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通用人工智能
icon
搜索文档
赛迪研究院:软体机器人技术的发展将为具身智能带来新的机遇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4-02 19:38
行业发展趋势 - 中国AI大模型市场规模2024年达到165亿元,预计2028年将达到624亿元,复合增长率为40% [2] - AI专用芯片和量子计算的突破将推动计算硬件向高效能、低功耗和绿色化发展 [2] - 数据质量提升、跨领域数据融合加快、合成数据应用增长、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加强 [2] 技术革新 - 传感器技术持续升级,高分辨率、低功耗且具备多模态感知能力的传感器将大量涌现 [2] - 新型视觉传感器可融合红外、深度等多种感知维度,提供更全面的环境视觉信息 [2] - 软体机器人技术的发展将推动医疗康复、灾难救援等领域的广泛应用 [2] 行业挑战 - 大模型技术在数据-算法-算力领域存在瓶颈 [3] - 高质量专业数据集缺乏,数据共享难度高,数据标准和治理保障体制不完善 [5] - 模型存在不可解释性和可靠性风险,在医疗、法律等特定领域应用受限 [5] - 算力供给不充分、不平衡,能源消耗瓶颈明显 [5] 行业机遇 - 具身智能产业将先进入工厂,未来会走向家居养老,市场潜力巨大 [3] - 中国在具身智能领域与国际水平相当,部分领域领先 [3] 政策环境 - 中国对大模型行业秉持包容审慎态度,相关政策自2024年起密集颁布 [2]
人形机器人,少一点“腾空”,多一点“落地”
36氪· 2025-04-02 15:30
人形机器人技术发展现状 - 全球人形机器人技术展示集中在舞蹈、空翻等表演性功能,但实际应用已开始渗透工业场景[1] - 东风柳汽宣布将部署20台优必选Walker S1工业人形机器人,这是全球首次批量应用于汽车制造工厂的案例[1] - 特斯拉Optimus Gen3在工厂执行电池分拣等任务,替代人工效率提升30%,未来将拓展至焊接、喷涂等危险工序[2] 工业应用案例与效率提升 - Figure AI人形机器人在宝马工厂执行物流分拣,日均工作20小时,任务中断率低于0.3%[4] - Apptronik Apollo机器人在奔驰匈牙利工厂试点,零部件配送效率提高40%,人力成本降低32%[4] - 优必选Walker S1在极氪工厂实现多场景协同作业,包括总装车间分拣、质检区精密装配等复杂任务[4] 中美产业竞争格局 - 美国制造业若采用人形机器人,理论上590万台(现工人数一半)即可维持2.4万亿美元产出[7] - 中国制造业工资为美国1/4,2024年工业机器人安装量占全球50%,供应链集群成熟[7] - 中国工信部明确聚焦3C、汽车等领域打造示范产线,推动人形机器人从"炫技"转向生产力[8] 技术突破方向 - 特斯拉Optimus实现蒙眼行走和理解"将工具放入工具箱第三层"等复杂指令[12] - Figure AI推出通用具身智能模型Helix,支持两台机器人协作解决长期操作任务[12] - 优必选开发BrainNet架构和IoH中枢,研发全球首个人形机器人多模态推理大模型[13][14] 产业化挑战 - 现有大语言模型缺乏物理常识,无法处理"感知-推理-交互"闭环[9] - 人形机器人具身智能技术仍处于实验室向产业化突破的关键阶段[14] - 行业需从表演展示转向真实场景应用,关注具身智能等核心技术突破[10][11] 未来发展趋势 - 人形机器人正从"替代工具"向"协作伙伴"进化,开启人机共融的智能制造新时代[14] - 工业场景落地将驱动技术突破,但其他应用场景仍需长期发展[14] - 行业需要更多像比亚迪、华为那样专注核心技术的企业推动实质性进步[14]
斯坦福大学:人工智能百年研究报告,2030年的人工智能与生活
欧米伽未来研究所2025· 2025-04-01 23:17
文章核心观点 - 斯坦福大学AI100项目首份报告《人工智能与生活2030》为审视未来十几年AI融入日常提供理性视角,AI虽有潜力带来积极影响,但也会带来社会、伦理和法律挑战,需制定政策引导其发展 [3][18] 百年之约:AI100项目的缘起与使命 - AI100项目源于对AI领域快速发展及其深远社会影响的认识,受2008 - 2009年AAAI组织的“阿西洛马会议”启发而生 [4] - 项目设立常设委员会,计划每五年组织专门研究小组评估AI,目标是为AI研究、开发、设计和政策制定提供指导,确保AI惠及个人与社会 [4] 首份报告研究小组及任务 - 首份报告研究小组由17位AI专家及多领域学者组成,背景多元确保研究广度与深度 [5] - 常设委员会要求研究小组聚焦AI到2030年对“典型的北美城市”生活的影响,选择城市和限定北美是为深入探讨特定背景影响并承认全球城市多样性 [5] 揭开AI的面纱:它是什么,不是什么 - AI是一门科学和计算技术,灵感源于人类神经系统和感知等方式,但运作方式与人类不同,精确定义AI有挑战 [6] - 当前AI在特定任务上进展显著,如深度学习、计算机视觉、自然语言处理、AI规划等,但并非“通用人工智能”,缺乏人类常识等能力,不会对人类构成迫在眉睫威胁,应期待其积极影响 [7][8] AI渗透八大领域:2030年城市生活图景 - 交通运输领域,到2030年自动驾驶汽车将更普遍,会改变城市面貌、缓解交通问题,但面临安全性和可靠性挑战,公众对AI的认知可能由此塑造 [9][11] - 家庭/服务机器人领域,未来十五年会出现更多特定用途机器人,但制造通用型机器人面临技术和成本障碍,近期商业机会集中在特定应用 [11] - 医疗健康领域,AI可利用健康数据进行疾病预测等,有望改善数百万人健康和生活质量,但从实验室到临床应用速度较慢,面临数据隐私等挑战 [11] - 教育领域,AI能为教育带来个性化变革,但设计有效AI系统面临挑战,需关注教育资源平等和内容准确性等问题,人机交互顺畅性和信任度是关键 [10] - 低资源社区领域,AI可帮助优化资源分配等,但应用设计可能忽略社区特殊需求或加剧不平等,确保技术普惠性和建立社区信任至关重要 [10] - 公共安全与安防领域,AI用于犯罪预测等引发隐私和偏见担忧,需在提升安全效率与保护公民权利间取得平衡,公众信任是基石 [12] - 就业与职场领域,AI会自动化部分工作冲击现有岗位,但也会创造新岗位和增强人类能力,社会需适应转变,克服人们对被边缘化的恐惧 [12] - 娱乐领域,AI已深度融入娱乐产业,未来会有更具交互性和沉浸感的形式,但可能带来社交隔离等社会风险 [12] 超越技术:AI的社会挑战与政策前瞻 - AI发展带来公平性与偏见、隐私、安全与可靠性、责任归属、经济影响与分配、人机关系等社会、伦理和法律挑战 [13][14] - 报告提出政策建议,包括提升政府AI专业能力、鼓励对AI社会影响的研究、避免对“AI”笼统监管、促进透明度和公众信任、关注公平与普惠 [14][15][17] 结语:面向2030的理性期待与责任 - 报告描绘了AI融入城市生活带来便利和挑战的未来图景,将讨论焦点拉回现实,提醒人们AI未来掌握在自己手中,需积极引导其发展 [18] - AI100项目才刚开始,当下应理解报告洞察与建议,塑造负责任、可持续、以人为本的AI未来 [18]
未来已来:中关村论“机器人总动员”背后的故事
环球网资讯· 2025-03-31 12:17
科技办会与机器人应用 - 2025中关村论坛构建八大类应用场景,包括智慧会议、低碳办会、机器人迎宾和AI互动体验,科技贯穿论坛每个细节 [2] - 无感参会系统取消纸质证件,电子桌签和会场导航提升效率,"小关咖啡"机器人咖啡师每日服务超200位嘉宾,AIGC互动区两日生成2400余幅数字画作 [2] - 论坛成为新产品试验场,人形机器人、AI同传等技术接受真实场景考验,推动技术迭代与产业落地,形成从技术验证到场景应用的闭环发展 [2] 机器人技术与表演 - 乐聚通研"夸父"机器人与加速进化T1机器人联袂出演开幕式科技秀,完成刚柔并济的太极和灵动舞蹈动作,展现科技与艺术融合 [2][5] - 乐聚通研通过动捕数据采集、运动轨迹重定向及仿真迁移,克服柔性地毯稳定性等挑战,历时百余次训练迭代,一个月内完成动作训练 [5] - 加速进化T1机器人在论坛承担四大任务:科技秀机械舞、展馆足球赛与特技表演、迎宾引导、AI论坛主持人,产品已远销欧美十余国 [5][7] 机器人核心技术 - 北京通用人工智能研究院提出"价值驱动"技术范式,采用"小数据、大任务"路线,区别于传统大数据模型,强调类人类智能成长 [8] - 通研院CDM-MPC控制框架解决机器人动态平衡难题,实现复杂动作稳定,并与乐聚通研联合研发高动态奔跑技术,通过虚拟训练优化真实表现 [8][9] - 通研院发起"通智大脑联盟",吸纳七家国内头部机器人企业,涵盖多形态机器人,加速具身智能产业化与多场景落地 [9] AI同传技术 - 火山引擎豆包同传模型为论坛提供现场同传与双语字幕服务,采用端到端大模型架构避免传统级联方案错误累积,智能优化翻译流畅度 [10] - 豆包同传支持5秒音色采样复刻,提升沉浸感,未来将优化模型准确性、降低延时并扩展多语言跨语种能力 [10]
中关村论坛|未来产业细分领域政策将制定出台,多地开始筹备未来产业基金
搜狐财经· 2025-03-31 11:43
政府政策与产业布局 - 工信部将制定生物制造、量子科技、具身智能、原子级制造等细分领域产业政策 健全未来产业"1+N"政策体系 [1] - 工信部支持地方建设未来产业先导区 引导政府投资基金加大未来产业投入力度 [1][7][8] - 北京、上海、浙江、江苏、深圳等地已明确未来产业重点布局方向 [7] 地方未来产业基金动态 - 上海设立总规模100亿元未来产业基金 由财政全额出资 [8] - 合肥拟设立100亿元未来产业基金 三年投入20亿元建设公共服务平台 每年另设1亿元专项资金补贴智能机器人企业研发成本 [8] - 北京市将设立8只千亿级市级政府产业基金 重点支持类脑计算、光电计算、超宽禁带半导体、超导材料及人形机器人等领域 [9] 未来产业核心赛道 - 2025年未来产业十大赛道包括通用人工智能、高级别自动驾驶、商业航天、人形机器人/具身智能、新型储能、低空经济、清洁氢、算力芯片、细胞与基因治疗及元宇宙 [3] - 人形机器人被列为重点发展领域 当前处于发展上升期 在工业及家庭应用场景展现巨大潜力 [3][6] 区域产业集聚态势 - 京津冀地区以高端工业机器人、服务机器人和特种机器人为重点方向完善产业链条 [5] - 长三角依托制造业能力在上海、昆山、无锡等地打造人形机器人产业集群 [5] - 珠三角发挥应用驱动优势构建人形机器人产业创新生态 [5][6] 技术发展与挑战 - 人形机器人发展依赖人工智能技术创新及地方产业基础配套能力 [3] - 具身智能技术进入家庭场景仍需较长时间 双足人形机器人的机械操作效能未达预期 [6]
深度|朱啸虎已退出两个明星人形机器人,经纬张颖坚信人形机器人赛道
Z Finance· 2025-03-29 13:00
金沙江创投的投资策略 - 金沙江创投主管合伙人朱啸虎表示正在批量退出人形机器人公司 认为该领域"共识集中但商业化不明"[1] - 朱啸虎以擅长退出著称 曾成功从ofo等明星项目中退出并获利[1] - 经纬创投合伙人张颖持不同观点 认为机器人领域是大赛道 百花齐放 存在泡沫也属正常[1] 金沙江创投近期退出案例 - 2024年9月29日退出星海图 该公司是金沙江创投天使轮投资项目[3] - 2025年1月17日退出松延动力 该公司也是金沙江创投天使轮投资项目[3] 星海图公司概况 - 创始团队来自AI+自动驾驶+机器人领域[5] - 研发团队来自清华大学 MIT Stanford UCB等顶尖院校及Waymo Momenta 阿里等知名企业[5] - 具备全球顶尖AI算法研发能力和量产工程经验[5] - 团队在感知 规划操控 SLAM 数据闭环 嵌入式系统 机械结构六大技术领域均有技术专家[5] 松延动力公司概况 - 专注于人形机器人研发与制造[7] - 2023年9月成立于北京[7] - 核心创始人员来自清华大学 中科院等知名院校[7] - 研发方向包括通用人工智能本体 机器人仿生 具身操作系统等[7]
当外骨骼机器人拥有具身智能,「程天科技」获近亿元B轮融资 | 早起看早期
36氪· 2025-03-28 08:08
融资与资金用途 - 公司完成近亿元B轮融资 由锡创投领投 浩悦资本担任独家财务顾问 [3] - 融资将用于具身智能外骨骼技术研发迭代 脑机新产品研发注册 生产基地扩建以及全球市场拓展 [3] - 重点推动具身智能外骨骼穿戴机器人在康复养老与消费市场的应用 加速海内外渠道网络拓展 [3] 产品与技术发展 - 公司2025年上市"易行EasyGo"助力外骨骼机器人系列产品 瞄准老年助行 户外运动等消费场景 [4] - 产品采用轻量化碳纤维材料与仿生结构 无需电源即可提供步行助力 售价约2500元 [4] - 医疗级产品已累计服务用户超62.3万人次 意图识别准确率达98.7% 机器人日均服务效率提升3倍 [7] - 脑卒中用户步态训练效率提升约53% [7] - 正在探索"脊髓电刺激+外骨骼"治疗的临床方案 以突破脊髓损伤患者康复治疗疗效天花板 [8] 市场战略与拓展 - 公司采取"先2B后2C"的发展路径 从医疗康复场景向消费级市场拓展 [3][4] - 经典悠行UGO系列康复外骨骼产品于2024年底获欧盟CE认证 正沿"一带一路"区域拓展海外市场 [8] - 创始人认为外骨骼机器人未来最大应用场景在C端 将像衣服一样穿在身上 [3] 技术演进与创新 - 从机械式外骨骼向人工肌肉型材料发展 解决人类行动能力受限问题 [3] - 生物信号采集从肌电 运动姿态拓展到脑电 脊电等神经信号 [4] - 通过多模态生物信号融合算法 为用户生成动态康复路径 [7] - 意图识别从"你划我猜"式提升到直接解码神经信号 提高准确性和实时性 [5]
宜宾升级基金矩阵,用“一流朋友圈”集聚“一流产业生态圈”
澎湃新闻· 2025-03-25 19:07
宜宾基金招商2 0模式升级 - 在2025年长三角投资推介会上签约项目130个,签约总金额达493 3亿元 [1] - 活动参会嘉宾一半以上来自国内头部基金机构及其参投企业,签约环节中基金机构及其推荐项目占大部分 [3] - 市属国企与国内8家基金投资机构达成合作意向,共建通用人工智能、新型储能制造及应用等9支产业发展投资基金 [3] 产业基金矩阵的现有成果与规模 - 自2022年起与头部资本合作组建18支、总规模300亿元的基金群,累计合作落地基金项目34个、协议投资额超1000亿元 [5] - 2025年1月发布超600亿元基金矩阵,在存量300亿元基础上,未来3年内再新增超300亿元增量基金群 [3][13] - 依托基金矩阵,已形成全国最完备的动力电池产业生态,集聚120余个配套项目,并完成晶硅光伏全产业链布局 [7] 基金招商模式的核心优势 - 引入市场化风险把关机制,投放着眼于相关行业产业发展,利于补齐整个产业链发展缺口 [8] - 建立与头部资本常态化联系机制,利用其前沿项目储备和资本运作经验弥补政府视野不足 [8] - 构建与高能级企业集约式招商机制,通过头部资本缜密尽调后批发式推送优质企业,提升招商效率效益 [8] 产业升级与未来产业布局 - 已构建"4+4+4"现代化产业集群,主导产业从"一黑一白"转变为"一蓝一绿" [11] - 推动基金向上游科技端、下游应用端延伸,拟设立10亿元科技成果转化基金群,加大投早、投小、投硬科技力度 [13][15] - 基金深化细分领域,向新型储能、数字能源、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人工智能等未来产业延伸 [15][16] 城市营商环境与发展动能支撑 - 2024年地区生产总值突破4000亿元,全口径税收突破600亿元,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超300亿元 [21] - 动力电池产业连续2年产值超千亿元,产销占全国15%以上;数字经济产业规模突破640亿元 [21] - 拥有显著绿色资源优势,发电装机容量980万千瓦中绿电占比85%,为"新三样"提供绿色能源支撑和低成本水运便利 [23]
未可知书籍推荐 | 《第三种存在》:人工智能,倒逼人类再进化
第三种存在理论 - 人类文明基于两种传统存在形式:物理性物质存在和精神意识存在[1] - 人工智能催生出兼具物质与精神特征的第三种存在形态[1] - 第三种存在具有独特构造与运行机制,正显著影响前两种存在形式[1] 第一种存在特征 - 表现为物理/化学/生物/宇宙等物质形态,被自然科学实证[3] - 工业革命以来人类通过技术创新持续开发地球物质资源[3] - 哲学层面被定义为唯物主义,构成"人类世"的物质基础[4] 第二种存在特征 - 体现为认知/意识/思想等形而上的精神存在[4] - 哲学层面归类为唯心主义,推动人类进化进程[4] - 自然人作为两种存在的结合体,兼具生物属性与社会属性[6] 人工智能发展历程 - 从1936年图灵机到2022年ChatGPT历经86年技术积累[6] - 实现从机器学习到深度学习的范式转换[6] - 当前AI已具备自然语言处理/自动推理等类人能力[6] 第三种存在的影响维度 - 改变经济运行方式与知识生成模式[9] - 重构社会组织形态与国际政治格局[9] - 推动决策机制与意识形态的数字化转型[9] 人工智能技术演进 - 通用人工智能(AGI)具备跨领域学习推理能力[11] - 超级人工智能(ASI)认知功能将超越人类智能[11] - 行业预测显示ASI可能在2026-2030年间实现[11] 技术冲击与挑战 - AI技术正成为全球生产要素流动的核心驱动力[11] - 面临技术失控/企业垄断/国际竞争三重挑战[11] - 倒逼人类重新定义智能边界与文明形态[11] 学科融合趋势 - 诺贝尔奖证明传统科学需结合AI深化认知[11] - 计算主义成为数学形态的新存在主义[5] - 元宇宙等虚拟世界构成第三种存在新形态[7]
天风证券晨会集萃-2025-03-12
天风证券· 2025-03-12 08:10
根据提供的晨会集萃内容,以下是作为资深研究分析师总结的关键要点: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英派斯(002899)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预计24-26年PE分别为31X/24X/19X [2] - 东鹏饮料(605499)维持"买入"评级,预计25-27年PE分别为26/21/16X [19][31] - 基础化工行业评级为"中性" [36] - 布鲁可预计24-26年PE为40X/26X/17X [20] 核心观点 - 英派斯健身器材海外OEM/ODM业务壁垒深厚,自主品牌拓展欧洲及亚太市场,同时布局AI运动眼镜打造第二增长曲线 [2][32][34] - 美团在无人配送领域通过无人机、自动配送车及机器人实现规模化运营,自动驾驶里程占比99%,累计配送近500万单 [3][40][41] - 传媒行业关注AI多模态发展,火山引擎推出双语视频生成器,阿里发布QwQ-32B模型,ManusAI发布通用AI代理 [4][46] - 消费行业受益于政策支持,2024年最终消费支出对经济增长贡献率为44.5%,拉动GDP增长2.2个百分点 [10][24][25] - 东鹏饮料24年营收/净利润同比+40.63%/+63.09%,电解制水业务增速达280.37%,全国区域扩张成效显著 [12][28][29] - 化工行业受益于绿色金融政策支持,硫磺价格周涨幅达14.1%,三氯乙烯需求面利好 [11][36][37] 细分行业总结 轻纺与健身器材 - 英派斯24Q1-3营收8.96亿元,同比增长36%,全球健身器材市场规模132亿美元(2022年),预计年增长率3.8%-4.2% [2][32] - 布鲁可参考万代南梦宫FY25Q1-3收入9557亿日元(同比+24%),奥特曼IP收入增长显著 [20] 科技与AI应用 - 美团无人机开通53条航线,自动配送车测试路线340条,帮助骑手减少超240万公里配送路程 [3][40][41] - 禾赛科技与美团合作供应激光雷达,推动自动配送方案落地 [3][43] - DeepSeek模型接入C端应用,AI原生游戏开发实现9天收入12.64万元 [46][49] 消费与食品饮料 - 东鹏饮料24年东鹏特饮/电解制水/其他饮料营收133.04/14.95/10.23亿元,同比+28.49%/+280.37%/+103.19% [28][29] - 2024年人均GDP达95749元(约1.35万美元),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1314元,较2013年翻倍 [10][24] 化工与原材料 - 硫磺国产固硫均价2070元/吨(周涨192元/吨),液硫均价2020元/吨(周涨301元/吨) [11][37] - 三氯乙烯受制冷剂需求拉动,价格明显上行 [11][37] - 政策支持石化化工领域设备更新改造,提供中长期贷款 [11][36] 传媒与游戏 - 2025年2月电影票房160.91亿元(同比+46.5%),《哪吒之魔童闹海》票房破144亿元 [47][48] - 游戏行业政策环境向好,浙江省推出20条措施支持游戏出海 [4][49] 市场数据 - 上证综指收盘3379.83(涨0.41%),恒生指数收盘23782.14(跌0.01%) [6][16] - 基础化工板块周涨2.06%,跑赢沪深300指数0.67个百分点 [38] 注:以上总结已排除风险提示、免责声明、评级规则及无关内容,并严格引用原文数据及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