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股可转换债券

搜索文档
港股7月底市价总值同比增长44%;百福控股出售遇见小面1.71%股权丨港交所早参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8-07 00:32
点评:中渝置地上半年转盈为亏,反映出公司投资布局受市场波动影响大,后续需优化投资结构,提升 抗风险能力。 |2025年8月7日 星期四| NO.17月底香港证券市场市价总值同比增长44% 8月6日,百福控股(HK01488,股价0.92港元)公告称,已出售广州遇见小面餐饮股份有限公司(以下 简称"遇见小面")1.71%股权,总价为4800万元。交易完成后,百福控股持有遇见小面股权由约17.16%降 至约15.46%。2024年,百福控股营收同比下降24.4%,净亏损扩大59.5%。遇见小面于今年4月15日向港 交所递交招股书,拟于香港主板上市,招银国际为其独家保荐人。 8月6日,港交所披露最新市场数据,截至2025年7月底,香港证券市场市价总值升至44.9万亿港元,较 去年同期的31.1万亿港元增加13.8万亿港元,同比增幅达44%。 点评:百福控股出售遇见小面部分股权,或因自身业绩不佳,急需回笼资金。百福控股减持后仍为遇见 小面的重要股东,其后续的战略支持及自身新投资方向,备受关注。 8月6日,中渝置地(HK01224,股价1.20港元)公告称,预计今年上半年录得约4000万港元的股东应占 亏损,而去年同期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关于H股可转换债券在香港联合交易所有限公司上市的公告
上海证券报· 2025-08-06 02:02
债券发行与上市 - 公司发行人民币3,584百万元零息美元结算于2030年到期的H股可转换债券,债券股份代码为85046 [1] - 债券仅向专业投资者发行,符合《香港联合交易所有限公司证券上市规则》第三十七章规定 [1] - 债券上市及买卖许可预计于2025年8月6日生效 [1][4] 债券认购与资金用途 - 债券本金总额人民币3,584百万元已于2025年8月5日完成发行,扣除费用后所得款项净额约为494.30百万美元(折合人民币约3,543百万元) [4] - 公司拟将债券所得款项用于加强算力产品研发投入 [4] 上市与备案程序 - 公司已获得可转换股份在香港联合交易所的上市及买卖许可 [4] - 公司将根据中国证监会相关规则履行发行债券的备案程序 [5]
中兴通讯:完成35.84亿元H股可转债发行
华尔街见闻· 2025-08-05 18:05
核心事项 - 中兴通讯已完成发行本金总额人民币35 84亿元的H股可转换债券 债券为零息 美元结算 2030年到期 [1] 关键财务数据 - 发行规模为人民币35 84亿元 [1] - 净募集资金约4 943亿美元 折合人民币约35 43亿元 [1] - 募集资金将用于加强公司算力产品研发投入 [1] 重要时间节点 - 发行完成日为2025年8月5日 [1] - 预期上市交易日为2025年8月6日在港交所 [1] - 到期日为2030年 [1] 其他要点 - 认购协议所有先决条件均已达成 [1] - 可转换股份已获得港交所上市及买卖许可 [1] - 公司将按中国证监会相关规则履行相应备案程序 [1] - 联席全球协调人为中信证券和中信建投国际 [1]
中兴通讯拟发行近36亿元H股可转债;山金国际筹划赴港上市丨港交所早参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7-30 00:27
中兴通讯可转债发行 - 拟发行35 84亿元零息美元结算H股可转换债券 初始转股价30 25港元/股 预计2030年到期 [1] - 募集资金净额约4 943亿美元 将用于加强算力产品研发投入 [1] - 转股价较公告日收盘价25 80港元溢价17 2% [1] - 此举有望推动5G和人工智能领域发展 同时优化财务结构 [1] 香港稳定币监管新规 - 香港金管局发布2025年8月实施的稳定币发行人监管指引 禁止虚假声称持牌或申请资格 [2] - 要求市场参与者谨慎进行公众沟通 避免误导性言论 [2] - 新规基于《稳定币条例》制定 旨在保护投资者并防范金融风险 [2] 山东黄金子公司赴港上市 - 控股子公司山金国际计划发行H股并在香港联交所主板上市 [3] - 上市目的包括深化全球化战略 优化资本结构 拓展融资渠道 [3] - 当前山东黄金港股股价25 50港元 [3] 珠江钢管财务调整 - 董事会建议削减股份溢价以抵销截至2024年底的累计亏损 [4] - 当前股价0 32港元 调整旨在提升财务透明度 [4] 港股市场表现 - 恒生指数下跌0 15%至25524 45点 [5] - 恒生科技指数下跌0 35%至5644 38点 [5] - 国企指数下跌0 34%至9145 92点 [5]
险企年内大规模增资、发债补充资本金
证券日报· 2025-06-23 00:51
险企资本补充规模与方式 - 年内险企通过增资、发债合计补充资本达692.13亿元,同比增长95% [1] - 中邮人寿注册资本增加39.8亿元至326.43亿元,中华联合人寿增加12亿元至41亿元,两家合计增资51.8亿元 [1] - 年内至少6家保险公司获批增资,合计约88.53亿元,12家险企发债规模达603.6亿元 [1] 资本补充驱动因素 - 偿二代二期工程实施导致资本认定趋严,保险公司偿付能力充足率普遍下降 [2] - 利率中枢下行对责任准备金和偿付能力充足率形成持续压力 [2] - 行业处于深度调整转型期,需通过资本补充增强竞争力和风险防范能力 [2] 多元化资本补充渠道 - 中国平安发行117.65亿港元H股零息可转债,优化资本结构并提升转股后资本实力 [3] - 鼎和财险通过资本公积金转增注册资本,从46.43亿元增至60亿元 [3] - 行业探索境外零息可转债、资本公积金转增等创新方式 [3] 未来趋势展望 - 长期增资发债趋势受业务需求、战略规划及监管政策等多因素影响 [3] - 2025年行业增资发债规模预计呈现稳定增长态势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