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美国优先
icon
搜索文档
就在今天!美国投票结果出炉,9月20日,特朗普收到噩耗,他要支付351亿巨款
搜狐财经· 2025-09-21 00:33
国内政治与政策执行 - 共和党通过将48个政府职位打包确认以加速特朗普议程提名人选的通过,此举暴露了党内团结支持总统议程的难度[1] - 特朗普提名的美联储理事斯蒂芬·米兰以48比47的微弱优势获得通过,凸显了其在影响美联储政策方面面临的挑战[1] - 美联储在9月17日的会议中仅降息25个基点,未达到特朗普呼吁的至少50个基点,表明总统对美联储的影响力有限[1] 农业补贴与财政压力 - 特朗普曾依靠351亿美元的农业补贴在去年大选中赢得农业州选票[3] - 当前联邦财政面临压力,国债突破35万亿美元,赤字持续增长,使得再次提供351亿美元补贴变得困难[3] - 农民群体因预期补贴而维持高种植面积,但补贴若不到位可能动摇其对特朗普的支持,进而威胁其执政基础[3] 国际贸易与盟友关系 - 特朗普试图让欧盟购买更多美国大豆以缓解国内农业压力,但欧盟对此持警惕态度并拒绝配合[4] - 欧盟是中国最大的贸易伙伴,中国占其进口总额近20%,因此欧盟不愿听从特朗普建议对中国加征关税以免损害自身供应链[4] - “美国优先”政策导致国际协调空间收窄,使特朗普政府在实施国内经济策略时面临更多限制[4] 整体执政挑战 - 351亿美元的农业补贴承诺、财政紧张、盟友不合作以及政策受限共同构成了特朗普政府的结构性执政考验[7] - 当前局面并非短期政治斗争,而是制度对抗、财政困局和国际孤立交织下的长期挑战[7]
美联储降息背后的经济困局与全球秩序重构
国际金融报· 2025-09-20 10:15
当前,美联储面临更为复杂的决策环境。一方面,就业数据疲软、企业投资意愿下降,要求政策宽 松以防止"硬着陆";另一方面,前期关税推高成本、工资上涨压力持续,通胀风险并未根除。在此两难 境地中,美联储强调"数据导向"原则,试图维护政策独立性。然而,特朗普却以政治手段干预货币政策 独立性。但当市场真正期待其兑现激进承诺时,政策却往往"临阵退缩",最终以温和调整收场。这 种"高调威胁、低调收场"的模式,正是"TACO"现象的制度化体现:以极端言论制造不确定性,却在关 键时刻回避责任,将政策包袱留给美联储等技术官僚机构。 事实上,美国滥用贸易政策已引发全球资本流动的深刻调整。2025年上半年,美元指数大幅下挫。 外国投资者虽短期回流美国证券市场,但更多是基于市场惯性与套利行为,而非对美国长期经济基本面 的信心。中国、日本等主要持有国持续减持美债,欧元区则加快推动欧元国际化。这表明,国际社会正 以"用脚投票"的方式,回应美国政策的不可预测性。正如国际政治经济学所揭示的:霸权国若不能提供 稳定的公共产品,反而滥用权力谋取私利,其主导的秩序必将走向衰落。 从理论上看,罗伯特·吉尔平的"霸权稳定论"指出,国际经济秩序的维系依赖 ...
特朗普又来“指点”欧洲了!逼欧洲加大制裁俄罗斯,必须跟美国一样
搜狐财经· 2025-09-16 21:15
9月14日下午,特朗普公开表示美国愿意对俄罗斯实施制裁,但欧洲必须跟上,"把力度提到和美国一样的水平"。他特别提到欧洲还在买俄罗斯石油,而美 国没买,话里话外都在说欧洲"不够强硬"。 更引人注目的是,他还自信满满地说,自己能促成普京和泽连斯基在"不久的将来"坐下来谈,但有一个前提:他必须亲自主导整个谈判,因为他觉得这两位 领导人之间"敌意太深"。 听起来挺有领导风范是不是?但仔细一想,特朗普这番话背后其实藏着不少"美国算盘"。 ing the different I the eng 关系 16 在我看来,他逼欧洲加大制裁,表面是说给俄罗斯听的,实际上却是在给美国能源企业开路。美国现在是全球主要的液化天然气(LNG)生产国之一,而 欧洲正是它的大客户。数据显示,2025年美国对欧盟LNG出口大幅增长,已占欧盟进口总量的相当比重。如果欧洲彻底切断俄油俄气,不就只能更多转向 买美国的能源了吗?这生意做得可真精明。 但这对欧洲来说,真的公平吗?欧洲很多国家长期以来都依赖俄罗斯能源,这不是说断就能断的。虽然2022年俄乌冲突爆发后,多数欧盟国家已停止直接进 口俄罗斯原油,2023年还叫停了燃料进口,但有些国家像匈牙利、 ...
美国削减粮援算了笔“糊涂账”
经济日报· 2025-09-06 06:12
美国对外粮食援助政策转变 - 近500吨应急食品因即将过期被焚烧 这些食品原本足够约150万名贫困地区儿童食用一周[1] - 超过6万吨商品滞留在美国和世界各地仓库 越来越多的食品已经临近保质期[1] - 美国政府今年7月1日正式关闭运营近64年的美国国际开发署 83%对外援助项目被取消[1] 全球饥饿问题现状 - 2024年全球面临严重粮食不安全人数和营养不良儿童人数超过2.95亿人 较2023年增加近1400万人[2] - 面临"灾难性"饥饿人数增至190万人 创下历史新高[2] 美国粮食援助政策历史演变 - 1954年美国国会通过《农产品贸易发展与援助法案》 旨在解决国内农业生产过剩问题[3] - 该法案后更名为"粮食换和平"计划 国际社会评价不高因使用"处置剩余农产品"等表述[4] - 粮食援助被用作外交筹码 包括选择性援助、附加条件援助和援助制裁威胁[4] - 1965年对印度粮食援助案例中 美国通过按月发放方式迫使印度在农业政策等多领域作出让步[4] 美国当前援助政策的经济影响 - 2024年美国对外援助仅占国民总收入的0.22% 低于英国的0.5%和挪威卢森堡的1%以上[6] - 堪萨斯州小麦总产量的一半原销往海外市场 2024年因政策变化导致买家大量流失[7] - 联邦政府大幅加征关税和削减农业补助导致农产品库存膨胀价格剧烈震荡[7] 政策转变的人道主义影响 - 世界粮食计划署警告美国中断紧急粮食援助相当于"对千百万面临极端饥饿民众判处死刑"[6] - 对肯尼亚最脆弱群体的粮食援助将锐减60%[6] - 全球多地粮食援助项目因美国政策停摆 食品供应锐减[6]
莫迪心碎!川普粉碎印度期待,对印加征关税
搜狐财经· 2025-09-06 02:55
特朗普对等关税政策 - 特朗普签署对等关税备忘录 要求印度关税与美国一致 否则美国将征收同等税率[1] - 印度对美平均关税9.5% 远高于美国3%的平均税率 部分商品如摩托车关税高达100% 而美国同类商品仅2.4%[2] - 政策若全面实施 印度输美商品成本将飙升 电子 纺织 制药等关键行业首当其冲[2] 印度经济贸易影响 - 印度每年约70亿美元对美出口受直接威胁 汽车和农业领域可能损失70亿美元[1][2] - 印度2024年对美贸易顺差达450亿美元 将面临结构性压力[2] - 印度对美出口占总出口18% 关税升级可能导致电子 纺织等行业订单流失[12] 美国贸易战略要求 - 要求印度进一步开放农产品市场 当前印度农产品关税高达113%[4] - 以军购订单为谈判筹码 试图将印度绑定为美国武器出口市场[4] - 将F-35战斗机采购作为贸易谈判条件之一[1][4] 全球贸易体系冲击 - 政策涉及186国5000种商品 加拿大 墨西哥被加征25%关税 欧盟 日本等传统盟友亦受威胁[6] - 导致美股3.6万亿美元市值蒸发 全球供应链加速向东南亚 拉美转移[13] - 若对中墨加全面加征25%关税 每个美国家庭年支出将增加1200美元[9] 供应链与产业风险 - 供应链中断可能推高通胀 迫使美联储推迟降息 抑制全球经济增长[9] - 印度限制药品出口可能冲击美国医疗体系 印度占全球仿制药供应20%[9] - 加拿大占美国原油进口60% 反制措施可能冲击美国能源命脉[13] 印度战略应对措施 - 莫迪访问美国提出降低关税 扩大能源进口 购买F-35战斗机等条件换取关税豁免[1] - 主动降低威士忌 电子元件等商品关税 但被美方视为不足[4] - 通过对中国钢铁加税转移压力 但可能推高国内基建成本并破坏中印关系缓和[12] 地缘政治影响 - 国际资本从印度股市回流中国 反映市场对印度经济韧性担忧[12] - 印度若继续依附美国 可能丧失在金砖国家 上合组织中的话语权[12] - 加拿大已联合墨西哥向WTO申诉 并针对美国摇摆州发起精准关税反击[13]
立陶宛证实收到美国削减军援通知
新华社· 2025-09-05 21:18
新华社北京9月5日电 立陶宛官员5日证实,美国国防部上周通知欧洲盟国将削减对其军事援助,其 中一些项目将被"清零"。 多名知情人士4日披露,美国国防部官员上周告知欧洲多国官员,美国将逐步退出面向俄罗斯东欧 邻国的安全援助项目。受影响项目包括创建于2020年的波罗的海安全倡议,该倡议的主要受援方包括波 罗的海三国爱沙尼亚、拉脱维亚和立陶宛。 乌尔贝利斯5日说,立陶宛政府正与美方磋商哪些军援项目将得以保留、哪些将被延后。 美国总统特朗普今年重返白宫以来推行"美国优先"外交政策,大幅削减对外援助,并要求欧洲国家 承担更多防务成本。批评人士说,特朗普政府的最新举动在国内外引发"担忧和不确定性"。(王宏彬) 立陶宛国防部的政策事务主管官员瓦伊多塔斯·乌尔贝利斯告诉媒体记者,美国国防部已告知,下 个财年开始将把"第333节"涵盖的军援项目"减到零"。 据美国媒体报道,"第333节"是五角大楼面向全球的一个军援项目,据估算资金超过10亿美元。 2018年至2022年间,向欧洲地区的支出约占该项目总额度的29%。 ...
马斯克没去!特朗普,宴请美国科技领袖
证券时报· 2025-09-05 20:30
特朗普政府AI产业政策与商业领袖回应 - 特朗普总统在白宫玫瑰园活动中强调美国发展人工智能产业的决心 并指出科技公司面临数据中心电力供应障碍 政府正努力加快电网接入但州层面问题仍存 [1][2] - 特朗普宣布将对未在美建厂的芯片企业加征"相当可观但不过高"的关税 同时承诺对在美投资或建厂企业给予豁免 [2] - 苹果公司承诺未来四年在美投资6000亿美元 库克公开赞扬特朗普政策为"关键制造业务落户美国奠定基础" [2] 科技企业投资与反垄断进展 - 谷歌母公司Alphabet反垄断案获有利裁决 法官未强制要求剥离Chrome浏览器或安卓系统 皮查伊感谢政府建设性对话 [2] - 日立能源宣布投资10亿美元建设美国电网基础设施 包括4.57亿美元弗吉尼亚州电力变压器设施 预计创造数千就业岗位 [4] - 多家能源和技术公司承诺总额920亿美元的AI与能源基础设施投资 配合"美国优先"政策引发在岸生产投资热潮 [5] 企业领袖参与情况与行业动态 - Meta扎克伯格 苹果库克 微软盖茨等20余位商业领袖出席活动 OpenAI甲骨文蓝色起源美光科技CEO均现场赞扬特朗普创新政策 [1][2][3] - 特斯拉马斯克和英伟达黄仁勋缺席活动 马斯克称已获邀请但无法出席将派代表 其与特朗普关系经历波动但获公开称赞 [1][3] - 软银与OpenAI的5000亿美元"星际之门"项目推进受阻 启动6个月未落地任何项目 目标已调降为年底前建小型数据中心 [5]
5500亿美元投资换15%关税!日本为何吃大亏也要签与美贸易协议?
搜狐财经· 2025-09-05 17:42
协议核心条款 - 美国将日本输美汽车及零部件关税从27.5%大幅下调至15% [1] - 日本承诺扩大采购美国大米、玉米、大豆、乙醇等农产品 [1] - 日本增加购买美国制造的飞机及武器装备 [1] - 日本接受美国安全认证的进口乘用车无需重复测试 [1] - 日本承诺未来向美国投资5500亿美元 其中仅1%-2%为直接投资 剩余为贷款或贷款担保 [1][3] 日本汽车行业影响 - 2024年日本对美汽车出口量达137万辆 占汽车出口总量30%以上 [5] - 整车及零部件对美出口额近500亿美元 占日本对美出口总额三成 [5] - 若维持27.5%关税 日本将面临3.47万亿日元亏损风险 [5] - 关税下调使日本获得与欧盟、韩国同等的15%关税待遇 [5] - 汽车产业作为出口创汇主力 其兴衰直接关乎国家经济命脉 [7] 竞争格局分析 - 美国进口汽车市场呈现日、韩、欧三足鼎立态势 三者关税均为15% [5] - 若单独维持高关税 日系车竞争力将骤降 需承担额外12.5%成本 [5] - 生产线转移至美国仍需要进口核心零部件 高关税将影响零部件成本 [7] - 美国作为全球最大单一汽车市场 是日本无法放弃的关键客户 [7] 战略考量 - 协议整体被视为日本付出更多 但汽车关税下调具有战略价值 [5] - 日本通过接受农业采购、武器购买等附加条件换取关税平等 [7] - 美国通过关税杠杆重塑贸易关系 采用分化对手、逐个施压策略 [9] - 协议在"失落的30年"后避免汽车行业衰退和经济二次衰退 [9]
美国大米成日本“红线”!日方在最后关头取消访美,特朗普步步紧逼,关税谈判要谈崩?
搜狐财经· 2025-09-04 15:30
美日贸易磋商变故 - 原定8月底举行的美日高层贸易磋商被日本方面意外取消,日本经济再生担当大臣赤泽亮正取消了赴华盛顿的访问行程 [1] 谈判破裂核心原因 - 谈判破裂的根源在于美国试图将强制日本采购美国大米的条款塞入贸易谈判议程,这触碰了日本最为敏感的“大米红线” [3] - 大米在日本承载深厚的文化内涵和政治意义,是国民日常饮食的核心组成部分,关系数百万稻农的生计,更是执政党自民党的重要票仓基础 [3] - 开放大米市场让低价美国大米涌入,将冲击日本本土农业经济并可能引发农民抗议,动摇执政党政治根基 [3] 美国谈判策略与既有协议 - 特朗普政府采用高压谈判策略,自今年4月推出“对等关税”政策以来,日本一直处于被动防守态势 [3] - 在7月达成的初步协议中,日本承诺设立规模达5500亿美元的投资基金,并逐步开放汽车和农产品市场 [3] - 作为回报,美方仅将汽车关税从25%象征性降至15%,对日本关切的实质性问题避而不谈 [3] 日本政府的反应与立场 - 日本政府展现出罕见强硬姿态,通过取消访美行程传递出在涉及国家核心利益问题上绝不轻易退让的信号 [4] - 此举折射出日本政界对美国单边主义行径日益增长的不满,表明其捍卫国家尊严的决心 [4] - 尽管高层会谈搁置,但工作层面磋商仍在继续,显示日本不希望彻底破坏双边关系,而是寻求重新评估和调整对美策略,在同盟关系中争取更平等地位 [4] 地缘政治与战略博弈 - 美国计划在日本部署“堤丰”中程导弹系统,此举表面强化同盟,但已招致中国和俄罗斯强烈反对,使日本陷入地缘政治两难境地 [6] - 美日关系已超越简单盟友范畴,演变成一场涉及多重利益的战略博弈,不对等的同盟关系正将日本推向危险的战略前沿 [6] - 特朗普政府的行动逻辑以“美国优先”为准则,将日本利益置于次要位置,日本要完全摆脱对美依赖面临巨大挑战 [6] 未来展望 - 未来美日贸易谈判充满变数,日本可能在农业领域做出技术性让步,美国或会适度调整汽车关税政策 [7] - 两国间的结构性矛盾难以通过短期妥协根本解决,若美国继续漠视日本合理关切,未来谈判将出现更多转折 [7] - 此次围绕大米的贸易争端已演变为检验美日同盟实质的试金石 [7]
外媒:白宫将世界贸易组织从资金削减名单中移除
中国新闻网· 2025-09-04 11:36
编辑:付健青 截至9月3日,白宫网站上涉及世贸组织的相关内容已被删除。 一位熟悉情况的贸易消息人士表示,世贸组织的资金将不再被削减,但没有透露更多细节。 此前,美国国会民主党人批评政府削减资助的做法违法,因相关资金已获国会授权。世贸组织总干事伊 维拉接受采访时透露,已与特朗普政府的贸易代表办公室及相关人士协商处理此事。 来源:中国新闻网 外媒:白宫将世界贸易组织从资金削减名单中移除 中新网9月4日电 据路透社报道,白宫悄悄将世界贸易组织(WTO)从8月29日宣布的49亿美元对外援助削 减名单中移除。 报道称,白宫方面在8月29日的声明中指出,美国对世贸组织2900万美元的资助,被列为美国向"违背特 朗普总统'美国优先'原则"的国际项目提供资金的实例之一。美国政府称世贸组织"毫无威力"。 广告等商务合作,请点击这里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中新经纬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关注中新经纬微信公众号(微信搜索"中新经纬"或"jwview"),看更多精彩财经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