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货紧缩
搜索文档
两大央行,同日降息!
证券时报· 2025-06-19 19:02
欧洲央行降息动态 - 瑞士央行和挪威央行于19日宣布将基准利率下调25个基点,分别降至0%和4.25%,这是继瑞典央行18日降息后欧洲国家连续采取的宽松政策 [1][3][4] - 挪威央行降息超出所有经济学家预期,为新冠疫情后首次降息,并暗示2025年可能进一步下调利率 [3][6] - 瑞士央行此次为2024年3月以来第6次降息,市场担忧负利率可能回归,经济学家预测利率或降至-0.25%甚至-0.75% [3][13][14] 降息驱动因素 - 两国央行降息主因是通胀持续回落(挪威5月CPI同比下降0.1%)及对经济复苏乏力的担忧 [5][7] - 挪威央行行长明确表示通胀已低于预期,降息旨在平衡通胀目标与经济限制 [6] - 瑞士央行声明指出通胀压力较上一季度显著下降,货币政策需确保中期物价稳定 [7] 汇率市场影响 - 挪威克朗在降息后立即贬值,而瑞士法郎兑美元保持强势,半年涨幅超10% [8] - 瑞郎走强被归因于避险属性及瑞士央行刻意维持利率低于其他地区以抑制货币升值 [9][12] - 经济学家指出瑞郎升值通过压低进口价格(占CPI权重高)直接导致瑞士通缩 [10][11] 潜在政策影响 - 负利率政策可能压缩银行利润并引发金融稳定风险,储户收益可能被侵蚀 [15] - 瑞士央行需持续监控形势,若通胀压力未回升,存在进一步降息空间 [7][14]
利率又降了,但我劝你尽快存钱
大胡子说房· 2025-06-12 19:53
核心观点 - 当前低利率环境下,存钱比投资更有利于保住本金,为未来通Z周期做准备 [1][4][6] - 利率高低和黄金价格是判断经济环境和投资时机的关键指标 [2] - 历史数据显示黄金上涨周期中存款收益优于股票基金等投资品 [2][3] - 通S环境下现金保值能力增强,需保守策略保存实力 [4][6] 利率与存款策略 - 1993年存款利率达10.98%但实际利率为负,因通胀率20%-30% [4] - 当前存款利率低于1%,大额存单接近2%,但核心目的是本金保全 [5][7] - 利率越低说明银行投资渠道收益越差,普通人更应选择存款 [1][2] 黄金指标分析 - 国内金价从2022年300元/克涨至800元/克,反映其他投资品收益下降 [2] - 2011-2018年黄金低点对应房地产上涨周期,部分房产投资收益达200%-300% [3] - 经济危机期间黄金表现优异,如2008年金融危机 [2] 银行股投资建议 - 银行股在A股和港股高息股中占比高,年分红率5%-8% [8] - 公募基金新规导致资金流向沪深300成分股,银行板块将受益 [8] - 银行股投资需较高风险承受能力,不适合保守型投资者 [8] 资产配置方案 - 专业机构可提供全球化多元配置,实现风险对冲和资产保值 [9] - 保守型投资者可直接选择银行存款获取1%保底收益 [7] - 动态调整策略,在通Z周期来临时转换投资方向 [6][7]
欧洲央行管委Vujcic:欧洲央行在利率方面处于非常有利的地位。欧洲央行可以等待新的预测和数据,然后再采取下一步行动。希望我们能在9月份之前有关税方面更明确的信息。不知道美国的关税是(导致)通货紧缩还是通货膨胀。不稳定的美国政策正推动投资者转向欧元。
快讯· 2025-06-10 21:45
欧洲央行利率政策 - 欧洲央行在利率方面处于非常有利的地位 [1] - 欧洲央行可以等待新的预测和数据后再采取下一步行动 [1] 关税政策影响 - 希望9月份之前能获得更明确的关税信息 [1] - 不确定美国关税政策会导致通货紧缩还是通货膨胀 [1] 投资者行为变化 - 不稳定的美国政策正推动投资者转向欧元 [1]
巨大变化出现!未来几年要好好存钱
大胡子说房· 2025-06-10 12:29
经济现象分析 - 物价上涨速度未跟上货币供应增速 5月CPI环比下降0 2% PPI环比下降0 4% 同比下降3 3% [1] - 广义货币供应量从2020年200万亿增至当前300万亿 4-5年增加100万亿 [1] - 货币宽松环境下未出现通胀 反而呈现通缩特征 [3][4] 通缩持续原因 - 中美关税战打破"东大生产-美国消费"模式 导致商品过剩和价格下行 [7][9][12][13] - 消费刺激政策仅提前释放未来需求 未创造新增需求 补贴购车等举措对无储蓄群体无效 [16][17][18][20] - 财富分配不均 少数富人持有大量财富但消费有限 中低收入群体消费力不足 [23][24][25] 投资方向建议 富人消费市场 - 茅台等传统奢侈品价格下跌 泡泡玛特labubu玩偶炒至数万元 老铺黄金定位奢侈品利润同比涨2 5倍 上市一年涨11倍 [31][33][36] - 富人存在消费需求升级机会 新式消费领域存在商业潜力 [28][30][36] 全球化布局 - 宁德时代等企业通过港股IPO为出海做准备 [38] - 可复制80-90年代外资模式 向工业化进程中的发展中国家输出产能获取超额收益 [40][41][42] 资产配置策略 - 通缩环境下货币实际购买力上升 需配置生息资产 [43][44] - 需优化存款策略应对利率下行 具体方法将通过直播形式详解 [45]
摩根大通CEO戴蒙:人工智能可能会导致通货紧缩,但不会是在明年
快讯· 2025-05-31 00:37
人工智能与通货紧缩 - 摩根大通CEO戴蒙认为人工智能可能导致通货紧缩 [1] - 戴蒙预计人工智能引发的通货紧缩不会在明年发生 [1]
高盛:美国关税虽降但影响仍在,美国通胀与中国通缩,解读全球财政政策转变
高盛· 2025-05-31 00:09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相关内容 报告的核心观点 - 美国关税虽下调但未结束,通胀将反弹后回落,中国预计持续通缩,全球财政政策调整影响市场 [2][6][7] - 投资者需关注美联储独立性及全球宏观经济指标变化,合理调整投资组合 [12][25]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关税下调但未结束 - 国际贸易法院阻止特朗普政府依据《国际紧急经济权力法》征收关税,不意味着关税政策结束,美国联邦巡回上诉法院已暂停该裁决 [2] - 政府可依据《1974 年贸易法》第 122 条宣布全面关税,并对贸易伙伴展开 301 调查,部分情况下关税可能超 10% [2] - 若法院裁决最终恢复,150 天后第 122 条关税到期,小型贸易伙伴和贸易顺差较小国家可能不再面临基准关税,市场的缓解可能是暂时的 [2] 美国通胀、中国通缩 - 预计美国 4 月核心 PCE 价格指数同比上涨 2.49%,较 3 月略有减速,12 月将反弹至 3.6%,之后通胀可能再次下降 [6] - 关税对通胀的推动可能是一次性的,美国经济今年疲软,通胀反弹不会像 2022 年那样极端,特朗普的处方药价格行政命令和 IRA 谈判也有助于抑制通胀 [6] - 预计美联储最终会进一步降息,下次降息可能在 12 月,但政策前景仍不确定 [6] - 预计中国今年和明年的 PPI 通胀率分别为 -2.1% 和 -0.6%,中国的通缩压力未严重影响日本的价格趋势 [7] 消化全球财政转变 - 美国财政担忧持续,国债收益率曲线变陡趋势可能恢复,美元可能继续走弱,投资者应维持较广泛的美元空头头寸 [10] - 财政扩张和短期增长风险使欧洲前端收益率曲线暂时保持陡峭,德国财政计划实施延迟可能带来下行风险 [11] - 日本国债收益率长期面临压力,全球长期债券的疲软可能是常态而非异常 [11] 其他关注事项 - 最高法院对美联储独立性的表态降低了美国货币政策独立性法规变更的风险,但公众评论和政治压力仍可能影响公众对其独立性的看法 [12] 关键经济和市场预测 - 提供了全球、美国、中国、欧元区等地区的 GDP 增长、利率、汇率、股市、大宗商品等方面的预测数据 [25]
路透社:中国储户谴责存款利率下降,但仍不会增加支出
2025-05-28 23:16
纪要涉及的行业和公司 行业:建筑、航空、旅游、计算机服务等行业[15] 公司:未提及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 **核心观点1:尽管存款利率较低,中国家庭储蓄仍增加,低利率刺激消费面临挑战** - 论据:银行降低存款利率后民意调查中约5000份回复超80%选择储蓄;截至3月底居民存款总额超160万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0.3%,而第一季度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仅增长4.6%[4][8] - **核心观点2:低利率可能阻碍向消费驱动型增长的转变** - 论据:较低利率可能降低中国人口的收入增长,人们为确保退休现金流未来可能需储蓄更多;中国家庭因就业保障担忧和财富问题一直增加储蓄;增加消费的最佳政策是加强养老金体系和其他社会福利[11][12] - **核心观点3:经济学家警告负债累累的行业将“僵尸化”** - 论据:中国宽松货币政策使许多企业长期依赖低借贷成本,建筑、航空、旅游和计算机服务等行业现金流仅够支付不到五个月利息支出[15]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37岁华南地区互联网公司员工Miro Chen因担心公司存续而选择储蓄[6] - 30岁自由职业者Lawrence Pan因不信任国家体系且预计国家体系资金将耗尽,宁愿自己存钱[12] - 32岁图书编辑艾琳·姚因公司战略和对经济形势担忧,计划即使存款利率降至零也要存钱[18]
美国疯狂加息之后,怎么就是收割不动中国人?
搜狐财经· 2025-05-23 14:22
美联储加息机制与全球影响 - 美联储加息是控制通胀的货币政策工具 通过提高基准利率(如2022年累计加息375个基点)引导商业银行调整存贷款利率 抑制市场流动性 [15][17] - 加息政策遵循逆周期原则 当经济过热时采取紧缩性政策(如减少货币供应) 反之则实施扩张性政策 [3] - 俄乌战争成为2022年激进加息(如单次75个基点)的催化剂 促使欧洲资本流向美国等安全市场 [17][19] 美元霸权形成与运作原理 - 布雷顿森林体系瓦解后 美元通过石油挂钩(中东军事霸权支撑)取代黄金成为全球结算货币 获得铸币税特权 [4][6] - 美元霸权使美国能通过超额印钞转移通胀成本(如疫情期间) 脆弱经济体(如津巴布韦)易受冲击导致货币崩溃 [10][13] - 过度印钞存在反噬风险 美国2020年后通胀压力显现 中产阶级与资本家均受冲击 [11][13] 中国经济抗压能力解析 - 2008年4万亿基建投资形成财政缓冲 疫情期间动态清零政策保障供应链持续运转 工业体系完备性吸引国际订单 [21][23] - 严格的外债管理与人民币兑换管制维护金融自主权 降准与定向降息政策不受外部加息周期干扰 [25][26] - 军事安全与独立外交构成双重保障 2022年成为欧洲资本避险目的地 外资流入逆势增长 [28][29] 中美经济策略对比 - 美国依赖美元霸权实施周期性"收割" 但长期面临通胀与贫富分化等结构性问题 [10][13] - 中国通过财政盈余积累(如2008年)与产业链控制力(如疫情期间)构建内生增长动力 [21][23] - 资本管制与宏观调控的独立性使中国在加息周期中保持政策自主性 区别于债务脆弱型经济体 [25][26]
英国央行委员泰勒:全球不确定性和贸易转移会导致通货紧缩。
快讯· 2025-05-13 00:36
英国央行委员泰勒观点 - 全球不确定性因素正在增加 可能导致通货紧缩 [1] - 贸易转移现象对价格水平产生下行压力 加剧通缩风险 [1]
中国EV和手机市场响起通缩脚步声?
日经中文网· 2025-03-31 11:15
新能源汽车行业趋势 - 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消费明显向低价车型倾斜 小鹏汽车最便宜车型MONA M03(12万-16万元)销量达高端车型G6(18万-20万元)的3倍[3] - 理想汽车同样呈现低价化趋势 最便宜SUV车型L6(25万-28万元)销量占门店40% 且为原主力车型L7(30万-36万元)销量的2倍[3] - 比亚迪凭借7万-9万元的海鸥车型占据价格领导地位 行业整体面临降价压力[3] 消费电子市场格局变化 - 苹果在中国智能手机市场份额跌至第三 2024年出货量下降5% 被华为反超[5] - vivo以性价比策略登顶市场份额 主力机型(4000-6000元)价格低于iPhone(6000元以上) 出货量增长10%[5] - 2000元档的vivo Y系列凭借自动调节屏幕亮度等实用功能吸引价格敏感用户[6] 宏观经济与产业数据 - 中国2月CPI同比下降0.7% 为2024年1月以来首次负增长 汽车等耐用消费品价格下跌是主因[1][4] - PPI连续29个月同比下降(2月降幅2.2%) 反映工业领域持续通缩压力[6] - 特斯拉计划在中国开发Model Y低价版本 显示外资品牌被迫加入价格战[6] 企业盈利与竞争态势 - 理想汽车2024财年净利润预计同比下滑30% 反映价格战对企业盈利能力的冲击[6] - 行业出现"内卷"现象 政府试图通过补贴刺激消费升级 但结构性供应过剩问题持续[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