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连接
icon
搜索文档
AI系列专题报告(三):AIot端侧:智能硬件百花齐放,国产SoC大有可为
平安证券· 2025-06-19 19:09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半导体行业强于大市(维持) [1] 报告的核心观点 - 边缘智能推动NPU广泛应用,AI端侧应用加速渗透,音频成AI落地端侧首要信息维度,AI增强型SoC可释放边缘侧实时推理与决策能力 [2] - 无线通信是物联网主要实现方式,物联网端侧连接需求增长推动局域无线连接技术应用扩展,无线连接芯片是万物互联核心 [2] - AI发展重心向终端转变,支持多模态交互的智能感知与自然对话需求强烈,加入AI技术的智能硬件推动用户体验升级,有望成AI技术落地重要载体 [2] - 生成式AI蓬勃发展使低功耗端侧设备边缘AI计算需求显著增加,搭载AI算力的智能终端设备渗透为SoC芯片带来新市场机遇,后续智能化需求倒逼硬件端升级 [2] 各部分总结 处理:边缘智能推动了NPU的广泛应用 - AI处理重心向边缘转移,生成式AI发展使低功耗端侧设备边缘AI计算需求增加,AI端侧应用从单一语音助手拓展至多模态全场景 [8][9] - 音频是高频次、高强度信息交互重要载体,正快速成为AI落地端侧首要信息维度,端侧AI+音频专用模型推动端侧AI产品重构与革新 [15] - SoC集成多种组件实现完整系统功能,适用于复杂系统场景;MCU是小型计算机系统,用于控制嵌入式设备,处理简单任务 [17] - 主流芯片架构包括X86、ARM、RISC-V、MIPS等,RISC-V开源、可定制,预计2024年搭载其处理器的SoC约20亿颗,2031年有望超200亿颗 [21] - ARM架构分Cortex - A、Cortex - R、Cortex - M三大核心系列,分别适用于高性能计算、实时控制、低功耗嵌入式领域 [22] - NPU专为神经网络计算设计,计算AI任务时速度优于CPU、略逊于GPU,功耗远低于GPU,主要应用于人脸识别等领域 [32] - CPU、GPU、NPU在AI计算中承担不同角色,NPU擅长高吞吐量、高度并行的工作负载,适用于边缘AI场景 [36] - NPU随AI用例和模型持续演进,具备模拟人类神经网络运作和近存运算或存内运算两大核心技术特点 [41] - ISP用于对图像或视频信号实时处理优化,分集成与独立两种,全球独立ISP芯片主要厂商分布在中日和欧美 [46] - AI ISP结合神经网络与传统ISP,可弥补传统ISP不足,是决定拍摄类AI智能眼镜成像质量的关键 [50] 连接:无线通信,物联网主要实现方式 - 物联网通过无线连接实现万物相连,端侧连接需求增长推动局域无线连接技术应用扩展,涵盖WiFi、蓝牙等 [73] - 不同物联网无线连接技术各有优劣,WiFi传输大量信息方便但安全性低,蓝牙功耗低、抗干扰能力强,ZigBee组网协议成熟但传输速率低等 [72] - 无线连接芯片是万物互联核心,蓝牙、WiFi等技术迭代提升设备无线通信性能,市场对高集成度、多模、低功耗IoT连接芯片需求增加 [74] - 多模SoC芯片支持多种连接方式,是物联网连接芯片行业发展趋势,可简化设计流程、节省成本 [81] - 蓝牙采用跳频技术规避干扰,低功耗蓝牙成为主流方案,后续版本持续强化低功耗特性 [86] - 全球蓝牙设备年度总出货量平稳增长,预计到2028年每年将有75亿台蓝牙设备出货,低功耗蓝牙单模设备出货量预计未来五年翻番以上 [90] - LE Audio成为无线音频传输主流解决方案,解决了蓝牙无线耳机双耳直连等问题,丰富了下游音频设备应用场景 [91] - 全球蓝牙音频传输设备出货量持续增长,预计2028年达到13亿,蓝牙耳机和智能物联网推动蓝牙音频芯片需求增长 [97] - 蓝牙音频芯片性能对比指标包括处理器、蓝牙、功耗、音频性能等,功能指标包括降噪、内置充电等 [99] - 蓝牙为智能手表等可穿戴设备提供核心连接支持,全球蓝牙数据传输设备出货量预计2028年达到19.1亿 [106] - 蓝牙6.0新增Channel Sounding功能,全球蓝牙位置服务设备出货量预计2028年达到5.63亿 [112] - Wi-Fi是无线网络核心技术,终端出货量将增长,智能家居及智能办公领域年出货量将由2023年的3.8亿部增长到2028年的5.6亿部 [113] - Wi-Fi标准通过IEEE 802.11协议演进,Wi-Fi7是Wi-Fi6的升级版本,理论最大吞吐量达46Gbps [119] - Wi-Fi7目前主要用于高端设备,2026 - 2027年起将逐步普及,2030年有望成为主要应用标准之一 [125] - WiFi芯片分为Station和AP,全球Wi-Fi芯片主要供应商有高通、博通等,在Wi-Fi6/6E和Wi-Fi7市场中博通领先 [129] 端侧应用:加入AI的核心是推动用户体验升级 - AI智能眼镜基于“一体化集成”模式,融合人体重要感知交互方式,有望成AI技术落地最佳硬件载体之一 [152] - 市面上AI智能眼镜芯片方案丰富多样,有采用高通AR1芯片的,也有采用双芯片双系统方案的 [155] - AI玩具注重用户体验和互动性,不同芯片厂商的代表芯片适用于不同类型的AI玩具 [156][159] - 智能手表健康监测能力不断完善,AI技术为其提供新路径,部分品牌已将AI大模型融入智能手表 [161] - 智能音箱通过语音交互掌控智能家居,连接方式有WiFi直接连接云端和通过蓝牙与设备相连后接入云端两种 [170] - AI耳机通过集成语音助手等技术推动用户体验升级,普遍支持会议录音转写等功能 [171] - 扫地机器人搭载AI导航、机械臂等技术,全球智能扫地机器人市场出货量和销额增长,产品向智能化、一体化方向演进 [181] 投资建议 - 建议关注瑞芯微、全志科技、恒玄科技、乐鑫科技、晶晨股份、泰凌微、炬芯科技、星宸科技、中科蓝讯 [2] - 给出恒玄科技、瑞芯微等公司2025年6月16日收盘价、不同年份EPS、PE及评级情况 [185][186]
中船系概念涨0.15%,主力资金净流入这些股
证券时报网· 2025-06-19 17:21
中船系概念板块表现 - 截至6月19日收盘,中船系概念上涨0.15%,位居概念板块涨幅第5,板块内4股上涨 [1] - 涨幅居前的个股包括中船应急(3.98%)、昆船智能(2.73%)、久之洋(2.06%) [1] - 跌幅居前的个股包括中国海防(-1.99%)、中船防务(-1.65%)、中国船舶(-1.35%) [1][3] 中船系概念资金流向 - 今日中船系概念板块获主力资金净流出2.16亿元 [2] - 中船汉光是唯一获主力资金净流入的个股,净流入762.60万元,主力资金净流入比率为2.87% [1][2] - 主力资金净流出较多的个股包括中国动力(-5568.24万元)、中国船舶(-7581.29万元)、中船防务(-3065.60万元) [3] 其他概念板块表现 - 可燃冰概念涨幅居前,上涨1.41% [2] - 可控核聚变概念跌幅最大,下跌4.07% [2] - 页岩气概念上涨0.89%,俄乌冲突概念上涨0.64% [2]
核污染防治概念下跌2.97%,5股主力资金净流出超5000万元
证券时报网· 2025-06-19 17:10
核污染防治概念板块表现 - 截至6月19日收盘,核污染防治概念下跌2.97%,位居概念板块跌幅榜前列 [1] - 板块内股价上涨的有4只,涨幅居前的有汉威科技(5.34%)、中船应急(3.98%)、国检集团(1.57%) [1] - 跌幅居前的个股包括中金辐照、中核科技、新莱福等 [1] 概念板块涨跌幅对比 - 可燃冰(1.41%)、页岩气(0.89%)、俄乌冲突概念(0.64%)涨幅居前 [2] - 可控核聚变(-4.07%)、超导概念(-3.41%)、中韩自贸区(-3.13%)跌幅居前 [2] - 核污染防治概念(-2.97%)在跌幅榜中排名第五 [2] 资金流动情况 - 核污染防治概念板块获主力资金净流出6.79亿元 [2] - 39股获主力资金净流出,5股主力资金净流出超5000万元 [2] - 中核科技主力资金净流出1.54亿元,兰石重装(8821.05万元)、科新机电(7000.78万元)净流出居前 [2] - 汉威科技主力资金净流入1.83亿元,盛视科技(3772.01万元)、华盛昌(888.59万元)净流入居前 [2][4] 个股资金流出榜 - 中核科技(-7.53%)、兰石重装(-4.88%)、科新机电(-5.64%)主力资金净流出居前 [2][3] - 华测检测(-6132.04万元)、中国广核(-5181.28万元)、捷强装备(-4584.77万元)资金流出显著 [2][3] - 新莱福(-1719.66万元)、中广核技(-1691.36万元)、光智科技(-1464.19万元)资金流出较少 [3] 个股资金流入榜 - 汉威科技(18256.72万元)、盛视科技(3772.01万元)、华盛昌(888.59万元)主力资金净流入居前 [4] - 辰安科技(728.06万元)、日月股份(759.96万元)、ST先河(298.02万元)资金流入较少 [3][4]
美银:高通(QCOM.US)短期承压但长期光明 维持“买入”评级
智通财经网· 2025-06-19 16:44
智能手机市场 - 高通智能手机芯片业务占QCT部门营收的73%,面临增长压力,因智能手机市场接近峰值且缺乏显著增长催化剂 [2] - 中国市场产品发布和渠道填充效应减弱,三星市场份额增长放缓,苹果在非Pro机型中使用自研调制解调器,均对高通智能手机业务产生不利影响 [2] - 预计2025年至2027年苹果对高通QCT手机业务的贡献将从13%降至6%,三星增长可能减速,高通在三星Galaxy系列中的份额已达100% [2] - 未来两年中国智能手机厂商在高通QCT营收中的占比将从68%升至72%,三年后接近80%,华为可能恢复高端市场份额,小米计划发展自研芯片 [2] 物联网与AI PC - 高通物联网业务中,AI PC和XR/VR设备成为重要增长动力,预计2024年至2029年非手机业务的复合年增长率将达20% [3] - 高通在ARM架构上的领先地位使其在AI PC领域具有竞争优势,预计2025年至2029年AI PC业务的CAGR将达32.6%,到2029年营收有望达到37亿美元,占物联网收入的30% [3] - XR产品如Ray-Ban Meta智能眼镜销量已突破200万台,展现出良好增长趋势 [3] 汽车电子业务 - 高通设定了2029财年实现80亿美元汽车收入的目标,2024财年该业务营收为29亿美元,5年CAGR需达到22.5% [4] - 高通在汽车调制解调器市场拥有超过80%的份额,数字座舱产品需求持续增长,新设计订单和汽车型号发布推动业务强劲增长,预计未来4年每年增长率将超过20% [4] - 汽车市场的数字化和联网化趋势为高通提供长期增长动力,其软硬件结合的解决方案使OEM能够灵活选择,在与英伟达、Mobileye等竞争对手的较量中占据优势 [4] 估值与长期策略 - 高通市盈率为12倍,低于15-18倍的历史平均水平,估值具有吸引力 [5] - 公司通过业务多元化减少对智能手机的依赖,积极布局汽车、物联网、AI PC和数据中心连接等高速增长领域 [5] - 物联网业务要实现2029年140亿美元的营收目标面临挑战,但高通在AI PC等细分市场的领先地位有望推动该业务持续增长 [5] - 高通收购AlphaWave后进入数据中心连接领域,受益于AI基础设施建设,增长潜力巨大 [5]
小红书围墙“倒退”,估值却飙到了2500亿,资本魔术还是规则重写?
凤凰网财经· 2025-06-18 21:42
小红书估值飙升与战略调整 - 小红书估值在三个月内从260亿美元飙升至350亿美元(约2500亿人民币),涨幅达90亿美元(约650亿人民币)[3][12][13] - 老股东拒绝出售股份,市场出现流动性稀缺现象,即便报价达到历史峰值也难以购得份额[3][14][15] - 估值飙升的背景是公司战略转向,放弃自建电商闭环,重新开放与阿里、京东等第三方平台的合作[4][6][22] 商业表现与营收结构 - 2023年公司首次扭亏为盈,营收达37亿美元,其中80%来自广告业务[18] - 电商业务GMV在2024年突破4000亿元,但仍远低于抖音电商的3.5万亿和快手电商的1.39万亿[20] - 广告业务持续占据营收主导地位,占比稳定在70%以上,而电商业务贡献仅约20%[35] 战略合作与开放外链 - 小红书与淘宝天猫推出"红猫计划",与京东推出"红京计划",允许笔记直接跳转至第三方平台完成交易[27][30] - 合作初期限制在大快消、运动户外、大健康三大行业的部分类目,商家需满足一定条件[42] - 开放外链后,日均投放商家数同比增长335%,显示合作对商业化效果的积极影响[34] 自建电商与未来发展 - 公司上线"友好市集"作为未来电商重点场域,提供消费者优惠和商家补贴[45][46] - 战略被解读为"阶段性的妥协",旨在快速变现流量的同时避免过度依赖第三方平台[42][47] - 长期来看,公司仍可能强化站内电商闭环,在合作与自主发展间寻求平衡[42][48] 行业背景与IPO预期 - 在互联网行业估值普遍承压的背景下,小红书的估值反弹被视为罕见现象[16] - 市场预期公司最快将于今年第二季度启动港股IPO,有望进一步推高估值[17] - 若成功上市,可能成为中国互联网行业最后一波超级IPO案例,为移动互联网黄金时代画上句号[39]
曹雪涛院士团队发表最新Nature Immunology论文
生物世界· 2025-06-17 15:11
编译丨王聪 编辑丨王多鱼 排版丨水成文 促炎细胞因子是炎症性疾病的关键介质,在转录和转录后等多个层面受到严格调控,以避免不必要的炎症反应并维持体内平衡。促炎细胞因子的转录调控在很大 程度上受先天免疫信号通路和转录因子协同激活的调节,其中,翻译后修饰和表观遗传修饰发挥着关键作用。此外,RNA 结合蛋白 (RBP) 通过 RNA 剪接、修 饰、核输出、翻译和降解,在先天免疫反应和炎症的转录后调控中发挥关键作用。然而,多功能 RBP 介导特定促炎细胞因子翻译调控的机制仍需进一步研究,以 全面了解免疫系统的稳态和功能障碍。 泛素 对蛋白质的修饰在稳态调节和免疫反应中发挥着关键作用,包括炎症性疾病。已有数种 E3 泛素连接酶被报道在调节先天免疫反应和炎症方面发挥关键作 用,其机制是通过直接结合并修饰其底物来实现的。然而,对于含有 RNA 结合基序的 E3 泛素连接酶 (E3-RBP) ,它们是否能够结合特定的 mRNA 并在 mRNA-蛋白复合物中发挥 E3 泛素连接酶活性以调控炎症反应,仍需进一步阐明。 2025 年 6 月 16 日 , 中国医学科学院系统医学研究院 / 苏州系统医学研究所 及 海军军医大学免疫与炎 ...
以城市更新吸引并留住青年
中国青年报· 2025-06-15 17:14
城市更新的核心目标 - 城市更新是通过改造物理格局、功能系统和产业结构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的综合性活动 [1] - 核心目的是实现城市"新陈代谢",增强宜居宜业舒适度,提升人力资本累积效率 [2] - 以青年需求为导向的空间重构与功能再造形成可持续发展良性循环 [3] 青年人才流动趋势 - 青年定居选择更看重城市发展潜力和生活舒适性,中小型城市吸引力显著提升 [2] - 《57城生活舒适榜2024》显示长三角城市通过控制居住成本、改善交通条件形成人才优势 [2] - 2019-2023年长三角地级市本科毕业生接收比例逐年上升,呈现"逆中心化"流动趋势 [2] 新兴产业生态演变 - 物理空间改造催生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业态(如艺术园区、智慧商业体) [4] - 新生态衍生运维工程师、旅拍定制师等平台化职业,要求青年提升跨界协作能力 [4] - 青年凭借数字原生优势从产业参与者转变为生态共建者,适配跨界行业需求 [4] 城市情感连接价值 - 历史建筑、文化空间等载体强化新老居民集体记忆,增强地方依恋感 [5][6] - 情感连接通过提升社区参与度、文化传承效率促进社会凝聚力 [5] - 未来城市更新需加强情感维度建设以提供青年归属感与身份认同 [6]
“WeWork中国”上海及新一线城市总经理白蕊:在西岸生活、工作、消费,关键词是“活力”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6-14 13:31
活动概况 - 活动主题为"2025活力西岸:从城市焕新到人居范本",由上海市徐汇区营商服务中心指导,每日经济新闻、龙华街道办事处、上海西岸开发(集团)有限公司共同主办 [1] - 活动地点位于西岸智塔,60余家行业企业相关负责人出席,共话世界级中央活力区"7×24小时生活秀场" [1] WeWork中国在西岸的发展 - WeWork中国上海及新一线城市总经理白蕊表示,西岸的关键词是"活力",公司35%的会员企业来自科技行业,30%来自艺术和教育相关行业 [3] - WeWork中国以"连接"为核心战略,利用数字技术深度赋能,推出创新合作模式,已与瑞安办公、安垦集团、蔚来等达成合作,近100个合作办公空间紧密连接 [3] - 西岸从最初的"吃饭难"(就餐不方便)到现在的"吃饭难"(工作日就餐需排长队),反映出区域生态的显著改善 [3]
买出来的芯片帝国?
半导体行业观察· 2025-06-14 11:09
高通战略并购与技术整合 - 公司通过一系列精准并购构建了横跨手机、汽车、物联网、AI边缘计算的芯片帝国,将收购的技术团队与资产深度整合形成核心竞争力 [1] - 并购策略不仅填补技术空白,更注重将外部技术内化为生态并统一为平台,实现从单一芯片公司向系统互连布局者的转型 [32] - 在GPU、CPU、无线通信、V2X、SerDes等关键领域均通过并购获得核心技术,并通过长期打磨形成差异化优势 [1][32] GPU领域:Adreno的技术演进 - 2006年以较低价格收购AMD剥离的ATI移动GPU部门,获得图形处理技术团队并命名为Adreno [3][4] - Adreno名称源自ATI著名GPU品牌Radeon的字母重组,象征技术传承与创新 [4] - 随着智能手机时代到来,Adreno GPU深度集成到Snapdragon平台,性能从Adreno 200系列提升至740系列,支持OpenGL ES、Vulkan等图形API [5] - 现代Adreno GPU已超越传统图形渲染,集成机器学习加速、计算着色器等前沿技术,支撑AR/VR、计算摄影等新兴应用 [5][6] CPU领域:从公版架构到自研核心 - 长期依赖Arm公版Cortex核心导致差异化不足,苹果M系列芯片的成功促使公司寻求架构自主权 [8][9] - 2021年以13亿美元收购Nuvia,获得其由苹果前芯片架构师领衔的高性能处理器设计团队 [10][11] - 经过三年整合,2024年推出基于Nuvia技术的Oryon自研CPU,采用创新微架构设计并在AI加速方面专项优化 [13][14] - Oryon CPU实现性能与功耗平衡,支撑公司进军PC市场并与x86处理器直接竞争 [14] 无线连接技术:Atheros的整合价值 - 2011年以31亿美元收购Atheros,补足Wi-Fi/蓝牙等非蜂窝连接技术短板 [21] - Atheros在OFDM、MIMO等无线技术上有深厚积累,其射频设计与信号处理能力与高通蜂窝技术形成互补 [17][18] - 通过深度融合实现多连接技术统一优化,使高通成为唯一能同时提供蜂窝、Wi-Fi、蓝牙顶级解决方案的厂商 [22][25] - 整合后的连接技术覆盖智能手机、PC、物联网等多个市场,支撑公司在移动通信领域的主导地位 [23] 汽车与新兴技术布局 - 收购以色列Autotalks补全V2X通信技术,支持DSRC和C-V2X双协议,完善智能汽车解决方案 [27] - 将V2X模块原生集成至Snapdragon Ride平台,提升车与外界连接的协同性,推动从单机智能向协同智能转型 [28] - 收购Alphawave Semi的SerDes技术,解决AI推理、边缘计算等领域的数据互连瓶颈,为Chiplet异构计算奠定基础 [29][30] - 高速互连能力成为布局数据中心、AI加速卡等新业务的关键基础设施 [31]
买出来的芯片帝国?
半导体行业观察· 2025-06-14 11:05
核心观点 - 高通通过战略性收购技术团队与资产,构建了横跨手机、汽车、物联网、AI边缘计算的芯片帝国 [1] - 公司的核心能力包括图形处理(GPU)、CPU设计、无线通信(Wi-Fi/蓝牙)、V2X车联网和高速互连(SerDes)技术,这些能力大多通过收购获得并深度整合 [33] - 高通的独特优势在于将收购的技术内化为生态、统一为平台的能力,而非简单拼装 [34] GPU技术发展 - 2006年高通以相对低价收购AMD剥离的ATI移动GPU部门,将其命名为Adreno [3][4] - Adreno名称源自ATI著名GPU品牌"Radeon"的字母重组,象征技术传承与创新 [4] - 随着智能手机时代到来,Adreno GPU深度集成到Snapdragon平台,性能从Adreno 200系列提升至740系列,支持OpenGL ES、Vulkan等先进图形API [5] - 现代Adreno GPU已超越传统图形渲染,集成机器学习加速、计算着色器等前沿技术,应用于AR/VR、计算摄影等领域 [5][6] CPU战略转型 - 苹果M1芯片的发布促使高通重新评估依赖Arm公版核心的局限性 [8][9] - 2021年高通以13亿美元收购初创公司Nuvia,获得其由苹果前芯片架构师领衔的自研CPU团队 [10][11] - Nuvia团队专注于高性能低功耗Arm处理器设计,与高通移动芯片经验形成互补 [11] - 2024年推出基于Nuvia技术的Oryon CPU,采用创新微架构设计,性能达到业界领先水平 [13][14] - Oryon CPU为高通开辟PC市场和边缘计算新机会,直接挑战英特尔和AMD [14] 无线通信布局 - 2011年高通以31亿美元收购无线通信先驱Atheros,补强Wi-Fi/蓝牙技术 [21] - Atheros在OFDM和MIMO技术上有重大突破,曾主导笔记本和路由器Wi-Fi芯片市场 [17][18][19] - 收购后高通将Atheros技术与自身蜂窝通信深度整合,形成全面连接解决方案 [22][23] - 目前高通是全球唯一能同时提供蜂窝、Wi-Fi、蓝牙顶级解决方案的公司 [23][24] 汽车与互连技术 - 收购以色列Autotalks补全V2X车联网技术,支持DSRC和C-V2X双协议 [27] - Autotalks技术被原生集成到Snapdragon Ride平台,提升车端AI与V2X信息融合能力 [28] - 收购Alphawave Semi的SerDes资产,解决AI和数据中心场景的高速互连瓶颈 [29][30] - SerDes技术对5nm以下制程、Chiplet架构和多Die互联至关重要 [3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