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强国建设
搜索文档
中央金融办:加快建设金融强国 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有力支撑
中国证券报· 2025-11-06 07:30
文章核心观点 - 文章核心观点为阐述加快建设金融强国的重大意义、理论内涵及“十五五”时期的主要任务和举措,强调金融对中国式现代化的关键支撑作用 [1][2][3] 加快建设金融强国的重大意义 - 加快建设金融强国是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必然要求,现代化强国必然是金融强国,强大金融体系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的关键支撑 [3] - 加快建设金融强国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金融需加大对重大战略、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支持力度,例如构建科技金融体制为科技创新提供全生命周期金融服务 [3] - 加快建设金融强国是统筹发展和安全的必然要求,“十五五”期间金融领域风险挑战复杂严峻,需增强金融整体实力、国际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 [3] 金融强国的理论内涵与实践要求 - 建设金融强国必须加强六大关键核心金融要素建设,即强大的货币、强大的中央银行、强大的金融机构、强大的国际金融中心、强大的金融监管、强大的金融人才队伍 [5] - 建设金融强国必须走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集中体现为“八个坚持”,是建设金融强国的路径和桥梁 [5] - 建设金融强国必须加快构建中国特色现代金融体系,包括科学稳健的金融调控体系、结构合理的金融市场体系、分工协作的金融机构体系等 [5] - 建设金融强国必须培育和弘扬中国特色金融文化,培育诚实守信、以义取利、稳健审慎、守正创新、依法合规的金融文化 [6] “十五五”时期的主要任务与举措 - 持续完善中央银行制度,构建科学稳健的货币政策体系和宏观审慎管理体系,保持人民币汇率基本稳定,推进人民币国际化 [7] - 深入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包括支持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提高绿色转型金融供给、完善普惠金融体系、健全养老金融体系、推动数字金融高质量发展 [7] - 促进资本市场健康稳定发展,提升资本市场对新产业新业态新技术的包容性,健全投资和融资相协调的资本市场功能,加强上市公司全链条监管 [7] - 进一步优化金融机构和金融基础设施体系,推动各类金融机构专注主业、错位发展,加快建设安全高效的金融基础设施体系 [8] - 加快建设国际金融中心,提高上海金融市场价格影响力,支持上海扩大金融领域制度型开放,支持香港巩固提升国际金融中心地位 [8] - 全面提高金融监管能力,全面加强机构监管、行为监管、功能监管等,依法将所有金融活动纳入监管,强化央地监管协同 [8][9] - 着力加强金融法治建设,推动完成金融法立法,加大金融执法力度,对各类违法违规行为零容忍 [9]
加快建设金融强国 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有力支撑 ——访中央金融办分管日常工作的副主任、中央金融工委分管日常工作的副书记王江
中国证券报· 2025-11-06 05:48
加快建设金融强国的重大意义 - 金融是“国之大者”,关系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全局 [1] - 建设金融强国是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必然要求,现代化强国必然是金融强国 [3] - 建设金融强国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金融需加大对重大战略、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支持力度 [3] - 建设金融强国是统筹发展和安全的必然要求,需增强金融整体实力、国际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 [3] 金融强国的理论内涵与实践原则 - 建设金融强国必须坚持党的领导,这是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最本质的特征 [4] - 建设金融强国必须加强六大关键核心金融要素建设:强大的货币、强大的中央银行、强大的金融机构、强大的国际金融中心、强大的金融监管、强大的金融人才队伍 [5] - 建设金融强国必须走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集中体现为“八个坚持” [5] - 建设金融强国必须加快构建中国特色现代金融体系,包括科学稳健的金融调控体系等六大体系 [5] - 建设金融强国必须培育和弘扬诚实守信、以义取利、稳健审慎、守正创新、依法合规的中国特色金融文化 [6] “十五五”时期的主要任务与举措 - 持续完善中央银行制度,构建科学稳健的货币政策体系和宏观审慎管理体系,推进人民币国际化 [7] - 深入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 [7] - 促进资本市场健康稳定发展,提升对新产业新业态新技术的包容性,健全投资和融资相协调的功能 [7] - 进一步优化金融机构和金融基础设施体系,推动各类金融机构专注主业、错位发展 [8] - 加快建设国际金融中心,提高上海金融市场价格影响力,支持香港巩固提升国际金融中心地位 [8] - 全面提高金融监管能力,依法将所有金融活动纳入监管,强化全链条监管和风险早期纠正机制 [8] - 着力加强金融法治建设,推动完成金融法立法,加大执法力度并对违法违规行为零容忍 [9]
中央金融办最新发声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1-05 22:16
加快建设金融强国的重大意义 - 加快建设金融强国是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必然要求,现代化强国必然是金融强国,离不开强大金融体系的关键支撑[3] - 加快建设金融强国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金融需进一步加大对重大战略、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支持力度,例如为科技创新提供全生命周期金融服务[4] - 加快建设金融强国是统筹发展和安全的必然要求,“十五五”期间金融领域面临的风险挑战仍复杂严峻,需增强金融整体实力、国际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5] 金融强国的理论内涵与实践要求 - 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最本质的特征,推动金融高质量发展最根本是加强党中央对金融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7] - 建设金融强国必须加强六大关键核心金融要素建设,即强大的货币、强大的中央银行、强大的金融机构、强大的国际金融中心、强大的金融监管、强大的金融人才队伍[8] - 建设金融强国必须加快构建中国特色现代金融体系,包括科学稳健的金融调控体系、结构合理的金融市场体系、分工协作的金融机构体系等[8] - 建设金融强国必须培育和弘扬中国特色金融文化,培育诚实守信、以义取利、稳健审慎、守正创新、依法合规的金融文化[9] “十五五”时期的主要任务与举措 - 持续完善中央银行制度,构建科学稳健的货币政策体系,保持人民币汇率基本稳定,推进人民币国际化[11] - 深入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包括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和数字金融[11] - 促进资本市场健康稳定发展,提升资本市场对新产业新业态新技术的包容性,健全投资和融资相协调的资本市场功能[11] - 进一步优化金融机构和金融基础设施体系,推动各类金融机构专注主业、错位发展,加快建设安全高效的金融基础设施体系[12] - 加快建设国际金融中心,提高上海金融市场价格影响力,支持香港巩固提升国际金融中心地位[12] - 全面提高金融监管能力,全面加强机构监管、行为监管、功能监管等,依法将所有金融活动纳入监管[12][13] - 着力加强金融法治建设,推动完成金融法立法,加大金融执法力度,对各类违法违规行为零容忍[13]
加快建设金融强国 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有力支撑——访中央金融办分管日常工作的副主任、中央金融工委分管日常工作的副书记王江
新华社· 2025-11-05 20:41
加快建设金融强国的重大意义 - 金融是“国之大者”,关系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全局,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对“十五五”时期加快建设金融强国作出重要部署[1][2] - 加快建设金融强国是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必然要求,现代化强国必然是金融强国[4] - 加快建设金融强国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金融需加大对重大战略、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支持力度,如构建科技金融体制支持科技创新[5] - 加快建设金融强国是统筹发展和安全的必然要求,需增强金融整体实力、国际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5] 加快建设金融强国的原则与内涵 - 建设金融强国最根本是加强党中央对金融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确保金融工作沿正确方向前进[7] - 建设金融强国必须加强六大关键核心金融要素建设,即强大的货币、强大的中央银行、强大的金融机构、强大的国际金融中心、强大的金融监管、强大的金融人才队伍[8] - 建设金融强国必须走体现“八个坚持”的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8] - 建设金融强国必须加快构建中国特色现代金融体系,包括科学稳健的金融调控体系、结构合理的金融市场体系等[8] - 建设金融强国必须培育和弘扬诚实守信、以义取利、稳健审慎、守正创新、依法合规的中国特色金融文化[9] “十五五”时期加快建设金融强国的主要任务 - 持续完善中央银行制度,构建科学稳健的货币政策体系,保持人民币汇率基本稳定,推进人民币国际化[11] - 深入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支持科技自立自强、绿色转型、普惠金融、养老金融和数字金融高质量发展[11] - 促进资本市场健康稳定发展,提升包容性以适应科技创新,健全投资融资功能,加强上市公司全链条监管[11] - 进一步优化金融机构和金融基础设施体系,推动各类金融机构专注主业、错位发展[12] - 加快建设国际金融中心,提高上海金融市场价格影响力,支持香港巩固提升国际金融中心地位[12] - 全面提高金融监管能力,加强机构监管、行为监管等,依法将所有金融活动纳入监管[12] - 着力加强金融法治建设,推动完成金融法立法,加大金融执法力度[13]
中央金融办发声
证券时报· 2025-11-05 20:27
加快建设金融强国的重大意义 - 加快建设金融强国是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必然要求,现代化强国必然是金融强国,离不开强大金融体系的关键支撑[3] - 加快建设金融强国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金融需加大对重大战略、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支持力度,例如构建科技金融体制为科技创新提供全生命周期金融服务[4] - 加快建设金融强国是统筹发展和安全的必然要求,"十五五"期间金融领域风险挑战复杂严峻,需增强金融整体实力、国际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4] 加快建设金融强国的原则与内涵 - 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最本质的特征,推动金融高质量发展最根本是加强党中央对金融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6] - 建设金融强国必须加强六大关键核心金融要素建设:强大的货币、强大的中央银行、强大的金融机构、强大的国际金融中心、强大的金融监管、强大的金融人才队伍[7] - 建设金融强国必须走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集中体现为"八个坚持",是建设金融强国的"路"和"桥"[7] - 建设金融强国必须加快构建中国特色现代金融体系,包括科学稳健的金融调控体系、结构合理的金融市场体系等六大体系[8] - 建设金融强国必须培育和弘扬中国特色金融文化,培育诚实守信、以义取利、稳健审慎、守正创新、依法合规的金融文化[8] "十五五"时期加快建设金融强国的主要任务 - 持续完善中央银行制度,构建科学稳健的货币政策体系和宏观审慎管理体系,保持人民币汇率基本稳定,推进人民币国际化[10] - 深入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加力支持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提高绿色转型金融供给质量,完善普惠金融体系,加快健全养老金融体系,推动数字金融高质量发展[10] - 促进资本市场健康稳定发展,提升资本市场对新产业新业态新技术的包容性,健全投资和融资相协调的资本市场功能,加强上市公司全链条监管[10] - 进一步优化金融机构和金融基础设施体系,推动各类金融机构专注主业、完善治理、错位发展[11] - 加快建设国际金融中心,提高上海金融市场价格影响力,支持香港巩固提升国际金融中心地位[11] - 全面提高金融监管能力,全面加强机构监管、行为监管等功能监管,依法将所有金融活动纳入监管,强化央地监管协同[11] - 着力加强金融法治建设,推动完成金融法立法,加大金融执法力度,对各类违法违规行为零容忍[11]
“十五五”加快建设金融强国有哪些主要任务和重要举措?中央金融办王江回应
财联社· 2025-11-05 20:22
文章核心观点 - 加快建设金融强国是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必然要求,现代化强国必然是金融强国[2] - 金融强国建设必须扎根和服务于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以支撑中国式现代化[2] - 建设金融强国需加强六大关键核心金融要素,并走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4][5] 加快建设金融强国的重大意义 - 金融系统在"十四五"期间扎实推进防风险、强监管、促高质量发展,取得显著成绩[2] - 加快建设金融强国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需加大对重大战略和薄弱环节的金融支持[3] - 金融需加快构建科技金融体制,为科技创新提供全生命周期、全链条的金融服务[3] - 建设金融强国是统筹发展和安全的必然要求,需增强金融整体实力和国际竞争力以应对复杂风险挑战[3] 加快建设金融强国的理论内涵与实践要求 - 金融工作最根本在于加强党中央对金融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4] - 金融强国应具备六大关键核心金融要素:强大的货币、强大的中央银行、强大的金融机构、强大的国际金融中心、强大的金融监管、强大的金融人才队伍[4][5] - 必须走体现"八个坚持"的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5] - 必须加快构建科学稳健的金融调控体系、结构合理的金融市场体系等中国特色现代金融体系[5] - 必须培育诚实守信、以义取利、稳健审慎、守正创新、依法合规的中国特色金融文化[5] "十五五"时期加快建设金融强国的主要任务与举措 - 持续完善中央银行制度,构建科学稳健的货币政策体系和宏观审慎管理体系,保持人民币汇率基本稳定并推进国际化[6] - 深入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支持科技自立自强、绿色转型、普惠金融、养老金融和数字金融[6] - 促进资本市场健康稳定发展,提升对新产业新业态的包容性,健全投资融资相协调的功能,加强上市公司全链条监管[6] - 优化金融机构和金融基础设施体系,推动各类金融机构专注主业、错位发展[7] - 加快建设国际金融中心,提高上海金融市场价格影响力,支持香港巩固提升国际金融中心地位[7] - 全面提高金融监管能力,加强机构监管、行为监管等各类监管,依法将所有金融活动纳入监管[7] - 着力加强金融法治建设,推动完成金融法立法,加大执法力度并对违法违规行为零容忍[7]
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权威访谈丨加快建设金融强国 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有力支撑——访中央金融办分管日常工作的副主任、中央金融工委分管日常工作的副书记王江
新华网· 2025-11-05 19:29
新华社北京11月5日电 题:加快建设金融强国 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有力支撑——访中央金融办分 管日常工作的副主任、中央金融工委分管日常工作的副书记王江 新华社记者赵晓辉、李延霞、张千千 金融是"国之大者",关系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全局。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 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专门就加快建设金融强国作出重要部署。 如何理解这一部署的重大意义?加快建设金融强国有哪些主要任务和重要举措?新华社记者采访了 中央金融办分管日常工作的副主任、中央金融工委分管日常工作的副书记王江。 深刻认识加快建设金融强国的重大意义 问:全会对"十五五"时期加快建设金融强国作出战略部署,如何理解其重大意义? 答:"十四五"以来特别是中央金融工作会议以来,金融系统认真贯彻党中央决策部署,扎实推进各 项工作,全面加强金融系统党建工作和全面从严治党,扎实推进防风险、强监管、促高质量发展,金融 事业取得显著成绩。 习近平总书记2023年10月在中央金融工作会议上首次明确提出加快建设金融强国的宏伟目标,2024 年1月又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推动金融高质量发展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对金融强国建设的科学内涵和 目 ...
东吴证券董事长范力:中国资产正迎来历史性的配置机遇
中证网· 2025-11-04 15:50
公司经营业绩 - 公司前三季度实现净利润29.35亿元,同比增长60.23%,业绩创历史新高[1] - 公司经营质效稳步提升,坚持稳健经营与开拓创新并重[1] 公司业务优势 - 北交所业务排名保持行业前三,新三板业务排名行业前四[1] - 公司债(含企业债)承销规模排名行业前六,连续多年保持江苏市占率第一[1] - 研究业务排名行业前十名[1] 行业与市场环境 - 财政、金融、产业等一揽子政策持续扩围增效,支持资本市场稳定发展[1] - 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加快融合发展,涌现一批现象级科技企业和创新产品[1] - 资本市场"1+N"政策体系加快落地见效,中国资产吸引力明显增强[1] - 中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中国资产正迎来历史性的配置机遇[1] 公司战略与发展规划 - 公司研究所进入第二个十年新征程,将深耕产业链研究,强化对科技创新、绿色转型、消费复苏等关键领域的洞察[2] - 公司将紧密围绕"十五五"规划确定的重点方向,致力于提供更具前瞻性的研判和更精准的投资建议[2] - 公司积极融入金融强国建设大局,践行核心价值观,全面提升综合金融服务能力[2] - 公司通过全业务链协同和全生命周期陪伴,服务新质生产力发展,助推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五篇大文章"[2] - 公司目标是建设规范化、市场化、科技化、国际化的现代证券控股集团[2] 公司活动信息 - 公司召开2026年度策略会,设置1个主会场和6个分论坛[2] - 策略会吸引800余家上市公司参与,近2000人参会[2]
证券ETF(512880)连续3日净流入超38亿元,规模超620亿元居同类规模第一
搜狐财经· 2025-11-04 10:27
资金流向与产品规模 - 证券ETF(512880)连续3日获得资金净流入,总额超过38亿元 [1] - 截至2025年11月3日,该ETF规模达到622.34亿元,在同类21只产品中规模排名第一 [1][2] 行业政策与改革方向 - 证券行业在“十五五”期间将围绕金融强国建设深化改革 [1] - 证监会将择机推出再融资储架发行制度,并拓宽并购重组渠道以促进上市公司整合 [1] - 将深化创业板改革,优化上市标准以服务新兴领域企业,并推动北交所高质量发展 [1] 资本市场发展重点 - 资本市场改革重点包括发展股权、债券等直接融资,培育高质量上市公司,以及扩大高水平制度型开放 [1] - 行业将受益于流动性充裕环境及政策支持 [1] 行业前景与投资逻辑 - 长期看券商板块因市场活跃度提升和改革红利具备发展空间 [1] - 预计后续资本市场活跃度将维持高位 [1]
锚定四中全会部署,“十五五”资本市场谱写高质量发展新篇
中国发展网· 2025-11-03 20:09
资本市场“十五五”规划方向 - 会议审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为资本市场未来五年改革发展锚定方向 [1] - 资本市场将以服务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为核心,深化改革、扩大开放、防控风险 [1] “十四五”时期成就回顾 - 资本市场实现从规模扩张向质效提升的深刻转变,基础制度完成系统性重塑,注册制改革全面落地并持续深化 [1] - 多层次市场体系愈发完备,主板、科创板、创业板、北交所形成功能互补、协同发展格局 [1] - 市场监管框架优化,常态化退市机制加速完善,市场生态持续净化,韧性与抗风险能力明显增强 [1] “十五五”核心任务:支持创新与重点领域 - 强化对科技创新支持力度,深化科创板、创业板改革,优化发行上市审核标准,突出对研发投入、核心专利等创新属性的评价 [2] - 围绕“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五篇大文章,丰富产品体系,拓宽重点领域融资渠道 [2] “十五五”改革重点:融资与投资端建设 - 在融资端构建覆盖企业初创期、成长期、成熟期的全生命周期融资支持体系,完善并购重组制度,支持优质企业产业整合 [3] - 在投资端着力培育长期资本、耐心资本和战略资本,通过税收优惠、机制创新引导保险资金、养老金等中长期资金入市 [3] - 加快资本市场数字化转型,以数智技术赋能监管与服务,提升金融服务精准度 [3] “十五五”开放与国际化 - 坚持制度型开放导向,深化与国际资本市场衔接,推动国内金融规则与国际高标准对接 [3] - 完善外资机构入市便利化措施,稳步扩大债券市场、期货市场开放范围,提升人民币资产国际吸引力 [3] - 发挥香港离岸人民币枢纽功能与上海国际金融中心资源配置作用 [3] 风险防控与市场秩序 - 把风险防控摆在突出位置,精准化解房地产市场、地方政府债务等关联领域风险向资本市场传导的隐患 [4] - 完善风险防控制度体系,强化功能监管与穿透式监管,依法从严打击财务造假、操纵市场等违法违规行为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