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产业发展
icon
搜索文档
广州文旅(曼谷)推介座谈会在泰国举办
人民网-国际频道 原创稿· 2025-07-01 15:31
中泰文旅合作 - 广州与曼谷文旅部门及旅游业界精英齐聚曼谷举行"广州文旅(曼谷)推介座谈会",共同谱写文旅合作新篇章 [1] - 双方回顾疫情期间医疗物资捐赠、云端新春庆典及16年友城交往缔造的25个合作项目,谋划未来在经贸、文旅、环境治理等领域的合作 [2] - 广州代表团期待与曼谷互补优势资源,搭建中泰旅游产业发展共享平台,构筑中泰文化联动桥梁 [2] - 曼谷方面表示期待通过持续合作进一步实现互利共赢,泰中两国长期保持深厚友谊 [2] 签证便利化政策 - 推介座谈会聚焦签证便利化等政策对双向旅游的催化作用 [2] - 广州代表团详细解读中泰互免签证政策实施后的显著成效,重点推介免签证等利好政策 [2] - 泰方代表盛赞免签政策"如同在泰中两国间架起金色桥梁,让'说走就走'成为常态" [2] - 双方表示将共同努力持续打造两地"快旅慢游"新体验 [2] 广州文旅推广 - 推介环节通过视听语言展现广州文旅魅力,宣传片以航拍镜头展示珠江两岸、广州塔与百年骑楼 [2] - 多家泰国旅行社对"美食文化之旅""48小时深度体验"等线路设计表现出浓厚兴趣 [2] - 泰国旅行社认为签证红利与"机场快线+电子支付+多语种服务"便利体系的结合将重塑泰国游客体验 [2] 南方航空市场拓展 - 中国南方航空公司作为广州文化旅游海外推广中心,依托"广州之路"核心品牌发挥密集航线网络优势 [3] - 南航通过举办大型文旅推介会、参与泰国国际旅游展会、运用社交媒体精准营销等形式提升广州国际旅游目的地知名度 [3] - 今年夏秋季南航在泰国市场运力投入显著提升,执飞泰国曼谷、普吉、清迈至中国各城市往返航线每周超过100班 [4]
为塞北奉上甜甜的夏季消暑茶!英德红茶连续第二年走进呼和浩特
南方农村报· 2025-07-01 11:05
英德红茶参展呼和浩特茶博会 - 英德红茶将携八家实力茶企亮相第十三届中国(呼和浩特)茶产业博览会T18展位,为塞北、华北及东北地区茶友带来更多元、更高香、更优质的茶饮选择 [4][5] - 这是英德红茶连续第二年走进呼和浩特,以"世界高香红茶"之姿续写茶缘,迎合塞北、东北、华北市场在炎炎夏日对优质茶饮的庞大需求 [11][12] - 茶博会期间将举办"中国红茶品牌价值第一——英德红茶品茶斗茶会",八家英德茶企精选佳茗同台竞香,观众可品鉴多款风格各异的英德红茶产品 [26][27][28] 英德红茶品牌价值与市场表现 - 英德红茶区域公用品牌价值达51.78亿元,增幅8.5%,首次荣登全国红茶类第一 [20] - 2023年英德红茶作为国茶(广东茶)代表之一,成为"中法元首松园茶叙"现场用茶 [16][17] - 今年4月英德红茶跨界联名喜茶推出"英红·芝士糯糯"系列产品,单日销量突破80万杯 [18] - 五一期间英德红茶登陆央视黄金时段,向世界展示中国红茶魅力 [19] 英德红茶产业发展现状 - 英德红茶产业正向2025年综合产值突破百亿元的目标稳步迈进 [22][23] - 目前全市茶园面积达18.16万亩,茶叶企业880家,综合产值超90.45亿元 [23][24] - 清远市将英德红茶列为五大百亿级农业产业之一重点打造 [15][16] 呼和浩特推广中心成立 - 茶博会期间英德红茶呼和浩特推广中心将正式揭牌运营,这是继广州、北京、西安、济南之后,英德红茶在全国版图上构建的第五个区域性战略根据地 [36][37] - 呼和浩特推广中心将作为信息与资源枢纽,高效链接塞北、华北、东北等庞大市场需求与英德优质红茶供给 [38][39] - 该中心将通过系统展示、品鉴与茶事活动,深化品牌认知,促进南北茶文化的深度交融 [39][40]
严查泄密:稀土禁令后中国多名专家神秘离职,直接就职外国机构?
搜狐财经· 2025-07-01 01:01
稀土产业技术优势 - 中国是全球最大的稀土生产和出口国 在稀土技术发展方面取得巨大突破 成功突破多项技术瓶颈 领先全球 [3] - 中国开发串级萃取技术 使稀土纯度提升至99.9999% 远超美国90%的提纯水平 [3][5] - 中国掌握17种稀土元素全链条自主提纯技术 全球重稀土提纯产能占据95%市场份额 [5] - 在稀土分离和合金制造领域取得显著成就 通过精确配比和工艺优化制造出高性能稀土合金材料 [7] - 技术创新使中国稀土生产效率提升 成本降至西方国家的三分之一 [7] 西方稀土产业困境 - 西方国家稀土技术研发大幅落后 面临资源短缺和人才流失压力 [3] - 美国稀土加工技术远落后于中国 因环保政策和成本问题导致产业萎缩 [9] - 西方国家稀土储备日益枯竭 长期依赖进口导致国内产业衰退 [7][9] 技术人才流失风险 - 2024年某稀土集团副总裁因泄露核心技术机密被判处有期徒刑11年6个月 [11] - 2025年6月多位稀土行业高管离职加入外国机构 掌握大量核心技术和商业机密 [13] - 稀土技术研发极度依赖经验积累 人才流失将导致技术经验流失 对产业造成致命打击 [14] 技术保护措施 - 要求稀土企业提交技术人员详细名单 包括专业领域和研究成果 [16] - 对关键技术岗位实施竞业禁止协议 限制离职后从事相关工作 [16] - 严格审查出入境记录 发现异常立即调查 [18] - 江西赣州实施区块链溯源系统 对核心工艺文件加密并记录调阅行为 [18] - 引入AI工艺自毁系统和量子加密技术 防止非法获取技术数据 [20] 稀土战略地位 - 稀土材料广泛应用于精确制导武器 雷达系统和夜视设备等军事装备 [22] - 技术泄漏可能对国家安全构成严重威胁 [22]
新型号技术成熟叠加后市场格局改变,航发产业有望迈入全新发展阶段
东方证券· 2025-06-30 22:43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看好(维持),即相对强于市场基准指数收益率 5%以上 [4][12] 报告的核心观点 - 航发集团“一把手”任命落地,新一届管理团队成型,航发产业有望重回高增长轨道 [7] - 核心技术渐趋成熟,型号发展持续高投入对盈利的压制即将结束,我国在航发材料、设计、工艺等核心技术上实现突破 [7] - 维修、商发及燃气轮机为航发板块打开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维修需求将爆发式增长,商发将打破国外技术垄断,燃气轮机市场渗透率持续提升 [7]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航发集团情况 - 张玉金任中国航发董事长、党组书记,其履历丰富,该职位空缺约两个月后重新有了掌舵者 [7] - 中国航发专注航空发动机等研制维修及关键材料研发,成果是航空装备“心脏”,全面配装各类航空装备,服务多领域 [7] 航发产业发展现状 - 近 5 年航空发动机产业进步飞速,军品能研制全谱系军用航空发动机,摆脱进口依赖;民品深度参与国产商用发动机研制,长江系列将实现国产自主,低空经济及通用航空市场重点发展相关系列发动机 [7] 航发板块发展空间 - 维修方面,每台发动机全生命周期需 2 - 4 次深度大修,维修成本占全寿命周期成本 50%,国产航发维修市场处于萌芽期,列装后维修需求将爆发 [7] - 商发方面,C919 客机总订单数突破千架,长江系列发动机研制推进,取得适航认证后将打破国外垄断,实现全链条自主可控 [7] - 燃气轮机方面,受益于全球基建复苏与 AI 算力需求激增,市场爆发式增长,国产产品在关键指标上突破,逐步替代进口产品,市场渗透率提升 [7] 相关公司标的 - 航发集团旗下上市公司:航发动力(600893,未评级)、航发控制(000738,未评级)、航发科技(600391,未评级)、航材股份(688563,未评级) [7] - 锻件供应链:中航重机(600765,买入)、航宇科技(688239,未评级)、派克新材(605123,未评级)、航亚科技(688510,未评级) [7] - 铸件供应商:图南股份(300855,未评级)、应流股份(603308,未评级)、万泽股份(000534,未评级) [7] - 材料供应商:西部超导(688122,买入)、上大股份(301522,未评级)、钢研高纳(300034,买入)、隆达股份(688231,未评级)、宝钛股份(600456,未评级) [7]
指数修订“提纯”,打造“纯度”100%的创新药投资标的
搜狐财经· 2025-06-30 20:39
恒生港股通创新药指数修订 - 恒生港股通创新药指数年内涨幅超60%,成为市场焦点,反映我国创新药产业崛起[1] - 指数修订方案明确剔除CXO公司,成为首批纯度达100%的创新药指数,聚焦创新药核心公司[1][2] - 剔除5家CXO公司后,成份股全部为创新药企,原先CXO合计权重约20%[3][5] - 修订后指数年化收益率达32%,较原指数22.2%显著提升,夏普比率从0.55升至0.85[7] 创新药产业发展现状 - 跨国药企1-5月采购我国创新药专利金额已接近2024年全年水平,显示国际竞争力提升[8] - 我国创新药管线储备跃居全球第二,具备试错成本低、研发效率高等优势[8] - 恒生创新药ETF(159316)为唯一跟踪该指数的产品,覆盖信达生物、百济神州等头部药企[1][5] 医药行业ETF布局 - 创新药ETF易方达(516080)覆盖恒瑞医药、复星医药等A股创新药主力军[9] - 医药ETF(512010)规模超200亿元,居同标的ETF第一,覆盖化学制药、医疗服务等细分领域[10] - 港股通医药ETF(513200)规模超20亿元,聚焦港股通医药龙头,含创新药、医疗器械等[10] - 易方达基金产品线覆盖A股、港股、美股医药行业,包含整体趋势和细分领域产品[10][11]
恒生港股通创新药指数即将修订 明确剔除CXO公司
快讯· 2025-06-30 19:52
恒生港股通创新药指数修订 - 恒生港股通创新药指数年内涨幅达60% [1] - 恒生指数公司宣布修订编制方案,明确剔除CXO公司(包括CRO、CMO、CDMO) [1] - 成份股变动将于2023年9月8日实施 [1] 指数调整目的与影响 - 剔除CXO后指数将聚焦创新药核心公司,更纯粹表征创新药产业发展趋势 [1] - 易方达基金指数研究部总经理庞亚平认为调整有助于跟踪行业核心趋势 [1] 行业表现与定位 - 修订后指数定位为纯创新药标的,反映产业升级方向 [1]
合肥生物医药产业跑出“加速度”
新华社· 2025-06-30 19:38
"过去,省内部分医疗器械企业需赴北京、上海等地开展产品检测,不仅检测周期长,还增加了企业的 运营成本。合肥检测中心建成运营后,可显著缩短产品验证周期,提高研发效率,有效降低企业成 本。"检测中心实验室主任薛福星告诉记者。 新华社合肥6月30日电(记者吴慧珺、吕岩昊)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骨科手术室里,脊柱 外科手术机器人正在辅助医生完成高难度微创手术,只见机械臂在手术台上实现自动就位,辅助医生精 确地将6根用于固定脊椎的椎弓根螺钉植入病人体内。 这是由美亚光电自主研发的脊柱外科手术机器人,它不仅实现了手术过程的智能化和自动化,更将传统 骨科手术带入"微创精准"的新阶段。 不止美亚光电,近年来,合肥在生物医药产业领域的创新成果多点开花。安徽安科生物工程(集团)股 份有限公司历经10余年研发出能有效抑制肿瘤细胞生长的注射用曲妥珠单抗;合肥锐世数字科技有限公 司成功研制出全数字PET/CT设备,实现PET成像从模拟信号到全数字化的技术革新…… 检验检测是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的重要技术支撑。记者走进位于合肥高新区的合肥市医疗器械检验检测中 心有限公司,实验室里的工作人员正专注地使用一款高精度的激光扫描机械臂,其分 ...
21对话|叶桂平:琴澳产业一体化更注重深度与广度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6-30 18:21
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产业发展规划核心内容 - 《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产业发展规划(2025—2029年)》正式印发,明确未来五年产业发展路径,聚焦制度体系、要素流动、特色产业及琴澳一体化 [1] - 到2029年目标:澳资产业增加值达90亿元,"四新"产业占GDP比重约65%,电子围网系统及跨境金融管理体系全面建立 [1] - 以"一线放开、二线管住"为核心监管模式,优化货物、资金、人员跨境流动机制,构建国际高标准营商环境 [1][3] 四大产业功能布局与协同效应 - 规划构建四大片区十一个产业功能组团,形成产业集群效应,精准对接澳门产业需求,吸引优质企业落地 [2] - 重点发展中医药大健康、现代金融、高新技术及会展商贸产业,采用"澳门注册+横琴生产"模式加速中医药国际化 [3] - 多功能自由贸易账户推动跨境投融资便利化,打破金融壁垒,促进资源优化配置 [3] 未来产业与科技创新布局 - 前瞻培育未来信息、未来制造、未来健康等六大未来产业,打造广珠澳科技创新走廊增长极 [5] - 澳门依托中葡双语人才及国际网络,构建"澳门平台+国际资源+横琴空间+成果共享"协同创新体系 [5][6] - 探索设立国际风险投资基金,支持高新技术企业跨境融资,推动量子信息、新能源材料等前沿领域创新集群 [6] 高等教育与产学研融合 - 澳琴国际教育(大学)城将重构澳门高等教育生态,推动"一校两区"模式,解决土地资源瓶颈 [8][9] - 澳门高校重点布局人工智能、量子科学、生物医药等学科,构建"教育─科研─产业"三位一体创新循环 [7][11] - 澳门城市大学计划延伸横琴办学,对接四大新产业人才需求,深化与内地高校合作 [11] 潜在挑战与应对策略 - 琴澳两地法律体系差异可能影响科研合作效率,需建立统一政策框架 [12] - 澳门高校需避免同质化竞争,优化资源配置,加强国际人才引进 [12][13] - 通过联合实验室、共享课程资源等方式提升教育质量与科研水平 [13]
《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产业发展规划(2025-2029年)》印发
快讯· 2025-06-30 16:12
《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产业发展规划(2025-2029年)》日前印发。其中提出,到2029年澳门回归祖国 30周年时,合作区与澳门经济高度协同、规则深度衔接的制度体系全面确立,市场准入制度高效衔接; 各类要素跨境流动高效便捷,电子围网系统和跨境金融管理体系建立健全,货物"一线放开、二线管 住"的体系高效运转,人员出入境高度便利;特色产业发展形成规模,"四新"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 值比重约65%;琴澳一体化发展水平进一步提升,琴澳创新产业园等产业园区落地建成;促进澳门经济 适度多元发展取得显著成效,澳资产业增加值90亿元。 ...
中国健康与保健产业呈现六大发展趋势
中国经济网· 2025-06-30 15:42
中国健康与保健产业六大趋势 - 中国消费者健康数据分享意愿强,营养与肠道健康意识增强,减肥与体重管理需求增加,心理和情绪健康关注度提升,健康科技产品渐受追捧,社会责任及环保意识兴起[1] - 中国消费者对高纤维食品、超级食品、高蛋白植物基食品和益生菌食品的认知度、接受度及未来购买意向均高于全球平均水平[1] - 部分中国消费者计划未来购买更多高纤维食品、高蛋白植物基食品和益生菌食品[1] - 中国消费者对健康科技产品的接受度高于全球平均水平,部分偏好健康功能科技产品,但购买决策受价格影响[1] 健康与保健产业变革驱动因素 - 消费者健康需求多样化,新技术带来普惠产品,数字化平台提升健康产品传播性与可得性[1] - 健康与保健产业企业需聚焦透明化信息传递、数据驱动的个性化服务、产品信息透明度提升[2] - 企业需关注消费者心理与情感健康需求,提供价格亲民的健康科技产品以实现科技普惠和体验升级[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