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千万工程

搜索文档
南农晨读 | 芒里偷闲 果然很甜
南方农村报· 2025-06-23 12:30
百色芒果产业 - 2025年百色市田阳区"壮山农鲜"芒果走进粤港澳大湾区品牌消费季产销对接会在广州开幕 粤桂两地政府代表 芒果企业及50余家采购商参与 [2] - 活动展示科技赋能与农旅融合的芒果产业新发展趋势 [2] 湾区认证专区 - "远方安选'湾区认证'专区"上线 首批20个认证产品进驻 活动由广东省多部门指导 [5] - 认证体系在规范生产 提升质量 促进产业升级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新丰县及相关企业分享经验成果 [6] 新会陈皮产业 - 新会陈皮全产业链产值达261亿元 带动区内就业超7万人 全国联动就业30万人 [10] - 品牌连续两年位居中国区域农业产业品牌影响力指数榜首 成为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典范 [10] 高州荔枝产业 - 高州市农技推广服务驿站自2021年成立后 通过良种推广与技术培训推动荔枝产业转型升级 [12] - 现代化农技应用使千年古荔树焕发新生机 [12] 英德红茶市场拓展 - 英德红茶济南推广中心正式揭牌 标志着北方市场战略布局取得进展 [13] - 中心成立与济南茶博会同期举行 通过品鉴会形式强化市场推广 [13] 广东特色食品产业 - 广式腊味工艺融合丝绸之路灌肠技法 现通过跨区域推广实现"南味北传" [8]
“湾区认证”以高端品质助力“百千万工程”
南方农村报· 2025-06-22 17:03
湾区认证活动 - "湾区认证"促消费助力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活动在广州举行,首批20个"湾区认证"产品进驻专区 [2][3] - 活动由广东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农业农村厅、文化和旅游厅指导,相关机构和企业分享了"湾区认证"在规范生产、提升质量、促进产业升级等方面的经验和成果 [5][6][7] - 活动现场设置了优质农食产品宣传区,提供一站式品尝消费便利,包括国家地理标志产品 [26][27][28] 湾区认证机制 - "湾区认证"是全国首个跨区域品质认证,由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和粤港澳有关部门指导,基于粤港澳共通执行标准开展 [8][9] - 认证覆盖装备制造、工业消费品、日化产品、农食产品和服务业等领域 [10] - 消费者扫描产品二维码可查看高品质特性、质量管控等信息,企业提供高额赔付承诺实现质量可溯源 [12][13][14][15] 认证实施案例 - 新丰县佛手瓜通过"湾区认证",建立从选种到采收的全流程标准化体系,实现从"土特产"到"标准化商品"的跨越 [16][17][18][19] - 广东市场监管部门运用"湾区认证"助力特色农食产品提品质创品牌,推动种养殖端与流通销售端精准对接 [21][22][23] - 截至2025年5月,"湾区认证"在工业消费品、农食产品和绿色建材等领域已签发证书153张 [24][25]
“湾区认证”在多领域已签发证书153张
深圳商报· 2025-06-22 00:21
湾区认证上线 - "湾区认证"专区上线首批20个产品进驻[1] - "湾区认证"是粤港澳三地认证机构基于共通执行标准开展的高端品质认证[1] - 引入质量信息公示、承诺赔付、销售商首负责任三项制度[1] - 消费者扫描二维码可查看产品高品质特性、质量管控、检测认证等信息[1] - 截至2025年5月已签发证书153张覆盖工业消费品、农食产品和绿色建材等领域[1] 湾区认证作用 - 助力特色农食产品提品质、创品牌[2] - 帮助"百千万工程"帮扶地区特色农食产品实现种养殖端与流通销售端精准对接[2] - 推动高品质农食产品走进大湾区满足消费者品质消费需求[2] - 为企业提供更广阔发展空间促进产业优化升级[2]
文化科技赋能“百千万工程”!千年“惠州梅菜”迈向全产业链升级
南方农村报· 2025-06-20 23:36
惠州梅菜产业升级 - 惠州梅菜是岭南三大名菜之一,具有2000多年历史,曾作为宫廷食品被称为"惠州贡菜"[16][17] - 惠州梅菜是惠州第一个国家地理标志产品,被视为惠城农业农村的"金字招牌"[23] - 产业正从传统农业向全产业链现代化转型,计划建设标准化种植基地和全产业链开发[34][36] 文化科技赋能措施 - 举办"文化科技赋能'百千万工程'"专题培训会,300余人参加包括政府、企业、金融机构代表[7][8][11] - 培训会系统阐述惠州梅菜全链技术集成与开发思路,为产业升级提供新方向[20][21] - 启动产、制、贮、销、拓、延等全链技术集成,把握预制菜万亿赛道和"古早味"消费风口[38][39] 品牌建设与市场拓展 - 通过举办梅菜文化节等活动加强品牌宣传,全方位开发"土特产"[24] - 企业正致力于梅菜多元化膳食研发,引领新时尚消费和产业链延伸[31][32] - 政府计划推动技术成果转化,助力梅菜走向全国及全球市场[36][37] 产业文化价值 - 梅菜承载深厚文化底蕴,是客家人奋斗史的见证[29][30] - 产业具有"咸香文明"特质,历史上传播至东南亚等"一带一路"国家[19][20]
龙门麻榨中心村:千年古榕书写绿美旅居新意|寻找典型之美➇
南方农村报· 2025-06-20 23:36
核心观点 - 惠州龙门县麻榨镇中心村以千年古榕树为核心,通过生态保护和文化挖掘,打造农文旅融合发展的新引擎 [9][10] - 中心村作为广东省"百千万工程"典型村,结合"生态+文化"策略,推动绿美乡村建设和乡村振兴 [7][8][9] - 古榕树驿站项目和"最美旅游公路"骑行活动成为激活乡村经济的重要抓手 [5][38][39][40] 古树保护与历史价值 - 中心村古榕树树龄1018年,树高13米,胸围9.8米,平均冠幅30米,被誉为"千年如榕,惠州之最" [3][14][15] - 古树承载村庄历史记忆,树下曾举办重要公共活动如联产承包责任制动员大会,并保留重阳分鱼、添丁分炸果等传统习俗 [20][21][22][23] - 广东省实施古树名木保护提升行动,通过巡护、电子档案、24小时监控等措施对古树进行健康养护 [26][27][28][29] - 2023年新增6根大型加固装置保护古树,周边10户村民15天内同意拆除房屋为古树腾出生长空间 [33][34][35] 农文旅融合发展 - 中心村依托省道S254线(龙门段)和"最美旅游公路"骑行活动,将古榕树打造为骑行补给点及旅游地标 [39][40][41] - 已完成208栋房屋外立面修缮,升级道路景观、河道景观及宅间巷道,种植"北绿一号"杨桃探索"村企合作"模式 [45][46] - 杨桃公园项目预计每年为村集体增收4万元,古榕树驿站规划文学主题民宿、咖啡、粮仓书馆等配套设施 [47][51][52] - 未来计划通过榕溪市集、文学村等IP转化生态颜值和历史文脉,形成"留量"经济 [50][53][54]
第三批典型镇如何打造?建筑业企业如何助力?这场省级培训干货满满!
南方农村报· 2025-06-19 19:32
在广东省"百县 千镇万村高质量 发展工程"实现 三年初见成效的 关键节点,全省 第三批典型镇培 育建设如火如 荼,建筑业企业 助力帮扶热火朝 天。5月下旬至6 月中旬,省住房 城乡建设厅分三 期在惠州、汕尾 和佛山举办第三 批典型镇培育建 设及建筑业企业 助力帮扶培训 班,通过政策宣 讲、专家授课、 经验分享和现场 教学等形式,指 导各地学习先进 经验、提升业务 水平,推进乡镇 差异化、品质 化、特色化发 展,推动建筑业 企业助力帮扶持 续扩面增效。 第三批典型镇如 何打造?建筑业 企业如何助力? 这场省级培训干 货满满!_南方 +_南方plus 此次培训是确保 第三批典型镇培 育建设及建筑业 企业助力帮扶工 作取得扎实成效 的重要举措。 省"百千万工 程"指挥部办公 室等有关单位代 表到场指导,全 省20个地级以上 市及有关县 (市、区)主管 部门分管负责同 志,第三批407 个典型镇培育对 象主要负责同 志,部分建筑业 央企、省建筑业 协会和省市政行 业协会有关代表 等参加培训。 粤建镇粤美,三 载显成效。前两 批典型镇充分发 挥示范引领作 用,第三批典型 镇培育建设工作 加速推进, 以"典"带面联城 带 ...
福“荔”到!广东省总工会携全国工会邀你品尝广东荔枝
南方农村报· 2025-06-17 18:03
福"荔"到!广东 省总工会携全国 工会邀你品尝广 东荔枝_南方+_ 南方plus "轻轻剥开来, 里面出现一丸温 香软玉……小心 翼翼地吞下,那 甘甜的汁水霎时 如惊浪一般,拍 过齿缝,漫过牙 龈……"在小说 《长安的荔枝》 中,主人公李善 德曾这样描述岭 南荔枝的鲜甜。 作为盛夏顶流, 广东荔枝初现于 秦汉,走红于盛 唐,千百年来多 少达官贵人、文 人雅士为之倾 倒,贵妃之爱, 世人皆爱。当 前,《长安的荔 枝》电视剧正在 热播,电影更是 在7月25日首 映,广东荔枝注 定要陪伴你我, 度过整个夏天。 6月是吃荔枝的 季节。要说哪里 能吃到最好的荔 枝,《长安的荔 枝》给出了答 案:当然是广 东!近年来,广 东荔枝卖全国、 卖全球,千百年 前一颗难求的稀 罕物,现在全世 界人民都能吃到 了。 世界荔枝看中 国,中国荔枝看 广东。从一骑红 尘妃子笑,到日 啖荔枝三百颗, 古人的快乐你是 心动不如行动! 还不快来拿你的 福"荔"? "我想要福荔" 6月20日12:00准 时开奖! 如何参与抽奖活 动?很简单! 大家只需要打开 各省工会的官方 微信公众号,在 公众号对话框发 送关键词 ——"我想要福 荔",即可参 ...
广东省乡村振兴基金会2025年“6·30”助力乡村振兴倡议书
南方农村报· 2025-06-16 19:30
广东省乡村振兴基金会倡议书 - 广东省乡村振兴基金会发布2025年"6·30"助力乡村振兴倡议书 旨在动员社会各界参与乡村振兴 [1][2] - 倡议书基于党的二十大及二十届二中 三中全会精神 落实广东省委"百千万工程"和绿美广东生态建设要求 [3][4][5] "6·30"活动背景 - "6·30"活动自2010年设立以来已持续15年 成为广东覆盖面最广 社会效益最佳的扶贫与乡村振兴平台 [6][7][8] - 2025年是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5年过渡期的收官之年 基金会作为省级主要捐款接收单位 已联动7776个爱心主体实施4075个帮扶项目 [12][13][16] 项目成效 - 帮扶项目覆盖14645个自然村 重点支持广东省内及东西部协作地区的乡村建设 [16][17] - 基金会承诺严格管理善款 确保资金按捐赠者意愿落实到帮扶对象 [22][23][24] 倡议内容 - 呼吁企业及个人围绕"巩固脱贫成果 助力乡村振兴"主题 聚焦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改善和困难群体帮扶 [19][20][21] - 强调通过"百千万工程"和绿美广东生态建设推动城乡区域协调发展 [4][19][20]
五天培训“大礼包”,助力江门市“三支一扶”离岗人员再启新程
南方农村报· 2025-06-14 20:39
培训概况 - 江门市举办为期5天的2023届"三支一扶"在岗暨离岗培训班,141名学员参与[3][5] - 培训采用"集中授课+实地考察+实操互动"模式,涵盖10门精品课程[5][6] - 由江门市人社局指导,联合人才交流服务中心及南方农村报社共同举办[4] 课程内容 - 宏观政策课程解读"高质量发展""新质生产力""百千万工程"等热词,提供职业方向指引[11][12] - 就业指导课运用霍兰德职业定位测试分析企业用人标准及创业注意事项[15][16] - AI课程教授图文/视频/海报生产技能,强调与AI协同提升效率[18][31][36] - 职称评审政策课系统讲解申报流程及跨行业职称应用问题[21][23][27] 技能培养 - 数字技能培训覆盖AI工具调教指令、PPT制作、流程图设计等实操内容[30][31][35] - 核心能力课程强调关注国家政策、传统文化学习及文字表达能力[39][40] 精神建设 - 组织参观林基路故居等红色基地,结合音乐党课强化使命担当[43][44][48] - 心理咨询课程教授腹式呼吸法、情绪日记等压力管理技巧[51][53] 培训成效 - 学员反馈课程涵盖AI技术、时政解析、就业指导等多元内容,明确职业规划[55][56] - 江门市累计培育1297名"三支一扶"人才,2024年开展8期培训覆盖861人次[57][58]
潮州市饶平县致力于将山海资源转化为经济发展动能 开辟食品产业全域融合新路径
中国发展网· 2025-06-12 17:06
产业发展战略 - 以"抓一产、带二产、促三产"系统思维推动食品工业发展,延伸产业链附加值并激活三产融合新动能 [1] - 入选第二批广东省食品工业培育试点县名单,以龙头企业为引领延链补链强链,打造食品工业增长极 [5] - 制订《饶平县推进盐焗鸡食品工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等政策,推动特色食品产业规模化集群化链条化发展 [7] 核心产业布局 - 立足山海资源发展单丛茶产业,扩大"广东饶平单丛茶"品牌影响力,探索市场茶拼配茶生态茶富硒茶新路径 [3] - 推进现代化海洋牧场建设,创建省级花鲈良种场,实施深水网箱养殖并优化海域规划 [3] - 发展"一镇一品"特色产业,包括浮山柿饼汫洲大蚝海山紫菜浮滨单丛茶狮头鹅联饶荔枝等土特产 [3] 产业链整合 - 围绕"一粒米一只鸡一条鱼"编制发展规划,将县域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 [5] - 坚持"招大引强"和"培优育强"双轮驱动,实施"区域品牌+企业品牌+产品品牌"三位一体战略 [7] 创新融合模式 - 创新"食品+文旅"模式,推广"鱼头汤+汤溪湖""狮头鹅+浮滨茶园"等IP促进美食文旅互促双强 [9] - 深化"食品+电商"推动水产品单丛茶预制菜等"饶平优品"走向全球 [9] - 开展"食品+展销"模式,举办预制菜盐焗鸡休闲食品展销会开拓市场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