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异化
icon
搜索文档
九州一轨: 国金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关于北京九州一轨环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24年度差异化分红事项的核查意见
证券之星· 2025-07-04 00:27
差异化分红的原因 - 公司计划以自有资金或自筹资金通过集中竞价交易方式回购股份,回购价格不超过18.16元/股,回购资金总额不低于2000万元且不超过4000万元,回购股份拟用于员工持股计划或股权激励,以及维护公司价值及股东权益 [1] - 用于员工持股计划或股权激励的回购期限为董事会审议通过后不超过12个月,用于维护公司价值及股东权益的回购期限为不超过3个月 [1] - 公司启动第二期回购计划,回购价格不超过8.78元/股,回购资金总额不低于2000万元且不超过4000万元,回购期限为董事会审议通过后3个月,目的是维护公司价值及股东权益、稳定股价 [2] 差异化分红的方案 - 公司2024年母公司报表期末未分配利润为150,334,616.27元,拟以扣除回购专用账户股份后的股本143,340,055股为基数,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0.234元(含税),合计派发现金红利3,354,157.287元,占合并报表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的30.0767% [2] - 本年度现金分红和回购金额合计61,310,409.49元,占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的549.7702%,其中现金分红和回购并注销金额合计3,354,157.287元,占净利润的30.0767% [2] - 若在权益分派股权登记日前公司总股本发生变动,将维持分配总额不变,相应调整每股分配比例 [3] 差异化分红除权除息的计算依据 - 公司总股本150,292,062股,扣除回购专用账户股份6,952,007股后,参与分配的股本为143,340,055股,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0.234元,合计派发现金红利3,354,157.287元 [4] - 实际分派的现金红利为0.0234元/股,虚拟分派的现金红利约为0.02232元/股,根据前收盘价10.41元计算,实际和虚拟除权除息参考价格均为约10.39元/股,差异影响小于1% [4] 保荐机构核查意见 - 保荐机构认为公司差异化分红事项符合相关法律法规及公司章程,未损害上市公司及全体股东利益 [5]
日联科技: 国泰海通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关于日联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差异化分红送转特殊除权除息事项的核查意见
证券之星· 2025-07-04 00:27
差异化分红原因 - 公司通过集中竞价交易方式回购股份,回购价格不超过123 01元/股,回购资金总额不低于1亿元且不超过2亿元,回购期限为2024年2月6日至2025年2月5日,回购股份拟用于股权激励 [1] - 根据相关规定,回购专用证券账户中的股份不享有利润分配权利,因此2024年度利润分配实施差异化分红 [2] 差异化分红方案 - 公司以权益分派股权登记日总股本扣除回购专用账户股份为基数,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6 00元(含税),并以资本公积每10股转增4 5股,不送红股 [2] - 截至2025年6月23日,公司回购专用账户股份数量减少至972,136股,参与权益分配的股本总数为113,532,278股 [2] 差异化分红计算依据 - 除权除息参考价格计算公式为:(前收盘价-现金红利)÷(1+流通股份变动比例),其中流通股份变动比例=(参与分配股本总数×转增比例)÷总股本 [3] - 虚拟分派的每股现金红利为0 5949元/股,流通股份变动比例为0 4462,以2025年6月20日收盘价67 66元/股计算,实际分派与虚拟分派的除权除息参考价格分别为46 2483元/股和46 3733元/股,差异率为0 2703% [3] - 差异化权益分派对除权除息参考价格影响的绝对值在1%以下 [4] 持续督导机构意见 - 保荐机构认为公司差异化分红事项符合相关法规,未损害上市公司及全体股东利益 [5]
洪田股份: 上海市锦天城律师事务所关于洪田股份差异化分红事项的法律意见书
证券之星· 2025-07-04 00:15
差异化分红事项的法律意见 - 公司2024年度利润分配方案已通过第五届董事会第三十六次会议、第五届监事会第三十一次会议及2024年年度股东大会审议[3][4] - 差异化分红原因为回购专用账户股份不享有利润分配权利 需特殊除权除息处理[4] 利润分配方案 - 分配基准为权益分派股权登记日总股本扣除回购账户6,325,461股后剩余201,674,539股[4][5] - 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1元(含税) 合计派发20,167,453.90元 不送股不转增[4][5] - 若实施前总股本变动 将维持每股分配比例不变并调整总额[4] 差异化分红计算 - 除权除息参考价计算公式:(前收盘价-现金红利)÷(1+流通股变动比例) 本次流通股变动比例为0[6] - 以2025年6月10日收盘价22.68元为基准 实际除息参考价为22.58元/股[6] - 虚拟分派现金红利计算值为0.0970元/股 对应虚拟除息参考价22.5830元/股[6] - 实际与虚拟除息价差异仅0.01% 影响幅度小于1%[7] 法律合规性结论 - 方案符合《公司法》《证券法》《回购规则》及公司章程规定 未损害股东权益[8]
安踏体育20250703
2025-07-03 23:28
纪要涉及的公司 安踏体育及其旗下品牌,包括安踏主品牌、FILA、迪桑特、狼爪、Mia、Arena、始祖鸟、Solomon、Jeff等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1. **业绩表现** - 2025年第二季度总体尚可,618期间FILA排名居前,迪桑特等户外品牌成绩较好,但安踏主品牌略低于预期,原因是主动控货、国际品牌折扣大及兴趣电商侧重不足[4][5] - 2025年上半年整体收入达标或超预期,FILA略超预期,迪桑特等户外品牌增长超30%,费用管控严谨,新店型盈利能力待提升[7] - FILA上半年经营利润率下调,因去年基数高,但实际下滑幅度小于市场预期,新任CEO推动架构营运保持流水增长[8] 2. **下半年业绩预期及措施** - 预计明显改善,招募电商负责人打通渠道、优化产品匹配,强化兴趣电商布局,投资新店型如Arena、超级安踏等,虽费用高但盈利能力将逐步提高[6] 3. **财务情况** - 今年利率下调,利息收入比去年减少;2024年财务受一次性利得影响,2025年a码预计有盈利贡献,上半年表现符合预期[9] 4. **品牌整合与发展** - 狼爪6月完成交割并入报表,目前亏损,正进行人员重组和战略规划,长期发展潜力可期[2][10] - 安踏计划三年内超越耐克,策略包括提升高端城市门店占比和电销、丰富高端产品线、推出黑标产品及超级安踏冠军店等新业态[2][14] 5. **营销策略与产品策略调整** - 新任CEO江燕上任后,优化品牌架构,拉近与女性消费者距离,微调供应链,聚焦核心品类,提升品牌形象,加强细分类型[19] 6. **销售费用投放** - 今年集中在潮牌、儿童系列及FILA Classic系列,还计划增加代言人费用、户外广告露出及开设顶级门店[22] 7. **户外品牌布局** - 采取差异化定位策略,各品牌在价格、场景和运动领域细分,通过内部竞争促进发展[23][24][25]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1. **电商占比与利润率**:安踏传统电商占比约70%-80%,兴趣电商占比约20%,电商利润率低于线下销售,折扣率多10个百分点以上[16] 2. **回购计划**:2025年因收购活动暂停回购,预计2026年2月重新评估[17] 3. **收购方向**:未来收购不一定局限于户外品牌,还可能关注运动时尚领域[18] 4. **FILA运营利润率**:今年上半年为28.6%,符合全年25%预期,下半年计划增加广告投放和活动举办,可能影响净利率[20][21] 5. **自有供应链情况**:安踏自有供应链尚未成熟,需在供应链、物流等方面优化[26] 6. **冠军店情况**:安踏冠军店效约五六十万元,比大货高一倍,今年目标开百家门店,未来扩展谨慎[27] 7. **品牌覆盖人群及客单价**:超级安踏价格19 - 899元,门店分布广;冠军安踏平均价格高,主要覆盖一二线城市精英人群[28]
“金汤匙”难揽消费客 上海网红商场直面流量退潮挑战
中国经营报· 2025-07-03 22:54
网红商场运营现状 - 恒基·旭辉天地客流量较开业初期下降,地下一层约三分之一商铺空置,地下二层空置率更高 [1][2] - 爱琴海购物公园室外部分(新华红星广场)二至七层空置率较高,仅地面一层商业较充裕 [1][3][4] - 恒基·旭辉天地称当前处于主动焕新阶段,招商率已突破90%,重点引入户外运动、宠物业态等新品牌 [2] 商场转型策略 - 恒基·旭辉天地计划深化差异化定位,引入区域首店、定制店及旗舰店,打造沉浸式生活场景 [3] - 公司将强化内容运营,策划国际视野主题活动以制造热点,巩固网红特质 [3] - 行业专家建议商场需紧跟年轻化趋势,增加体验类业态比例,通过IP化运营提升客流 [7] 行业竞争格局 - 上海市1-5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872.11亿元,增速1.4%,但部分网红商场面临客流下滑 [1][6] - 2025年上海预计新增11个购物中心,供应量达88.3万平方米,加剧市场竞争 [6] - LV全球唯一船形建筑"路易号"亮相南京西路,7月展览预约名额已满,反映头部项目虹吸效应 [6] 产权与运营挑战 - 爱琴海购物公园室外部分产权归个人所有,出租率低于室内部分,中介建议优先选择一层铺位 [4] - 恒基·旭辉天地周边存在凯德晶萃广场、中海环宇荟等同业态竞争对手 [2] - 行业分析指出老旧零售物业将面临新项目冲击,需重塑定位以应对分化 [6][7] 长期发展路径 - 专家强调网红商场需超越建筑特色依赖,通过招商与运营能力构建战略定位 [7] - 建议商场根据品牌经营成果动态调整细分赛道,避免传统招商思维导致流量衰减 [7] - 仲量联行提出需通过业态组合迭代(如二次元主题空间)创造差异化优势 [7]
最低2.68%!银行卷完消费贷又卷经营贷
第一财经· 2025-07-03 21:03
经营贷利率下调趋势 - 多家大型银行推出年化利率3%左右的纯信用经营贷产品,利率较前期明显下探,招商银行通过优惠券对部分优质客户提供最低2.68%的特惠利率 [1] - 招商银行"生意贷"基础年利率3%起,部分客户通过优惠券可降至2.68% 建设银行"信用快贷"最低年利率3%,最高额度300万元,需满足企业正常经营等条件 [3] - 中国银行"银税贷"面向纳税小微企业,最高额度500万元,年利率不超过3.6% [4] 消费贷变相价格竞争 - 部分银行通过与地方政府合作贴息活动或默许客户经理个人补贴等方式突破利率监管要求 招商银行在四川省推出消费贴息计划,特定场景贷款贴息1.5%,实际利率可降至1.5% [1][5] - 利率优惠券成为变相降息工具,某股份行线上测算利率3.2%,但通过优惠券可降至3.05% 部分银行客户经理自掏腰包补贴利率差额,提供2.88%的消费贷利率 [5] 信贷市场现状与挑战 - 5月金融机构新增人民币贷款6200亿元,同比少增3300亿元 居民短期贷款新增-208亿元,同比少增451亿元 居民中长期贷款新增746亿元,同比多增232亿元 [7] - 银行业整体净息差1.43%,低于平均不良贷款率1.51% A股42家上市银行中19家利息净收入同比负增长,国有大行除交行外利息净收入均同比下降2%~5% [8] - 业内认为净息差与不良贷款率倒挂现象下,"以量补价"模式难以为继 未来贷款利率进一步下行空间有限 [8][9] 银行应对策略 - 商业银行将业务重心转向经营贷领域,通过差异化定价策略拓展业务 部分银行针对特定行业客户定制专属信贷方案 [4] - 机构通过优惠利率"以量补价"拓展零售贷款增量,同时"掐尖"把控客群准入门槛 需加强自营获客能力、优质场景挖掘能力和科技能力 [9]
避险情绪上升!公募“换季”策略强调守成
券商中国· 2025-07-03 17:12
公募基金下半年策略变化 - 核心观点:公募基金从上半年偏进攻策略转向"攻守兼备",强调"守成"和避险情绪上升 [2][3] - 上半年高收益普遍(全市场十强基金收益率超60%,300余只产品收益率超20%)促使基金经理更注重业绩保护 [7][8] 市场环境与风险判断 - 出口压力:美国库存消化及转口需求前置可能导致三四季度出口承压,但全年外需下行风险有限(关税压力缓解+贸易新动能支撑) [3] - 估值水平:全A估值处于2016年以来中枢,流动性受美联储高利率压制,市场估值缺乏弹性 [3] - 政策预期:7月重要会议政策期许有限,但中长期财政货币双宽路径明确,创新型刺激工具或出台 [4] 行业配置策略 **防御性配置** - 稳定红利资产:港口、公路、白电龙头等高股息板块(南方基金、金鹰基金) [5][6] - 避险资产:黄金及黄金股、军工、粮食等泛安全类资产(金鹰基金) [5] **进攻性配置** - 科技成长板块:AI、机器人、自动驾驶、半导体(平安基金、诺安基金) [5][6] - 新型消费:服务消费、银发经济、旅游保健(诺安基金) [6] - 医药领域:创新药、生命科学服务上游(诺安基金) [6] 主题投资与产业逻辑 - 上半年主题杂乱(如DeepSeek、固态电池、军工等),但隐含科技主导产业演化主线,人工智能仍是竞争蓝海 [10] - 下半年策略更注重基本面逻辑,减少短期主题博弈 [9] 基金产品选择建议 - 低风险偏好:固收类或价值/均衡型权益基金 [6] - 高风险偏好:科技主题基金(建议定投以淡化择时风险) [6]
Tims天好中国2025开局:加盟驱动增长难掩盈利挑战
观察者网· 2025-07-03 16:14
财务表现 - 2025年一季度营收3.007亿元人民币(4140万美元),同比下降9.5% [2] - 同店销售额同比下降7.8%,直营门店同店销售额下降6.5% [2] - 直营门店收入2.548亿元人民币(3510万美元),同比下降14%,主要因关闭表现不佳门店 [2] - 加盟门店收入4600万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8.6%,加盟门店数量从302家增至455家,占全国门店总数44.4% [2] - 调整后EBITDA亏损收窄至-2930万元,同比改善44%,但运营亏损仍达8500万元 [3] 成本控制与业务调整 - 直营门店成本和费用同比下降19.0%,其中食品包装成本降24.6%、租金降12.9%、工资福利降23.3%、营销费用降11.8% [5] - 关闭经营不佳直营门店,2024年5月全面开放全国单店加盟,最低加盟费40万元 [5] - 推出25款"咖啡+暖食"新品,包括轻体贝果堡午餐盒系列,覆盖8种贝果堡、5种小食、11种饮品组合 [6] 行业竞争与战略挑战 - 商业模式被指存在结构性矛盾:大店模式推高成本,餐食非刚需且消费频次低,难以覆盖开支 [7] - 行业竞争分化:星巴克中国启动降价巩固高端市场,瑞幸依托2万+门店建立成本优势,幸运咖渗透下沉市场,古茗通过7600家门店切入现制咖啡赛道 [7] - 公司定位尴尬,缺乏高端溢价能力与极致性价比优势 [7] - 2025年计划新增200家以上门店,重点布局高线城市,并在机场等特殊渠道新增7家加盟店以提升单店效益 [8]
天津:优化政府国资基金管理 鼓励建立以尽职合规责任豁免为核心的容错机制
快讯· 2025-07-03 14:28
政府投资基金优化 - 创业投资类政府投资基金中市或区单独一级财政出资比例上限提高至70% [1] - 市、区两级财政合计出资比例上限提高至80% [1] - 合理确定让利比例以增强基金带动作用 [1] 考核机制调整 - 建立全链条、全生命周期考核评价体系,不简单以单个项目或单一年度盈亏作为依据 [1] - 在国有企业负责人经营业绩考核中降低或豁免基金短期投资回报要求 [1] - 合理设置投资风险容忍度,完善尽职合规免予问责机制 [1] 基金运营管理 - 鼓励建立以尽职合规责任豁免为核心的容错机制 [1] - 按照天津市国资产业发展母基金统筹部署规范设立国资创业投资基金 [1] - 探索建立以功能作用发挥为重点的差异化监管机制 [1]
宝尊收购Sweaty Betty中国业务,重塑英国版lululemon
36氪· 2025-07-03 14:24
品牌收购与业务调整 - Sweaty Betty中国区业务被宝尊收购 成为继GAP、Hunter之后宝尊旗下第三个收购的国际品牌 [1] - 宝尊正在招聘运动社群运营和商品运营相关岗位 运营团队与GAP、Hunter共用 [1][7] - 收购价格预计不高 参考此前GAP收购价不超过5000万美元 [5][9] - Sweaty Betty早期中国团队已离职 官方公众号更新停留在2023年 [7] 品牌背景与市场表现 - Sweaty Betty成立于1998年 定位高端女性运动服饰 产品定价与lululemon相近(紧身裤750-1180元 上衣480-750元) [3] - 2021年进入中国市场 2023年被Wolverine Worldwide收购 但业绩增长不理想 [3][5] - 母公司Wolverine Worldwide 2024Q4整体收入同比下降6% Sweaty Betty全年营收1.99亿美元(下降2.4%) [9] - 香港门店从高峰期5家缩减至1家 中国市场颓势明显 [5] 收购方战略与行业趋势 - 宝尊品牌管理业务(BBM)2025Q1收入同比增长23.4%至3.9亿元人民币 GAP与Hunter表现超预期 [11] - 电商代运营出身的宝尊转向国际品牌管理 类似滔搏、百丽等企业路径 [5][11] - 中国高端瑜伽服市场增长放缓 lululemon中国大陆增速降至20% 美国市场下滑2% [16] - 市场竞争加剧 面临alo、Vuori等国际品牌及MAIA ACTIVE等本土品牌的挑战 [13][16] 品牌发展挑战与策略 - Sweaty Betty需与lululemon差异化竞争 证明品牌价值给中国消费者 [13][15] - 参考MAIA ACTIVE走差异化路线或allbirds调整产品定位的成功案例 [13][15] - 宝尊需学习安踏多品牌运营经验 注重高端品牌故事塑造 [18] - 短期内差异化定位比快速销售更重要 避免直接与lululemon正面竞争 [15][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