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运动
icon
搜索文档
XTEP INT'L(01368) - 2024 H2 - Earnings Call Transcript
2025-03-18 09:00
财务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集团总营收增长6.5%,达135.77亿日元,核心品牌营收增长3.2%,达123.27亿日元,新品牌专业运动板块营收增长超57%,达2.5亿日元 [10] - 集团营业利润增长9.3%,达19.66亿日元,净利润增长20.2%,达12.38亿日元 [10][11] - 毛利润增长10%,毛利率同比提升1.4个百分点至43.2%,主要因Saucony毛利率显著改善 [11][12] - 销售、一般及行政费用(SG&A)增长8.6%,研发费用与去年相近,占营收2.9%,员工成本占营收比例微升0.1个百分点至5.1%,其他费用增长13.5% [20][21] - 剔除一次性股息税影响,持续经营业务实际净利润增长约10%,净利润率提升1个百分点至9.1% [13] - 扣除银行贷款和可转换债券后,净现金增长5.6百万,流动比率为1.2倍,净资产值下降4.1%至3.24元人民币 [14][15] - 总营运天数为87天,存货周转天数减少22天至68天,付款周转天数减少12天至101天,应收账款周转天数增加14天至120天 [15] 各条业务线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XTERP核心品牌销售收入增长3.2%,儿童业务增长超20%,电商业务增长超20%,占核心品牌营收30%,毛利润增长2.8%,营业利润增长3.4%,营业利润率提升0.1个百分点至15.9% [17][18][28] - 专业运动板块中,Saucony和Merrell营收增长57.2%至12.5亿日元,Saucony营收增长近60%,超10亿人民币,毛利润增长61.5%,毛利率提升1.6个百分点,2024年开始盈利,营业利润显著增长 [18][19] - Merrell专注户外体育市场,在电商渠道努力提升运营能力,2024年实现高增长 [31] 各个市场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文档未提及相关内容 公司战略和发展方向和行业竞争 - 公司将继续聚焦跑步领域,形成品牌协同效应,巩固在中国跑步市场的领先地位 [33][34][36] - XTERP核心品牌将增强品牌影响力,构建跑步旗舰产品矩阵,加大DTC业务投资,深化终端零售渠道管理 [33][34] - Saucony定位百年跑步传承品牌,聚焦高端精英市场,2025 - 2026年将加大品牌和渠道投资,采用DTC运营模式 [34][35] - 行业方面,体育用品行业表现优于整体零售行业,跑步成为中国最受欢迎的运动,马拉松赛事日益普及 [4] 管理层对经营环境和未来前景的评论 - 2024年宏观经济存在诸多不确定性,但体育用品行业仍有机会,公司核心品牌和Saucony在跑步领域表现出色,实现健康增长 [3][4] - 2025年公司将继续聚焦跑步,向专业化和精细化方向发展,采取积极务实的方法提升运营效率,深化终端渠道管理,实现高质量增长,为投资者带来丰厚回报 [6] 其他重要信息 - 公司宣布新任命,Ricky Yang从CFO晋升为执行董事,负责全球业务战略,Donna Ding接任CFO [7] - 公司MSCI ESG评级提升至A,成为首个获此评级的中国体育用品公司,并宣布了2024 - 2030 ESG战略框架 [32] 问答环节所有提问和回答 文档未提及相关内容
春夏运动鞋行业流行趋势
知衣科技· 2025-03-13 11:05
报告核心观点 - 介绍2026年春夏运动鞋的流行趋势,涵盖多种风格鞋款及相关设计特点和代表品牌 [1] 各款式总结 怀旧网球鞋 - 以80年代运动风格为灵感,在复古双球鞋基础融入球场元素,足球细节是关键,可考虑超大鞋舌与低帮设计,如阿迪达斯Samba款式 [3] - 纤薄车线外底和橡胶缓冲屏是核心款式关键,迎合通勤运动风趋势,搭配怀旧网面增添运动感 [3] - 使用彩色圆绳作为鞋带,融入复古色调增添怀旧感 [4] - 涉及品牌有阿迪达斯、彪马、匡威等 [5][6] 户外一脚蹬 - 都市户外生活方式影响运动鞋,便穿、轻量成新契机,以实用性为核心,采用无鞋带结构和弹性鞋面 [7] - 部分产品加入夸张防撕裂工艺增加耐用性,选择防滑和螺纹鞋底,采用对比鲜明配色增加视觉感 [7] - 涉及品牌有Oakley Diemme、HokaOneOne等 [8][10] 易穿脱运动鞋 - 多用途、易穿戴的鞋型重要性增加,优先考虑易于穿脱的结构、替代性闭合方式和功能 [11] - 关注尼龙搭扣、拉链、弹性闭合、隐藏功能饰边和可拆卸部件实现轻松穿脱实用性 [11] - 涉及品牌有彪马、新百伦、萨洛蒙等 [13][14] 轻量老鞋 - 90年代复古运动美学影响流行趋势,老鞋流行势头强劲,搜索量增长反映消费者兴趣增加 [16] - 新趋势放弃厚重设计,轻量化脚感符合更多消费者需求,NewBalance、Coste等品牌表现突出 [16] - 涉及品牌有鳄鱼、巴黎世家、阿迪达斯等 [17][18] 复古德训鞋 - 足球风潮和七十年代运动主题流行,复古风格主导,标志性款式Samba影响力大,Gazelle搜索量上升 [20] - 革新德训鞋成新趋势赛道 [20] - 涉及品牌有普拉达、马吉拉、缪缪等 [21][23] 果冻运动鞋 - 明亮色彩、童趣设计、蓬松质地奠定单品基调,蓬松弹性鞋底至关重要 [26] - 采用橡胶和胶状材料达到果冻“软弹”感官,关键色彩放在闪烁粉调和明亮色上,混合使用果冻亮色 [26] - 涉及品牌有葆蝶家、卡尔拉格斐、SUNNEI等 [29] 全天候跑步鞋 - 运动趋势促动下,跑鞋市场额度大,受消费者关注,经久耐用的耐候材料热门,可增强户外训练保护和产品性能 [30] - 轻盈、加厚鞋底和防风防雨功能更新设计 [30] - 涉及品牌有HokaOneone、美津浓、乔丹等 [31] 复古跑鞋 - 经典款回溯和复古运动复苏,复古跑鞋对社交媒体和零售商影响大,NewBalance是代表性品牌 [33] - 涉及品牌有迪奥、Sacai、缪缪等 [34][36] 混合风绑带鞋 - 夸张运动混合风,契合机能趋势,满足舒适至上穿搭需求,将传统绑带鞋和运动鞋与休闲运动元素结合 [38] - 涉及品牌有SineadGorey、鳄鱼、阿迪达斯等 [39][40]
一年狂卖150亿,运动相机从社交货币到“吃灰神器”
凤凰网财经· 2025-03-10 19:02
行业概况 - 全球手持智能影像设备零售市场规模在2017-2023年间实现14.2%的年均复合增长,2023年达364.7亿元,其中运动相机占比85% [4] - 2024年全球运动相机市场销售额达22.92亿美元,预计2031年将达34.49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6.1%(2025-2031) [8] - 运动相机从极限运动专用转向大众生活记录工具,成为"全民记录神器" [7][4] 公司表现 - 影石创新2021-2024年6月收入分别为13.28亿元、20.41亿元、36.36亿元和24.28亿元,净利润分别为2.66亿元、4.07亿元、8.3亿元和5.18亿元 [3] - 影石创新2023年全球运动相机出货量达4461万台,复合增长率21.2% [13] - 大疆Action 4和Action 5 Pro在2024年"双11"抖音平台销量均突破1万单,运动相机类目销售额同比增长272.3% [12] 市场驱动因素 - 技术优势:超广角镜头、强防抖算法、可穿戴设计填补手机拍摄缺陷 [9] - 价格下沉:国产品牌将入门级产品价格拉至2000元以内,降低消费门槛 [10][11] - 社交属性:运动相机成为"社交货币",用户生成内容带动产品传播 [6][12] 市场现象与挑战 - 冲动消费导致闲置率高,二手平台出现大量"几乎全新"的转卖商品 [15] - 新品短期溢价现象存在但非长期特征,保值率受技术迭代快影响 [15] - 云台相机(如大疆Pocket 3)分流部分运动相机潜在用户 [17][19] 产品迭代方向 - 智能化:影石创新推出"先拍摄后取景""AI高光助手"功能 [21] - 易用化:大疆在DJI Mimo软件中提供一键剪辑和模板功能 [21] - 竞争焦点从"极限性能"转向"体验友好"与性能并重 [23] 竞争格局变化 - GoPro 2024年Q4营收同比下滑32%至2.01亿美元,出货量下降16%至77.5万台 [22] - 国产品牌通过性能突破和价格策略抢占市场份额 [10][22]
雪耀青春,榜样如光――记第11届全国大学生滑雪挑战赛(决赛)季军何飞龙
中国经济网· 2025-03-10 11:53
文章核心观点 长春早教学院24级学生何飞龙在第十一届全国大学生滑雪挑战赛总决赛中获单板平行大回转项目男子甲组全国季军,实现学院在该项赛事奖项零的突破,他分享经历并对未来有规划 [1][3][5] 何飞龙滑雪经历 - 10岁被滑雪教练选中与冰雪结缘,2019年进入单板滑雪障碍追逐跨界跨项国家队,2024年退役 [2] - 2024年考入长春早教学院24级体教8班,想成为冰雪运动项目教师或从事体育相关职业 [2] 赛事表现 - 2024年12月代表长春早教学院参加第十一届全国大学生滑雪挑战赛东北赛区,克服学业和赛事压力 [2] - 决赛抽签靠后承受心理压力,在老师帮助下调整备战心理和动作细节,获全国季军 [3] 学校表彰与交流 - 2025年3月6日长春早教学院举行滑雪挑战赛获奖座谈会,表彰何飞龙 [4] - 何飞龙感谢学校,建议组建校园滑雪队,学校将普及推广冰雪运动 [4] - 胡国良为何飞龙颁发“冰雪运动杰出代表”荣誉证书,丁昊颁发“滑雪运动项目助教”聘书 [4] 未来规划 - 何飞龙目标是继续深造,在滑雪领域取得更高成就,探索其他体育相关领域,成为优秀体育老师或工作者 [5]
武大靖,有新身份
券商中国· 2025-03-10 07:22
冰雪产业学院成立 - 黄河科技学院冰雪产业学院于3月9日正式揭牌,奥运冠军武大靖担任名誉院长 [1] - 该学院是公司深化产教融合的新起点,旨在培养应用型人才,助力河南省冰雪产业发展 [2] - 黄河科技学院创办于1984年,是全国第一所民办普通专科学校、第一所建立党委的民办高校、第一所民办普通本科高校 [2] 武大靖背景 - 武大靖是中国短道速滑运动员、教练员,曾获平昌冬奥会男子速滑500米金牌、北京冬奥会男女2000米混合接力冠军 [2] - 他是连续两届冬奥夺金的中国男子第一人,获得过"中国十佳运动员""中国五四青年奖章""劳伦斯世界体育奖"等荣誉 [2] - 2022年10月,武大靖在党的二十大"党代表通道"采访中表示将继续为国争光并推广冰雪运动 [2] 武大靖近期任职 - 2024年2月,武大靖担任吉林省体育局冰上运动管理中心运动员兼教练员 [3] - 同年获聘为吉林大学体育学院教授,并当选中国农民体育协会副主席 [3]
35岁北大校友突破125年数学难题,网友:华人数学奇迹年
虎嗅APP· 2025-03-05 21:13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 量子位 ,作者:克雷西、金磊,题图来自:AI生成 时隔125年,著名的希尔伯特第六问题,终于被华人解决了! 这项研究共有三位作者,包括: 邓煜,芝加哥大学教授,北大(07级)/MIT校友 马骁,密歇根大学助理教授,本科毕业于中科大少年班 Zaher Hani:密歇根大学教授,师从陶哲轩 可以说是对数学界和物理界都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小红书网友"数学五人组" (五位在德国、法国读纯数学博士生们的账号) 给出了这样的评价: 是华人数学奇迹年。 为狭义希尔伯特第六问题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若论文) 正确的话,那绝对是 (菲尔兹奖) 候选人之一。 不仅如此,网友们结合之前北大校友王虹 (1991年生,16岁考入北大,07级) 破解了挂谷猜想,直呼"北大数学系不愧中华第一系"、"07级真的太牛 了"。 那么希尔伯特第六问题,到底是如何解的?我们一起来看下论文。 希尔伯特第六问题,是David Hilbert在1900年提出的23个数学问题之一,要求通过公理化方法推导物理定律。 具体而言,就需要作者们从微观的牛顿力学出发,通过玻尔兹曼 (Boltzmann) 动力学理论,推导出流体力学中的基本方程。 ...
耐克在前,昂跑是如何改写跑鞋游戏规则的?
36氪未来消费· 2025-03-01 13:43
运动鞋行业技术创新 - 运动鞋技术创新往往来自新兴品牌而非行业巨头 耐克和阿迪达斯最初拒绝了On昂跑创始人Olivier Bernhard的创新鞋底设计[2] - On昂跑2024年销售额达25亿美元 市场份额2% 但30%的增速令行业瞩目[3] - 耐克Air气垫技术源于NASA工程师Frank Rudy的灵感 1977年首次应用于Nike Air Tailwind[4][6] - Nike Air Max Zero通过在鞋底开窗展示气垫 开创了"可视化"技术先河 成为90年代行业标杆[8] 跑鞋技术演进 - 传统运动鞋品牌后期更注重营销而非技术创新 Air Jordan系列主要变化在于配色而非核心技术[9][11] - 疫情后性能跑鞋市场快速增长 2024年同比增长6%[11] - On昂跑的Cloudtech技术通过"通心粉"鞋底设计 同时满足缓冲和反弹需求[2][14] - 行业创新重点从纯技术转向技术+审美结合 可视化设计成为关键卖点[16] 消费者行为变化 - 跑步文化兴起带动跑鞋需求 消费者将运动与生活方式紧密结合[13][15] - On昂跑产品被医生、教师等需要久站人群青睐 因其兼具支撑性和反弹力[14][15] - 亚洲市场对高性能跑鞋接受度高 香港消费者认为On昂跑具有"苹果式"品牌形象[15][16] - 200美元价位跑鞋在中国和美国市场被视为可接受的非奢侈品[18] 品牌战略布局 - On昂跑通过关闭欧洲小城市200家门店 集中资源拓展中美两大关键市场[18] - 品牌推出Cloudboom Strike LS等创新产品 虽非主流但强化技术先锋形象[17] - 执行联席主席David Allemann将品牌定位类比香奈儿 强调自我表达而非纯功能[16] - 门店体验和视觉设计成为重要购买决策因素 产品外观需直观传递舒适感[16]
领跑高端户外赛道,亚玛芬体育释放持续增长动能
华尔街见闻· 2025-02-28 12:37
文章核心观点 - 亚玛芬体育在全球运动消费市场困境中实现逆袭,凭借运动专业主义和品牌精细运营取得超预期财报,通过多品牌布局、技术研发、DTC渠道转型等策略领跑行业,未来增长潜力大 [1][2] 分组1:亚玛芬体育业绩表现 - 去年全年营收51.83亿美元,同比增长18%;调整后营业利润5.77亿美元,同比增长33% [1] - 大中华区连续四个季度营收增速超50%,贡献12.98亿美元营收;美洲、亚太、EMEA地区分别贡献营收18.59亿、5.13亿和15.13亿美元 [1] 分组2:亚玛芬体育崛起原因 - 通过品牌重塑、高筑产品技术壁垒、渠道革命,在运动消费行业寒潮中上升 [2] - 旗下主力品牌在不同细分领域构筑品牌护城河,形成协同网络 [2] 分组3:亚玛芬体育领跑策略 - 聚焦专业户外运动市场,与大众运动鞋服市场错开 [4] - 持续大规模研发投入打造技术壁垒获定价权,多顶级品牌布局专业赛道 [4] - 始祖鸟户外功能性服饰业务2024年营收21.94亿美元,同比增38%,推出外骨骼软壳裤MO/GO™ [4] - 萨洛蒙山地户外服饰及装备部门营收18.36亿美元,同比增长10%,运动鞋业务销售额突破10亿美元,推出Vision越野跑鞋 [5] - 威尔胜球类及球拍装备部门营收11.53亿美元,同比增长4%,与费德勒携手推出RF01系列球拍 [6] - 三大品牌形成季节、场景、人群互补生态体系,精细品牌运营使品牌保持“顶流”地位 [7] 分组4:DTC重构增长逻辑 - 2024年2月1日登陆纽交所,截至2月27日,股价较上市首日开盘价涨超113% [8] - 登陆资本市场缓解债务压力、积累资本,验证运营模式可复制性,DTC渠道转型是全球扩张重点 [9] - 去年DTC渠道营收22.67亿美元,同比增42.7%,营收占比提高7.63个百分点至43.73% [9] - DTC模式可掌控终端定价权、优化库存周转率、沉淀用户数据资产,提升盈利能力 [9] - 截至2024年底,户外、山地户外、球类及球拍业务直营门店数量均有增长 [9] - 始祖鸟保持克制拓店节奏,升级消费体验,2024年净新增门店33家,多地开设新店及旗舰店 [10][11] - 去年毛利率同比提高2.9个百分点至55.4%,调整后毛利率达55.7%,高于大众运动鞋服品牌 [11]
调研宇树科技后,高盛称:人形机器人技术拐点仍不明朗,有实际意义的应用至少还要五年
华尔街见闻· 2025-02-28 12:37
文章核心观点 - 人形机器人距离真正“上岗”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商业化进程可能比许多人预期的要慢,但中国的人形机器人产业正呈现出加速发展的态势 [1][2][7] 人形机器人发展现状与前景 - 至少未来2 - 3年内,人形机器人很难达到与人类工人相同的工作效率,有实际意义的应用要在5 - 10年之后,实现大规模应用需软硬件多次迭代 [2][4][5] - 高盛预计2027年和2032年全球人形机器人出货量分别达7.6万台和50.2万台,增长速度低于市场预期 [2][7] 宇树科技产品情况 - 宇树科技H1人形机器人硬件性能强,能完成行走、跳舞等动作,但只有19个自由度,无法处理复杂精细任务 [3] - 宇树科技人形机器人目前仅采用旋转执行器(行星减速齿轮)的硬件设计 [5] - 宇树科技机器狗配备先进步态控制算法,每年交付数千台,广泛应用于巡逻等场景,在全球四足机器人市场占60% - 70%份额,50%收入来自海外,但应用场景有限,无法完全自主操作 [6] 行业相关预测与投资机会 - 摩根士丹利指出要实现人形机器人实际应用仍需算法和硬件持续改进 [2][7] - 多数中国制造商计划2025年实现数百到数千台人形机器人量产,如Agibot扩大订单规模,乐聚预计销售500 - 1000台,MagicBot目标销售400台,2027年扩大到15000台 [8] - 高盛认为目前投资机会主要集中在机器人供应链的组件领域,特别是执行器组装商和谐波齿轮供应商 [7]
机器人硬件不值钱,有价值的是大脑部分
雪球· 2025-02-27 16:17
机器人行业发展趋势 - 德国公司购买宇树机器人并植入ChatGPT后训练,基础款售价23000欧元,训练后5级版本售价59900欧元 [2] - 未来机器人本体可能免费提供,硬件将标准化,核心价值在于大脑模型差异 [3] - 当前市场关注硬件如丝杠、减速器、传感器,但长期将转向大脑模型差异化 [3] - 头部公司集中精力开发大脑模型算法,本体选择代工方案,如腾讯、智元、银河通用 [3] 机器人大脑技术发展 - 小脑运动控制由头部厂商自研,大脑大模型短期不会由宇树开发 [3] - 国内大脑硬件多采用英伟达芯片,软件模型基于GPT,国产大脑方案存在投资机会 [3] - 天准科技发布星智001大脑控制器,基于英伟达Jetson Orin平台,对接智元机器人 [4] 行业技术路线 - 大脑和小脑融合趋势明显,视觉语言动作统一到大模型中 [3] - 小脑方向近期受关注,但运动控制仍以头部厂商自研为主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