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税战

搜索文档
特朗普对欧越下手,让中国出两大惊喜,第一就是摸到美国最大底牌
搜狐财经· 2025-07-20 21:15
美国关税政策的影响 - 特朗普政府将关税作为经济战主要手段 针对中国 欧盟和越南等经济体[1][3] - 对中国加征关税未达预期效果 反遭中国反制[1] - 对越南出口美国产品征收20%关税 转运货物征收40%惩罚性关税[5] - 要求越南全面开放市场 取消对美国商品关税[5] - 建议对欧盟征收50%关税 双方持续僵持[7] 对越南经济的影响 - 越南关税优势被削弱 可能导致工厂转移至马来西亚 泰国等东南亚国家[5][7] - 越南经济环境将面临重大挑战 此前因对华关税受益的产业链可能外迁[5][7] - 越南无力反抗美国要求 被迫接受不利条件[5] 对欧盟的影响 - 欧盟采取强力反击措施 不同于越南的被动应对[7] - 欧盟可能重新评估与美国贸易关系 寻求更稳定合作伙伴[14] - 欧盟可能加强与中国合作 认可合作共赢发展理念[14] 对中国的机遇 - 中国通过美国行动摸清其经济政策底牌[3][7] - 美国与东盟国家关系可能受影响 促使东盟强化对华贸易关系[12] - 中国在区域经济中的影响力有望进一步提升[12] - 中国与东盟国家关系可能进一步深化[12] 美国政策的局限性 - 关税手段仅对小型经济体有效 对中国欧盟等大型经济体作用有限[9] - 美国经济霸权影响力下降 抵制行动持续增加[9] - 关税政策损害美国企业发展潜力 可能导致市场缩小[10] - 保护性政策最终可能扼制美国经济[16]
粤开宏观:关税战如何影响中国物价:表现、展望及应对
粤开证券· 2025-07-20 18:53
上半年关税战对物价影响表现 - 全球经济增长预期放缓,4月2日特朗普“对等关税”使布伦特原油期货结算价从74.95美元/桶跌至4月8日的62.82美元/桶,2025年4 - 6月,PPI石油工业分项同比分别为 - 8.6%、 - 11.1%、 - 9.0%,CPI交通工具用燃料分项同比分别为 - 10.2%、 - 12.9%、 - 10.8%[2][13][14] - 中国对美直接出口回落,2025年5月,美国自中国大陆进口纺织、衣帽鞋服等商品金额同比均减少40%以上,中国相关商品出口价格走低,如美国自中国大陆进口服装平均单价同比下跌8.3%,6月PPI中相关制造业分项同比为负[2][17][18][19] - 关税暂缓期内“抢出口”和“抢转口”使部分出口商品降价,2025年4 - 6月中国对越南出口金额同比分别增长22.5%、22.0%、23.8%,6月中国对越南出口金额排名前五十的商品中,64%的商品单价同比下跌[2][22][23] - 中国反制关税对国内物价影响有限,2025年4月中国自美进口大豆单价同比下降22.4%,4 - 6月中国CPI中与大豆相关的食用油价格同比分别下降1.8%、1.7%、1.8%,且国内终端需求不足限制成本传导[4][27][28] 下半年关税战对物价的影响 - 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或继续承压,OPEC + 8月增产,每日额外供应54.8万桶石油,特朗普将对铜进口加征50%关税,或使国际铜价下跌[6][31] - 关税战对中国总体出口不利影响显现,2025年1 - 6月我国累计出口金额同比增长5.9%,若美越贸易协定落地,我国企业出口或受冲击,出口商品转内销加剧竞争[6][32][33] - 部分行业企业、就业受冲击,2025年1 - 5月,服装服饰等行业规上工业企业平均用工人数累计同比分别减少2.3%、2.3%、5.1%、0.1%[6][34] 应对建议 - 助力外贸企业开拓非美海外市场,稳定出口形势[6][38] - 打通出口转内销渠道,将消费政策扩围至转内销商品[7][39] - 纾困救助外贸行业,稳企业稳就业,推动国内“反内卷”,严控无序低价竞争[7][39][40]
不装了,美国尝到甜头后故技重施,韩国坐立难安,中方早有准备
搜狐财经· 2025-07-20 16:41
特朗普再次拿出他的一贯手段,这次他似乎想联合韩国一起"坑"中国。随着美国单方面加征关税的议题 被提上日程,韩国立刻成了首批收到"关税函"的"幸运儿",这让韩国陷入了深深的不安。 但韩国的预期与现实之间却有着巨大的偏差。原本韩国以为这次关税只是美国的一个"威胁"策略,但实 际上,美国准备再次重施老计,利用对韩国的贸易施压来迫使其"乖乖就范",以换取对中国的利益。美 国如今完全撕下了面具,不再遮掩自己的意图,直接要求韩国拿出实质措施,在经济上听从美国,尤其 是在对中国的制衡上。 就在特朗普提出这一系列条件时,韩国可能还在抱有侥幸心态,想要找出自己的"退路"。然而,实际上 中国早已洞察先机,准备好应对可能发生的一切,这一切的前提就是"坐等时机"。 美国对日韩盟友征收高额关税,计划从8月1日起执行,这几乎已经成了铁板钉钉的事实。即便是韩国总 统李在明与日本首相石破茂坚持不妥协,特朗普恐怕也不会轻易让步。说白了,这次美国出手,目的就 是彻底让韩国与日本这两个盟友屈服。 虽然特朗普这次出手狠辣,但也并非毫无顾忌。毕竟,这次加税措施对韩国来说,已经算是"最轻 的"了,25%的关税比起其他国家的税率(如巴西,竟然被加征了两倍 ...
一步错,步步错!特朗普还是太急了,中国再出手,美国已无牌可打
搜狐财经· 2025-07-19 18:12
国内抗议与政策影响 - 全美1600多个地方爆发"善意抗争"游行,抗议医保削减、移民政策和福利缩减 [1] - 20个州联合起诉政府非法终止关键工程项目 [1] - 得州洪水导致130多人死亡,救援延迟引发对防灾资金削减的强烈批评 [1] - 得州农民因关税导致农机配件价格上涨30%,农业生产受到严重影响 [1] 国际贸易冲突 - 美国宣布8月1日起对欧盟加征30%关税,引发强烈反弹 [3] - 欧盟延长报复性关税暂停期至8月初,准备反制措施 [3] - 德国汽车制造商受冲击,宝马工厂产能减少30% [3] - 美国国会通过决议限制总统关税权力,投票结果为51:50 [3] 经济与金融市场影响 - 中国持续减持美债,3月抛售189亿,7月抛售413亿,持仓量降至7654亿 [5] - 美债收益率升至5%,美国政府每日需支付30亿利息 [5] - IMF警告美国若继续加征关税,2025年经济增速可能降至1.2% [5] - 美国商会组织200家企业联名反对关税政策,包括波音、通用电气等巨头 [5] 政策连锁反应 - 关税战导致美国通胀上升,美联储难以降息 [7] - 生活成本上升使美国家庭年均支出增加3800美元 [3] - 特朗普支持率降至43%,50%美国人认为政策损害了自身利益 [3] - 波音CEO公开批评关税政策,称其增加运营成本 [5] 行业影响 - 汽车制造业受到关税直接影响,德国车企面临生产中断 [3] - 农业部门因农机配件价格上涨30%而承受压力 [1] - 零售行业出现抢购囤货现象,消费者信心下降 [3] - 航空制造业巨头公开反对关税政策,反映行业困境 [5]
13天倒计时,韩国被逼上绝路,美国张口要4000亿,李在明签不签?
搜狐财经· 2025-07-19 15:34
美韩贸易关系 - 韩国新任总统李在明在关税问题上与美国博弈,同时向中国示好,但最终拒绝中国九三阅兵邀请以顾及特朗普感受 [1] - 美国要求韩国投资4000亿美元,相当于韩国全年国家预算的80%,这将严重束缚韩国经济 [5] - 韩国代表团与美国谈判陷入僵局,美国提出开放农贸市场、废除水果检疫措施等苛刻条件 [5] 美国对韩国的经济要求 - 美国要求韩国设立4000亿美元投资基金,支持三星、SK海力士等企业赴美建厂,美国财政部将控制基金运营 [7] - 作为回报,美国仅承诺将25%的关税降至10%,并未完全解除制裁 [7] - 韩国政府未直接拒绝美国要求,双方在半导体工厂建设和对美投资方面已达成部分共识 [9] 韩国农业市场开放风险 - 美国要求韩国开放农牧市场,废除30个月龄以上牛肉进口禁令,可能引发类似李明博时期的民众抗议 [9] - 放宽水果检疫措施可能导致虫害蔓延,增加韩国农业风险 [9] - 扩大美国大米进口份额可能引发贸易违约,日本和中国市场均拒绝美国农产品 [9] 全球贸易紧张局势 - 特朗普政府将50多个国家列入制裁名单,日韩作为盟友也被列入第一批 [3] - 日本首相石破茂表示将抵抗美国关税政策,而韩国则显得妥协 [3] - 全球170多个国家已与美国签署贸易协议,韩国面临巨大压力 [10]
一点面子没给,特朗普真没想到,关税信函退回加批评,巴西真硬
搜狐财经· 2025-07-19 12:58
特朗普的关税战,原本以强硬姿态开局,但一封被巴西"退回"的通知函,意外地搅乱了他精心策划的局 面。原本应该是给巴西施压的通牒,没想到却被原封不动地退回,还附带了一番严词批评,甚至连信件 都被送了回来。这样的场景,恐怕连特朗普自己都没想到。毕竟他不单是美国总统,还是一个正在进行 全球贸易战争的领袖,按照常理,这种事情应该不会发生。 特朗普的意图其实并不复杂,预设的关键节点是8月1日。在那之前,他计划通过"威吓"手段迫使各国签 署协议,若效果不佳,便采取统一"加税"的方式,并将责任推给对方"不愿配合"。这看似是强硬手段, 实则是"先强硬威胁,再看反应"的策略,然而各国的反应却远比他预料的冷淡,甚至有些国家的态度明 显带着不屑。例如,越南这个被认为"达成共识"的国家,至今没有公开承认任何协议,而巴西更是强硬 然而,这一切似乎已经超越了"谁敢不服从"的范畴,现在的情况显得复杂得多。问题的关键不在于是否 听从命令,而在于即便各国不理会,美国的结果似乎也没什么不同。从7月7日首批征税函发出,到10日 白宫发布"全面开火令",这短短几天里,居然没有一个国家主动寻求和平解决,连原本表示达成共识的 越南,也被美媒揭露根本没有签 ...
特朗普关税全面加码?媒体称8月1日前多行业关税将至,最高覆盖美对一国70%进口
华尔街见闻· 2025-07-19 04:36
关税政策更新 - 特朗普政府计划在8月1日前公布50%铜关税详细方案,并讨论对木材、芯片、关键矿产和药品加征关税的顺序 [1] - 目前实施的关税包括25%汽车及零部件关税(5月3日生效)和50%钢铝关税(6月4日生效,原为25%) [1] - 行业关税全面实施后,可能覆盖美国进口的30%至70%,剩余进口产品将受特定国家关税影响 [1] 232调查进展 - 美国商务部根据《1962年贸易扩张法》第232条,对铜、木材、半导体、医药、关键矿产等展开国家安全调查 [2] - 除铜外,木材、芯片、医药、关键矿产等产品均可能成为行业关税目标 [3] 制药业关税 - 特朗普计划对药品征收高达200%关税,给药企1-1.5年调整供应链,可能本月底出台具体方案 [4] - 关税草案聚焦80-90种通用基本药物及特种化学品,可能影响Teva、Sandoz等公司;若覆盖品牌药(如司美格鲁肽、可瑞达),礼来、默沙东、辉瑞将受冲击 [5] - 分阶段实施期可能持续两年 [5] 半导体关税 - 芯片关税时间线与药品类似,特朗普称其"不太复杂"但影响深远 [6] - 4月12日豁免部分产品(计算机、智能手机、半导体设备等)关税,但后续可能单独加征 [6] - 科技公司、汽车制造商(特斯拉、通用、福特)等对潜在关税表达不满 [6] 铜关税影响 - 铜关税涵盖精炼金属及半成品(电网、数据中心、军事用途),可能推高汽车、建材、家电等终端产品价格 [7] - 铜对半导体、飞机、武器系统等至关重要,关税将于2025年8月1日生效 [7] 木材与关键矿产关税 - 木材调查或于夏季完成,议员建议对橱柜等木制品征60%-100%关税 [8] - 关键矿产关税面临实施困难,美国仅一家稀土加工企业,短期难摆脱进口依赖 [8]
中金研究 | 本周精选:宏观、策略、消费
中金点睛· 2025-07-18 22:18
01 策略 Strategy - 光伏组件、新能源汽车、储能系统及电商平台等新兴领域或成为"反内卷"政策重点关注领域,政策主线为产能出清和抑制无序竞争双线并行 [3] - 政策推动下供需失衡及低价竞争行业有望夯实盈利底部,中长期行业竞争格局或优化,实现高质量发展 [3] - 短期政策预期加强及措施落地有望带动相关行业估值修复,行情持续性取决于盈利修复及需求回暖幅度 [3] 02 策略 Strategy - 特朗普近期接连宣布关税新政策,但市场反应冷静,美股屡创新高,需梳理关税变化是否实质升级 [6] - 财政和税改因素已基本落地,特朗普政策焦点转向贸易和关税,市场担忧关税战再度升级风险 [6] 03 消费 Industry - 新消费增长持续性多来自需求端驱动,企业需通过创新、渠道优化、中高端化等方式构建可持续增长路径 [9][10] - 新消费投资需关注企业创新及战略运营能力,能否将流量优势转化为品牌力量及中长期增长契机 [10] 04 宏观 Macroeconomy - 美国国会推进三项加密货币相关法案,特朗普行政命令支持美元稳定币发展,禁止央行数字货币发行 [13] - 美国支持稳定币的动因包括赢得数字金融竞争、提升国债需求、重建美元主导地位及特朗普家族利益 [13] - 稳定币成为"新离岸美元体系"面临跨境监管和金融稳定性挑战 [13] 05 宏观 Macroeconomy - "反内卷"政策针对同质化和无序化竞争,旨在改善资源错配,促进行业生态优化 [16] - 本轮反内卷与2016年去产能相比更注重促创新,需求侧更强调消费,政策对象覆盖更广行业 [16] - 煤炭、钢铁、化工、"新三样"等行业可能存在内卷式竞争,需关注政策力度及效果 [16]
看似是中美俄三国演义,实则是去美元化之争!
搜狐财经· 2025-07-18 19:40
中美贸易关系 - 美国在关税战中优先确保与中国贸易关系稳定 对其他国家的加税政策更为激进 [1] - 将中国排除在关税战之外使美国能更顺利压制其他国家 其他国家与美国的各项指标差距持续扩大 [3] - 中美博弈存在潜在默契 最终可能优先共同收割其他经济体 [8] 美国战略动向 - 特朗普政府通过稳定币削弱美联储权力 缓解美债危机后加大对金砖国家关税施压 [6] - 美国对欧盟等工业化经济体采取压制策略 同时难以有效控制资源型国家 [3] - 美联储面临国会调查与资金使用争议 鲍威尔可能辞职显示其影响力衰退 [6] 全球产业格局 - 资源国(如俄罗斯)因能转向中国市场而具备对抗美国的能力 [3][8] - 工业化国家试图讨好美国但反遭压制 其工业体系成为美国觊觎目标 [3] - 美元霸权仍是博弈核心 但美国对国际金融资本的控制力正在下降 [5][8] 货币战争本质 - 当前国际竞争实质是工业国与资源国围绕货币霸权的博弈 [8] - 美国兼具资源国与金融国双重身份 但美元体系漏洞不断扩大 [5] - 去美元化趋势促使美国对金砖国家加税 反映其货币主导权面临挑战 [6]
中国已经换了打法,美国却还在抱残守缺!
搜狐财经· 2025-07-18 17:46
中美战略态势分析 - 守成大国美国在战略上显得保守且落后于时代步伐 中美之间的战略被动状态自上世纪五十年代延续至今 [1] - 2018年以来美国不断失去重要战略阵地 关税战正演变为其滑铁卢之战 中国在贸易战中已退居幕后未受实质影响 [3] - 美国策略被中国全面洞察 中国逐步掌握主动权并按自身计划出牌 例如英伟达H200芯片入华计划被中国反制 [5] 中国技术管制措施 - 中国将正极材料制备技术纳入出口管制 目标直指美国科技及高端制造业全产业链围剿 [6] - 中国此前稀土管制已令西方手足无措 后续可能扩展至无人机材料、医药材料等技术领域 [6] 中美经济影响对比 - 1999-2007年中国冲击1 0版本导致美国近25%制造业岗位消失 当前2 0版本冲击更为猛烈 [7] - 美国仍在沿用过时对抗策略 而中国已开辟新战场 使美国陷入"跟或不跟"的两难被动局面 [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