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医药产业创新

搜索文档
上海出台18条措施促生物医药创新 满足市民群众多层次健康保障需求
人民日报· 2025-08-08 06:45
本报上海8月7日电 (记者王崟欣)日前,上海出台《关于促进商业健康保险高质量发展助力生物医药 产业创新的若干措施》,共5方面18条,旨在提升保险服务民生保障能力,推动商业保险与医保共同发 展,提升创新药械可及性和可负担性,满足市民群众多层次健康保障需求。 措施提出深化创新药械支付机制创新,畅通创新药械"进医院""进目录""进处方",相关商业健康保险保 障范围内的创新药应用病例可不纳入按病种付费范围,鼓励将创新药械适配的疾病及适应症范围、临床 试验数据提供给保险公司作定价参考。 值得注意的是,根据措施,上海将完善"上海保险码"的功能,进一步优化医保与商保同步结算模式,完 善直赔服务流程,构建医保与商保主动赔系统,深化医疗、医保与商保数据互联互通,实现"一码通 赔"。 措施的出台,将进一步推动商业健康保险成为群众健康保障体系的重要支柱,为群众提供更加全面、多 元、便利的健康保障。 (文章来源:人民日报) ...
合肥生物医药产业跑出“加速度”
新华社· 2025-06-30 19:38
生物医药产业创新成果 - 美亚光电自主研发脊柱外科手术机器人 实现手术智能化和自动化 将骨科手术带入微创精准新阶段 [1] - 安徽安科生物工程研发注射用曲妥珠单抗 可有效抑制肿瘤细胞生长 [1] - 合肥锐世数字科技研制全数字PET/CT设备 实现PET成像从模拟信号到全数字化的技术革新 [1] 检验检测技术支撑 - 合肥市医疗器械检验检测中心使用高精度激光扫描机械臂 分辨率达微米级 辅助企业获取设备三维信息并调整参数 [1] - 合肥检测中心建成后显著缩短产品验证周期 提高研发效率 降低企业运营成本 [2] 金融与资本支持 - 合肥构建政策与资本双轮驱动体系 帮助企业拓宽融资渠道 [4] - 徽商银行联合兴泰资本等机构为安徽树突光学提供8000万元资金支持 填补研发-市场转化期资金缺口 [4] - 树突光学加速布局市场 与上海华山医院等30余家国内外知名医疗机构合作 即将进入业绩快速增长期 [4] 政府政策赋能 - 合肥市连续2年每年投入上亿元专项政策资金支持生物医药产业 重点支持新药研发和药械就地转化 [5] - 出台专利快速预审备案政策 2025年以来为生物医药领域提供专利预审服务128件 [5] - 组建50亿元规模市级生物医药产业专项直投基金 建立种子—天使—产业发展基金体系 [5] 产业发展现状 - 合肥市生物医药产业链聚集企业超千家 产业链营收超千亿元 [5] - 构建覆盖创新药 仿制药 高端医疗器械 精准医疗等完整产业链 打造国内一流生物医药产业生态 [5]
北京“两区”建设五周年:17款创新药、54款三类器械获批,数量位居全国前列
北京商报· 2025-06-19 19:49
北京市生物医药全产业链开放实施方案成效 - 北京市药监局联合18个市级部门、8个区政府编制实施《北京市生物医药全产业链开放实施方案》,从市场准入等5个方面提出17项共50条具体发展措施 [1] - 方案实施后取得显著成效,包括首创省级药品医疗器械创新服务站、出台生物医药研发用物品进口"白名单"制度、对创新药械实施包容审慎监管、优化医疗机构制剂调剂使用 [1] - 五年来推动17款创新药、54款国家三类创新医疗器械获批上市,数量位居全国前列,其中包括全国首个干细胞治疗药物 [3] 创新药械服务与临床急需药械保障 - 建立以临床价值为导向的创新药械重点品种清单,涵盖240余项研发到应用各阶段品种,实施定制化项目管理 [3] - 2024年建立临床急需药械进口审批绿色通道,以罕见病药品保障先行区为抓手优化机制,过去一年获批23个临床急需药品进口品规(含20款罕见病药品),惠及超2000名患者 [3] - 实现从"人等药"到"药等人"的转变 [3] 审评审批效率提升 - 创新药临床试验审评审批试点将审批时限从60日压缩至30日,临床试验启动时间压缩到12周以内,最快审批用时18个工作日,最快临床试验启动用时3周 [4] - 药品补充申请审评试点将时限从200日压缩到60日,已接收26件申请,3个品种获批,最快用时19个工作日 [4] - 首创药品进口通关抽样一体化模式,实现24小时内完成进口药品通关和抽样,天竺口岸近五年累计完成通关1.5万单、抽样5100批次 [4] 产业创新服务与未来发展 - 2024年1-5月受理进口药品检验613批,货值同比增加58% [4] - 下一步将持续加大产业创新服务力度,争取先行先试政策,制定实施加强集成创新持续优化营商环境行动等计划 [5] - 目标是为全国服务业开放创新发展发挥引领作用 [6]
上海市卫健委发布重磅文件!除了公立医院“年薪制”,还有这些重点
第一财经· 2025-05-27 12:11
医药卫生体制改革 - 深化以公益性为导向的公立医院改革,指导中山、瑞金两家高质量发展国家试点医院深化薪酬分配制度改革 [1] - 研究制定公立医院内部薪酬分配制度改革试点方案,推动各级医院调整优化薪酬结构 [1] - 研究探索公立医院党政领导班子、职能部门负责人年薪制 [1] 创新药械研发与支持 - 鼓励创新药械和罕见病用药研发,协调解决企业实际困难,加快药品上市进程 [3] - 加强药品不良反应监测报告和分析研判,支持医疗机构开展真实世界研究 [3] - 复旦儿科医院针对法布雷病的基因疗法进行临床试验,已治疗6例患儿 [3] - 持续推进生物医药产业全链条创新发展和医保支持创新药械发展政策举措 [3] - 完善创新药械价格形成机制,优化"进目录"、"进医院"流程,完善多元支付机制 [3] - 上海去年已发布支持生物医药产业全链条创新发展的政策,强调对创新医疗器械开发加大支持力度 [4] 数字化转型与智慧医疗 - 强化数字化转型赋能,推进医学人工智能工作方案,实施引领性项目 [6] - 推进智慧医疗、智慧服务、智慧管理三位一体智慧医院建设 [6] - 瑞金医院AI应用使门诊患者平均等候时间缩短至18分钟,智能导诊转化率超过53% [6] - 瑞金医院胸部CT诊断从7分钟/例提速至2分钟/例,冠脉CTA诊断从20例/日提升至120例/日 [6] - 中山医院"智能体"替代一半以上传统客服咨询,智能病历助手将电子病历书写时间从20分钟缩短至5分钟 [6] - 上海市胸科医院探索AI赋能胸部肿瘤MDT新模式,通过生成式AI技术自动分析病例资料 [6]
续写“华北药都”新篇章:石家庄全力打造千亿生物医药高地
中国新闻网· 2025-04-30 14:26
行业发展概况 - 石家庄生物医药产业2023年营业收入首次突破千亿元 2024年突破1200亿元 [3] - 产业格局从原料药为主(占比超60%)转型为创新药主导(原料药占比降至不足30%) [8] - 2020-2024年平均每年批复上市2个创新药 形成涵盖生物药、高端制剂、现代中药、医疗器械的中高端产业体系 [3][8] 龙头企业动态 - 石药集团2024年研发投入51.91亿元 在研创新药达200余项 产品管线规模全球排名第19 [8] - 石药集团2024年在中国获得6项创新药注册批件 在北美获得6项临床试验批件 推出全球首个米托蒽醌脂质体药物和IgG4 RANKL抑制剂 [8] - 绿叶嘉奥制药因高效服务选择落户石家庄 河北一品生物医药实现园区内一站式检测 [5][6] 产业集群建设 - 石家庄国际生物医药园规划面积2.8万亩 划分5大功能区 2024年引进科兴生物、华大基因等82个项目 [5] - 园区配套国家药监局特殊药品检查中心、河北省药械检验研究院等公共服务平台 [5] - 产业布局以高新区为核心 经开区、栾城区、赵县、晋州市为配套 [3] 创新生态构建 - 河北清华发展研究院落地国际生物医药园 促进技术创新与产业转化 [8] - 实施人才绿卡工程 提供住房、就医、交通等优惠政策 吸引侯云龙等高端人才回流 [8][9] - 企业研发成本显著降低 检测周期缩短 形成全链条服务体系 [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