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发展

搜索文档
四川资阳:项目投资与产业发展双轮驱动,激活经济新引擎
搜狐财经· 2025-04-28 16:00
文章核心观点 4月28日资阳举行“重点项目产业成势见效”主题新闻发布会,通报一季度情况,展现出项目投资和产业发展的强劲势头,为高质量发展注入动力 [1] 项目投资 - 1 - 3月18个省重点项目完成投资26.9亿元,超出时间进度5.1个百分点;186个市级重点项目完成投资106.4亿元,超“挂图作战”目标17.2个百分点,重点项目支撑固定资产投资超70% [4] - 制造业领域正美齿科新建隐形矫治器生产基地开工,完善口腔产业链;科技创新领域世界首个超导磁悬浮技术路线电磁发射验证平台完成首次试验 [4] - 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29.6%,增速居全省第1位;工业投资增长28.9%,高于全省10.8个百分点,增速位列全省第6位,占全市投资比重31.1%,同比提高8.7个百分点;制造业投资增长111.5%,高于全省98.2个百分点,居全省第2位 [5] - 建立“市级总库+行业专库+县区子库”项目动态储备体系,开辟审批“绿色通道”,综合库内储备项目1350个,A类项目288个,已争取到位资金22.8亿元 [6] 产业发展 - 一季度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7.2%,高于全省10个百分点,排全省第4位;装备制造产业增长24.4%,清洁能源产业增长40.1%,电子信息产业增长55.1%,食品轻纺产业增长2.1% [7] - 口腔产业方面中国牙谷规划建设规模、产业链完整度和隐形矫治器产量全球第一,是全国最大口腔装备材料聚集地和全球最大隐形矫治器生产基地 [7] - 运动鞋产业成为西部最大生产基地,安踏等知名品牌设厂,年产量突破4000万双,打造全省唯一鞋纺产业功能区 [7] - 航空航天产业实现跨越式发展,星河动力新一代固体飞行器研发生产基地一期竣工投产,二期年内开工,发射两枚“四川资阳造”民营商业火箭 [8] - 清洁能源产业加速壮大,安岳天然气探明储量占全省33%,雁江页岩气探明储量超万亿立方米,全省“十四五”首个燃气电站竣工投产,发电量超17亿度 [9] - 四川易行时代动力科技有限公司2024年出口额3.14亿元,相比2023年增长1460%,截至4月21日出口业务累计销量5.59万台,出口额1.76亿元 [9] - Keeway高性能电动交通工具(西南生产基地)项目预计6月建成投用,生产线从1条扩展至9条,计划打造智慧低碳生产基地 [9]
机器人跑马拉松,每一次踉跄跌倒都积蓄进步力量
新京报· 2025-04-21 18:31
赛事概况 - 全球首个人形机器人半程马拉松在北京亦庄举行,20支搭载尖端AI与机械技术的队伍参赛,最终6支完赛,天工队、小顽童队、行者二号队分获冠亚季军 [1] - 赛道全长21.0975公里,包含9°坡度、14个转弯道等复杂地形设计,考验机器人平衡力、运动算法及续航能力 [3][4] - 赛事暴露技术短板:30%参赛机器人因步态不稳或传感器误判跌倒,坡道打滑导致"集体趴窝"现象频发 [5] 技术验证意义 - 赛事是产业"极限测试":验证结构稳定性、续航能力及实时决策水平,为工业/家庭场景落地奠定基础 [2][5] - 真实场景数据价值凸显:松延动力N2队通过电池更换策略优化续航,行者二号队利用冗余设计实现关节自修复,积累的坡道能耗曲线等数据远超比赛名次价值 [5][7] - 打破"唯表演论"陷阱:直播中机器人翻车画面修正公众预期,揭示动态平衡、多关节协同等核心技术仍处攻坚阶段 [2][5] 产业发展阶段 - 中国机器人产业处于技术验证向场景落地过渡期,2025年目标实现批量生产,需攻克稳定性与成本双重难关 [8][9] - 类比波士顿动力Atlas迭代20年、本田ASIMO技术路线转型,当前中国企业的"负重跑"是产业化必经阵痛 [9] - 长期主义特征显著:不同于消费电子快速迭代,人形机器人需十年磨一剑的技术沉淀,物流、救援、护理等场景解锁依赖持续突破 [7][8] 行业演进逻辑 - 政策与资本共振:工信部《人形机器人创新发展指导意见》明确发展路径,赛事推动行业标准建立与技术倒逼创新 [2][8] - 历史参照系显示:电灯、汽车等颠覆性技术均经历被嘲笑阶段,当前机器人"踉跄学步"是DeepSeek时刻的前奏 [9][10] - 北京经开区管委会定位赛事为起点而非终点,象征科技与产业融合的马拉松式发展模式 [10][11]
上海闵行这里曾诞生“五朵金花”,12个重点项目今签约
澎湃新闻· 2025-03-24 22:29
历史工业基础 - 吴泾镇沿龙吴路黄浦江侧曾集中上海碳素厂 上海焦化厂 吴泾化工厂 上海电化厂(后氯碱化工) 吴泾热电厂五大工业设施 被誉为五朵金花[3] - 五朵金花在超过50年时间内为上海工业生产和市民生活作出巨大贡献[3] 招商引资签约 - 12个重点项目现场签约 涵盖民用航空 能源材料 生物医药 养老科技 人工智能行业[4] - 签约企业包括中航机载科技(上海) 上海烯晞科技 上海德康温养材料科技等[4] - 总投资额达28.7亿元人民币[4] 产业政策支持 - 发布《吴泾镇优化投资促进机制推进招商和服务一体化实施方案》 涉及创新招服模式 引进增量 安商稳商 企业全生命周期服务 招商服务支撑保障 激励监督机制[4] - 推出《天生能才·泾十条产业政策》 支持产业科技创新 企业竞争力能级提升 数智化绿色化转型 综合支持产业集聚发展[4] 重点产业布局 - 正式启动民用航空(低空经济) 生物医药(养老科技) 能源材料三大产业专班[4] - 依托大零号湾区域科创资源和产业配套设施 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深度融合[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