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文旅融合
icon
搜索文档
文旅经济再创新高,四川文旅强县如何让产业“多点开花”?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0-30 11:44
旅游业绩表现 - 康定市共接待旅游人数1232.95万人次,旅游总收入135.47亿元,同比增长7.36%和5.44%,旅游人次和收入均再创新高 [1] 旅游品牌与产品策略 - 着力打造“四季康定”旅游品牌以破解季节性瓶颈,夏季发展生态露营和高山徒步,冬季主打冰雪运动和温泉康养 [2] - 建设唐卡绘制和情歌文化实景演艺等藏文化沉浸式体验项目,并完善高端民宿、酒店和特色餐饮等配套服务 [2] - 打造“遇见贡嘎”精品线路、“钻石线路”、“黄金线路”和“经典徒步线路”等一大批旅行线路,连续举办六届康定情歌国际音乐节 [2] 商业模式创新与产业融合 - “一店多营、淡旺互补”模式成为小微文旅业态的生存智慧,例如咖啡馆在淡季举办“草原读书会” [3] - 构建“文旅+百业”生态路径,发展“生态+现代服务业+旅游”、“生态+现代农业+乡村旅游”和“生态+非遗文化+旅游”等模式 [3] - 紧扣“全域全业态”发展路径,推动“文旅+百业”,使康定连续三年跻身全国县域旅游发展潜力百佳县 [3] 绿色工业发展战略 - 康定锚定绿色工业和能源产业作为发展重点,以平衡生态保护与产业发展 [6] - 锂矿资源丰富,甲基卡矿区已查明氧化锂资源储量229.15万吨,潜在资源量超350万吨,有望成为全球最大硬岩性锂辉石矿区 [6] - 集中力量推动宁德时代项目建成投产,力争锂产业年产值突破10亿元,打造锂电产业集群 [6] 清洁能源发展现状 - 以大渡河流域为重点开发水能资源,2024年全市统调上网电量高达261.35亿千瓦时,完成产值68.76亿元 [6] - 通过“清洁能源+绿色矿业”双轮驱动,已开发水电687万千瓦,规划光伏340万千瓦,两条特高压线路助力电力外送 [7]
2025中华经典诗词论坛在郑州举办
人民网· 2025-10-30 11:11
论坛概况与核心目标 - 论坛于10月29日重阳节在河南郑州举办,主题为“传承中华经典诗词 推动文化繁荣兴盛”,是2025年中国(郑州)黄河文化月的重要活动之一 [1][3] - 论坛由多家权威机构联合主办,已连续举办三届,旨在聚焦中华经典诗词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是高规格的学术交流平台 [1] - 论坛吸引了来自全国的百余位专家学者、文化名人、文艺工作者参会,围绕诗词的当代价值、传播路径、文旅融合等议题进行深入交流 [3] 城市文化战略与举措 - 郑州正全力打造“诗词郑州”文化名片,通过承办中国诗歌节、举办诗词论坛、推出“跟着诗词游郑州”系列视频等方式推动传统文化转化 [6] - 郑州计划在平台搭建、人才培养、精品培育等方面持续发力,以弘扬诗歌文化,推动文化繁荣兴盛 [6] - 建议郑州系统梳理与城市关联紧密的诗人(如杜甫、白居易、刘禹锡、李商隐)及其精神遗产,大力推动“诗人IP”建设,提升文化软实力 [27] 诗词的当代传播与创新路径 - 中华经典诗词正以“破圈”之势通过短视频、影视、综艺、研学旅行及VR、AI等新技术实现创造性转化,展现澎湃生命力 [9] - 古典诗词通过与音乐、综艺、影视、戏剧等艺术形式深度融合,并借助技术赋能拓展传播渠道与表现力,文旅融合则增强了公众的沉浸式体验 [20][24] - 应秉持“守正创新”原则,深刻理解诗词精神内核,善用现代表达方式与技术手段,注重情感共鸣,做到雅俗共赏,特别是在青少年中传播 [24] 诗词与相关产业融合 - 诗词是山水景观与人文遗迹的灵魂,可有效提升旅游的文化内涵与情感价值,应实施差异化发展策略挖掘地方文脉 [24] - 可通过在景区展示诗词、开发主题旅游线路、打造沉浸式体验场景、创新文创产品等路径,将诗词转化为可消费的文旅产品 [24] - 倡导诗词与音乐深度融合,通过谱曲演唱让古典诗词超越语言障碍,提议开展诗词歌曲作品征集与展演,重点鼓励套曲创作 [17] 理论构建与国际视野 - 加强新时代诗词理论研究是推动文化繁荣的必然要求,应重点研究诗词题材、用词、用韵,构建新时代诗学体系以指导创作 [12] - 长江与黄河共同孕育并塑造了中华诗词,其构成的南北文化二元结构造就了中华文明的丰富多彩,诗词是这一现象的完美体现 [13] - 唐诗作为中国文学高峰,早已通过西方汉学家走向世界,成为跨文化对话的重要桥梁和世界文学的组成部分,彰显其恒久魅力 [21]
以诗为媒 绘就文旅融合新画卷
中国新闻网· 2025-10-30 09:02
活动期间,将举办开幕式、共建"中国诗歌之城"签约仪式、主题演讲、诗人采风、创作交流及诗歌 进校园等系列活动,邀请国内诗人、评论家、青年创作者共聚罗江,探讨诗歌在新时代的传承与创新。 文化学者、文旅专家、《中国诗词大会》选手等还将走访庞统祠博物馆、李调元纪念馆等文化地标,开 展实地调研与圆桌座谈,深入挖掘诗歌作为文化纽带的价值。 罗江地处蜀道要冲,文脉悠长,是清代"蜀中才子"李调元的故里,其编纂的《函海》丛书系统保存 了大量巴蜀文献,为这片土地积淀了深厚的文化底蕴。自2006年创办以来,罗江诗歌节已发展成为全国 具有广泛影响力的文化品牌。 原标题:以诗为媒 绘就文旅融合新画卷 金秋十月,诗意罗江。10月29日至11月2日,由中共四川省委宣传部、四川省文化和旅游厅、四川 省作家协会联合主办的"2025罗江诗歌节"将在四川德阳市罗江区举行。本届诗歌节以"千年诗脉润罗江 文旅融合谱新篇"为主题,在创办二十周年之际全面升级,首次以"诗歌+文旅"的形式,推动传统文化与 现代生活的深度融合。 ...
首发“1+10+N”文旅消费精品品牌矩阵,114个重大文旅项目集中签约……四川加速绘就2万亿元文旅新蓝图
四川日报· 2025-10-30 08:26
"锦绣天府·安逸四川"文旅融合主题展现场(拼图)。记者 向宇 李强 摄 1+10+N文旅消费精品品牌矩阵 1 ●以"锦绣天府·安逸四川"文旅品牌为统领 10 ●"古蜀神韵""红耀巴蜀""蜀燃星动""安逸康养""乐享蜀乡""少必入川""熊猫伙伴""蜀山暖雪""天工开悟""天府科普(研学)游"10个省级文 旅消费精品品牌 N ●成都"蓉城囍事"、绵阳"'青'睐绵阳"等N个市(州)地方特色消费品牌 10月29日,2025四川省文化和旅游发展大会暨第十一届中国(四川)国际旅游投资大会在绵阳梓潼举行。会上发布了"1+10+N"文旅消费 精品品牌矩阵——以"锦绣天府·安逸四川"文旅品牌为统领,统筹推出"古蜀神韵""红耀巴蜀""蜀燃星动""安逸康养""乐享蜀乡""少必入川""熊猫 伙伴""蜀山暖雪""天工开悟""天府科普(研学)游"10个省级文旅消费精品品牌,成都"蓉城囍事"、绵阳"'青'睐绵阳"等N个市(州)地方特色 消费品牌,形成省市联动、主题鲜明、供给丰富、体验优良的文旅消费精品品牌体系。 这场文旅盛会,不仅展示了"锦绣天府"的钟灵毓秀、"安逸四川"的闲适从容,还进一步折射出四川围绕构建高效能机制、培育高能级主 体、 ...
“万亿商城”平地起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5-10-30 06:55
临沂商城总体规模 - 2024年实现市场交易额6604.78亿元、物流总额10074.36亿元,成为“万亿商城”[1][3] - 拥有专业批发市场136处,商铺6.37万个,经营业户4.6万户,从业人员100万人[6] - 经营商品涵盖27大类、600多万种,基本覆盖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主要门类[6] - 每日有千余种新款产品上市,30万人洽谈生意,2万辆货车进出,年交易额居中国地级市第1位[6] 物流基础设施 - 建设了3000余条公路专线,规划建设占地176平方公里的现代物流城[1][8] - 物流网络覆盖全国2100个县级以上网点,通达国内所有港口和口岸[8] - 距离600公里以内的货物实现夕发朝至,1500公里次日送达,3000公里隔日送达[8] - 物流价格比全国平均水平低30%左右[8] 外贸与国际化发展 - 2024年全市外贸主体飙升至1.5万家,位列山东省第5位[14] - 今年1-8月商城外贸进出口额为781.8亿元[1][14] - 跨境电商交易额达到252亿元,拉动全市进出口增长4.2个百分点[14] - 线下建成59个海外商城、海外仓,获得全球展览业协会认证达到13个[12] 商贸物流融合 - 形成市场带动物流、物流服务商贸的产业格局[8] - 有物流园区22个、物流企业2200余家,从业人员达58万人[8] - 2024年1-8月物流总额达到7192.62亿元,同比增长12.4%[14] - 商品销到哪里,物流就覆盖到哪里,实现“前店后仓”模式[6][8] 文旅商融合 - 今年国庆、中秋假期实现旅游收入2.58亿元[1][11] - 全市21家重点监测旅游景区接待游客387.4万人次,同比增长14.53%[11] - 打造15处沉浸式、场景化购物体验区,按照A级旅游景区标准提升基础设施[11] - “秋季采购节”等活动带动90多万人游购商城,成交量超过4000万元[11] 企业国际化案例 - 企业参加海外博览会收获订单,如乌兹别克斯坦展会获得5个意向订单[12] - 2024年全年组织1500余家企业走出国门[12] - 今年1-9月接待国际客商3.27万人次,国际采购商大会吸引99个国家2000余名采购商[13] - 4000多家外贸主体入驻亚马逊、阿里巴巴等跨境电商平台[14]
“世界市长对话·郑州暨2025郑州国际旅游城市市长论坛”活动举办——共绘文旅融合同心圆
经济日报· 2025-10-30 06:14
活动概况 - 2025郑州国际旅游城市市长论坛于10月22日至25日举行,约300名来自意大利、西班牙、保加利亚、泰国、新西兰等国的省长、市长及国际旅行商代表参与 [1] - 论坛围绕文旅发展、城市治理、城市更新等话题分享经验,推动人文交流与经贸合作 [1] 文旅产业发展 - 郑州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培育文旅支柱产业,擦亮“天地之中、黄帝故里、功夫郑州”品牌 [2] - 构建“博物馆群+大遗址公园”的中华文明全景式展示体系,并连续20年举办黄帝故里拜祖大典 [2] - 商都遗址博物院、大河村遗址博物馆等通过数字技术沉浸式打造史前场景 [2] - 大力发展“五官”经济,以“主城点亮”带动全域崛起,开展夜购、夜食、夜游、夜娱、夜演等服务,打造时尚消费新场景 [4] 城市更新与改造 - 郑东新区如意湖历经20年更新改造,从老机场蝶变为新城区建设的点睛之笔 [4] - 阜民里文化街区更新改造后保留古城墙周边街巷肌理,植入非遗文创、小剧场等新业态,成为文旅新地标 [5] - 改造遵循“保留城市记忆、延续历史文脉”原则,以“老郑州+新青年”为主题进行有机更新 [6] 产业与科技亮点 - 宇通客车股份有限公司作为先进制造业代表,其客车产品销往全球 [3] - 宇通客车综合测试场通过高环试车道进行性能测试,展现智能制造的高品质、高标准和可持续性 [3] - 郑州在新能源汽车、电子信息等产业在全国具有重要地位,并在全球产业链中发挥重要作用 [3] 国际合作与交流 - 论坛期间,郑州市与西班牙哈恩省、加纳库马西市、印度尼西亚班达楠榜市、新西兰罗托鲁瓦市签署建立友好关系意向书 [7] - 未来合作方向包括数字孪生街巷联合实验室、双城艺术家互访共创项目以及“时间走廊”双城主题旅游路线 [7] - 保加利亚舒门市自2007年与郑州缔结友好城市关系以来,见证了郑州在文旅产业和现代科技方面的飞速发展 [3]
松江戏梦 打造多元流量入口 厚重根脉交融鲜活光影
上海证券报· 2025-10-30 02:01
松江区文旅影视产业战略定位 - 文旅影视产业是松江区“2+4”现代化产业体系中的百亿级重点产业 [2] - 产业创新活力持续迸发,能级不断提升,涌现华侨城、七猫、钟书、上影制作等重点企业 [2] - 上海仓城影视文化产业园区入选第二批国家文化出口基地,上海云间粮仓投资有限公司成功创建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基地 [2] 上海科技影都发展规划 - 上海市规划构建以上海科技影都为核心的“1+X”影视产业发展格局,目标建设全球影视创制中心 [2] - 上海科技影都选址松江南部新城,总面积60.58平方公里,按“科创芯”“世界窗”理念发展 [2] - 影都以三大影视园区为载体,集聚8000余家影视企业,拥有22个影视拍摄基地和42个影视特色取景点 [3] - 华策影视、上海电影、柠萌影视、中国儒意等上市公司及耀客文化、森宇文化等知名企业已入驻 [3] 影视与文旅融合实践 - 积极推动“影视+文旅”深度融合,推动“影视拍摄基地”向“影旅融合策源地”升级 [3] - 上海影视乐园借电视剧《繁花》IP开启夜游,采用“影视场景+现象级影视IP+沉浸式业态”模式 [3] - 与《南京照相馆》剧组实践“源头共创”模式,将拍摄地大戏院改造为全国首个“实景商业院线影院” [3] - 《南京照相馆》拍摄地累计吸引超22万人次体验,其中30%为专程从外地赴沪的游客 [4] 重点文旅项目与招商进展 - 上海欢乐谷持续吸引游客,思特奇酒店正式营业,仓城历史文化风貌区更新取得突破,来伊份零食博物馆焕新升级 [4] - 佘山国家旅游度假区的上海奇幻梦乐园、上海秘苑茶境府、上海佘山寰宇探索港等项目亟待开发 [4] - 仓城·郎园Bridge、云堡未来市艺术城、新浜荷园、九里亭街道北部商务区地块等项目火热招商中 [4] - 长三角国际影视中心、上影昊浦智慧产业社区以及霞飞路巡捕房、益丰外滩源等项目正积极寻找合作伙伴 [4] 产业发展成效与目标 - 今年前三季度,松江区接待旅游人数1554.95万人次,同比增长6.86% [5] - 松江区正以长三角G60科创走廊为依托,打造多元流量入口 [5]
四川签约114个重大文旅项目 金额567.96亿元
新华社· 2025-10-29 19:44
项目签约与投资规模 - 114个重大文旅项目集中签约,总金额达567.96亿元人民币 [1] - 发布《2025年四川省文化和旅游重点招商项目指南》,推出480个优质项目,招商总金额达5700亿元人民币 [1] 项目覆盖领域 - 签约项目涵盖动植物保护科普研学、农交文旅新能源融合、文商旅综合体、影视文旅项目、温泉酒店等多个领域 [1] - 招商项目指南围绕数字文化、演艺娱乐、休闲度假等十大重点领域 [1] 行业发展趋势与成果展示 - 举办“锦绣天府·安逸四川”文旅融合主题展,通过场景化、数字化、互动化方式呈现四川文旅融合新成果、新亮点与新模式 [1] - 四川正在形成“重文旅、抓文旅、兴文旅”的局面,一批高质量项目加速落地,旨在将文旅资源优势转化为高质量发展优势 [1]
青岛—恩施—南宁航线今日首航 架起山海联动新通道
中国民航网· 2025-10-29 09:48
据了解,此次新增的青岛—恩施—南宁航线每周二、四、六执飞,具体航班时刻为:JD5661青岛06:55 —恩施09:50,恩施10:50—南宁13:00;JD5662南宁13:50—恩施15:25,恩施16:10—青岛18:20。此前恩 施往返青岛、南宁需经武汉、重庆等城市中转,耗时普遍超过6小时,新航线的开通将三地时空距离大 幅缩短至2小时左右,彻底解决了旅客"中转绕路"的痛点。目前航线机票已全面开放销售,恩施至南宁 单程票价最低360元,南宁至恩施票价最低300元;恩施至青岛单程票价最低450元,青岛至恩施票价最 低370元(均不含机建燃油费),为旅客提供高性价比出行选择。 青岛—恩施—南宁航线是恩施许家坪国际机场完善"覆盖五大区域、联通重点城市"航线网络的重要布 局。青岛作为华东沿海经济重镇与海洋文化地标,南宁作为面向东盟的门户枢纽与壮乡文化核心,与恩 施的峡谷秘境、土家民俗形成优势互补的文旅资源矩阵。航线开通后,不仅将便利三地商务往来、探亲 出行,更能推动海洋文化、土家民俗文化与壮乡边关文化深度交融,为区域文旅协同发展注入新动能。 截至目前,恩施许家坪国际机场运营17条国内航线,通达23座重点城市,同时 ...
聚焦“十五五”规划建议丨丰富产品供给提高服务质量 推进旅游强国建设
新华网· 2025-10-29 08:40
核心政策方向 - 推进旅游强国建设,丰富高品质旅游产品供给,提高旅游服务质量 [1] - 提升入境游便利化国际化水平,推进文旅深度融合,大力发展文化旅游业 [2] 行业发展基础与目标 - “十四五”时期旅游业产品供给、服务质量持续优化,国内居民出游人次、总花费保持较高增长速度 [1] - 文旅融合深入推进,“以文塑旅、以旅彰文”双向赋能为产业培育新动能、塑造新优势 [1] - 《建议》立足“十四五”时期旅游业发展基础,聚焦建成旅游强国战略目标,部署系列改革发展任务 [1] 产业带动效应与战略地位 - “文旅+百业”“百业+文旅”释放带动效应,成为激发文旅消费、拉动综合消费、带动增加就业的重要引擎 [1] - 过去5年旅游治理体系现代化水平显著提升,旅游服务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地位越来越高 [1] 未来实施路径 - 深化旅游业供给侧改革是“十五五”时期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发力重点 [2] - 加快建设旅游强国需从旅游供给入手,释放旅游新需求,发挥科技赋能作用,通过文旅深度融合产生更多新产品、新业态、新空间、新场景和新功能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