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百千万工程
icon
搜索文档
20年累计投入逾530亿元和超13万亩专项用地指标 广东推动财政资金等向产业园区倾斜
上海证券报· 2025-10-11 02:20
产业园区总体发展格局 - 广东省形成7个大型产业集聚区、15个承接产业有序转移主平台、106个省产业园区的梯次发展格局 [3] - 省级以上产业园区可贡献全省一半以上的经济总量,七成以上的规上工业增加值 [2] - 106个省产业园区年工业总产值突破2.4万亿元,税收占所在地比重超七成,每年稳定贡献超140万个就业岗位 [4] 产业园区投资与规模 - 过去20年累计投入超530亿元省级专项资金和超13万亩专项用地指标支持省级产业园区建设 [3] - 15个主平台累计承接产业转移项目2139个、总投资超7200亿元 [4] - 7个大型产业集聚区累计签约引进亿元以上工业项目总计超2700个 [4] 产业园区经济贡献 - 自2005年以来园区规上工业产值提升了20倍,占地区工业比重近五成,贡献地区税收近七成 [2] - 产业园区贡献了粤东粤西粤北地区47.5%的工业产出 [4] - 省级产业园区数量从最初的3家发展到现在的106家,遍布全省21个地市 [3] 地方产业园区发展举措 - 江门市70%以上的专项债、湛江市60%以上新增用地指标用于园区建设 [5] - 肇庆市筹措资金138.27亿元统筹园区开发建设,三成财政收入反哺园区 [5] - 恩平市数控机床产业规上工业总产值从2019年的3000万元增长至2024年的51.6亿元,五年增长170多倍 [5] 梅州融湾产业园区进展 - 梅州融湾产业园区推动食品饮料、电子信息、汽车零部件三大主导产业,今年1至9月规上工业总产值等主要指标增长超60% [5] - 园区成功落地总规模8.1亿元的全省首个园区型EOD项目,并利用主平台资本金成立5亿元产业基金 [6] - 通过创新产业链协同模式,直接推动嘉元、盈华今年上半年营收分别增长86%、30% [6] 未来发展方向 - 广东将全力推进园区标准化试点建设,加快推进产业园区以园聚链 [4] - 相关部门将推动财政资金、用地指标、专项债等要素向园区标准化建设倾斜 [2][4] - 梅州创新产业链模式预计在2025年带来70亿元工业产值、超百亿元商贸销售额 [6]
接待游客超389万人次!中山“双节”文旅成绩单出炉
南方都市报· 2025-10-10 11:23
核心观点 - 2025年国庆中秋假期中山市文旅市场强劲复苏 累计接待游客389.28万人次 较2024年同期增长13.89% 实现旅游收入22.51亿元 较2024年同期增长14.32% [1] 游客与收入表现 - 累计接待游客389.28万人次 较2024年国庆七天假期(341.8万人次)增长13.89% [1] - 接待过夜游客47.79万人次 较2024年同期42.1万人次增长13.52% [1] - 实现旅游收入22.51亿元 较2024年同期19.69亿元增长14.32% [1] 核心片区与活动体系 - 以香山古城 大涌红博城 中山影视城三大核心片区为引擎 构建主题鲜明 层次丰富的"3+N"文旅活动体系 [1] - 香山古城完成升级改造后亮相 以"岐江焕彩"·一河两岸文旅带活动成为大湾区文旅消费集聚地和城市打卡地 [1] 大型文化活动与消费联动 - 2025粤港澳大湾区(中山)流行音乐周与第十七届中国-葡语国家文化周在兴中广场举行 1个展览 5场音乐会全部免票入场 [2] - "中山潮音嘉年华"开启"票根经济"模式 游客凭音乐会票根可在覆盖全市的联盟商户中享受专属折扣 串联"吃住行游购娱"全链条消费 [2] - 利高广场首场"潮音嘉年华"音乐会人气爆棚 带动周边粤港澳特色美食集市生意火爆 [2] 特色活动与体育文旅融合 - 翠亨新区马鞍岛举办飞阅"百千万"无人机表演 千架无人机与深中通道"同框"演绎动态光影画卷 [3] - "超级周末·中山镇超"2025年中山市镇街足球赛开赛 以"体育+文旅"方式打造假日消费热点 带动利和商圈 万象汇商圈等商业综合体消费 [3] 乡村旅游与乡村振兴 - 围绕"百千万工程"主题 通过文旅融合促进乡村振兴 打造美丽经济发展新样板 [4] - 南朗街道左步村举办稻田抖音直播音乐会和"秋日拾光集"摄影展 南区街道曹边村举办"曹边夜宴"之中秋晚宴游园会 首届乡村街舞大赛和红色摇滚音乐会 [4] - 五桂山街道桂南村举办"惠游绿谷"消费券活动 翠亨新区举办月满深中"烩"聚湾区露营创业集市 [4] - 市人社部门联手五桂山街道举办"飨遇湾区·味道乡韵"粤菜师傅美食嘉年华 荟聚湾区11城美食 [4] 非遗活动与美食文化 - 三角镇举办粤港澳大湾区非遗文化嘉年华 推出麒麟舞巡游展演 三人根艇公开赛等传统民俗活动 [5] - 坦洲镇开展粤港澳咸水歌展演交流活动 黄圃镇举办腊味非遗美食文化旅游嘉年华 小榄镇举办脆肉鲩菊花美食文化周 港口镇举办"岭南汤都"美食文化嘉年华 [5] - 通过非遗美食创新 名品甄选和优惠促销刺激旅游消费 [5] 公共文化场馆活动 - 中山纪念图书馆举办"书香润心 共贺国庆"主题活动 "贺国庆 迎中秋"朗诵音乐会 [5][6] - 中山市博物馆举办"云帆稳过伶仃洋"特展 "颂黄河"古元研究展 中山美术馆举办"岭南潮声"摄影展 中比漫画交流展 中山市文化馆举办"拾闲——香山雅集"书画展及中秋节非遗体验活动 [5][6] - 全市100多家香山书房常态化开放 策划亲子共度 创意手作 "寻宝"等特色活动 10月1日至8日共接待读者8.2万人次 [6]
体验传统文化魅力!汕尾陆河举行2025欢乐闹中秋活动
南方农村报· 2025-10-07 19:36
体验传统文化魅 力!汕尾陆河举 行2025欢乐闹中 秋活动_南方+_ 南方plus 日前,由陆河县 委宣传部指导, 县文广旅体局主 办,县文化馆承 办的"客韵新城 活力陆河——月 圆人团圆 智趣 乐中秋"2025欢 乐闹中秋活动在 陆河县青年公园 温情上演。数千 名群众扶老携 幼,漫步于月色 与灯影之间,猜 灯谜、玩游戏、 拍合影、话家 常,在沉浸式互 动体验中感受传 统文化的魅力。 整场活动 中,"月下灯谜 会"区域最为热 闹,数百条灯谜 迎风摇曳,内容 从成语典故、民 俗知识到陆河本 土风情,深浅不 一,吸引了全年 龄段的游客驻足 凝思。孩子们 在"儿童趣味 谜"前叽叽喳 喳,成年人 与"成人文化 谜"展开智力较 量,每有猜中 者,便兴奋地前 往"谜底揭晓 处"核对,现场 洋溢着破解谜题 后的欢声笑语, 月下的草坪焕发 出文化的活力。 一旁的"游戏挑 战营"也是人气 爆棚。"中秋诗 智趣游园 传统中秋焕发活 力 活动伊始,入园 群众每人领取一 张"中秋印章"集 章卡,随后自由 穿梭于四大主题 区域,在互动中 收集印章、兑换 奖品,开启一场 别开生面的中秋 文化探索之旅。 词飞花令",围 绕"月""思""团 ...
国庆假期广东文旅焕发乡村旅游新活力,金秋瑶寨奏响丰收曲
南方都市报· 2025-10-04 14:54
国庆假期广东文旅市场总体表现 - 2025年国庆假期第三天,全省4A级及以上景区接待游客401.2万人次,同比增长4.0% [1] - 古驿道沿线重点区域接待游客60.7万人次,同比增长1.4% [1] - 红色旅游经典景区接待游客34.4万人次,同比增长3.1% [1] - 乡村旅游点和历史古村落接待游客41.6万人次,同比增长2.6% [1] - 重点公共文化机构接待市民游客42.1万人,同比增长0.3% [1] 清远千年瑶寨的农文旅融合实践 - 景区举办“金秋瑶寨贺国庆”丰收梯田音乐节,深度融合非遗文化展演、民俗互动与丰收盛景 [5] - 活动以梯田为自然舞台,结合本地歌手山歌表演,打造沉浸式瑶族文化体验 [5][7] - 作为瑶族长鼓舞核心传承地,景区推出全天候非遗展演,包括敬酒礼、长鼓舞及原创演艺剧目 [9] - 设置“丰收瑶寨”主题景观集群,如巨型稻穗、仿真粮仓、传统农具艺术展和农耕劳动体验活动 [11] - 活动理念为探索“音乐+非遗+旅游”融合模式,展现瑶族文化底蕴与乡村振兴生机 [11] 文旅赋能乡村振兴的经济效益 - 千年瑶寨以“以游促农、以旅兴村”为理念,活动所需农产品优先采购自本地农户,拓宽农户增收渠道 [12] - 周边村民通过售卖手工艺品、提供民宿服务、参与非遗展演等方式实现“家门口就业” [12] - 此次活动是依托“农文旅融合”推动“百千万工程”落地的缩影 [12][13] 广东各地农文旅融合发展案例 - 惠州环南昆山-罗浮山引领区通过最美旅游公路串联景点与乡村,假日期间民宿预订火爆,农家乐生意兴旺 [14] - 环万绿湖绿色发展区举办系列非遗文艺活动,前三日累计接待游客9.2万人次 [14] - 东莞寮步镇以“音乐+农文旅”为纽带举办活动,镇长、村长化身推荐官推介地方特色 [14] - 茂名柏桥服务区推出国庆专场,前2天入区车流量约1.4万车次,客流量约4.6万人次 [14] - 汕尾长沙湾服务区打造“交农文旅商”融合窗口,9月30日至10月2日共迎来游客23.49万人次 [15]
国庆吃点啥?韶关乐昌芋!田间“炮弹”粉甜出圈,远销东南亚
南方都市报· 2025-10-04 12:54
行业概况 - 乐昌香芋是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年产量稳定在约4.8万吨,是广东省香芋主产区 [1][2] - 全市香芋种植面积达3万亩,覆盖8个镇 [2] - 产业已形成规模,并远销东南亚等地区 [1][2] 生产与运营 - 采用“香芋与马蹄轮作”模式,结合传承三百余年的种植技艺,每颗香芋生长期达180天 [1] - 以乐昌市昌盛香芋生产流通专业合作社为例,种植面积3500亩,每亩产值可达9000至10000元 [2] - 制定了《乐昌香芋种植技术规范》,包含12项标准,并实施产品溯源码制度 [3] 销售与物流 - 依托冷链物流体系,新鲜香芋可在12小时内送达珠三角核心城市及香港市场 [2] - 通过电商直播、特色网店等渠道,将产品远销至东南亚,并带动其他农产品获得东欧订单 [2] - 今年9月实现香芋加工品自主出口零的突破 [3] 产品与产业链 - 产品包括新鲜香芋以及香芋面、冷冻芋泥、香芋块等加工品 [3] - 当地建起了香芋加工产业园,推动全产业链发展 [3] - 香芋在中秋家宴中是重要食材,常见吃法有清蒸和香芋扣肉 [1] 品牌与推广 - 通过举办“马不停蹄·相'芋'乐昌”等主题活动提升品牌影响力,带动销量增长 [3] - 正在推进香芋主题研学基地,促进农耕文化与产业融合 [3] - 产业发展是广东“百千万工程”推动下的成果 [1][3]
国庆吃点啥?梅州大埔柚!千年“黄金果”,乘无人机甜蜜来袭
南方都市报· 2025-10-03 11:29
蜜柚产业规模与产量 - 大埔县蜜柚种植面积达22万亩,其中红肉蜜柚约13万亩,是广东省最大的蜜柚种植基地和中国最大的红肉蜜柚种植基地 [3] - 今年大埔县蜜柚产量预计突破35万吨,再创新高 [3][4] - 大埔蜜柚产业从上世纪80年代零星种植发展为规模化支柱产业,成为名副其实的"黄金果" [3] 技术创新与效率提升 - 采用无人机运输蜜柚,一次可运载150斤,两公里路程仅需两分钟,运输效率实现翻倍提升 [3][4] - 各种先进技术深度融入"种、管、采、卖"全链条,构建起数字化产业体系 [4] - 无人机运输有效解决了深山果园人工运输费时费力及招工难的困境 [4] 市场拓展与品牌建设 - 大埔蜜柚产品覆盖中国珠三角、湖南、湖北等市场,并远销美国、加拿大、马来西亚、新加坡等国家 [4] - 梅州创新启动"媒体+梅州柚"计划,通过"网络强村"建设推动产业进入"媒体赋能、全网传播"新阶段 [4] - 蜜柚成为连接海外游子与家乡的情感纽带,圆圆的柚子象征团圆,当地人在中秋前后采购寄给海外亲友表达祝福 [4] 产业投资与升级 - 2019年以来,全县在特色农产品培育发展投入的67%集中在蜜柚产业相关配套项目 [4] - 产业升级涵盖从冷链物流设施建设到深加工生产线引进,全方位提升产业配套能力 [4] - 在"百千万工程"推动下,智慧农业与产业升级步伐加快,促进品牌增值和农民增收 [3][4] 产品优势与历史传承 - 大埔县是世界长寿乡,得天独厚的自然生态和富硒土壤孕育出皮薄、肉嫩、汁多、核少的优质蜜柚 [3] - 大埔蜜柚源自宋元,盛传明清,名于当代,距今已有一千多年历史,古村落仍可见百年柚树 [3] - 蜜柚种植传统在当地生生不息,房前屋后可见百年柚树身影 [3]
粤商助力“百千万工程”:链动县域产业集聚,与村集体共享红利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30 21:37
“百千万工程”投资规模与参与主体 - 全省2066家商会与109个县(市、区)、854个镇、1105个村结对共建,投资金额超356亿元 [1] - 11688家民营企业结对8992个村,投资164.3亿元 [1] - 邮储银行广东省分行制造业贷款余额达823亿元,涉农贷款余额1353亿元 [5] 重点地市招商引资政策与产业布局 - 梅州市推出“五个免费”政策,为投资者和创业者提供免费生产、创业、办公、展销、住宿 [2] - 茂名市设立超20亿元产业基金扶持企业,佛茂产业协作引导基金规模达10亿元 [3] - 阳江市已形成千亿级不锈钢产业集群,五金刀剪产量占全国70%,出口量占全国85%,并布局商业航天和现代化海洋牧场 [3] 基础设施与区位优势 - 梅龙高铁使梅州融入粤港澳大湾区“两小时经济生活圈” [4] - 广湛高铁通车后,广州至阳江将实现1小时直达 [4] - 清远具备“半小时到白云机场、24分钟高铁至广州南”的区位优势 [4] - 深南高铁2027年建成后,云浮将实现“县县通高铁” [4] 龙头企业带动效应与产业集群发展 - 欣旺达在茂名电白电子信息产业园投资建设基地,并带动上下游企业集聚,配套项目计划投资合计超23亿元 [6] - 2025年1至7月,电白产业园区实现规上工业总产值16.88亿元,同比增长35.30% [6] - 温氏集团在云浮市参与的16个“政银企村”合作项目已全部投产,年产值高达15亿元,助力522个行政村实现村集体年收入达标 [7] 产业发展成果与经济效益 - 广东省17个区、2个县(市)获评全国百强区、百强县 [5] - 3个镇地区生产总值超千亿元,124个镇入围全国千强镇 [5] - 2024年全省乡村旅游收入同比增长22.5% [5]
肇庆市鼎湖区庆祝2025年中国农民丰收节系列活动启动
南方农村报· 2025-09-30 14:11
活动概况 - 活动于9月28日在鼎湖区永安镇横槎五福村举行,主题为“庆农业丰收 享美好生活” [1] 农林牧渔业总体表现 - 2025年上半年鼎湖区农林牧渔业总产值达11.51亿元,同比增长5.1% [4] - 发展策略包括以粮食生产为基础、以强村公司为载体整合资源、以农业科技推动产业升级、以特色产业推动三产融合、以品牌强农发展新质生产力 [4] 镇域发展与重大项目 - 永安镇首次跻身2025年全国千强镇行列 [5] - 永安镇横槎五福村正全力打造五福村・朝阳里文旅项目,该项目占地620余亩,总建筑面积4900多平方米,首创“两院经济”模式 [7] - 项目在保留原有村落特色的基础上引入新业态,打造农文旅综合体 [7][9] 龙头企业与产业成就 - 五年来鼎湖区农业领域新增省级龙头企业5个、市级龙头企业13个、区级龙头企业18个 [10] - 德邦坚农业、永俊水产、浦特农业在广东股权交易中心广东乡村振兴板成功挂牌 [10] - 鼎湖区水产产业园入围广东省现代农业产业园创建名单并成功立项,沙浦镇入选2023年国家农业产业(肇实)强镇创建名单 [10] 典型村集体经济成果 - 迪村社区围绕“文旅康养”发展精品民宿产业,现有民宿25家,其中两家入选全省高质量民宿名录,去年社区总收入超370万元 [12] - 沙三村以水产养殖为特色,采用“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模式发展罗氏虾产业,年内村集体经济总收入达881万元 [12] - 富廊村2024年村集体经济收入达500万元,正分两期推进“百千万工程”,一期投资270万元,二期计划投入220万元打造金钱龟“一村一品”项目 [13] 高校合作与科技创新 - 肇庆学院帮助浦特农业建成基塘农业体系,使企业收益增长400%、碳排放降低30%,并帮助打造蒲营民宿示范点创收40万元 [14] - 肇庆学院还帮助德邦坚农业推广绿色养殖,推动芯片研发 [14] - 肇庆医学院委派31名专家支援鼎湖区人民医院,提升其运营管理和医疗服务水平 [14] 企业创新与品牌认证 - 观星(肇庆)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四鱼一蛙”获全国首张水产品湾区认证,6个产品获绿色食品认证、6个获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认证 [16] - 肇庆市冠聪水产养殖有限公司2023年入选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技艺传承单位,获1项专利、4项商标、1项地理标志,3A信用等级 [16] 电商直播与人才发展 - 10位农业领域佼佼者被聘任为首届乡村振兴电商直播达人,其推广领域覆盖裹蒸粽、水产、肇实等,人均粉丝超1万 [17][18]
惠城横沥汝湖两镇上榜全国千强镇
南方都市报· 2025-09-30 07:15
全国千强镇评选结果 - 2025年全国千强镇榜单发布,广东省有134个镇上榜,较去年增加10个 [4] - 惠州市惠城区横沥镇排名第671位,汝湖镇排名第992位 [4] - 评选体系基于经济发展、创新活力、发展潜力、生态宜居、生活品质5个一级指标及26个二级指标 [4] 横沥镇产业发展 - 产业布局以“三产融合发展”为导向,以惠城区高新科技产业园横沥分园和惠城区乡村振兴产业园为主战场 [6] - 横沥分园建成6公里市政道路,收储连片土地约2500亩,一批绿色环保建材企业投产 [6] - 乡村振兴产业园完成384.5亩工业用地收储,16.6亩梅菜加工基地已挂牌,旨在擦亮“矮陂梅菜”国家地理标志品牌 [6] - 农业领域通过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融资1.48亿元,引入广东田银农业公司,配建60亩农事中心与智慧大棚,流转耕地2450亩 [6] - 文旅产业加速,墨园村推进10余个文旅项目,2024年游客量超60万人次 [6] 横沥镇基建与城镇更新 - 入选广东省“百千万工程”第三批典型镇培育名单,投入8100万元推进圩镇改造升级 [7] - 改造项目提升圩镇主街,活化6处闲置国有资产,打造多功能开放式广场,建成3处小公园 [7] - 完成17公里雨污分流管网、4.3公里人行步道建设,提升780栋房屋外立面,整治12公里187处乱搭乱建,新增430个车位 [7] - 圩镇改造升级已完成总工程量的92%,预计10月前全面完工 [7] 横沥镇合作发展模式 - 创新探索“1+5+N”合作共建模式,由1家镇属国企牵头、5个村入股、招募N个合伙人成立平台公司 [8] - 典型村片区培育项目获批3000万元建设资金,片区运营公司实体化运作,智慧农业运营中心、花卉基地等23个项目推进中 [8] - 加速建设串联15个村的“水墨田园·五彩共富”25公里美丽乡村走廊,8公里乡村骑行漫道、4公里滨江路改造等15个项目将于10月前完成 [8] 汝湖镇产业体系构建 - 全力构建“拓-种-产-销-游”一体化甜玉米产业链,成立多元甜玉米产业联盟整合资源 [10] - 借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契机,总投资27亿元推进产业升级,一期项目聚焦“千亩方”提质改造和三产融合示范基地建设 [10] - 成功申报“国家农业产业强镇”,养殖业与一二三产业融合体系加速成型 [10] - 大良村沉香基地面积近7000亩,终端产品年产值达5000万元,带动150余人就业 [11] 汝湖镇文旅融合发展 - 串联白鹭湖体育旅游小镇、源茵生态园、千花洲景区3个3A景区,设计4条精品旅游路线 [11] - 通过举办徒步、骑行、玉米节等活动,推动农文旅深度融合 [11] 汝湖镇基础设施投入 - “百千万工程”实施首年完成23个行政村村道硬底化,实现圩镇主干道沥青铺设,推进农村巷道硬底化超100公里 [12] - 投入约5511万元推进美丽圩镇“七个一”建设,完成28宗项目,包括提升300多栋房屋风貌、实施30公里线缆下地 [12] - 第二年规划实施13宗项目总投资约5000万元,新建汝湖商贸综合体,推动农产品电商中心动工 [12] - 近三年再投9000多万元推进典型镇二期项目,对圩镇环境及3.5公里道路进行升级 [12] - 推进“东江仙韵·跃动汝湖”美丽乡村走廊建设,投入约8000万元打造一期工程 [12] 汝湖镇大型项目建设 - 惠城区七女湖体育公园总投资8000万元,总面积约10万平方米,规划建设球类设施、健身步道、儿童活动区等 [13] - 项目旨在弥补惠城区大型户外体育场地不足的短板,并可作为应急避难场所 [13]
丰收节里看广东“百千万工程”:产业兴、乡村美、农民富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29 19:19
农业产量与产值 - 广东早稻单产达410.8公斤/亩,比上年增加6.3公斤,创历史新高 [1] - 早稻总产量533.2万吨,比上年增加5.5万吨 [1] - 上半年全省农林牧渔业总产值4241.57亿元 [1] - 全省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624元,同比增长5.7%,增速比城镇居民高1.7个百分点 [1] 产业发展与模式创新 - 现代乡村产业体系加快构建,农文旅深度融合发展态势强劲 [1] - 现代化海洋牧场建设加力提速,海洋渔业种业攻关持续突破,一批领先的深海养殖装备成功投产 [1] - 铁岗社区创新乡村建设运营模式,打造屋顶咖啡等新业态,开拓村集体增收新路径 [2] - 肇庆市坚持工业化理念、全产业链思维发展现代农业,高要区打造"虾米鸭鹅桂"等特色产业全产业链体系 [4] 新农人典型案例 - 茂名化州新农人廖志略助力家乡将"化橘红"做成百亿级大产业 [2] - 肇庆德庆新农人陈慧将贡柑卖向国际大市场 [2] - 广州增城莫丽贤通过科技种植使亩产增收10%,带动300多户农户将丝苗米卖到全国 [3] - 阳江郑百解在深远海开辟800公顷网箱养殖渔场,年收5000多吨优质海水鱼 [3] - 梅州兴宁王梓颖带动2000多户农户养鸽,发展出省级龙头企业 [3] 品牌建设与市场推广 - 高要区推出"高桂虾"等系列"高桂"品牌产品 [4] - 肇庆、汕头、韶关、湛江四市代表发布"庆丰收·促消费"金秋消费季大礼包 [4] - 现场设置广东21地市及肇庆8县(市、区)农特产品展区,通过现场电商和媒体直播拓展销路 [4] - 创新实施"媒体+"行动,新农人通过直播推介"土特产",用"新农具"打通"云端"销路 [5] 政策支持与乡村建设 - "百千万工程"典型村培育工作有序推进,宜居宜业和美乡村不断涌现 [1] - 江门开平塘口镇将粮仓改造成先锋书店,吸引新乡人打造新业态,成为人气乡村景点 [3] - 广东农村集体经济经理人刘德江在多地打造网红村咖,为村集体和农户增收 [3] - 东源县新时代和美乡村研究院院长林荣斌培养200名青年创客,打造乡村发展生力军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