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大基金概念
icon
搜索文档
华天科技跌2.08%,成交额3.35亿元,主力资金净流出4829.71万元
新浪财经· 2025-11-05 10:12
股价与交易表现 - 11月5日盘中股价下跌2.08%至11.76元/股,成交金额为3.35亿元,换手率为0.87%,总市值为383.24亿元 [1] - 当日主力资金净流出4829.71万元,其中特大单净卖出1857.47万元,大单净卖出2972.23万元 [1] - 公司股价今年以来累计上涨1.80%,近5个交易日下跌6.96%,近20日上涨4.53%,近60日上涨17.60% [1] - 公司于10月17日登上龙虎榜,当日龙虎榜净买入7490.89万元,买入总额4.51亿元(占总成交额19.45%),卖出总额3.76亿元(占总成交额16.22%) [1] 财务业绩 - 2025年1月至9月,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23.80亿元,同比增长17.55% [2] - 2025年1月至9月,公司实现归母净利润5.43亿元,同比增长51.98% [2] 股东与股本结构 - 截至9月30日,公司股东户数为41.23万户,较上期增加1.77%,人均流通股为7901股,较上期减少0.83% [2] - 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为第三大流通股东,持股5617.02万股,较上期增加1109.98万股 [3] - 南方中证500ETF(510500)为第四大流通股东,持股3701.39万股,较上期减少113.66万股 [3] - 华夏国证半导体芯片ETF(159995)为第六大流通股东,持股3187.97万股,较上期减少1299.23万股 [3] - 国联安半导体ETF(512480)新进为第十大流通股东,持股1736.11万股,而国联安中证全指半导体产品与设备ETF联接A(007300)退出十大流通股东之列 [3] 公司基本信息与业务构成 - 公司成立于2003年12月25日,于2007年11月20日上市,主营业务为集成电路封装与测试 [1] - 公司主营业务收入构成为集成电路占比99.97%,LED占比0.03% [1] - 公司所属申万行业为电子-半导体-集成电路封测,概念板块包括中芯国际概念、存储概念、大基金概念、MSCI中国、先进封装等 [2] 分红记录 - 公司A股上市后累计派发现金红利9.35亿元 [3] - 近三年公司累计派发现金红利3.40亿元 [3]
中芯国际跌2.00%,成交额11.58亿元,主力资金净流出9766.21万元
新浪证券· 2025-11-05 09:53
股价表现与资金流向 - 11月5日盘中股价下跌2.00%至117.48元/股,成交额11.58亿元,换手率0.49%,总市值9398.48亿元 [1] - 当日主力资金净流出9766.21万元,特大单买卖占比分别为16.99%和20.72%,大单买卖占比分别为31.49%和36.20% [1] - 公司今年以来股价上涨24.16%,但近5个交易日和近20个交易日分别下跌11.67%和16.16%,近60日则上涨27.45% [2] - 最近一次于8月28日登上龙虎榜,当日净买入额为-4.22亿元,买卖总金额分别占成交额的6.10%和7.66% [2] 公司基本面与业务构成 - 2025年1月至6月实现营业收入323.48亿元,同比增长23.14%,归母净利润23.01亿元,同比增长39.76% [3] - 公司主营业务为集成电路晶圆代工,该业务收入占比达93.83%,其他业务占比6.17% [2] - 公司提供从0.35微米至14纳米的多种技术节点和不同工艺平台的集成电路晶圆代工及配套服务 [2] 股东结构与机构持仓 - 截至2025年6月30日,股东户数为25.23万户,较上期减少2.20%,人均流通股8223股,较上期增加2.26% [3] - 十大流通股东中,多家主要ETF增持公司股份,包括华夏上证科创板50成份ETF增持335.52万股至9572.66万股,易方达上证科创板50ETF增持831.56万股至7380.86万股 [3] - 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增持2632.29万股至6349.93万股,华夏上证50ETF和华泰柏瑞沪深300ETF也分别增持261.17万股和284.33万股 [3] 行业分类与概念板块 - 公司所属申万行业为电子-半导体-集成电路制造 [2] - 所属概念板块包括大基金概念、集成电路、中芯国际概念、IGBT概念、半导体等 [2]
思特威跌2.05%,成交额4.43亿元,主力资金净流入1515.52万元
新浪财经· 2025-11-04 14:39
股价与资金流向 - 11月4日盘中股价下跌2.05%至103.34元/股,成交额4.43亿元,换手率1.31%,总市值415.26亿元 [1] - 主力资金净流入1515.52万元,特大单买入2720.44万元(占比6.15%),卖出2429.42万元(占比5.49%),大单买入1.07亿元(占比24.21%),卖出9486.92万元(占比21.44%) [1] - 公司今年以来股价上涨33.22%,近5个交易日下跌7.93%,近20日下跌7.98%,近60日上涨6.98% [1] 公司基本情况 - 公司全称为思特威(上海)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17年4月13日,于2022年5月20日上市,位于上海市闵行区 [1] - 主营业务为高性能CMOS图像传感器芯片的研发、设计和销售,主营业务收入100%来自芯片销售 [1] - 公司所属申万行业为电子-半导体-数字芯片设计,概念板块包括大基金概念、半导体、智能穿戴、芯片概念、基金重仓等 [1] 股东与股本结构 - 截至9月30日,公司股东户数为1.83万户,较上期增加38.46%,人均流通股17619股,较上期减少27.78% [2] - 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1.26亿元 [3] - 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为第五大流通股东,持股1123.42万股,较上期增加486.08万股 [3] 机构持仓变动 - 易方达上证科创板50ETF(588080)为第六大流通股东,持股1016.84万股,较上期减少147.82万股 [3] - 华夏上证科创板50成份ETF(588000)为第七大流通股东,持股995.30万股,较上期减少564.12万股 [3] - 嘉实上证科创板芯片ETF(588200)为第八大流通股东,持股639.05万股,较上期减少29.19万股,南方中证500ETF(510500)为新进第十大流通股东,持股414.91万股 [3] 财务表现 - 2025年1月至9月,公司实现营业收入63.17亿元,同比增长50.14% [2] - 2025年1月至9月,公司归母净利润为6.99亿元,同比增长155.99% [2]
中微公司涨2.02%,成交额4.10亿元,主力资金净流入3145.45万元
新浪财经· 2025-11-04 09:55
股价表现与资金流向 - 11月4日盘中股价上涨2.02%,报283.50元/股,总市值达1775.12亿元,成交金额4.10亿元,换手率0.23% [1] - 当日主力资金净流入3145.45万元,特大单净买入1712.92万元(买入6268.55万元,占比15.27%;卖出4555.63万元,占比11.10%),大单净买入1400万元(买入1.36亿元,占比33.23%;卖出1.22亿元,占比29.74%) [1] - 公司今年以来股价累计上涨50.11%,近60日上涨44.79%,但近期有所调整,近5个交易日下跌4.06%,近20日下跌7.05% [1] 公司基本面与财务业绩 - 公司2025年1月至9月实现营业收入80.63亿元,同比增长46.40%;归母净利润为12.11亿元,同比增长32.66% [2] - 公司主营业务为高端半导体设备的研发、生产和销售,收入构成为:专用设备86.17%,备品备件12.84%,其他0.99% [1] - 公司自2019年A股上市后累计派发现金分红4.96亿元 [2] 股东结构变化 - 截至2025年9月30日,公司股东户数为6.08万户,较上一期大幅增加29.52%;人均流通股为10301股,较上期减少22.79% [2] - 多家主要指数基金在第三季度减持公司股份,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减持157.80万股至5589.39万股;易方达上证科创板50ETF减持316.89万股至1494.54万股;华夏上证科创板50成份ETF减持908.74万股至1463.36万股 [3] 行业与业务定位 - 公司所属申万行业为电子-半导体-半导体设备,概念板块包括沪自贸区、半导体设备、大基金概念、中芯国际概念、先进封装等 [1] - 公司成立于2004年5月31日,于2019年7月22日上市,位于上海市浦东新区 [1]
大基金概念板块11月3日跌0.76%,中芯国际领跌,主力资金净流出35.28亿元
搜狐财经· 2025-11-03 17:16
| 代码 | 名称 | 收盘价 | 涨跌幅 | 成交量(手) | 成交额(元) | | --- | --- | --- | --- | --- | --- | | 300456 | 赛微电子 | 26.33 | 7.51% | 81.47万 | 20.89亿 | | 301308 | 江波龙 | 278.99 | 6.77% | 21.99万 | 58.97亿 | | 688525 | 佰维存储 | 134.30 | 2.52% | 28.17万 | 37.00亿 | | 002151 | 心理通 | 30.79 | 2.26% | 15.10万 | 4.59 Z | | 688146 | 中船特气 | 46.88 | 2.18% | 16.57万 | 7.48亿 | | 002916 | 深南电路 | 218.83 | 2.03% | 12.08万 | 25.70亿 | | 002185 | 华天科技 | 12.25 | 1.58% | 157.02万 | 18.82亿 | | 002180 | 纳恩达 | 21.87 | 0.83% | 13.24万 | 2.88亿 | | 001287 | 英语+ | ...
英集芯的前世今生:2025年Q3营收11.69亿超行业均值,净利润1.13亿远高于行业平均
新浪财经· 2025-10-31 22:11
公司基本情况 - 公司成立于2014年11月20日,于2022年4月19日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 [1] - 公司是国内领先的电源管理、快充协议芯片供应商,拥有深厚技术积累和丰富产品线 [1] - 公司所属申万行业为电子 - 半导体 - 模拟芯片设计,涉及增持回购、大基金概念、模拟芯片核聚变等概念板块 [1] 经营业绩表现 - 2025年三季度营业收入为11.69亿元,在行业34家公司中排名第12,高于行业平均数11.35亿元 [2] - 2025年三季度净利润为1.13亿元,行业排名第9,远高于行业平均数2965.8万元 [2] - 行业第一名汇顶科技营收35.21亿元,净利润6.77亿元,第二名翱捷科技营收28.8亿元,圣邦股份净利润3.32亿元 [2] 财务指标分析 - 2025年三季度资产负债率为10.03%,去年同期为6.01%,低于行业平均的16.92% [3] - 2025年三季度公司毛利率为33.68%,与去年同期持平,略低于行业平均的36.44% [3] 管理层与股东结构 - 实际控制人、董事长兼总经理黄洪伟薪酬从2023年的426.78万增加到2024年的457.2万,同比增加30.42万元 [4] - 截至2025年9月30日,A股股东户数为1.56万,较上期增加13.58% [5] - 户均持有流通A股数量为1.92万,较上期减少11.95% [5] - 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为第七大流通股东,持股332.07万股,相比上期增加61.41万股 [5] 业务发展与机构观点 - 公司深度挖掘新兴市场需求,三大产品线齐发力:在PMU领域推动营收增长,在汽车电子领域推出国内首款符合标准的芯片并导入头部客户,在锂电池管理领域产品大批量出货 [5] - 在光伏新能源领域产品矩阵全覆盖并将升级,在AC-DC领域量产创新芯片并实现大批量出货 [5] - 公司持续进行外延并购,联合开发芯片并竞得股权,丰富产品矩阵 [5] - 中邮证券预计公司2025/2026/2027年营业收入分别为16.6/19.3/21.9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5/2.0/2.6亿元,维持"买入"评级 [5]
通富微电的前世今生:营收201.16亿行业排名第二,净利润9.94亿领先同业
新浪证券· 2025-10-31 18:01
公司基本情况 - 公司成立于1994年2月4日,于2007年8月16日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 [1] - 公司是全球领先的集成电路封装测试企业,具备全产业链服务能力,技术实力处于行业前列 [1] - 公司主营业务为集成电路的封装和测试 [1] 经营业绩表现 - 2025年三季度营业收入达201.16亿元,在行业13家公司中排名第2,行业第一名长电科技营收286.69亿元 [2] - 2025年三季度净利润为9.94亿元,行业排名第1,第二名长电科技净利润为9.51亿元 [2] - 2025年三季度业绩创历史新高 [6] 财务指标分析 - 2025年三季度资产负债率为63.04%,高于去年同期的59.46%,且高于行业平均的40.98% [3] - 2025年三季度毛利率为15.26%,较去年同期的14.33%有所提升,但低于行业平均的20.20% [3] 管理层与股东结构 - 董事长兼总裁石磊薪酬从2023年的246.04万增加至2024年的296.04万,增加了50万元 [4] - 截至2025年9月30日,A股股东户数为35.07万,较上期增加27.05% [5] - 户均持有流通A股数量为4327.16,较上期减少21.29% [5] - 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位居十大流通股东第三,持股5379.18万股,相比上期增加2871.79万股 [5] 业务驱动因素与机构观点 - 行业景气度回升叠加产品结构优化,业绩和盈利能力持续提升 [6] - AI驱动先进封装需求爆发,公司深度绑定AMD,技术布局领先 [6] - 汽车电子、存储业务高景气,多元化布局打开长期成长空间 [6] - 华创证券将公司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预测上调为12.01/16.01/20.45亿元,对应EPS为0.79/1.05/1.35元 [6] - 东莞证券预计公司2025-2026年每股收益分别为0.80元和0.97元,对应PE分别为55倍和45倍 [6] 产能扩张计划 - 2025年资本开支计划约60亿元用于产能扩张 [6] - 产能建设稳步推进,收购京隆科技部分股权,形成多点开花局面 [6]
中巨芯的前世今生:2025年Q3营收8.81亿排行业24,净利润2108.6万排30,均低于行业均值
新浪证券· 2025-10-31 08:07
公司概况 - 公司成立于2017年12月25日,于2023年9月8日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 [1] - 公司是国内领先的电子化学材料供应商,核心业务覆盖电子湿化学品、电子特种气体和前驱体材料 [1] - 公司具备全产业链布局的差异化优势,所属申万行业为电子化学品 [1] 经营业绩 - 2025年三季度营业收入为8.81亿元,在行业35家公司中排名第24,低于行业平均数13.99亿元和中位数10.69亿元 [2] - 主营业务构成:电子湿化学品营收4.34亿元,占比76.63%;电子特种气体及前驱体营收1.2亿元,占比21.25%;其他业务营收1199.39万元,占比2.12% [2] - 2025年三季度净利润为2108.6万元,行业排名第30,低于行业平均数1.55亿元和中位数9825.88万元 [2]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总收入5.67亿元,同比增长20.40% [6] - 招商证券预计公司2025-2027年实现收入12.94/16.21/19.49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6%/25%/20% [6][7] 盈利能力与偿债能力 - 2025年三季度公司毛利率为13.77%,较去年同期的14.09%略有下降,且远低于行业平均的31.60% [3] - 2025年三季度资产负债率为24.10%,较去年同期的21.28%有所上升,但低于行业平均的28.64% [3] 业务亮点与研发投入 - 电子湿化学品板块营收43,415.12万元,同比增长25.57%,销量75,641.42吨,同比增长39.69% [6] - 电子特种气体及前驱体板块营收12,042.15万元,同比增长10.49%,销量1,372.65吨,同比增长12.45% [6] - 累计研发费用4,059.64万元,占比提升至7.17%,同比增长38.70% [6] - 完成BDEAS等产品产业化装置建设,多款新产品实现产业化并通过客户测试、开始量供 [6] 管理层与股东结构 - 董事长童继红,1968年12月生,硕士学位,2017年12月至今任公司董事长 [4] - 总经理陈刚2024年薪酬为99.9万,较2023年的88.89万增加了11.01万 [4] - 截至2025年9月30日,A股股东户数为3.82万,较上期增加13.97%;户均持有流通A股数量为1.54万,较上期减少10.50% [5] - 多家ETF基金位列十大流通股东,其中国泰中证半导体材料设备主题ETF和华夏上证科创板半导体材料设备主题ETF为新进股东 [5]
至纯科技的前世今生:蒋渊掌舵二十五年打造双轮驱动格局,系统集成营收11.69亿占比72.7%,发力设备与电子材料业务新章
新浪财经· 2025-10-31 00:07
公司概况与业务构成 - 公司为国内高纯工艺系统龙头供应商,专注于半导体制程设备及相关服务,具备国产供应链优势 [1] - 主营业务包括半导体制程设备、工艺支持设备的研发生产销售,以及高纯工艺系统建设、电子材料、部件清洗及晶圆再生等服务 [1] - 2025年三季度主营业务构成中,系统集成收入11.69亿元占比72.70%,设备业务收入3.01亿元占比18.70%,电子材料收入1.33亿元占比8.29% [2] 经营业绩表现 - 2025年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23.67亿元,在行业中排名第9位(共22家公司),低于行业平均数31.95亿元,但高于行业中位数11.52亿元 [2] - 同期净利润为3451.04万元,行业排名第15位,低于行业平均数5.15亿元和行业中位数1.27亿元 [2] - 营业收入远低于行业第一名北方华创的273.01亿元和第二名中微公司的80.63亿元 [2] 财务健康状况 - 2025年三季度公司资产负债率为64.88%,高于去年同期的62.73%,且显著高于行业平均的35.23% [3] - 当期毛利率为31.64%,较去年同期的35.38%有所下降,且低于行业平均的38.42% [3] 股权结构与股东变动 - 公司实际控制人为董事长兼总经理蒋渊,2024年薪酬为38.6万元,与2023年持平 [4] - 截至2025年9月30日,A股股东户数为7.72万,较上期减少3.65%;户均持有流通A股数量为4961.45股,较上期增加3.79% [5] - 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新进为第四大流通股东,持股668.43万股;国泰中证半导体材料设备主题ETF新进为第九大流通股东,持股281.15万股 [5] 机构观点与业务展望 - 东海证券预计公司2025-2027年营收分别为44.61亿元、53.43亿元、62.15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29亿元、4.44亿元、5.99亿元 [5] - 国投证券预计公司2025-2027年收入分别为43.62亿元、52.34亿元、61.76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52亿元、5.15亿元、6.96亿元 [6] - 系统集成业务在主流12寸晶圆厂特气和化学品设备市占率高,设备业务基本实现国产供应链切换,制程设备完成28nm节点全系列开发并取得更先进制程突破 [5][6] - 大宗气站业务进展顺利,首座气站稳定运行,第二座气站已实现效益释放 [6]
沪硅产业的前世今生:2025年三季度营收26.41亿行业第四,净利润亏损居末位
新浪证券· 2025-10-30 21:57
公司概况 - 公司成立于2015年12月9日,于2020年4月20日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 [1] - 公司是中国大陆规模最大的半导体硅片制造企业之一,核心业务为半导体硅片及其他材料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1] - 公司具备稀缺的大尺寸硅片量产能力,所属申万行业为电子 - 半导体 - 半导体材料 [1] 经营业绩 - 2025年三季度营业收入为26.41亿元,在行业24家公司中排名第4,高于行业平均数15.39亿元和中位数8.78亿元 [2] - 主营业务构成中,半导体硅片收入16.11亿元,占比94.92%;受托加工服务收入7158.53万元,占比4.22%;其他收入1459.64万元,占比0.86% [2] - 2025年三季度净利润为-8.61亿元,行业排名第24,远低于行业平均数6058.91万元和中位数6713.85万元 [2] 财务指标 - 2025年三季度资产负债率为42.49%,高于去年同期的32.78%,也高于行业平均的31.95% [3] - 2025年三季度毛利率为-14.68%,较去年同期的-8.82%有所下降,且远低于行业平均的25.67% [3] 管理层与股东结构 - 总裁邱慈云2024年薪酬为820.3万元,较2023年的1297.6万元减少了477.3万元 [4] - 截至2025年9月30日,A股股东户数为7.87万,较上期增加28.31%;户均持有流通A股数量为3.47万,较上期减少21.74% [5] - 十大流通股东中,易方达上证科创板50ETF持股5957.95万股,相比上期减少866.94万股;华夏上证科创板50成份ETF持股5825.98万股,相比上期减少3286.12万股;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持股3885.40万股,相比上期减少346.25万股 [5] 业务进展与机构观点 - 300mm半导体硅片产能持续提升,上海及太原两地合计产能达75万片/月,开发50余款新产品,累计认证产品超820余款,客户超100家 [5] - 300mm SOI业务取得突破,建成8万片/年试验线,预计年内提升至16万片/年,相关产品已流片、送样及验证 [5] - 华安证券预计2025-2027年公司营业收入为40.9/46.3/53.2亿元,归母净利润为0.3/2.1/3.2亿元 [5] - 东兴证券指出公司二季度收入同环比增长,但利润仍承压,预计2025-2027年公司EPS分别为0.02元、0.09元和0.13元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