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项目开放

搜索文档
海南跨境资管迎来政策东风 境外人民币回流有了新渠道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7-25 21:52
海南自贸港跨境资管业务试点 - 试点初期总规模上限为100亿元人民币,境外投资者可投资海南自贸港内金融机构发行的理财产品、证券基金期货经营机构私募资产管理产品、公开募集证券投资基金、保险资产管理产品等四类资管产品 [2] - 试点资管产品应以人民币计价结算,风险等级覆盖"R1"至"R4",发行机构可发行同时面向境内外或仅面向境外投资者的产品 [2] - 试点自2025年8月21日起生效,规模上限可根据经济金融发展、国际收支形势等动态调整 [2][9] 政策背景与发展历程 - 2020年6月《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总体方案》首次提出探索跨境资产管理业务试点 [3] - 2021年4月金融监管部门发布《关于金融支持海南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意见》细化试点内涵 [3] - 2025年7月《细则》出台,为海南自贸港封关运作(2025年12月18日)前的重要制度准备 [3] 金融基础设施配套 - 2024年5月海南自贸港多功能自由贸易账户(EF账户)上线,促进跨境资金流动 [4] - 2025年5月首批跨境资金集中运营中心落地,优化企业跨境资金配置 [4] - 2024年2月汇百川基金成为海南首家公募基金公司,2025年5月鹏安基金成为首家券商系公募 [6] 试点创新特点 - 投资范围较QFII、跨境理财通等现有渠道大幅拓宽,首次涵盖保险资管产品 [5] - 采取单边主动开放模式面向全球,不限特定区域,区别于粤港澳大湾区的双边协定开放 [6][7] - 允许境外机构和个人投资者参与,开放范围大于现有资本市场互联互通渠道 [7] 战略意义与影响 - 为离岸人民币回流提供新渠道,推动人民币国际化,构建"流出-循环-回流"闭环 [1][8] - 吸引境内外资产管理机构落户海南,打造连接国内外资本市场的独特支点 [4][9] - 服务于海南"三区一中心"战略定位,通过金融开放推动服务贸易创新发展 [10]
跨境资产管理试点业务向纵深推进
金融时报· 2025-07-25 09:00
海南自贸港跨境资产管理试点政策 - 中国人民银行海南省分行等五部门联合发布《海南自由贸易港跨境资产管理试点业务实施细则》,共九章50条,涵盖试点机构条件、资管产品范围、境外投资者适当性管理、账户开立及资金划转等具体安排 [1] - 该试点是海南自贸港独有的金融开放政策,源于2020年《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总体方案》提出的探索要求,2021年进一步细化内涵及投资范围 [2] - 试点业务有利于丰富跨境金融产品供给,为境外投资者提供新渠道,同时吸引境内外资产管理机构到海南展业 [1] 试点业务的核心特点 - 涉及四类资管产品:理财产品、证券基金期货经营机构私募资管产品、公募证券投资基金、保险资管产品,覆盖我国资本项目开放程度较低领域 [3] - 境外投资者范围扩大至机构和个人,允许使用境内外资金购买产品,个人投资者需提供在海南满一年的证明及人民币收入证明 [3] - 采取单边主动开放模式,面向全球不限特定区域,体现海南自贸港更高水平开放导向 [3] 政策实施背景与时间节点 - 海南自贸港封关运作时间确定为2025年12月18日,《细则》在封关前夕出台以奠定制度基础 [2] - 2024年5月多功能自由贸易账户(EF账户)上线,首批跨境资金集中运营中心落地,为试点提供金融基础设施支持 [4] 对人民币国际化的影响 - 试点为离岸人民币回流境内资本市场提供新渠道,有助于推动人民币国际化 [5] - 通过吸引离岸资金和境内外资管机构,强化海南作为"双循环"交汇点的战略地位 [4] 经济与金融开放联动效应 - 政策将提升海南自贸港经济外向型程度,要求金融开放匹配实体经济跨境资金需求增长 [4] - 跨境资金集中运营中心有助于企业优化全球资金配置、降低财务成本并管控风险 [4]
多箭齐发!建立更加包容的国际金融体系,上海宣布八项措施引外资“活水”|聚焦2025陆家嘴论坛
华夏时报· 2025-06-18 23:22
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 - 央行行长潘功胜宣布推动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八项措施 [2] - 上海市市长龚正强调强化金融开放枢纽门户功能,稳步扩大金融领域制度型开放,吸引外资金融机构和长期资本来沪展业兴业 [2] - 上海将加快打造世界一流交易所,构建完备规范高效活跃的金融市场体系,促进金融要素资源加速集聚高效配置 [4] 金融开放政策 - 国家金融监管总局局长李云泽表示中国金融业扩大高水平开放的决心不变,将支持外资机构参与更多金融业务试点 [4] - 外汇管理局局长朱鹤新提出推进跨境投融资便利化,支持科研机构吸引外资,扩大科技型企业跨境融资便利 [2] - 证监会主席吴清透露将加快落实2025年资本市场对外开放一揽子举措,优化QFII制度,拓展QFII可交易期货期权品种至100个 [2] 外资机构参与 - 全球前50大银行有42家在中国设有机构,40家最大保险公司近半数已进入中国市场 [7] - 金融监管总局批准友邦人寿、荷兰全球人寿在沪筹建保险资管公司 [9] - 外资机构是中国现代金融体系建设的重要参与者和积极贡献者,中外资机构优势互补竞合发展 [7] 金融市场互联互通 - 外汇管理局将深化直接投资外汇管理体制改革,缩减外商直接投资外汇登记流程和资金使用负面清单 [6] - 金融监管总局将在全国推广跨国公司本外币一体化资金池政策,开展绿色外债政策试点 [7] - 近期将新发放一批QDII投资额度,在自贸试验区实施10项外汇创新政策 [8] 金融产品创新 - 证监会与央行共同研究推出人民币外汇期货,推动液化天然气期货期权等产品上市 [5] - 外汇管理局将完善外汇市场产品体系,扩大境内外汇市场参与主体 [6] - 中国已成为全球第二大资产和财富管理市场,支持外资机构在理财投资、资产配置等领域加大布局 [9]
朱鹤新:我国外汇市场仍有条件保持平稳运行
新华财经· 2025-06-18 15:21
外汇市场运行与政策方向 - 外汇市场在复杂严峻形势下运行总体平稳 未来仍有条件保持平稳运行 [1] - 将建立健全"更加便利 更加开放 更加安全 更加智慧"的外汇管理体制机制 [1] 便利化措施 - 不断完善"越诚信越便利"的外汇政策体系 提升跨境贸易和投融资便利化水平 [1] - 深化贸易外汇业务管理改革 实施扩大跨境贸易高水平开放试点 [3] - 优化外贸综合服务企业外汇资金结算 便利承包工程企业境外资金集中管理 [3] 开放政策 - 推动外汇领域高水平制度型开放 统筹推进人民币国际化与资本项目高质量开放 [1] - 在全国实施支持科研机构吸引利用外资 扩大科技型企业跨境融资便利 [3] - 推广跨国公司本外币一体化资金池政策 便利资金归集使用 [3] 安全与科技应用 - 加强"宏观审慎+微观监管"管理 维护外汇市场稳定和经济金融安全 [2] - 运用人工智能 大数据提升外汇管理数字化智能化水平 建设"智慧外管" [2] 自贸区创新 - 在自贸试验区实施10项便利化政策 包括优化新型国际贸易结算 扩大QFLP试点 [3] - 批复上海自贸区自由贸易账户功能升级方案 临港新片区离岸贸易金融服务改革试点 [4] 投融资支持 - 开展绿色外债政策试点 鼓励企业借用外债用于绿色项目 [3] - 完善境内企业境外上市资金管理 便利募集资金调回境内使用 [3] - 将新发放一批QDII投资额度 满足境内主体境外投资需求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