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

搜索文档
半程马拉松后,人形机器人发展的“冷思考”!
Robot猎场备忘录· 2025-04-22 15:32
人形机器人半程马拉松事件 - 全球首场人形机器人半程马拉松在北京亦庄举行,20支由企业、高校和科研机构组成的队伍参赛,北京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的天工Ultra以2小时40分42秒夺冠,是唯一表现值得肯定的全尺寸人形机器人[2] - 比赛结果暴露了人形机器人在户外运动中的集体"失速"和"窘态",被认为是一次"祛魅"时刻,显示人形机器人进入现实场景仍面临巨大挑战[4] - 宇树科技的G1机器人在比赛中表现"拉胯",两支使用该机器人的队伍开跑即摔倒,引发网友差评和流量反噬[15][12] - 魔法原子的"小麦"机器人在赛前退赛,星动纪元虽未参赛但其STAR1机器人曾展示3.6m/s的奔跑速度,创下电驱人形机器人速度纪录[18] 国内人形机器人行业发展现状 - 行业存在"重运动、轻大脑"现象,企业专注于前空翻、快速奔跑等运动层面的"炫技",而忽视大模型等AI能力的建设[8] - 宇树科技是硬件派的代表,其H1机器人登上春晚、G1机器人通过跳舞和720度回旋踢等视频走红,但也陷入"炫技"死循环[10] - 行业公司可分为三类:硬件背景团队专注控制和电机;软件背景团队关注智能化和泛化能力;大模型背景玩家较少[13] - 许多公司将教育、科研和展示场景作为主攻赛道而非工业场景,ToG市场规模远小于ToB和ToC[18] 技术发展与商业化挑战 - 人形机器人控制算法从LIPM+ZMP发展到MPC+WBC,目前正向IL+RL演进,但技术瓶颈短期内难以突破[18] - 商业化面临四大"可达"挑战:移动可达、操作可达、语义可达、价值和智慧可达,目前多数仅实现遥控可达[18] - 行业受资本和政策扶持但出现"揠苗助长"趋势,技术突破和场景探索才是关键,具身智能机器人是复杂的系统性工程问题[19] - 人形机器人赛道共识是长周期和广大前景,但需克服算力、算法、数据、硬件和工程化等多方面挑战[19][20] 行业乱象与企业动态 - 宇树科技回应比赛表现称不同团队操作会影响机器人表现,但网友不买账,"不参赛就不会输"的评论刷屏[17][18] - 行业存在将科研院校作为主要客户的乱象,这种模式可持续性差且难以产生真正技术突破[18] - 多家顶尖科技大厂进军人形机器人整机制造,具身智能赛道吸引车企、产业链公司和智驾领域从业者涌入[25][28] - 智元机器人首席科学家认为全栈自研是唯一出路,小鹏面临核心团队离开但仍可能成为最早实现L3量产的厂商之一[28][29]
运动鞋服行业趋势及公司业绩前瞻
2025-04-15 22:30
纪要涉及的行业和公司 - **行业**:运动鞋服行业 - **公司**:安踏体育、李宁、特步国际、361度、亚马芬、涛博、耐克、阿迪达斯、昂跑、Hoka、萨洛蒙、Montbell、索康尼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行业趋势 - **未来三年行业负荷增速**:预期未来三年行业能保持中单位数负荷增速,驱动力为全民健身理念使运动参与率提升、居民对舒适度和功能性要求提高、运动鞋服渗透率上行[1] - **运动参与率和人均支出**:中国运动参与率不到50%,较6年前提升19个百分点,但低于美国(79%)、日本(56%)、韩国(62%);中国人均鞋服支出39美元/年,较成熟市场有3 - 11倍差距;运动鞋服渗透率为15%[1] - **美国经验借鉴**:美国运动鞋服行业长期优于人均GDP增速,60 - 80年代运动参与率从20%提升至约50%,耐克借此超越阿迪市占率[2] - **竞争格局**:行业竞争格局高集中度且持续变化,中小品牌可借运动风潮从细分品类切入发展;中国本土运动品牌市占率12 - 14年下滑后回升,2024年国际品牌耐克市占率16%、阿迪9%,国产品牌安踏11%、李宁9%、特步6%、361度4%[3][4] - **运动风潮**:户外高景气,专业细分崛起,运动风回归,小众户外品牌侵蚀大众运动品牌市占率,如十足鸟母公司亚马芬大中华区2024年增长超50%[5] - **品牌功能性**:本土和国际品牌功能性基本处于同一水平线,李宁、安踏等在中底技术和产品矩阵上有发展[6][7] - **市场拓展**:国产品牌在一二线市场面临国际品牌压力,寻求在低线市场做增量,看好国产品牌在低线市场的竞争力[8][9] 公司业绩 - **安踏体育**:四季度铺销比约5,折扣同比持平或改善;全年安踏品牌流水增长高端位数接近双位数,Fila品牌同比增长中单位数接近高单位数,两个户外品牌增长40% - 45%;预计2024年收入增长13%,2025年高单位数增长;2024年净利润增长15%(剔除一次性影响),2025年同比增长16%;2024 - 2025年利润预测较谨慎,正向利润杠杆和修复或2026年体现[10][11][12] - **361度**:渠道模式线下为纯经销模型;预计2024年收入和净利润增长超15%,2025年收入增长10% - 15%,利润增长15%[13][14] - **特步国际**:2024年归母净利润预期增长20%达12.4亿,因业务剥离减亏和索康尼扭亏为盈;预计2025年营业收入高单位数增长,规模性利润增速好于营业收入[14][15] - **涛博**:主力经销阿迪达斯和耐克,受益于阿迪基本面稳健和耐克新CEO政策,利润修复或先于其他,估值对应2025年P/E约6倍[16][17] 其他重要但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耐克经典款变老,去年换CEO效果未呈现,市占率从17%降至16%[4] - 阿迪达斯虽有所恢复,但市占率未回到2011年之前高峰[4] - 李宁通过李宁弜中底技术下放提升大众产品竞争力,最尖端产品飞电5Ultra定价2000元以上与国际品牌锚定[6] - 特步尖端马拉松跑鞋特步160X有性价比优势,力求打造跑步专家形象[7] - 361度以飞燃飞镖为核心的近户马拉松跑鞋及国际线跑鞋声量扩大[7]
乐刻创立十周年之际发布多场景品牌矩阵:布局细分市场与健身产业全生态
IPO早知道· 2025-04-15 09:18
公司发展概况 - 乐刻运动累计注册用户数超1400万,在全国40个城市拥有近2000家门店 [5] - 公司成立十周年之际发布多场景品牌矩阵,覆盖从基础到进阶、从大众到细分的多元运动场景 [3][5] - 约50%的到店会员为首次走进健身房的新用户,体现公司在降低健身门槛和推动用户普惠方面的积极影响 [8] 品牌矩阵布局 - 核心品牌"乐刻健身"迭代出5.0升级馆、5.0精品馆、铁馆等细分馆型,5.0精品馆面积扩大且器械更多,铁馆聚焦自由力量训练 [7] - 高标准私教馆"FEELINGME"全国门店近400家,细分黑金训练馆、乐刻私教馆PRO等形态,提供1v1及1v2私教产品 [5][7] - 新兴品牌包括地级市综合健身空间"闪电熊猫健身"、体能训练社区"FitTribe飞踹运动"、专业瑜伽馆"YOGAPOD小瑜荚"、专业铁馆"LOVEFITT拉飞"及大型健身房"Recore无限核子健身" [5][7] 运营支撑体系 - "产业中台"能力包括数智化系统、标准化教练培养体系及已验证的门店合伙人模式,支撑多品牌管理和市场拓展 [8] - 与健康轻食品牌FOODBOWL超级碗成立合资公司引入健康餐,与华住集团合作在酒店内共建健身空间及主题客房 [8] - 为企业客户如华为、字节跳动提供定制化健身解决方案,与杭州钱江新城开发集团合作共建一站式大型运动空间 [8] 战略方向 - 多品牌战略旨在满足细分化用户需求,联合创始人夏东称其为"进入下一发展阶段的重要布局" [5] - CEO韩伟提出通过精准品牌定位提高产业效率,覆盖更多运动场景并创造优质产能供给 [8]
这个月,更关注心理健康!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4-14 20:32
文章核心观点 全国爱卫办开展以“爱卫新篇章 健康‘心’生活”为主题的爱国卫生月活动,爱国卫生运动工作内涵调整,更加突出以“健康”为中心,倡导践行新健康生活方式并关注心理健康 [1][2][3] 分组1:爱国卫生月活动及相关政策 - 今年4月是第37个爱国卫生月,全国爱卫办开展“爱卫新篇章 健康‘心’生活”主题活动 [1] - 全国爱卫会印发通知,将健康体重管理行动、健康乡村建设行动和中医药健康促进行动纳入健康中国行动,倡导家庭配备相关工具,推动科普宣教,设定2030年农村居民健康素养水平、中国公民中医药健康文化素养水平目标值分别为38%和30% [2] 分组2:主题确定的考虑因素 - 爱卫“新”篇章指新任务和新内涵,爱国卫生运动不同阶段重点不同,当前影响群众健康因素变化,工作内涵需调整拓展,突出以“健康”为中心,推进健康中国建设 [2][3] - 健康“心”生活包含倡导践行新健康生活方式和关注心理健康两层含义,国家将2025 - 2027年确定为“儿科和精神卫生服务年”,积极推进全国统一心理援助热线“12356”应用 [3]
通过运动进行健康体重管理 必须避开3个误区
央视新闻· 2025-04-12 11:11
误区一:健康体重管理就是单纯减重 大家都很在意体重秤上的数字 但你知道吗 通过运动进行健康体重管理 也有一些误区 一文了解 ↓↓↓ 如果坚持运动一段时间后,体重秤上的数字没有变化,有的人便会心灰意冷,觉得减重真是太难了。实际上,科 学的健康体重管理并非单纯的体重降下来,而是在适宜的体重范围内,着重改善身体成分。 健康体重管理计划在关注体重数值变化的同时,更注重身体内脂肪、肌肉、骨骼等各成分之间的合理比例,即在 减少体内多余脂肪的同时,增加肌肉含量和质量。 误区二:运动的作用仅限于消耗能量 误区三:运动只要够猛,能出汗就行 大量研究证实,身体活动不足导致的能量消耗减少,是现代社会超重肥胖人口数量不断增加的重要原因。人体的 能量消耗主要是由身体活动、基础代谢和食物生热效应三部分组成的。由于基础代谢、食物生热效应不由个人的 主观意志决定,增加身体活动就成为增加机体能量消耗最有效的措施。 增加身体活动的重要手段之一就是运动,运动是一个多器官协同作用的过程。呼吸、循环、内分泌等系统的充分 动员和糖、脂肪、蛋白质等物质代谢的加强,是持续运动的基本保障。因此,运动可以增强全身各个系统的代谢 机能。 近年来的研究发现,骨骼肌 ...
体重管理“个性化” 体育消费新趋势——2025中国体博会聚焦体育产业热点
新华社· 2025-04-03 01:32
文章核心观点 第32届中国体博会5月22日将在江西南昌开幕 以“探索‘新’与‘质’转型升级路径”为主题 聚焦体重管理、数智赋能、体育消费等产业热点 助力中国体育用品业向高质量发展转型升级 [1] 展会概况 - 展会将在南昌绿地国际博览中心举行 展览面积超16万平方米 1700余家参展企业再创新高 [1] - 展会设置健身、体育场馆及器材、体育消费及服务三大核心展区 举办50余场同期活动 [1] - 预计吸引超10万人次观展 其中境外预登记观众约3千人 覆盖近60个国家和地区 [4] 体重管理 - 商用健身展区聚焦科学减脂 推出“全人群适配”解决方案 AI智能设备生成个性化训练计划 “长者健身”器材强化防护与适老化设计 青少年设备结合趣味化交互功能 [2] - 家用健身展区推出智能健身镜等解决方案 满足家庭碎片化健身需求 女性友好型器材占比显著提升 挖掘“她经济”潜能 [2] 数智赋能 - 体育场馆及器材展区亮点包括数字技术赋能弹性运动地面等 沿袭绿色可持续理念 展示低碳环保材料等 [3] - 商用健身展区探讨“一体化健身房运营” 引入智慧管理系统降本增效 [3] 体育消费 - 体育消费及服务展区参展商和产品变化呼应“运动消费进阶”主题 有专业新产品、新兴运动装备、国潮新品和“定制化”产品 [4] - 政府体育事业专区汇聚多地主管部门 带来政策解读和项目信息 推动文体旅融合发展与市场需求对接 [4] - 配套活动如中国体育产业交流大会等从不同角度关注体育消费 [4]
开创运动相机的 GoPro,如今为何成为掉队者?
声动活泼· 2025-04-02 15:54
文章核心观点 GoPro作为运动相机品类的鼻祖,曾取得辉煌成就,但近年来销量下滑,被影石等竞争对手反超,主要原因包括智能手机崛起、产品策略失误、硬件创新乏力、软件功能缺陷、多元化业务失败等[4][5][7] 运动相机行业发展情况 - 运动相机使用场景包括极限运动、旅游自拍、真人秀等,对防水、防抖、便携等性能要求更高,逐渐成为普通人捕捉生活点滴的神器 [3] - 咨询机构QYResearch预计,全球运动相机市场将以6.1%的年复合增长率,在2031年达到34.5亿美元 [3] GoPro发展历程 - 2002年,创始人Woodman为记录冲浪画面,研发出GoPro旗舰产品Hero,后将公司命名为GoPro [1] - 2010年前后,伴随YouTube等互联网视频平台兴起,GoPro与明星运动员合作,使使用GoPro拍摄成为“酷”的代名词 [3] - 2014年,GoPro上市 [5] - 2015年,GoPro相机全球出货量达到658万台的峰值,此后销量不断下滑 [4] - 2016年9月,GoPro推出无人机产品Karma,因电池故障问题召回,2017年恢复发货但竞争不过大疆,最终退出无人机市场 [12] - 2017年,影石营收仅为GoPro的40分之一,到去年上半年,影石实现对GoPro的反超 [4] - 去年第4季度,GoPro相机销售量同比下降16%,卖出不到78万台 [4] GoPro掉队原因 产品策略问题 - 智能手机崛起后,GoPro未及时开发新产品线,围绕Hero做不同配置,增加了供应链和库存管理难度,且型号过多让消费者混淆,无法吸引新顾客 [5] - Hero4 Session初始定价与功能更强的Silver差不多,消费者不买账,GoPro不得不两次下调价格 [5] 竞争对手冲击 - 影石等竞争对手以全景运动相机等切入市场,行业壁垒降低,竞品能以不到1/3的价钱实现GoPro 8成以上的功能 [7] - GoPro产品迭代在参数上变化不大,硬件创新乏力 [7] 软件功能缺陷 - 智能手机暴露了GoPro在视频剪辑功能上的缺陷,用户剪辑过程繁琐且占手机空间 [8] - GoPro创始人长期排斥相机与手机合作,2016年才收购视频编辑应用程序公司优化剪辑功能 [9] - GoPro更新的功能不实用,还会优化掉用户喜欢的功能,在软件算法创新升级用户体验方面落后 [11] 多元化业务失败 - GoPro推出的无人机产品Karma因电池故障问题召回,恢复发货后竞争不过大疆,最终退出无人机市场 [12] - GoPro打造内容公司的尝试失败,内容部门收入无法覆盖成本,2017年关闭娱乐内容业务 [14]
本轮全面牛市的顶点
集思录· 2025-03-25 22:44
关于本轮牛市,众说纷纭。有的说,2025年才是牛市的初级阶段,有的说3800点,还有的说3700点,还 有人说4000点才是牛市的起点。通常来说,只能说出大概顶部时间和点数。作为一个韭菜,我也来神棍 一把,不说那些大略的,来个精准的。 本轮全面牛市,见顶于2024年10月8日9:25:00,精准到秒,沪综指精准到小数点后两位,3674.40点。 无它,A股太胖了,以前3000+点是30万亿市值,现在3000+点是90万亿市值。一天3万亿的成交量都打 不到 4000点。想走的更高,一句话:钱不够。 注意,这里说的的全面牛市顶点。后面,结构性牛市一直都会存在。因为资金不够,不管业绩,炒小票 的A股基因将一直长期持续下去。 易尔奇 这个观点我不能完全同意,准确的说是不愿意同意的,这得痛苦回忆这半年来的操作。 空仓约三个月后的2024年10月8日,我买了整整一上午,最后靠买ETF硬是达到满仓。经过9月底的狂涨 和国庆期间券商加班开户,我这老韭菜坐等10月9日新股民入场抬轿;结果第二天10月9日大跌,新韭菜 没敢入场,等来了市场镰刀的一顿狂割,当天回撤-8%; 彼时空仓是不相信牛市,贪婪想慢慢抄大底;当天满仓是恐惧怕失 ...
从初代ADIZERO ADIOS到PRO 4,阿迪达斯何以延续「破纪录基因」?
36氪· 2025-03-19 21:07
阿迪达斯科技革新历程 - 初代ADIZERO ADIOS跑鞋由阿迪达斯与制鞋大师大森敏明历时四年研发,以轻量化设计(强调"足够轻")和精准贴合脚部结构为核心,助力海勒·格布雷西拉西耶在2008年柏林马拉松以2小时3分29秒打破世界纪录 [7][8][9] - 2014年ADIZERO ADIOS BOOST 2.0首次引入BOOST材料(与巴斯夫联合研发),弹性远超传统EVA中底,推动丹尼斯·基米托以2小时2分27秒刷新纪录,该技术随后引发全球跑步圈热潮并持续十二年 [10] - 2023年推出品牌史上最轻竞速跑鞋ADIZERO ADIOS PRO EVO 1,埃塞俄比亚选手Tigist Assefa穿着其将女子马拉松世界纪录提高2分11秒 [10][12] ADIZERO系列市场表现 - 自2020年问世以来,ADIZERO ADIOS PRO系列成为世界马拉松大满贯赛事夺冠次数最多的竞速跑鞋,2024年助力运动员打破七项路跑和田径世界纪录 [11] - 阿迪达斯跑步事业部总经理透露,ADIZERO系列在全球顶尖赛事夺冠率达51%,超过其他所有品牌总和 [13] - 2024年市场份额从8.2%增长至8.9%,同期耐克份额从15.2%下滑至14.1% [25] ADIZERO ADIOS PRO 4技术突破 - 重量降至200g(中国码265),较上一代减轻12%,采用前掌滚动结构(起翘点前移至鞋长60%位置)提升推进力,LIGHTLOCK鞋面材料增强包裹性与稳定性 [15][17][18] - 研发历时三年,与顶尖运动员(如Agnes Ngetich等)合作开发,柏林马拉松首秀即助肯尼亚选手Cybrian Konut以2小时03分22秒成绩登台 [19] - 产品线覆盖从入门到专业级跑者,形成完整竞速家族 [19][21] 阿迪达斯专业运动战略 - CEO古尔登强调"成为最好的专业运动品牌"为目标,跑步品类被列为未来增长重点 [23] - 技术延伸至足球(Predator的ControlSkin技术)和篮球领域(AE 1签名鞋采用Bounce Pro技术),AE 1发售一年内被评"有史以来最成功签名篮球鞋",在STOCK X平台达成超20000笔交易 [23][26] - 行业分析师指出专业运动产品需求与时尚度并重,阿迪达斯已占据先机 [24]
XTEP INT'L(01368) - 2024 H2 - Earnings Call Transcript
2025-03-18 09:00
财务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集团总营收增长6.5%,达135.77亿日元,核心品牌营收增长3.2%,达123.27亿日元,新品牌专业运动板块营收增长超57%,达2.5亿日元 [10] - 集团营业利润增长9.3%,达19.66亿日元,净利润增长20.2%,达12.38亿日元 [10][11] - 毛利润增长10%,毛利率同比提升1.4个百分点至43.2%,主要因Saucony毛利率显著改善 [11][12] - 销售、一般及行政费用(SG&A)增长8.6%,研发费用与去年相近,占营收2.9%,员工成本占营收比例微升0.1个百分点至5.1%,其他费用增长13.5% [20][21] - 剔除一次性股息税影响,持续经营业务实际净利润增长约10%,净利润率提升1个百分点至9.1% [13] - 扣除银行贷款和可转换债券后,净现金增长5.6百万,流动比率为1.2倍,净资产值下降4.1%至3.24元人民币 [14][15] - 总营运天数为87天,存货周转天数减少22天至68天,付款周转天数减少12天至101天,应收账款周转天数增加14天至120天 [15] 各条业务线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XTERP核心品牌销售收入增长3.2%,儿童业务增长超20%,电商业务增长超20%,占核心品牌营收30%,毛利润增长2.8%,营业利润增长3.4%,营业利润率提升0.1个百分点至15.9% [17][18][28] - 专业运动板块中,Saucony和Merrell营收增长57.2%至12.5亿日元,Saucony营收增长近60%,超10亿人民币,毛利润增长61.5%,毛利率提升1.6个百分点,2024年开始盈利,营业利润显著增长 [18][19] - Merrell专注户外体育市场,在电商渠道努力提升运营能力,2024年实现高增长 [31] 各个市场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文档未提及相关内容 公司战略和发展方向和行业竞争 - 公司将继续聚焦跑步领域,形成品牌协同效应,巩固在中国跑步市场的领先地位 [33][34][36] - XTERP核心品牌将增强品牌影响力,构建跑步旗舰产品矩阵,加大DTC业务投资,深化终端零售渠道管理 [33][34] - Saucony定位百年跑步传承品牌,聚焦高端精英市场,2025 - 2026年将加大品牌和渠道投资,采用DTC运营模式 [34][35] - 行业方面,体育用品行业表现优于整体零售行业,跑步成为中国最受欢迎的运动,马拉松赛事日益普及 [4] 管理层对经营环境和未来前景的评论 - 2024年宏观经济存在诸多不确定性,但体育用品行业仍有机会,公司核心品牌和Saucony在跑步领域表现出色,实现健康增长 [3][4] - 2025年公司将继续聚焦跑步,向专业化和精细化方向发展,采取积极务实的方法提升运营效率,深化终端渠道管理,实现高质量增长,为投资者带来丰厚回报 [6] 其他重要信息 - 公司宣布新任命,Ricky Yang从CFO晋升为执行董事,负责全球业务战略,Donna Ding接任CFO [7] - 公司MSCI ESG评级提升至A,成为首个获此评级的中国体育用品公司,并宣布了2024 - 2030 ESG战略框架 [32] 问答环节所有提问和回答 文档未提及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