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出

搜索文档
知名机构,发声!
中国基金报· 2025-06-26 15:55
港股市场表现与定位 - 2024年1月至今香港恒生指数最高涨幅达65.43% [1] - 香港正成为中国企业资产重组、收购兼并及基金退出的最重要国际市场 [1] 基金退出路径多元化趋势 - 受IPO监管趋严及估值下降影响,投资机构寻求多元化退出路径 [3] - 中国控制权并购市场趋于活跃,但整合过程将是长期的 [3] - 安永提出并购中财务风险防控要点包括尽职调查、交易结构设计及交割后事项 [3] 港股Pre-IPO与IPO退出关键问题 - 需关注回购权、否决权、董事提名权等特殊股东权利在上市前后的适用边界 [5] - 香港联交所对不同类型投资人设定差异化锁定期,投票权委托安排可能影响减持义务 [5] - 2025年港股IPO市场升温背景下,Pre-IPO投资人作为基石投资者需注意限制条件及豁免路径 [5] - Pre-IPO与IPO估值差异的监管关注点及应对策略被重点讨论 [5] 跨境并购法律与合规要点 - 跨境并购需着重关注贸易合规、经济制裁风险及供应链尽职调查 [7] - 地缘政治导致反垄断审查趋严,外商投资/国家安全审查频率上升 [7] - 责任限制条款存在地区差异,保证与赔偿条款成为交易新趋势 [7] 港股并购估值与披露要求 - 香港交易所2024年6月更新并购估值披露指引,细化代价基准及业务估值要求 [9] - 常见估值方法需结合原理、适用性及实操关注点进行分析 [10] - 明确需进行估值披露的触发条件及监管提问重点 [10] 基金退出与并购税务架构 - 人民币基金与美元基金的典型税务处理存在差异 [11] - 合伙制人民币基金应纳税所得额计算与分配原则通过案例说明 [11] - 间接转让中国居民企业股权的7号公告涉及税基认定、安全港条款适用等热点 [11]
知名机构,发声!
中国基金报· 2025-06-26 15:03
港股市场基金退出与并购专题研讨会 - 2024年1月至今香港恒生指数最高涨幅达65 43% 凸显港股作为资本运作平台的重要性 [2] - 研讨会聚焦基金退出路径与并购实务 由安永 奋迅·贝克麦坚时等机构联合主办 [2] - 香港正成为内地企业资产重组 收购兼并及基金退出的核心国际市场 [2] 并购退出趋势 - 受IPO监管趋严及估值下降影响 投资机构转向多元化退出路径 控制权并购市场活跃度提升 [7] - 美国市场并购退出经验显示 中国并购退出方式处于蓄势阶段 但整合周期较长 [7] - 并购需关注财务尽调风险 交易结构设计及交割后财务事项 [7] 港股基金退出关键问题 - Pre-IPO投资需明确回购权 否决权等特殊股东权利在上市前后的适用边界及终止时点 [11] - 香港联交所对不同类型投资人设置差异化锁定期 投票权委托安排可能影响减持义务 [11] - 2025年港股IPO升温背景下 Pre-IPO投资人参与基石投资需关注限制条件及豁免路径 [11] 跨境并购法律焦点 - 法律尽调需优先评估贸易合规风险 包括经济制裁 供应链安全及数据跨境传输限制 [15] - 地缘政治因素导致反垄断审查趋严 外商投资/国家安全审查频率增加 [15] - 香港上市公司并购需遵守收购合规要求 董事职责及监管规则指引 [15] 港股并购估值与税务 - 香港交易所2024年6月更新估值披露指引 细化代价基准与业务估值要求 [17][18] - 常见估值方法需结合上市规则 明确披露时点 程度及监管重点 [20] - 人民币/美元基金架构税务处理差异大 需关注7号公告对间接股权转让的税基认定 [21]
不安的买药人:当原研药逐渐退出中国
36氪· 2025-06-24 12:07
跨国药企在华策略调整 - 过去三年默沙东、礼来、葛兰素史克等跨国药企陆续撤出数十种原研药在中国的注册,退市原因包括医保谈判失败、仿制药竞争、主动瘦身及成本压力 [1] - 截至2024年中国已有161种进口药未再注册,涉及孤儿药"唯铭赞"和精神类用药"百忧解""择思达"等 [1] - 第十批全国药品集中采购中原研药企全部放弃竞标或仅象征性报价,最终无一中标,可能导致医院无法开出原研进口药 [1] 仿制药市场现状 - 中国90%以上制药企业为仿制药企业,17万药品批文中95%以上为仿制药 [2] - 国家通过一致性评价等措施提升仿制药质量,但公众对仿制药疗效仍存疑虑,部分患者出现指标异常或肝损伤等不良反应 [2][19] - 医院药架原研药逐渐被仿制药取代,价格更低但疗效争议持续,慢性病和罕见病患者面临换药焦虑 [1][2] 跨境购药现象 - 2025年第一季度中国出入境人数达1.63亿人次,同比增长15.3%,医疗相关出行占比提升 [18] - 泰国原研药价格约为中国自费价格的30%,部分患者通过专项体检套餐获取处方,如糖尿病套餐约1700元人民币含三个月药量 [14][17] - 日本留学生可通过医保体系低价购药,但存在法律风险,如2018年9名中国留学生因代购被捕 [11][12] 灰色渠道购药 - 互联网医院可开具原研药电子处方,如立普妥价格达仿制药60倍(300元/盒),但无法使用医保 [20][23] - 药店通过APP连接互联网医院获取电子处方,存在灰色操作空间,如店员指导患者完成处方审核流程 [23][24] - 跨境购药方式包括邮寄+自带双渠道,部分患者通过DHL寄送药品,运费约500泰铢(约100元人民币) [15][17] 患者行为模式 - 慢性病年轻患者成为跨境购药主力,他们擅长资料查询、经济核算和跨平台比价 [27] - 部分患者将购药与旅行结合,如徐成功在泰国体检购药同时度假,综合成本低于国内 [15][17] - 低收入群体尝试通过留学获取低价药,如孙平赴日留学计划因经济压力受挫,兼职时薪仅60元人民币 [6][9]
资本市场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要“畅通循环”
搜狐财经· 2025-06-23 13:17
资本市场与科技创新融合 - 中国证监会主席吴清提出激活多层次资本市场枢纽效能,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融合发展,当前资本市场在服务创新驱动战略中已显现成效,但与国际成熟市场相比在市场化程度、投资者结构等方面仍有提升空间[1] - 资本市场需持续深化改革,构建更具韧性与活力的生态体系,有针对性地进行金融创新,才能推动科技、资本与产业的良性循环[1] - 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上市公司数量达1772家,总市值20.80万亿元,占A股总市值的20.47%,资本市场对高新技术企业累计融资规模达3638.66亿元[7] 当前资本市场痛点 - 资金分布不均衡,早期项目融资难,投资周期长,退出渠道需完善,产业资本与金融资本联动不足[3] - 一级市场专业投资机构面临流动性困境,创投和股权投资基金"募投管退"良性循环受阻,影响耐心资本形成[3] - 退出渠道过度依赖IPO,并购、S基金转让等其他方式规模不足,S基金发展存在估值定价难、交易非标等堵点[4] 解决方案与政策建议 - 拓宽多元化退出渠道,推动股权并购交易市场发展,设立科技引导基金引导社会资本进入关键领域,优化税收政策鼓励长期投资[4] - 发展和规范S基金市场,建立公允的资产评估和定价体系,培育专业S基金管理人和中介机构[5] - 激活产业并购市场,鼓励龙头上市公司并购整合核心技术企业,强化资本市场各板块间协同联动,完善转板机制[5][6] 资本市场数据与成效 - 2024年A股上市公司研发投入1.88万亿元,占全社会研发投入超50%,专利持有量占全国总量三分之一以上[8] - 科技企业并购成功率93%创10年新高,私募股权基金参与90%科创板和北交所上市公司孵化[8] - 市值超千亿元的A股上市公司中科技企业占比从10年前的12%升至27%,A股总市值突破90万亿元居全球第二[13] 国际对比与改革方向 - 中国债券市场规模全球前三但政府债券外资占比仅2.7%,显著低于日本(12%)、美国(24%)和英国(32%)[8] - 与国际成熟市场相比,中国资本市场在机构投资者占比、金融产品多样性、定价机制等方面存在差距[12] - 需构建全链条、多层次、差异化生态体系,提高上市包容度,发展知识产权证券化产品,吸引保险资金、养老金等中长期资本入市[14]
为什么现在业务这么难做?投行大佬们总结出了一些实用建议
梧桐树下V· 2025-06-19 11:52
会员优惠活动 - 年卡年中惠到手价¥2799 较日常价¥4099下降31.8% [1] - 半年卡年中惠到手价¥1799 较日常价¥2599下降30.8% [1] - 月卡年中惠到手价¥599 较日常价¥699下降14.3% [1] - 活动时间为6月19日-26日 扫码办理可享超低价 [2] - 两年卡促销价¥3299 支持两年学习时长 [8] 课程体系与内容 - 学霸会员覆盖8大课程体系 含400+精品课程 [4] - 境内上市课程包含上市监管、财务规范、税务处理等模块 [4] - 境外投融资课程涵盖红筹架构、SPAC上市、财税处理等专题 [4] - 并购重组课程包含140个案例解析及法律要点 [4][7] - 基金课程涉及股权投资、投后管理、各类基金运作 [4] - 公司治理课程包含新《公司法》专题、合规问题、股权激励等 [4][8] - 职业技能课程含估值建模、财务分析、AI工具应用等 [4][7] 热销课程折扣 - 上市公司并购重组实务专辑原价899 年中惠5折至449.5 [7] - 私募基金实务解析专辑原价799 年中惠5折至399.5 [7] - 投行AI应用技巧课程原价599 年中惠5折至299.5 [7] - 企业出海全攻略课程原价899 年中惠5折至449.5 [7] - 财务估值建模课程原价299 年中惠5折至149.5 [8] - A股IPO筹备课程原价799 年中惠5折至399.5 [8] 细分领域专题 - 香港上市监管规则课程时长3h 年中惠价149.5 [7] - 科技类企业港股IPO通关课程2.5h 年中惠价134.5 [8] - 北交所上市策略课程1.5h 年中惠价84.5 [8] - 股权投资逻辑课程含48案例 年中惠价199.5 [8] - AI法律工具实战课程3.6h 年中惠价99.5 [8]
华润置地(01109.HK):销售维持行业前三 不动产租金收入稳健增长
格隆汇· 2025-06-18 02:57
公司经营数据 - 2025年5月总合同销售金额183.5亿元,同比-11.4%,环比+6.1% [1] - 2025年5月总合同销售建筑面积64.9万方,同比-26.6% [1] - 1-5月累计合同销售金额868.5亿元,同比-6.3%,总合同销售建筑面积322.2万方,同比-19.0% [1] - 销售均价26955元/平,同比+15.8%,全口径销售金额排名行业第三 [1] 销售项目表现 - 华润上海翡云悦府、杭州望云润玺院持续热销 [1] - 上海外滩瑞府、北京华润臻澐入市,预计销售表现或将超预期 [1] 拿地情况 - 1-5月拿地金额331.6亿元,同比+53%,排名行业第四 [2] - 新增土地货值650.3亿元,新增土地建面105.7万方 [2] - 拿地均价31381元/平,超过销售均价,主要位于北京、上海、杭州、宁波等高能级城市 [2] - 拿地强度38.2%,保持较高水平 [2] 经常性收入 - 2025年5月经常性收入40.9亿元,同比+6.2% [2] - 其中经营性不动产业务租金收入26.9亿元,同比+13.0% [2] - 1-5月累计经常性收入204.4亿元,同比+9.6% [2] - 累计经营性不动产业务租金收入132.8亿元,同比+12.9% [2] 资产优化策略 - 拟出售上海市嘉定区南翔五彩城项目,预期出售价格3亿至4亿元 [2] - 采取退出低效资产策略,将资金聚焦于核心优质资产 [2] 盈利预测 -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为289.9、317.0、349.1亿元 [1] - 对应EPS为4.07、4.45、4.90元 [1] - 当前股价对应PE为6.1、5.6、5.1倍 [1]
和讯投顾都业华:制定退出策略需先明确进场点,不同进场点有所差异
和讯财经· 2025-06-16 14:53
(原标题:和讯投顾都业华:制定退出策略需先明确进场点,不同进场点有所差异) 关于止损,并非简单地设定3个点、5个点等固定亏损比例就离场,这存在误区。止损的本质是当股票走 势与预期不一致时离场。比如时间止损,给自己规定一个时间周期,如三天,若到第三天收盘时股票未 达到预期状态就离场,此时可能不亏钱或亏损很少。又如,进场时对股票走势有预期,若实际走势与预 期不符,如预期突破却只是震荡,就应离场。止损点因进场点不同而不同,若进场时已突破,就不能容 忍股价大幅回调后再跌破前期低点,否则损失会很大。止损点设定过大,如十几个点,一旦交易出错, 亏损会较多,合理的止损点应能有效控制初始风险。 一个完整的退出策略,首先要明确是止盈退出还是止损退出。即便选择止盈退出,也应设定止损点以控 制初始风险。其次,止损并非针对某个固定价格,而是因走势与预期不符而离场。此外,退出策略还应 包含应对突发状况的备案,如股票突然停牌后公布利空并跌停,跳过止损点,此时需考虑是否离场,避 免因突发状况导致后续操作混乱。围绕退出策略需做好诸多细节,才能更好地应对交易中的各种情况。 退出策略的核心在于确定是止盈退出还是止损退出,二者思路不同。止盈退出即 ...