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洗钱

搜索文档
三问10万现金买金需上报:个人受何影响、为何设限、怎么限定
贝壳财经· 2025-07-02 22:51
核心观点 - 央行发布《贵金属和宝石从业机构反洗钱和反恐怖融资管理办法》,规定单笔或日累计现金交易超10万元需履行反洗钱义务,2025年8月1日施行 [2] - 个人消费者使用现金超10万元购买贵金属或珠宝需配合尽职调查,但刷卡交易不受影响 [3][4] - 贵金属和宝石行业因高价值密度、现金交易传统等特点成为洗钱和恐怖融资"重灾区",新规填补监管空白 [8][9] 监管政策内容 - 适用机构包括贵金属和宝石开采、加工、中间交易、零售、回收等现货交易商 [2] - 现金交易限额设定为10万元人民币(约1.5万美元),与国际标准(FATF建议的1.5万美元/欧元)基本一致 [6][7] - 从业机构需通过身份证件核实客户身份,并保存交易记录 [4] 行业影响分析 - 典当机构在回收贵金属时已执行严格来源核查和公安备案流程,新规对其业务模式影响有限 [5] - 新规主要针对现金交易,当前黄金价格高位下10万元交易额较常见,但实际现金支付场景占比低 [3][4] - 行业需加强反洗钱内控制度建设,利用科技手段提升交易监测效率 [10] 国际监管背景 - FATF将贵金属和宝石交易商列为"特定非金融机构",要求履行反洗钱义务 [8] - 中国新《反洗钱法》同步将贵金属交易商纳入监管范围,新规是落实法律的具体举措 [9]
8月1日起,黄金交易戴上“紧箍咒”:现金超10万即触发反洗钱雷达!
搜狐财经· 2025-07-02 20:55
监管新规核心内容 - 中国人民银行发布《贵金属和宝石从业机构反洗钱和反恐怖融资管理办法》,要求10万元以上现金交易需录入反洗钱系统 [1] - 大额现金交易报告门槛从5万元提高至10万元,但对贵金属行业实际监管更严格 [3] - 从业机构需建立客户尽职调查制度,对单笔10万元以上交易登记身份信息并留存证件影像 [3] 行业影响分析 - 贵金属行业过去大额现金交易占比达30%,新规将改变传统"一手交钱一手交货"模式 [3] - 中小商户面临合规压力,需配备合规专员,系统改造成本约百万,每年合规成本增加 [3] - 行业集中度可能提升,部分中小机构或因合规成本退出市场 [3] 国际监管背景 - 新规旨在履行FATF(反洗钱金融行动特别工作组)2019年评估提出的监管要求 [3] - 将贵金属交易商纳入"特定非金融机构"监管范畴,与欧盟《第五版反洗钱指令》接轨 [3] 数字化转型趋势 - 监管升级为数字人民币追踪可疑交易积累经验,贵金属领域成为监管科技试验田 [4] - 未来可能出现"黄金交易所+区块链"新业态,每克黄金或拥有数字身份证 [5] 监管平衡措施 - 新规设定10万元门槛覆盖多数洗钱场景,同时避免过度干扰正常交易 [4] - 对低风险机构采取简化监管措施,体现"风险为本"的监管思路 [4]
8月起施行!客户单笔或单日交易黄金超十万元,机构需上报
南方都市报· 2025-07-02 19:04
中国人民银行发布《贵金属和宝石从业机构反洗钱和反恐怖融资管理办法》 - 核心观点:中国人民银行发布新规,要求贵金属和宝石从业机构加强反洗钱和反恐怖融资管理,提高大额现金交易报告门槛至10万元,并强化客户尽职调查要求 [2][4][5] 大额交易报告要求 - 从业机构需对单笔或日累计金额人民币10万元以上(含10万元)或等值外币现金交易提交大额交易报告 [2] - 报告需在交易发生之日起5个工作日内提交至中国反洗钱监测分析中心 [2] - 此前2017年规定的大额交易报告门槛为5万元,本次提升至10万元 [5] 客户尽职调查要求 - 从业机构需对三类情形开展客户尽职调查:10万元以上现金交易、涉嫌洗钱活动、客户身份资料存疑 [6] - 对来自高风险国家地区客户或外国政要需采取强化尽职调查措施 [6] - 尽职调查需在交易开始前或结束前完成,措施需与风险状况相符 [6] - 客户拒不配合可采取限制交易等措施并提交可疑交易报告 [6] 客户身份资料保存 - 客户身份资料需在业务关系结束后至少保存10年 [7] - 客户交易信息需在交易结束后至少保存10年 [7] 反洗钱内控管理 - 从业机构需建立健全反洗钱内控制度,指定专人负责并配备专业人员 [8] - 需定期评估洗钱风险,评估周期不超过3年,遇重大变化需及时评估 [8] - 对评估为较低风险的机构可适当简化内控要求 [8] - 需建立行业反洗钱自律机制,接受央行指导 [8] 特别预防措施 - 从业机构需对恐怖活动组织、联合国制裁对象等采取特别预防措施 [8] - 发现上述对象应立即停止服务并限制资金资产转移 [8]
7.2犀牛财经晚报:首批10只科创债ETF获批 现金买黄金超10万元将需上报
犀牛财经· 2025-07-02 18:31
科创债ETF获批 - 首批10只科创债ETF获批,包括易方达基金、广发基金、华夏基金、鹏华基金、博时基金、招商基金等6家在上交所上市的科创债ETF,以及嘉实基金、南方基金、富国基金、景顺长城基金等4家在深交所上市的科创债ETF [1] A股新开户数 - 2025年6月A股新开户165万户,同比增长53%,上半年累计新开1260万户 [1] - 2025年1月新开户157万户,2月284万户实现近翻倍增长,3月突破300万户,4月环比下降37.22%,5月受假期影响回落,6月环比增长5.84% [1] 贵金属交易监管 - 自2025年8月1日起,现金购买黄金超10万元需上报,从业机构需在交易发生5个工作日内提交大额交易报告 [1] 水电技术突破 - 全球首台单机容量最大500兆瓦、转轮尺寸最大6.23米的冲击式水轮机转轮研制成功,将应用于西藏扎拉水电站 [2] 光伏项目 - 中国首座海水漂浮式光伏项目建成投用,年发绿电1670万千瓦时,可降低二氧化碳排放1.4万吨 [2] 充电宝寄存 - 广州白云机场充电宝寄存费20元/天,收费标准与行李寄存统一 [2] 广告牌整改 - 脉动立体广告牌因挤占候车座椅空间正在全国多地推进整改 [3][4] 哪吒汽车股权冻结 - 哪吒汽车关联公司合众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新增20亿人民币股权冻结,冻结期限3年 [5] 融创房地产被执行 - 融创房地产集团有限公司新增五条被执行人信息,执行标的合计7.7亿余元,涉及票据追索权纠纷等案件 [6] 万达集团股权冻结 - 大连万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新增700万人民币股权冻结,冻结期限自2025年6月30日至2028年6月29日 [7] 长华集团项目定点 - 长华集团收到国内新能源车企9.7亿元项目定点通知书,定点产品为关键金属结构件,预计2026年第三季度开始量产 [8] 中信建投债券发行 - 中信建投获批发行不超过200亿元永续次级公司债券,批复有效期为24个月 [9] 华电国际票据发行 - 华电国际成功发行10亿元中期票据,期限为3+N年,票面利率1.95% [10] 蓝思科技贷款 - 蓝思科技获中信银行9亿元贷款承诺,专项用于股票回购 [11] 麦迪科技业绩预告 - 麦迪科技预计2025年上半年净利润2500万元至2700万元,同比扭亏为盈 [12][13] 股市行情 - 创业板指跌1.13%,沪深两市成交额1.38万亿,光伏、海洋经济概念股逆势爆发,通威股份等近10股涨停,巨力索具等10余股涨停 [14]
新华财经晚报:贵金属和宝石交易超10万元须履行反洗钱义务
新华财经· 2025-07-02 18:01
贵金属和宝石交易监管 - 中国人民银行发布新规,要求贵金属和宝石从业机构对单笔或日累计金额人民币10万元以上(含10万元)或等值外币现金交易履行反洗钱义务,需开展客户尽职调查 [1] 物流行业景气度 - 6月中国物流业景气指数为50.8%,环比上升0.2个百分点,业务总量指数连续四个月处于扩张区间,中西部地区表现优于全国水平 [1] 硅料市场动态 - 硅业分会数据显示,本周硅料市场均价小幅回升,部分前期暂缓订单以高于预期价格重新成交,个别企业少量订单涨价成交 [2] 粤车南下计划 - 香港特区宣布"粤车南下"计划将于11月启动,初期每日配额100辆车,允许车辆进入香港市区 [1][2] 上海房地产市场 - 1-6月上海一、二手住房累计成交1311万平方米(同比+17%),其中二手住房成交985万平方米(11.6万套,同比+24%),为2022年以来同期最高 [2] 地方政策与资本市场 - 深圳龙华区推动辖区港股上市公司回归深交所上市,并加强跨境金融银团服务 [3] - 浙江省鼓励设立并购基金和S基金,优化政府投资基金退出机制 [3] - 四川省将上市公司市值管理纳入省属国企负责人考核,推动股票回购增持再贷款政策落地 [3] 美团骑手福利 - 美团在深圳等七城试点骑手养老保险补贴,对符合条件的骑手补贴50%的缴费基准费用,后续计划全国推广 [4] 国际经贸动态 - 美国考虑将对日关税提高至30%-35%,日本政府呼吁"真诚谈判" [5] - 美国参议院通过"大而美"税收与支出法案,引发企业家马斯克公开批评 [5] - 伊朗总统批准暂停与国际原子能机构合作的法案 [5] 零售与经济数据 - 澳大利亚5月零售销售仅增长0.2%,低于预期的0.3%,显示经济动能不足 [5] 金融市场表现 - A股主要指数普遍下跌(上证-0.09%,创业板-1.13%),恒生指数上涨0.62% [6] - WTI原油和布伦特原油分别上涨0.75%和0.67%,COMEX黄金微跌0.02% [6]
注意!8月1日起,现金买金超10万元需上报
第一财经· 2025-07-02 17:50
中国人民银行发布《贵金属和宝石从业机构反洗钱和反恐怖融资管理办法》 - 中国人民银行发布《贵金属和宝石从业机构反洗钱和反恐怖融资管理办法》,自2025年8月1日起施行 [1] - 从业机构需对人民币10万元以上(含10万元)或等值外币现金交易履行反洗钱义务 [1] - 客户单笔或日累计金额人民币10万元以上(含10万元)或等值外币现金交易,从业机构需开展客户尽职调查 [1] - 从业机构需在交易发生之日起5个工作日内向中国反洗钱监测分析中心提交大额交易报告 [1] - 从业机构指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依法从事贵金属和宝石现货交易的交易商 [1] - 贵金属包括黄金、白银、铂金等及其铸币、标准条锭、制品、中间产品和精炼后的原材料等 [1] - 宝石包括钻石、玉石等天然宝石的各类原材料及首饰、制品实物形态 [1]
重磅宣布!现金买黄金超10万元需上报!8月1日起施行
券商中国· 2025-07-02 17:45
央行反洗钱新规 - 中国人民银行发布《贵金属和宝石从业机构反洗钱和反恐怖融资管理办法》,要求从业机构对单笔或日累计金额人民币10万元以上(含10万元)或等值外币现金交易履行反洗钱义务[1][2][3] - 大额现金交易需在交易发生之日起5个工作日内向中国反洗钱监测分析中心提交报告[2][3] - 从业机构需遵循"了解你的客户"原则,根据客户特征和交易性质开展尽职调查[3] - 可疑交易无论金额大小均需及时提交报告,且需对报告内容保密[3] - 客户身份资料需保存至少10年,交易记录需完整保存以便追溯[4][5] 贵金属市场动态 - 国际黄金期货价格单日上涨1.3%至每盎司3336.70美元,白银期货上涨0.6%至每盎司36.082美元[7] - 世界银行预测2025年上半年黄金价格已上涨近25%,逼近历史高点[8] - 黄金ETF流入量达2022年以来最高水平,央行购金行为持续支撑需求[8] - 分析师预计2025年金价同比上涨35%,2026年小幅回落但仍比2015-2019年均值高150%[9] - 白银和铂金价格在2025-2026年将保持高位[8][9] 市场驱动因素 - 美国财政赤字可能增加逾3万亿美元,推动避险需求[7] - 地缘政治紧张和经济不确定性加剧是贵金属价格上涨的核心动力[8] - 政策不确定性和避险情绪导致投资需求显著回升[8]
央行:8月1日起,现金买金超10万元需上报
证券时报· 2025-07-02 17:15
中国人民银行发布贵金属和宝石反洗钱新规 - 核心观点:中国人民银行发布《贵金属和宝石从业机构反洗钱和反恐怖融资管理办法》,针对10万元以上现金交易实施严格监管,防范洗钱及恐怖融资风险[1][2] 监管范围与对象 - 贵金属包括黄金、白银、铂金及其相关制品,宝石涵盖钻石、玉石等原材料及首饰[2] - 适用机构包括上海黄金交易所、中国黄金协会、中国珠宝玉石首饰行业协会、上海钻石交易所等会员单位[2] 交易监控与报告要求 - 单笔或日累计10万元及以上现金交易需在5个工作日内提交大额交易报告[1][2] - 可疑交易无论金额大小均需及时上报,客户身份及交易记录保存期限延长至10年[2] 特殊风险管控措施 - 对恐怖组织名单、联合国制裁对象等三类主体采取即时限制措施,包括停止服务和冻结资金[2] - 集团型机构需统一管理反洗钱工作,境外分支机构需在合规前提下执行新规[2] 实施时间与行业影响 - 新规将于2025年8月1日生效,重点针对贵金属行业现金交易比例高、金额大的特点[1]
央行新规:贵金属宝石10万元以上现金交易须反洗钱,2025年8月1日施行
搜狐财经· 2025-07-02 16:43
监管新规概述 - 中国人民银行发布《贵金属和宝石从业机构反洗钱和反恐怖融资管理办法》,2025年8月1日起施行 [1] - 新规要求人民币10万元以上或等值外币现金交易需履行反洗钱义务 [1] - 旨在构建系统化监管框架,防范贵金属与宝石交易领域的洗钱及恐怖融资风险 [1] 监管范围与适用对象 - 涵盖境内所有从事贵金属和宝石现货交易的机构,包括上海黄金交易所、上海钻石交易所等会员单位及中小型金店、珠宝行 [2] - 监管标的包括黄金、白银、铂金及其制品,以及钻石、玉石等天然宝石的原材料及首饰 [2] 交易报告要求 - 单笔或日累计金额达人民币10万元以上或等值外币的现金交易需在5个工作日内提交大额交易报告 [2] - 报告起点金额从2017年的5万元提升至10万元 [2] 客户尽职调查 - 需遵循"了解你的客户"原则,在特定情形下开展客户尽职调查 [3] - 调查内容包括识别客户身份、登记基本信息、了解交易目的和性质 [3] 信息保存机制 - 客户身份资料需在业务关系结束后至少保存10年,交易信息需在交易结束后保存10年 [3] - 保存期限从之前的5年延长至10年 [3] - 可疑交易无论金额大小均需及时报告 [3]
重磅新规,8月1日起施行!
中国基金报· 2025-07-02 16:10
贵金属和宝石交易反洗钱新规 - 自2025年8月1日起,单笔或日累计现金交易超10万元(含等值外币)的贵金属、宝石交易需登记客户身份证并上报至中国反洗钱监测分析中心,上报时限为交易发生后5个工作日内 [2][3][24] - 新规覆盖黄金、白银、铂金、钻石、玉石等实物及制品,明确上海黄金交易所、上海钻石交易所等集中交易场所需执行 [37][38] - 客户身份资料需在业务关系结束后保存至少10年,交易记录需在交易结束后保存至少10年 [6][32] 监管框架调整 - 贵金属开采企业被排除在从业机构范围外,金融机构开展现货业务则适用金融机构反洗钱规定 [5][40] - 行业自律组织(如中国黄金协会)需建立反洗钱自律机制,对从业机构实施分类管理并报告高风险线索 [11][12][13] - 央行可根据风险变化调整10万元上报门槛,并对高风险机构采取强化监管措施 [8][16] 客户尽职调查要求 - 从业机构需在交易前或交易后完成客户尽职调查,包括核实自然人/法人身份、受益所有人信息及交易目的 [15][20][21] - 对高风险客户(如外国政要、来自洗钱高发地区)需采取强化措施,包括提高审查频率、限制交易等 [19][20][26] - 客户拒不配合调查时,机构可限制或终止交易并提交可疑报告 [24][25] 机构合规义务 - 从业机构需指定反洗钱负责人,配备专职人员并定期评估洗钱风险(周期不超过3年) [16][19] - 推出新产品或使用新技术前需评估洗钱风险,集团内多家机构需共享反洗钱信息 [31][35] - 发现涉恐名单人员需立即冻结资产并上报,违规机构将面临自律惩戒或法律追责 [33][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