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房地产发展新模式
icon
搜索文档
“十五五”规划建议发布 持续推动房地产高质量发展
证券日报网· 2025-10-28 21:23
10月28日,《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以下简称《建议》)发 布。 优化保障性住房供给的表述,也进一步凸显住房保障的重要性。李宇嘉认为,"十五五"期间,筑牢兜底 保障,"投资于人"愈发受到重视,其中,住房保障不可或缺,也是未来的"软基建",只有住房得到保 障,才能使得更多人扎根城市,有能力消费,敢消费。 回顾"十四五",我国住房保障工作成效显著,"十四五"时期,全国累计建设筹集保障性住房和城中村、 城市危旧房改造等安置住房1100多万套(间),改造城镇老旧小区24万多个,超1亿群众直接受益。 严跃进认为,当前推行的"以购代建""房票安置"等模式已取得一定成效。不少地区通过"以购代建"方 式,收购市场上闲置的存量商品房转化为保障性租赁住房,既缩短了建设周期,又盘活了闲置资产;在 城中村改造中推行"房票安置"也有助于带动更多家庭实现安居,更好促进住房保障等工作的推进。进 入"十五五",这些政策有望继续发力,切实解决居民的住房问题。 建设安全舒适绿色智慧的"好房子" 从房地产的相关表述来看,高质量发展是重要主题。《建议》提及,推动房地产高质量发展。加快构建 房地产发展新模式,完善 ...
“十五五”民生蓝图:就业、收入、教育等将迎哪些红利?
财联社· 2025-10-28 20:27
就业促进与劳动力市场 - 深入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健全就业促进机制,构建就业友好型发展方式,加强产业和就业协同,积极培育新职业新岗位,支持企业稳岗扩岗 [6] - 完善人力资源供需匹配机制,健全终身职业技能培训制度,着力解决结构性就业矛盾,完善就业支持和公共服务体系,稳定和扩大高校毕业生、农民工、退役军人等重点群体就业 [6] - 完善劳动标准体系和劳动关系协商协调机制,加强劳动者权益保障,加大创业支持力度,增强创业带动就业效应 [6] 收入分配制度改革 - 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健全各类要素由市场评价贡献、按贡献决定报酬的初次分配机制 [6] - 完善劳动者工资决定、合理增长、支付保障机制,推行工资集体协商制度,健全最低工资标准调整机制,多渠道增加城乡居民财产性收入 [6] - 加强税收、社会保障、转移支付等再分配调节,规范收入分配秩序和财富积累机制,实施城乡居民增收计划,有效增加低收入群体收入,稳步扩大中等收入群体规模 [6] 教育体系发展与改革 - 实施新时代立德树人工程,促进思政课堂和社会课堂有效融合,加强体育、美育、劳动教育,完善教育评价体系 [5] - 健全与人口变化相适应的教育资源配置机制,扩大学龄人口净流入城镇的教育资源供给,推动基础教育扩优提质,统筹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和学前教育优质普惠发展 [9] - 推动高等教育提质扩容,扩大优质本科教育招生规模,提升职业学校办学能力,深入实施教育数字化战略,优化终身学习公共服务 [9] 社会保障体系完善 - 完善并落实基本养老保险全国统筹制度,加快发展多层次、多支柱养老保险体系,健全待遇确定和调整机制,逐步提高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 [9] - 健全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推进基本医疗保险省级统筹,扩大失业、工伤保险覆盖面,提高灵活就业人员、农民工、新就业形态人员参保率 [9] - 健全社保基金长效筹集、统筹调剂、保值增值和安全监管机制,继续划转国有资本充实社保基金,发挥各类商业保险补充保障作用 [9] 房地产发展新模式 - 加快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完善商品房开发、融资、销售等基础制度,优化保障性住房供给,满足城镇工薪群体和各类困难家庭基本住房需求 [9] - 因城施策增加改善性住房供给,建设安全舒适绿色智慧的"好房子",实施房屋品质提升工程和物业服务质量提升行动,建立房屋全生命周期安全管理制度 [13] 健康中国建设与人口发展 - 实施健康优先发展战略,健全健康促进政策制度体系,强化公共卫生能力,加强疾控体系建设,健全医疗、医保、医药协同发展和治理机制,促进分级诊疗 [13] - 倡导积极婚育观,优化生育支持政策和激励措施,发挥育儿补贴和个人所得税抵扣政策作用,有效降低家庭生育养育教育成本,完善生育保险制度,落实生育休假制度 [13] - 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健全养老事业和产业协同发展政策机制,优化基本养老服务供给,发展医育、医养结合服务,推行长期护理保险,稳妥实施渐进式延迟法定退休年龄,发展银发经济 [13] 公共服务均等化 - 建立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评价标准,完善基本公共服务范围和内容,推动更多公共服务向基层下沉、向农村覆盖、向边远地区和生活困难群众倾斜 [16] - 健全与常住人口相匹配的公共资源配置机制,加强县域基本公共服务供给统筹,完善投入保障长效机制 [16]
“十五五”规划定调房地产高质量发展
中国经营报· 2025-10-28 19:02
同时,建议还提到,要统筹推进房地产、地方政府债务、中小金融机构等风险有序化解,严防系统性风 险。 此外,建议中提出,要完善促进消费制度机制,清理汽车、住房等消费不合理限制性措施,建立健全适 应消费新业态新模式新场景的管理办法,落实带薪错峰休假。强化消费者权益保护。 中经记者 吴静 卢志坤 北京报道 10月28日,新华社发布《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以下简 称"建议")。 建议提及,推动房地产高质量发展。加快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完善商品房开发、融资、销售等基础 制度。优化保障性住房供给,满足城镇工薪群体和各类困难家庭基本住房需求。因城施策增加改善性住 房供给。建设安全舒适绿色智慧的"好房子",实施房屋品质提升工程和物业服务质量提升行动。建立房 屋全生命周期安全管理制度。 (编辑:卢志坤 审核:童海华 校对:翟军) ...
十五五规划建议:推动房地产高质量发展
新华社· 2025-10-28 16:53
推动房地产高质量发展。加快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完善商品房开发、融资、销售等基础制度。优化 保障性住房供给,满足城镇工薪群体和各类困难家庭基本住房需求。因城施策增加改善性住房供给。建 设安全舒适绿色智慧的"好房子",实施房屋品质提升工程和物业服务质量提升行动。建立房屋全生命周 期安全管理制度。 ...
什么是好房子?这个高规格论坛给出了“很懂你”的答案
南方都市报· 2025-10-27 10:20
政策导向与战略方向 - 中央城市工作会议要求加快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系统推进"好房子"和完整社区建设[4] - 深圳市以建设创新、宜居、美丽、韧性、文明、智慧的现代化人民城市为目标,加快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高质量推进"四好"建设[4] -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要求全链条提升住房设计、建造、维护、服务水平,将保障性住房率先建成好房子,引导商品房建成好房子[5] - 通过推动城市更新为抓手,统筹推进"四好"建设,加大产业培育,打造涵盖建材、家居、家电等多个领域的产业集群[5] 行业标准与技术体系 - 广东省组织编制《广东省绿色建筑评价标准》《数字家庭建设评价标准》《广东省保障性住房建设为"好房子"技术指引》等多项地方标准[4] - 中国建筑"好房子"营造体系以百姓需求为中心,锚定安全、舒适、绿色、智慧价值目标,以好标准为牵引,五好集成为方法[10] - 深铁置业构建以"六好"为目标、"六化"为路径的体系,编制《深铁好房子白皮书》,探索"轨道+物业"模式[10] - 中国金茂打造"三懂六境"科技好房体系,从热湿环境、风水环境、声光环境、安全环境、绿色环境、智慧环境六大维度提升品质[11] 金融服务与信贷支持 - 上海浦东发展银行围绕"四好"建设加强信贷投放,提供固定资产贷款、零售贷款、项目前端融资等专项贷款产品[9] - 中国农业银行深圳市分行在房产项目建设端落实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加强预售资金监管,在市民住房消费端提供专项额度支持[17] - 苏州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对购买二星级以上绿色建筑、"两智一全"等高品质住房的缴存人,贷款额度可上浮20%[16] 科技创新与智能化应用 - 推动建筑业向绿色化、工业化、智能化转型,打造深圳深铁前海时代尊府项目、珠海华发珠海湾智慧住宅小区项目等典型案例[4] - 华为全屋智能以"1+2+N"底层架构为支撑,通过智能主机实现设备稳定连接、控制与本地化隐私保护[15] - 华信永道为深圳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搭建AI应用架构,实现7×24小时全天候"问、办、评"伴随服务,将平均处理时间减少50%[14] - 支付宝结合MCP等大模型技术打造住房公积金AI助手,并通过区块链和数字身份认证等技术筑牢数据安全防线[17] 物业服务与社区治理 - 大力实施物业服务质量提升行动,推动物业服务进家庭,探索运用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新质生产力要素提升服务水平[6] - 中海物业打造"六个一"好服务体系,细分"玖颂悦泊"四级服务标准,涵括精选奢享服务、品质生活服务、标准舒适服务、基础服务保障四个维度[14] - 建议落实房屋全生命周期安全管理制度,开发商应向物业服务企业移交详尽的房屋维护说明书,政府部门制定房屋维护修缮计划[13] 市场表现与城市实践 - 深圳市今年前三季度新房、二手房成交7.2万套,同比增长25.9%,去化周期缩短至12.5个月[8] - 深圳市加大保障性住房建设与供应,完善"一张床、一间房、一套房"保障性住房供应体系,扎实推进棚户区与老旧小区改造[8] - 支付宝支持灵活就业人员在线缴存住房公积金,试点住房公积金直租业务,联合相关企业为业主提供一站式缴费、通知、报事报修等服务[17]
地产周速达:二手房成交延续“以价换量”
华西证券· 2025-10-25 21:13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025年9月房价疲弱态势延续,地产销售“以价换量”有韧性;国庆节后二手房成交“两连增”,新房市场修复动能转弱;行业顶层设计信号明晰,正迈向“高质量发展” [1][2][4] 各部分总结 价格与销售数据 - 2025年9月70城新建商品住宅价格环比下跌0.4%,二手住宅价格环比下跌0.6%;一线城市二手房价格领跌,9月环比下滑1.0%,同比下跌3.2% [1] - 9月新房销售面积环比增48.5%,销售额环比增47.2%,增速强于过往同期 [1] 高频成交数据 - 本周(10月17 - 23日)15城二手房成交面积233万平,环比增长7%,同比下滑14%,较2023年同期增长11%;38城新房成交面积282万平方米,环比回升3%,同比下滑19% [2] 分城市层级成交表现 - 二手房方面,一线城市周度成交环比连续两周回落,本周微降2%;二线及三线城市表现亮眼,成交面积环比分别增长14%和12% [3] - 新房市场呈现“一线反弹、二三线走弱”,一线城市成交环比大幅反弹15%,三线城市环比增长12%,二线城市成交环比下降7% [3] 重点城市观察 - 10月17 - 23日,一线城市二手房周成交面积环比连降两周,同比连降两周;新房环比由降转增,同比连降三周 [29] - 杭州本周二手房、新房周成交面积较前一周分别下滑4%、38%;成都本周二手房、新房周成交面积较前一周分别增长12%、2% [30] 房价观察 - 9月一线城市二手房住宅价格指数环比下滑1.0%,同比下滑3.2%;新房价格环比下滑0.4%,同比下滑0.7% [55]
四中全会 | 房地产高质量发展:以新模式为抓手、以“好房子”为根本
克而瑞地产研究· 2025-10-24 11:24
文章核心观点 - 二十届四中全会公报首次直接提出“房地产高质量发展”,标志着房地产行业定位发生深刻转变,从单一的民生保障或经济刺激工具,升级为与消费、投资、区域布局等国家战略协同联动的关键环节 [2][3][4] - 房地产高质量发展是一个多维度、系统性概念,其核心抓手是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最终目标是让人民群众住上安全、舒适、绿色、智慧的“好房子” [5][6][8] - 未来行业政策调整将呈现三大核心变化:全面推进高质量发展模式、城乡与区域协同发展格局加速形成、民生属性与市场功能的平衡机制更加完善 [11][12][13][14][15] 房地产定位的转变 - 与以往历届四中全会将房地产隐含于宏观经济论述或侧重于法治保障相比,二十届四中全会将“推动房地产高质量发展”系统性地融入“保障和改善民生”框架,作为扎实推进共同富裕的重要抓手 [3][4] - 行业定位从单一的民生保障或经济刺激工具,升级为与促进消费、扩大投资、优化区域布局和推进新型城镇化等国家战略协同联动的关键环节 [4] 房地产发展新模式的内涵 - 新模式旨在形成供应体系健全、要素配置合理、监管制度规范、行业经营稳健的房地产发展新格局 [6] - 内涵包括四大方面:完善住房供应体系,建立“人、房、地、钱”要素联动机制,改革完善房地产开发、融资、销售制度,发展安全、舒适、绿色、智慧的“好房子” [6][7] - 要素联动机制的核心是以人定房,以房定地、以房定钱,从源头上促进市场供需平衡 [7] - 融资制度将推广“保交房”工作中形成的办法,即一个项目确定一家主办银行,保证项目公司的合理融资需求 [7] “好房子”的建设重点 - 建设“好房子”是高质量发展的落脚点,重点涵盖五个方面:好的标准、好的设计、好的材料、好的建造、好的运维 [8][9][10] - 全文强制的《住宅项目规范》已于5月1日正式实施,包含14项提升,例如层高从2.8米提高到不低于3米,4层以上楼栋加装电梯,楼板隔音要求降低10分贝 [9] - 通过操作手册涵盖16类、262项要点,作为“好房子”建造过程中要遵守的准则 [10] 未来政策调整的三大核心变化 - **变化一:全面推进高质量发展模式**:供给端从“增量开发”转向“存量优化+精准补位”,需求端以“人口高质量发展”为牵引优化产品设计,运营端强化“全生命周期管理” [12] - **变化二:城乡与区域协同发展格局加速形成**:核心城市群、都市圈成为高质量发展核心载体,城乡融合推动房地产资源向县域、乡镇延伸,发展乡村旅居、康养地产等特色产品 [13] - **变化三:民生属性与市场功能的平衡机制更加完善**:政策锚定“民生保障”核心,未来市场将强化“民生为本、市场为辅”的平衡,遏制投机并支持合理改善型需求 [14][15] 推动房地产高质量发展的意义 - 对经济而言,能为经济增长注入新的、可持续的动力 [17] - 对社会民生而言,是扎实推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必然要求,能有效提升人民生活品质 [17] - 对房地产行业而言,是实现健康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出路,推动行业从规模扩张转向质量提升 [17]
市场仍在修复 促进房地产止跌回稳仍需努力
中国经济网· 2025-10-22 08:29
房地产市场整体表现 - 房地产市场呈现止跌回稳趋势,商品房销售和住宅价格同比降幅收窄 [1] - 9月新建商品房销售面积8531万平方米,环比增长48.5% [1] - 9月新建商品房销售额8025亿元,环比增长47.3% [1] 销售与价格数据 - 1月至9月全国新建商品房销售面积同比下降5.5%,降幅比去年同期收窄11.6个百分点 [1] - 1月至9月商品房销售额同比下降7.9%,降幅比去年同期收窄14.8个百分点 [1] - 9月一线城市新建商品住宅销售价格同比下降0.7%,降幅比上月收窄0.2个百分点 [2] - 9月二线城市新建商品住宅销售价格同比下降2.1%,三线城市下降3.4%,降幅均收窄0.3个百分点 [2] 企业资金与库存状况 - 1月至9月房地产开发企业到位资金同比下降8.4%,降幅比去年同期收窄11.6个百分点 [2] - 9月末商品房库存比8月末减少241万平方米,连续7个月减少 [2] 政策支持与市场驱动因素 - 销售增长得益于各地调整优化房地产相关政策,降低购房门槛和资金压力 [1] - 9月进入传统销售旺季,房企加大优惠促销力度,调动居民积极性 [1] 未来发展方向与新模式 - 将高质量开展城市更新,增加高品质住房供给,满足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 [2] - 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是促进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的治本之策 [2] - 完善住房供应体系,形成保障和市场两个体系定位清晰、功能互补的格局 [3] - 建立"人、房、地、钱"要素联动机制,以人定房、以房定地、以房定钱 [3] - 改革完善房地产开发、融资、销售制度,推进现房销售防范交付风险 [3] - 发展安全、舒适、绿色、智慧的"好房子",提升住房标准、设计、材料、建造水平 [4]
中经评论:促进房地产止跌回稳仍需努力
经济日报· 2025-10-22 08:03
10月20日,国家统计局公布1月份至9月份全国房地产市场基本情况和9月份70个大中城市商品住宅 销售价格变动情况。房地产市场虽有所波动,但商品房销售和住宅价格同比降幅在收窄,去库存成效继 续显现,房地产市场仍朝着止跌回稳方向迈进。特别是9月当月,新建商品房销售面积和销售额比8月份 有较大幅度增长,为房地产市场继续止跌回稳注入信心。 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9月份,新建商品房销售面积8531万平方米,环比增长48.5%。9月份,新建 商品房销售额8025亿元,环比增长47.3%。9月份新建商品房销售面积和销售额与上月相比有较大幅度 增长,主要得益于各地持续调整优化房地产相关政策,降低购房门槛,减轻居民购房资金压力。加之9 月份进入传统销售旺季,新建商品房上市增多,房企加大优惠促销力度,调动了居民积极性。 当前,房地产市场仍在修复过程中,呈现一些积极变化: 房地产市场销售降幅收窄。今年以来,各地区各部门积极支持居民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释放,带 动商品房销售降幅收窄。1月份至9月份,全国新建商品房销售面积同比下降5.5%,降幅比去年同期收 窄11.6个百分点;商品房销售额下降7.9%,降幅比去年同期收窄14.8个百分点 ...
促进房地产止跌回稳仍需努力
经济日报· 2025-10-22 06:00
10月20日,国家统计局公布1月份至9月份全国房地产市场基本情况和9月份70个大中城市商品住宅销售 价格变动情况。房地产市场虽有所波动,但商品房销售和住宅价格同比降幅在收窄,去库存成效继续显 现,房地产市场仍朝着止跌回稳方向迈进。特别是9月当月,新建商品房销售面积和销售额比8月份有较 大幅度增长,为房地产市场继续止跌回稳注入信心。 房地产市场销售降幅收窄。今年以来,各地区各部门积极支持居民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释放,带动商 品房销售降幅收窄。1月份至9月份,全国新建商品房销售面积同比下降5.5%,降幅比去年同期收窄11.6 个百分点;商品房销售额下降7.9%,降幅比去年同期收窄14.8个百分点。部分一线和二线城市房地产市 场销售情况较好。 商品住宅销售价格同比降幅继续收窄。9月份,一线城市新建商品住宅销售价格同比下降0.7%,降幅比 上月收窄0.2个百分点。二、三线城市新建商品住宅销售价格同比分别下降2.1%和3.4%,降幅均收窄0.3 个百分点。9月份,一线城市二手住宅销售价格同比下降3.2%,降幅比上月收窄0.3个百分点。二、三线 城市二手住宅销售价格同比分别下降5.0%和5.7%,降幅分别收窄0.2个和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