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药物研发
icon
搜索文档
長風藥業:吸入技術及吸入藥物研發商通過港交所聆訊,或很快香港上市
新浪财经· 2025-09-23 08:31
上市计划与资金用途 - 長風藥業股份有限公司递交聆讯后资料集,或很快在香港上市,中信证券担任联席保荐人 [1] - 本次港股上市募集资金将用于:为国内及国际已有的吸入制剂候选产品的持续研发及临床开发提供资金;为多个其他管线计划及技术的临床前研发提供资金;为生产设施、设备采购及生产管理系统的扩张及升级提供资金;用作营运资金及其他一般公司用途 [1] 公司业务与产品管线 - 公司主要专注于吸入技术及吸入药物的研发、生产及商业化,专注于治疗呼吸系统疾病 [2] - 公司已开发出覆盖广泛患者、医学专科及治疗领域的产品组合,正在推进在中国、美国及/或欧洲等主要市场和东南亚及南美等新兴市场的20多款候选产品的开发 [2] - 公司积极探索创新吸入制剂剂型,并将治疗领域扩展至包括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及抗感染在内的新疾病领域 [2]
启明创投、高瓴资本支持,这家药企第三次冲刺上市!
IPO日报· 2025-09-22 08:33
公司上市历程 - 公司于2025年9月15日递交招股书 申请在港交所主板上市[1] - 此次为第三次上市尝试 此前2021年递表港股失败 2023年转道科创板未果[1][6][7] 业务与产品管线 - 公司专注于发现和开发呼吸系统和儿科疾病疗法[8] - 已开发六种候选药物管线 包括核心产品齐瑞索韦、AK3280、AK0901组成的RSV药物组合[8] - 核心产品齐瑞索韦是全球首个处于新药申请阶段的专门靶向呼吸道合胞病毒的治疗药物 也是首款获国家药监局"突破性疗法认定"的非肿瘤药物[8] - 齐瑞索韦是公司与罗氏签署授权许可的药物 公司拥有全球范围内开发和商业化的独家专有许可及完全分许可权[9] - 公司已于2025年8月向国家药监局提交齐瑞索韦用于治疗1-24个月婴儿RSV的新药申请[10] - 公司尚无任何商业化产品[2][13] 财务状况 - 报告期内公司营业收入分别为670万元、0元和0元[11] - 2023年收入主要来源于与第三方生物科技公司合作开发治疗乙型肝炎候选药物的知识产权许可收入及研发服务收入[12] - 报告期内公司期内亏损分别为约2.70亿元、1.97亿元及1.04亿元 尚未实现盈利[11] - 报告期内公司研发成本分别约为2.16亿元、1.65亿元和8613.8万元[13] - 截至2025年6月30日 公司持有的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9674万元[14] 股权结构与融资 - 公司实际控制人为创始人邬征 通过相关实体合计控制公司约25.17%的股份[16] - 2022年6月 公司完成最新一轮1.9亿元融资 投后估值46.9亿元[18] - 知名股东包括启明创投持股10.66% 高瓴资本旗下实体持股4.79%等[18] 管理层背景 - 创始人邬征现年62岁 拥有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学士及硕士学位 美国布朗大学博士学位 并在哈佛大学医学院进行博士后研究[16] - 邬征在药物研发方面拥有逾30年经验 曾任职于先灵葆雅研究院、Valeant Pharmaceuticals International、罗氏研发等公司[17]
AI模型精准识别基因与药物靶点
科技日报· 2025-09-21 10:43
科技日报北京9月20日电 (记者张梦然)美国哈佛医学院团队开发出一种名为PDGrapher的人工智能 (AI)模型,能够精准识别可逆转细胞疾病状态的基因与药物靶点,有望彻底改变药物发现的路径。 该成果发表在新一期《自然·生物医学工程》杂志上。 团队使用治疗前后患病细胞的大量数据训练PDGrapher,使其学习如何将细胞从疾病状态逆转为健康状 态。随后,他们在涵盖11种癌症的19个独立数据集上进行测试,要求模型预测其从未接触过的细胞样本 和癌症类型的治疗方案。结果表明,PDGrapher不仅能准确识别已知有效的药物靶点(这些靶点在训练 中被刻意排除,以防止模型简单记忆),还预测了多个有新证据支持的候选靶点。例如,模型将KDR (VEGFR2)列为非小细胞肺癌的潜在靶点,与现有临床证据一致;同时识别出TOP2A(一种已被现有 化疗药物靶向的酶)作为遏制非小细胞肺癌转移的靶点,这与近期临床前研究的发现相符。 与其他同类AI工具相比,PDGrapher在准确性和效率上均表现卓越。在未见过的数据集中,其对正确治 疗靶点的预测排名高出其他模型35%,且运算速度比现有方法快25倍。 【总编辑圈点】 人工智能技术正在为药物研 ...
创胜集团-B午后涨超6% 此前宣布配股筹资 用于开发TST001等核心管线资产
智通财经· 2025-09-19 15:05
股价表现与配售计划 - 公司股价午后涨超6% 截至发稿涨5.2%报4.45港元 成交额达1939.4万港元 [1] - 拟配售1440万股股份 每股配售价4.33港元 所得款项净额约5934万港元 [1] - 配售资金分配:40%用于TST001及TST002等管线临床开发 30%用于临床前管线资产推进 30%用于营运资金及一般用途 [1] 研发进展与临床数据 - TST001与PD1/CAPOX联用一线治疗胃癌 82例入组患者中位生存期达20.4个月 [1] - TST001针对胃癌/胃食管癌即将启动全球III期临床试验(需获监管批准) [1] - 抗骨质疏松药物Blosozumab(TST002)在中国进入II期临床并取得积极早期结果 [1] - 临床前阶段管线资产包括TST801、TST013及TST786等 具有近期对外许可潜力 [1]
港股异动 | 创胜集团-B(06628)午后涨超6% 此前宣布配股筹资 用于开发TST001等核心管线资产
智通财经网· 2025-09-19 14:59
股价表现 - 公司股价午后涨超6% 截至发稿涨5.2%报4.45港元 成交额达1939.4万港元 [1] 融资活动 - 公司拟配售1440万股股份 每股配售价4.33港元 所得款项净额约5934万港元 [1] - 配售资金40%用于TST001及TST002等管线资产的临床开发 [1] - 30%资金用于推进临床前阶段管线资产包括TST801/TST013/TST786等 [1] - 30%资金将用于营运资金及一般用途 [1] 研发进展 - TST001与PD1/CAPOX联用一线治疗胃癌 82例入组患者中位生存期达20.4个月 [1] - TST001针对胃癌/胃食管癌即将启动全球III期临床试验 [1] - 抗骨质疏松药物Blosozumab(TST002)在中国进入II期临床并取得积极早期结果 [1]
五年亏10亿!第三次冲击IPO
搜狐财经· 2025-09-19 14:33
公司上市申请概况 - 上海爱科百发生物医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于9月15日第三次向港交所递交上市申请,此前曾于2021年尝试港股上市并于2024年1月撤回科创板上市申请 [1] - 公司专注于发现和开发针对呼吸系统和儿科疾病的疗法 [1] 财务表现 - 公司业绩连续亏损,2023年、2024年及2025年上半年净亏损分别为人民币2.70亿元、1.97亿元及1.04亿元 [1][5] - 2023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人民币670.1万元,但2024年及2025年上半年尚无营收,收入来源与一项已暂停的乙型肝炎病毒候选药物合作有关 [4] - 2023年、2024年及2025年上半年,公司经营现金流出净额分别为人民币2.33亿元、1.89亿元及0.72亿元 [7] - 公司自成立以来累计亏损已超过人民币10亿元 [5] 研发投入与产品管线 - 公司研发成本高昂,2023年、2024年及2025年上半年研发成本分别为人民币2.16亿元、1.65亿元及0.86亿元 [3] - 核心产品齐瑞索韦及AK3280的研发成本占比显著,在2023年、2024年及2025年上半年分别占研发成本总额的53.7%、66.5%及44.1% [3] - 公司管线拥有六种候选药物,核心产品齐瑞索韦用于治疗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其新药上市申请已于2025年8月获国家药监局受理,预计2026年获批 [2][3] 业务战略与资金用途 - 公司采用授权引进与内部研发并行的药物开发战略,多款候选药物获自罗氏、基因泰克等机构的授权 [2] - 此次发行募集资金拟主要用于核心产品研发、其他候选药物的临床研究与试验、里程碑付款、潜在许可引进及候选药物的商业化 [3] - 公司预计未来开支将因推进临床开发等工作而大幅增加,并可能需要通过股权发售、债务融资等方式筹集大量额外资金 [8] 管理层背景 - 公司创始人、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邬征在药物研发领域拥有超过30年经验,曾是核心产品齐瑞索韦的共同发明人,并曾担任罗氏研发高级总监 [3]
爱科百发,拟赴港IPO
中国证券报· 2025-09-18 22:32
公司上市申请 - 公司于2025年9月15日向港交所递交上市申请 为第三次冲击IPO [1] - 公司曾于2021年尝试赴港上市并于2024年1月撤回科创板上市申请 [1] 业务聚焦与产品管线 - 公司专注于呼吸系统和儿科疾病疗法开发 拥有六种候选药物管线 [2] - 核心产品包括新药申请阶段的RSV治疗药物齐瑞索韦和II期单克隆抗体AK0610 [2] - 产品管线涵盖特发性肺纤维化药物AK3280及注意力不足过动症药物AK0901 [2] 研发合作与战略 - 采用授权引进与内部研发双轨并行战略 多款候选药物来自罗氏、基因泰克等授权引入 [2] - 创始人拥有30年药物研发经验 曾担任罗氏研发高级总监 是核心产品齐瑞索韦共同发明人 [3] 财务表现 - 2023年、2024年及2025年上半年净亏损分别为2.70亿元、1.97亿元及1.04亿元 [1][6] - 同期研发成本分别为2.16亿元、1.65亿元及0.86亿元 核心产品研发占比最高达66.5% [3] - 2023年营业收入仅670.1万元 2024年及2025年上半年无营收 [4] 现金流状况 - 2023年、2024年及2025年上半年经营现金流出净额分别为2.33亿元、1.89亿元及0.72亿元 [7][8] - 营运资金变动显示2025年上半年出现1911万元正向变动 [7] 资金用途与规划 - 募集资金拟用于核心产品研发、临床研究、里程碑付款及候选药物商业化 [3] - 公司预计核心产品齐瑞索韦将于2026年获国家药监局批准 [3] 运营风险与资金需求 - 公司无商业化产品 收入来源依赖对外许可合作 且HBV候选药物开发已暂停 [4] - 预计未来开支将大幅增加 需通过股权发售或债务融资等方式获取额外资金 [8][9]
新股消息 | 新元素药业递表港交所 公司目前并无产品获批进行商业销售
智通财经网· 2025-09-16 06:55
智通财经APP获悉,据港交所9月15日披露,杭州新元素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简称:新元素药业)向港交所主板递交上市申请,中信证券为其独家保 荐人。 基于公司结构-代谢分析的药物发现平台,公司不仅推出了临床阶段候选产品 ABP-671和ABP-745,更推出了一系列临床前管线,包括AT6616、 ABP-6016、ABP6118。 公司的核心业务模式旨在发现和开发代谢、炎症及心血管疾病的自主创新疗法,以满足医疗需求。为对内部举措进行补充,公司可能会寻求候选 药物临床开发和商业化的合作机会,以通过对外授权、联合商业化或其他战略合作更好地把握全球市场机遇。 财务方面,公司目前并无产品获批进行商业销售,亦无从产品销售中产生任何收益。公司于往绩记录期间录得经营亏损。公司于2023年、2024年 及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年度/期间亏损分别约为人民币9742.2万元、人民币4.34亿元及人民币1.65亿元。公司的亏损主要来自研发开支及 行政开支。 招股书显示,新元素药业成立于2012年,是一家专注在代谢、炎症和心血管疾病领域开发具有全球竞争力和商业价值疗法的生物技术公司,涵盖 痛风患者的全流程护理,全方位解决高尿酸 ...
重药控股:盐酸普拉格雷片已收到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签发的《药物临床试验批准通知书》
证券日报网· 2025-09-12 17:13
药物研发进展 - 公司近日收到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签发的盐酸普拉格雷片《药物临床试验批准通知书》[1] - 药物将于近期开展临床试验 但需完成临床试验并经国家药监局审评审批通过后方可生产上市[1] - 药品从研制到投产周期长环节多 研发及上市过程容易受到不确定性因素影响[1]
药捷安康-B午后涨近88% 较招股价已涨超14倍 总市值一度突破800亿港元
智通财经· 2025-09-12 13:45
股价表现 - 公司股价午后涨近88% 最高达204.6港元 较招股价13.15港元涨幅超1455% [1] - 截至发稿时股价报166.4港元 涨幅53.08% 成交额10.33亿港元 [1] 港股通纳入 - 上交所和深交所公告将公司调入港股通标的名单 自9月8日起生效 [1] 核心产品研发进展 - 替恩戈替尼是全球首个且唯一进入注册临床阶段治疗复发或难治性胆管癌的FGFR抑制剂 [1] - 替恩戈替尼是全球首个可能同时抑制FGFR/JAK通路并针对转移性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具有临床疗效证据的研究药物 [1] - 替恩戈替尼联合氟维司群治疗HR+HER2-复发或转移性乳腺癌II期临床试验于9月10日获中国国家药监局临床默示许可 [1] - 替恩戈替尼联用康方生物开坦尼/依达方治疗晚期肝细胞癌的II期临床研究近日完成首例患者给药 [1] - 替恩戈替尼获得美国FDA授予治疗转移性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的快速通道认证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