉黑23家中国企业实施半导体管制 [5][15] - 美联储官员米兰就任首日投反对票 主张大幅降息125个基点 体现政治干预倾向 [13] - 阿里巴巴自研AI芯片性能直追英伟达H20 中国本土替代品成熟度显著提升 [20]
万亿美元、决战香港!惊心动魄的人民币保卫战
搜狐财经· 2025-09-20 15:20
美联储加息与全球资本流动 - 美联储2015年12月加息25个基点 为近十年来首次加息 推动美元吸引力上升并引发全球资金回流美国[1] - 国际游资转向亚洲市场 尤其集中冲击人民币汇率 香港作为离岸人民币交易中心每日处理上千亿美元交易 成为主要博弈战场[3] - 美联储加息涉及美元霸权维护 通过拉回全球资本削弱竞争对手货币影响力[3] 人民币汇率波动与市场反应 - 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从6.2开始下跌 离岸汇率一度跌至6.6以上[3] - 国际投机者借入人民币抛售 同时沽空中国股票 导致香港恒生指数持续下挫[3] - 中国经济面临出口下滑与资本外流压力 外汇储备规模超过3万亿美元成为稳定汇率的关键弹药[3] 索罗斯及其投机策略 - 量子基金通过宏观投机获利 擅长利用国家货币政策漏洞进行杠杆操作[5] - 1992年做空英镑获利10亿美元 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期间导致泰铢从25兑1美元跌至55 并冲击马来西亚与印尼货币[5] - 2016年1月于达沃斯论坛公开做空亚洲货币 量子基金调整持仓赌人民币贬值[7] 中国政府应对措施 - 香港银行间隔夜拆借利率从4%飙升至66.815% 大幅提高空头融资成本[9] - 央行通过中银香港等渠道买入人民币拉升汇率 同时加强资本管制限制境外汇款[9] - 外汇储备消耗约5000亿美元 但成功稳定市场并推动空头平仓[9][11] 市场结果与长期影响 - 离岸人民币汇率从6.6反弹至6.5 股市止跌 对冲基金亚洲头寸整体亏损数十亿美元[11][13] - 量子基金在亚洲货币仓位亏损10亿美元 索罗斯于2017年将基金转为家族办公室并退休[11][13] - 中国推动人民币国际化 through一带一路扩大贸易结算 同时加强金融监管与汇率机制完善[11][13]
中国人民银行厦门市分行:厚植“本币优先”理念,护航跨境贸易投资
搜狐财经· 2025-09-20 05:24
值得一提的是,中国人民银行厦门市分行还制定出台跨境人民币业务"两库一中心"方案,凝聚各方力 量,让跨境人民币业务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一是联动市场需求,建立跨境人民币企业名单库,指导银 行对接企业,服务企业包括跨境人民币结算融资在内的综合金融需求;二是联动银行机构,组建跨境人 民币专家库,为企业提供跨银行的免费业务咨询服务;三是联动政府部门,建设跨境人民币政策服务中 心,建立政策联动、招商联动和宣传联动的部门合作"三大机制"。 与此同时,中国人民银行厦门市分行在推广"首办户"专项活动过程中,主动走访企业,深入了解其实际 需求,并推荐厦门某航空服务公司申请成为"跨境人民币优质企业"。成功入选后,该企业办理货物贸易 项下的跨境收付款变得更加便捷:仅需提供《跨境人民币结算收/付款说明》或收付款指令,便可直接 完成货物贸易项下跨境收款和付款,无需像以往那样多次往返银行、重复提交大量纸质单证。这不仅节 省了"脚底成本",也大大提高了汇款效率。此外,该行还配套提供线上网银跨境汇款服务,支持企业全 程在线提交、审核和汇出,提升业务的便捷性和资金周转效率。自2023年在该行开户以来,该企业已累 计办理跨境人民币结算业务375笔 ...
系列信号释放 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加快
中国证券报· 2025-09-20 04:18
值得一提的是,9月16日,人民银行副行长陆磊表示,继今年6月内地与香港快速支付系统实现互联互通 后,7月底,跨境二维码统一网关上线试运行。"从长远看,通过统一网关建设,加快跨境支付互联互 通,对扩大人民币跨境结算等将产生积极和深远的影响。"招联首席研究员董希淼说。 国际化加速有支撑 环球银行金融电信协会(Swift)最新发布的数据显示,2025年8月,在基于金额统计的全球支付货币排 名中,人民币保持全球第六大最活跃货币的位置,占比2.93%。 ● 本报记者 彭扬 从跨境二维码统一网关上线试运行到与印尼央行共同启动双边交易本币结算(LCT)框架,再到与欧央 行等续签双边本币互换协议……近期,人民银行动作频频,释放出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加快信号。 专家表示,随着跨境支付互联互通推进及相关政策实施,人民币在跨境贸易和投资中的使用将进一步扩 大,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将持续提速。 人民币跨境结算扩大 近日,人民银行与印度尼西亚央行共同启动双边交易本币结算(LCT)框架和二维码互联互通合作项 目。 在此之前,人民银行与欧央行、瑞士央行、匈牙利央行续签双边本币互换协议。人民银行表示,这有助 于进一步深化双边货币金融合作,促进中国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