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全域旅游
icon
搜索文档
打造文旅融合新亮点
经济日报· 2025-05-30 06:23
文旅融合成效 - 盱眙县通过"龙虾+文旅"打造全产业链消费场景 今年"五一"假期全县接待游客同比增幅达82 16% [1] - 龙虾尅街夜市单日客流量峰值突破5万人次 200吨龙虾销量带动餐饮消费占比超70% [1] - 通过发放长三角十城"旅游护照"等活动 省外游客占比提升至43 86% [1] 消费场景创新 - 盱眙全县13个镇街建设标识统一 特色鲜明的淮安书房 铁山寺天文科技馆等入选江苏省"最美公共文化空间" [1] - 智慧旅游平台实现线上购票 预约全覆盖 景区二次消费占比首次超50% [1] - 象山矿坑公园打造"水下蓝洞"自由潜基地 大云山汉王陵博物馆以国家AAA级景区标准焕新 [2] 游客体验升级 - "五一"期间在盱眙过夜的游客占比达75 97% 酒店入住率达到89 32%创历史新高 [2] - 铁山寺滑雪场"微型冬奥会" 天泉湖流星雨观测等构建"水陆空"立体体验 [2] - 第一山景区主题夜游灯光秀与沉浸巡游吸引19 36万人次打卡 [2] 基础设施完善 - 百里画廊盱眙段 天泉湖环湖路等交通网络串联起"快进慢游"新格局 [1] - 高端酒店与伴山 又见天泉等休闲民宿形成互补 接待能级显著提升 [1] - 龙虾博物馆 龙虾主题酒店等IP项目实现"舌尖+视觉+听觉"多维享受 [2]
如兰之州 黄河之滨也很美
上海证券报· 2025-05-28 02:08
文旅产业转型 - 兰州从"旅途驿站"转变为"旅游目的地",以"黄河之滨也很美"为核心品牌,通过全域旅游布局、文旅融合创新和服务品质提升实现转型 [14][16] - 2024年兰州接待游客超1.1亿人次,旅游总花费828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6.4%和27.5% [16] - 2025年"五一"假期接待游客669.54万人次,旅游收入43.63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2.52%和14.77% [16] 文旅项目发展 - 围绕"黄河IP"打造水墨丹霞、黄河楼、金城关旅游景区等地标项目,年均接待游客300万人次以上 [15] - "夜游黄河"品牌项目融合现代灯光与历史建筑,提升游客体验 [15] - 读者博物馆成为热门打卡地,通过数字技术打造沉浸式光影空间 [20][21] 文化传播与创新 - 兰州通过短视频平台推广文旅,聘任"文旅推介官"超百人,视频平均播放量达100万次 [21] - 《读者》杂志作为文化符号,读者博物馆成为文化会客厅 [20][21] - 民谣《兰州兰州》成为城市文化对外展示窗口 [19] 文创产品与商业联动 - 甘肃省博物馆推出600余款文创产品,"铜奔马"主题"绿马"玩偶年销售额突破千万元 [22] - 庄园牧场与"绿马"IP联名推出浆水酸奶,通过电商平台热销 [23] - 国芳集团旗下商场、超市因旅游旺季人流量提升,土特产销售数据显著增长 [23] 政策与战略规划 - 兰州实施全域旅游发展战略,将城市作为大景区建设,打造西部旅游大环线黄金节点 [16][17] - 目标建成西部旅游大环线重要枢纽站、国家黄河文化旅游目的地和国际丝绸之路黄金段文化旅游示范区 [17]
九华旅游: 九华旅游2025年度向特定对象发行A股股票预案
证券之星· 2025-05-20 21:44
发行方案概要 - 本次向特定对象发行A股股票数量不超过发行前总股本的30%,即不超过33,204,000股 [2] - 发行对象包括控股股东文旅集团在内的不超过35名特定投资者,文旅集团承诺认购不低于实际发行数量的32% [2][17] - 募集资金总额不超过50,000万元,用于索道、酒店改造及交通设备提升项目 [5][23] 募投项目详情 - 九华山狮子峰景区客运索道项目总投资32,607万元,拟使用募集资金26,000万元,建设期24个月 [24][47] - 九华山聚龙大酒店改造项目总投资13,082万元,拟使用募集资金12,500万元,对运营十余年的酒店设施全面升级 [25][53] - 九华山中心大酒店北楼客房升级改造项目总投资5,150万元,拟使用募集资金5,000万元,涉及230余间客房改造 [27][56] - 交通设备提升项目总投资6,888万元,拟使用募集资金6,500万元,计划3年内采购114辆客车 [28] 行业背景 - 2024年国内出游人次56.15亿人次同比增长14.8%,旅游总消费5.75万亿元同比增长17.1% [12] - 旅游消费从观光打卡向深度体验转变,自然风景名胜项目成为新增长点 [12][15] - 安徽省将文旅产业定位为战略性支柱产业,九华山作为皖南国际文化旅游示范区主景区 [13] 公司战略 - 通过"酒店+索道+客运+旅行社"全产业链协同发展模式,构建区域旅游综合体 [16] - 狮子峰索道将连接花台和九子岩景区,破解"中热南北冷"发展瓶颈 [24][44] - 酒店改造项目将提升接待品质,适应游客对高品质度假需求 [50][53]
九华旅游: 九华旅游2025年度向特定对象发行A股股票募集资金使用的可行性分析报告
证券之星· 2025-05-20 21:37
募集资金使用计划 - 公司拟向特定对象发行A股股票募集资金总额不超过50,000万元,扣除发行费用后用于四大项目:九华山狮子峰景区客运索道项目、九华山聚龙大酒店改造项目、九华山中心大酒店北楼客房升级改造项目、交通设备提升项目 [1] - 募集资金分配明细:狮子峰索道项目32,607万元、聚龙大酒店改造项目13,082万元、中心大酒店北楼改造项目5,150万元、交通设备提升项目6,888万元 [2][6][17][19][24] - 若实际募集资金净额少于拟投入金额,公司将通过自有或自筹资金补足缺口 [2] 狮子峰索道项目 - **必要性**: - 落实安徽省"皖南国际文化旅游示范区"战略,推动区域协调发展 [2] - 连接九华山北部四大景区(狮子峰、莲花峰、花台、九子岩),解决"中热南北冷"游客分布不均问题 [3][5] - 应对S358国道等外部交通改善带来的客流增长压力,缓解中部景区环境承载压力 [4][5] - 预计内部收益率(所得税后)9.54%,投资回收期含建设期2年 [10] - **可行性**: - 符合国家《国内旅游提升计划(2023-2025年)》等政策导向 [6] - 狮子峰景区占九华山总面积8.44%,拥有25处自然景源,区位优势显著 [7] - 公司已运营天台索道等3条索道,具备成熟技术团队 [7] - **实施细节**: - 建设单线循环脱挂抱索器八人吊厢式索道,长度2,100米,高差632米 [8] - 已通过用地预审,建设期24个月 [8][9] 酒店升级改造项目 - **聚龙大酒店改造**: - 必要性:酒店运营超10年,设施老化影响定价;周边精品民宿分流客源 [11][12] - 改造内容:室内装饰、外立面、屋面防水等,总投资13,082万元 [16][17] - 已取得备案,无需环评审批,建设期约15个月 [17] - **中心大酒店北楼改造**: - 必要性:客房运营16年,毗邻交通枢纽但面临新开业酒店竞争 [12][18] - 改造内容:客房装修改造及外立面更新,总投资5,150万元 [19] - 建设期约7个月,预计提升整体品质 [19] 交通设备提升项目 - **必要性**: - 现有车辆运力不足,2025-2027年计划下线89辆老旧车辆 [21][22] - 构建"快线+专线+定制"三级服务体系,匹配游客多元化需求 [22] - 履行社会公益责任,改善居民及学生通勤条件 [22] - **实施细节**: - 3年内采购114辆客车(89辆替换老旧车辆,25辆新增运力) [24] - 总投资6,888万元,2025年首批购置56辆 [25][26] 对公司影响 - **经营管理**:增强资本实力,巩固索道及酒店业务竞争力,推动战略布局 [27] - **财务状况**:短期内或拉低净资产收益率,但长期将提升营收及盈利能力 [27]
2025年“5·19中国旅游日”广东分会场(清远)活动举办
南方日报网络版· 2025-05-20 16:12
5月19日,2025年"5·19中国旅游日"广东分会场(清远)活动在清远长隆度假区启幕。活动期间,广东 各地还将围绕"食、住、行、游、购、娱、学"等场景,推出153项文旅活动、208项文旅惠民举措,涵盖 发放文旅消费券、景区门票减免、公益性文艺演出等,切实释放旅游红利,持续文旅消费热。 多维展现广东魅力 现场还进行了国家等级旅游民宿,2024年广东省金品、银品级乡村酒店,2024年广东省金宿、银宿级乡 村民宿等颁奖仪式;同步开展文明旅游宣传活动,通过发起文明旅游倡议,强化文明旅游宣传教育,提 升文旅整体形象。 本次活动由广东省文化和旅游厅、清远市人民政府主办,清远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清城区人民政府 承办。省直相关部门负责人,全省各地级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代表,各行业协会、企业代表和文旅达 人等约300人参加。 为进一步整合清远文旅资源,现场发布了"湾区花园 福地清远"旅游线路矩阵。矩阵以重点文旅企业为 核心引擎,涵盖具有清远特色的茶文化游、美食文化游、岭南民族秋色摄影之旅等7条"全国乡村旅游精 品线路""广东省精品旅游线路",激活全域旅游发展新动能。此外,系列活动将联动清远29家景区(景 点)、26家酒店( ...
河南省淅川县:全域旅游助力乡村振兴
中国经济网· 2025-05-19 13:18
旅游产业发展 - 河南省淅川县马蹬镇依托丹江口水库景观和人文遗址资源,打造"大景区"模式,推动全域旅游发展[1] - 整合旅游、交通项目,改造10公里"彩虹路"旅游观光专线,串联多个村庄和景点[2] - 建成沿江休闲长廊、生态停车场等配套设施,108户农家乐户均年收入超10万元[2] - 2024年淅川县接待游客916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72.3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6.8%和43.9%[4] 特色农业与文旅融合 - 苏庄村发展900亩软籽石榴种植,金竹河村形成1000亩艾草种植加工产业链[3] - 孙庄、张岭种植3000亩金银花,黄庄村种植600亩益母草,多个村集中发展5000亩黄姜[3] - 打造"网红村"主题IP,如"悠悠艾香金竹河"、"中秋月儿圆,苏庄石榴甜"等特色文旅项目[3] - "五一"黄金周期间沿线村庄旅游综合收入近3000万元[3] 基础设施建设 - 对农家乐进行立面改造和硬件提升,统一规划建设[2] - 完善旅游公厕、生态停车场等公共服务设施[2] - 利用废旧物品改造景观装饰,打造特色书画墙等乡村景观[3] 县域旅游规划 - 淅川县实施"文旅兴县"行动,推动"旅游+"融合发展[3] - 统筹谋划县域民宿、农家乐,建成环山环水精品民宿[3] - 全县已建成8家星级酒店和700余家农家乐,带动3万余人就业[4]
由“出圈”迈向“扩圈”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5-05-19 06:02
徐霞客文化传承与旅游发展 - 宁海县作为徐霞客游记开篇地,自2001年起倡议将5月19日设立为"中国旅游日",并于2011年获国务院批准 [2] - 2024年徐霞客开游节期间接待游客61万人次,带动消费7.28亿元 [2] - 2025年"中国旅游日"全国主会场活动将再次在宁海举办 [2] 全域旅游转型实践 - 宁海2011年提出"大景区"战略,推动由单一景点向全域旅游转变 [4] - 强蛟镇通过文旅融合打造"乡旅共富路",村民尤伟芬的"山海居"民宿开业即火爆 [4] - 西门城楼周边老旧厂房改造为文创空间,霞客古道增设露营基地等新型业态 [4][5] 宁波文旅活动创新 - 2024年推出"跟着霞客游宁波"主题活动,包含12天城市嘉年华及近千场系列活动 [3] - 海曙月湖红妆巡游、江北老外滩影视取景地、镇海非遗工坊等差异化体验吸引游客 [5] - 象山东旦沙滩运动项目、余姚横坎头村红色研学线路形成特色产品矩阵 [5] 科技赋能文旅融合 - 《山河行歌》情景剧结合AI技术复原徐霞客路线,融入沉浸式体验 [5][6] - 前童古镇360°裸眼3D球幕影院采用动感平台技术,奉化《梦在武岭》运用全息影像 [7] - 达人村气象研学站等"黑科技"应用成为文旅扩圈重要方向 [7]
2025泰安市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大会在肥城开幕,共绘“泰山+”文旅融合新画卷
齐鲁晚报网· 2025-05-13 22:54
泰安市文旅产业发展现状 - 2024年泰安市接待国内游客9429.4万人次 旅游收入902.7亿元 分别增长12.3%和13.8% [1] - 2024年一季度接待游客2016.21万人次 实现旅游收入190.13亿元 同比分别增长9.47%和10.63% [1] - 泰山+旅游产业集群入选山东省首批支柱型雁阵集群 [1] 泰安市文旅产业重点项目 - 推出《封禅大典》实景演出升级版 寰聚文旅中心 九女峰童话村等增量项目 [2] - 依托2025央视跨年晚会效应 开展跟着央视游泰安系列活动 [2] - 打造沉浸式演出《桃缘奇遇记》 融合全息投影和VR技术 形成街区+剧场+夜游4.0版文旅综合体 [2] 泰安市文旅产业支持措施 - 青岛银行泰安文旅特色支行揭牌 为文旅企业提供专项金融支持 [2] - 表彰第十八届全国桃木旅游商品创新设计大赛金奖得主 2024年度金牌导游 引客入泰获奖企业 [2] - 山东省文旅厅将在政策扶持 项目对接 品牌推广等方面支持泰安文旅发展 [1] 肥城市文旅特色 - 围绕桃美天下 君享肥城主题 从文化 生态 民俗 美食 休闲五大维度展现特色 [2] - 参会嘉宾实地观摩十里桃花·桃源胜境 市民中心 快乐向前冲 泰山桃花源等重点项目 [3]
湖南怀化“旅游金三角”激活全域旅游活力
中国新闻网· 2025-05-13 09:41
湖南怀化"旅游金三角"战略 - 核心定位为差异化联动发展模式,涵盖洪江市安江农耕文化旅游区、洪江区古商城、洪江市黔阳古城三大国家4A级景区,彼此相距30公里形成互补[1][2] - 以"一粒种子 改变世界"为文旅引爆点,打造湖南农耕文化名片,域内拥有300多个旅游景点[1] - 2024年接待游客6442.79万人次,同比增长10.36%[10] 三大景区特色定位 安江农耕文化旅游区 - 以杂交水稻发源地为核心,安江农校纪念园展示袁隆平37年工作场景,高庙遗址博物馆藏有7800年前碳化稻谷粒[2] - 推出"杂交水稻发源地—安江农校"自驾游线路,配套下坪村黔之橙体验园等周边项目[7][10] 洪江古商城 - 主打商旅融合,380余栋明清窨子屋构成商业生态,通过沉浸式夜游、非遗手作、国风戏曲等业态吸引客流[2][3] - 烟雨洪江街区获评省级旅游休闲街区,《一代洪商》取景地杨三凤商行每日演出[9][10] 黔阳古城 - 0.85平方公里古城融合动静体验,五一假期举办哪吒音乐会、十二花神巡游等活动,获评省级夜间文旅消费集聚区[5][10] - 核心亮点包括芙蓉楼(中国历史文化名楼)、千里沅江画舫游船等[5][10] 产业协同与基建升级 - 开通"金三角"旅游专线及水上游航线,实现"上午插秧-午间听戏-傍晚泛舟"的一日游闭环[6] - 配套建设杂交水稻发源地博物馆、高庙遗址博物馆等数十个项目,三年行动方案明确2023-2025年发展路径[10] - 基础设施投入涵盖道路、停车场、公共卫生设施等,专线配备随车讲解员提升服务[6] 文旅融合创新实践 - 举办安江半程马拉松、高庙文化研讨会等数十项"旅游+"活动,开发多条精品线路[7] - 周边乡村文旅项目蓬勃发展,如沅城村入选世界旅游联盟乡村振兴案例,清江湖露营基地等吸引家庭游客[10]
博雅研究丨梳理文旅五年规划历史脉络,厘清十五五文旅规划现实任务
搜狐财经· 2025-05-11 19:54
"十五五"规划背景与意义 - "十五五"规划是我国迈向2035年基本实现现代化的重要衔接规划,对指导未来五年及更长时间的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 - 规划将面临世界经济急剧变化、规则剧变等挑战,国家发改委及地方机构已启动前期研究以确保规划精准性 [1] 文旅产业发展历史脉络 早期阶段(2000年以前) - 文化和旅游产业集中在基础设施建设和资源整合阶段,通过兴建景区、提升文化设施推动初步融合 [1] 2000-2010年 - 旅游业快速增长,国家提出"旅游强国"战略目标,促进旅游资源开发 [2] - 文化产业被纳入国家战略规划,《文化产业振兴规划》颁布,与经济发展紧密结合 [2] 2011-2015年 - 文化产业被列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文化与旅游深度融合,旅游转向多元化、定制化 [3] - 文化元素注入旅游资源(如文化节庆、非遗旅游),市场需求向体验式、主题化发展 [3] 2016-2020年 - 国家提出"全域旅游"概念,文旅与地方经济、社会深度融合,文化和旅游部合并标志新阶段 [4] - 数字技术(大数据、AI、VR)推动智慧旅游、线上文化体验等创新模式 [4] - 乡村振兴政策带动乡村旅游发展,促进乡村文化复兴和地方特色旅游 [4] 2021-2025年 - 文旅产业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注重产业效益与服务质量 [4] - 重点包括:产业转型升级(创意设计、品牌化)、数字文旅(5G、物联网)、绿色可持续发展、文化软实力提升 [4] "十五五"规划重点任务 科技创新与产业升级 - 强化高质量科技供给,布局人工智能、量子信息、氢能等未来产业 [8] - 推动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加强基础研究与核心技术攻关 [8] 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 - 优化数字基础设施(5G、数据中心、工业互联网),赋能制造业和服务业 [9] - 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高端装备制造、生物医药),推动智能化转型和绿色化发展 [9] 扩大内需与消费升级 - 提高居民收入、完善社保体系、优化消费环境以释放消费潜力 [10] - 加大新型城镇化、乡村振兴、公共服务等领域投资(如老旧小区改造、智慧农业)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