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体育产业
icon
搜索文档
港股异动丨体育用品继续上涨 李宁绩后涨超8% 安踏续创阶段新高
格隆汇· 2025-08-22 10:18
行业政策与市场表现 - 国务院新闻发布会介绍"十四五"时期体育强国建设成就 体育产业成为经济发展新亮点 近五年总规模年均增速超10% [1] - 政策推动冰雪经济及户外运动发展 通过"赛事进景区、进街区、进商圈"及"跟着赛事去旅行"等模式促进体育产业提质增效 [1] - 港股体育用品板块延续上涨行情 李宁涨超8%领涨并刷新阶段新高 安踏涨3%同步创阶段新高 中国动向涨2% 滔搏涨超1% 裕元集团与361度跟涨 [1] 李宁公司财务表现 - 2025年中期业绩显示收入达148.2亿元 同比增长3.3% 毛利74.1亿元同比增长2.5% [1] - 整体毛利率稳定在50.0% 净利润17.4亿元 净利率为11.7% [1] - 公司保持充沛现金流及健康可控库存 贯彻"单品牌、多品类、多渠道"核心战略 聚焦专业运动领域夯实经营基础 [1]
港股异动丨体育用品股普涨 特步国际涨超5%录得6连升,且刷新阶段新高
格隆汇· 2025-08-21 11:00
行业表现 - 港股体育用品股普遍上涨 特步国际涨超5%录得6连升并刷新阶段新高 中国动向涨2% 安踏体育、李宁、鹰美皆有涨幅 [1] - 体育产业成为经济发展新亮点 近五年总规模年均增速超10% [1] - 政策推动体育产业提质增效 出台冰雪经济、户外运动等政策 "赛事进景区、进街区、进商圈"等活动火爆出圈 [1] 公司业绩 - 特步国际2025年上半年营收68.4亿元 同比增长7.1% 净利润9.14亿元同比大增21.5% 创上市以来中期业绩新高 [1] - 李宁将于8月21日举行董事会会议批准中期业绩 [1] - 星展银行将李宁目标价从17.4港元上调至19.5港元 [1]
奥瑞金股价微涨0.36% 体育消费政策推动产业联动
搜狐财经· 2025-08-20 21:01
股价表现 - 最新股价报5 58元 较前一交易日上涨0 36% [1] - 盘中最高触及5 58元 最低下探5 53元 [1] - 全天成交1 34亿元 [1] - 当前总市值142 83亿元 市盈率为5 37倍 [1] 主营业务 - 主营业务为金属包装容器的研发 生产和销售 [1] - 产品广泛应用于食品 饮料等行业 [1] - 属于包装材料行业 同时涉及体育产业相关概念 [1] 行业动态 - 国家体育总局表示将研制推动赛事经济的政策文件 强化赛事与产业协调联动 [1] - A股体育产业相关上市公司中 奥瑞金上半年盈利规模超亿元 [1] - 当前滚动市盈率低于20倍 [1] 资金流向 - 8月20日主力资金净流出194 31万元 [1] - 近五日累计净流出2356 56万元 [1]
揭秘十五运护航方程式:如何构建万亿产业“安全底座”
南方都市报· 2025-08-20 20:13
当粤港澳三地的体育场馆相继点亮灯光,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以下简称"十五运")的脚步愈发临近。 在竞技赛场之外,一张以保险为核心纽带的安全保障网,正悄然在体育领域铺开。 回溯体育保险的发展历程,从2022年北京冬奥会的四类定制化保险,到2023年杭州亚运会上险企推出的 火炬传递、马匹、电竞等特色险种,不难发现,体育保险已实现从"单一事后补偿"到"全流程风险管 理"的加速转型。 那么,本届十五运在保险保障方面有哪些创新亮点?在政策东风与市场需求的双重驱动下,保险机构又 将如何冲刺体育运动"新赛道"? 大型赛事成体育保险"试金石" 对保险机构而言,大型体育赛事是"机遇与挑战的双重考场"。北京大学应用经济学博士后朱俊生教授在 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从机遇层面来看,十五运涉及的火炬传递、马术、电竞等多元场景,为保险产品 创新提供了丰富空间,可成为特色险种的开发方向。与此同时,参与这类顶级赛事,能帮助保险机构积 累风险数据,优化精算模型,进而提升其在体育保险领域的专业话语权,为后续产品开发奠定基础。 然而,机遇背后的挑战同样不容忽视,且更考验保险机构的综合服务能力。首先是"运动伤害、设施损 坏、网络安全事件"等风险事件,要 ...
“十四五”时期 我国体育强国建设取得显著成就
央广网· 2025-08-20 08:49
体育产业发展成就 - 体育产业总规模近五年年均增速超10% [1] - 体育产业为国民经济增长和地方经济转型增添新动力 [1] - "赛事进景区、进街区、进商圈"等新模式推动体旅融合发展 [1] 群众体育建设 - 社区15分钟健身圈基本实现 [1] - 利用公园绿地、桥下空间等"金角银边"配建健身场地设施 [2] - 户外运动发展成果诠释"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 [1] 竞技体育成果 - "十四五"时期共取得世界冠军519个 [1] - 创世界纪录68次 [1] - 竞技体育成就建立在深厚的群众体育基础之上 [1] 体育改革与发展规划 - 体育改革持续深化并净化体育发展环境 [2] - 治理能力提升使体育多元价值和功能日益彰显 [1] - 科学谋划"十五五"时期体育事业发展 [2]
国家体育总局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底——体育领域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达146家
证券日报· 2025-08-20 01:25
行业规模与增长 - 全国体育产业总规模2023年达3.67万亿元 近五年年均增速10.3% [1] - 体育产业增加值2023年达1.49万亿元 年均增速11.6% 占GDP比重1.15% [1] - 冰雪产业规模从2020年3811亿元增至2024年9700亿元 年均增长26.3% [1] 消费与需求 - 40个国家体育消费试点城市2020-2023年居民体育消费总额增长超1000亿元 [1] - 户外运动产业2024年线上消费人次约2亿 消费总额超3000亿元 [2] - 2024年水上运动参与人数突破1.2亿 产业规模4386亿元同比增长18.7% [3] 产业结构 - 体育服务业增加值占比从2020年68.7%提升至2023年72.7% [2] - 体育制造业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达146家 较2022年底翻倍增长 [2] - 碳纤维自行车、智能健身器材等高新技术产品普及度提升 [2] 基础设施与参与度 - 截至2024年底全国健身步道17.18万条 总长度40.75万公里 [3] - 飞行营地、汽车营地等设施达2055个 滑雪场地914个 [3] - 钓鱼爱好者约1.5亿人 飞盘玩家约300万人 相关社团超1500个 [3] 赛事经济带动效应 - 2024年上半年7地511场重点赛事带动体育及相关消费超160亿元 场均拉动超3000万元 [4] - "村超""浙BA"等群众赛事直接促进地方消费增长 [3][4] - 行业计划通过政策文件强化赛事与产业协调联动 提升品牌影响力 [4]
国家体育总局数据显示 截至2024年底——体育领域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达146家
证券日报· 2025-08-20 00:40
行业规模与增长 - 体育产业总规模近五年年均增速达10.3% 2023年总规模3.67万亿元 增加值1.49万亿元 [1] - 体育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1.6% 2023年占GDP比重1.15% [1] - 冰雪产业规模从2020年3811亿元增至2024年9700亿元 年均增长26.3% [1] 产业结构与质量 - 体育服务业占增加值比重从2020年68.7%提升至2023年72.7% 以竞赛表演业和健身休闲业为龙头 [2] - 体育制造业提质增效 截至2024年底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达146家 较2022年底翻倍 [2] - 碳纤维自行车 智能健身器材等高新技术产品广泛应用 [2] 户外运动发展 - 2024年户外运动线上消费人次约2亿 消费总额超3000亿元 [2] - 2024年水上运动参与人数突破1.2亿 产业规模4386亿元 同比增长18.7% [3] - 钓鱼爱好者约1.5亿人 飞盘玩家约300万人 相关社团超1500个 [3] 基础设施与消费 - 截至2024年底健身步道17.18万条 长度40.75万公里 飞行营地 汽车营地等共2055个 滑雪场地914个 [3] - 40个国家体育消费试点城市2020-2023年居民体育消费总额增长超千亿元 [1] - "村超""浙BA"等群众赛事带动地方消费增长 [3] 赛事经济带动效应 - 2024年上半年7地监测511场重点赛事 带动体育及相关消费超160亿元 场均带动超3000万元 [4] - 赛事活动在扩大内需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4] - 政策将推动赛事成为激活消费 拉动经济的强引擎 [4]
激活消费“强引擎” 赛事经济将迎新政策
北京商报· 2025-08-20 00:16
体育产业发展概况 - 体育产业总规模近五年年均增速超10%,2023年达3.67万亿元,增加值1.49万亿元 [3][4] - 体育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1.6%,2023年占GDP比重1.15%,向支柱性产业迈进 [5] - 冰雪产业规模从2020年3811亿元增至2024年9700亿元,年均增长26.3% [5] 产业结构与政策支持 - 体育服务业占比从2020年68.7%提升至2023年72.7%,竞赛表演业和健身休闲业为龙头 [1][4] - 体育制造业提质增效,2024年底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达146家,较2022年翻倍 [4] - 新体育法增设产业专章,出台冰雪经济、户外运动等专项政策,发布84项体育标准 [3][4] 赛事经济带动效应 - 2024年上半年监测511场重点赛事,带动消费超160亿元,场均拉动3000万元 [6] - 杭州亚运会期间周边消费最高增长40%,CBA季后赛单场视频播放量超1500万 [7] - "苏超"单场上座超6万人,带动江苏全域消费380亿元,"村超"等群众赛事火爆出圈 [7] 产业融合与平台建设 - 推出81条体育旅游精品线路、19条户外运动线路及26个滑雪旅游度假地 [4] - 体育用品进出口总额上半年超155亿美元,文体商旅成消费"黄金组合" [4][7] - 赛事与文旅深度融合,"一人参赛全家旅游"模式兴起,天津街头赛单日引流5.8万人次 [7][8] 未来发展方向 - 将研制赛事经济政策文件,强化赛事与产业联动,打造消费"强引擎" [1][8] - 推动"赛事+"融合文化、旅游等领域,深化"+赛事"赋能多产业协同发展 [7][8]
“苏超”“村超”火爆出圈背后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19 21:26
体育产业总体发展情况 - 体育产业总规模近五年年均增速超10% [1] - "十四五"以来体育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1.6% 2023年占GDP比重达1.15% [3] - 冰雪产业规模从2020年3811亿元增至2024年9700亿元 年均增长26.3% [3] - 40个国家体育消费试点城市2020-2023年居民体育消费总额增长超千亿 [3] 赛事经济表现 - 2025年上半年7地监测511场重点赛事带动消费超160亿元 场均拉动3000万元 [6] - 杭州亚运会期间周边地区消费最高增长40%以上 [6] - 中国网球公开赛门票收入超8000万元 CBA 24-25赛季季后赛场均视频播放量1500万 [6] - "苏超"单场上座超6万人 带动江苏全域消费380亿元 [6] - 苏超南京赛期间带动当地酒店入住间夜增长30% 暑期南京五星酒店预订增速同比涨20% [6] 体育产业结构转型 - 体育服务业占比从2020年68.7%提升至2023年72.7% [9] - 体育制造业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达146家 较2022年底翻番 [9] - 碳纤维价格从3000元/公斤降至200元/公斤 国产自行车零配件国产率达80% [10] - 2023-2024年路跑赛事从699场增至749场 参与人次从605万增至704万 [11] 基础设施与政策支持 - "十四五"累计投入56.5亿元支持3370个公共体育场馆免费/低收费开放 [7] - 江苏省地级市普遍配备超大型体育中心场馆 为赛事提供硬件支撑 [7] - 体育总局将出台赛事经济政策文件 强化赛事与产业协同联动 [7] 新兴赛事模式 - "村超""苏超""浙BA"等群众赛事形成现象级传播 获官方明确支持 [5] - 赛事实现群众体育与竞技体育融合 推动"三大球"普及发展 [5] - 美团数据显示体育赛事显著拉动旅游消费 形成多场景消费闭环 [6]
激活消费“强引擎” 国家体育总局将研制推动赛事经济政策文件
北京商报· 2025-08-19 19:37
体育产业总体发展 - 体育产业总规模近五年年均增速超10% 2023年达3.67万亿元 [2][3] - 体育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速11.6% 2023年达1.49万亿元占GDP比重1.15% [3][4] - 冰雪产业规模从2020年3811亿元增至2024年9700亿元 年均增长26.3% [4] 产业结构与政策支撑 - 体育服务业占比提升 竞赛表演业和健身休闲业增加值占比从2020年68.7%增至2023年72.7% [2][4] - 体育制造业提质增效 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达146家较2022年底翻番 [4] - 新体育法增加产业专章 出台冰雪经济 户外运动 金融支持等系列政策文件 [3] 赛事经济带动效应 - 2024年上半年7地511场重点赛事带动体育及相关消费超160亿元 场均带动超3000万元 [5] - 杭州亚运会期间带动周边地区消费最高增长达40%以上 [5] - "苏超"单场上座超6万人 带动江苏全域多场景消费380亿元 [5] 产业融合与消费促进 - 40个国家体育消费试点城市2020-2023年居民体育消费总额增长超千亿元 [4] - 文体商旅融合成为"黄金组合" 国际田联街头挑战赛为天津商圈带来5.8万人次日客流量 [6][7] - 体育用品博览会影响力扩大 2024年上半年体育用品进出口总额超155亿美元 [4] 未来发展重点 - 将研制赛事经济政策文件 强化赛事与产业协调联动 [2][7] - 推动"赛事+"深度融合 促进赛事进景区 进街区 进商圈 [3][7] - 扩大赛事供给与品牌影响力 激活消费拉动经济 [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