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化海洋牧场
搜索文档
迈向深蓝再提速,茂名千年渔文化激发海洋经济新动能
南方农村报· 2025-08-14 15:31
国家级渔港经济区建设 - 茂名滨海新区渔港经济区于2023年入选国家级沿海渔港经济区试点名单 [13] - 项目总投资约12.39亿元,于2024年8月16日正式动工,共建设5大类渔港工程三个项目 [20][22][18] - 规划以博贺港为基础,重点支持新建电白水东一级渔港和电城一级渔港,形成集现代渔业生产、远洋渔业、水产品加工、休闲渔业等为特色的经济区 [14][15] 深远海养殖与产业链发展 - 截至2024年底,滨海新区累计投放112个重力式深水网箱,建成规模化深水网箱养殖集群 [42][43][44] - 当地将建设100个重力式深水网箱,并分批投放总计75万尾金鲳鱼苗,此前已投入300吨贝苗 [32][33] - 致力于构建从种业、养殖到精深加工的现代化海洋牧场产业全链条,并创新推出“海洋牧场贷”金融产品 [38][39][40] 产业规模与经济效益预期 - 预计到2030年,茂名渔港经济区可实现年渔业经济总产值约200亿元 [28] - 预计就业拉动规模约5万人,年游客接待规模达200万人次 [28] - 项目旨在形成产业规模宏大、结构平衡、层次较高、效益显著的现代渔业产业集聚空间体系 [27][28] 滨海旅游与文化融合 - 开渔季作为广东重大农文旅活动之一,有力激活滨海旅游、餐饮休闲、娱乐观光等产业 [52][53] - 茂名精美建设西葛驿站、浪漫海岸度假区、博贺湾三大文旅核心节点,打造全时段旅游体验 [57][58][59][60] - 2025南海开渔嘉年华将于8月15-17日举行,包含开渔宴、祭海典礼、音乐节、特色海产品展销等活动 [64][65][66]
广东深远海养殖鱼种储备跃居全国首位
中国发展网· 2025-08-11 16:45
行业规模与产量 - 2024年海水鱼苗产量达67.96亿尾 约占全国一半 连续7年居全国首位 [1] - 2024年海水养殖产量376.83万吨 同比增长5.47% 增速创2011年以来新高 [1] - 海水鱼养殖产量达97.54万吨 占全国产量近一半 [1] 技术装备与创新 - 深远海养殖装备技术全国领先 累计建成重力式深水网箱6517个全国第一 桁架类网箱15个全国第三 [2] - 采用业主制 赛马制 创投制管理模式开展技术攻关 [2] - 新型智能装备包括升降式桁架式网箱 漂浮式动力定位养殖工船相继下水 [2] - 无人智能养殖投喂船 水下机器人 投喂无人机等关键技术设备投入实测应用 [2] 政策体系与产业建设 - 构建现代化海洋牧场全产业链体系 形成规划引领 政策保障两大体系 [1] - 建立种业创新 装备创新 产业发展三大平台 [1] - 实施支持现代化海洋牧场17条措施和一级开发主体政策 [1] - 推行疏近用远 生态发展 渔港经济区等一揽子政策 [1]
第二十三届南海(阳江)开渔季活动8月15日至17日举行
南方日报网络版· 2025-08-11 16:08
行业活动规模与安排 - 第二十三届南海开渔季活动将于8月15日至17日在阳江市海陵岛举行 筹备13项活动为历年最多 [1] - 活动以开渔令发布为核心 3400余艘渔船将有序驶向南海渔场 为历届集中出动渔船最多的一次 [3] - 预测活动期间每日人流量近10万人次 旅游收入超2亿元人民币 [3] 行业经济影响与发展成效 - 2024年广东省海水养殖产量达376.83万吨 同比增长5.47% 增速创2011年以来新高 [1] - 海水鱼养殖产量达97.54万吨 占全国产量近一半 [1] - 开渔季促进渔业振兴并带动滨海旅游、餐饮、文化等产业发展 阳江依托海洋资源发展海上能源、海水种业及海工装备产业 [1] 产业链建设与品牌发展 - 现代化海洋牧场全产业链持续完善 形成苗种繁育、装备制造、饲料动保、设施养殖、冷链物流、精深加工及品牌销售的完整体系 [2] - 创建金鲳鱼、生蚝、海鲈等3个国家优势特色产业集群 推动三条两百亿级产业链发展 [2] - 累计建设5个国家级渔港经济区(包括阳江海陵岛-阳西) 启动省级渔港经济区建设 推动港产融合 [2] 文化特色与旅游亮点 - 活动新增沙滩音乐节、世界模特大赛、夜光风筝嘉年华等多元文化配套项目 [3] - 开渔令发布成为最具辨识度的文旅符号 既展示渔业活力又提供观光体验 [3] - 活动以"南海千帆竞发、疍家风土人情、亮丽滨海旅游"三大关键词为亮点 [2]
第23届南海(阳江)开渔季启动在即,农文旅盛宴抢“鲜”看→
南方农村报· 2025-08-09 08:03
活动概况 - 第二十三届南海(阳江)开渔季活动将于8月15日至17日在阳江市海陵岛举办[4] - 本次活动将出动3400余艘阳江渔船,是历届开渔季出动渔船最多的一次[5][18] - 活动包含祭海活动、渔家婚嫁习俗、沙滩音乐节等13项配套文化活动[7][22] 活动亮点 - 活动亮点可概括为"南海千帆竞发、疍家风土人情、靓丽滨海旅游"三大关键词[15] - 通过沉浸式呈现传统民俗如祭海活动和渔家婚嫁习俗,实现非遗的"活态展示"[20][21] - 丰富多彩的文化配套活动为开渔季注入时尚活力,从"单一仪式"升级为全民参与的文旅盛宴[24] 产业影响 - 活动采用"以活动促产业、以产业兴旅游"模式,已成为广东省内引爆旅游热点、撬动关联消费和塑造文旅品牌的"顶流"[13] - 将传统渔业生产活动转化为特色旅游产品,有效提升区域旅游的独特吸引力和辨识度[28] - 2024年阳江市海水养殖产量达82.05万吨,增长2.53%;2025年上半年产量达38.5万吨,增长4.46%[50][51] 政策支持 - 广东省实施支持现代化海洋牧场17条措施和一揽子政策,构建保障现代化海洋牧场高质量发展的"四梁八柱"[32] - 广东省累计建设5个国家级渔港经济区,其中"海陵岛-阳西国家级渔港经济区"在2024年入选国家级试点[35][41] - 2024年广东省海水养殖产量376.83万吨,同比增长5.47%,增速创2011年以来新高[54]
休渔期不缺鲜!茂名凭何解锁“海鲜自由”?这场开渔盛宴藏着答案
南方农村报· 2025-08-07 14:02
休渔期不缺鲜! 茂名凭何解 锁"海鲜自由"? 这场开渔盛宴藏 着答案_南方+_ 南方plus 活蹦乱跳的大 虾、膏满黄肥的 海蟹、肥硕匀称 的鲳鱼……打开 手机搜索"茂名 海鲜",品类之 丰令人目不暇 接。对茂名人而 言,即便正值伏 季休渔期,餐桌 上的海鲜也从 未"断档" 。 从近岸连片的生 态养殖池塘,到 远海翻涌的深水 网箱矩阵;从车 水马龙的鲜活海 鲜交易市场,到 热气腾腾的百姓 餐桌——茂名现 代化海洋牧场建 设的成果正以可 见的速度铺展。 这片海不仅孕育 着自然的馈赠, 更通过科技赋能 与产业升级,让 大海的鲜甜跨越 休渔期的间隙, 全年不断档地抵 达千家万户,让 老饕们的味蕾始 终能触达博贺渔 港的本真滋味。 八月的南海之 滨,海风将再次 捎来大海的丰饶 讯息。8月15-17 日,2025南海 (茂名博贺)开 渔嘉年华将盛大 启幕。当传统渔 猎的号子与现代 渔业科技的声浪 交织,当千年渔 港的烟火气与产 业升级的新图景 碰撞,这场海洋 的盛宴必将绽放 出传统与现代交 融的独特生命 力,续写大海与 城市的美好约 定。 热闹的交易声 中,一筐筐鲜活 的鱼虾被搬运上 岸。在这座国家 中心渔港、广东 最 ...
打造2个万亿级产业集群!广东加力提速推进“百千万工程”
南方农村报· 2025-07-30 17:31
核心观点 - 广东推进"百千万工程" 着力培育2个万亿级产业集群和多个千亿级、百亿级产业集群 构建现代乡村产业体系 [1][3][7][8] 规划引领 - 启动农业强省规划、农业农村现代化"十五五"规划及乡村产业发展规划编制 完善金融、科技、用地、人才等扶持政策体系 [11][12][13] 稳产保供 - 压实粮食安全责任 推进粮油绿色高产高效和甘薯产量提升 完善高标准农田建设及管护机制 发展现代化设施农业和绿色生态农业 [14][15][16][17][18][19] 海洋牧场建设 - 以抗风浪重力式网箱为主攻方向推进深远海养殖基地建设 打造海水种业"南繁硅谷" 创建全国首个渔业高新技术产业创新区 建设装备技术创新中心和认证中心 [20][21][22][23][24][25][26] 经营主体培育 - 分级培育1500家农业骨干企业 争创全国"链主"企业 构建农业科技企业库 开展标杆家庭农场和农民合作社培育 加强现代化综合农事服务中心建设 [27][28][29][30][31] 乡村新业态发展 - 强化农产品质量监管和产地准出 补强冷链物流短板 开展"媒体+"赋能行动和"千名网红带货行动" 探索农文旅整村运营和返乡创客定制开发 [32][33][34][35][36][37][38][39] 产业支撑体系 - 推进"粤强种芯"和"粤强农装"工程 创建国家"农高区" 构建"政银保担基企"金融支农格局 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重点项目库建设 实施乡村产业振兴带头人培育计划 [40][41][42][43][44][45]
小城大业 | 被一条“鱼”带火的海岛县
中国新闻网· 2025-07-03 16:44
赤嘴鳘鱼胶产业概况 - 赤嘴鳘鱼胶因富含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等营养成分,被誉为"软黄金",近年来在全国范围内广受欢迎 [1] - 汕头南澳岛作为广东省唯一的海岛县,凭借咸淡水交汇、饵料丰富的独特地理条件,成为赤嘴鳘核心产地 [1] 南澳岛赤嘴鳘养殖现状 - 南澳岛赤嘴鳘养殖被称为"海上牧场",是当地重要的"致富密码" [3] - 养殖企业对水温、投喂时机要求苛刻,错过合适鱼苗投放期会影响后续经营和收入 [3] - 近期面临鱼苗、饲料价格上涨及设备老化等问题,导致资金链紧张 [3] 金融支持措施 - 当地工行通过"粤农e贷"向企业发放100万元贷款,用于鱼苗采购、饲料储备及设备改造 [3] - 提供优惠贷款利率和灵活还款政策,降低企业融资成本 [3] - 贷款审批流程透明高效,从提交材料到资金到账速度快 [5] 产业发展规划 - 南澳县除赤嘴鳘养殖外,还拥有渔业捕捞、海产品加工等丰富的海洋产业 [5] - 当地工行自2022年以来累计投放普惠贷款3.45亿元,支持渔船、养殖等主导产业发展 [5] - 推出"整域授信"模式,与云澳镇、深澳镇政府签署1亿元战略合作协议,支持海洋渔业、旅游业、工程建筑业等领域 [5]
南农晨读 | 荔动黔西南 惠享好食光
南方农村报· 2025-07-01 09:35
审计与财政 - 审计署报告显示175个县截留惠农补贴超41亿元 [3] - 近300万重点人群存在漏保脱保问题 [3] 林下经济 - 林下经济成为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后的重要新兴产业 [4] - 中央一号文件和政府工作报告均对发展林下经济作出部署 [4] 海洋经济 - 广东省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大亚湾基地培育赤点石斑鱼、老虎斑等优质种苗 [6] - 优质苗种承载建设现代化海洋牧场的战略使命 [6] - 广东省开展增殖放流活动 投放上万尾鱼苗以促进渔业资源可持续发展 [8][9] - 广东省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无偿捐赠百万黄金鲹、蓝圆鲹等优质鱼苗支持海洋牧场和乡村振兴 [17][18] 乡村振兴与特色农业 - 高州曹江镇黄皮田头收购价4-5元/斤 精品果达7元/斤 [11] - 曹江镇黄皮种植面积超2万亩 安良堡村"鸡心黄皮"种植面积2300多亩 [12] - 高州荔枝通过"鲜达长安"产销活动推广至西安 展现特色产业赋能乡村振兴成果 [14] 天气影响 - 7月初广东将持续雷雨天气 粤西、粤东和珠三角局部有暴雨 [20]
新质生产力入海,广东正奏响蓝色狂飙曲
南方农村报· 2025-06-30 17:32
核心观点 - 广东省通过现代化海洋牧场建设,将"新质生产力"理念深度融入海洋经济,推动种业创新和产业升级[10][11] - 广东省在深远海养殖鱼种储备和水产苗种产量方面位居全国首位,海水产品养殖产量创近10年新高[33][34][35] - 广东省探索出政府引导+科研支撑+市场化运营的创新模式,实现科研反哺民生[38][39] 种业创新与技术突破 - 广东省现代化海洋牧场适养品种核心技术攻关项目取得显著成果,包括硇洲族大黄鱼野生群体驯养成功、章红鱼实现全人工繁育等[20][21][22] - 项目带动下,广东省现代化海洋牧场适养品种得到丰富,科研成果转化应用基础更加坚实[23][24] - 广东省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建立种业对接帮扶机制,将科研成果与沿海地区发展需求紧密结合[25][26] 产业布局与发展 - 广东省水产苗种年产量超1.3万亿尾,稳居全国首位,其中海水鱼苗占全国超四成,虾苗约占全国1/3[34] - 2024年广东省海水产品养殖产量再创近10年新高,其中海水鱼养殖产量占全国产量近一半[35] - 粤东粤西沿海产业集群初具规模,现代化海洋牧场建设取得系列突破[43] 生态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 广东省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和海洋生态环境保护,持续推进增殖放流科学化、规范化[47][48] - 水生生物增殖放流对恢复渔业资源、净化渔业水域环境、保护生物多样性等具有积极作用[45][46] - 现代化海洋牧场建设是践行大食物观的重要举措,也是实现乡村振兴的蓝色引擎[49][50]
广东百万种苗赠企业!政科企协力促渔兴
南方农村报· 2025-06-30 17:32
种苗捐赠活动概况 - 广东省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定向选育并捐赠百万优质鱼苗 包括黄金鲹 蓝圆鲹 管角螺 青蟹 黄姑鱼 海参 海胆等品种 [3][10] - 种苗主要捐赠对象为现代化海洋牧场一级开发主体和"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典型村养殖户 [4] - 6月28日在大亚湾基地举办种苗赠送仪式 当天共计送出5344万尾苗种 [6][11] 项目背景与意义 - 活动属于广东省现代化海洋牧场适养品种核心技术攻关项目"百万种苗"助力"百千万工程"的关键环节 [7] - 科研团队在省农业农村厅指导下培育出一系列优质海水养殖新品种 为海洋牧场发展奠定种业基础 [9] - 此次活动标志着广东推动渔业产业升级 促进乡村振兴和加强海洋生态文明建设的决心 [15] 合作机制与未来规划 - 项目团队与多家企业签署种苗交接协议 主会场和分会场同步进行 [10] - 种业科研团队将子课题团队产出种苗的30%用于扶持沿海各地市海洋牧场开发主体和"百千万工程"典型村养殖主体 [12][13] - 未来广东将优化海洋牧场规划布局 完善产业体系 打造现代化海洋牧场产业集群 [16][17] 项目创新点 - 创新种业对接帮扶机制有助于打破科研与产业壁垒 实现成果快速转化 [13] - 机制可推动企业精准校准育种方向 引导养殖户树立良种思维 培育农业新质生产力 [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