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资

搜索文档
仙坛股份: 关于增加全资子公司注册资本的公告
证券之星· 2025-06-27 00:05
增资事项概述 - 公司以自有资金向全资子公司仙坛鸿食品增加注册资本10,000万元 增资后注册资本从9,000万元增至19,000万元 [1] - 本次增资已通过董事会及战略委员会审议 无需股东大会批准 不构成关联交易或重大资产重组 [1] 增资标的基本情况 - 仙坛鸿食品成立于2014年4月 注册资本原为9,000万元 经营范围涵盖食品生产销售、餐饮服务及进出口业务 [1] - 截至公告日 子公司资产总额27,19953万元(未经审计) 负债23,42524万元 净资产3,77429万元 [2] - 子公司2025年未经审计营业收入8,22452万元 净利润亏损1,31012万元 连续两年利润为负 [2] 股权结构变化 - 增资前后公司均持有仙坛鸿食品100%股权 出资方式为自有资金 [2] - 过去12个月内公司累计对子公司增资1,000万元(从8,000万增至9,000万) [2] 增资目的及影响 - 增资旨在满足子公司业务发展需求 符合公司战略规划 [4] - 增资风险可控 不会对合并报表范围及财务状况产生不利影响 [4]
津投城开: 津投城开关于向全资子公司增资的公告
证券之星· 2025-06-26 03:00
增资概述 - 公司拟以现金及债转股方式向全资子公司天津兴隆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增资49,000万元人民币 [1] - 增资标的近期通过挂牌竞价方式获取津东丽沙(挂)2025-10号地块项目 [1] - 增资后兴隆公司注册资本由1,000万元增至50,000万元,持股比例保持100% [4] - 本次增资已通过十一届三十一次临时董事会会议审议(11票同意、0票反对、0票弃权),需提交股东大会批准 [2] 增资标的基本情况 - 兴隆公司主营业务为房地产开发与经营,2025年3月31日资产总额9,28465万元,负债总额79626万元,净资产8,48839万元 [2] - 2025年1-3月营业收入0元,净利润232万元;2024年全年净利润8,48607万元(经审计) [2] - 增资所用债权无抵押/质押/争议,审计基准日为2024年12月31日 [3] 增资影响 - 改善兴隆公司资产负债结构,增强资金实力与资信水平 [5] - 提升公司房地产综合开发及运营能力,符合整体发展战略 [5] - 兴隆公司仍为全资子公司,合并报表范围不变,不影响正常生产经营 [5]
行业资本实力持续提升 多家信托公司完成增资
中国证券报· 2025-06-25 05:17
东莞信托增资情况 - 东莞信托注册资本由20 65亿元增至22 20亿元 增加1 55亿元 这是2024年6月增资4 09亿元后的又一次资本补充 [1] - 2022年12月 东莞信托注册资本由14 50亿元增至16 56亿元 2024年6月由16 56亿元增至20 65亿元 [1] - 2024年末东莞信托净资本规模67 57亿元 净资本/净资产比例为84 8% 管理信托资产规模892 63亿元 [2][3] 行业增资动态 - 2025年以来已有4家信托公司增资获批 包括天津信托(增资16 86亿元至52 86亿元) 北方信托(增资3 42亿元至23 44亿元) 吉林信托(增资10 55亿元至42 05亿元) [3] - 陕国投拟定向增发募资不超过38亿元 计划2025年注册资本至少达63亿元 [4] - 2024年仅有东莞信托和山西信托两家公司完成增资 [4] 股权结构变化 - 2024年东莞信托股权发生变动 东莞发展控股将22 21%股份转让给东莞市路桥投资建设有限公司 变更后股东为东莞金融控股集团(77 79%)和东莞市路桥投资建设(22 21%) [2] - 北方信托引入两家新股东 天津渤海化工集团和诚通国合资产管理有限公司 [4] 业务转型方向 - 东莞信托计划强化风险防控 重点拓展标品证券类信托 家庭财富服务信托 家族信托 特殊资产管理服务信托业务 [3] - 信托公司增资可支持业务转型创新 获得新业务准入资格 提升监管评级 [6] 行业背景分析 - 信托行业处于转型调整期 部分公司业绩承压导致股东增资意愿减弱 传统业务收缩与新业务不确定性影响增资决策 [5] - 《信托公司监管评级与分级分类监管暂行办法》将资本要求列为评级核心模块(权重20%) 直接影响监管资源配置和市场准入 [6] - 增资是信托公司适应监管要求 提升风险抵御能力(净资本需持续满足不低于2亿元 风险资本100% 净资产40%的监管红线) 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 [1][5][6]
山东药玻: 山东省药用玻璃股份有限公司详式权益变动报告书
证券之星· 2025-06-25 03:14
公司权益变动 - 信息披露义务人为中国国际医药卫生有限公司及国药国际香港有限公司,通过增资鲁中投资间接控股山东药玻[1][3] - 增资完成后鲁中投资注册资本由30,000万元增至61,224.4899万元,其中国药国际持股36%,国药国际香港持股15%[4] - 本次权益变动导致山东药玻实际控制人由沂源县财政局变更为国药集团[4] 交易结构 - 交易对价为244,927.50万元人民币,其中国药国际出资172,890万元,国药国际香港出资72,037.5万元[24] - 增资款分两期支付,第一期支付80%,第二期在交割审计完成后支付剩余20%[26] - 交易完成后国药国际将控制鲁中投资51%股权,间接持有山东药玻19.496418%股份[23] 公司治理安排 - 鲁中投资董事会由5名董事组成,其中国药国际提名3名,鲁中控股提名2名[27] - 山东药玻董事会将改组为9名董事,其中国药国际推荐7名,鲁中控股推荐2名[28] - 山东药玻监事会主席由鲁中控股推荐的监事担任[29] 财务数据 - 国药国际2024年资产总额2,211,697.55万元,负债率43.89%,归属于母公司净利润34,554.02万元[9] - 国药国际香港2024年资产总额279,837.80万元,负债率39.48%,归属于母公司净利润6,363.39万元[11] - 鲁中投资100%股权评估价值为235,322.50万元[24] 审批进展 - 交易已获得鲁中投资、国药国际及国药集团董事会批准[2] - 尚需获得沂源方国资监管机构、国务院国资委批准及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经营者集中审查[2][22]
亚邦股份: 亚邦股份关于对公司子公司增资的公告
证券之星· 2025-06-25 03:08
增资情况概述 - 公司拟以自筹资金对全资子公司江苏亚邦华尔染料有限公司增资14500万元,增资完成后注册资本将从25500万元增至40000万元 [1] - 增资目的为满足子公司经营发展需求,促进公司及子公司整体良性运营和可持续发展 [1] - 公司第七届董事会第十五次会议已审议通过该增资议案,无需提交股东大会批准 [1][4] 增资标的基本情况 - 江苏亚邦华尔染料有限公司成立于2006年7月28日,注册资本25500万元,为公司全资子公司 [2] - 经营范围包括染料、染料中间体生产销售,化工产品技术开发及进出口业务 [2] - 最近一期未经审计财务数据显示:资产总额84696.08万元,负债总额61183.30万元,净资产23512.78万元 [3] - 最近一期未经审计营业收入15565.03万元,营业利润1237.17万元,净利润906.17万元 [5] 增资对公司影响 - 增资将优化子公司资本结构,降低资产负债率,增强融资能力 [5] - 有利于促进子公司业务发展,提升公司整体综合竞争力 [5] - 增资不会导致合并报表范围变化,对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无重大影响 [5] 交易合规性说明 - 本次增资不涉及关联交易,未达到重大资产重组标准 [4] - 交易符合《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规则》及《公司章程》规定 [2]
险企年内大规模增资、发债补充资本金
证券日报· 2025-06-23 00:51
险企资本补充规模与方式 - 年内险企通过增资、发债合计补充资本达692.13亿元,同比增长95% [1] - 中邮人寿注册资本增加39.8亿元至326.43亿元,中华联合人寿增加12亿元至41亿元,两家合计增资51.8亿元 [1] - 年内至少6家保险公司获批增资,合计约88.53亿元,12家险企发债规模达603.6亿元 [1] 资本补充驱动因素 - 偿二代二期工程实施导致资本认定趋严,保险公司偿付能力充足率普遍下降 [2] - 利率中枢下行对责任准备金和偿付能力充足率形成持续压力 [2] - 行业处于深度调整转型期,需通过资本补充增强竞争力和风险防范能力 [2] 多元化资本补充渠道 - 中国平安发行117.65亿港元H股零息可转债,优化资本结构并提升转股后资本实力 [3] - 鼎和财险通过资本公积金转增注册资本,从46.43亿元增至60亿元 [3] - 行业探索境外零息可转债、资本公积金转增等创新方式 [3] 未来趋势展望 - 长期增资发债趋势受业务需求、战略规划及监管政策等多因素影响 [3] - 2025年行业增资发债规模预计呈现稳定增长态势 [3]
汇金股份两家子公司增资扩股,为中科拓达1000万元债务提供担保
新浪财经· 2025-06-20 21:03
股价表现 - 6月20日收盘价9.54元 下跌3.83% 成交量58.57万手 成交额5.60亿元 换手率11.07% 总市值50.46亿元 [1] 子公司引入战略投资者 - 子公司汇金机电和中科拓达引入中信金资作为战略投资者 中信金资对汇金机电增资1.37亿元 持股49.82% 对中科拓达增资1.01亿元 持股49.75% 增资资金用于偿还存量有息负债 [2] - 汇金机电成立于2014年 注册资本1.99亿元 经营范围包括办公设备、电子设备、机电设备等 中科拓达成立于2012年 注册资本3980.39万元 经营范围包括技术服务、技术开发等 [3] - 已完成相关协议签署和增资交割 汇金机电和中科拓达已完成工商变更登记 [2] 对外担保情况 - 为中科拓达提供不超过1亿元担保额度 担保方式包括保证担保、抵押担保等 期限为12个月 [4] - 已与金华威签订《担保函》 提供1000万元连带保证责任 [4] - 累计审批对合并报表内子公司担保额度2.50亿元 占最近一期净资产164.02% 实际担保余额913.71万元 占净资产5.99% [5] - 对合并报表外单位担保余额2.60亿元 主要为转让重庆云兴网晟51%股权后被动形成的关联担保 占净资产170.47% [5] 公司基本情况 - 成立于2005年3月 总部位于石家庄 在重庆、北京、南京、深圳等城市拥有11家下属全资或控股子公司 [5] - 主营业务涉及智能制造和信息化系统解决方案两大领域 [5]
晶华新材: 晶华新材关于向全资子公司增资的公告
证券之星· 2025-06-20 18:24
增资概况 - 公司拟向全资子公司四川晶华增资人民币15,000万元,增资后四川晶华注册资本由30,000万元增至45,000万元 [1] - 增资资金来源于公司自有资金,完成后四川晶华仍为公司全资子公司,持股比例保持100% [1] - 该事项已通过董事会审议,无需提交股东大会批准 [2] 增资主体财务数据 - 截至2025年3月31日,四川晶华资产总额7.845亿元,负债总额5.187亿元,资产负债率66.12%,较2024年末上升6.18个百分点 [3] - 2025年一季度营业收入6,160万元,但净利润亏损299万元;2024年度净利润亏损2,420万元 [3] - 银行贷款总额1.918亿元,流动负债总额2.666亿元,显示短期偿债压力较大 [3] 增资目的与影响 - 增资主要用于子公司项目建设及业务发展需求,旨在增强其资金实力和运营能力 [4] - 有助于优化子公司资产负债结构,提升融资能力和抗风险能力,符合公司整体战略布局 [4] - 不会导致合并报表范围变更,不影响公司对子公司的控制权 [4] 业务范围 - 四川晶华主营业务涵盖化学产品制造与销售、合成材料、石墨制品、塑料及橡胶制品制造与销售等 [2] - 业务范围还包括物业管理、房地产租赁及进出口贸易 [2]
半年内四家信托公司增资超32亿元,行业资本“补血”提速
华夏时报· 2025-06-20 17:43
东莞信托增资情况 - 公司于2024年6月18日完成增资1.55亿元,注册资本由20.65亿元增至22.20亿元 [2] - 这是两年半内第三次增资,此前2022年12月从14.5亿元增至16.56亿元,2023年6月增至20.65亿元 [3] - 截至2024年末净资本规模达67.57亿元,净资本/净资产比率84.8%,远超监管标准 [4] 行业增资动态 - 2024年初至今已有4家信托公司完成增资,包括天津信托(+16.86亿元至52.86亿元)、北方信托(+3.42亿元至23.44亿元)、吉林信托(+10.55亿元至42.05亿元)及东莞信托,累计增资32.38亿元 [8][9][10][11] - 2024年全行业仅2家信托公司增资(东莞信托+4.09亿元、山西信托+1.97亿元),合计6.06亿元,较2023年明显放缓 [12] 增资驱动因素 - 监管评级要求资本要求模块权重达20%,净资本水平直接决定可管理信托资产上限 [3] - 公司战略聚焦风险防控与业务转型,需资本支持标品证券类信托、家族信托等新业务发展 [5] - 行业层面需应对传统融资类业务压降,转向服务类信托及资产质量提升 [12] 财务表现 - 2024年营业收入4.47亿元(同比+91.61%),净利润5841万元(同比+6.57%) [6][7] - 营业总成本从2023年1.61亿元大幅增至2024年3.70亿元,主要因业务扩张 [7] 行业趋势 - 央企"退金令"导致信托公司重要增资来源受限,股东增资动力不足 [12] - 资本实力较弱公司仍存在增资需求,以匹配监管要求及转型压力 [12]
【证监会:支持在审未盈利科技型企业面向老股东开展增资扩股等活动】中国证监会发布《关于在科创板设置科创成长层 增强制度包容性适应性的意见》。其中提到,支持在审未盈利科技型企业面向老股东开展增资扩股等活动。允许在审未盈利企业或其子公司基于持续研发等合理发展需求面向老股东开展股权融资,专款专用。建立不同股东之间的利益平衡与保护机制。
快讯· 2025-06-18 15:50
政策动态 - 中国证监会发布《关于在科创板设置科创成长层 增强制度包容性适应性的意见》 [1] - 支持在审未盈利科技型企业面向老股东开展增资扩股等活动 [1] - 允许在审未盈利企业或其子公司基于持续研发等合理发展需求面向老股东开展股权融资 [1] - 要求融资资金专款专用 [1] - 建立不同股东之间的利益平衡与保护机制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