夸父机器人

搜索文档
前沿科技重塑服务贸易新场景
北京青年报· 2025-09-11 01:44
机器人应用场景拓展 - 迎宾机器人"夸父"具备迎宾 走秀 打太极等复杂动作能力 头部装有深度摄像头及3D激光雷达 可进行智能语音交互 目前上百台正开展数字训练 将在北京多场景落地应用[2] - 便利店机器人"盖博特"实现自动寻货取货功能 通过手臂吸盘操作货物 已在北京10家药店应用并实现24小时无人运营[2] - 便利店机器人"小鹿"完成扫码下单到递送商品全流程耗时不到30秒 此类24小时无人便利店已在石景山落地运营[2] 5G与AI技术融合应用 - 中国移动5G新通话实现实时中英同声传译 系统通过大模型翻译仅需几秒钟延迟 同时提供通话速记服务并以短信形式发送[2] - 智能陪练产品"天天八段锦"通过识别用户骨骼节点实时捕捉动作 与标准动作对比后给出智能评分并生成薄弱环节报告[2] - AIGC技术实现"一图换装 一语成歌"功能 上传照片可生成专属数字人形象并搭配服饰 说歌词可自动谱曲生成专属歌曲[3] 文化遗产数字化创新 - 《梦回圆明园》VR项目1:1复刻历史古迹 结合数字建模与空间计算技术 复原圆明园全盛时期建筑群包括海晏堂十二兽首[3] - 项目采用大空间追踪技术LBSS 融合虚拟现实与AI交互 实现乘飞毯穿越屋顶 转动齿轮时光流转等沉浸式体验[3] - 颐和园数字人客服"小颐"能在1秒内根据游客需求生成定制行程单 实现与传统服饰数字人的实时对话交互[3] 服务贸易技术集成 - 服贸会构建"5G生活全链条场景"模拟外国友人入关到出关全流程 覆盖衣 食 住 行 游 购 娱七大环节[2] - 展会大规模采用AIGC互动与XR/VR沉浸式体验 突破传统实拍限制 实现文化遗产"复活"与传统文本焕新[3] - 技术集成重构"人 城 展"互动逻辑 展现服务贸易对城市肌理重塑与产业动能激活的作用[2]
钢铁“舞者”如何打出优雅太极?世界人形机器人运动会开幕式精彩“剧透”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5-08-14 14:10
活动概况 - 2025世界人形机器人运动会开幕式于8月14日在"冰丝带"开幕 由北京市人民政府和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联合主办 [1] - 开幕式联排已完成全要素演练 多部门按准直播流程顺利完成准备工作 [1][3] 技术呈现与规模 - 采用"思想+艺术+技术"融合传播理念 呈现人机共舞 机器人戏曲武术表演 机器人时装走秀等创新场景 [2] - 投入近百位演员 300个机器人及300多位工程师共同完成视觉盛宴 [2] - 经过七八次大型联排及单个节目合成才达到最终呈现效果 [2] 机器人技术特性 - "夸父"机器人升级了上肢协同和行走步态 能精准展现太极"圆活连贯"的韵味 [4] - 熊猫机器人"优悠"搭载40多个自由度运控系统 实现动作丝滑随停 具备处理"慢比快更难"的武术动作能力 [4] - 机器人乐队演奏 戏曲武术复合节目《智韵和鸣》展现国潮主题机器人技术 [4] 文化融合展示 - 通过《欢迎来到碳基生命的世界》《智韵和鸣》《天工霓裳》等节目展现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技术的结合 [2][4] - 人类与机器人共舞表演成为开幕式突出亮点 体现具身智能发展的独特魅力 [2][4]
厨房里的寒冬
36氪· 2025-08-06 14:10
外卖与社区餐饮模式创新 - 京东计划投入10亿元打造七鲜小厨 在全国招募菜品合伙人 目标覆盖上班族和学生等刚需人群 提供家庭厨房替代方案 [1] - 星级酒店在周边社区摆摊销售亲民价格餐食 如酱肉包 糖醋排骨等招牌菜 价格区间20-30元 通常下午6点前售罄 [3] - 家庭厨房功能因时间成本和居住环境变化被削弱 双职工家庭更倾向选择外部餐饮解决方案 [3] 厨房空间与装修成本分析 - 一线城市厨房面积约6㎡ 价值高达54万元 相当于普通家庭17年外卖支出 [4] - 厨房装修单价为客厅装修的四倍 开发商普遍压缩厨房面积至国家要求的5㎡下限 [4] - 年轻一代视每日烹煮三餐为时间消耗 改善型住宅流行开放式厨房设计 强调多功能性而非单纯烹饪 [8] 集成灶行业面临挑战 - 集成灶销售高度依赖新房市场 新房装修需求占比超80% 远高于传统厨电的50% [9] - 2024年全国房屋新开工面积73893万平方米 同比下降23% 2025年1-6月新开工面积30364万平方米 同比下降20% [9] - 浙江美大2024年营收同比下滑47.54% 净利润下滑76.45% 火星人2024年营收下滑35.68% 净利润下滑94.91% [10] - 2025年上半年浙江美大净利润同比下滑89.9% 火星人净利润同比下滑246.91% [10] 存量房市场竞争格局 - 存量房市场需求集中于更新换代 功能性提升 健康环保和智能化升级 [12] - 刚需品类包括油烟机 燃气灶 电热和燃热产品 需求最稳定 [12] - 改善型品类包括消毒柜 洗碗机 嵌入式微蒸烤一体机和净水器 随健康饮食需求普及 [14] - 新兴品类如养生壶和智能厨电代表未来发展方向 [14] 厨电企业业绩与战略调整 - 老板电器2024年营收112.13亿元 同比微增0.10% 创五年最低增速 2025年Q1营收同比下滑7.20% [14] - 2024年净利润15.77亿元 同比下降8.97% 2025年Q1净利润同比暴跌14.66% [15] - 产品结构高度依赖烟灶品类 占比超70% 但市场已饱和且同质化严重 [16] - 企业尝试AI赋能提升溢价 老板电器推出AI烟灶联动和食神大模型 方太部署Healthy CookingGPT系统 [17][20] 小家电行业面临压力 - 九阳股份营收从2020年112.24亿元降至2024年88.49亿元 净利润从9.4亿元暴跌至1.22亿元 缩水近90% [27] - 2024年销售费用高达15.06亿元 同比增长13.43% 销售费用率升至17.02% 研发费用率降至4.08% [27] - 2025年1-6月厨房小家电全渠道零售额319亿元 同比上涨9.3% 但零售量13652万台 同比下降1.2% [26] 政策与消费趋势影响 - 国补政策透支未来1-2年换新需求 厨电更换周期多在五年以上 [26] - 2025Q1消费者信心指数平均值98.70 低于2024年同期 Q2指数99.50 仍低于政策前峰值 [22] - 行业呈现销售额与销售量分化 中高端产品更受欢迎 加速小企业和杂牌出清 [27] 智能化与未来技术方向 - 华为云与乐聚合作推出装载盘古大模型的夸父机器人 可应用于工业场景和家务烹饪 [31] - 厨房智能化升级存在预期 但传统厨电企业面临入场难度 美的 海尔等大厂更具优势 [31]
集结“出征” 广东具身智能大“秀”肌肉|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
广州日报· 2025-07-27 22:56
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核心亮点 - 广东人工智能企业集中展示最新机器人、机械臂、对话模型产品,突出在工业、制造业、农业等领域的AI技术突破与创新能力 [1] 具身智能技术突破 - 腾讯Robotics X具身智能开放平台Tairos赋能宇树机器人G1,实现出色语音对话、环境感知和行动决策能力 [2] - 越疆机械臂X-Trainer接入Tairos平台后实现自然对话、意图理解、环境感知及任务规划能力,可完成烹饪等复杂任务 [2] - 智平方通用智能机器人爱宝展示0.375秒/次敲击速度的架子鼓演奏能力,仅需24小时学习即可掌握新技能 [3] - 爱宝机器人具备多场景应用能力,包括饮品制作、2X2码垛等,展现空间感知和快速学习技术优势 [3] 行业生态建设进展 - 网易发布全球首个露天矿山挖掘机装车场景具身智能模型"灵掘",并开源数据集推动技术普惠 [4] - 网易发起"2027产业协同计划",目标联合行业实现30+矿山无人化运营 [4] - 乐聚机器人"夸父"搭载insightOS系统实现多机协同作业,已在一汽红旗工厂完成高强度循环作业验证 [4] 自动驾驶领域突破 - 小马智行开放Robotaxi体验服务,覆盖世博展览馆等核心区域,展示第七代北汽极狐阿尔法T5 Robotaxi车型 [5][6] - 公司推进"千辆级"车队部署计划,通过规模化运营验证商业模式 [6] 垂直领域创新成果 - 金山办公Office办公智能体入选大会"镇馆之宝",体现广东企业在垂类智能体的技术领先性 [3]
人形机器人“朋友圈”加速扩容,华为的具身智能棋局
新京报· 2025-05-23 09:46
华为在具身智能领域的布局 - 华为与麦迪科技、优必选、创耀科技等企业合作打造康养场景下任务驱动的群体智能平台[1] - 华为与优必选签署全面合作协议,计划开发家庭服务人形机器人并打造"人形机器人+智慧工厂"联合示范方案[1] - 华为通过深圳哈勃科技投资合伙企业入股千寻智能,首次涉足具身智能机器人领域[1] - 华为已形成投资和算力、软件技术输出的并行策略,联合上下游企业构建生态"朋友圈"[1] 华为的投资策略 - 深圳哈勃公开投资事件达129件,覆盖具身智能、芯片、半导体、人工智能软件等领域[2] - 深圳哈勃参与千寻智能Pre-A轮融资,获得1.4323%股份[2] - 哈勃投资定位聚焦基础研究领域,风格谨慎低调,以技术型企业为主[2] - 华为通过投资布局带动具身智能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共同成长[2] 华为的技术输出 - 华为云开发一站式具身智能开发与运行管理平台,包含数据平台、训练平台和运行平台[3] - 乐聚基于开源鸿蒙系统开发的"夸父机器人"搭载华为盘古大模型,智能化能力显著提升[3] - 华为全球具身智能产业创新中心正式运营,与16家企业签约合作备忘录[3] - 华为与优必选合作将结合昇腾、鲲鹏、华为云及大模型等技术加速人形机器人场景落地[3] 华为的战略定位 - 华为选择聚焦算力与软件输出,避免直接涉足机器人制造[4] - 通过软件输出维持轻资产模式,高效布局具身智能产业[5] - 与拓斯达、兆威机电等企业合作补足硬件短板,推动核心部件国产化[5] 商业化落地场景 - 乐聚夸父人形机器人已实现批量化生产,部署于科研、展厅导览、工业制造等领域[6] - 工业场景因环境结构化、工序标准化成为人形机器人商业化优先领域[6] - 华为与车企合作为机器人工业应用提供潜在场景[6] - 老龄化加剧推动医院、养老机构、家庭等场景对康养机器人需求[6] 康养领域布局 - 华为推出多场景AI康养解决方案,以AI辅助康养传感器为核心[7] - 华为与麦迪科技、优必选等合作打造具身工具链,提供技术支持[7] - 康养场景下群体智能平台将整合算力、大模型、机器人本体等完整生态链[7] - 具身智能产品为华为开辟新增长曲线,切入万亿级市场[7]
智元灵犀X2要扩大“朋友圈”,机器人走向C端市场还有多久?
贝壳财经· 2025-05-22 09:18
行业趋势 - 人形机器人行业从追求技术炫技转向注重场景化落地能力[1] - 多家头部企业(智元、乐聚、优必选、傅利叶)均将商业化落地作为核心目标,华为与优必选合作加速工业/家庭场景应用[1] - 投资人关注点从技术能力转向渠道销售和场景落地能力[1] 产品与商业化 - 智元机器人推出灵犀X2三版本(交互版/探索版/旗舰版),售价10万-40万,自由度25-31个,聚焦文娱表演/展厅讲解/科研教育/康养场景[1] - 销售模式为BtoBtoC,通过B端合作伙伴触达终端用户(如展厅游客),非直接面向C端[2] - 乐聚机器人计划2023年下半年工业场景小批量交付,目标2027-2028年批量出货[5] 技术瓶颈 - 消费级应用面临泛化能力不足问题:开放场景的突发情况预测、AI交互/作业能力未达精准水平[3] - 硬件瓶颈包括关节电机灵活度提升空间大,灵巧手在高自由度与稳定性间难以平衡[3] 量产与成本 - 智元机器人截至2025年1月量产超1000台,创行业交付纪录,但未达消费级硬件数量级[5] - 当前成本未显著降低,规模化量产依赖关节电机/结构模组/材料等产业链协同发展[5][4] 资本市场动态 - 机器人产业链融资活跃:蓝芯科技(视觉算法)获数亿元C+轮,因克斯(关节模组)完成天使轮,诺仕(执行器)获天使+轮[6] - 二级市场机器人概念股受追捧,私募重点关注减速器/传感器领域[6] 场景探索方向 - 短期优先发展文娱表演/展厅讲解(需求明确),康养为潜力领域[2][6] - 长期仍看好家庭场景,但需技术突破和成本下降支撑[6]
从科幻到现实,青岛具身智能机器人产业如何突围
齐鲁晚报网· 2025-05-15 15:39
行业动态 - 2025青岛市具身智能机器人生态发展大会启幕 会上发布《青岛市具身智能机器人产业2025年行动方案》并成立高端智库和产业发展联盟 同时发起百亿基金 [1] - 青岛将人形机器人作为创新型"10+1"产业体系重点发展的细分赛道之一 具身智能上下游企业正加速聚集 [5] - 青岛算力总规模超过4800P 已培育50余个大模型产品 其中4款通过国家备案 [6] - 青岛市启动具身智能机器人训练场"一场三区"建设 包括通用场景区 康复场景区和海洋场景区 [12] - 青岛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发布人才政策 每年市级关键技术攻关项目和科技示范工程向具身智能机器人领域倾斜 分别给予最高500万元和1000万元支持 [13] 公司进展 - 乐聚机器人"夸父"能够灵活双腿行走 精准执行手部动作 进行自然流畅对话 已应用于展厅解说 线下导购 流水线工人等多种场景 [2] - 乐聚机器人与海尔合作推出国内首款专为家庭场景设计的服务通用人形机器人 能够完成洗衣 浇花 插花 晾衣服等家务任务 [3] - 海尔家庭服务机器人已形成4大场景下的多种解决方案 包括洗护机器人 陪伴机器人 外骨骼机器人和清洁机器人 [3] - 卓业医疗自主研发AI经皮穿刺手术导航机器人 是世界首台3D结构光肿瘤微创手术机器人 可实现亚毫米级精准移动 [4] - 优必选Walker S进阶版在汽车工厂中通过多模态感知技术识别零部件并完成高精度装配 [4] - 国华智能装备在人形机器人关节设计上实现国产替代 目前与小米合作研发人形机器人机械臂 [7] - 丰光精密开发的特微型谐波减速器为国内首创 目前为特斯拉人形机器人零部件供应商提供精密结构件 [7] 技术突破 - 人工智能大模型爆发式发展为具身机器人带来新想象空间 通过大规模数据采集和神经网络训练让机器人掌握更多隐性知识 [6] - 青岛拥有一批领先的电机 减速器 传感器 关节模组等关键部件企业 在工业机器人领域占有70%以上市场份额 [7] - 围绕具身智能机器人关键技术 山东科技大学 青岛大学等高校已有一定专利布局 海尔 海信分别筹建山东省服务机器人制造业创新中心和山东省人形机器人制造业创新中心 [8] 应用场景 - 新发布具身智能超级场景覆盖民政 智慧家庭 工业制造 智慧城轨等8个超级场景60多个细分场景 [12] - 乐聚智家尝试与养老机构探讨合作 "夸父"正在接受送水 送饭 送药等任务训练 [4] - 工信部指导意见提出人形机器人三方面应用场景:服务特种领域需求 打造制造业典型场景 加快民生及重点行业推广 [10]
特斯拉Optimus量产启幕:人形机器人赛道迎来全球竞速时代
经济观察报· 2025-05-15 14:27
特斯拉Optimus人形机器人进展 - 公司发布擎天柱"跳舞"视频,优化"仿真到现实"训练代码,通过强化学习完成训练 [2] - 计划2025年小批量生产并内部使用,2026年大批量生产交付外部客户,2025年产量目标数千台,2026年目标5万至10万台(为2025年的十倍) [2][3] - 二代产品(Gen2)技术参数:身高1.73米、体重57公斤,28个关节执行器,单手自由度11个,负载20公斤,行走速度8公里/小时 [3] - 采用FSD芯片(算力1 PFLOPS),配备三颗Autopilot摄像头及力/红外传感器,实现毫米级操作精度 [4] - 商业化路径:先应用于内部工厂(电池分类、电动工具操作),2026年下半年对外销售,远期目标产量100万台时单价降至2万美元 [3][4] 行业竞争格局 - 苹果研发交互型AI台灯机器人(概念验证阶段,量产或需至2028年) [5] - 华为联合乐聚推出"夸父"机器人,成立创新中心吸引16家企业加入 [5][6] - 波士顿动力(电动版Atlas)、软银NAO加速迭代,争夺工业/科研场景 [6] - 国内企业差异化:宇树科技、傅利叶智能聚焦高动态性能,优必选科技将整机成本降至10万至15万元,安培龙科技为美的/比亚迪供应六维力传感器 [6] 技术路线分化 - 特斯拉垂直整合"AI+硬件",苹果侧重交互体验,华为依托盘古大模型强化认知决策能力 [6] - 汽车产业链制造经验与人形机器人高度契合,未来或实现品类拓展与竞争力外溢 [6] 商业化落地趋势 - 工业场景优先:特斯拉工厂部署Optimus,优必选Walker S1进入汽车工厂协同无人物流 [7] - 服务领域测试:酒店/商场试用机器人接待员(多模态交互完成咨询引导) [7] - 家庭场景潜力:若产量达100万台,Optimus单价2万美元可切入家务辅助/养老护理 [3][7] 市场规模预测 - 2030年全球人形机器人市场规模或达万亿元级别,2060年保有量超30亿台 [8] - 中国2025年市场规模预计82.39亿元(占全球50%) [8]
人形机器人又爆发!风口还是泡沫?答案是……
中国基金报· 2025-05-06 20:07
公司业务与定位 - 公司定位为人形机器人本体公司 专注于机器人下肢部分 实现跑得好 走得快 耐用性好 使用寿命长 自评达到全国领先水平 不逊于美国企业[6] - 业务布局从下肢扩展到上肢操作能力 通过具身模型补齐技术短板 研发团队从小脑和本体扩展到大脑开发领域[6] - 提出人形机器人+生态合作伙伴计划 以链主型企业定位拉动生态上下游 将机器人定义为通用开发性平台 供企业适配不同场景技能[7] 产品交付与市场表现 - 2025年1月完成第100台全尺寸人形机器人交付 3月交付量实现翻倍增长[2] - 交付量居国内全尺寸机器人首位 应用场景包括汽车工厂拣选搬运 3C产品工厂及物流企业[5][7] - 产品参与米兰时装周非遗表演及工业场景应用 实现从工具到伙伴的价值重构[2] 技术发展与行业趋势 - 人工智能爆发成为行业分水岭 大模型通用性与机器人泛化能力融合 加速人形机器人进入千行百业进程[10] - 技术迭代重点解决供应链 生产管理 销售渠道及内部管理问题 具备底层研发技术与前端交付保障能力[7] - 家庭场景落地需更高泛化能力 目前与海尔 海信 中国移动 中国电信合作探索 预计2028年后进入家庭[11] 生态合作与挑战 - 采用双产品经理制对接场景方需求与机器人能力边界 协调短中长期规划[8] - 主要挑战在于匹配不同企业需求 需推动行业观念更新以适应新兴产业发展[8] - 生态合作覆盖工业 康养 家政等多方向 当前工业工厂应用仅为第一步[7] 战略规划与愿景 - 必然推进出海计划 预判三年后国内市场可能出现内卷与价格战 需抢占全球市场先机[13] - 选择深圳基于汽车产业链齐全优势 可转化为人形机器人制造配套 同时具备国际化窗口与信息获取优势[14] - 愿景是让全社会共享机器人便利 借时代之力解决实际问题 不贪时代之功[15] 行业政策环境 - 工信部将人形机器人定位为继计算机 智能手机 新能源汽车后的下一代颠覆性产品[7] - 深圳以每平方公里12家高新技术企业密度 通过政府政策 创投资本与产学研生态支持产业发展[1]
连山东的县级市都在举办机器人峰会!各地开启“机器人时刻”
齐鲁晚报· 2025-04-30 17:24
机器人产业区域竞跑 - 国内工业大市加速布局人形机器人产业,南京成立"机器人攻坚办",无锡发布具身智能机器人发展方案,目标3年产业规模超300亿元[1][6][13] - 2024年4月多地密集举办机器人赛事:北京举办全球首场人形机器人半程马拉松,济南展示搬运/植保/陪伴等多功能机器人,无锡运动会涵盖体育竞技和工业应用场景[2][4] - 县级市积极参与产业布局,邹城举办智创未来机器人展,吸引75所高校和300家企业,签约32个项目[6] 产业链与区域经济转型 - 人形机器人产业链涵盖硬件(灵巧手/丝杠/减速器)和软件(大模型/控制算法),与各地重点布局的AI/芯片/精密制造高度契合[8] - 无锡利用汽车零部件产业基础平替转型机器人产业,关节模组产能2024年达3万套,2025年将扩至18万套[8][13] - 安徽新能源汽车产业逆袭案例显示,完整产业链对区域经济提升显著,2024Q1安徽汽车产量76.17万辆居全国首位[7] 企业商业化进展 - 乐聚机器人在苏州建成首条人形机器人生产线,明星产品"夸父"实现工业场景应用,2025年目标交付量破千台[10] - 钧舵机器人灵巧手2024年出货近3万台,2025年预计销售8-9万台,灵猴机器人单月最大产能达200台[10] - 珞石科技2024年销量超8000台,2025年预计翻倍,智能制造产业园二期建成后将实现年产5万台规模[16] 区域产业生态 - 苏州聚集600余家机器人企业,2024年产业规模达1395亿元,形成完整产业链;吴江智能机器人产业规模50亿元,累计应用2.2万台[11] - 无锡2020年起人形机器人专利爆发式增长,机械手和电机领域专利授权率55%居江苏第一[13] - 山东规划2027年培育10家产值过亿企业,济宁机器人产业近5年年均增长20%,2024年营收30.8亿元[16][17][19] 专精特新企业崛起 - 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中机器人企业数量从首批5家激增至第六批95家,涵盖系统集成/机器视觉/协作机器人等细分领域[15] - 遨博智能协作机器人国内市场占有率超40%,淄博基地产能从2020年不足5000万增至2023年5.2亿元[19] - 山东泽翔精密预计2026-2028年谐波减速器年配套能力达10万套,产值2.8亿元[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